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矿粉是指以煤炭、石灰石、钢铁渣等为原材料进行磨磨制成的细粉,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掺合料。

矿粉掺入混凝土中,能够调节混凝土的性能,包括提高强度和耐久性、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等。

本文将介绍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矿粉掺入混凝土的好处矿粉能够掺入混凝土中的好处包括:•矿粉可以填充混凝土内部的微孔和毛细孔,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矿粉中的微粒子可以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反应更加充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矿粉可以调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比如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等。

矿粉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矿粉的掺入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矿粉掺入不同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强度矿粉的掺入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影响,当矿粉的掺入量不超过30%时,混凝土的强度会有所提高。

但是如果掺入量过多,混凝土的强度就会下降。

耐久性矿粉的掺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矿粉能填补混凝土中的孔隙和细缝,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渗透,从而减少混凝土的龟裂和腐蚀现象。

工作性能矿粉的掺入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抗裂性能等均有所改善。

但是,如果掺入量过多,混凝土的流动性会受到影响,难以进行施工,并且混凝土会变得更加脆弱。

矿粉选择的注意事项选择适当的矿粉掺入混凝土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选择粒度适当的矿粉,过细或过粗的矿粉不适合作为混凝土掺合料。

•确定掺入量,掺入量过多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需要注意采购矿粉的厂家信誉度和产品质量,质量不过关的矿粉可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矿粉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掺合料,能够掺入混凝土中,调节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但是需要注意矿粉的选择、掺入量等问题。

希望本文能够对矿粉的掺入及影响有所认识。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因素及改善方法发表时间:2018-07-18T10:26:07.6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作者:谢云锋[导读] 水泥混凝土在尚未凝结以前,称为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

济宁市任城区交通运输和港航局山东济宁水泥混凝土在尚未凝结以前,称为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

新拌水泥混凝土是不同粒径的矿质集料粒子分散在水泥浆体分散介质中的一种复杂分散系,具有弹、粘、塑性质,主要用工作性或称和易性来表征。

混凝土的工作性包含四个方面的性能: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

1 影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1.1 水泥特性水泥的品种、细度、矿物组成以及混合材料的掺量等会影响需水量,由于不同品种的水泥达到标准稠度的需水量不同,所以不同品种的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不同的工作性。

通常普通水泥的混凝土拌合物比矿渣和火山灰水泥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好。

矿渣水泥拌合物的流动性虽大,但粘聚性差,易泌水离析;火山灰质水泥流动性小,但粘聚性好。

此外,适当提高水泥的细度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减少泌水离析现象。

1.2集料特性集料的特性包括集料最大料径、形状、表面纹理、级配和吸水性等,这些特性不同程度地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其中最明显的是,卵石拌制的混凝土工作性较碎石的好。

集料的最大粒径增大,可使集料的总表面积减少,拌合物的工作性也随之改善。

此外,具有优良级配的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较好的工作性。

1.3集浆比集浆比就是单位混凝土拌合物中,集料绝对体积与水泥浆绝对体积之比。

水泥浆在混凝土拌合物中,除了填充集料间的空隙外,还包裹集料的表面,以减少集料间的摩阻力,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在单位体积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如水灰比保持不变,则水泥浆的数量越多,拌合物的流动性愈大。

但若水泥浆数量过多,则集料的含量相对减少,达一定限度时,将会出现流浆现象,使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同时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强度和耐久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是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方面之一。

骨料是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特性。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介绍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1. 强度和耐久性:骨料的种类、粒径和形状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粗骨料的使用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而细骨料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致密性和耐久性。

同时,采用合适的骨料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倾向,提高混凝土的抗磨损性、抗渗透性和耐久性。

2. 工作性能:骨料的形状、表面状况和粒度分布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可泵送性等工作性能。

粗砂状的骨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而圆形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此外,骨料的表面状况会影响骨料与水泥浆液的黏附力,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 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合理选择骨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例如,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热稳定的骨料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热收缩,从而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另外,粗骨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倾向,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4. 骨料与水泥胶浆的相互作用:骨料和水泥胶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方面,骨料颗粒表面的覆盖薄膜可以减缓水泥胶浆中的溶解离子的渗透,从而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另一方面,骨料表面的覆盖薄膜可以减少骨料与水泥胶浆的黏着力,从而降低混凝土的黏稠度,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5. 粒度分布对混凝土的影响:合理的骨料粒度分布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粗骨料的使用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倾向,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细骨料的使用可以填充水泥胶浆中的微观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通过合理控制骨料的粒度分布,可以获得更好的混凝土性能。

总之,骨料是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择合适的骨料类型、粒径和形状,并控制好骨料与水泥胶浆的相互作用以及骨料的粒度分布,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和体积稳定性等关键性能。

不同粒径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不同粒径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不同粒径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混凝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混凝土中,骨料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粒径大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不同粒径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从力学性能、流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力学性能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骨料的粒径大小与混凝土的强度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这是因为较大的粒径骨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骨架结构,减小浆体间的接触面积并提高内聚力。

另外,较大粒径骨料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2.抗裂性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适量添加粒径较小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这是因为较小粒径的骨料可以填充混凝土内部的细微裂缝,增加混凝土的内聚力和抗裂能力。

但是,如果骨料的粒径过小,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影响施工质量。

二、流动性1.工作性能骨料的粒径大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较大粒径的骨料会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增加浆体与骨料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混凝土更加粘稠,难以施工和振捣。

而较小粒径的骨料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使得混凝土易于施工和脱模。

2.密实性混凝土的密实性对于结构的耐久性和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这是因为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充填混凝土内部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程度。

而较小粒径的骨料则容易形成过于密实的结构,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下降。

三、耐久性1.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其抵抗水分、气体和溶质渗透的能力。

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和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而较小粒径的骨料则容易形成细密的孔隙结构,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

2.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抗冻融性、抗硫酸盐腐蚀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等。

一般来说,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减少冻融循环和腐蚀的损害。

浅谈在混凝土浇筑中粗细骨料的使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

浅谈在混凝土浇筑中粗细骨料的使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

浅谈在混凝土浇筑中粗细骨料的使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摘要: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混凝土质量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

在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中,水泥和水是相对固定的条件,而粗骨料(卵石、碎石)、细骨料(砂)却总会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之下而不同。

在建筑施工技术上,探讨粗骨料与细骨料活性的质量对钢筋的质量、硬度、变形能力和耐久性的关系,使我们可以在节能、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对增强钢筋的品质和整个施工的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字:粗骨料细骨料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物质,以砂、石作集料,与普通水泥(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比例配制后,经拌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它应用于土木建筑。

而混凝土的产品质量和技术特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料的特性以及相对含量所决定,同时与设计及施工的主要工艺手段(配制、拌和、捣实成型、养护等)有关系。

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中,是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总体品质,而其原材料的优劣和选用是否恰当又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施工的品质。

所以,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品质的一项关键性要素必须从其原材料的品质管理入手,原材料使用不正确将使得混凝土施工出现品质上的问题,从而直接关系到整体施工构件的品质。

关于这个问题现就对混凝土的粗骨料和细骨料的使用、粗骨料、细骨料的作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作出分析和研究。

一、粗骨料(碎石、卵石)对混凝土的影响1.1骨料的分类普通混凝土,一般将粗骨料分成卵石与碎石二大类。

石子,是指由自然石块通过自然界的风化、雨水搬运,或分选、堆砌而产生的粒径超过4.75mm的细微粒。

根据其来源,可分成河卵石、海卵石、火山石子等多种。

以河卵石使用的较多。

碎石主要是通过将自然石块进行粉碎、筛选而制备的,也可将自然石子轧碎筛选而制备。

碎石、卵石的质量根据其大小尺寸分成单颗粒级和连续颗粒级,亦可按照要求选择将不同单级粒径的碎石、卵石等混合制成不同颗粒级别的石子。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详细)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详细)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可以由“矿粉+水泥浆体”到“矿粉+水泥胶砂”再到“矿粉混凝土”逐步进行。

但对于普通应用单位,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就不必遵循此规律,可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直接进行混凝土试验,找出特定条件下的合理配合比。

一、矿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1、矿粉比表面积在430m2/kg~520m2/kg之间,掺量在30%~40%范围,增强效应表现得最为显著。

2、单掺矿粉会使混凝土的粘聚性提高,凝结时间有所延长,泌水量有增大的迹象,可能对混凝土泵送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3、矿粉和Ⅰ级粉煤灰复配配制混凝土,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效应”,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和易性好,粘聚性好,泌水得到改善。

同时混凝土成本可显著降低。

4、针对水泥-粉煤灰-矿粉胶凝材料体系,在等量取代的前提下,粉煤灰的掺量以不超过20%为宜,粉煤灰和矿粉掺量以不超过40%为宜,同时建议采用60d或90d强度作为混凝土评定标准,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二、矿粉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1、混凝土水化热。

掺加矿粉,可降低浆体水化热,单掺量小于50%时,水化热降低不明显。

当达到70%掺量时,3d和7d水化热分别降低约36%和29%;矿粉和粉煤灰复配,可显著降低浆体3d、7d水化热,采用20%矿粉和20%粉煤灰复配,浆体3d和7d水化热分别降低38%和20%,对要求严格控温的大体积混凝土,矿粉和粉煤灰复配是理想的矿物掺合料组合,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早期温缩裂缝的危险。

2、抗渗性能。

混凝土中掺加矿粉或矿粉和粉煤灰复配,发挥掺合料的微集料效应和二次水化反应,可以使混凝土孔径细化,连通孔减少,混凝土密实性提高,从而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采用库仑电量方法评价,矿粉、粉煤灰和引气剂均能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矿粉越细、掺量越大,特别是矿粉与粉煤灰和引气剂复合使用时,均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采用NEL方法评价,对于C30的混凝土,矿粉掺量、细度、复掺等措施均不能显著降低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适当的引气剂则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

《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范文

《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范文

《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和寿命。

机制砂作为混凝土的主要骨料之一,其品质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为提高混凝土质量提供参考。

二、机制砂品质的评估机制砂的品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粒度分布、形状、强度、含泥量、有害物质含量等。

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1. 粒度分布: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应符合设计要求,过粗或过细的砂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形状:机制砂的形状应均匀,针片状颗粒过多会导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下降。

3. 强度:机制砂的强度应满足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不会因骨料强度不足而发生开裂。

4. 含泥量:机制砂的含泥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多的泥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5. 有害物质含量:机制砂中不应含有过多的有害物质,如硫酸盐、氯化物等,这些物质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三、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 强度:机制砂的强度和粒度分布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显著影响。

强度较高的机制砂和合理的粒度分布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 工作性能:机制砂的形状和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较大影响。

形状均匀、含泥量适中的机制砂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使其更易于施工。

3. 耐久性:机制砂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含有过多有害物质的机制砂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导致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腐蚀等问题。

4. 体积稳定性:机制砂的级配和粒度分布对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级配和粒度分布能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和开裂。

四、提高机制砂品质的措施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机制砂的品质。

具体措施包括:1. 控制原料质量:选用质量稳定的原料,减少原料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混凝土的性能和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的几个方面:
强度和耐久性:骨料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适当选择骨料可以提供所需的强度和耐久性特性,例如抗压强度、抗冻融性、抗渗透性等。

工作性能:骨料的形状、大小和表面特性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可塑性和施工性能。

合适的骨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使得施工更加方便和高效。

收缩和开裂:不当选择或掺入过量的某些骨料可能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问题。

特别是高吸水性的骨料可能导致较大的干缩和收缩变形,影响混凝土的整体稳定性。

稳定性和一致性:骨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会对混凝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产生影响。

例如,某些骨料可能含有有机物质或杂质,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变质或不均匀。

综上所述,骨料是混凝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正确选择合适的骨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施工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

因此,在混凝土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宜的骨料,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和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06-11T15:06:17.5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作者:陆峰峰毛迪辉
[导读] 就能够极大地增强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更好地保证建筑体的质量的优良,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健康和长足的发展。

1.宁波永大预拌混凝土公司浙江宁波 315181
2.宁波露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181
摘要:文章先对混凝土性能的基本要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提高混凝土性能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阐述与研究,希望能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原材料;影响
1混凝土性能的基本要求及其影响因素
1.1和易性及其影响因素
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水性和粘聚性成为和易性。

影响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水泥自身所有的特性。

其中有水泥浆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稳定性,水灰比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样还有砂率大小也是重要因素。

1.2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包括抗冻性和扛腐蚀性。

冻融循环会造成混凝土破损和变形,混凝土若受到冻害,会导致其体积膨胀,出现冻胀和变形现象。

酸碱盐的侵蚀同样会影响混凝土耐久性,酸性物质的侵蚀会促使水泥中氢氧化钙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作用,导致混凝土发生崩解,而碱性物质中的浓溶液则会对混凝土造成化学侵蚀和结晶侵蚀,破坏混凝土的内部结构。

而钢筋锈蚀会导致混凝土开裂,保护层逐渐消失和剥落,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

1.3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1)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水灰比。

作为混凝土强度的关键性因素,对其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水灰比进行研究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当水泥的强度等级处于较高的水平的时候,被配置出来的混凝土的强度就越强。

想要使得水泥的强度达到较高的等级,就必须对水灰比在不同情况之中进行分析。

例如当水泥的强度等级是固定的,水灰比越大,那么配置出来的混凝土的强大就越小。

在抵抗荷载破坏的能力而言,如果没有控制好水泥水化所需要水量,就会使得混凝土未能完全地吸收过多的水分,而造成部分水分存在于混凝土之中,一旦它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就会形成水汽蒸发的现象,从而使得硬化后的混凝土出现了气孔,那么在这一方面它就很薄弱。

故而,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强度之间的关系处理就显得很重要。

后者只有在前者越小的时候才会有所增强。

倘若,前者过小,那么就加大了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工作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之下,混凝土的诸多问题就会层出不穷,从而大大地影响其强度。

(2)骨料的影响:①粗骨料的影响。

当在对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进行配置的时候,需要对强度较低的石子进行使用才能够避免石子和混凝土的界面出现裂纹,从而使得硬化后的混凝土的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石子的强度和混凝土等级的高低得到了很好地匹配,不容易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并不是强度越高的石子才能够使得混凝土的结构处于稳定的状态,而是认真地思考两者的弹性模量的匹配水平。

除此之外,将粗骨料颗粒级配的因素考虑在内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石子大小颗粒级配控制得当,优先考虑较小的浆骨比,不仅可以对生产成本造成积极的影响,而且还能够促进混凝土性能的稳固。

混凝土强度会因为有着较多不良成分的骨料而变得低下,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之下,对水的需求量会比较大,混凝土的体积就不能处于稳固的状态;②细骨料的影响。

混凝土的质量也会深受细骨料的影响。

倘若细骨料存在着含量较高的有毒物质,就会使得水泥受到损坏的可能性大大地增强了。

除此之外,当混凝土中的碱性成分和骨料之中某些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就会促使混凝土的彻底损坏,这是因为这种化学反应在其内部产生了体积应力。

(3)养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之所以说养护温度和湿度也会给混凝土强度带来影响,是因为这两个因素在水泥的水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混凝土的养护是一个需要花费耐心的过程。

因此,当混凝土成型之后,就需要格外地关注水泥的水化情况,因此对这两个关键性的要素进行保持显得格外重要。

事实上,在早期的过程当中,当水泥处在较高的温度的情况之下,就能够加快水泥水化的速度。

如果当它处于低温的状态,就会对水泥水化的过程造成阻碍,从而使得混凝土的强度遭受到侵害。

空气湿度较高能够加快混凝土的水分蒸发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之下,混凝土会因为没有水分的滋养而暂停了水化的过程,这样就会使得混凝土的耐久性在干缩的状态之中被侵害了。

由此可见,增加空气的湿度对于混凝土的水分的保持的意义是极大的。

2提高混凝土性能的对策和措施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混凝土的配合比。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说对施工方法进行设计和确定,同时也要对质量的控制的手段和途径进行明确。

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才能够被控制。

明确混凝土的所使用的配合比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从源头就能够使其避免陷入不良的状态,这需要涉及方方面面,例如其强度的等级。

(2)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这主要涉及到胶凝材料和骨料。

对于前者来说,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小心翼翼地检查其是否存在质量证明书,甚至是对它的生产和出厂的时间都要注意到。

有一些需要检查复试报告的材料,千万不能忽视和省略检查的环节。

对于后者来说,在选择质量上乘的粗骨料的时候,就要多方筛选和比较。

(3)混凝土配合比。

上文已经强度了混凝土配合比对其强度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试验的过程当中,不仅要首先满足施工的要求,还必须在得到了同意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

根据施工配料单,对混凝土进行配料的时候千万不能发挥主观性去任意地改变它。

(4)规范混凝土的施工过程。

对其进行规范主要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这一环节,检查浇筑手段的合理和正确性和建筑期间的气候的适宜性。

(5)健全混凝土的养护制度和做好试块的留置工作。

制度是质量控制的保障,健全是为了加强保障。

试块的置留工作应该符合相关的规定,这样才能为日后的评定提供便利。

3结束语
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领域,无论是房屋还是立交桥,都能看到混凝土的身影。

建筑物体的建造都需要使用混凝土。

故而,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原料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和分析,能够更好地发挥混凝土的作用。

事实上,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它的质量的高低和混凝土的工作
性能紧密相关。

具备着较高的性能的混凝土在一定程度上就保障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处于良好的状态。

反之,就极大的增加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过低而导致坍塌发生的可能性。

本文的研究对于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和相关措施的指导围绕展开的。

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并对其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做出了详细地介绍,主要涉及到了一下几种措施: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规范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健全混凝土的养护制度和做好试块的留置工作;提高混凝土用和易性的对策和措施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对策和措施。

事实上,其他主要的两种性能的措施和对策也一样可以借鉴有关于强度的措施和对策。

相信,对混凝土这主要的三种性能的控制和管理,就能够极大地增强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更好地保证建筑体的质量的优良,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健康和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恩.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方法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08).
[2]姜廷瑞,丛章戋,王连玉.浅谈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其影响因素[J].建筑与预算,2011(6).
[3]陈智.原材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J].隧道建设,2009,06:650-652+688.
[4]贾东远.原材料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88-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