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合集下载

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1)颗粒级配
筛孔(㎜)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Ⅰ区 0 10~0 35~5 65~35 85~71 95~80 100~90 Ⅱ区 0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 Ⅲ区 0 10~0 15~0 25~0 40~16 85~55 100~90
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 � 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关键问题之一; �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
� 是否引起工作性和凝结时间的异常变化? � 是否引起强度的异常变化(忽高忽低)? � 是否引起大量肉眼可见的气泡? � 掺加量是否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 � 脱模后混凝土表面是否有明显泛白?
影响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的因素 � 水泥自身的影响
需水 性
1)净浆标准稠度 熟料成分、水泥的 用水量 细度、混合材种类 2)水泥胶砂流动 及掺量等 度 熟料的成分和矿物 含量,水泥细度、 石膏掺量、混合材 的掺量等 f-CaO、游离氧化 镁、SO3 初凝时间和终凝 时间 1)沸煮法 2)压蒸法
凝结 时间 安定 性
(2)水泥质量控制指标
•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的相应国家标准,且有较好的匀质性 和质量稳定性。 每批散装水泥不大于500t或袋装水泥不大于200t的同厂家、 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水泥必须测一次。 • 应了解清楚所用混合材的种类和数量。 • 水泥生产企业应定期提供水泥中碱含量的检测 结果,中心实验室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 行复核。 • 禁用刚生产出来的“新鲜”热水泥。
维持原流动性时,加减水剂可降低水灰 比,即提高混凝土强度。 维持原设计强度,即保持水灰比不 变,加减水剂可提高混凝土流动性 (坍落度);
现场混凝土如果坍落度偏大,是否可以 通过减少水的用量来调节?

混凝土原材料检验和配合比相关制度

混凝土原材料检验和配合比相关制度

、原材料质量检验制度1、原材料进厂必须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

检验结果及时登入台帐,并妥善保管。

2、原材料进厂时,现场收料员及时通知取样。

3、取样要及时填写留样单,并按取样单要求填写货物名称、产地、进厂时间、取样人姓名等。

4、砂、石一般采取先到先用的原则,不允许直接倒在料仓里。

5、原材料应保持合理的库存量。

当库存量低于定额时,生产部等有关部门要及时与经营部联系,并向厂领导汇报,以便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因库存不足而引起供应断档现象。

6、入厂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由试验室负责。

检测项目按“原材料检验规程”执行。

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检验记录完整。

要求如下:1).水泥1.1商品混凝土优先选用符合GB175 - 2007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符合GB1344- 1999标准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以及符合GB2000 - 2003的中低热水泥(大体积混凝土)1.2 所使用水泥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有复试报告。

水泥质量证明必须注明该批水泥品种、标号、厂别、生产和出厂日期以存档备查。

1.3 对相同厂家的品种,同标号水泥每500t 为一个取样单位进行复试,否则每进一批水泥需要进行一次复试。

1.4 进厂水泥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取样复试,不合格水泥不得进厂或严加隔离待处理。

1.5 进厂水泥必须按期、按批量索取本批水泥的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报告,以存档备查。

1.6 散装水泥进厂时,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别装入指定筒仓,并挂牌标识,严禁混杂贮存,对超期水泥,经过复试后,按技术部门审定意见使用。

2) .骨料2.1粗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T14684-2011和GB/T14685-2011 的规定,同时还应符合泵送技术条件的要求。

2.2 粗细骨料进厂以400m3为一个取样单位进行复试。

合格后方能使用,检验资料存档备查。

2.3 进厂粗细骨料必须逐车验收,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挂牌标识,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的有害成份,使用时应采取措施,保持颗粒级配均匀。

混凝土配料要求

混凝土配料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C20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51:1:1.81:3.68C25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44:1:1.42:3.17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水泥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 (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 N/mm2水泥砂石水 7天 28天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1 2.45 4.12 0.65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1 2.40 3.60 0.65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1 1.95 3.05 0.56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1 1.49 2.54 0.40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1 1.19 2.31 0.42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1 2.40 4.08 0.66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1 2.28 3.71 0.61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1 1.82 3.23 0.51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1 1.48 2.76 0.47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1 1.33 2.36 0.44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1 2.33 3.65 0.60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1 2.01 3.15 0.55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1 1.49 2.54 0.44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1 1.19 2.31 0.42P.O42.5(R) C30 352 676 1202 190 55 29.***5.21 1.92 3.41 0.54C35 386 643 1194 197 50 34.5 49.51 1.67 3.09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50 496 606 1297 223 45 38.4 55.91 1.22 2.61 0.45PII 42.5R C30 348 652 1212 188 50 31.***6.01 1.87 3.48 0.54C35 380 639 1187 194 50 35.0 50.51 1.68 3.12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45 462 618 1147 203 4***2.7 59.11 1.34 2.48 0.44C50 480 633 1115 192 25 45.7 62.81 1.32 2.32 0.40P.O 52.5R C40 392 645 1197 196 53 40.2 55.81 1.64 3.05 0.50C45 456 622 1156 19***2 43.5 59.51 1.36 2.53 0.43C50 468 626 1162 192 30 45.2 61.61 1.33 2.47 0.41此试验数据为标准实验室获得,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4,碎石为5~31.5mm连续粒级。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摘要: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照一定比例配比,通过硬化一定时间后制成的人造石。

水泥混凝土各成分的配合比导致了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工程造价。

配合比的设计要依照技术要求、结构形态和施工要求以及原材料的技术性能保证混凝土各成分的配合比例合理,进而经济地制造出符合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水泥混凝土这种材料具备很多优点,包括高强度和高耐久性,固化前具备良好的可塑性,能够浇筑成任何形状、不同的强度和特性,并且对钢筋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其原料来源范围大,价格便宜,混凝土的以上优点让其变成了工程建设中运用最广泛和使用量最多的建筑材料之一。

但是水泥混凝土在拉伸时具有低拉伸强度和低可变形性,使其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导致裂纹、自重大等缺陷。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要点、混凝土施工时的控制,本文参照了攀枝花市某项目超高层框剪结构使用的C50混凝土进行试验和分析,来满足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要求。

1.原材料的选用材料的选择一般包括粗骨料的选择、细骨料的选择、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的选择和外加剂的选择。

对C50高强度混凝土质量控制需要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为保证厂拌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在确定量化生产前,尽量对每个标号配合比材料种类固定,尽量避免配合比中原材料的多样化(指品牌、种类等),但同时也需考虑对同种材料进行多家供应商选择,防止进货渠道的单一性,以便从源头控制原材料的价格、质量及供应储备。

1.1粗骨料的选择粗骨料强度、颗粒分析、表面特性和泥浆含量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坚硬干净的碎石是C50理想的骨架构成选择,其强度可以通过碎石的破碎值指数来测量。

粗骨料的颗粒形态和表层性能对C50以上的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应该选择近似立方的碎石,表面粗糙且有棱角,I类针状薄片的含量小于5%。

级配是骨料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C50混凝土的粗骨料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5mm以下,更好地连续级配可以实现低孔隙率和高密度的原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四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①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水泥300kg、水180kg、砂720kg、石子1200kg;②以水泥质量为1的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及水灰比来表示,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1∶∶4,水灰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是:(1)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所要求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的耐久性(如抗冻等级、抗渗等级和抗侵蚀性等)。

(4)在满足各项技术性质的前提下,使各组成材料经济合理,尽量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参数(一) 水灰比(W/C)水灰比是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质量的比值,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其确定原则是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大值,以节约水泥。

(二)砂率(βS)砂率是指砂子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砂率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指标。

砂率的确定原则是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粘聚性和保水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取小值。

(三)单位用水量单位用水量是指1m3混凝土的用水量。

单位用水量的多少反映了单位混凝土中水泥浆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泥浆的多少显著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也影响强度和耐久性。

其确定原则是在达到流动性要求的前提下取较小值。

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是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重要参数,在配合比设计中正确地确定这三个参数,就能使混凝土满足上述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步骤(一)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1)明确设计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如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等。

(2)合理选择原材料,并预先检验,明确所用原材料的品质及技术性能指标,如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密度等;砂的细度模数及级配;石子种类、最大粒径及级配;是否掺用外加剂及掺和料等。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水泥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材料,而其配合比则是决定混凝土性能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所谓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简单来说,就是指水泥、砂、石、水以及外加剂等各种原材料在混凝土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这个比例的确定可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它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工程的要求、原材料的特性、施工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等等。

首先,工程的要求是确定配合比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不同的工程项目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有着不同的要求。

比如,高层建筑的基础需要高强度的混凝土来承受巨大的荷载;而道路路面则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裂性;水工建筑物则对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在确定配合比之前,必须明确工程对混凝土性能的具体要求。

原材料的特性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耐久性。

不同品种的水泥其水化反应速度和强度增长规律有所不同。

砂和石的级配、含泥量、含水率等指标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密实度。

水的质量也很关键,含有杂质的水可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如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施工条件也会对配合比产生影响。

比如,施工时的气温、湿度、运输距离和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

在高温天气下,为了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可能需要适当增加外加剂的掺量或者调整水胶比。

如果运输距离较远,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以保证到达施工现场时仍具有良好的工作性。

在确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时,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计算。

一般的步骤包括:初步计算配合比、试配、调整和确定最终配合比。

初步计算配合比是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的特性,按照一定的公式和经验数据来计算出各种原材料的大致用量。

这个阶段主要考虑的是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试配则是按照初步计算的配合比进行实际搅拌和试验,制作混凝土试件,并测试其性能。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第6.4.5条
测温记录1份,编号:xxxxxx,入模温度为XX℃、 XX℃、XX℃,符合验标要求。
7 与邻接介质温差及其温度
第6.4.6条
测温记录1份,编号:xxxxxx,与邻接介质温差为 XX℃、XX℃,符合验标要求。
8 施工缝位置和连接形式
9 施工缝处理 施工作业人员 质量责任登记
第6.4.7条
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2 混凝土配合比
第6.2.1~ 6.2.8条
合格证x份,编号:xxxxxx、xxxxxx、… …,试 验报告x份,编号:xxxxxx、xxxxxx、xxxxxx、… …,质量合格。
第6.3.1~ 配合比选定报告1份,编号:xxxxxx,监理已审 6.3.5条 批,符合设计和验标要求。
施工缝留设在xx处,施工缝的平面与结构的轴线 垂直。符合验标要求。
已硬化混凝土的表面进行了人工凿毛处理,凿毛 第6.4.8条 处理面积大于75%,混凝土表面充分湿润,无积
水,符合验标要求。
监理单位 验收记录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施工单位检查 评定结果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名称及编号
项目负责人
[A]:《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B]:《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3 砂、石含水率测试
第6.4.2条
开盘前测定了砂、石含水率,计算调整了施工配 合比,配料单编号:xxxxxx,符合验标要求。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

1 主 控 项 目 4 2
水泥进场检验
外加剂质量及应用 混凝土中氯化物、碱的总 含量控制 配合比设计
3
第7.2.3条
第7.3.1条
1
矿物掺合料质量及掺量
第7.2.4条
一 2 般 3 项 目 4
粗细骨料的质量
第7.2.5条
拌制混凝土用水
第7.2.6条
开盘鉴定
5
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
砼配合比的工作性能符合设计配合比的要 求,进行了开盘鉴定并留有试块,试验结果 合格 已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测试,并依据结果 第7.3.3条 出具了施工配合比,有测试记录和配合比通 知单 第7.3.2条 施工班组长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 50204-2002(Ⅰ)
GD2401054 0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包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主体结构 黑龙江省水利四处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山稔益水厂 滤池 验收部位 项目经理 分包项目经 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进场水泥的品种,级别,包装,出厂日期等符 第7.2.1条 合要求,经检查,结果合格,有合格证和复验 报告 第7.2.2条 掺用外加剂,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有 合格证和复验报告。 检查各原材料的试验报告,氯化物和碱的总 含量符合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砼配合比设计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检查了配 合比设计资料。 砼中掺加粉煤灰矿物掺合料,其质量合格, 掺量经试验确定,有合格证,复验报告和砼 配合比单 砼采用1-3#石子,中砂,其质量合格,有复验 报告。 符合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监理(建设)单 位验收记录 池壁(一) 任绍波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4-2002
(Ⅰ)
020103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分部)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现场检查评定记录
整改记录
主控项目
1
水泥进场检验
第7.2.1条
2
外加剂质量及应用
第7.2.2条
3
混凝土中氯化物、碱的总含量控制
第7.2.3条
4
配合比设计
第7.3.1条
一般项目
1
矿物掺合料质量及掺量
第7.2.4条
2
粗细骨料的质量
第7.2.5条
3
拌制混凝土用水
第7.2.6条
4
开盘鉴定
第7.3.2条
5
依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
第7.3.3条
项目部检查评定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