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超掺对混凝土的影响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浅述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摘要】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良好发展,我国的工民建、交通等基础建设发展迅速,混凝土及其制品已发展成为土建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讨论了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分析外加剂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1、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对水泥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混凝土可调凝、早强、高强、大流动度、高密实性、高耐久性、低水化热、轻质,而且要求制备成本低、成型容易、养护简便。
为达这些目的,人们积极探索,通过对混凝土微观领域的研究,研制出通过化学或物理作用从而能改进混凝土性能的物质——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诞生后对混凝土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已成为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第五组份。
外加剂的品种很多,目前主要应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为减水剂类外加剂,它具有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耐久性、降低混凝土成本的效果。
外加剂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混凝土施工新技术与新品种混凝土的发展,使用外加剂的普及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混凝土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高性能外加剂与高性能混凝土已成为本世纪混凝土工程的“高新技术”。
2、但随着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也同时带来一些问题,其中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出现了不少问题。
如同品种同掺量的外加剂,对不同品种的水泥,效果差异极大,甚至同一种水泥,但不同时期效果也有差别,使用同一批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时大时小,其混凝土的坍落损失有时忽大忽小,甚至有时泌水、有时又不泌水、凝结时间的差异也很大,时而还会出现促凝现象等等,这些就是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
二、工程中混凝土原材料使用情况1、本工程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15~c50,水泥与外加剂不相适应的情况在每种等级的混凝土中都有体现,有的等级体现比较明显,有的略显微弱,本文中以c50等级为例加以阐述。
水泥外加剂与混凝土外加剂双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水泥外加剂与混凝土外加剂双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水泥外加剂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水泥外加剂来改变混凝土的一些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混凝土外加剂来改变混凝土的一些性能。
水泥外加剂和混凝土外加剂双掺指使用水泥外加剂和混凝土外加剂同时在混凝土中添加,以改善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1.抗裂性能:水泥外加剂和混凝土外加剂具有很好的抗裂特性。
水泥外加剂中的一些添加剂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内应力,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则可以通过改变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收缩性能,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发生与扩展。
2.抗渗性能:水泥外加剂和混凝土外加剂双掺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水泥外加剂中的一些添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减少孔隙和微裂缝的产生,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则可以通过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和减少孔隙率,增加混凝土的致密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3.强度和耐久性:水泥外加剂和混凝土外加剂双掺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外加剂中的一些添加剂可以通过改变水泥的水化反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外加剂则可以通过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和减少孔隙率,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氯离子渗透和碳化速度,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可加工性:水泥外加剂和混凝土外加剂双掺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可加工性。
水泥外加剂中的一些添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变形性,使混凝土易于施工和浇筑。
混凝土外加剂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保水性和减水剂的分散性,提高混凝土的可加工性。
总之,水泥外加剂与混凝土外加剂双掺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抗渗性能、强度和耐久性,以及可加工性。
它们的双掺应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修复的成本,对于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外加剂掺量过高 混凝土开裂的原因

外加剂掺量过高混凝土开裂的原因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它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砂、石和水,其中水泥起着胶凝剂的作用,将其他材料黏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结构体。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出现混凝土开裂的问题。
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外加剂掺量过高。
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的一种或多种化学物质,其目的是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如增加强度、改善抗渗性、提高流动性等。
常见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塑剂、增强剂等。
合理使用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品质,但如果掺量过高,就会导致混凝土开裂的问题。
首先,外加剂的过量使用可能会改变混凝土的水灰比。
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重量与水泥的重量之比,它是衡量混凝土工艺水平的重要指标。
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流动性也会降低。
合理的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水灰比,并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水灰比的比例。
然而,如果外加剂的掺量过高,就会使混凝土中的有效水份减少,影响了水灰比的合理性。
这样一来,混凝土中的水分与水灰比失去平衡,会导致混凝土收缩不均匀,从而引发开裂。
其次,过高的外加剂掺量还可能导致混凝土的骨架发生变化,从而增加开裂的风险。
外加剂中的化学成分与混凝土中的水泥发生反应,形成一种新的胶结材料。
这种胶结材料会填充水泥骨架的缺陷,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然而,如果过量使用外加剂,就会导致胶结材料过量,使得混凝土中无法形成良好的骨架结构,容易发生开裂。
此外,过量的外加剂还可能导致混凝土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进一步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和性能。
外加剂中的某些成分在与混凝土中的水泥反应时,会产生气体,形成气泡。
适量的气泡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冻融性,但是过多的气泡会使混凝土中形成大量空隙,从而减弱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使其容易开裂。
最后,过高的外加剂掺量还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反应过程失去平衡,引发开裂。
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物理和化学作用。
水泥水化反应是混凝土硬化的关键步骤,它释放出的能量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
过掺缓凝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处理【最新版】

过掺缓凝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处理1 概述现在很多混凝土搅拌站使用的外加剂常有两种:一种是高效减水剂,主要起到高效减水的作用,没有或仅有很小的缓凝作用;一种是高效缓凝剂,主要起到高效缓凝的作用,仅有很小的减水作用。
减水剂又称塑化剂或分散剂。
拌和混凝土时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可使水泥颗粒分散均匀,同时将水泥颗粒包裹的水份释放出来,从而能明显减少混凝土用水量。
减水剂的作用是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改善其工作性;或在保持工作性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保持强度不变时减少水泥用量,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同时,加入减水剂后混凝土更为均匀密实,改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能,如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等,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缓凝剂能延缓混凝土凝结硬化时间,便于施工;能使混凝土浆体水化速度减慢,延长水化放热过程。
使用时减水剂、缓凝剂分别储存于两个储罐中,分别通过称量系统掺加到搅拌机中。
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由于称量系统问题而出现外加剂过掺的现象。
所谓称量系统问题有可能因为外加剂的下料蝶阀没关上就开始称量,致使外加剂直接漏进搅拌机中;也可能由于蝶阀或外加剂秤泄漏;也可能由于称量时出现较大误差。
由于高效减水剂过掺会使混凝土严重离析,在出场检验时很容易发现,在此就不再讨论了。
高效缓凝剂由于只有很小的减水作用,在实际生产中过掺时不会使混凝土塌落度过大而严重离析,比较难发现。
本文只讨论一下高效缓凝剂过掺时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
2 缓凝剂过掺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现象2.1 在自动配料系统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无论是哪种液体外加剂,如果出现过掺现象,总可以在配料系统中表现出来。
如果出现较大称量误差,在缓凝剂称量显示仪表中就可以直接看到所称重量;如果是放料蝶阀没关紧或泄漏,称量仪表中的数值增加的速度会比正常的速度要慢很多;如果是蝶阀没关上就称量,可以发现重量显示仪表中的数值一直在零左右摇摆,仪表上的数值时正时负,变化幅度较大且不会达到称量值。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各类工程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混凝土外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
混凝土外加剂是新型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基本保证,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要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和耐久性,外加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然而,在混凝土的配置中,如何合理使用混凝土外加剂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就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展开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性能;影响引言在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是最为关键的施工环节之一,因此,需全面关注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各项环节,多措并举,以全面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运作效果,全面推动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品质。
1混凝土结构概述水泥、水、砂石(粗细骨料)等按照一定配合比混合,便制作出混凝土,其自身具有很多优势特征,可以做成不同形状的结构件,这是其在现代建筑施工领域中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结构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耐久性优良,这决定了其在常规环境上不发生或者很少发生腐蚀情况;二是耐火性,混凝土建筑结构具有较强的耐火性能;三是可塑性,在建筑建设阶段,可以结合功能要求将混凝土制造出差异化的样态,更好地为工程施工服务。
2外加剂的品种分类及基本组成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一般不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5%。
但由于外加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显著,因此,根据原材料状况合理确定外加剂配方对混凝土施工极为重要。
外加剂按主要功能分为4类,分别为:(1)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外加剂;(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
外加剂主要有减水母液、缓释母液、缓凝剂、引气剂、消泡剂、调整胶凝材料助剂、调整骨料助剂等材料组成,具体如下。
外加剂掺量过高 混凝土开裂的原因

文章标题:外加剂掺量过高引起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在混凝土建筑中,开裂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而外加剂作为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掺量过高往往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从外加剂的定义、作用机制、掺量过高对混凝土的影响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探讨,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并解决这一问题。
一、外加剂的定义及作用机制1.1 外加剂的概念外加剂指的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使用特性或施工过程中的特定要求,而向混凝土中加入的无机物、有机物或合成物质。
1.2 外加剂的作用机制外加剂可以通过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中包括减水剂、增稠剂、减缩剂、增强剂等。
二、外加剂掺量过高对混凝土的影响2.1 强度降低外加剂掺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使得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2 开裂加剧外加剂掺量过高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尤其是在潮湿环境下,开裂现象更加严重,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度和结构强度。
2.3 施工难度增加外加剂掺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使得施工难度增加,增加了人工成本和施工周期,影响了混凝土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三、解决方法3.1 严格控制外加剂掺量在混凝土搅拌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合理控制外加剂的掺量,避免过高或过低,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3.2 合理选择外加剂类型在选用外加剂时,要根据混凝土的具体用途和要求,合理选择外加剂的类型和掺量,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
3.3 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管理,对外加剂的使用和掺量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避免出现过高掺量导致的混凝土开裂等问题。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过高的掺量却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等严重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外加剂的选择和使用进行合理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总结回顾本文从外加剂的定义和作用机制入手,深入探讨了外加剂掺量过高对混凝土的影响及解决方法,同时提出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0 前言目前,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合理使用混凝土外加剂,才能在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自身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但是,外加剂的选用、添加方法及适应性,将会对混凝土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进一步降低影响,我们应结合实际状况科学选择与使用外加剂,这样才能将外加剂的作用发挥出来,且确保混凝土质量,进而为后续工程建设顺利展开创造良好的条件。
1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1引气剂所带来的影响混凝土外加剂会对混凝土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外加剂的种类也多样化,其中,引气剂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外加剂,它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尤其是冬季混凝土有抗冻等级要求需要在外加剂复配时加入一定量的引气剂,但是也要掌控好使用的量和方法,避免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引气剂的添加,目的就是让混凝土产生大量的气泡,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对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也可以降低泌水离析现象发生的几率。
但调查数据显示,很多施工单位在使用外加剂过程中没有掌控好量,不仅没能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反而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带来影响。
1.2减水剂所带来的影响减水剂的使用也会对混凝土性能造成影响,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同时它也有助于增大混凝土塌落度,进而实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掌控好量,这样才能够发挥外加剂的作用。
然而,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人员并不能掌握好减水剂的使用量。
仍旧存在着减水剂加入过量的问题,一旦过量就会致使混凝土硬化和凝结的时间被延长,造成堵管和混凝土发生板结现象。
这样很难为施工建设带来便利。
而加入减水剂过少也会致使很多问题的出现,所以都需要我们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处理。
1.3防冻剂所带来的影响防冻剂也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外加剂一种,他主要是指能够在保证负温下,确保混凝土得以正常施工,也有助于降低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冰点,它的优点则是可以降低冰点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浅谈外加剂掺量对混凝土的影响

浅谈外加剂掺量对混凝土的影响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将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加入到混凝土中,以改变混凝土的性能和性质的材料。
外加剂的掺量不同会对混凝土的性能和特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从不同外加剂的掺量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可流动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来说,外加剂的掺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例如,掺量适当的高效减水剂和增强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同时降低混凝土配合比,使混凝土更加紧密,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然而,如果外加剂的掺量过多,反而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负面影响。
这是因为过量的外加剂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使得混凝土的骨料与水泥胶凝体的结合程度下降,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其次,外加剂的掺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适量的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如减水剂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含水率,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掺量适当的缓凝剂和防冻剂可以提高混凝土在低温下的抗冻性能等。
然而,如果外加剂的掺量过多,可能会带来耐久性的问题。
例如,过量的减水剂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的改变,从而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使其易受化学侵蚀、碳化等因素的影响。
最后,外加剂的掺量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可流动性。
适量的减水剂可以使混凝土更加可塑,提高其可流动性,从而方便施工和充实模板。
但是,外加剂掺量过多会导致混凝土失去稳定性,易造成分层和鼓泡等问题,降低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外加剂的掺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和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适量的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可流动性等方面的性能,但是过量的掺量可能会导致颠簸混凝土的性能。
因此,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外加剂的掺量,以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外加剂超掺对混凝土的影响
对于聚羧酸减水剂的添加量,一般都会提到一定不能添加过量,否则后果会很严重,由于它经常和混凝土使用,因此对混凝土的影响更大一些。
减水剂添加过量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1、聚羧酸减水剂分很多种,各种类型的减水剂组分不一样,作用不一样,过量之后的后果也不会一样。
2、如果是只有减水功能的减水剂,过量只会引起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或者离析、泌水、板结。
3、带缓凝引气的聚羧酸减水剂如果过量较多,就会过度缓凝、含气量过高,引起混凝土凝结过慢,含气量高,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4、减水剂在混凝土中添加过量,会出现坍落度过大、石子离析的现象。
5、减水剂用量超过规定,混凝土一般情况下会变脆。
聚羧酸减水剂添加过量,会造成混凝土板结等问题,虽然减水剂可以去除混凝土中部分水分,可以适当改变混凝土的性质,但是一旦添加过量的话混凝土的性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湖南中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建材集团的四级子公司,前身是中国水泥基材料科研中心,在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研究已有50余年的历史;是湖南地区自动化程度高产能规模较大的外加剂生产企业,产品稳定可靠,技术服务优秀;研发生产的减水剂适用于建筑、桥梁、公路、铁路、预制构件、管片管桩等多个领域;适用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特别适用于各种对混凝土坍落度保持性能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以及需要长
距离运输和炎热气候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