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儿童应用中药注意事项
麻黄使用注意事项

麻黄使用注意事项麻黄是中药材中的一种,也是常用的药物成分之一。
它的学名叫麻黄碱,属于有机碱类。
麻黄具有很多的药理作用,如解热、祛寒、祛风等,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尤其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鼻塞等症状。
然而,在使用麻黄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它的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的使用。
首先,麻黄具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因此,使用麻黄前,需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是否对麻黄成分过敏。
如果有这些疾病或过敏情况,应避免使用麻黄。
其次,麻黄碱的使用剂量也需要谨慎控制。
过高的剂量会导致中毒反应。
一般来说,成人每次使用麻黄的剂量不宜超过3克,每日使用不宜超过12克。
对于儿童、孕妇和老年人来说,剂量应更小,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此外,麻黄碱的使用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天,避免出现依赖现象。
第三,麻黄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麻黄具有兴奋作用,与某些神经兴奋药物(如安非他命、咖啡因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苯二氮䓬类药物、酒精等)以及心血管系统药物(如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等)同时使用时,会增加副作用风险,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麻黄前,需要告知医生或药师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此外,麻黄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防止产生依赖性;二是避免与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咖啡、酒精等)同时服用,以免加重兴奋作用;三是避免在晚上或就寝前使用,以免影响睡眠;四是麻黄碱易挥发,因此存放时需要防潮、通风,并避免阳光直晒。
总之,虽然麻黄具有很好的药物疗效,但它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在使用麻黄前,我们需要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控制好剂量和使用时间,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以确保麻黄的安全有效的应用。
此外,最好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麻黄,以获得更好的药物疗效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成药安全使用要点

中成药安全使用要点中成药作为一种传统的药物形式,在现代医学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中成药的成分较为复杂,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对于中成药的安全使用,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1.正确诊断正确诊断是使用中成药的前提。
在选用中成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判断和分类,以便选用适合的药物。
例如,感冒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不同类型的症状需要选用不同的中成药进行对症治疗。
因此,在选用中成药之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2.遵医嘱使用中成药时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药物的性质和剂量等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
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时应当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中成药时需更加谨慎,应咨询专业医生。
3.禁忌事项使用中成药时需要注意禁忌人群、禁用药物和慎用药物等情况。
一些人群可能不适宜使用某些中成药,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
此外,有些中成药可能不适用于某些疾病的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对某些药物成分过敏等。
在使用中成药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4.合理搭配同时使用其他药品时,需要注意中成药与其他药物的合理搭配。
某些中成药可能与西药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应将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能够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更加合理的建议。
5.观察反应使用中成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
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或异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有些中成药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头痛、恶心、呕吐、过敏等,若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及时就医。
同时,应将使用过的药物包装和说明书保存好,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6.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保障中成药使用安全的重要措施。
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等,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中药冲剂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药冲剂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中药冲剂是将中药饮片经过提取、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具有服用方便、易于携带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要想充分发挥中药冲剂的疗效,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药冲剂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中药冲剂的服用方法1、准备工作在服用中药冲剂之前,需要准备好适量的温开水、杯子和搅拌工具(如勺子)。
2、冲泡方法将适量的中药冲剂倒入杯子中,加入温开水。
一般来说,水温以 80℃-90℃为宜,太热的水可能会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太冷的水则可能导致药物溶解不完全。
倒入水后,用勺子或搅拌棒搅拌均匀,使药物充分溶解。
3、服用剂量服用中药冲剂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剂量服用。
剂量过少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剂量过多则可能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4、服用时间中药冲剂的服用时间通常分为饭前、饭后、空腹、睡前等。
一般来说,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冲剂适合在饭前服用,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中药冲剂适合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适;驱虫药和泻下药适合在空腹时服用,以增强药效;安神药适合在睡前服用,以帮助睡眠。
5、服用方式中药冲剂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分多次小口饮用。
如果觉得味道较苦,可以在服用后用温开水漱口,或者在药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白糖调味,但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加糖。
二、中药冲剂的注意事项1、饮食禁忌在服用中药冲剂期间,应注意饮食禁忌。
一般来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腥膻等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例如,服用清热泻火的中药冲剂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温热的食物;服用温补类的中药冲剂时,应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
2、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服用中药冲剂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要特别注意药物对胎儿和婴儿的影响;儿童的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相对较弱,应注意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中药材使用注意事项穿山甲的禁忌与副作用

中药材使用注意事项穿山甲的禁忌与副作用中药材使用注意事项-穿山甲的禁忌与副作用中药材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日常保健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正确使用中药材时必须注意一些禁忌和副作用,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中药材,穿山甲也不例外。
本文将介绍穿山甲的禁忌与副作用,并提供一些使用中药材时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一、穿山甲的禁忌1.孕妇禁用:中药穿山甲具有温热的属性,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应避免使用。
2.儿童禁用:由于儿童的身体尚未完全发育,对中药材的耐受性较弱,因此不建议给儿童使用穿山甲。
3.过敏体质患者慎用:某些人可能对穿山甲及其成分过敏,患有过敏性疾病者应慎用穿山甲。
4.急性感染期禁用:穿山甲具有热性的特性,可能加重急性感染的症状,因此感染期间不宜使用。
5.自身体热较高者禁用:由于穿山甲具体热性,对于自身体温已经较高的人群,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热性疾病的症状。
二、穿山甲的副作用1.消化不良:穿山甲作为一种中药材,在一些人群中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导致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等。
2.出血风险增加:穿山甲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但在一些特定病情下如肝硬化、血液病等,使用穿山甲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3.药物相互作用:穿山甲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造成药物失效或者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穿山甲之前,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三、使用中药材的注意事项1.咨询专业人士:在使用中药材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了解具体禁忌、剂量以及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2.遵医嘱使用:中药材的使用需要按照医嘱进行,并严格控制剂量,不可擅自增减用量或改变使用方式。
3.观察个体反应:每个人对中药材的反应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中药材期间应注意观察个体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4.储存注意:中药材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以免药性流失或发生质量问题。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1.保存环境:中药饮片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
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的环境。
2.密封保存:打开药袋后,应及时将中药饮片放入密封容器中,以免受潮和入侵虫害。
3.避免异味:中药饮片的容器要与其他物品分开存放,以免因
异味影响药品的质量。
4.避免污染:使用中药饮片时应将手洗净,并使用干净的勺子
或筷子取用,避免手指直接接触药片。
5.注意时间:中药饮片的功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
所以应尽快使用,以保证其疗效。
6.遵医嘱:中药饮片的使用要根据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遵循
用法和用量,不可自行增减。
7.不与药物共用:中药饮片不应与西药同时使用,以免发生不
良反应。
8.孕妇和儿童慎用:孕妇和儿童使用中药饮片要谨慎,最好在
医生指导下使用。
9.注意过敏反应:使用中药饮片时如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10.注意质量:购买中药饮片时要选择正规的药店或医院,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正确使用中药饮片并遵守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其疗效,并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中医师。
中药前有什么注意事项

中药前有什么注意事项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使用中药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
以下是使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1. 中药的选择:使用中药前,应首先明确病因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
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中药治疗,不能盲目使用。
2. 医师指导:中药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医师可以根据病情和体质,推荐合适的中药,并指导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3. 药物质量:选用优质的中药材是确保疗效的重要条件。
购买中药时,应选择有信誉的药店或药材市场,并关注药材的外观、气味、包装和保质期等。
4. 病情观察:在使用中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如果病情没有好转,或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5. 药食忌口:一些中药与食物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使用中药时需要注意忌口。
例如,砗磲石、龙骨等中药不能与鱼、牛奶同食,柴胡和维生素C 等药物也不能同时使用。
6. 节制用药:中药使用应遵循“一药不宜过多、用药应持节”的原则。
不宜突然增加剂量或药物种类,以免引起药物过敏或中毒的风险。
7. 禁忌症:中药也有一些禁忌症,对于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妊娠、哺乳期的人群,以及对中药成分过敏的人群来说,慎用或禁用中药。
8. 药物相互作用:中药与西药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导致药效降低或增强。
在同时使用中西药物时,应咨询医师,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9. 不良反应:在使用中药期间,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师的意见。
10. 孕妇和儿童:孕妇和儿童在使用中药时需要格外谨慎。
孕妇慎用激素类中药,并咨询医师的意见。
儿童使用中药需要遵循医师的指导,药物剂量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
11. 存储和使用:中药的存储和使用也需要注意。
中药应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日光直射。
在使用中药时,应按照医师的指导合理用药。
12. 合理用药:中药的使用应遵循“量、时、频、疗程”的原则,以确保药物的疗效。
孕产妇及儿童中医保健手册

孕产妇及儿童中医保健手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孕产妇及儿童的健康问题更是十分关注。
作为一种中医保健手册,它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孕产妇及儿童的保健知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健康。
一、孕妇保健孕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孕妇需要特别的照顾和保护。
中医认为,孕妇的保健应注重调理气血、滋养胎儿。
首先,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其次,孕妇在饮食方面应适当增加营养,注意膳食结构的均衡。
再次,孕妇要适当锻炼,保持适度的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胎儿的健康。
最后,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熬夜、受凉等不良习惯,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产妇保健产妇在分娩后也需要一定的保健。
中医强调产妇的调理,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康复。
首先,产妇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其次,产妇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再次,产妇要保持外界环境的清洁,避免感染。
最后,产妇要经常接触阳光,适当晒太阳,以补充维生素D。
三、儿童保健儿童的成长发育是每个家长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中医认为,儿童保健应以养护脾胃为重点。
首先,儿童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油腻和垃圾食品,多吃新鲜蔬果。
其次,儿童要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再次,儿童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睡眠习惯、适度的休息等。
最后,儿童要防止感染疾病,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免疫力,定期接种疫苗。
四、中医养生方法中医保健手册还介绍了一些中医养生方法,有助于提升孕产妇及儿童的健康水平。
例如,按摩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
穴位按摩、推拿等方法也十分受欢迎。
此外,服用中药也是一种常见的养生方法,中药具有天然、温和的特点,可有效调理孕产妇及儿童的身体。
五、中医药治疗在中医保健手册中,还介绍了一些中医药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孕妇的孕早期和晚期不适症状的缓解,产妇产后身体的恢复,以及儿童常见病的治疗。
药品应用注意事项

药品应用注意事项药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有助于治疗和预防疾病,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然而,在使用药品时,我们必须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药品应用的注意事项:1.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使用药物之前,务必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剂量、不良反应以及禁忌症等信息。
这有助于正确使用药物,并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
2.遵医嘱使用药物: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嘱咐和指导。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应立即向医生咨询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避免交叉使用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
因此,在使用药物之前,必须告知医生有关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补充剂、中药等。
医生将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4.注意饮食和药物相互作用:一些药物可能与特定的食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或效果。
例如,某些药物可能需要空腹服用,而另一些药物则需要与食物同时服用。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或药物说明书上的食物要求。
5.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的用药注意事项:不同年龄段的人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
儿童的药物剂量通常比成人小,孕妇需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对胎儿有害的药物,而老年人由于身体代谢能力下降,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6.保持用药纪录和用药时间:为了避免忘记用药,建议保持一个用药纪录,并设置提醒或闹钟。
这有助于确保按时用药,避免漏服或误服药物。
7.储存药品合理:药物的储存环境对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药物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远离儿童,以防止药物被误服或损坏。
8.合理处理过期或不需要的药物:过期药物或不需要的药物可能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
正确处理过期或不需要的药物,可以通过回收或垃圾处理方式。
总结起来,正确的药品应用是确保药物安全和有效的关键。
通过仔细阅读说明书,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交叉使用药物,注意饮食和药物相互作用,以及针对不同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确保药物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妇人怀孕后患病,只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即 使用峻(毒)药治疗亦不致堕胎。“故”,原 因也,此处指病因;“殒”,一义指殒落,一 义指死亡,此处指胎儿殒落。
4.泻下类: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或攻 逐水饮、润肠通便作用的中成药,如十枣丸、 舟车丸、麻仁丸,润肠丸等,因攻下力甚强, 有损胎气。
孕妇慎用的中成药(三)
5.理气类:具有疏畅气机,降气行气作用的中 成药,如木香顺气丸、十香止痛丸、气滞胃痛 冲剂等,因其多为下气破气药,行气解郁力强 而被列为孕妇的禁忌药。
也就是“有病则病受之”。
第一部分 孕妇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药:
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 如巴豆、斑蝥、牵牛、大戟、甘遂、芫花、商
陆、麝香、水蛭、虻虫、番泻叶、藜芦、闹羊 花、干漆、蟾酥、蜈蚣、水银、砒石、木鳖子、 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雄黄、雌黄、轻粉、 硫黄等。
第一部分 孕妇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药:
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的 药物,
如制附子、贯众、桃仁、红花、大黄、枳实、 干姜、肉桂、益母草、法夏、常山、天南星等。
第一部分 孕妇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对孕妇有影响的禁用药绝不可用。 慎用药在一般情况下应避免使用, 或以药效相
同之类替代。 病情严重非用不可, 可斟酌选用, 但需要严密
10.疮疡剂:以解毒消肿、排脓生肌为主要功 能的中成药,如祛腐生肌散、疮疡膏、败毒膏 等中成药含大黄、红花、当归等,为活血通经 之品,故孕妇不宜使用;而百灵膏、百降丹, 因含有毒成分,对孕妇不利。
第一部分 孕妇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小结
孕妇用药以平和为好, 中病即止,不宜过量久服。
《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讲:“无毒治病十去 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 也。”
治病及安胎并举,安胎以补肾培脾
为主
若母体有病,则当先去病,或适当辅以
补肾培脾,使病区则胎孕可安。
若胎元不正,胎堕难留,或胎死腹中,
则安之无益,宜从速下胎以保母体的健康
第一部分 孕妇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娠期间,凡峻下、滑利、祛 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 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
第一部分 孕妇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小儿中药的用药原则(三)
5. 不宜滥用滋补之品 小儿生机旺盛,宜饮 食调理,不宜滥用滋补之品,否则会使机体阴 阳失衡,伤及脏腑气机。
8.驱虫类:具有驱虫、消炎、止痛功能,能够 驱除肠道寄生虫的中成药,为攻伐有毒之品, 易致孕妇流产、胎儿畸形等,如囊虫丸、驱虫 片、化虫丸等。
孕妇慎用的中成药(五)
9.祛湿类:凡治疗水肿、泄泻、痰饮、黄疸、 淋浊、湿泻等的中成药,如利胆排石片、胆石 通等,皆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泻浊之功效,故 孕妇不宜服用。
小儿中药的用药原则(一)
1. 用药及时 用量亦轻 小儿得病急、变化快,因此用 药要及时;小儿脏腑娇嫩,对药敏感,因此处方要精, 用量要轻。对大苦、大辛、大寒、大热、攻伐和药性 猛烈的药物要慎用。
2. 宜用轻清之品 小儿脏气清灵,表证初起,当以辛 凉解散表邪,以银翘散、桑菊饮为主。对外有表邪, 内热相合之发热,仍以辛凉解表,顺其大热之势清而 扬之,不宜用苦寒退热之品,以免闭遏邪气于里,攻 伐正气; 如属必用 则宜少量 中病即止。
的临床观察。 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 如发生不良反应, 即刻停用, 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孕妇慎用的中成药(一)
1.清热类: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祛湿等功效的中成 药,如六神丸,在怀孕早期服用可能引发胎儿畸形;孕 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后果。而含有牛黄等成 分的中成药,因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 产,如牛黄解毒丸、片子癀、犀黄丸、败毒膏、消炎 解毒丸等。
2.祛风湿除痹症类: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主 要功效的中成药,如虎骨木瓜丸,其中活血之牛膝有 损胎儿。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大活络丸、天麻丸、华 佗再造丸、伤湿祛痛膏等。而抗栓再造丸则因大黄攻 下、水蛭破血故孕妇禁用。
孕妇慎用的中成药(二)
3.消导类:即有消食、导滞、化积作用的一类 中成药,如槟榔四消丸、清胃和中丸、九制大 黄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有活血、 行气、攻下之效,故易致流产。
第二部分 儿童应用中药腑娇嫩,形气未充
“稚阴稚阳”
2.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纯阳之体”
第二部分 儿童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儿童的病理特点:
1.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脏腑虚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2.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
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 痴顽者之比。”
6.理血类:即有活血祛瘀、理气通络、止血止 痛作用的中成药,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 脑血栓片、云南白药、三七片等,因其祛瘀活 血力过强,易致流产。
孕妇慎用的中成药(四)
7.开窍类:具有开窍醒脑作用的中成药。如冠 心苏合丸、苏冰滴丸、安宫牛黄丸等,因为内 含麝香、辛香走窜,易损伤胎儿之气,孕妇用 之恐致堕胎。
孕妇、儿童应用中药 的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 孕妇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孕妇的病机特点: 妊娠期妇女 因血液供养胎儿, 所以
相对的形成血虚, 由于胎儿的增长, 影响 气机升降,易产生气滞痰郁诸证, 此外也 因脾胃虚弱, 生化之源不足或肾气亏损, 致胎元不固。
第一部分 孕妇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妊娠期的用药原则:
小儿中药的用药原则(二)
3. 须佐以健脾和胃之品 小儿肠胃狭小,脾气不足, 消化能力差,中药味多苦腻,因此应佐以健脾和胃, 消食导滞之品,如山药、山楂、陈皮、六曲、麦芽、 鸡内金、白术等
4. 外感高热 应佐以清热凉肝之品 小儿体属“纯阳”, 热病偏多,且肝常有余,肝热易旺,易出现抽搐、惊 风之症。若小儿外感病邪,出现壮热、烦躁、惊惕等 症,则应以解表透邪之时,佐以平肝熄风之品,如蝉 蜕、钩藤、僵蚕、地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