磁力驱动泵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及故障维修方法

磁力泵工作原理及故障维修方法一、磁力泵工作原理磁力驱动泵(简称磁力泵)是应用现代磁力学原理,就是电机带动外转子(即外磁钢)总成旋转时,通过磁场的作用磁力线穿过隔离套带动内转子(即内磁钢)总成和叶轮同步旋转,由于介质封闭在静止的隔离套内,从而达到无泄漏抽送介质的目的,彻底解决了机械传动泵的轴封泄漏。
基于磁力泵的这些特点,在化工流程中它彻底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消除了环境污染,创造“无泄漏车间”、“无泄漏工厂”,是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的理想用泵。
目前,磁力泵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印染、电镀、食品、环保等企业的生产流程中输送不含铁屑杂质的腐蚀性液体,尤其适用于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和贵重液体的输送。
二、磁力泵常见故障维修方法1.磁力驱动泵轴承损坏磁力驱动泵的轴承采用的材料是高密度碳,如遇泵断水或泵内有杂质,就会形成轴承的损坏。
圆筒形联轴器内外磁转子间的同轴度精度若得不到保证,也会直接影响轴承的寿命。
2.磁力驱动泵轴折断磁力驱动泵的泵轴采用的材料是99%的氧化铝瓷,泵轴折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泵空运转,轴承干磨而将轴扭断,拆开泵检查时可看到轴承已磨损严重。
预防泵折断的主要方法是防止泵的空运转。
3.流量缺乏形成流量缺乏的主要原因有:叶轮损坏,转速不够,扬程过高,管内有杂物梗塞等。
这种情况要及时修复叶轮,调整转速,避免扬程过高,疏导管路杂物。
4.扬程缺乏形成扬程缺乏的原因有:输送介质内有空气,叶轮损坏,转速不够,输送液体的比重过大,流量过大。
发生上面情况,要注意在选型时留出余量,修复损坏叶轮。
5.磁力驱动泵打不出液体磁力驱动泵打不出液体是泵最常见的毛病,其原因也较多。
首先应检查泵的吸入管路是否有漏气的地方,检查吸入管内空气能否排出,磁力驱动泵内灌注的液体量是否足够,吸入管内是否有杂物梗塞,还应检查泵是否反转(特别是在换过电机后或供电线路检修过后),还应留意泵的吸上高度是否太高。
经过以上检查若仍不能处理,可将泵拆开检查,看泵轴是否折断,还应检查泵的动环是否完好,整个转子可否少量轴向挪动,若轴向挪动艰难,可检查轴承能否与泵轴分离的过于严密。
无刷直流水泵(磁力泵)工作原理

无刷直流水泵(磁力泵)工作原理
无刷直流磁力驱动泵的磁铁与叶轮注塑成一体组成电机的转子,转子中间有直接注塑成型的轴套,通过高性能陶瓷轴固定在壳体中,电机的定子与电路板部分采用环氧树脂胶灌封于泵体中,定子与转子之间有一层薄壁隔离,无需配以传统的机械轴封,因而是完全密封。
电机的扭力是通过矽钢片(定子)上的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带动永磁磁铁(转子)工作运转。
对磁体进行n (n为偶数) 级充磁使磁体部分相互组成完整藕合的磁力系统。
当定子线圈产生的磁极与磁铁的磁极处于异极相对,即两个磁极间的位移角Φ=0,此时磁系统的磁能最低;当磁极转动到同极相对,即两个磁极间的位移角Φ=2π/n,此时磁系统的磁能最大。
去掉外力后,由于磁系统的磁极相互排斥,磁力将使磁体恢复到磁能最低的状态。
于是磁体产生运动,带动磁转子旋转。
无刷直流水泵通过电子换向,无需使用碳刷,磁体转子和定子矽钢片都有多级磁场,当磁体转子相对定子旋转一个角度后会自动改变磁极方向,使转子始终保持同级排斥,从而使无刷直流磁力隔离泵有较高的转速和效率。
磁力隔离泵的定子与转子完全隔离,完全避免了传统的电机式无刷直流水泵存在的液体泄漏问题。
而且可以完全潜水使用并且完全防水,有效的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及性能。
深圳中科机电有限公司(2014年)吴斌。
磁力泵工作原理范文

磁力泵工作原理范文
磁力泵是一种使用磁力传递原理工作的无泄漏、无密封的离心泵。
它将电机与泵体隔离开来,通过磁力偶合传递动力,使泵体内的转子产生旋转并把液体从进口处吸入,再经过离心力的作用将液体从出口处排出。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磁力耦合:磁力泵是通过磁力偶合来传递动力的。
它使用了永磁体或电磁线圈的磁场作用于外部磁铁或线圈上,并产生相应的磁力。
当这些磁力通过泵体传递给转子时,转子开始旋转并带动液体的流动。
2.无泄漏、无密封:传统的泵通常需要使用机械密封来防止泵内液体外泄,但长期使用会导致泄漏、磨损和故障等问题。
而磁力泵通过磁力传递动力,无需机械传动装置,从而避免了泄漏和密封问题,提高了泵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离心力作用:磁力泵的转子是离心泵,其工作原理类似于传统的离心泵。
当转子旋转时,离心力产生在泵体内,使液体在进口处被吸入并沿离心力的方向被排出。
离心力的大小取决于转子的转速和液体的密度,通过调整电机的转速可以改变泵的流量和扬程。
4.磁力泵的结构:磁力泵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泵体、转子、永磁体或电磁线圈等。
泵体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转子是泵体内部的旋转部件,由磁性材料制成。
永磁体或电磁线圈产生磁场,与泵体之间通过隔离套进行磁力耦合。
总的来说,磁力泵通过磁力传递动力,实现了无泄漏、无密封的工作方式。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磁力耦合和离心力的作用,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
可以调整泵的流量和扬程。
磁力泵因其无泄漏、无密封等特点,在化工、制药、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磁力泵是一种无泄漏、无密封、无泵轴封的特种泵类。
它采用磁力传动原理,通过磁力耦合将驱动端的旋转力传递给被动端,从而实现泵的工作。
磁力泵主要由驱动器、被动器和泵体三部份组成。
1. 驱动器:驱动器是磁力泵的核心部件。
它由机电、磁铁和磁力传动装置组成。
机电产生旋转力,磁铁产生磁场,磁力传动装置将机电的旋转力转换为磁力,从而实现驱动泵的转动。
驱动器通常由外部安装在泵的外壳上,与泵体隔离。
2. 被动器:被动器是磁力泵的被动部件,它位于泵体内部。
被动器由磁铁和泵叶轮组成。
磁铁与驱动器的磁铁相互吸引,形成磁力耦合。
当驱动器的磁铁旋转时,被动器的磁铁也随之旋转,从而带动泵叶轮旋转。
泵叶轮通过离心力将液体吸入泵体,并通过排液口将液体排出。
3. 泵体:泵体是磁力泵的外壳,它起到支撑和保护内部部件的作用。
泵体通常由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制成,以适应各种液体的输送。
泵体内部有进口口和出口口,用于液体的进出。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磁力耦合的无接触传动。
驱动器和被动器之间没有机械连接,也没有轴封,因此可以有效避免泄漏问题。
磁力泵的液体部份彻底密封,不会与外界产生接触,适合于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或者腐蚀性的液体。
同时,由于没有泵轴封,磁力泵也无需维护和更换泵轴封,减少了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还具有自动保护功能。
当泵体内部浮现阻塞或者过载时,驱动器会自动住手工作,避免损坏泵或者机电。
此外,磁力泵还可以实现无极调速,通过调节驱动器的电流或者频率,可以改变泵的转速,从而调节流量和扬程。
总结起来,磁力泵是一种采用磁力耦合原理工作的无泄漏、无密封、无泵轴封的特种泵。
它通过磁力传动将驱动器的旋转力传递给被动器,从而实现泵的工作。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具有无泄漏、无接触、自动保护等优点,适合于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或者腐蚀性的液体,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冶金等行业。
磁力泵工作原理是什么

磁力泵工作原理是什么
磁力泵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泵,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磁力耦合:磁力泵的内部由两个磁性部分组成,分别是驱动磁铁和动力磁铁。
当外部电源提供电流时,产生的磁场可以通过不导电的隔离壳传递给动力磁铁,从而实现驱动动力磁铁旋转。
2. 磁场转换:由于动力磁铁旋转,其产生的磁场在磁力泵的磁场转换装置中被转换为另一方向的磁场。
这种磁场转换会在转换装置的两端产生同样大小但方向相反的磁场。
3. 液体运动:转换装置上的磁场会吸引隔离壳中的永磁体,使其移动。
随着永磁体的移动,液体也会被带动而流动。
液体从进口处进入磁力泵,经过转换装置的作用,最后从出口处排出。
总结起来,磁力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外部电源产生的磁场,利用磁力耦合和磁场转换装置,将驱动磁铁的旋转转换成动力磁铁的吸引力,从而带动液体流动。
与传统泵相比,磁力泵没有机械密封和密封环,并且液体与传动部分完全隔离,避免了泄漏问题,因此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和安全性。
磁力泵 协磁

磁力泵协磁
磁力泵是一种利用磁力驱动转子运动的泵,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力将转子运动。
磁力泵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驱动部分和泵体部分。
驱动部分包括电动机、磁铁和传动磁轮。
电动机产生旋转磁场,磁铁则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而产生运动。
传动磁轮连接驱动部分和泵体部分,将驱动部分产生的磁力传递给泵体部分。
泵体部分由轴、叶轮和泵体组成。
轴连接传动磁轮和叶轮,使叶轮能够随着传动磁轮的运动而旋转。
叶轮则负责将液体吸入并将其排出。
协磁是指在电磁感应中,由磁场引起的运动力与磁场方向相同的情况。
在磁力泵中,磁铁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产生运动,这种运动状态就属于协磁。
磁力泵的协磁特性使得其不需要使用机械密封,可以实现完全密封的泵操作。
由于没有机械密封,磁力泵在处理一些腐蚀性、易燃易爆或有毒的介质时更加安全可靠。
此外,磁力泵还具有无泄漏、无污染、无噪音等优点。
然而,磁力泵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较低的效率和较高的成本。
另外,由于协磁作用的限制,磁力泵在处理高黏度流体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磁力离心泵工作原理

磁力离心泵工作原理
磁力离心泵是一种利用磁力驱动的离心泵。
它主要由泵体、泵轴、叶轮、磁力传动装置和电机等组成。
磁力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如下:电机通过联轴器将动力传给泵体。
泵体内装有叶轮,当电机启动时,叶轮开始旋转。
叶轮的运动产生离心力,使液体从泵体的吸入口进入泵体内部。
磁力传动装置则起到了连接电机和叶轮的作用。
它由内外两个永磁体组成,内磁杯与电机轴相连,外磁杯与叶轮轴相连。
当电机启动时,内外磁杯之间的磁力作用使得外磁杯跟随内磁杯一起旋转。
由于内外磁杯之间无机械接触,因此磁力离心泵具有无泄漏、无摩擦和无泄露的特点。
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泵的维修和更换密封件的频率,还能够避免液体被污染。
此外,磁力离心泵还可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叶轮转速,实现流量的调节。
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可以控制叶轮的旋转速度,从而调节泵的出口流量和扬程。
总之,磁力离心泵利用磁力传动原理实现无泄漏、无摩擦的离心泵工作。
它适用于处理高纯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不允许被污染的液体。
在化工、医药、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磁力驱动泵的工作原理

磁力驱动泵的工作原理
磁力驱动泵是一种无泄漏、无密封、无泄露的泵,它通过磁力将电机和泵体分离,避免了传统泵中由于动密封或静密封故障而产生的泄漏问题。
以下是磁力驱动泵的工作原理:
1. 电机部分:磁力驱动泵中的电机通过磁体和线圈的相互作用产生旋转力,它们一般由外部的电源提供直流电流。
2. 驱动磁体:电流通过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于磁体,使其产生旋转磁力。
驱动磁体通常安装在电机部分的转子上。
3. 同步磁体:磁力驱动泵中的同步磁体与驱动磁体通过磁力进行互动,同步磁体通常安装在泵体上。
当驱动磁体旋转时,同步磁体也会跟随旋转。
4. 泵体和叶轮:泵体是磁力驱动泵的固定部分,通常由不导电的材料制成。
叶轮则是泵体内部的旋转部件,传递液体的能力。
当同步磁体旋转时,它通过磁力作用于叶轮,驱使叶轮旋转。
5. 磁力传递和液体传递:磁力通过泵体传递到叶轮上,同时驱动叶轮旋转。
由于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液体从进口被吸入泵体,然后经过叶轮的离心作用被排出泵体。
总结起来,磁力驱动泵利用磁力驱动叶轮旋转,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相比传统泵,它不需要密封,因此不存在泄漏的问题,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磁力驱动泵也适用于
输送腐蚀性、易燃性、有毒或珍贵的液体,因为液体不会与外界接触,避免了泵内部的泄漏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力泵由泵、磁力耦合器、电动机三部分组成。
关键部件磁力耦合器由外磁转子、内转子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
当电动机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间隙和非磁性物质,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传递,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
由于泵轴、内磁转子被泵体、隔离套完全封闭,从而彻底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消除了炼油化工行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通过泵密封泄漏的安全隐患,有力地保证了职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生产。
入口/suction side
叶轮/impeller 出口/discharge side
滑动轴承/slide bearing
外磁缸体/rotor outer
内磁缸体/inner rotor
隔离套/can
滑动轴承/slide bearing m a g n e t i c d r i v e p u m p s
磁力泵
一、磁力泵工作原理
将n对磁体(n为偶数)按规律排列组装在磁力传动器的内、外磁转子上,使磁体部分相互组成完整藕合的磁力系统。
当内、外两磁极处于异极相对,即两个磁极间的位移角Φ=0,此时磁系统的磁能最低;当磁极转动到同极相对,即两个磁极间的位移角Φ=2π/n,此时磁系统的磁能最大。
去掉外力后,由于磁系统的磁极相互排斥,磁力将使磁体恢复到磁能最低的状态。
于是磁体产生运动,带动磁转子旋转。
二、结构特点
1.永磁体
由稀土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体工作温度范围广(-45-400℃),矫顽力高,磁场方向具有很好的各向异性,在同极相接近时也不会发生退磁现象,是一种很好的磁场源。
钐钴稀土合金(Sm2Co17)
2.隔离套
在采用金属隔离套时,隔离套处于一个正弦交变的磁场中,在垂直于磁力线方向的截面上感应出涡电流并转化成热量。
涡流的表达式为:。
其中Pe-涡流;K—常数;n—泵的额定转速;T-磁传动力矩;F-隔套内的压力;D-隔套内径;一材料的电阻率;—材料的抗拉强度。
当泵设计好后,n、T是工况给定的,要降低涡流只能从F、D、、等方面考虑。
选用高电阻率、高强度的非金属材料制作隔离套,在降低涡流方面效果十分明显。
3.冷却润滑液流量的控制
泵运转时,必须用少量的液体对内磁转子与隔离套之间的环隙区域和滑动轴承的摩擦副进行冲洗冷却。
冷却液的流量通常为泵设计流量的2%-3%,内磁转子与隔离套之间的环隙区域由于涡流而产生高热量。
当冷却润滑液不够或冲洗孔不畅、堵塞时,将导致介质温度高于永磁体的工作温度,使内磁转子逐步失去磁性,使磁力传动器失效。
当介质为水或水基液时,可使环隙区域的温升维持在3-5℃;当介质为烃或油时,可使环隙区域的温升维持在5-8℃。
4.滑动轴承
磁力泵滑动轴承的材料有浸渍石墨、填充聚四氟乙烯、工程陶瓷等。
由于工程陶瓷具有很好的耐热、耐腐蚀、耐摩擦性能,所以磁力泵的滑动轴承多采用工程陶瓷制作。
由于工程陶瓷很脆且膨胀系数小,所以轴承间隙不得过小,以免发生抱轴事故。
由于磁力泵的滑动轴承以所输送的介质进行润滑,所以应根据不同的介质及使用工况,选用不同的材质制作轴承。
5.保护措施
当磁力传动器的从动部件在过载情况下运行或转子卡死时,磁力传动器的主、从动部件会自动滑脱,保护机泵。
此时磁力传动器上的永磁体在主动转子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涡损、磁损,造成永磁体温度升高,磁力传动器滑脱失效。
三、磁力泵的优点
同使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的离心泵相比较,磁力泵具有以下优点。
1.泵轴由动密封变成封闭式静密封,彻底避免了介质泄漏。
2.无需独立润滑和冷却水,降低了能耗。
3.由联轴器传动变成同步拖动,不存在接触和摩擦。
功耗小、效率高,且具有阻尼减振作用,减少了电动机振动对泵的影响和泵发生气蚀振动时对电动机的影响。
4.过载时,内、外磁转子相对滑脱,对电机、泵有保护作用。
四、运行注意事项
1.防止颗粒进入
(1)不允许有铁磁杂质、颗粒进入磁力传动器和轴承摩擦副。
(2)输送易结晶或沉淀的介质后要及时冲洗(停泵后向泵腔内灌注清水,运转1min后排放干净),以保障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
(3)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时,应在泵流管入口处过滤。
2.防止退磁
(1)磁力矩不可设计得过小。
(2)应在规定温度条件下运行,严禁介质温度超标。
可在磁力泵隔离套外表面装设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检测环隙区域的温升,以便温度超限时报警或停机。
3.防止干摩擦
(1)严禁空转。
(2)严禁介质抽空。
(3)在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泵连续运转时间不得超过2min,以防磁力传动器过热而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