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合集下载

巧用对话描写,彰显人物个性

巧用对话描写,彰显人物个性

巧用对话描写,彰显人物个性作者:贺景华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2020年第04期【课内选段】1.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

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

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

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

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

”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

“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

“看到了。

”我回答。

“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

这就是你要做的。

它就在你下面一点儿。

你能做到。

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

相信我。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

“很好。

”爸爸喊道,“現在,往右边下面一点,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

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

这就是你要做的。

只要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

”我照做了。

“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

”再一次,我做到了。

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

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微课动画人物对话教案

微课动画人物对话教案

微课动画人物对话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并理解微课动画中人物对话的内容。

2. 能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口语表达和交流。

3. 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教学重点:1. 听力训练,通过微课动画人物对话,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2. 口语表达,通过对话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听懂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口语表达和交流。

2.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微课动画人物对话的视频,让学生进入对话情境,感受对话氛围,为学习对话内容做好铺垫。

2. 听力训练。

让学生仔细倾听对话内容,理解对话的主题和要点。

可以播放多遍视频,让学生逐渐熟悉对话内容。

3. 对话学习。

教师可以将对话内容呈现在课件上,让学生跟随对话内容进行朗读和模仿。

并对对话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内容。

4. 口语表达。

让学生结对练习对话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情境,让他们根据对话内容进行自由发挥,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5. 课堂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对话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他们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对话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让学生在对话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如编写类似的对话内容,或者设计新的情境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五、教学反思:通过微课动画人物对话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小学语文微课写作——如何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优质课课件优秀

小学语文微课写作——如何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优质课课件优秀

写作——如何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
2.对话反映的是人物的内心情感,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中午放学,像往常一样,张老师站在公交车 上,准备回家。突然看到有个小偷把手伸到了一 个女士的包里。张老师立刻站了起来,一把抓住
小偷的手义正言辞1的说:“你想干什么?”
“我……我,没干什么。”
从这段对话表现出了张老师见义勇为的性格,从“我……我,没干什 么。”可以看出小偷此时内心十分的紧张。
“侦察兵在哪儿呢?” “班长,我在这儿,什么事?”
“我们凶残的敌人到哪儿了,情况怎
1
么样?”
“距离山口还有两百米。” “大家动作快点,迅速隐蔽!”
“侦察兵在哪儿?” “这儿,班长。” “敌人到哪儿了?” “距离山口不到两百米。”
“快,隐蔽!”
写作——如何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
总结 写好对话,不但可以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好地表现文章 的中心,而且还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写作——如何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
写作——如何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
晏子使楚 春秋时期,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 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楚王知 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1 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
写作——如何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
3.对话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征。
奶奶看到我在投入的玩电脑游戏,快步的
走过来,着急地说:“乖孙子,快别玩了,让
我玩会儿。”
1
奶奶看到我在投入的玩电脑游戏,快步的 走过来,着急地说:“乖孙子,快别玩了,小 心你的眼睛。”

写好对话提示语 微课

写好对话提示语  微课
弟弟说:“妈妈,我想看电视。” 妈妈说:“作业写完了吗?” 弟弟说:“看完动画片再写作业,行吗?” 妈妈说:“不行!再不去写作业我可要家法伺候了啊!” 弟弟说:“唉,真命苦。”
(1)语气、表情、动作。
(2)给“说”换个说法。
弟弟拉着妈妈的胳膊撒娇:“妈妈,我想看电视。” 妈妈一脸戒备,严肃地问:“作业写完了吗?” 弟弟乞求道:“看完动画片再写作业,行吗?” 妈妈扒拉下弟弟的手,拧着他的耳朵吼道:“不行! 再不去写作业我可要家法伺候了啊!” 弟弟垂着头,无可奈何地说:“唉,真命苦。”
(推车式)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3.“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 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挑担式)
---《石头书》
妈妈:宝贝,来,吃根青菜。 女儿:我不吃,青菜一点都不好吃。 妈妈:青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吃会变得更漂亮哦! 女儿:妈妈骗我,奶奶天天吃青菜也没有变漂亮啊。 妈妈:你这孩子!
“爷爷,您又看花啦?“ 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 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 。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 。 孩子回答不上来了,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第 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 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第一朵杏花》
写人物对话,要把提示语写生动、 写丰富,让人物的一颦一笑、举手 投足都跃然眼前,让读者透过文字 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在话前 提示语的位置:在话后
在话中
拉车式 推车式 挑担式
1.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 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 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 教我。”

提示语微课教学设计

提示语微课教学设计

提示语微课教学设计提示语微课提示语微课设计刘口乡中心小学刘瑞颖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在写写人记事的文章时,往往不知道如何把人物对话写好。

今天我们就《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来一起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提示语?二、讲授新课: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组对话描写。

这是指导员和同学们的对话,划横线的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提示语。

(课件出示1)“同学们知道这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亮开嗓门喊起来:“走哇,领书去!”“书还在印刷所呢!”指导员微笑着说,“因为情况紧急,印刷所准备转移,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我去!”“我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着。

最后决定,让我跟指导员去印刷所取书。

1、现在老师找两位同学分角色来读一读,大家边听边思考:每段话都有哪三个部分组成?聪明的你一定有所发现课件出示2:三个部分:提示语+人物所说的话+标点符号红色字体的部分被称之为——提示语人物说的话要用引号引起来;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标点符号也不同。

2、课件出示3那么,提示语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提示语不仅是交代谁在说话,还有人物的动作、语调、心理、神态等细节。

这样,人物就活灵活现了,文章就显得具体生动,吸引读者了。

从我们的提示语我们能体会到指导员和同学们都很高兴。

3、想一想:提示语有哪几种形式?(课件出示)1、说话人在前:提示语+语言例: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亮开嗓门喊起来:“走哇,领书去!”说话人在后:语言+提示语例:“我去!”“我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着。

最后决定,让我跟指导员去印刷所取书。

提示语在中间:语言+提示语+语言例:“书还在印刷所呢!”指导员微笑着说,“因为情况紧急,印刷所准备转移,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无提示语例:“同学们知道这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三、小结课件出示4提示语真淘气,前后中间任意停,有时躲得无踪影,提示语跑在前,冒在身后接着引,提示语停中间,逗在身后两边引,提示语落下后,句在身后前面引,提示语躲起来,直接引。

小学语文张海霞微课《对话中提示语及标点符号的运用》ppt课件

小学语文张海霞微课《对话中提示语及标点符号的运用》ppt课件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 “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 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 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引号外的部分 叫提示语(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 神态、语气) (你能把提示语读出来吗?)
可编辑课件PPT
4
铁罐傲慢地问: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 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陶罐争辩地说, “但我并不是懦弱。”
看一看提示语后的标点符号吧!
可编辑课件PPT
5
铁罐傲慢地问: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陶罐争辩地说, “但我并不是懦弱。
提示语的位置不同, 后面所用的标点符号也不相同
可编辑课件PPT
——在《小摄影师》这课中找出相应的对话例子
可编辑课件PPT
11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 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2.“ 哈哈,”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 , “我就知道会这样。”
可编辑课件PPT
18
谢谢大家, 再见!

有趣的提示语微课程设计

有趣的提示语微课程设计

形式多样 读一读
不再枯燥
你也可以试试
标点 看看每组句子的

:“ 他自言自语
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可是
,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
” 在前 、向右跑呢? ——提示语
“ 2、 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可是,为什么苹果只
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向右跑呢?
在后 ” 。 他自言自语 ——提示语
XX说:“……”
XX问:“……” XX喊道:“……” XX想:“……”
这些都是“提示语”哦!
对话中的提示语(红色字体部分):
1、他自言自语:“一定是因为它熟透 了,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 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向右跑呢?”
记住它的位置!
2、“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
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向右跑呢?”他 自言自语。
提示语 在后 哇!还可以把

面额!
“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 他自言自语, “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 ,也不向左、向右跑呢?”
也可以把提示语放在中间额!
小结1:提示语的摆放位置

提示语可放在 话语的


咱们来试一试
1、妈妈对我说:“上课要认真听讲啊!孩子!” 2、“上课要认真听讲啊!孩子!”妈妈对我说。 3、“上课要认真听讲啊!”妈妈对我说,“孩子!
举例 “……。” XX说,“……。
练一练:
采用“变换提示位置”的表达方式
写写你想对别人说的话或者心理活动。
咱们来比一比下面两个句子吧
1、他一口气跑到果树下,想:“还是我的 本领大。”
2、他一口气跑到果树下,得意扬扬地想: “还是我的本领大。”

语文微课28小伙伴 写话——通过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优质课微课课件PPT

语文微课28小伙伴 写话——通过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优质课微课课件PPT
写话——通过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
写话——通过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
小伙伴
维加问她:“你怎么不吃呀?” 玛莎说:“我把背包丢了,里面装着面 包和矿泉水……” 维加一边大口地吃着面包,一边说:“ 真糟糕!离回到家还有好长时间呢!” 安娜说:“你把背包丢在哪儿了?真粗 形象丰满
精品微课
写话——通过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
二、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情、动作、语气语调等。
精品微课
例如:“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 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作者细致描绘了外貌上的细节,突出了他瘦的外貌 特征;同时,还描写了他说话时的动作。这样使读者如 闻其声,如临其境。
语言描写的片段欣赏
忽然,门外跑来一位中年妇女。她焦急地 说:“红红,你家有扁担吗?”“有。”小红 爽快地答应,“婶婶,您要扁担干什么?”那 位中年妇女叹了一口气,说:“哎,真倒霉, 才挑了几担稻谷,扁担就断了。”
精品微课
写话——通过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
语言描写的片段欣赏
“怎么啦,孩子?”老伯伯露出关切的目光。“ 车子刹手卡住了,我掰不动。”我如实地说。“别着 急,我来修。”伯伯搬车,拧螺丝,拆车,组装,累 得满头大汗,车修好了。“骑上,试试。”伯伯说。
精品微课
写话——通过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
语言描写包括:
精品微课
独白
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对话
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写话——通过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
例文分析
文中多次出现“说:‘’”,而且是多个人在说,所以本 文用的是语言描写中的对话,而且是多人对话。
精品微课
写话——通过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设计】
巧用对话提示语,丰富人物显形象
训练目标:准确地添加对话提示语,训练对话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训练重点:掌握添加提示语的几种方法。

训练难点:巧加提示语,符合人物身份及性格特征,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

方法研究:以课本中的经典对话描写为范,课外延伸,总结对话提示语的规律,设置情景进行训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1)《家有儿女》之《藏不住的秘密》台词片段展示
爸爸:尊重孩子的隐私,恰恰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往小了说,一个孩子得不到尊重,他怎么能学会尊重别人呢?所以说啊……
妈妈:我还是赶紧给她收起来吧
小雪:诶,妈
妈妈:小雪啊……
爸爸:小雪从医院回来啦?
(妈妈不好意思地笑笑)
爸爸:诶,那个小雪啊,你不要太难过啊!
妈妈:别太伤心了,啊!
小雪:我怎么会伤心难过呢?我开心死了,我高兴死了
妈妈:你干嘛呀?
爸爸:就是呀!
小雪:看月亮啊,难道你们没有发现今晚的月亮是那么的圆,那么的大,那么的亮吗?刘星:小雪她受刺激受大发了!
……
(2)第(1)中相应视频播放
通过文字和视频的相比,学生自然更喜欢视频展示的内容。

小结,学生更偏爱视频的原因是视频中的人物不仅仅只有对话,人物的动作、表情、说话的语音语调等的展现使人物个性鲜明。

(3)知识储备:
对话中的提示性语,即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外,所作的启示性说明文字。

它不仅是交代谁在说话,还交代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

提示性文字的作用: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那么,怎样才能添加好提示性文字呢?
二、探究训练
训练一:描摹——添加人物外形、身份的描写及直接揭示性格特征的描写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看看人物对话前添加了哪些指示性文字?
示例一: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课文《王几何》摘选)
示例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赞叹地说道:“这个小伙子画得真好啊!这样的画技没有三年五年是练不出来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活泼的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听到这话,在公园里晨练的老人、公园里的清洁工、在旁边茶室里喝茶的人,活泼可爱的孩子都聚集到这里来了。

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认真地说道:“小伙子,你画得太好了,把它卖给我行吗?”有一位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友人羡慕地说:“你画得真好,画得好像和活的一样。

”一个挎着书包的学生称赞道:“叔叔,你画得真好,能不能教我呢?”青年人没有任何反应。

(学生习作)
这两段示例中,“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白发苍苍”、“黄头发高鼻梁”添加了人物外形、年龄的描摹;“商人模样”、“挎着书包的学生”揭示了人物身份,描摹说话者的外形特征及身份,能让读者形成对说话者的最初印象,为下文更好地刻画好人物;示例二中,“活泼的小女孩”则直接点明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在人物话语前,或添加对
人物外貌、身份、年龄的描写文字或是直接添加对人物个性特征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学生小练:运用添加人物外貌或是性格特征的方法,描述正在给你授课的教师的一段语言。

训练二:绘彩——添加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及声音的描写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看看它们分别添加了哪些指示性文字的,有何效果。

示例三:“大家都注意听,这件事很重要。

”程老师屈起食指轻轻敲着讲台。

“区教育局第一次在我们班组织公开教学课,这关系到全校的荣誉问题,昨天发下去的讲义,你们都看了吗?”
程老师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课上要求大家表情朗读。

大家把讲义拿出
来。


(摘自课文《心声》)
示例四: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

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

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

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片段)
示例五:王老师却毫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说:“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
号。

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课文《王几何》摘选)
示例六: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

”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

”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课文《羚羊木雕》) 示例三中,“屈起食指轻轻敲着讲台”“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是对程老师说话前的动作的描写,伴随这些动作,我们能感受的是一位严格、严厉的教师。

示例四中“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狼狈”、“暴怒”等神态的描绘,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唯利是图的菲利普夫妇,“哑着嗓子”、“结结巴巴”、“低声嘟哝”对于人物说话时声音的描写,让我们真切地看到菲利普夫妇自私、势利的嘴脸。

示例五中,王老师“金属般的声音”使读者感受到他的滑稽可笑,为后文对王老师的语言描写蓄势,一个幽默风趣的王几何老师跃然纸上。

示例六中,“小声地说”、“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妈妈坚定地说”这些对声音的描写的添加,使“我”作为孩子在严厉的父母面前的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小练:可怜的教室门在被几个同学你一下我一下来回的推拉下,终于,“哐当”一声,一块木板直接坠下。

这时,班主任李老师来了……(请你根据所示情景,首先运用添加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写一段对话;再给人物话语前添加合适的语气、语调。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词语(积累):
大惊失色从容不迫毛骨悚然心不在焉六神无主泰然自若
心平气和目瞪口呆半信半疑毕恭毕敬喃喃自语含情脉脉
忸怩作态没精打采幸灾乐祸若有所思和颜悦色垂头丧气
勃然大怒恼羞成怒笑逐颜开惊恐万状笑容可掬黯然神伤
神思恍惚屏息凝神嫣然一笑愁眉不展惊慌失措横眉冷对
形容说话时的语气语调的词语(积累)
滔滔不绝天花乱坠口齿伶俐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能言善辩
口齿伶俐娓娓动听对答如流妙语连珠谈笑风生花言巧语油嘴滑舌
小结:在人物的对话描写中,一般在“说”前添加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外貌、动作、神态、声音等描写,能使人物特征更加丰满、形象。

“说”后同样可以添加对说话的语境说明或是对话语的评价性文字。

例如,“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摘自课文《风筝》)这段文字中,“说”后交代了他说话时的感受——“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这一补充说明,表现了他的漠然。

语言文字是灵动的,这些添加成份也应该是灵活的:若是要突出对话内容,可以将提示语放到语言之后,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若是要突出说话对象,可以将提示语放到语言之前,先睹其人,再闻其声。

当然,提示语也可以放在句中,用以突出话语的其中一个部分。

训练三:变式——找一个词代替
回顾前面示例中,“说”字被哪些词语取代了,有何表达效果?
小结:前文的示例中出现了“称赞”、“嘟哝”等词语,直接取代了“说”。

这样,没有了“说”来“说”去,使文字不再呆板,语言也就灵活多变、摇曳多姿了。

除了用这样的词语来代替“说”,我们还可以直接省略“说”,由人物的动作、神态、声音等的描绘,直接引出对语言的描写,如示例三所示,对程老师的动作描写直接引出语言。

能代替“说”的词语(积累):
愤怒地说:怒斥,批评,责骂,指责痛苦地说:呻吟,哀叫,哭诉,苦诉
惊喜地说:欢呼,赞叹,畅言重复地说:唠叨,叮咛,嘟囔,啰嗦,絮叨
小结:在人物对话中巧妙地添加外貌、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的描写,既能丰富语言,更能使人物形象丰满,活灵活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文章中心。

当然,在添加这些描写时,一定要注意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