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家一样工作 17 走近科学家》课件_13

合集下载

(六下)科学PPT课件17 走近科学家 冀教版 (28张)

(六下)科学PPT课件17 走近科学家 冀教版 (28张)
你知道还有哪些纪念科学家的方式吗?
1、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他们的科学成果 2、清明节去扫墓碑 3、记住他们的名字、生日 4、继承并发扬他们的科学精神
......
科学家致力于科学研究发明, 改造世界、造福人类,我们 在享受他们留给我们财富的 同时,也要吸收他们的精神 财富。
说一说假如你是一位科学家,你想做哪些 事,想发明创造些什么?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达尔文生平简介
英文名:Darwin 中文名:达尔文
英国生物学家, 进化 论的奠基人。
张仲景,东汉南郡涅阳(今河南邓县穰东镇, 一说今南阳)人。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 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 的医学家。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 ,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 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 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 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 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 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 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 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 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冀教小学科学六下册《17走近科学家》word教案 (3)

冀教小学科学六下册《17走近科学家》word教案 (3)

走进科学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想:本课从科学家的故事入手,组织学生议决查阅资料,懂得科学家对人类社会所做出的进献,领悟到科学家所取得的光辉成绩与他们所具有的科学灵魂、科学态度、科学的头脑格式及广博的科学知识有直接的联系,领悟到科学技能的成长对人们生存和社会前进的作用。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方向1.能想法搜集相关科学家和某项科技成长的资料。

2.能采纳某种办法将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3.能从科学家的遗迹中概括出其主要成绩及科学灵魂。

二、情绪态度与代价观方向1.能领悟到科学是一直成长的。

2.能领悟到科学家不迷信权势巨子。

3.能认识到科学灵魂、态度、代价观与科学成绩的取得有直接联系。

三、科学知识方向1.能具体说出某个科学家的主要成绩及给自己留住的印象。

2.能具体说出某项科学技能的成长史籍。

3.能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成长的重要作用。

四、科学、技能、社会、处境方向1.能领悟到科学技能的成长对人们生存和社会前进的作用。

2.能开端领悟到科学与技能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我所懂得的科学家”。

难点是从科学家的遗迹中概括出其主要成绩及科学灵魂。

教学方法:教授传授与学生运动相连合的互动教导法。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提问:大众都知道哪些科学家呢?学生答复。

讲述:大众说的很好,这些科学家取得的科学成绩和追求真理的灵魂深深的影响着我们。

这日,我们就走近科学家,去懂得他们的遗迹,去领会他们人生的真谛。

(二)新课教学◆活动1:我所懂得的科学家1.看课本插图,回答问题。

(1)说说P82上的人物都是谁?他们为社会做出了哪些成绩?(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说说他们的成绩。

(3)学生间相互交流。

2.教师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1)张衡(2)牛顿(3)爱因斯坦(4)阿基米德(5)袁隆平(6)居里夫人3.讨论。

哪位科学家给自己留住印象最深?他们有哪些主要成绩?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哪些科学灵魂?板书设计:第十七课走近科学家(1)张衡(2)牛顿(3)爱因斯坦(4)阿基米德(5)袁隆平(6)居里夫人。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5.17 走进科学家冀教版 (共23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5.17 走进科学家冀教版  (共23张PPT)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 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 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 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 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 丰碑。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犹太裔物理 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 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 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 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 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 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1] 。 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
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
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 究做出了贡献。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确定了许 多物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发现了杠杆 原理和浮力定律,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 设计制造了多种机械,如螺旋扬水器、军用投 射器等。阿基米德到过亚历山大里亚,据说他 住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 抽水机。
活 动 一: 我所了解的科学家
牛顿
袁隆平
阿基米德
居里夫人
爱因斯坦
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 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 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 业家。[1]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家一样工作 17 走近科学家》课件_6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家一样工作  17 走近科学家》课件_6

塞曼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人的落后是相对的、暂时的,没什么 可怕和自卑。真正可怕的是执迷不悟,安于现 状,自甘沉沦,不知道从落后中猛醒过来,跑 步赶上先进。是母亲的痛苦、眼泪和愤怒的一 巴掌,把沉睡在落后状态的塞曼唤醒了。从此, 他急起直追,一日千里,自觉地不断努力,终 于迅速成了大才,塞曼值得我们仿效。
静力学和流体静 力学的奠基人
你知道他的哪些 故事?讨论、交流。
爱因斯坦
物理学家 相对论的提出者
你知道他的哪些 故事?讨论、交流。
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米神 当今中国最著名 的科学家
姓名:牛顿
性别:男 出生日期: 1642年12月25日
国籍:英国

主要贡献:发现万有

引力,发明望远镜,

著名的牛顿论 吸引我感动我的事例:
走近 科学家
爱因斯坦
袁隆平
你知道他的哪些故 事?讨论、交流。
数学家
天文学家
自然哲学家
物理学家
你知道他的哪些故 事?讨论、交流。
数学、地 理、绘画 和文学
世界著名科学家 物理学家 化学家 发现镭和钋
你知道他的哪些 故事?讨论、交流。
物理学家 数学家

1,
2,
居里夫人的学生时代
玛丽.居里---波兰 人,一生致力与放射学的 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 钋和镭。一生中获得十 次科学奖金,其中有两次 是诺贝尔奖。
诺贝尔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出身贫寒,命运坎坷,是 人生极其珍贵的财富。不 怨天,不怨地,与厄运抗 争,在逆境中崛起,“天 道酬勤” ,只要坚持不 懈努力,成功必定会到来。

冀教小学科学六下册《17走近科学家》word教案 (3)

冀教小学科学六下册《17走近科学家》word教案 (3)

走进科学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想:本课从科学家的故事入手,组织学生议决查阅资料,懂得科学家对人类社会所做出的进献,领悟到科学家所取得的光辉成绩与他们所具有的科学灵魂、科学态度、科学的头脑格式及广博的科学知识有直接的联系,领悟到科学技能的成长对人们生存和社会前进的作用。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方向1.能想法搜集相关科学家和某项科技成长的资料。

2.能采纳某种办法将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3.能从科学家的遗迹中概括出其主要成绩及科学灵魂。

二、情绪态度与代价观方向1.能领悟到科学是一直成长的。

2.能领悟到科学家不迷信权势巨子。

3.能认识到科学灵魂、态度、代价观与科学成绩的取得有直接联系。

三、科学知识方向1.能具体说出某个科学家的主要成绩及给自己留住的印象。

2.能具体说出某项科学技能的成长史籍。

3.能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成长的重要作用。

四、科学、技能、社会、处境方向1.能领悟到科学技能的成长对人们生存和社会前进的作用。

2.能开端领悟到科学与技能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我所懂得的科学家”。

难点是从科学家的遗迹中概括出其主要成绩及科学灵魂。

教学方法:教授传授与学生运动相连合的互动教导法。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提问:大众都知道哪些科学家呢?学生答复。

讲述:大众说的很好,这些科学家取得的科学成绩和追求真理的灵魂深深的影响着我们。

这日,我们就走近科学家,去懂得他们的遗迹,去领会他们人生的真谛。

(二)新课教学◆活动1:我所懂得的科学家1.看课本插图,回答问题。

(1)说说P82上的人物都是谁?他们为社会做出了哪些成绩?(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说说他们的成绩。

(3)学生间相互交流。

2.教师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1)张衡(2)牛顿(3)爱因斯坦(4)阿基米德(5)袁隆平(6)居里夫人3.讨论。

哪位科学家给自己留住印象最深?他们有哪些主要成绩?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哪些科学灵魂?板书设计:第十七课走近科学家(1)张衡(2)牛顿(3)爱因斯坦(4)阿基米德(5)袁隆平(6)居里夫人。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5.17 走进科学家|冀教版 (第一课时) (共17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5.17 走进科学家|冀教版 (第一课时) (共17张PPT)
走近科学家
第一课时 我所了解的科学家
科学家是专门从事研究的人,包 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类,这 两类的研究人员,达到一定的造诣, 获得有关部门或行业的认可,均可称 为科学家。例如:物理学家,化学家, 天文学家,数学,哲学,文学,思想 家等。
哥白尼
1473年2月19日— 1543年5月24日
• 1903年,居里夫妇对放射性的研究而获得诺贝 尔物理学奖 [1] ,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 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 ,因而成为世界上
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 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 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 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 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 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3]
• 对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的贡献
• 李四光早就预见到新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需要铀矿资源,遵循李四 光的思路,工作人员经过艰苦工作,找到了211特大型铀矿床。
• 石油的勘探和开发
• 1954年,他在石油管理总局作过《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远景》 的报告,1955年春,他担任了全国石油普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指导 了石油找矿工作。指出新华夏沉降带找油的理论是可靠的,为中国寻 找石油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 地震预报
• 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年里,用了很大的精力投入了地震的预测、预报研 究工作。,提出过一些预测性的意见,后来证明是正确的,可惜这项 工作他没有来得及深入总结,就与世长辞了。
• 袁隆平
• (杂交水稻之父、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奖)
•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 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 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家一样工作 17 走近科学家》课件_1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家一样工作  17 走近科学家》课件_1

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和能飞行数里的木鸟。
渴求知识的张衡总是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不满17岁时,他辞别父母独身一人到外地访师求学。
在古都长安,他游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考察了周围的山川形势、物产风俗和世态人情。在当时的
京都洛阳,他结识了不少有学问的朋友,其中有一个叫崔瑗,精通天文、数学、历法,还是很有名
气的书法家。张衡登门向他求教。
家中。原来他想出办法了。
阿基米德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出来了。他取了王冠,把 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出来。他把两次的 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的水多于第二次。于是他断定金冠中掺了银了。经过
一翻试验,他算出银子的重量。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
足点,我就可以移动这个地球!』,被誉为『力学之父』。 2、国王让金匠做了一顶新的纯金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金冠中掺假了。可是, 做好的王冠无论从重量上、外形上都看不出问题。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日思夜想。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坐进澡堂时,水从盆边溢 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了!”竟然一丝不挂地跑回
张衡
东汉科学家 主要成就:发明了地动仪/
浑天仪



发了张衡努力探索天文奥秘的决心。之后他两度出任中央政府
专管天文的太史令,在这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据《辞海》所记:他首次正确解释月食是由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观测和记录了中原地区能看
到的2500颗星星,并且绘制了我国第一幅较完备的星图;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候风地动仪;创造了
长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去田垄,一有时间就到实验田去观察, 去呼吸田野的气息。如果说事业的成功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的 话,那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到实验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先 的自行车改成了摩托车。他觉得这玩意儿轻便、快捷。没料到,玩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家一样工作 17 走近科学家》教案_12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家一样工作  17 走近科学家》教案_12

17、《走近科学家》教学目标:1、能设法收集有关科学家和某项科技发展的资料。

2、能从科学家的事迹中归纳其主要成就及科学精神。

2、能采用某种方法将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3、能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4、能具体说出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5、能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6、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7、能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教学重点:1、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具体说出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收集各种有关资。

教学过程:一、导入:⑴你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⑵你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二、活动一:我所了解的科学家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科学家故事的资料。

2、老师: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取得杰出的成就与他们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关。

3、学生任意选择一位科学家,分析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取得与哪些因素有关。

4、学生独立获取信息。

提示学生在查阅资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探究的主题确定阅读的目的、制定阅读的提纲和方法。

(2)依据阅读的提纲,选择合适的同书及网址查阅相关内容。

(3)围绕提纲有重点地浏览资料的题目,先选择与提纲的内容,然后再认真地阅读。

(4)将查阅的资料及时记录在资料卡片上。

5、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

说说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和值得自已学习的精神,或通过列举多个科学家的事迹来说明某种精神。

6、小组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演讲赛。

7、学生进行科学家的故事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所学的技术,学生按照活动评价表5的内容对参赛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科学家所取得发明创造的成就与他们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有关。

三、活动二:科技与历史1、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
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 31日),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 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 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 学》。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1934 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 里夫人”,法国著名科学家、物理学 家、化学家。
走近科学
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科学家,如哥
白尼、达尔文、李四光、袁隆平等, 他们取得的科学成就和追求真理的精 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在这些科学家 中,有些热衷于探索生命的神奇现象, 有些致力于发现物质世界的规律,还 有些用毕生的经历揭示地球与宇宙的 奥秘;也有一些科学家同时在几个领 域进行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 果。让我们走近科学家,去了解他们 的事迹,去领悟他们人生的真谛。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 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 “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 世界三大数学家。 [1]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 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 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 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 界杂交水稻之父”。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 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 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 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 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Cugnot)制造了 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
1886年1月29日,两位德国人朱卡尔·木茨和戈特利 布·戴姆乐获得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专利权,标志着世 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随后这一天就被人们称为汽车诞 生日。
福特T型车
• 福特T型车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 得大多数的普通人们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 的汽车,这样,人们的旅行就从马车时代 一下子跨越到了机器时代,无论是旅行的 距离还是旅行的舒适程度都比以前有了巨 大的进步。
• T型车于1908年10月1日推出,很快就令千百万美 国人着迷。T型车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远距离旅行
的可能和更多的机遇且价格也很合理,最初售价 850美元。随着设计和生产地不断改进,最终降 到了26O美元。第一年,T型车的产量达到10660 辆,创下了汽车行业的纪录。到了1921年,T型 车的产量已:
张衡(78年—139年)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 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 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木圣” [2] (科圣),由 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 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 星”。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