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原材料对外加剂的影响

合集下载

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质量控制

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质量控制

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质量控制1 混凝土外加剂概述混凝土外加剂可以简称为外加剂,指的是在混凝土拌合前或者拌合过程中掺加的用以改善和调节混凝土性能的物质。

按照行业规定,外加剂的掺加量一般不能超过水泥质量的5%。

随着混凝土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能够影响其性能的外加剂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混凝土的外加剂有许多种类,不同的类型对于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效果也各不相同,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四大种类:一是可以改变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外加剂,比如减水剂、引气剂等;二是可以调节其凝结时间以及其硬化性能的外加剂,比如缓凝剂、速凝剂等;三是可以影响其耐久性能的外加剂,比如引气剂等;四是可以改善混凝土上述性能以外其他性能的外加剂,比如膨胀剂、着色剂、防冻剂等。

2 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2.1 外加剂对于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添加外加剂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不同的外加剂作用于混凝土的拌合物以改变其性能,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应用效率,使混凝土的应用更加广泛。

外加剂可以改变的性能一般包括混凝土的硬度、凝固时间、密度等。

比如,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耐久性等,减水剂就是一种具有这种功效的外加剂,既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粘聚性;也可以节约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在减少其成本的同时提高其强度;还可以提高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各种材料的流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而增强其强度,从而延长建筑的寿命。

再比如提高混凝土的含气量,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可以使混凝土的内部形成一些分布均匀的微小气泡,这些气泡不仅可以增加其稳定性,还可以提高其抗化学腐蚀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其保水性及粘聚性。

又比如控制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在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中通过添加缓凝剂,可以适当延长3-3.5h的凝结速度。

还可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改变其硬度和强度等。

2.2 减水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减水剂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包括普通、高效、缓凝、早强、引气等减水剂,它们除了都具有减水的功效之外,还具有各自独特的差异性功效。

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混凝土外加剂是用于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一种化学物质。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外加剂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检测、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保证。

正文内容:1. 原材料选择1.1 原材料的纯度和稳定性:选择纯度高、稳定性好的原材料,以确保外加剂的质量稳定。

1.2 原材料与混凝土的相容性:外加剂应与混凝土中的水泥、骨料等原材料相容,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2. 生产工艺2.1 生产设备的选择和维护:选择适当的生产设备,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外加剂的质量。

2.2 生产工艺的控制: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的混合比例、温度控制、搅拌时间等,以确保外加剂的质量稳定。

3. 质量检测3.1 原材料的检测:对原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包括纯度、含水量、颗粒大小等,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2 成品的检测:对生产出的外加剂进行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包括凝结时间、流动性、抗压强度等,以确保外加剂的质量符合标准。

4. 质量控制措施4.1 质量控制计划:建立质量控制计划,明确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和责任,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4.2 过程监控: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外加剂的质量稳定。

5. 质量保证5.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叙文件等,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

5.2 培训和培养人员:对从事外加剂生产和质量控制的人员进行培训和培养,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

5.3 客户反馈和改进:及时采集客户的反馈意见,对外加剂的质量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客户满意度。

总结: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正确选择原材料、严格控制生产工艺、进行质量检测、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可以有效地控制外加剂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

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0 前言目前,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合理使用混凝土外加剂,才能在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自身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但是,外加剂的选用、添加方法及适应性,将会对混凝土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进一步降低影响,我们应结合实际状况科学选择与使用外加剂,这样才能将外加剂的作用发挥出来,且确保混凝土质量,进而为后续工程建设顺利展开创造良好的条件。

1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1引气剂所带来的影响混凝土外加剂会对混凝土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外加剂的种类也多样化,其中,引气剂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外加剂,它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尤其是冬季混凝土有抗冻等级要求需要在外加剂复配时加入一定量的引气剂,但是也要掌控好使用的量和方法,避免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引气剂的添加,目的就是让混凝土产生大量的气泡,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对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也可以降低泌水离析现象发生的几率。

但调查数据显示,很多施工单位在使用外加剂过程中没有掌控好量,不仅没能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反而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带来影响。

1.2减水剂所带来的影响减水剂的使用也会对混凝土性能造成影响,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同时它也有助于增大混凝土塌落度,进而实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掌控好量,这样才能够发挥外加剂的作用。

然而,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人员并不能掌握好减水剂的使用量。

仍旧存在着减水剂加入过量的问题,一旦过量就会致使混凝土硬化和凝结的时间被延长,造成堵管和混凝土发生板结现象。

这样很难为施工建设带来便利。

而加入减水剂过少也会致使很多问题的出现,所以都需要我们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处理。

1.3防冻剂所带来的影响防冻剂也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外加剂一种,他主要是指能够在保证负温下,确保混凝土得以正常施工,也有助于降低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冰点,它的优点则是可以降低冰点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中的异常原因及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中的异常原因及解决措施

混凝⼟外加剂使⽤中的异常原因及解决措施混凝⼟外加剂混凝⼟外加剂虽然能有效改善混凝⼟性能,但有时也会产⽣负⾯效应,特别是在使⽤不当时会出现⼀些异常现象,对此应予以重视,找出原因及解决措施。

以下成因及解决措施供读者参考。

(1)混凝⼟坍落度损失⼤成因:外加剂与⽔泥或其他原材料适应性差;外加剂掺量低;⽔泥或环境温度⾼,⽔化速度快;混凝⼟配合⽐使⽤不当。

解决措施:通知外加剂⼚家调整外加剂与⽔泥的适应性,更换质量不合格原材料;提⾼外加剂掺量,增加矿物掺合料掺量;调整混凝⼟配合⽐。

(2)凝结时间过长成因:缓凝剂⽤量过⼤或突然降温未及时调整缓凝剂掺量,⽣产时没有注意根据⽓温和缓凝剂情况调整外加剂掺量;⽔泥质量发⽣变化;矿物掺合料存在质量问题;搅拌不均或搅拌时间过短,外加剂没有均匀分散。

解决措施:根据天⽓情况调整外加剂掺量;通知外加剂供应商降低缓凝剂掺量或更换混凝剂品种;更换⽔泥或矿物掺合料;⽣产是及时根据⽓温变化调整混凝⼟⽣产配合⽐。

(3)假凝成因:⽤硬⽯膏或⼯业⽯膏做调凝剂的⽔泥遇到含有⽊钙或糖钙的⽔泥;外加剂中含有碳酸钠早强剂;三⼄醇胺⽤量超过0.1%;⽔泥温度过⾼;早强剂掺量过⼤。

解决措施:更换⽔泥或外加剂;控制三⼄醇胺的掺量。

(4)离析、泌⽔成因:混凝⼟配合⽐不当,砂率或胶凝材料⽤量偏低;外加剂掺量过⼤,坍落度过⼤;⽔泥与外加剂适应性变好;缓凝剂中羧酸盐、磷酸盐或糖类过量。

解决措施:调整混凝⼟配合⽐,调⾼砂率或增加胶凝材料⽤量;更换缓凝剂品种,调整外加剂掺量;在外加剂中复配增稠剂或引⽓剂等保⽔组分。

(5)和易性差成因:砂率偏低或胶凝材料⽤量不⾜;外加剂掺量低或者减⽔效果不佳。

解决措施:调整混凝⼟配合⽐,提⾼砂率或增加胶凝材料⽤量;提⾼外加剂掺量。

(6)抓底成因:⽔胶⽐过低,减⽔剂掺量过⼤,⽔泥⽤量过⼤。

解决措施:调整混凝⼟配合⽐,增加砂率或提⾼矿物掺合料⽤量;掺加引⽓剂;降低外加剂掺量等。

(7)混凝⼟泛碱成因:⽆机盐早强剂、防冻剂掺量过⼤;早期养护不好,⽔分蒸发快。

水泥、混凝土与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分析

水泥、混凝土与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分析

2水泥、混凝土与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主要的主要因素有:
2.1 外加剂自身的因素 外加剂的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品种不同; ( 2) 结构官能团的不同; ( 3) 聚合度不同; ( 4) 复配组分不同。 这些影响回通过不同的方式会影响与水泥的适应性。而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外加剂 也会有很多差异,主要原因有: ( 1) 生产制作工艺; ( 2) 厂家制作过程的技术水平; ( 3)质量管理水平。 因此, 不同的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必然有差异。
葫芦岛华夏商砼有限公司
除二水石膏外,天然硬石膏和化工副产品石膏也可作缓凝剂。尽管硬石膏溶解度比二水 石膏大,不过它的溶解速度很慢,为满足缓凝要求,其加入量以SO3计,一般要比二水 石膏适当增加。有些厂两种石膏混合使用效果也很好。化工副产品石膏中含有少量游离 酸,会使凝结时间过长,应纯化处理(洗涤或用碱性物质中和)才能很好利用。 2.4 水泥细度和颗粒级配的影响 水泥厂家常常为了达到水泥新标准要求, 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强研磨, 提高水泥的细度 从而提高强度。水泥过细, 需水量大, 同样会吸附外加剂量更大, 外加剂损失量大; 同时 过细的水泥在研磨时温度更高, 也会使更多的水合石膏分解成无水石膏, 无水石膏含量 提高, 与外加剂的适应性也会变差。水泥的颗粒级配不好, 水泥净浆泌水率大的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较差。 2.4.1 水泥细度和粒度分布 1、90%的水泥颗粒在3~30μm,总量中<10μm颗粒<10%,因为<3μm颗粒 只有早强作用,而<10μm偏小,需水量大,吸附减水剂多,这是由于颗粒细易絮凝, 分散它们就要多量水或减水剂。太粗颗粒无增强作用>60μm。 2、 颗粒球形好——流动度高,流动度损失小,对减水剂吸附小。
葫芦岛华夏商砼有限公司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目录1 总则2 基本规定2.1 外加剂的选择2.2 外加剂掺量2.3 外加剂的质量控制3 普通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3.1 品种3.2 适用范围3.3 施工4 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4.1 品种4.2 适用范围4.3 施工5 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5.1 品种5.2 适用范围5.3 施工6 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6.1 品种6.2 适用范围6.3 施工7 防冻剂7.1 品种7.2 适用范围7.3 施工7.4 掺防冻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8 膨胀剂8.1 品种8.2 适用范围8.3 掺膨胀剂混凝土(砂浆)的性能要求8.4 设计要求8.5 施工8.6 混凝土的品质检查9 泵送剂9.1 品种9.2 适用范围9.3 施工10 防水剂10.1 品种10.2 适用范围10.3 施工11 速凝剂11.1 品种11.2 适用范围11.3 施工附录A 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方法附录B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及干缩率的测定方法附录C 灌浆用膨胀砂浆竖向膨胀率的测定方法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了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各类外加剂,使之掺入混凝土中能改善性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引气剂、引气减水剂、缓凝剂、缓凝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剂、早强减水剂、防冻剂、膨胀剂、泵送剂、防水剂及速凝剂等十四种外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1.0.3外加剂混凝土的制作与应用,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2.1 外加剂的选择2.1.1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通过试验及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1.1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

浅议混凝土与外加剂适应性

浅议混凝土与外加剂适应性
【 摘 要 】混凝土 生产过程 中经常遇到外加剂适应性问题 ,处理 不好会使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下降 ,增加施 工操 作难度 , 甚至造成 混凝 土质量 下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文章探 讨 了混凝 土生产 中外加剂适应性 问题形成原 因并提 出一些可操 作性 的解
决方法。 ’
【 关键词 】外加剂 ;适应性 ;混凝土 【 l.. 】T 2 .4  ̄l .类号 1 f a U5 8 2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g ]1( — 1 12) )8 0 7 - 2 - () 1 5(f OO — 04 0 )8 1 与外加剂 的适应性 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水泥有关 。主要表现在 减水效果低下 或增 加流动性 的效果不好 、凝 结速度 太快或缓 凝 、坍落度损 失快 ,甚至降低混凝土 强度 等,这些 问题造成 混凝土不 能顺利泵送施 工,混凝土不 能从罐车 中正常排放、
产生影响。
混凝土外加剂 的特 点是品种多 、掺量少 ,在改善或提高
新拌和硬化混凝土 的性 能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外加 剂的研究 和应用技术 的发展 ,促 进了混凝土施工新技术 与新 品种 混凝 土 的发展 ,外加剂 使用 的普及程度是衡量一个 国家 混凝 土技 术水平高低 的重要 标志之一 ,特别是高性 能外加剂 与高性能 混凝土 已成为本世纪混凝 土工程的 “ 高新技术 ”。随着 外加 剂使用 日渐增 多,水泥 新标 准的实施 ,外加剂与混凝土 的适 应性在混凝土生产 中出现 了不少 问题 。因此 ,了解 混凝 土外 加剂与水泥混凝土 的适应性 ,对更好使用外加剂 ,处理好外
堵泵 、堵管 ,混凝 土在 罐车假凝造成报废 ,浇注后假凝 、过 度缓凝使混凝 土出现质 量 问题 ,甚至要将 已浇注 的混凝 土拆 除重新施工给混凝 土企业带来 巨大经济损 失,并因工期延误

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常用的建造材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工艺特性。

然而,为了确保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一、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1.1 原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对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至关重要。

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的要求,选择符合规定标准的原材料。

1.2 原材料的检验: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化学成份、颗粒分布等方面的测试,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1.3 原材料的储存:合理储存原材料,防止受潮、变质等情况发生,影响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

二、生产工艺的控制2.1 生产设备的选择与维护:选择适合的生产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设备故障对混凝土外加剂质量的影响。

2.2 生产工艺的控制:制定科学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的配比、搅拌时间、温度控制等,确保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稳定。

2.3 质量记录与分析: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系统,对每批次生产的混凝土外加剂进行质量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产品的检验与评价3.1 产品的外观检验:对生产的混凝土外加剂进行外观检验,包括颜色、粒度等方面的检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3.2 产品性能的检验:通过实验室测试,对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进行检验,包括流动性、凝结时间、强度等指标,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3.3 产品的评价:根据产品的检验结果,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评价,及时调整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

四、质量控制的管理4.1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

4.2 员工培训与管理:对从事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加强对员工的管理,确保质量控制的落实。

4.3 不良品的处理与改进:对于浮现的不良品,及时进行处理,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原材料对外加剂的影响————————————————————————————————作者:————————————————————————————————日期:混凝土原材料对外加剂的影响一、外加剂在混凝土成分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很小,但其作用却不可小视,对混凝土工作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混凝土工作性能不满足工地使用要求时,商混厂家首先是投诉外加剂供应商,要求外加剂厂家进行调整,就此遭遇索赔的外加剂厂家比比皆是。

当然,现代外加剂技术水平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飞速的进步,尤其是聚羧酸外加剂,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聚羧酸外加剂的贡献。

笔者就混凝土质量问题中因原材料质量的问题,对外加剂的功效影响比较大的因素进行简单的概括分析。

1 水泥水泥质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相当大,但是水泥厂商对混凝土公司来说一直是个迷,混合材是什么品种、掺量、是否使用助磨剂、其矿物组分如何等从未对混凝土厂商公开过,他们注重的只是强度,大多数混凝土厂商苦不堪言,深受其害,南通地区出现过“市场上十几种外加剂对一种水泥都不适应”的局面。

水泥成分中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较大的因素为:(1)水泥中C3A含量,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影响就很大,C3A 含量越高混凝土和损失就越大,应严格控制其含量。

(2)水泥中半水石膏或硬石膏含量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影响很大,含量越大损失越快。

(3)标准稠度用水量,用水量越大,外加剂掺量越大。

(4)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水泥越细,对外加剂的吸附量就越大,外加剂的掺量就越大。

(5)碱含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碱含量的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增加,但达到适量比例以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会快速增加。

2 骨料由于砂石多为天然地方性材料,材质随成因、产地、采集、堆运等情况的不同而经常变化,经常会遇到级配不好、含泥量超标、碎石针片状较多等现象,如果控制不及时,或对其质量重视不足,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这样对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隐患,不仅增加费用,而且往往影响正常施工。

含泥量是砂石材料的一个重要指标,微小颗粒大大增加了粉料的比表面积,单方用水量大大提高,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势必需要提高外加剂掺量,从而增加混凝土成本。

含泥量过大会降低混凝土骨料界面的粘结强度,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产生影响,也会引起混凝土本身起皮、开裂,给工程质量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另外砂石中泥块含量过多,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应降低,若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同,用水量必然增加,这样也会相应增加水泥用量或提高外加剂掺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增加了混凝土成本。

3 掺合料粉煤灰、矿粉是混凝土中较为常见的掺合料,其质量的好坏对外加剂的功效起一定作用,主要影响指标是烧失量,烧失量越大,对外加剂的吸附越大,起作用的外加剂比例减少,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进厂时务必检测烧失量指标。

细度(比表面积)也是影响外加剂功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矿粉,目前大型立磨矿渣粉生产线生产的矿渣粉细度均控制在400~500m2/kg 的范围内,但球磨矿粉的细度较难达到400m2/kg 以上,即使通过延长磨细时间,增加能耗,勉强达到400m2/kg 以上,也难以长期稳定。

一旦其细度大幅度降低,会给混凝土带来诸多问题,如:粘聚性下降出现离析泌水、凝结时间延长、早期强度降低,甚至28d 强度也会不同程度降低等。

同时,注重矿物掺合料粉磨时的颗粒形状,维持掺合料的微珠颗粒,使其在混凝土中起到“滚珠轴承”的作用,有效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

近期,有专家提出一种用于混凝土掺合料质量的评定方法,该种方法是根据掺合料吸附外加剂的结果来对掺合料的等级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简便、准确地确定外加剂适宜掺量,以达到拌制优质混凝土的目的。

二、混凝土原材料中的哪些因素对外加剂适应性的影响较大呢?经过这些年的试验总结,主要归纳为以下因素:1 水泥(1)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含量较高的话,会使混凝土拌合物的经时坍损过大。

应与水泥厂家协商,使其铝酸三钙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过大时(大于145g 水),就需要外加剂提高减水率才能满足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要求。

(3)水泥的出厂温度过高时(大于70℃),就会造成混凝土拌合物坍损过大,凝结较快。

在暑期,应要求水泥厂家把水泥的出厂温度控制在70℃以下。

2 粉煤灰(1)粉煤灰的细度越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好;反之,细度越粗,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差。

应采用细度较细的Ⅰ、Ⅱ级粉煤灰作为掺合料。

(2)粉煤灰的含碳量越高,即烧失量越高,达到同样的出机效果所需要的外加剂量也就越大,因为碳吸附外加剂。

尽量选用烧失量较低的粉煤灰。

(3)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越小越好,这样就可以减少外加剂的掺量,达到同样的出机效果;反之,就需要增加外加剂的掺量。

3 砂子和石子(1)砂的含泥量过大时(大于3%)会吸附部分外加剂使混凝土拌合物出机坍落度过小,而必须调整外加剂的配方来适应所用材料的要求。

尽量选用含泥量较小的砂子。

也可采用机制砂或部分采用机制砂。

(2)石子的含泥量过大时(大于2%)会吸附部分外加剂使混凝土拌合物出机坍落度过小,而必须调整外加剂的配方来适应所用材料的要求。

尽量选用含泥量较小的石子。

(3)石子中的页岩含量过大时(大于10%)会吸附部分外加剂使混凝土拌合物出机坍落度过小,这主要是页岩的吸水率较大(大于3%)所致。

应尽量选用无页岩的石子作粗骨料。

哪些混凝土问题的出现与原材料的性能有关呢?以下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与原材料的性能有关的:(1)混凝土拌合物的经时坍损过大的问题,这是由于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含量过大,或是胶凝材料的温度过高所致。

也可能是由于外加剂中的缓凝成分较少所致。

(2)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时的和易性较差,这是由于粉煤灰过粗,或是砂子过粗,砂率较小,胶凝材料较少,也可能是外加剂中的增黏成分较少所致。

(3)混凝土拌合物出机后严重离析,这主要是外加剂的掺量过大,减水率过高所致。

(4)混凝土的标养强度偏低,这主要是原材料的质量较差,或是外加剂的减水率较低,混凝土的生产用水量较大所致。

也可能是标养室的温度偏低所造成。

(5)混凝土早期裂缝(在现场养护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这主要是胶凝材料用量过大,超过500kg/m3;或是水泥中的混合材的质量较差,如煤矸石、炉渣等;使用聚羧酸系列以外的外加剂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

生产用水量过大也是造成混凝土早期开裂的一个因素。

三、混凝土公司采用的化学外加剂其功能是多用途的,它具有减水功能、调凝功能、保塑功能;给混凝土提供了有效的泵送性能,提高了混凝土凝结后粘结性能,防止钢筋锈蚀等。

外加剂的使用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保障混凝土强度的发挥,更有助于各种条件下与高温季节保持良好的工作度使浇筑任务得到顺利完成。

化学外加剂的掺入,从混凝土工作度方面来讲,主要影响着从搅拌加水至凝结这一新拌混凝土的状态变化程度。

混凝土稠度定义为新拌混凝土的相对流动能力,采用坍落度表征。

而砂浆和净浆的稠度是用流动度方法测定。

现在混凝土公司采用配比胶材有水泥、矿粉、粉煤灰等多种粉状料,各种料的用量不同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工作度的变化,当化学外加剂、水与水泥、掺合料接触后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通常称作水化作用。

其结果之一就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系统中自由水逐步减少,最终失去工作度而硬化,即产生凝结。

但工作度的变化与凝结的时间并非全部由化学外加剂所决定。

外加剂的有效性取决于对水泥的适应性与用量以及掺合料的用量、用水量、集料的配比、形状和粒径、搅拌时间与外加剂在搅拌中均化效果、坍落度大小、环境温度等。

混凝土公司提供施工单位的混凝土会遇到坍落度损失快、和易性差或凝结时间长等问题。

第一个问题,主要是外加剂品位与用量不够,混凝土公司只要求外加剂价格低,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想用很低价格购进品位好的外加剂是不现实的。

低价格的外加剂可能会造成出厂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快,泵送困难,裂缝概率增加。

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相关联,存在外加剂与胶材的适应性、与集料的级配、粒径、形状、搅拌均化效果等有关。

该问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仔细观察分析,对使用材料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相应调整措施得以解决。

第三个问题,通过试验可以发现,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每方混凝土中比常用配比增加10kg 粉煤灰,凝结时间将延长2~3 小时,增加20kg 粉煤灰凝结时间延长4~5 小时,甚至更长。

在这里想说明一点,混凝土公司的化学外加剂使用者要对外加剂的品位有清楚的认识,理解其功能作用,正确使用外加剂的质量品位功能,一些问题也许就能解决。

四、混凝土中原材料的变化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众多商品混凝土企业会把责任推到外加剂厂家身上,因为外加剂虽然掺量少,但是价格相对其他原材料来说高,而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相对来说品质不易调整,外加剂厂家作为弱势群体,苦不堪言,特别是那些垫资的外加剂复配企业,技术相对简单,厂家众多,容易引起恶性竞争,只能做到原材料变化时及时调整以适应当前材料,笔者就亲历了好几起。

由于原材料中影响外加剂适应性的因素众多,笔者仅从水泥方面做以分析,看能否对外加剂的适应性进行一个“双向调整”,而不仅仅是出了问题就找外加剂厂家。

水泥生产的原材料、矿石资源等全国各地各不相同,工艺技术、生产规模等也不相同,还有生产的水泥品种的不同等,这本身就造就了水泥的多样性。

除了根据工程部位、使用季节、浇筑环境、凝结时间等的不同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外,笔者从以下九个方面浅谈一下水泥与外加剂(以减水剂为例)适应性不良时水泥方面的影响因素,供同行们参考交流。

1 细度目前,大多数水泥企业靠增加水泥细度或比表面积的方法来提高水泥强度。

水泥中细颗粒越多,水泥颗粒对减水剂的吸附越强,会使液相中减水剂的有效浓度很快降低,电位不断下降。

当水泥的细度或比表面积发生变化时,对减水剂的掺量及成分调整会有一定影响。

2 温度及水泥的新鲜程度高温水泥,刚出磨的新鲜水泥,在库内滞留时间很短就出厂,水泥的温度高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是水泥在高温下水化反应较快,其二是部分石膏高温下脱水造成水泥的凝结时间变化;使用这种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与减水剂的适应性就差,早期水化快、坍落度损失快、水化发热量大、需水量大、对减水剂的吸附量大,浇筑的混凝土凝结时间短、混凝土裂缝多。

放置时间过长的水泥由于吸附空气中的水份,部分受潮结块,水泥颗粒之间的静电吸附、颗粒间相互吸附、凝聚能力等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减水剂的掺量。

3 熟料成分的比例水泥熟料中C3S(硅酸三钙)、C2S(硅酸二钙)、C3A(铝酸三钙)、C4AF (铁铝酸四钙)对减水剂的吸附性和吸附量的多少也不一样,C3A水化速度最快、吸附量最大,吸附量顺序依次为C3A>C4AF>C3S>C2S。

所以应控制水泥的熟料成分特别是C3A 的含量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以减少相同流变性混凝土对减水剂的需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