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各种原料配合比例表
各种标号混泥土每方正常值各需多

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60等混泥土每方正常值各需多12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01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 15抗渗等级:塌落度/mm:10 ~30原材料水泥:P.O 32.5河砂:中砂碎石/mm:16~31.5粉煤灰:外加剂: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2607201235175---37 %配合比例14.750.6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87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 45抗渗等级:塌落度/mm:35~50原材料水泥:P.O 42.5河砂:中砂碎石/mm:5~31.5粉煤灰:外加剂:JM-Ⅱ或JY-2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39064512601503.934%配合比例11.653.230.0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90技术要求强度等级:C50抗渗等级:塌落度/mm:55~70原材料水泥:P.O42.5河砂:中砂碎石/mm:5~31.5粉煤灰:外加剂:JM-4(B)配合比每1㎡材料用量/kg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砂率445630122015011.1234%配合比例11.422.740.025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应用手册C7.5 C10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在什么时候才用1、C10-C15的用于基础垫层;2、C20用于地坪,素混凝土;3、C25用于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4、C30-C35多用于小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5、C40以上多用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6、预制构件的混凝土等级与现浇的相比比较高石子一方等于多少吨由于石头的密度是不一样的,还有就是大小不清楚,如果想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据是很难的。
不过多数情况下,我们只需要知道大概的数据就可以了。
没有必要太精确。
教给大家一个精略的计算方法:石头密度为2g每立方厘米一方=1000000立方厘米: 1.2*2=2.4吨 1.3*2=2.6吨上面是没有考虑空隙因素的。
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1)颗粒级配
筛孔(㎜)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Ⅰ区 0 10~0 35~5 65~35 85~71 95~80 100~90 Ⅱ区 0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 Ⅲ区 0 10~0 15~0 25~0 40~16 85~55 100~90
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 � 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关键问题之一; �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
� 是否引起工作性和凝结时间的异常变化? � 是否引起强度的异常变化(忽高忽低)? � 是否引起大量肉眼可见的气泡? � 掺加量是否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 � 脱模后混凝土表面是否有明显泛白?
影响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的因素 � 水泥自身的影响
需水 性
1)净浆标准稠度 熟料成分、水泥的 用水量 细度、混合材种类 2)水泥胶砂流动 及掺量等 度 熟料的成分和矿物 含量,水泥细度、 石膏掺量、混合材 的掺量等 f-CaO、游离氧化 镁、SO3 初凝时间和终凝 时间 1)沸煮法 2)压蒸法
凝结 时间 安定 性
(2)水泥质量控制指标
•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的相应国家标准,且有较好的匀质性 和质量稳定性。 每批散装水泥不大于500t或袋装水泥不大于200t的同厂家、 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水泥必须测一次。 • 应了解清楚所用混合材的种类和数量。 • 水泥生产企业应定期提供水泥中碱含量的检测 结果,中心实验室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 行复核。 • 禁用刚生产出来的“新鲜”热水泥。
维持原流动性时,加减水剂可降低水灰 比,即提高混凝土强度。 维持原设计强度,即保持水灰比不 变,加减水剂可提高混凝土流动性 (坍落度);
现场混凝土如果坍落度偏大,是否可以 通过减少水的用量来调节?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规格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规格一、前言混凝土是广泛应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其强度、耐久性、耐久性等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制作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选定合适的配合比可以使混凝土具有最佳的性能,满足建筑物的工程要求。
本文将从混凝土配合比的定义、调整原则、调整方法等方面,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规格。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定义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水等各种材料的配合比例。
通常用水泥用量的重量与砂、石的重量比值表示。
例如:水泥:砂:石=1:2:3,表示每1吨水泥配2吨砂、3吨石。
三、混凝土配合比调整的原则1. 满足混凝土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应以满足混凝土工程设计要求为基础,如强度等级、坍落度、抗渗性能等。
2. 合理利用原材料在满足混凝土工程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利用现有原材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保证混凝土品质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应保证混凝土品质,不得出现裂缝、麻面、空鼓等质量问题。
4. 考虑施工工艺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应考虑施工工艺,如混凝土浇筑方式、振捣方式等。
四、混凝土配合比调整的方法1. 经验法经验法是根据历史数据、经验总结等方法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
经验法虽然简单易操作,但存在着局限性,不适用于特殊工程要求和新材料的应用。
2. 等级法等级法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确定配合比的方法。
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材料的强度等级,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
3. 极限状态法极限状态法是根据混凝土的极限状态来确定配合比的方法。
极限状态法可以保证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计算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计算。
4.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试验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
通过试验可以得出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抗渗性能等指标,进而确定最佳配合比。
五、混凝土配合比调整的步骤1. 确定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是混凝土配合比调整的基础,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
2. 选择材料比例选择水泥、砂、石等材料比例,应根据工程要求和现有原材料情况选择。
ca40混凝土配合比

ca40混凝土配合比CA40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按照一定比例将水泥、砂、石料和水等原材料进行混合,以达到预定的工程要求的一种比例关系。
在建筑工程中,CA40混凝土是常用的一种混凝土等级,其抗压强度为40MPa。
一、原材料配比1. 水泥:在CA40混凝土中,水泥是重要的胶凝材料,能够使混凝土凝结硬化。
一般情况下,按照一袋水泥的重量为50kg计算,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为1袋。
2. 砂:砂是CA40混凝土中的骨料之一,也是填充料。
砂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常用的砂类型有河砂、山砂等。
砂的用量一般按照水泥用量的1.2倍计算。
3. 石料:石料是CA40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料,常用的石料有碎石、骨料等。
石料的用量一般按照水泥用量的2.5倍计算。
4. 水:水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溶解水泥、形成胶状物质的作用。
水的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要求进行合理控制。
二、配合比比例1.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的质量比,是衡量混凝土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情况下,CA40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4-0.5之间。
2. 砂石比:砂石比是指砂和石料的质量比,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
一般情况下,CA40混凝土的砂石比控制在1:2.5-3之间。
3. 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水与胶凝材料总量的质量比,包括水泥、砂和石料。
水胶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一般控制在0.4-0.6之间。
三、混凝土配制过程1. 按照配合比计算出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用量。
2. 将水泥、砂、石料等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干拌,使其充分混合。
3. 在干拌的同时,逐渐加入适量的水,使混凝土达到所需的稠度和流动性。
4. 继续搅拌混凝土,直至达到均匀的状态。
5. 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或施工现场,并进行振捣或压实,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
6. 待混凝土逐渐凝固硬化后,可进行后续的养护和加固工作。
四、CA40混凝土的应用范围CA40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c15混凝土配合比体积比

c15混凝土配合比体积比
摘要:
1.C15 混凝土的概述
2.C15 混凝土的配合比
3.C15 混凝土的体积比
4.C15 混凝土的施工注意事项
正文:
C15 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以其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C15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15MPa,这意味着这种混凝土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15 兆帕斯卡。
C15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各种原材料(如水泥、砂子、碎石和水)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相关标准,C15 混凝土的配合比为1:3.12:4.87:0.71,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为246kg,砂子的用量为767kg,碎石的用量为1199kg,水的用量为175kg。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混凝土的体积比,即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体积比例。
根据相关标准,C15 混凝土的体积比为1:3.12:4.87:0.71,与配合比相比,体积比考虑了原材料的表观密度,因此更为精确。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水泥混凝土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以及必要时加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等组分的混合料经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
由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组成的叫普通混凝土。
一、混凝土的特点1、混凝土的优点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与其他材料相比且有许多优点:1)材料来源广泛:2)性能可调整范围大:3)易于加工成型:4)匹配性好,维修费用少。
2、混凝土的缺点1)自重大,比强度小:2)抗拉强度低,变形能力差而易产生裂缝:3)硬化时间长,在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质量波动较大。
二、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的缺点下被逐渐克服。
如采用轻质骨料可显著降低混凝土的自重,提高强度;掺入纤维或聚合物,可提高抗强度,大大降低混凝土的脆性;掺入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可显著缩短硬化时间,改善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技术性能也在不断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HPC)将是今后混凝土的发展方向之一。
高性能混凝土除了要求具有高强度(f cu≥60MPa)等级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
目前,我国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1)采用高性能的原料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工艺。
2)采用多种复合途径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可在基本组成材料之外加入其他有效材料,好高效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硅灰、优质粉煤灰、沸石粉等一种或多种复合的外加组分以调整各改善混凝土的浇筑性能及内部结构,综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3)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工业废料排放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则要求混凝土及原材料的开发、生产,建筑施工作业等均应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建设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的延续生存环境,因此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也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许多国家正在研究开发新技术混凝土,如灭菌、环境调色、变色、智能混凝土等,这些新的发展动态可以说明混凝土的潜力很大,混凝土技术与应用领域有待开拓。
三、对混凝土的基本要求1)混凝土拌和物有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并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配合比计算案例-C3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配合比计算案例某高层办公楼的基础底板设计使用C30等级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工艺。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下简称《规程》)JGJ 55的规定,其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1、原材料选择结合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原材料并检测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水泥选用P.O 42.5级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
(2)矿物掺合料选用F类II级粉煤灰,细度18.2%,需水量比101%,烧失量7.2%。
选用S95级矿粉,比表面积428m2/kg,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99%。
(3)粗骨料选用最大公称粒径为25mm的粗骨料,连续级配,含泥量 1.2%,泥块含量0.5%,针片状颗粒含量8.9%。
(4)细骨料采用当地产天然河砂,细度模数 2.70,级配II区,含泥量 2.0%,泥块含量0.6%。
(5)外加剂选用北京某公司生产A型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为25%,含固量为20%。
(6)水选用自来水。
2、计算配制强度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σ为5.0MPa。
表4.0.2 标准差σ值(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值≤C20C25~C45 C50~ C55 Σ 4.0 5.0 6.0 采用《规程》中公式4.0.1-1计算配制强度如下:(4.0.1-1)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计算结果:C30混凝土配制强度不小于38.3MPa。
3、确定水胶比(1)矿物掺合料掺量选择(可确定3种情况,比较技术经济)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粉煤灰掺量。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注:1 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 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 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试配强度二、设计依据(一)使用部位桥梁:现浇板、桥面铺装、封锚、湿接头、封头等。
路基:路缘石等。
(三)设计依据标准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3.《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
4.《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
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6.《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7.《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公路改扩建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10.《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
1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1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13.《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公路改扩建工程第KJ-3标段(K360+935-K383+000)全长22.065公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三、原材料1.水泥:邯郸金隅太行水泥有限责任公司P·O42.52.细集料:临城东竖砂场中砂。
3.粗骨料:邢台太子井碎石场5-10mm、10-20mm碎石,并按5-10mm:10-20mm=30:70的比例合成5-20mm连续级配碎石。
4.粉煤灰:邢台天唯集团兴泰电厂I级粉煤灰。
5.矿渣粉:邢台紫盛建材有限公司S95矿渣粉6.水:拌合站场区井水。
7. 外加剂:河北青华建材有限公司FSS-PC聚羧酸减水剂。
四、计算过程1.基本规定根据《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公路改扩建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及经验,矿物掺合料掺量为30%,粉煤灰掺量为15%,矿渣粉掺量为15%。
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0, 1.645cu cu k f f σ≥+=48.2(MPa ),0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cu k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为40(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取σ=5.03.混凝土配合比计算3.1混凝土水胶比按下式计算:,0W/B=a bcu a b bf f a f αα+=0.39式中:W/B —混凝土水胶比a α、b a —回归系数,对于碎石a α=0.53,b a =0.20 b f —胶凝材料28d 胶砂抗压强度(MPa ),cec ce g ff γ==45.9(MPa )cef—水泥28d 胶砂抗压强度(MPa )c γ—水泥富余系数 取c γ=1.08,ce g f —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b f =f γsγcef=37.06(MPa )f γ、s γ—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 查表得:f γ=0.85 s γ=0.95根据经验取基准水胶比W/B=0.36 3.2用水量的确定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为2263/kg m ,外加剂减水率为33%根据公式:00(1)w wm m β'=-=154(3/kg m ) 0w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3/kg m )0wm '—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3/kg m )3.3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胶凝材料用量:300428//w b mm kg m W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