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原材料选用及配合比设计知识
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1)颗粒级配
筛孔(㎜)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Ⅰ区 0 10~0 35~5 65~35 85~71 95~80 100~90 Ⅱ区 0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 Ⅲ区 0 10~0 15~0 25~0 40~16 85~55 100~90
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 � 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关键问题之一; �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
� 是否引起工作性和凝结时间的异常变化? � 是否引起强度的异常变化(忽高忽低)? � 是否引起大量肉眼可见的气泡? � 掺加量是否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 � 脱模后混凝土表面是否有明显泛白?
影响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的因素 � 水泥自身的影响
需水 性
1)净浆标准稠度 熟料成分、水泥的 用水量 细度、混合材种类 2)水泥胶砂流动 及掺量等 度 熟料的成分和矿物 含量,水泥细度、 石膏掺量、混合材 的掺量等 f-CaO、游离氧化 镁、SO3 初凝时间和终凝 时间 1)沸煮法 2)压蒸法
凝结 时间 安定 性
(2)水泥质量控制指标
•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的相应国家标准,且有较好的匀质性 和质量稳定性。 每批散装水泥不大于500t或袋装水泥不大于200t的同厂家、 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水泥必须测一次。 • 应了解清楚所用混合材的种类和数量。 • 水泥生产企业应定期提供水泥中碱含量的检测 结果,中心实验室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 行复核。 • 禁用刚生产出来的“新鲜”热水泥。
维持原流动性时,加减水剂可降低水灰 比,即提高混凝土强度。 维持原设计强度,即保持水灰比不 变,加减水剂可提高混凝土流动性 (坍落度);
现场混凝土如果坍落度偏大,是否可以 通过减少水的用量来调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课件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体积大、水化热高、容易产生裂 缝等特点,在配合比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主要考虑 因素包括水泥品种和用量、骨料粒径和级配、水灰比 、外加剂等,以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防止裂 缝的产生。
案例二: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挑战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挑战主要在于如何有效控制 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 耐久性、如何降低混凝土的成本等。这些挑战需要结合 具体工程情况进行研究和解决。
水泥的选择与质量控制
01
02
03
水泥品种
根据工程要求和当地资源 条件,选择适当强度等级 、性能优良的水泥品种。
水泥等级
确保水泥的强度等级符合 设计要求,并具备质量证 明文件。
水泥储存
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 良好的地方,避免受潮结 块。
骨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
骨料种类
根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骨料种 类,如碎石或卵石。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制备的关键环节,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具有决定性 的影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
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 强度和耐久性,以满足工程要求。
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
良好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 作性,易于搅拌、运输和浇筑。
控制工程成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PPT课件
目 录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述 •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与调整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案例分析
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概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施工条件、环境条件等因素, 确定混凝土各组分的比例关系,以满足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要求的过程 。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选用及配合比设计

一、混凝土原材料选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不宜使用早强水泥。
矿物掺合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矿渣粉。
其他类型掺合料应经过专项论证,经业主方、监理方、咨询方认可方可应用。
所选用的矿物掺合料必须对混凝土和钢筋无害,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高性能混凝土的细集料应选用细度模量为2.6-3.2的天然河砂,同时应控制砂的级配、粒形、含杂质量和石英含量。
级配曲线平滑、粒形圆、石英含量高、含泥量和含粉细颗粒少为好,避免含有泥块和云母。
当采用人工砂时,更应注意控制砂子的级配和含粉量。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
粗集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坚硬耐久的石灰岩、花岗岩、辉绿岩等碎石、碎卵石或卵石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粗骨料,其压碎指标尚应不大于10%。
卵石中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
当深于标准色时,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小于0.95。
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应有良好的相容性,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标准的规定。
硫酸钠含量:≤5.0%;氯离子含量:≤0.02%;碱含量(Na2O+0.658K2O):≤10.0%;减水率:不小于25%;泌水率比:早强型不大于50%,标准型不大于60%,缓凝型不大于70%;含气量:≤6.0%。
二、配合比要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要求,确保其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以及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
耐久性设计应针对混凝土结构所处外部环境中劣化因素的作用,使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超过容许劣化状态。
采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原则上每种配合比分别用两种减水剂配置(其中一个备用)。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摘要: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照一定比例配比,通过硬化一定时间后制成的人造石。
水泥混凝土各成分的配合比导致了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工程造价。
配合比的设计要依照技术要求、结构形态和施工要求以及原材料的技术性能保证混凝土各成分的配合比例合理,进而经济地制造出符合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水泥混凝土这种材料具备很多优点,包括高强度和高耐久性,固化前具备良好的可塑性,能够浇筑成任何形状、不同的强度和特性,并且对钢筋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其原料来源范围大,价格便宜,混凝土的以上优点让其变成了工程建设中运用最广泛和使用量最多的建筑材料之一。
但是水泥混凝土在拉伸时具有低拉伸强度和低可变形性,使其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导致裂纹、自重大等缺陷。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要点、混凝土施工时的控制,本文参照了攀枝花市某项目超高层框剪结构使用的C50混凝土进行试验和分析,来满足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要求。
1.原材料的选用材料的选择一般包括粗骨料的选择、细骨料的选择、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的选择和外加剂的选择。
对C50高强度混凝土质量控制需要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为保证厂拌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在确定量化生产前,尽量对每个标号配合比材料种类固定,尽量避免配合比中原材料的多样化(指品牌、种类等),但同时也需考虑对同种材料进行多家供应商选择,防止进货渠道的单一性,以便从源头控制原材料的价格、质量及供应储备。
1.1粗骨料的选择粗骨料强度、颗粒分析、表面特性和泥浆含量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坚硬干净的碎石是C50理想的骨架构成选择,其强度可以通过碎石的破碎值指数来测量。
粗骨料的颗粒形态和表层性能对C50以上的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应该选择近似立方的碎石,表面粗糙且有棱角,I类针状薄片的含量小于5%。
级配是骨料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C50混凝土的粗骨料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5mm以下,更好地连续级配可以实现低孔隙率和高密度的原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知识讲解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1班:已知: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30,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5~50mm,使用环境为无冻害的室外使用。
施工单位无该种混凝土的历史统计资料,该混凝土采用统计法评定。
所用的原材料情况如下:1.水泥 42.5级普通水泥实测28d抗压强度为46.0MPa ,密度ρc=3100kg/m3;2.砂级配合格,Mx=2.7的中砂,表观密度ρs=2650kg /m 3;3.石子:5~20mm的碎石,表观密度ρg=2720 kg/m3。
试求:1.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2.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为3%,碎石的含水率为1 %时的施工配合比。
2班:已知:某室内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25,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5-50mm(混凝土由机械搅拌,机械振捣),该施工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
采用原材料情况如下:1、水泥:强度等级42.5的普通水泥,实测强度45Mpa,密度ρc=3000kg/m3;2、砂:Mx=2.7的中砂,表观密度ρs=2650kg /m 3,堆积密度ρs=1450kg /m 3;3、碎石:最大粒径D=40mm,表观密度ρs=2700kg /m 3,堆积密度ρs=1520kg /m 3;试求:1.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2.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为4%,碎石的含水率为1 %时的施工配合比。
3班:已知:某房屋为混凝土框架工程,混凝土不受风雪等作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30,强度保证率95%,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0-50mm(混凝土由机械搅拌,机械振捣),该施工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
采用原材料情况如下:1、水泥:42.5的普通水泥,实测强度49.3mpa,密度ρc=3150kg/m3;2、砂:Mx=2.7的中砂,级配合格,表观密度ρs=2650kg /m 3,堆积密度ρs=1520kg /m 3;3、石灰岩碎石:最大粒径D=40mm,取5-40mm连续级配,表观密度ρs=2700kg /m 3,堆积密度ρs=1550kg /m 3;试求:1.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2.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为4%,碎石的含水率为2 %时的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水泥、石料和细骨料混合而成的工程材料。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和配制方法,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混凝土配合比参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灰比:水灰比是水与水泥质量比,是混凝土配合比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合理的水灰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通常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施工性能可能变差。
常用的水灰比范围一般在0.35~0.6之间。
2. 水泥用量: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合理的水泥用量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而过量使用水泥会导致混凝土易开裂,并增加成本。
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选择适当的水泥用量。
3. 石料用量和粒径:石料是混凝土中的骨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选择石料用量和粒径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骨料用量一般按照体积比例配制,常用的石料粒径一般在5mm~20mm之间。
4. 砂料用量和粒径:砂料是混凝土中的细骨料,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合理选择砂料用量和粒径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小收缩变形。
细骨料用量一般按照体积比例配制,常用的砂料粒径一般在0.15mm~5mm之间。
5. 外加剂用量和种类:外加剂是一种可以在混凝土中起到改良和增强作用的添加剂。
常见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稠剂、抗裂剂等。
合理选择外加剂的用量和种类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6. 骨料骨粉比:骨料骨粉比是指骨料体积与灰分含量的比值。
骨粉含量的增加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内部致密度,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7. 砂率:砂率是指砂料与总骨料(石子+砂子)的比值。
砂率的选择要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要求来确定,一般在0.35~0.45之间。
总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实际材料性能来确定。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试验和经验总结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方案。
C2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2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说明:设计混凝土拟定使用部位:混凝土路(无减水剂,掺合料)坍落度选择90-130 mm。
二、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三、原材料选定:1、大田红狮水泥 P.O42.5R2、大田吴山砂场河砂(中砂)3、大田梨子坑碎石场4.75-31.5碎石4、饮用水四、配合比设计:1、配制强度Fcu,0=20.0+1.645×4.0=26.6Mpa2.计算基准水胶比:W/B=(a a×f b)/ (f cu,o+ a a×a b×f b) =(a a×f ce)/ (f cu,o+ a a×a b×f ce) 根据碎石施工工艺a a和a b的回归系数为:a a=0.53 a b=0.20 水泥富余系数为:r c=1.16 f ce,g—水泥强度等级值为:42.5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f ce = r c×f ce,g=1.16×42.5=49.3 MpaW/C=(0.53×49.3)/(26.6+0.53×0.20×49.3)=0.823、水用量①75-90mm坍落度取205Kg,以90mm坍落度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205+(130-90)×5/20=215 Kg4、水胶比及水泥用量按照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为满足混凝土耐久性以及施工和易性,选用水胶比0.63水泥用量Mc0=215/0.63=341 Kg5、砂率取38%7、粗集料和细集料用量的确定按照重量法,假定拌和物表观密度为2400Kg/m3混凝土拌和物计算:341+ Ms0+ Mg0+215=2400Kg(Ms0-细集料质量,Mg0-粗集料质量)Ms0/( Ms0+ Mg0)*100%=38%Ms0=701KgMg0=1143Kg8、初步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m3混凝土材料3417011143215用量(Kg)配合比 1.00 2.06 3.350.63通过试配坍落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水胶比不变增加水和水泥用量:材料名称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m3混凝土材料3446991140217用量(Kg)配合比 1.00 2.03 3.310.63通过适配坍落度达到105mm,黏聚性良好遂得出基准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m3混凝土材料3446991140217用量(Kg)配合比 1.00 2.03 3.310.639、配合比调整①、水胶比增加0.05 ,取0.68;砂率增加1%,取39%材料名称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m3混凝土材料用量(Kg)3197271137217配合比 1.00 2.28 3.560.68②、水胶比减少0.05 ,取0.58;砂率减少1%,取37%材料名称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m3混凝土材料3746691140217用量(Kg)配合比 1.00 1.79 3.050.5810、试验室配合比以上三个不同配合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下:①水胶比0.63,砂率38%,7d砼抗压强度22.9Mpa,28d砼抗压强度27.5 Mpa。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因规模较大、使用时间长、负荷高、要求耐久性好等特殊要求,而采用超过标准配比体积的混凝土,通常为1m³以上。
其配合比设计和原材料质量要求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具体如下:一、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其强度、耐久性、稳定性和施工性等指标满足使用要求。
1.1 水灰比的确定水灰比的确定是大体积混凝土设计的核心,直接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情况下,水灰比在0.35~0.4之间,但应结合具体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点进行调整。
1.2 砂率和石子率的选定砂率和石子率的选定涉及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一般在2.5~2.8之间,但也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性进行调整。
1.3 胶凝材料种类和用量的确定胶凝材料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应选择质量稳定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掺量。
1.4 掺合料的使用为了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性能,应适量使用掺合料,如矿物掺合料、橡胶粉、矿渣粉等。
1.5 吸水率和总含水率大体积混凝土中的石子含水率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很大影响,建议将石子水浸泡一段时间,使其达到饱和状态,测定吸水率和总含水率。
二、原材料质量要求大体积混凝土中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2.1 水泥的质量要求水泥的质量应符合《水泥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要求,强度等级不低于42.5,同时应选用生产批次相近的产品,以保证同一批次的混凝土强度和稳定性。
2.2 矿物掺合料的质量要求矿物掺合料应符合有关标准,确保掺合料与水泥充分反应,提高混凝土抗裂、抗渗性能,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3 石子和砂的质量要求石子和砂的质量应符合《建筑砂石骨料规范》等相关标准的要求,石子强度等级不低于水泥标号,同时石子和砂里不能掺杂泥土、草木根等杂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材料的选用
原材料的选用,除了依据相关规范外还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减少离析和泌水;二是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硬化后的视觉效果。
水泥
选用水泥时,应考虑水泥的颜色、保水性、与外加剂的适应性、碱含量等,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
水泥的颜色对混凝土的颜色起决定作用,即使同一水泥厂,也会因生产工艺或掺合料不同导致水泥的颜色差异,所以要求水泥的颜色必须均匀稳定。
若水泥的保水性好,将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减少离析和泌水。
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好,有利于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控制,减少浇筑时混凝土坍落度的离差。
硬化后的混凝土经干湿循环会在混凝土表面泛碱,影响混凝土的外观颜色,而且清水混凝土缺乏装饰层的保护,受自然环境影响大,选用低碱水泥可减小碱骨料的危害,所以优先考虑碱含量低的水泥。
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和后期降温,产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
减少温差的措施是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掺加泵送剂或粉煤灰时,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用量。
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工程裂缝的产生。
集料
砂石的级配和粒形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影响很大,级配和粒形好的砂石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所以应优先选用II区天然中砂,在天然砂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推荐选用粒型良好的机制砂代替天然砂,石子应优先选用连续级配的卵石,石子的粒径宜小不宜大。
另外,严格要求砂石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含泥量大将会影响混凝土的颜色。
外加剂
选用外加剂时,着重考虑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保水性及碱含量。
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好,可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减少混凝土浇筑时坍落度的离差。
外加剂的保水性好,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离析和泌水。
外加剂中的碱对硬化混凝土外观的影响和水泥一样,外加剂中的碱含量越低越有利于硬化混凝土外观颜色的控制和混凝土耐久性的提高。
如果外加剂中掺有引气成分时,应选用优质的引气成分,不宜选用木钙、十二烷类的引气成分,因为这类引气成分引入的气泡直径大且稳定性差。
此外,可以选择消泡剂来减少混凝土中气泡的产生。
另外,外加剂的缓凝结时间不宜长,加外加剂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宜控制在12h以内。
矿物掺合料
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优质的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具有滚珠效应,起到润滑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从而改善了可泵性。
现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有矿渣粉和粉煤灰,选用磨细矿渣粉,目的是减少水泥掺量,从而减小水泥收缩,增加混凝土体积稳定,减少混凝土的干缩裂缝。
混凝土表面密实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掺加优质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便于浇注成型。
选用矿物掺合料,除了考虑其活性外,还应着重考虑其细度和颜色。
矿物掺合料的颜色应均匀稳定,矿渣粉宜选用比表面积在4000cm2 /g以上S95级矿渣粉,粉煤灰宜优先选用I级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掺量为13%的范围内,因为掺量大将会影响混凝土的颜色。
特别重要的效果是掺加原状或磨细粉煤灰后,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减少绝热条件下的温度升高。
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
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
2、施工工艺流程改进
改善搅拌工艺
采用二次投料的净浆裹石或砂浆裹石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聚集在水泥砂浆和石子的界面上,使硬化
后界面过渡层结构致密、粘结力增大,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 10%或节约水泥5%,并进一步减少水化热和
裂缝。
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在传统的三冷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风冷新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
温度。
严格控制浇筑流程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
振动,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石子、水平钢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分,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
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
在高温季节泵送,宜用温草袋覆盖管道进行降温,以降低入模温度。
注重浇筑完毕后养护
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
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温度裂缝的处理方法
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主要有采取以下一些方法:如表面修补法、嵌缝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等。
3、配合比设计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除了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外,着重考虑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浇筑时的坍落度。
优选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能满足所拌制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好,不易离析和
泌水,坍落度损失小。
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应经试验确定,不宜超掺,超掺混凝土易离析泌水。
为了保证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每方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50kg,因为胶凝材料少,混凝土拌合物
的和易差,容易离析泌水。
另外,对于普通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宜小不宜大,泵送浇筑的混凝土坍
落度不宜大于180mm,吊斗浇筑的混凝土坍落度宜小于150mm。
如果施工过程原材料有变化,应重新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