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微课写作——如何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优质课课件优秀

小学语文微课写作——如何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优质课课件优秀

写作——如何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
2.对话反映的是人物的内心情感,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中午放学,像往常一样,张老师站在公交车 上,准备回家。突然看到有个小偷把手伸到了一 个女士的包里。张老师立刻站了起来,一把抓住
小偷的手义正言辞1的说:“你想干什么?”
“我……我,没干什么。”
从这段对话表现出了张老师见义勇为的性格,从“我……我,没干什 么。”可以看出小偷此时内心十分的紧张。
“侦察兵在哪儿呢?” “班长,我在这儿,什么事?”
“我们凶残的敌人到哪儿了,情况怎
1
么样?”
“距离山口还有两百米。” “大家动作快点,迅速隐蔽!”
“侦察兵在哪儿?” “这儿,班长。” “敌人到哪儿了?” “距离山口不到两百米。”
“快,隐蔽!”
写作——如何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
总结 写好对话,不但可以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好地表现文章 的中心,而且还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写作——如何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
写作——如何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
晏子使楚 春秋时期,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 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楚王知 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1 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
写作——如何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
3.对话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征。
奶奶看到我在投入的玩电脑游戏,快步的
走过来,着急地说:“乖孙子,快别玩了,让
我玩会儿。”
1
奶奶看到我在投入的玩电脑游戏,快步的 走过来,着急地说:“乖孙子,快别玩了,小 心你的眼睛。”

写好对话提示语 微课

写好对话提示语  微课
弟弟说:“妈妈,我想看电视。” 妈妈说:“作业写完了吗?” 弟弟说:“看完动画片再写作业,行吗?” 妈妈说:“不行!再不去写作业我可要家法伺候了啊!” 弟弟说:“唉,真命苦。”
(1)语气、表情、动作。
(2)给“说”换个说法。
弟弟拉着妈妈的胳膊撒娇:“妈妈,我想看电视。” 妈妈一脸戒备,严肃地问:“作业写完了吗?” 弟弟乞求道:“看完动画片再写作业,行吗?” 妈妈扒拉下弟弟的手,拧着他的耳朵吼道:“不行! 再不去写作业我可要家法伺候了啊!” 弟弟垂着头,无可奈何地说:“唉,真命苦。”
(推车式)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3.“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 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挑担式)
---《石头书》
妈妈:宝贝,来,吃根青菜。 女儿:我不吃,青菜一点都不好吃。 妈妈:青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吃会变得更漂亮哦! 女儿:妈妈骗我,奶奶天天吃青菜也没有变漂亮啊。 妈妈:你这孩子!
“爷爷,您又看花啦?“ 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 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 。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 。 孩子回答不上来了,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第 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 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第一朵杏花》
写人物对话,要把提示语写生动、 写丰富,让人物的一颦一笑、举手 投足都跃然眼前,让读者透过文字 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在话前 提示语的位置:在话后
在话中
拉车式 推车式 挑担式
1.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 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 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 教我。”

深圳优质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巧用提示语写好对话》

深圳优质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巧用提示语写好对话》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1、了解提示语在对话中的重要作用;
2、能依据表达需要变换提示语位置,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表达地需要,写好提示语,并用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难点:把提示语写生动,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好,我是朱老师。最近批改作文时,发现有些小朋友在写对话时出了一点小问题,具体表现为: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提示语也过于单调,总是写“他说”,“我说”,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可是有些呆板哦。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对话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第一,提示语在前。即:说话人在前,说话内容在后。例如:
1.明明红着脸,低着头,忐忑不安地说:“外婆,这个花瓶是我打破的。”
2.丁丁满不在乎地说:“外婆,这个花瓶是我打破的。”
提示语在前的情况下,正确的标点方法为: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第二,提示语在后。即:说话人在后,说话内容在前。例如:
1.“老鼠,老鼠啊!”弟弟尖叫着,慌乱中被椅子绊了一脚,摔了个四脚朝天。
3、学生作业展示:
小猴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想吃桃。”
妈妈抱起小猴,说:“一天吃三个,够不够?”
“不够,不够!”小猴生气地扭过头去说,“太少,太少!还不够我塞牙缝呢,妈妈这小气!”
“三天吃九个,够不够?”妈妈抚摸着小猴的头,逗他说。
“够了,够了!谢谢妈妈!”说完,小猴搂住妈妈的脖子,亲了一口。
4、教师点评:这位同学写得真棒,不但写好了提示语,还注意了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写出了一只贪吃的小猴。
2.“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在提示语两边的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访谈式微课《提示语的三种形式》设计

访谈式微课《提示语的三种形式》设计

微课评优tougao4@的时候,很多学生仍用冒号代替逗号。

因此,我将本节微课的选题确定为提示语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2.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快速掌握某一知识点,是微课制作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就本节微课而言,提示语中标点符号的变化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

我打破了传统课堂讲授的方式,转而由学生自主发现标点符号的不同,进而借助儿歌并辅助以视频帮助学生巩固这一知识点。

最后,我截取了《疯狂动物城》的经典片段,通过迁移运用填写标点的形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

3.撰写脚本(文学脚本和分镜头脚本)文学脚本是对整个微课教学环节的呈现,分镜头脚本则是后期拍摄的依据,拍摄画面、配音台词、持续时长等都需要提前设定好,这样会大大节省后期拍摄的时间。

4.选择场景进行拍摄本节微课属于访谈式微课,场景的选择至关重要。

为了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我选定学校图书室作为节目录制场所,精致的装修、温暖的色调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可引起学生观看微课的兴趣。

由教师和5位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标点符号儿歌”共有四个小节组成。

为了达到最好的观赏和识记效果,我们选择最能代表校园景观美和文化美的地点(分别是天桥、文化角、长廊、泰山石)作为儿歌录制的室外场景,呈现了非常完美的视觉效果。

5.后期剪辑视频拍摄完成后,我主要运用“绘声绘影”进行视频的拼接和剪辑,包括简单的字幕效果和片头片尾的处理。

●微课的教学应用效果和反思1.教学应用效果本节微课的使用可以满足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课前学习新知时使用。

在先学后教、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给定的任务单在系统学习中使用本节微课。

本节微课除了核心资源——微视频之外,还有与教学知识点相配套的辅助性学习资料,如微课学习指南(任务单)、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等。

二是课中助力教学时使用。

课堂上使用微课,一定是在教师力所不能及时。

本节微课中教师编创的儿歌视频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标点符号这一知识点。

有趣的提示语微课程设计

有趣的提示语微课程设计

形式多样 读一读
不再枯燥
你也可以试试
标点 看看每组句子的

:“ 他自言自语
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可是
,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
” 在前 、向右跑呢? ——提示语
“ 2、 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可是,为什么苹果只
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向右跑呢?
在后 ” 。 他自言自语 ——提示语
XX说:“……”
XX问:“……” XX喊道:“……” XX想:“……”
这些都是“提示语”哦!
对话中的提示语(红色字体部分):
1、他自言自语:“一定是因为它熟透 了,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 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向右跑呢?”
记住它的位置!
2、“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
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向右跑呢?”他 自言自语。
提示语 在后 哇!还可以把

面额!
“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 他自言自语, “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 ,也不向左、向右跑呢?”
也可以把提示语放在中间额!
小结1:提示语的摆放位置

提示语可放在 话语的


咱们来试一试
1、妈妈对我说:“上课要认真听讲啊!孩子!” 2、“上课要认真听讲啊!孩子!”妈妈对我说。 3、“上课要认真听讲啊!”妈妈对我说,“孩子!
举例 “……。” XX说,“……。
练一练:
采用“变换提示位置”的表达方式
写写你想对别人说的话或者心理活动。
咱们来比一比下面两个句子吧
1、他一口气跑到果树下,想:“还是我的 本领大。”
2、他一口气跑到果树下,得意扬扬地想: “还是我的本领大。”

《对话中的提示语》微课设计详案

《对话中的提示语》微课设计详案

《对话中的提示语》微课设计详案同学们,究竟什么是对话提示语?对话提示语是指伴随人们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即怎么说话的。

提示语是指除去人物说的话以外,剩余的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语气的话。

丰富的提示语更能体现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等,对表现人物特点有很好的作用。

运用对话提示语有何好处呢?写对话要写提示语,能使读者清楚人物的变化。

提示语要写得丰富饱满,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活泼,人物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跃然眼前,读者可以透过文字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对话中提示语的三种位置: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在后,根据句子特点以及作者强调的重点,可以适当变换提示语的位置,使对话更显生动。

提示语在前,更突出说话的人,.如:爸爸严肃地问:“谁干的?”突出表现爸爸很生气.提示语在中,说话有转折,或是更突出说话的两个部分中其中一部分的内容,如:“爸爸,”小明摸着肚子说,“我饿了!”这句话分成两部分,更突出“我饿了”。

提示语在后,更突出说话的内容,很多用在说话是脱口而出的时候,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提示语用不同的形式,语言表达更生动,特别是加上人物动作、神态,显得更生动。

“读书时注意力要集中!”爸爸严肃地说。

有些同学写对话时,只写“我说”、“他说”,而对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不作任何描写。

这样,就较难把对话写好。

实际生活中,人们每说一句话,或多或少、或明显或隐藏,总会伴随一些动作和神态,这些动作或神态往往同说话的内容是一致的。

因此,在写对话时对此作一些适当的描写,不但能增强对话的表现力,而且更鲜明地刻画了人物。

有一点要特别指出,这种动作和神态,一定要自然流露,应当和说话的内容、说话时的心情相吻合;描写做到的恰到好处,自然贴切,不能装腔作势,过分夸张,娇柔造作。

不然,效果将适的其反。

《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教案

《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教案
举例:在课本案例《小鸭子》的对话中,提示语“着急地问”、“耐心地解释”等,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并模仿这种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运用提示语: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提示语书写和运用方法后,难点在于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提示语,使其作文更具个性化。
-区分不同情境下的提示语:在不同的对话情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提示语来表达人物情感和语气,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提示语的基本概念、书写格式和在作文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提示语在对话中作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使自己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围绕《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展开,整体来看,学生们对提示语的概念和运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提示语的书写格式上还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如何正确使用冒号和逗号。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细致地讲解和强调。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提示语的基本概念。提示语是对话中用来表达说话人情感和语气的词语,如“说”、“喊”、“微笑着”等。它在对话中起到增强表现力和情感传达的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提示语如何使对话更加生动和有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提示语的书写格式和在作文中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情境下的提示语使用,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恰当选择和使用提示语。
直接输出: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在对话中运用合适的提示语,准确地传达人物情感和语气;2.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通过在作文中规范使用提示语,增强作文的生动性和表现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发表观点,并对同伴的作文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上目标符合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课设计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微课设计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训练目标:准确地添加对话提示语,训练对话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训练《点:掌握添加提示语的几种方法0 训练难点S巧加提示语,符合人物身份及性格特征,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

方法研究:以课本中的经典对话描写为范,课外延伸,总结对话提示语的规律,设置情景进行训练。

教学过程:-V情境导入课件展示:(1)《家有儿女》之《藏不住的秘密》台词片段展示莒薈:尊重孩子的隐私,恰恰是f 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往小了说,一个孩子得不到尊愛,他怎么能学会尊重别人呢?所以说啊妈妈:我还是赶紧给她收起来吧妈妈:小霜啊苜琶:小霜从医院回来啦?(妈妈不好意思够笑)苜爸:谟,那个小S啊.你不要太难过啊!妈妈:别太伤心了•啊!小霜:我怎么会伤心难过呢?我开心死了,我高兴死了妈妈:你干嘛呀?苜薈:就是呀!小霜:看月亮啊,难道你们没有发现今晚的月竟是SB么的圆,那么的大C那么的亮吗?刘星:小雷她受刺激受大发了!(2〉第(1)中相应视频播放通过文字和视频的相比,学生自然更喜欢视频展示的内容。

小结,学生更偏爱视频的原因是视频中的人物不仅仅只有对话,人物的动作、表情、说话的语音语调等的展现使人物个性鲜明•(3)知识储备:对话中的提示性语•即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外,所作的启示性说明文字。

它不仅是交代谁在说话,还交代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

提示性文字的作用: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那么,怎样才能添加好提示性文字呢?二、探究训练训练一:描一涕加人物外形、身份的描写及亶接揭示性格特征的描写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看看人物对话前添加了哪些指示性文字?示例一:胖得像弥勒佛_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现在,我就谴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看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團和三角形……"示例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赞叹地说道:"这个小伙子画得奠好啊!这样的画技没有三年五年是练不出来的r 嗚,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r -个活泼的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训练目标:准确地添加对话提示语,训练对话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训练重点:掌握添加提示语的几种方法。

训练难点:巧加提示语,符合人物身份及性格特征,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

方法研究:以课本中的经典对话描写为范,课外延伸,总结对话提示语的规律,设置情景进行训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1)《家有儿女》之《藏不住的秘密》台词片段展示
爸爸:尊重孩子的隐私,恰恰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往小了说,一个孩子得不到尊重,他怎么能学会尊重别人呢?所以说啊……
妈妈:我还是赶紧给她收起来吧
小雪:诶,妈
妈妈:小雪啊……
爸爸:小雪从医院回来啦?
(妈妈不好意思地笑笑)
爸爸:诶,那个小雪啊,你不要太难过啊!
妈妈:别太伤心了,啊!
小雪:我怎么会伤心难过呢?我开心死了,我高兴死了
妈妈:你干嘛呀?
爸爸:就是呀!
小雪:看月亮啊,难道你们没有发现今晚的月亮是那么的圆,那么的大,那么的亮吗?刘星:小雪她受刺激受大发了!
……
(2)第(1)中相应视频播放
通过文字和视频的相比,学生自然更喜欢视频展示的内容。

小结,学生更偏爱视频的原因是视频中的人物不仅仅只有对话,人物的动作、表情、说话的语音语调等的展现使人物个性鲜明。

(3)知识储备:
对话中的提示性语,即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外,所作的启示性说明文字。

它不仅是交代谁在说话,还交代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

提示性文字的作用: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那么,怎样才能添加好提示性文字呢?
二、探究训练
训练一:描摹——添加人物外形、身份的描写及直接揭示性格特征的描写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看看人物对话前添加了哪些指示性文字?
示例一: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示例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赞叹地说道:“这个小伙子画得真好啊!这样的画技没有三年五年是练不出来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活泼的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听到这话,在公园里晨练的老人、公园里的清洁工、在旁边茶室里喝茶的人,活泼可爱的孩子都聚集到这里来了。

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认真地说道:“小伙子,你画得太好了,把它卖给我行吗?”有一位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友人羡慕地说:“你画得真好,画得好像和活的一样。

”一个挎着书包的学生称赞道:“叔叔,你画得真好,能不能教我呢?”青年人没有任何反应。

这两段示例中,“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白发苍苍”、“黄头发高鼻梁”添加了人物外形、年龄的描摹;“商人模样”、“挎着书包的学生”揭示了人物身份,描摹说话者的外形特征及身份,能让读者形成对说话者的最初印象,为下文更好地刻画好人物;示例二中,“活泼的小女孩”则直接点明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在人物话语前,或添加对人物外貌、身份、年龄的描写文字或是直接添加对人物个性特征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学生小练:运用添加人物外貌或是性格特征的方法,描述正在给你授课的教师的一段语言。

训练二:绘彩——添加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及声音的描写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看看它们分别添加了哪些指示性文字的,有何效果。

示例三: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

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

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

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示例四: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

”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

”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示例三中,“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狼狈”、“暴怒”等神态的描绘,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唯利是图的菲利普夫妇,“哑着嗓子”、“结结巴巴”、“低声嘟哝”对于人物说话时声音的描写,让我们真切地看到菲利普夫妇自私、势利的嘴脸。

示例五中,“小声地说”、“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妈妈坚定地说”这些对声音的描写的添加,使“我”作为孩子在严厉的父母面前的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小练:可怜的教室门在被几个同学你一下我一下来回的推拉下,终于,“哐当”一声,一块木板直接坠下。

这时,班主任李老师来了……(请你根据所示情景,首先运用添加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写一段对话;再给人物话语前添加合适的语气、语调。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词语(积累):
大惊失色从容不迫毛骨悚然心不在焉六神无主泰然自若
心平气和目瞪口呆半信半疑毕恭毕敬喃喃自语含情脉脉
忸怩作态没精打采幸灾乐祸若有所思和颜悦色垂头丧气
勃然大怒恼羞成怒笑逐颜开惊恐万状笑容可掬黯然神伤
神思恍惚屏息凝神嫣然一笑愁眉不展惊慌失措横眉冷对
形容说话时的语气语调的词语(积累)
滔滔不绝天花乱坠口齿伶俐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能言善辩
口齿伶俐娓娓动听对答如流妙语连珠谈笑风生花言巧语油嘴滑舌
小结:在人物的对话描写中,一般在“说”前添加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外貌、动作、神态、声音等描写,能使人物特征更加丰满、形象。

语言文字是灵动的,这些添加成份也应该是灵活的:若是要突出对话内容,可以将提示语放到语言之后,先闻
其声,再见其人;若是要突出说话对象,可以将提示语放到语言之前,先睹其人,再闻其声。

当然,提示语也可以放在句中,用以突出话语的其中一个部分。

小结:在人物对话中巧妙地添加外貌、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的描写,既能丰富语言,更能使人物形象丰满,活灵活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文章中心。

当然,在添加这些描写时,一定要注意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