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章节课时同步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精编】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轴对称》 同步练习及答案(13.3).doc

【精编】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轴对称》 同步练习及答案(13.3).doc

第13章《轴对称》同步练习(§13.3)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则它的底角为_______°.2.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6,则底边长3,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50°,则此等腰三角形顶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C 边上,且BD =BC =AD ,则∠A = °.5.已知直线yy ′⊥xx ′,垂足为O ,则图形①与图形_____成轴对称 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和12㎝,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7.腰长为12㎝,底角为15°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 . 8.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 的交点. 9.在直角坐标系内有两点A (-1,1)、B (2,3),若M 为x 轴上一点,且MA +MB 最小,则M 的坐标是________,MA +MB =________.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5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边长为_____cm..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1.点M (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1,2)B .(-1,-2)C .(1,-2)D .(2,-1)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 .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 .等腰三角形一边不可以是另一边的二倍D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13.已知∠AOB =30°,点P 在∠AOB 的内部,P 1与P 关于OB 对称,P 2与P关于OA 对称,则P ,P 1,P 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14.如图,DE 是∆ABC 中AC 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 =8厘米,AB =10厘米,则∆EBC 的周长为( )厘米A .16B .28C .26D .18 15.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最多可以有( )A .1条B .3条C .6条D .无数条 16.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①y ′③②x ′ Oxy (第5题)(第14题)E DABCA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B .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C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D .两个内角分别为120°、40°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17.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 .等腰直角三角形;B .正方形;C .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D .圆18.如图,∠A =15°,AB =BC =CD =DE =EF ,则∠FEM =( )A .45°B .60°C .75°D .90°三、解答题(共46分)19.(7分)已知,如图ΔABC 中,AB =AC ,D 点在BC 上,且BD =AD ,DC =AC .将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全都写出来.并求∠B 的度数.20.(7分)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过O 点作EF ∥BC ,交AB 于E ,交AC 于F ,BE =5cm ,CF =3cm ,求EF 的长.21.(8分)如图,已知P 点是∠AOB 平分线上一点,PC, (1)∠PCD =∠PDC 吗? 为什么?(2)OP 是CD 的垂直平分线吗? 为什么?22.(8分)已知:如图,AD 平分∠BAC ,DE ⊥AB ,DF ⊥AC ,DB =DC ,NMEFCBAD (第18题)B C D B D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23.(8分)如图,已知直线MN 与MN 同侧两点A 、B 求作:点P ,使点P 在MN 上,且∠APM =∠BPN24.(8分)如图,在⊿ABC 中,∠ACB =90,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CAE :∠EAB =4:1. 求∠B 的度数.BEC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35 2.15 3.80°4.36°5.②6.7或11 7.36 8.线段中垂线9.)0,41(,5 10.5或4二、选择题11.B 12.D 13.D 14.D 15.B 16.D 17.D 18.C三、解答题19.⊿ABC,⊿ADB,⊿ADC ,∠B=36°20.EF=8㎝21.(1)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得PC=PD,所以∠PCD=∠PDC (2)成立22.略23.略24.15°。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4个时刻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3.剪纸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下列剪纸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4.下列图形均为表示医疗或救援的标识,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5.如图,△ABC 与A B C '''关于直线MN 对称,P 为MN 上任一点,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A P '△是等腰三角形B .MN 垂直平分AA ',CC ' C .△ABC 与A B C '''面积相等D .直线AB 、A B ''的交点不一定在MN 上6.如图,在△ABC 纸片中,△ABC =90°,将其折叠,使得点C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若AB =3cm ,AC =5cm ,则△ABE 的周长为( )A .4 cmB .6 cmC .7 cmD .8 cm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如果将△ABC 先沿x 轴翻折,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那么点B 的对应点B ′的坐标为( )A .(2,﹣3)B .(4,3)C .(﹣1,﹣3)D .(4,0)8.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正方形D .线段9.如图,ABC ∆中40A ∠=︒,E 是AC 边上的点,先将ABE ∆沿着BE 翻折,翻折后ABE ∆的AB 边交AC 于点D ,又将BCD ∆沿着BD 翻折,点C 恰好落在BE 上,此时82CDB ∠=︒,则原三角形的B 的度数为( )A .57︒B .60︒C .63︒D .70︒10.ABC ∆和A B C '''∆关于直线l 对称,若ABC ∆的周长为12cm ,则A B C '''∆的周长为( )A .24cmB .12cmC .6cmD .6cm11.如图,边长为a 的等边△ABC 中,BF 是AC 上中线且BF =b ,点D 在BF 上,连接AD ,在AD 的右侧作等边△ADE ,连接EF ,则△AEF 周长的最小值是( )A .12a 23+bB .12a +b C .a 12+b D .23a二、填空题12.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一条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线段本身所在的直线也是它的一条对称轴.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沿x 轴正半轴滚动并且按一定规律变换,每次变换后得到的图形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一次滚动后点A 1(0,2)变换到点A 2(6,0),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二次滚动后点A 2变换到点A 3(6,0),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三次滚动后点A 3变换到点A 4(10),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第四次滚动后点A 4变换到点A 5(0),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依此规律…,则第2020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14.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_____________. (2)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_______________.15.如图,将矩形ABCD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B'C交AD于点E,若△1=25°,则△2的度数为_____.⨯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2个正方形涂黑,再选择一个正方形涂黑,使得3个涂黑的正方形16.如图,在34组成轴对称图形,选择的位置共有______处.三、解答题1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为边AB上的两个三等分点,点A关于DE的对称点为A',AA'的延长线交BC于点G.(1)求证:DE A F '∥;(2)求证:2A C A B '='.18.已知二次函数21312y x x =-+, (1)若把它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求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2)若把它的图象绕它的顶点旋转180°,求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3)若把它绕x 轴翻折,求所得图象的表达式.19.你设计的游戏一游戏规则:游戏背后的数学原理:游戏操作后同组学生的评价:20.数学活动课上,张老师组织同学们设计多姿多彩的几何图形, 下图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每个网格图中有3个小等边三角形已涂上阴影,请同学们在余下的空白小等边三角形中选取一个涂上阴影,使得4个阴影小等边三角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或中心对称图形,请画出4种不同的设计图形.规定:凡通过旋转能重合的图形视为同一种图形)参考答案:1.C【分析】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对各选项一一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解决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2.B【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分别对各个图形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第1个,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第2个,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第3个,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第4个,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能根据轴对称的概念找出图形的对称轴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自身重合.4.B【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 ,如果旋转后的图形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互为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则此项不符合题意;B、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则此项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则此项不符合题意;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则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熟记定义是解题关键.5.D【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即可解答.'''关于直线MN对称,P为MN上任意一点,【详解】解:由题意△ABC与A B C△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PA PA△是等腰三角形,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AA P'△轴对称图形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MN垂直平分AA',CC',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轴对称图形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ABC与A B C'''是全等三角形,面积也必然相等,选项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直线AB、A B''关于直线MN对称,因此交点一定在MN上.△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与运用,轴对称图形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6.C【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利用折叠得出AE=CE,然后△ABE的周长转化为AB+BC即可.【详解】解:△ABC纸片中,△△ABC=90°,AB=3cm,AC=5cm,△BC4=cm,△△DEC沿DE折叠得到△ADE,△AE=CE,△△ABE的周长=AB+BE+AE=AB+BE+CE=AB+BC=3+4=7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折叠轴对称性质,三角形周长,掌握勾股定理,折叠轴对称性质,三角形周长是解题关键.7.A【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和平移规律求得即可.【详解】解:由坐标系可得B(﹣1,3),将△ABC先沿x轴翻折得到B点对应点为(﹣1,﹣3),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1+3,﹣3),即(2,﹣3),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对称和平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8.C【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线段的轴对称性质,依次解题.【详解】A、等腰三角形1条对称轴;B、等边三角形3条对称轴;C、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D、线段2条对称轴.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基础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9.C【分析】由折叠可得,△BDG=△BDC=82°,△ABE=△A'BE=△A'BG,依据△BDG是△BDF是外角,即可得到△DBA=△BDG﹣△A=82°﹣40°=42°,进而得到原三角形的△B为63°.【详解】解:如图,由折叠可得,△BDG=△BDC=82°,△ABE=△A'BE=△A'BG,△△BDG是△BDA是外角,△△DBA=△BDG﹣△A=82°﹣40°=42°,△△ABE=△DBE=21°,△△ABG=3×21°=63°,即原三角形的△B为63°,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图形的折叠变换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应用,能够根据折叠的性质发现△FBE=△ABE=△ABG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B【分析】根据关于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填则可.【详解】△△ABC和△A′B′C′关于直线l对称,△△ABC△△A′B′C′,△△A′B′C′的周长为12,故填12.【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1.B【分析】先证明点E在射线CE上运动,由AF为定值,所以当AE+E F最小时,△AEF周长的最小,作点A关于直线CE的对称点M,连接FM交CE于E',此时AE+FE的最小值为MF,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出答案.【详解】解:△△ABC、△A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AC,AD=AE,△BAC=△DAE=60°,△△BAD=△CAE,△△BAD△△CAE,△△ABD=△ACE,△AF=CF,△△ABD=△CBD=△ACE=30°,△点E在射线CE上运动(△ACE=30°),作点A关于直线CE的对称点M,连接FM交CE于E',此时AE+FE的值最小,此时AE+FE=MF,△CA=CM ,△ACM =60°,△△ACM 是等边三角形,△△ACM △△ACB ,△FM=FB=b ,△△AEF 周长的最小值是AF+AE+EF =AF+MF =12a +b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图形中的动点问题,正确掌握各知识点作轴对称图形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详解】分析:线段的对称轴为线段的中垂线.详解: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一条对称轴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本身所在的直线也是它的一条对称轴.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属于基础题型.这个题目的关键就是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3.22020【分析】根据A 1(0,2)确定第1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即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根据A 2(6,0)确定第1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即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同理,确定规律可得结论.【详解】△点A 1(0,2), △第1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222⨯⨯=2, △A 2(6,0),△第2=△第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2⨯=4=22,△A4(10,,△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为10−6=4,△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442⨯⨯=8=32,…则第2020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0202;故答案为:2020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以及找规律,熟练掌握方法是关键.14.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解析】略15.50°【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BCE的度数,再由矩形对边平行的性质即可求得△2的度数.【详解】由折叠的性质得:△ACE=△1=25°△△BCE=△1+△ACE=50°△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2=△BCE=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折叠,掌握矩形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是关键.16.7【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概念作答.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详解】解:选择一个正方形涂黑,使得3个涂黑的正方形组成轴对称图形,选择的位置有△下1;△下2;△中3;△中4;△上5;△上6;△上7.如图:选择的位置共有7处.故答案为:7.【点睛】掌握好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17.(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设DE 与AG 的交点为O ,根据题意可得AE EF BF ==,AO A O '=,即可求证; (2)先证明ADE BAG ∆≅∆,可得AE BG =,DEA AGB ∠=∠,从而得到DEF A FB A GC ∠=∠='∠',再过点B 作BH AG ⊥,连接A D ',可得AO BH =,再由DE A F BH ∥∥,可得AO A O A H '==',从而得到45BA F ∠='︒,再根据四边形的性质可得135AA C ∠='︒,从而得到45CA G ∠='︒,可证得△A FB '∽△A GC ',从而得到A C CG A B BF='',再根据AE BG =,可得2GC BF =,即可求证. (1)证明:设DE 与AG 的交点为O ,E ,F 为边AB 上的两个三等分点,AE EF BF ∴==,AA DE '⊥,点A 关于DE 的对称点为A ',AO A O '∴=,//DE A F '∴;(2)解:AA DE '⊥,90AOE DAE ABG ∴∠=︒=∠=∠,90ADE DEA DEA EAO ∴∠+∠=︒=∠+∠,ADE EAO ∴∠=∠,在ADE ∆和BAG ∆中,90ADE EAOAD AB DAE ABG ∠=∠⎧⎪=⎨⎪∠=∠=︒⎩,()ADE BAG ASA ∴∆≅∆,AE BG ∴=,DEA AGB ∠=∠,A GC DEF '∴∠=∠,△DE A F '∥,DEF A FB A GC ∴∠=∠='∠',如图,过点B 作BH AG ⊥,连接A D ',ADE BAG ∆≅∆,DE AG ∴=,ΔΔADE BAG S S =, ∴1122DE AO AG BH ⨯⨯=⨯⨯,AO BH ∴=,BH AG ⊥,DE AG ⊥,A F AG '⊥,△DE A F BH ∥∥, ∴AO OA AHAE EF BF =''=,又AE EF BF ==,AO A O A H ='∴=',BH A H ∴=',45HBA BA H ∴∠=︒∠'=',45BA F ∴='∠︒,点A 关于DE 的对称点为A ',DA DA ∴=',DA DA DC '∴==,DAA DA A ∴∠='∠',DCA DA C ∠='∠',360ADC DAA DA A DA C DCA ∠+∠+∠+∠+∠=''︒'',236090AA C ∴∠=︒-'︒,135AA C ∴='∠︒,45CA G ∴='∠︒,CA G FA B ∴∠='∠',又A GC A FB ∠='∠',∴△A FB '∽△A GC ', ∴A C CG A B BF='', AE BG =,AB BC =,BE GC ∴=,2BE BF =,2GC BF ∴=, ∴2A C A B''=, 2A C A B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轴对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求出45FA CA B G ∠'∠='=︒是解题的关键.18.(1)213422y x x =-+ (2)21382y x x =-+- (3)21312y x x =-+-【分析】(1)先将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然后根据平移规律即可得出答案.(2)将图象绕顶点旋转180︒,则顶点不变,开口向下,据此可直接得出答案.(3)将图象绕x 轴翻折,此时二次函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由此可得出答案. (1)2211731(3)222y x x x =-+=--,∴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2217113(13)3(4)2222y x x =----=--213422x x =-+.(2)2211731(3)222y x x x =-+=--,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为7(3,)2-,12a =, 将图象绕顶点旋转180︒,则顶点不变为7(3,)2-,开口向下12a =-, 217(3)22y x ∴=---=21382x x -+-. (3)将图象绕x 轴翻折,此时二次函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所以2211(31)3122y x x x x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函数平移翻折的规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内容并能灵活运用.19.见解析【分析】先设计一个游戏规则,再利用整式的加减进行计算说明游戏背后的数学原理,最后得到同组学生的评价.【详解】解:游戏规则:组员把自己的年龄加上10,结果乘以10,再减去10,再减去自己的年龄,结果除以9,将自己计算的结果告诉组长,组长就知道你的实际年龄.游戏背后的数学原理:设自己的年龄为x ,根据题意可得:10(10)10109x x x +--=-, 这说明结果总比自己的年龄大小10, 所以组长只需要将计算结果加上10,就等于组员的年龄,游戏操作后同组学生的评价:这类游戏规则的设计使得计算的结果为常数或含有未知数的较为简单的代数式.【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及整式的加减,解决本题的关键得到相应的代数式,找到数学的联系.20.见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详解】解:如下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中心对称设计图案,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轴对称同步练习

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轴对称同步练习

1
∴∠2=∠3,
∵∠2+∠3+∠1=180°,∠1=40°,
1
1
∴∠2=∠3= (180°-40°)= ×140°=70°,
2
2
又∵AD∥BC,
∴∠AEF+∠EFB=180°,
∴∠AEF=180°-70°=11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明白折叠不变性:折叠前后图形全
【答案】18cm 【解析】由于 CD 垂直平分 AB,所以 AC=BC,AD=BD,而 AC=4cm,AD=5cm,由此即可求出四 边形 ADBC 的周长. 【详解】解:∵CD 垂直平分 AB, AC=4cm,AD=5cm, ∴AC=BC=4cm,AD=BD=5cm, ∴四边形 ADBC 的周长为 AD+AC+BD+BC=18cm.
叠后可重合.
6.(2019·重庆南开融侨中学初一期末)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
【答案】C 【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 【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D、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熟练掌握“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 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是解题的关键. 7.(2018·北京首师大附中一分校初二期中)如图,△ABC 中,AB=AC=7,BC=5,分别 以 A,B 为圆心,4 为半径画弧交于两点,过这两点的直线交 AC 于点 D,连接 BD,则△BCD 的周长为( )
A.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轴对称图形》同步练习(7份)(全章含答案)初二数学试题.doc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轴对称图形》同步练习(7份)(全章含答案)初二数学试题.doc

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基础训练】在AABC 中,ZA=100° , ZB=40° ,则ZXABC 是 如图,求证:AE=AF. 6. 如图,在厶ABC 中,ZABC 和Z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 点F,过点F 作DE 〃BC,交AB 于点D,交AC 于点E.若BD + CE=2013,则线段DE 的长为( ).A. 2014B. 2011C. 2012D. 20131.2. 三角形. CD 是 RtAABC 斜边 AB±的中线,CD=1006,贝ij AB= _______3・ 4. 长.如图, 如图, ZC=36° ZB = 72° 在ZXABC 中, 点D 、(第3题)找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______ .cm,求Z\ADE 的周 E 在 BC 上,且Z1 = ZB, Z2=ZC, BC=10 5.如图,在AABC 中,AD 平分ZBAC, E 是CA 延长线上的一点,EG 〃AD, ,ZBAD=36° , DB交AB 于点F.7.如图,ZDAC是厶ABC的一个外角,AE平分ZDAC,且AE〃B(么?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ZABC=ZADC=90° , M. N分别是AC、BD的中点,试说明:(1)MD = MB:(2)M N 丄BD・【提优拔尖】9.已知:在RtAABC中,AB = BC;在RtAADE中,AD = DE;连接EC,取EC的中点M,连接DM 和BM.(1)若点D在边AC上,点E在边AB±且与点B不重合,如图(1),求证:BM = DM,且BM丄DM;(2)如果将图⑴中的A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小于45°的角,如图(2),那么⑴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如果不成立,请举出反例;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第9题)10.如图,在AABC屮,作Z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作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AB 于点E,交BC于点F,垂足为O,连接DF.在所作图中,寻找一对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1.⑴如图⑴,O是线段AD的中点,分别以AO和DO为边在线段AD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和等边三角形OCD,连接AC和BD,相交于点E,连接BC.求ZAEB的大小;(2)如图(2), AOAB固定不动,保持AOCD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AOCD绕着点O旋转(△ OAB 和AOCD不能重叠).求ZAEB的大小.12・如图,在AABC 中,AB = AC=10, BC = 8, AD 平分ZBAC交 BC 于点 D,点,连接DE,则ACDE 的周长为().4. 10cm5. 略6. D7. AB = AC8. 略9. ⑴略(2)当AAD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小于45°的角时,⑴中的结论仍成立. 10.13. A. 20 B. 12C ・14 如图,己知AC 丄BC, BD 丄AD, D. 13AC 与BD 交于点O, AC=BD ・求证:(1) B C = AD :(2) A OAB 是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1.等腰2. 20123. AABD, AABC, AADC 点E 为AC 的中△BOFMABOF、ABOF^ADOF 等,证明略.11.(l)ZAEB=60°(2)2AEB = 60° .12. C13.略我的写字心得体会从小开始练习写字,几年来我认认真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去练习写字。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同步练习题基础达标】1.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B.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C.全等三角形一定能关于某条直线对称D.角是关于它的平分线对称的图形⑵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为()AECD⑶下图所示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两条对称轴的是()⑴⑵2.填空题:1观察右上图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为,它有条对称轴.⑵如右下图,AABC与厶AED关于直线l对称,若AB=2cm,ZC=95°,则AE=ZD=度.⑶坐标平面内,点A和B关于x轴对称,若点A到x轴的距离是4.如图,AABC与厶ADE关于直线MN对称.BC与DE的交点F在直线MN1指出两个三角形中的对称点⑵指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角;⑶图中还有对称的三角形吗?5•如图,把一张纸片对折后,用笔尖在纸上扎出图⑶所示的图案,将纸打开后铺平,观察你所得的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匕旦 【能力巩固】6.如图是由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在图中补画一个小正方形,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一I◊同步训练20【基础达标】1. 选择题:⑴在锐角△ABC 内一点P 满足PA=PB=PC,则点P 是厶ABC()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中线的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⑵厶ABC 中,AOBC ,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与AC 交于点D,已知AC=5,BC=4,则厶BCD 的周长是()A.9B.8C.7D.6⑶平面内到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个点A 、B 、C 的距离相等的点有()A.0个B.1个C.2个D.3个2. 填空题:⑴如右图,AABC 中,AB=AC=14cm,D 是AB 的中点,DE 丄AB 于D 交AC于E ,^EBC 的周长是24cm ,则BC 二⑵互不平行的两条线段AB 、AB '关于直线l 对称,AB 和AB '所在直线交于点P,下面结论:①AB=A 'B';②点P 在直线l 上;③若点A 、A ,是对称点,则l 垂直平分线段AA ':④若点B 、B '是对称点,则PB=PB ',其中正确的有(只填序号).3. △ABC 中,边AB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求证:点P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上.能力巩固】6•现有9个相同的小正三角形拼成的大正三角形,将其部分涂黑如图⑴,⑵所示.图(1)图(2)图(3)图(4)观察图⑴,图⑵中涂黑部分构成的图案•它们具有如下特征:①都是轴对称图形②涂黑分都是三个小正三角形.请在图⑶,图⑷内分别设计一个新图案,使图案具有上述两个特征.◊同步训练30【基础达标】1.选择题:⑴如图所示的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A.1个B.2个C.3个⑵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⑶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一个图形是()的有()D.4个2.填空题:⑴轴对称图形中任意一组对应点的连线段的是该图形的对称轴.⑵当写有数字的纸条垂直于镜面摆放时(如图所示):□EBraEPE5!|lE3H5E1Bg|下面是从镜子中看到的一串数,它其实是3•如图,已知△ABC,请用直尺与圆规作图,将三角形的面积两等分.(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4.已知图中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请你画出它们的对称轴.5.分别找出具有一条对称轴、两条对称轴、三条对称轴、四条对称轴的几何图形,并画出来(包括对称轴).能力巩固】6.如图,AABC和厶AB C关于直线m对称.⑴结合图形指出对称点.⑵连接A、A',直线m与线段AA'有什么关系?⑶延长线段AC与A'C,它们的交点与直线m有怎样的关系?其它对应线段(或其延长线)的交点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叙述出来与同伴交流.轴对称答案同步训练11.1)C;⑵D;⑶D.2.(1)6;⑵2cm,95;⑶3cm.3.略.4.①A与A,B与D,C与E是对称点;②AB=AD,AC=AE,BC=DE,BF=DF,EF=CF;③△人已卩与厶ACF,AAB卩与厶ADF.5.略.6.折痕两侧的部分关于折痕轴对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 轴对称同步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的图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A.1 B.2 C.3 D.42. 在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3. 如图所示的尺规作图是作 ()A.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B.一个角的平分线C.一条直线的平行线D.一个角等于已知角4. 点M(3,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3,2)B. (3,-2)C. (-3,-2)D. (3,2)5. 如图,线段AB与A'B'(AB=A'B')不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是()6. 通过如下尺规作图,能确定点D是BC边中点的是A.B.C.D.7.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b)(b≠0),B(m,n).若a-m=4,b+n=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把点A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关于x轴对称B.把点A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关于x轴对称C.把点A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关于y轴对称D.把点A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关于y轴对称8. 如图,点P在直线l外,以点P为圆心,大于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半径画弧,交直线l于点A,B;保持半径不变,分别以点A,B为圆心画弧,两弧相交于点Q,则PQ⊥l.上述尺规作图的依据是()A.一条直线与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必然与另一条直线也垂直B.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二、填空题9. 如图,两车从南北方向的路段AB的A端出发,分别向东、向西行进相同的距离,到达C,D两地,此时可以判断C,D到B的距离相等,用到的数学道理是________.10. 如图所示,分别将标号为A,B,C,D的正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后,得到标号为E,F,G,H的四个图形,则剪前与剪后拼接的图形的对应关系是:A与________对应,B与________对应,C与________对应,D与________对应.11. 设点P(2m-3,3-m)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第二象限,则整数m的值为________.12. 如图,点P在∠AOB内,M,N分别是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连接MN交OA于点E,交OB于点F.若△PEF的周长是20 cm,则MN的长是________cm.13. 已知点P(x,y)的坐标满足等式(x-2)2+|y-1|=0,且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14. 如图,在△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E,F.若△AEF的周长为10 cm,则BC的长为cm.15. 数学活动课上,两名同学围绕作图问题:“如图①,已知直线l和直线l外一点P,用直尺和圆规作直线PQ,使PQ⊥直线l于点Q.”分别作出了如图②③所示的两个图形,其中作法正确的为图(填“②”或“③”).16. 现要在三角地带ABC内(如图)建一座中心医院,使医院到A,B两个居民小区的距离相等,并且到公路AB和AC的距离也相等,请你确定这座中心医院的位置.三、作图题17. 已知:线段a,b(如图).求作:直角三角形,使其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8. 小强拿几张正方形的纸(如图4①),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到图②,再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到图③,然后用剪刀沿图④中不同位置的虚线剪去中心的一块,请参照例图,在后面的正方形中画出图④的纸片打开后的形状.(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四、解答题19. 如图,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交AC于点E,DE垂直平分AB交AB于点D.求证:BE+DE=AC.20. 如图,在△ABC中,AC<AB<BC.(1)如图①,已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P,连接AP,求证:∠APC=2∠B;(2)如图②,以点B为圆心,线段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BC边交于点Q,连接AQ,若∠AQC=3∠B,求∠B的度数.21. 如图,在△ABC中,AB边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与AB边和AC边交于点D 和点E,BC边的垂直平分线FG分别与BC边和AC边交于点F和点G,若△BEG 的周长为16,GE=3,求AC的长.22. 如图,在△ABC中,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E,D.(1)若AC=8,△BEC的周长为18,求△ABC的周长;(2)若AB-BC=6,△BEC的周长为16,求AB,BC的长.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 轴对称同步课时训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 如图所示,此图形有2条对称轴.2. 【答案】B3. 【答案】A4. 【答案】B5. 【答案】A[解析] 选项A中,A'B'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所以线段AB与A'B'不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6. 【答案】A【解析】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可得线段BC的中点.由此可知:选项A符合条件,故选A.7. 【答案】A[解析] ∵a-m=4,∴a-4=m.又∵b+n=0(b≠0),∴b=-n.∴把点A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关于x轴对称.8. 【答案】C二、填空题9. 【答案】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10. 【答案】GE F H [解析] A 剪开后是三个三角形,B 剪开后是两个直角梯形和一个三角形,C 剪开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四边形,D 剪开后是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因而,A 与G 对应,B 与E 对应,C 与F 对应,D 与H 对应.11. 【答案】2[解析] 由于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在第二象限,则点P 在第一象限.依题意有⎩⎨⎧2m -3>0,3-m>0,解得32<m<3.因为m 为整数,所以m =2.12. 【答案】2013. 【答案】(-2,1)[解析] ∵(x -2)2≥0,|y -1|≥0,又(x -2)2+|y -1|=0,∴x-2=0且y -1=0,即x =2,y =1.∴点P 的坐标为(2,1).那么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2,1).14. 【答案】10[解析] ∵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点E ,F ,∴AE=BE ,AF=CF .∴BC=BE+EF+CF=AE+EF+AF=10 cm .15. 【答案】③16. 【答案】解: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EF ,作∠BAC 的平分线AM ,EF 与AM相交于点P ,则点P 处即为这座中心医院的位置.三、作图题17. 【答案】解:如图,△ABC 即为所求.18. 【答案】解:如图所示:四、解答题19. 【答案】证明:∵∠ACB=90°,∴AC⊥BC.又∵DE⊥AB,BE平分∠ABC,∴CE=DE.∵DE垂直平分AB,∴AE=BE.∵AC=AE+CE,∴BE+DE=AC.20. 【答案】解:(1)证明:∵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P,∴PA=PB.∴∠B=∠BAP.∵∠APC=∠B+∠BAP,∴∠APC=2∠B.(2)根据题意可知BA=BQ,∴∠BAQ=∠BQA.∵∠AQC=3∠B,∠AQC=∠B+∠BAQ,∴∠BQA=∠BAQ=2∠B.∵∠BAQ+∠BQA+∠B=180°,∴5∠B=180°.∴∠B=36°.21. 【答案】解:∵DE垂直平分线段AB,GF垂直平分线段BC,∴EB=EA,GB=GC.∵△BEG的周长为16,∴EB+GB+GE=16.∴EA+GC+GE=16.∴GA+GE+GE+GE+EC=16.∴AC+2GE=16.∵GE=3,∴AC=10.22. 【答案】解:(1)∵DE垂直平分AC,∴CE=AE.∵△BEC的周长为18,∴BE+BC+CE=BE+AE+BC=AB+BC=18.∴△ABC的周长=AB+BC+AC=18+8=26. (2)∵△BEC的周长为16,∴AB+BC=16.又∵AB-BC=6,∴AB=11,BC=5.。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13章《对称轴》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13章《对称轴》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 14 题图
第 11 题 第 16 题图
17.如图,长方形 ABCD 中,长 BC=a,宽 AB=b,(b<a<2b),四 四边形 ECGF 都是正方形.当 a、b 满足的等量关系是 _____ ____ 时, 轴对称图形.
18.请利用轴对称性,在下面这组图形符号中找出它们所蕴含的内 后在横线上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图形:
为( )
A. 6
B. 5
C. 4
D. 3
2.如图,AC=AD,BC=BD,则有( )
A. AB 垂直平分 CD
B. CD 垂直平分 AB[来
C. AB 与 C D 互相垂直平分
D. CD 平分∠ACB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过“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B.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 1.B 2.A 3.A 4.A 5.C 6.C 7.A 8.A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 9. 线段 AB 的中垂线;10.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11. 3; 12. 50;3. 13 ;14. 6 15. 60° ;16. 8 ;17. 9 ;18.35° 三.解答题(共 5 小题) 19 .(1)解:图中有三对全等三角形:△AOB≌△AOD, △COB≌△COD,△ABC≌△ADC; (2)证明△ABC≌△AD C. 证明:∵AC 垂直平分 BD, ∴AB=AD,CB=CD(中垂线的性质), 又∵AC=AC, ∴△ABC≌△ADC. 20. 解:∵△ABC 中,AB=AC,D 是 AB 的中点,且 DE⊥AB,∴AE=BE, ∵△BCE 的周长为 8cm,即 BE+CE+BC=8 cm, ∴AC+BC= 8cm…①, ∵AC﹣BC= 2cm…②, ①+②得,2AC=10cm,即 AC=5cm,故 AB=5cm; ①﹣②得,2BC=6cm,BC=3cm. 故 AB=5cm、BC=3c m. 21. 证明:∵P 在 AB、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A.1 B.2 C.3 D.42.如图,若△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BB′交MN于点O,则下列说法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AC=A′C′B.AB∥B′C′C.AA′⊥MN D.BO=B′O 3.如图,∠3=30°,为了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那么击打白球时,必须保证∠1的度数为()A.30︒B.45︒C.60︒D.75︒4.如图,在△ABC中,∠B=30°,ED垂直平分BC,ED=5.则CE的长为()A.20 B.12 C.10 D.85.如图,在△ABE中,AE的垂直平分线MN交BE于点C,∠E=30°,且AB=CE,则∠BAE的度数是()A.80°B.85°C.90°D.105°6.如图,在ABC 中,边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于点D ,E ,若ABC 的周长为12,CE 52= 则ABD 的周长为( )A .10B .9C .8D .77.如图,∠ABC=50°,AD 垂直平分线段BC 于点D ,∠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点E ,连接EC ,则∠AEC 的度数是( )A .115°B .75°C .105°D .50°8.如图,在ABC 中30B ∠=︒,50C ∠=︒通过观察尺规作图的痕迹,DEA ∠的度数是( ).A .35︒B .60︒C .70︒D .85︒二、填空题9.正方形的对称轴有 条.10.如图,△ABC 中,A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若∠A=40°,则∠DBC=11.如图,已知A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D , ABC 的周长为32, ACD 的周长为24,那么AD 的长为 .12.如图, ACD 和 BCE 分别是 ACB 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分别是直线 AC BC , 若∠=°.⊥则DCEAD BE13.如图,△ABC的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m、n相交于点D,连接CD,若∠1=39°,则∠BCD的大小是度.三、解答题14.已知,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求证:AD垂直平分EF.15.如图,在△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D、E.若BC=10,则△ADE周长是多少?为什么?16.如图,在△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与BC延长线交于点E,连接AE,如果∠B=48°,∠BAC=19°,求∠CAE的度数.17.如图,在△ABC 中,AF 平分∠BAC 交BC 于点F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E ,交AC 于点D ,∠B =60°,∠C =26°,求∠FAE 的度数.18.如图,已知ΔABC 中,CAB ∠的平分线AD 和边BC 的垂直平分线ED 相交于点D ,过点D 作DF AC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DM AB ⊥于点M求证(1).CF BM =(2)2.AB AC CF -=参考答案:1.C 2.B 3.C 4.C 5.C 6.D 7.A 8.D 9.4 10.30°11.812.4513.5114.证明:AD 平分 BAC ∠又∵DE ⊥ AB ,DF ⊥ AC∴DE=DF∴点D 在EF 的垂直平分线上,在Rt △ADE 和Rt △ADF 中 AD AD DE DF =⎧⎨=⎩∴Rt △ADE ≅ Rt △ADF∴AE=AF∴点A 在EF 的垂直平分线上∴AD 为EF 的垂直平分线15.解:∵边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D 、E ∴DA=DB ,EA=EC∴△ADE 周长为:AD+DE+AE=BD+DE+EC=BC=10.16.解:∵4819B BAC ∠=︒∠=︒,∴481967ACE B BAC ∠=∠+∠=︒+︒=︒又∵ED 垂直平分AC∴AE CE =∴67CAE ACE ∠=∠=︒∴CAE ∠的度数为67︒.17.解:∠BAC =180°-∠B-∠C=180°-60°-26°=94°∵ AF 平分∠BAC 交BC 于点F∴∠FAC=∠FAB=12∠BAC=47° ∵ED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EA=EC∴∠EAC=∠C=26°∴∠FAE=∠FAC-∠EAC=47°-26°=21°.18.(1)证明:连接CD BD ,AD 平分CAB ∠ DM AB DF AC ⊥⊥, DM DF ∴=又DE 垂直平分BCDC DB ∴=,在Rt DFC ∆与Rt DMB ∆中 DM DF DC DB =⎧⎨=⎩∴Rt DFC ∆≌Rt DMB ∆(HL )∴CF BM =;(2)证明:在ΔRt ADF 与Rt ADM ∆中DM DF AD AD =⎧⎨=⎩ ∴ΔRt ADF ≌Rt ADM ∆(HL )AF AM ∴=∵AB AM MB =+ AC AF CF =-∴AB AC -=()AM MB +()AF CF --MB CF =+ CF MB =AB AC ∴-=2C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将 一张长 方形 的纸对 折( 如图 所示) ,可 以得 到一条 折痕 (图中 虚线 ), 继续对 折, 对折时 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三次后,可以得到 7 条折痕,那么对折四次可以得 到几条折痕?如果对折 n 次可以得到几条折痕?
15.(实际应用题)如图所示,某人每天先将羊群从驻地 A 赶到河边饮水(直线 a 表示河流), 然后再赶到草地放牧(直线 b 表示草地边界),傍晚回到驻地 A.请你设计出最短的放牧路线.
16.用四 个任 意大小的半圆面设计四个轴对称图案(如图所示),并且为所设计的每个图案 命名,名称 贴切生动.
莲花盛开
参 考答 案 1.B 点拨: 由轴对称概念及性质进行判断,知 B 正确,D 错误,这两个图形之间的直线 不一定是对称轴,又因为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不仅全等还与位置有关故 A、C 错误. 2.B 点拨: 由图形的特征,结合轴对称的概念,可以判断只有第一个和第三个中的图形
B.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 平分
C. 对应点 连线被 对称轴 垂直平 分
D.对 应点连 线互相 平行
9.如图,点 P 为∠AOB 内一点,分别作出点 P 关于 OA,OB 的对称点 F,E,连接 EF 交 OA
于 N,交 OB 于 M,EF=15,求△PMN 的周长.
10.如图,将一张正六边形纸沿虚线对折 3 次,得到一个多层的 60°角的三角形纸.用剪刀 在折叠好 的纸上 随意剪 出一条 线.
1 / 19
八 年级 上册数 学轴 对称章 节课时 同步 练习及 答案
在这 种图 形 变换 ( 如图 甲 ). 结 合轴 对称 变 换和 平移 变 换的 有 关性 质, 你 认为 在 滑.动.对.称.变.换.过 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乙)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应点连 线与对 称轴垂 直
同步练习(二)
基 础巩 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等的两 个图形 可以由 其中一 个经过 轴对称 变换得 到 B. 轴对称 变换得 到的图 形与原 图形全 等 C.轴对称变换得到的图形可以由原 图形经过一次平移得到 D .轴 对称 变 换中 的 两个 图形 , 每一 对 对应 点所 连 线段 都 被这 两个 图 形之 间的 直 线垂 直平 分 2.下 面是一 位美术 爱好 者利用 网格图 设计的 几个英 文字母 的图形 ,你 认为其 中是轴 对称图 形的有( ).
八 年级 上册数 学轴 对称章 节课时 同步 练习及 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章节课时同 步练习及答案
同步练习(一)
基 础巩 固 1.在以下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成轴对称 的两个 图形的 对应点 连线的 垂直平 分线是 它们的 对称轴 B. 关于某 条直线 对称的 两个图 形全等 C. 全等的 三角形 一定关 于某条 直线对 称 D.若 两个图 形沿某 条直线 对折后 能够完 全重合 ,我们 称两个 图形成 轴对 称 3.如图,△ABC 与△A′B′C′关于直线 l 对称,且∠A=78°,∠C ′ =48°,则∠B 的度 数为( ).
(2)关于 y 轴对称的四边形 A′B′C′D′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 A′(5,1),B′(1,1),C′ (1,6),D′(5,4);关于 x 轴对称的四边形 A″B″C″D″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 A″(-5,-1), B″(- 1, -1),C″ (- 1,- 6), D″( -5,- 4).
7.A 点拨:把球衣上 253 的号码向左翻折 180°,得到的图案即是镜子中的号码.
14.解: 对折第四次可以得到 15 条折痕,对 折 n 次可以得到 2n-1 条折痕. 15.解: 如图,作点 A 关于直线 a 的对称点 A′,作 A 点关于直线 b 的对称点 A″,连接 A′A″,分别交直线 a、b 于 B、C,连接 AB、AC,则最短的放牧路线为 AB→BC→CA.
A.48°
B. 5 4°
C. 7 4°
D. 78 °
4.从商场试衣镜中看到某件名牌服装标签上的后 5 位编码是
,则该编码实际 上是
__________.
5.如图,在△ABC 中,BC 边上的垂直平分线 DE 交边 BC 于点 D,交边 AB 于点 E.若△EDC
的周长为 24,△ABC 与四边形 AEDC 的周长之差为 12,则线 段 DE 的长为__________.
5 / 19
八 年级 上册数 学轴 对称章 节课时 同步 练习及 答案
都是轴对称图形,故有 2 个,应选 B. 3.C 点拨: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变化特点是: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故
选 C. 4.C 点拨: 本题是将正方形两次翻折后剪裁,且剪裁位置在折叠后图形的正中间,因而
将所给最后图形作两次轴对称展开,得到图形 C. 5.1 1 -3 3 点拨: 若点 P(a+1,3)、Q(-2,2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关于 y 轴对称, 则 a+ 1=2,2a+b=3,解得 a=1,b=1; 同样若点 P(a+1,3)、Q(-2,2a+b)关于 x 轴对称, 则 a+1=-2,2 a+b=-3,解得 a=-3,b=3. 6.解: (1)如 图所示,四边形 A′B′C ′D ′和四边形 A″B″C″D″即为所求.
CE = CP, ∵ ∠MCE = ∠MCP,
CM = CM ,
∴△MCE≌ △MCP. ∴MP=ME,同理 NP=NF. ∴MP+MN+NP=ME+MN +NF=EF=15, 即△PMN 的周长是 15. 10.解: (1)轴对称图形. (2)至少有 3 条对称轴. (3)取一张正十 边形的纸,沿它的通过中心的五条对角线折叠 5 次,得到一个多层的 36°角 的 图 形 , 用 剪 刀 在 叠 好的 纸 上 任 意 剪 出 一条 线 , 打 开 就 可以 得 到 一 个 至 少含 五 条 对 称 轴 的 图 形. 11.解: DE、GF 分别是 AB、AC 的垂直平分线, ∴BE=AE ,CG= AG . ∴△AEG 的周长=AE+EG+AG=BE+EG+CG=BC=7. 答:△AEG 的周长为 7.
能 力提 升 6.我国的文字非常讲究对 称美,分析如图四个图案,图案________有别于其余三个图案 ( ).
7.如图所示,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在上面打 3 个洞,则纸片展开后的图是 ( ).
8. (创 新 应 用题 )如图, 把一个 图形 先沿 着一 条直 线进 行轴对 称变 换, 再沿 着与 这条 直线平 行的 方向 平移 ,我 们把 这样 的图 形变 换叫 做滑.动.对.称.变.换...在自 然 界和 日常 生活 中, 大量 的存
(1)12× 2 31=132× 21; (2)12× 4 62=__________ ×__________ ; (3)18× 8 91=__________ ×__________ ; (4)24× 2 31=__________ ×__________. 13.(湖南郴州)作图题:在方格纸中,画出△ABC 关于直线 MN 对称的△A1B1C1.
能 力提 升 7.李芳同学球衣上的号码是 253,当她把镜子放在号码的正左边时,镜子中 的号码是 ( ).
8.若|3a-2|+|b-3|=0,则 P(-a,b)关于 y 轴的对称 点 P′的坐标是__________. 9.点 A(-2a,a-1)在 x 轴上,则 A 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A 点关于 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 是__________. 10.桌面上有 A、B 两球,若要将 B 球射向桌面任意一边,使一 次反弹后击中 A 球,则如图 所示 8 个点中,可以瞄准的点有( ).
A.1 个
B.2 个
C.4 个
D.6 个
11. 小明 上午 在理 发店 理发 时, 从镜 子内 看 到背 后墙 上普 通时 钟的 时针 与分 针的 位置 如图
所示,此 时时间 是_ _ __ ____ .
4 / 19
八 年级 上册数 学轴 对称章 节课时 同步 练习及 答案
12. (探 索 规 律 题 )数的运 算中 含有 一 些有 趣的 对 称形 式, 如第 ( 1) 个式 子 ,依 照等 式的 形式 填空,并 检验等 式是否 成立.
8. ( 2 ,3) 3
9.(-2,0) (2,0) 点拨: 因为点 A 在 x 轴上,所以 a-1=0, 所以 a=1,A 点的坐标就是(-2,0),关于 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2,0). 10.B 点拨:如题图,以 D 点为例,若能击中 A 球,则∠BDQ=∠ADQ,很显然不等, 所以一次反弹后不能击中 A 球,8 个点中只有射向 F、Q 时,才能击中 A 球,故选 B. 11.10 时 45 分 点拨: 镜子里的时针与分针关于镜面对称,左右相反. 12.(2)264 21 (3)198 81 (4)132 42 点拨: 仔细的观察不难发现等号左、右两边是对称的,根据这一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13.解: 分别作出点 A,B,C 关于直线 MN 的对称点 A′,B′,C′,再依次连接即得到 图形。如 图所示 .
2 / 19
八 年级 上册数 学轴 对称章 节课时 同步 练习及 答案
参 考答 案 1.A 点拨:只有 A 图沿中间竖直的一条直线折叠,左右两边能够重合,故选 A. 2.C 点拨: 虽然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三角形全等,但全等的两三角形不一定关于某条 直线对称,因而选 C. 3.B 点拨: 因为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图形全等,所以∠A=∠A′=78°,∠C′=∠C= 48°,所以∠B=54°,故选 B. 4. BA629 点 拨 : 假定最左侧或右 侧有 一条 直线 为对 称轴 ,沿 此 直线折叠 都会 得到 BA629,或 将此图案从反面观察,也可得到 BA 629. 5.6 点拨: 由△ABC 与四边形 AEDC 的周长 之差为 12,可知 BE+BD-DE=12①,由△ EDC 的周 长为 24 可知 CE+C D+DE=24,由 DE 是 BC 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可知 BE=CE,BD= CD,所以 BE+BD+DE=24②,②-①,得 2DE=12,所以 DE=6. 6.D 点拨: 都是轴对称图形,但图案 D 有两条对称轴,其余三个图案都只有一条对称 轴. 7.D 点拨: 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根据“折叠后的图形再展开,则所得的整个图 形应该是轴对称图形”,从所给的最后图形 作轴对称,题目折叠几次,就作几次轴对称,沿两 条对角线所在直线画对称轴,只有 D 适合,故选 D. 8.B 点拨: 因为对称且平移,所以原有的性质已有变化,A、C、D 都已不成立,只有 B 选项正确,故选 B. 9.解: ∵点 P 与点 E 关于 OB 轴对称, ∴CE=CP,MC⊥ PE. ∴∠MCE= ∠MCP= 90 °. 在△MCE 和△MCP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