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4-7)

合集下载

英语翻译的技巧

英语翻译的技巧

7)back and forth:前前后后,来来回回地
He paced back and forth in his room.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8)(in)black and white:白纸黑字(书写的或印刷的)
I want the contract in black and white.我要这项合同见诸文字。
accurate,或inaccurate。这样,可理解成about as inaccurate,as police estimates of
crowds of peace marches,译成汉语就是:“简直同警察估计和平示威人数一样不准确。”也就是把accurate反过来译,即反译。
另外,英文报刊文章标题的翻译有时也采用反译法。如《中国日报》(China Daily)曾刊登一则新闻,题目是Inflation is target
of bank’s new policy,主要说的是银行在1995年将来取有力措施制止通货膨胀。但题目的字面意思恰恰相反。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必须把inflation看成是anti-inflation,使之文题一致。这样的标题在英文报刊中比较常见,目的是为简练及醒目,在翻译时要格外注意,切勿望文生义。
8)black and white:(指电影、电视、照片等)黑白
I changed my black and white television for a color set.
我把黑白电视机换成了一台彩色的。
9)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的
以上译文,忽略了说话人的语气。其实,西蒙是在抨击大学评级制度。他说话时,前面直接用了archaic,prescientific和bureaucratic几个贬义词,而后面的褒义词accurate实际上是一个反语。因为我们知道,警察在估计示威人数时只能说出大概,往往和实际人数出入很大,极不准确。所以说话人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是not

大学英语六级翻译技巧方法

大学英语六级翻译技巧方法

大学英语六级翻译技巧方法大学英语六级翻译技巧方法大学六级考试翻译都有哪些翻译技巧可以用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大学英语六级翻译技巧方法,欢迎参考阅读!1、第一个翻译技巧,那就是看清题目要求。

看到一句英文你首先要知道它大概表达的是意思,由于和中文不同,因此需要你利用中文的表达方式来翻译而不是直译,将其变成简单语意。

英语翻译不是把一个个单词翻译出中文,拼凑在一起就可以了,而是用中文的语言逻辑将所有的单词组成通顺,具有一定意义的一个句子,一个段落。

2、第二个翻译技巧就是调整语序。

语序在汉语和英语之间是比较明显的区别,汉语中的主谓宾结构在英语中有时候会改变,出现倒装句之类,因此要适当进行语序的调整。

英文的句式比中文的句式更加多变,所以需要调整各种语序使适应中国人说话的习惯。

3、第三个翻译技巧是逻辑关系要弄清。

一句话中的逻辑关系是很重要的,在翻译时,一定要找准逻辑关系。

前因后果,承上启下,转折之间的关系要理清楚,不要把因果关系当成转折关系。

4、第四个翻译技巧是增译法。

翻译时有时候会需要增加一些句子中没有完整表达出来但很有必要的词汇,才能使文章更加的通顺、连贯。

5、第五个翻译技巧是减词法。

英译汉的过程中,一些单词无实际意义,因此可以不翻译,这样才能更加简单,节约时间。

像强调语气里面的单词,有些单词就不用翻译。

6、第六个翻译技巧是找准句子的切分点。

在英文句子中会有很多连接词跟随的从句,因此找准这些从句后面的意思比较重要,再联系到从句前的主语加在一起翻译才行。

对于句子的成分要区分清楚,知道哪些从句是用来修饰主语、谓语、宾语或者充当主语、谓语、宾语等。

才能翻译出作者的原笔原意。

7、第七个翻译技巧是习语的.翻译。

习语就是习惯性用语的简称,一些习惯性用语的翻译要明确,首先将他们翻译出来,可保留其在原文中的含义。

8、第八个翻译技巧是句子结构。

汉语和英语在句子结构的表达上会有所不同,因此考生在翻译时需要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将长句与短句分开,按照正常的逻辑来翻译。

汉译英的几种翻译技巧

汉译英的几种翻译技巧

汉译英的几种常用技巧(一)常用的翻译技巧1. 增译2. 减译(省译)3. 重复 4. 转译 5. 语序(词序/句序)调整(倒置) 6. 拆句与合并7. 正说反译, 反说正译8. 语态变换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1.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holidays. 我们等待假日的到2.Much of our morality is customary. 我们大部分的道德观念都有习惯性。

3.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精确。

4.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英语中有些词义是中立的,本身不表示褒 义或贬义,但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肯能有褒贬 的意味,汉译时就应该用具有褒贬意味相应 的词来表达,如:
*需要用褒义的词来表达 需要用褒义的词来表达
1.Once, early in 1974,while driving along the San Diego Freeway from Clemente to Los Angeles, he was asked to reflect on his hopes and ambitions. 1974年初,有人同他一起驱车从克里门蒂沿圣地亚哥公路 去洛杉矶,途中请他谈了他的希望和抱负。
英译汉时,有时会遇到某些词在英语词典上 找不到适当的词义,如任意硬套或逐词死译,会 使译文生硬晦涩,不能确切表达原意,甚至造成 误解。这时就应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从该次 的根本含义出发,进一步加以引申,选择比较恰 当的汉语词来表达。
二、词义的引申
将词义抽象化的引申
英语中,特别在现代英语中,常常用一个 表示具体形象的词来表示一种属性、一个事物 或一种概念。翻译这类词时,一般可将其词义 作抽象化的引申,译文才能流畅、自然。
需要用贬义的词来表达
1.He was a man of integrity, but unfortunately he had a certain reputation. I believe the reputation was not deserved. 他是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但不幸有某种坏名声。我相信他 这个坏名声是强加于他的。 2.Then, just as Chinese friends arrived who might secure my journey , the Russians arrested me as a “spy” and sent me out through Poland.(A. L. Strong) 后来,就在那些可能为我安排旅行的中国朋友刚刚到达的 时候,俄国人把我当作“间谍”逮捕了我,并把我驱逐出 境,取道波兰。

英汉互译八种技巧

英汉互译八种技巧

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必须增加一些词语,这就 叫增译法. 增词义增加虚词为多,也可酌量增加实词。 英译汉时经常增加的词有结构词、数量词、 概念词、语气词等。 从增补的功能来看,可以分为结构增补、意 义增补和修辞增补。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holidays. 我们等待假日的到来。 Much of our morality is customary. 我们大部分的道德观念都有习惯性。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精确。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 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 辩。
寻寻觅觅,冷冷清请,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时侯,最难将息。 (译文1)
Seek, seek; search, search; Cold, cold; bare, bare; Grief, grief; cruel, cruel grief. Now warm, then like the autumn cold again, How hard to calm the heart!

先生们尽管可以高呼和平,和平!但是依然没有和 平。
We
must enrich our cultural and material lives. 我们必须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 (宾语前有多个定语时,要重复这个做宾语 的名词) 2)重复做表语的名词 This is a victorious conference that shows our unity. 这是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 (表语有多个修饰语时,重复做表语的名词)

(完整版)英语翻译技巧英译汉步骤

(完整版)英语翻译技巧英译汉步骤

英语翻译技巧英译汉步骤英语翻译技巧:英译汉步骤英译汉是运用汉语把英语所表达的思想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而英译汉的过程则是正确理解英语原文和创造性地用汉语再现英语原文的过程,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我们特别地注意:(1)汉语所要表达的是英语原文的内容, 即句子或文章的意义, 而不是句子结构;(2)在翻译过程中,英语原文的内容要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而不是将两种语言结构进行简单的转换.英译汉的过程包括理解,分析句架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理解是表达的前提, 若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就谈不上确切的表达, 但理解与表达通常是互相联系, 往返反复的过程, 在进行汉语表达的时候,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因此,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生从英语到汉语,再从汉语到英语反复的推敲。

一、理解理解阶段的目的在于读懂英语原文,弄清原文的意思。

(1) 通读全文。

通读全文的目的在于从整体上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理解划线的部分与文章其他部分之间的语法与逻辑关系.一篇好的文章, 其前后的意思都互相关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一个单词或句子只有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才能体现出确切的含义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后才对上文中的某个难以理解的地方“恍然大悟”.因此,上下文能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划线的部分,通读全文是很重要的。

(2) 分析句子结构.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往往具有非常好的英语语法知识,在做翻译试题时也应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一优势。

在分句子结构时,我们要注意首先把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找出来,这样句子的骨干结构也就清楚了,在分析句子的骨干结构时还应该注意分析句子中成分是否有省略的地方,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是否明确等等。

(3) 理解句子含义。

理解句子的依据除了句子本身之外,还有该句子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

在此阶段应清楚下列问题: A。

句子中是否含有代词和其他具有指代意义的词,如果有,应根据上下文确定它们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B。

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___在这里把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方法和技巧做个归纳,便于大家记忆和运用。

1.正确分解英文句子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一样,每句话都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一个英语句子无论有多长,其结构无论有多复杂,但都离不开一个主干结构,即“主-谓-宾”结构,其它的部分都是修饰成分,是附属结构。

主干结构一般表述了句子的主要意思。

例如:Students from Lafayette College were crowding onto the train platform eagerly awaiting the arrival of the Carlisle Indian School’s track and field Squad.先找出主干结构:Students were crowding. Students 是主语,were crowding是谓语,剩余的都是修饰成分。

因此,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学生们在拥挤着……”这句话的参考翻译为:“拉菲德学院的学生们一起涌上月台,热切地等待着卡莱尔印第安人学校田径队的到来。

”英语翻译句子是以句子为单位进行的,翻译时的处理顺序应该是这样:首先,根据句子所在的语境,也就是常说的上下文来初步了解句子的大概内容。

然后,分析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再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和分解。

最后,根据汉语句子结构习惯,恰当选词组句。

英汉翻译的第二个步骤是关键,也就是句子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

学生们只要掌握了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有助于翻译时最关键的问题处理。

一般的英汉翻译处理原则就是在译文里,尽量让句子中的修饰成分接近句子中的主干成分。

2.掌握顺译的方法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为分析性语言和综合性语言两大类。

从语言的语法结构特点来看,英语基本上属于分析性语言。

英语的词形变化少,主要通过词序、虚词和语言习惯来表示各个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

另外,英语句子中的词序比较固定,句子中一些在意义上有关联的词,通常被放置在一起。

英译汉翻译技巧

英译汉翻译技巧

1.重译法(Repetition):为了忠实表达原文的意思,重复某些关键词。

作用:明确;强调;生动。

2. 增译法(Amplification)和减译法(Omission)增加或减少原文的一些词。

目的:使译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与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

3. 词类转译法(Conversion)由于两种语言在语法和习惯表达上的差异,在保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译文必须改变词类,这种方法不仅指词类的改变,而且还包括词类作用的改变和一定词序的变化。

Eg:(1)n.→v. the promotion of gender equality 促进性别平等(2)adj.→v. be independent of society 脱离社会(3)v.→n. be characterized by 特点是(4)adj→n. eloquent and elegant 既有口才,又有风度(5)n.→adj. independent thinking独立思考的能力注:词类转移要遵守忠实与通顺的原则。

4. 词序调整法(Inversion)翻译时对词序作必要或必不可少的改变,并不只是纯粹的颠倒词序或倒装。

5. 正义反译,反义正译(Negation)为了使译文忠实而合乎语言习惯地传达原文的意思,把原文中的肯定说法变成译文中的否定说法,或把原文中的否定说法变成译文中的肯定说法。

Eg: 正义反译:deny 否决,否定→不给予miss 错过→没赶上(交通工具);没听(看到)或没听(看懂)live up to one’s expectations 不(没)辜负……的希望divert attention from 将注意力从……移开→没有意识到be absent 未出席,没来far from 远非;完全不final 最终的→不可改变的idly 漫不经心地,无所事事地be at a loss 不知所措rather than/instead of 而不是absent-minded 心不在焉的but for 要不是;如果没有(2)反义正译no less than 实在是;正如;不少于no less…than 和……一样;不亚于no other than 只有;正是none other than (用以加强语气) 正是,恰恰是,不是别人,正是……nothing but 只有(是);只不过no choice but 别无选择,只(好)得unfold 展开,呈现disappear 消失,失踪carelessly 马马虎虎地,粗心地6. 分译法(Division)分译法主要用于长句的翻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英译汉常用方法和技巧(教学安排:6课时)无论翻译的标准如何,翻译的目的都是要求译者最大程度地传递原文信息/再现原文风格,以求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文。

翻译标准只是给译者提供了翻译的大方向,在具体的翻译运作过程中,还会遇到种种问题,所以在翻译实践中,还要灵活运用相应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从原文和译文的整体出发,全面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经过不断的翻译实践,翻译技巧一定会运用得越来越娴熟,翻译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合理有效地运用翻译技巧可以使译文生辉,有效地提高翻译质量。

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直译和意译词义的选择省略法和增补法词类转译法重复法正反、反正表达法分译法和合译法直译和意译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因此翻译时有时使用直译,有时用意译,有时直译并举。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其原则是在忠实原文内容和风格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规范直译(metaphrase/literal translation)在不影响译入语的自然流畅并保持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信息,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结构,尤其要保持原文的修辞、文体和文化特质。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to shed crocodile tears如果不破坏原文结构,译文也能通顺自然且忠实原意,这是最理想的直译,但逐字对等且保持原文结构和语义的情况微乎其微。

直译法的使用不仅极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而且及大地拓展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表达范围。

汉语中的外来语大都采用直译法或音译法。

例如:lady-killer talk show mad cow diseasebird flu chain reaction cat walkhumor second-hand car tittuphippy yuppie shock例1原文:There are two types of electric current: alternating current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first one way then the other in a forward and backward motion, and direct current which flows the same way all the time.译文:例2原文:Losing one’s independence for Americans is a shameful thing.例3原文:Italian gourmets are protesting against the invasion of foreign foods on the dinner table.译文:例4原文:In short, when employees leave their performance reviews, they should be focusing on what they can do better in the year ahead, not worrying about what went into their files about the past.译文:例5原文:But when I look at the Third World and think “What can I do to solve this?”, my reaction isn’t to say “Let’s bring population down immediately”.译文:例6原句: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n a few years, 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译文:例7原文:People are always talking about “the problem of yo uth.” I f there is one, then it is older people who create it, not the young people themselves. Let us get down to fundamentals and agree that the young are after all human beings—people just like their elders. There is only one difference between an old man and a young one: the young man has a glorious future before him and the old one has a splendid future behind him, and maybe that is where the rub is.译文:直译不等于死译、硬译,直译也需要灵活变通,不能只求形式对等而破坏原文内容。

原文结构与译入语结构一致时,尽量保持原结构。

但如果结构不一致,不能硬用直译法。

例8原文:Drinking wine in moderation improves the IQ and may boost mental agility in old people.译法一:适度饮酒可以提高智商,也许还可以促进老年人中的思维敏捷。

译法二:适度饮酒可以益智,也许还可以使老年人思维敏捷。

意译(paraphrase/ free translation)在不宜采用直译的前提下所使用的另一种最基本的翻译方法。

意译是指按照译入语的表达方式将原文所传达的语义和信息重新再现,使其准确完整地转换到译入语中来。

采用该方法时,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语法结构,重点着眼于原文的语义信息与译入语表达规范之间的协调和整理,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与风貌。

意译的结果往往是从译文的表面看与原文大相径庭,但却表现出了原文的“筋骨”和“内如把“stand on one’s head”译成“站在某人的脑袋上”;把“He is the last person I will see.”译成“他是我最后要见的人”;You have my sympathy. 你有我的同情。

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很多时候都需要透过原文的字面意思,打破原文的语言形式,使用相宜的汉语表达手法进行处理,否则就无法有效传递出原文信息,很多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习惯表达尤其如此,例如:dear John letter dead shot/ dead eye a cold fishblue-eyed boy natural history a shot-gun weddingclean author a couch potato例9原文:Too clearly, it is a topic we shall do no justice to in this place.直译:很显然,这是一个我们在这个地方不能够充分说明的论题。

意译:很显然,这是一个我们例10原文:After dinner the two ladies retired to another room and left their husbands to talk shop.译文:例11原文:Lasts spring, Mother Nature made April Fools of all of us who live in New England. 译文:例12原文:He gave up the sword for the plough.直译:他放下了刀剑,拿起来犁耙。

意译:例13原文: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译文:你认为我好骗吗?例14原文:A great elation overcame them.直译:一种巨大的欢乐情绪控制了他们。

意译:例15原文:My sister goes back to the fat farm again.译文:slim chance例16 chew the fat原文:His son lives under the government’s expense.译文:例17直译:我打算做一件任何人都不能替我去做的大事。

意译:直意并举翻译过程中单一使用直译或意译都是不可取的。

完全的直译有时会使译文生硬晦涩或辞不达意;完全的意译又往往会改变原作的风格特点,造成误读。

科学的翻译态度应该是宜直译时就直译,须意译时就意译,或直译与意译兼顾,不能生搬硬套某一方法。

例18原文:The parson officially pronounced that they became one.译文:例19原文:Ten to one he has forgotten it.译文:例20原文:The first time we met I know this was the only one I wanted to marry. It was love from the word go.直译:初次见面我就知道自己想娶的人是她了,这是从“走”这个字开始的爱。

直意并举:例21原文:I never thrust my nose into other men’s porridge. It is no bread and butter of mine. Let 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原译:我从来不会把自己的鼻子伸到别人的粥里。

那不是我的面包和黄油。

让每个人都为自己,上帝为我们大家吧。

改译:翻译练习A writer achieves brevity in language by expressing his thoughts and feelings with such propriety and precision that it would not be possible to add or detract a single paragraph, line or word.You only know the hows but not the whys.We must get to the bottom of the matter.Smashing a mirror is no way to make an ugly person beautiful, nor is it a way to make social problems evaporate.Both democracy and freedom are relative, not absolute, and they come into being and develop in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The reform and open-up policy has increased people’s purchasing power and market prosperity and financial thriving.Our teenagers, if we fail to give them enough moral education, will become a social burden.词义的选择(一)词义的选择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一词多义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