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程玮的作品
《少女的红衬衣》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成长
一件
生活
衬衣
少女
通过
面对
少女的 红衬衣
林晓
勇敢
过程中
勇气
自己
开始
故事
逐渐
困难
冒险
明白
内容摘要
《少女的红衬衣》是一部描绘青春、成长与自我探索的文学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入人心的 故事,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摘录一:“红衬衣在阳光下闪耀,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映照着她青涩的脸 庞。她站在镜子前,凝视着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 动。”这段文字通过描绘少女穿着红衬衣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她在青春期对自 我形象的与期待。红衬衣成为了她成长的象征,也预示着她即将迎来的种种挑战 与变化。
摘录二:“她走在校园的小路上,耳边传来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她试图融入 其中,却发现自己与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她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不适合 这里?”这段文字反映了少女在成长过程中的孤独感与迷茫。她渴望得到他人的 认同与接纳,却发现自己难以融入集体。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她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也为她后来的成长提供了动力。
《少女的红衬衣》中的这些精彩摘录,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让我 们深入了解了少女的内心世界。她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惑与挑战,但正 是这些经历让她们变得更加成熟与坚强。这些摘录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无论遇 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勇敢地面对它们,珍惜当下,追求自己的梦想。
阅读感受
《少女的红衬衣》是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书籍,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程玮创 作。这本书被新闻总署列为20xx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之一,这 无疑证明了其在儿童文学领域的卓越地位。
《秘密花园》读后感

《秘密花园》读后感《秘密花园》读后感【推荐】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秘密花园》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秘密花园》读后感1看《米兰的秘密花园》这本书,是因为随意翻看了书本里的插图,觉得很漂亮。
当真正读这本书,真是深受震撼,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家程玮,讲了一个出生在中国,生活在德国的女孩米兰拥有一个秘密花园,她可以在花园里倾诉苦恼,甚至还能解决烦恼。
花园的主人爱丽丝,为她讲了“礼仪”这个词眼。
书中巧妙地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各种礼仪,如说话的技巧,做客、请客的礼仪,吃饭的礼仪以及怎样送礼物,同时还讲了中西礼仪文化的异同。
例如同别人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对方,表示你对他的重视,对他的尊重。
去别人家做客,第一件事是按门铃,如果没马上应答,也不能很快按第二次,应该耐心等待,再按第二次。
衣着整洁做客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同时还要带上一份小小的礼物,礼物不需要特别贵重。
吃饭的时候要等主人先动筷子吃才能开始吃,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发出声响,嘴里有食物的时候不要说话。
不要挑剔主人家的饭菜,这是对主人的不尊重,这样才能做一个受欢迎的客人。
请客时,要细心的了解每位客人的口味,客人带来的礼物,要面带微笑地表示感谢,在中国是不能当面拆开礼物的,而西方是要当面拆开礼物表示自己很喜欢。
朋友之间的礼物可以是一束鲜花或是一盒巧克力,送的礼物一定要精心包扎,表示这是一份特别的礼物,只有接收的人才可以打开。
最后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面对什么人都要微笑、谦虚、温和。
是啊,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富有优良的文明礼仪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而作为老师的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职责,还肩负着人类心灵的塑造。
那么我们老师则是这些文明礼仪的发扬者和传授者,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
永远,永久,永生,永存,永恒

不 可模仿替代 的特性 , 像 一 叶美 丽 的红帆 一 样, 始 终 优 雅 而 轻 盈 地 漂 浮 在 壮 阔 的 河
面上 。
它是我们 的财 富, 也是我们 的骄傲 。
在人生 的旅途 中 , 我们 可能走得很 远 , 我 们可能学会使用多种语言 书写交流 。
可是 , 可是 , 请 永远 不 要忘 记 , 在一 个 月 色清凉 的夜 晚, 关上 电脑 和 网络 , 轻轻地 打开 那些古老而美丽 的字 帖 , 静静地 看一看 , 感 受
的品读与思考 。
永远 , 永久 , 永生 , 永存 , 永 恒
程 玮
程
玮
儿 童文 学作 家, 德 国电视 二 台制
片人 。1 9 8 2年 毕 业 于 南京 大 学 中文 系, 1 9 9 3 年 定居 德 国 汉堡 。作 品 曾 获 全 国优 秀儿童 文 学 奖 、 飞 天奖最佳编剧、 金 鸡 奖
在几 千年 中华文 明史 上 , 有我 们前 人 许
许 多多伟大 的发 明创 造 。随 着 时代 的发展 ,
这些 伟大 的创 造 已经 汇 入 人类 文 明波 澜 壮 阔的历史长河 , 成 为其 中 的一部 分 。而我们 中国的书法艺术 , 因为它 独特 的文 化 背景 和
家 中国餐馆吃 了一个跟宫保鸡 丁的味道和样
也不愿意 随和迁就 。这不是傲慢 , 这是坚守 。 在很 多时候 , 文化不应 该融合 , 因为融合
绝的是 , 我去过一家 中国餐馆 , 他们 给我这个 中国人也一视同仁地送 上刀叉 和盘子 。在我
坚决 的要求 下 , 才 给我 换 了一 次性 筷子 和一
等同于消失 。如果 一个 人热 爱某 一 种文 化 , 就应该 带着 崇敬 坚守 它 。有 了这 份 坚守 , 我 们 的文化 才会 绵延 不 断地一 代 代传 递下 去 ,
六年级读书随笔 《周末与米兰聊天》读后感

六年级读书随笔《周末与米兰聊天》读后感龟背上刻着的文字,两根弦的古老乐器——二胡,塔楼里的书画珍宝,神奇的魔杖,塞里斯丝绸之路的传说……这就是儿童文学作家程玮的《周末与米兰聊天》系列带给我们的缤纷世界。
米兰是一个生活在德国的华裔女孩。
在程玮阿姨的《周末与爱丽丝聊天》中,米兰偶然认识了德国老太太爱丽丝,从此每个周末都会到爱丽丝家和她聊天。
爱丽丝给米兰介绍了西方的礼仪礼节,并和米兰一起探讨了家庭、爱情、金钱、美等问题。
在《周末与米兰聊天》系列中,米兰成了爱丽丝的中国文化小老师,把她知道的有关中国的只是分享给爱丽丝,内容很广泛,包括中国文字、音乐、书画、科举制度和丝绸之路等等。
读了这套书,我也是大开眼界。
我知道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声和八音,知道了科举制度的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知道了造字六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知道了中国曾有个名字叫塞里斯;知道了书法中的永字八法:侧、勒、努、趯策、掠、啄、磔……每本书都能告诉我许多丰富的知识,而且一点也不枯燥,因为它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的。
我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另外,这套书也让我明白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如此悠久而博大精深!正如《龟背上的花纹》中,米兰还能读出20XX 年前所刻在龟壳上的字。
中国古老的汉字从几千年前延续到现在,每个字都那么形象生动。
当然,何止是汉字,那些珍贵的文物、美丽的传说……这就是我们古老的中华文明!有人去办博物馆,把文物保护起来;有人研习国画、书法……我们一定要了解、珍惜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给我们的下一代,并代代相传……读一读《周末与米兰聊天》吧,去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并把它传承下去吧!点评:小作者写出了读了《周末与米兰聊天》之后的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己肩负的责任。
少女的红围巾

程玮是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江苏江阴人。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少年文艺》发表儿童文学作品,深受小读者喜爱,被评论界喻为“80年代最有才情的少儿文学作家之一”。
代表作《少女的红发卡》《白色的贝壳》《豆蔻年华》我想问,从一个懵懂的孩子变成一个懂事的女孩,需要多少时间?雨儿高中没毕业,就被爱女心切的父母送到了德国读预科。
她先是住在父亲的学生于阡家,后搬出去和两个中国男孩租房合住,不久,她又收留了一个无处可住的德国女孩。
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
主人公江雨、于阡。
两代女孩,两种经历,却都在体现着同一种品格。
为了心中不灭的向往,奋斗着,成长着。
她们自强自立的经历,给人以激励,催人以奋发。
雨儿青春、美丽,有着这一代的朝气。
她不想依赖父母,刚到德国就选择与朋友合租。
在看似平淡的求学生活中,邂逅一位位截然不同的人,遇到一件件不同的事。
在自己与别人的经历中,学会成长。
雨儿刚入德国是一个爱穿卡通T恤的小姑娘,还很天真幼稚,而今,已成长成一个优雅的lady,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于阡的故事相比雨儿就要显得坎坷许多。
于阡只是憧憬小时老师的一句“床前明月光”,憧憬街角一条美丽的红围巾,憧憬走出深山,便为了自己所追逐的而奋斗。
有失败,有坎坷,却最终来到异国他乡,成为智慧脱俗而优雅的东方女人。
雨儿和于阡,她们是两代的女孩,却有着相同之处。
她们起先都天真烂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她们逐渐成熟,越来越清晰的知道了人生的方向。
正如书中所说:“年轻的她们都觉得远处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在等待自己,走过了岁月才明白,对于转瞬即逝的海市蜃楼,她们也许错过了更美好的风景。
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不灭的向往,我也一样,我希望自己能当律师,所以,我正朝着这个方向一步步靠近着,努力着……看着雨儿,想想自己,我又增添了一份信心……其实从一个懵懂的孩子变成一个懂事的女孩,也许只需要阅读一本书的时间,就看你看的是否拥有灵魂。
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

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 1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旅德作者程玮写的《米兰的秘密花园》。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中国小姑娘米兰与一位德国老人爱丽丝在周末关于礼貌及社交礼仪的生动谈话,让我获益匪浅。
米兰是个生长在德国的中国女孩,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偶然遇到了一位神秘的德国老人爱丽丝,成为了忘年交。
每个周末,这对忘年交都在一起谈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做客、如何交谈应对……聪慧的米兰懂得了,每个人都和自己同样重要,都有被尊重的权利,因此要关心身边每个人的感受,并且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感谢。
她将学到的道理与知识运用到了朋友母亲的生日派对上,不再像以前一样只顾钻进朋友房间里玩耍,而是礼貌地参加派对。
恰当的礼物、得体的举止,让米兰成为了德国人眼中识礼又有内涵的小女士,她因此参加了电视台的礼仪礼貌的脱口秀节目。
米兰与爱丽丝的谈话是孩子与老人的对话,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也是东方与西方的对话。
对话的内容是我们中国孩子走向世界、与世界相融的应有文化装备,它给予我们走向世界的“翅膀”,以助我们在广阔的天空里顺利而美好地飞翔。
它是教育,但没有一丝说教的意味。
我不由得想起了生活中的两件小事。
有一次,我们在韩国的景福宫参观,走着走着,听见有人吵了起来,回头一看,居然是我们中国的游客因为抢上厕所而差点大打出手。
还有一次在济州岛泰迪熊纪念馆上厕所时,发现厕所的门上贴着用中文写的“请不要站在马桶上小便”的字样。
当时,我真是为中国人感到丢脸,在国外一点也不注意文明礼貌,不注意国人形象。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随着社会的国际化,每个人都要好好学习社交礼仪,学会社会交往。
大家都来读读《米兰的秘密花园》吧,相信它能给你一把解秘的钥匙。
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 2《米兰的秘密花园》是妈妈无意中发现的一本特别美好的散文集。
作者程玮,著名旅德作家。
中学时即开始在《少年文艺》发表儿童文学作品,二十几岁即被誉为那个时代“最有才情的少儿文学作家之一。
《豆蔻年华》读后感

《豆蔻年华》读后感导语:《豆蔻年华》讲述山村女孩姚小禾考上了省城的重点中学,从贫困封闭的山村来到了繁华的大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和同学们的相处中,有不同观念的碰撞,有友情,也有嫉妒和背叛。
《豆蔻年华》读后感我的书架里放置了很多书,但我最喜欢的一本就是《豆蔻年华》,作者用优美的文笔描绘出了一幅幅豆蔻年华少女的画,让我看的如痴如醉。
本书主讲一个住在南角乡的女孩儿姚小禾,她的成绩优异,幸运的考上了南京市里的一所名牌高中——金陵中学。
但她的好朋友山妹子却因为没考好连县中也没进,她的家人不让她继续读书了。
姚小禾也为这件事感到不愉快,她为山妹子不幸而感到悲伤。
到了城里以后,她结识了一个大方活泼的女孩,叫曹咪咪。
曹咪咪不但没有歧视姚小禾是山里人,还帮她走过了刚入城里的不适应。
但有另一个女孩张娣因为嫉妒姚小禾成绩好,长得俊,做出了一些令姚小禾不舒服的事,但最终在班主任“下雨”老师的指导下,解开了心结,成为了好朋友。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关于下雨老师的。
下雨老师原名夏雨,他的感情问题备受中学生们的关注。
他的女友原是大学同学,是一个即会和他谈弗洛伊德又会烧黄花鱼的实干派女青年,但最后她嫌他是个教书匠待遇低不干了。
后来,在“Z”字形自行车计划的帮助下,他结识了导演鲁曼。
两人相识并相爱,但结果是不完美的,鲁曼选择去了美国深造,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未完待续。
让我影响最深的片段是姚小禾与曹咪咪闹变扭。
这件事情是因为姚小禾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在一次小考中超越的英语课代表曹咪咪。
姚小禾在拿到试卷后的第一反应是问曹咪咪的成绩。
但曹咪咪觉得反感极了,便给姚小禾就留下了一个冷冷的背影,不但如此还与和姚小禾关系不好的张娣做出一副友好样,表示从此和姚小禾绝交,和张娣做朋友。
其实曹咪咪很讨厌张娣的装腔作势,她和张娣好不过是气气姚小禾罢了。
姚小禾觉得她没做错什么,反倒是曹咪咪要向她道歉求和。
而曹咪咪觉得姚小禾应该千方百计的来搭话。
这样一来,两个人闹得关系更僵了。
全国历届儿童文学获奖作品名单

全国历届儿童文学获奖作品名单(第一届儿童文学奖(一)中国作协首届(1980-1985)全国优秀儿童文学获奖篇目(以票数和篇名笔划为序)1、长篇小说《荒漠奇踪》严阵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盐丁儿》颜烟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寻找回来的世界》柯岩群众出版社《乱世少年》萧育轩少年儿童出版社2、中篇小说《来自异国的孩子》程玮少年儿童出版社《紫罗兰幼儿园》郑春华《巨人》3、短篇小说《五虎将和他们的教练》关夕芝《儿童文学》《三色圆珠笔》邱勋《儿童文学》《再见了,我的星星》曹文轩《儿童文学》《我要我的雕刻刀》刘健屏《儿童文学》《独船》常新港《少年文艺》《第七条猎狗》沈石溪《儿童文学》《白脖儿》罗辰生《儿童文学》《扶我上战马的人》张映文《延河》《老人和鹿》乌热尔图《上海文学》《冰河上的激战》蔺瑾《东方少年》《阿城的龟》刘厚明《北京文学》《彩色的梦》方国荣《儿童文学》《我可不怕十三岁》刘心武《东方少年》4、中篇童话《雁翅下的星光》路展宁夏人民出版社《黑猫警长》诸志祥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翻跟头的小木偶》葛翠琳江苏人民出版社5、短篇童话《小狗的小房子》孙幼军《儿童文学》《总鳍鱼的故事》宗璞《少年文艺》《老鼠看下棋》吴梦起《巨人》《小燕子和它的三邻居》赵燕翼《儿童文学》《开直升飞机的小老鼠》郑渊洁《儿童文学》《狼毫笔的来历》洪讯涛《少年文艺》6、诗歌《我想》高洪波宁夏人民出版社《我爱我的祖国》田地《儿童时代》《春的消息(组诗)》金波《巨人》《小娃娃的歌》樊发稼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给陌生的父亲》申爱萍海燕出版社7、散文《俺家门前的海》张歧《儿童文学》《醉麂》乔传藻《朝花》《中国少女》陈丹燕《少年文艺》《十八双鞋》陈益《少年文艺》8、寓言《狐狸艾克》曲一日新蕾出版社9、报告文学《作家与少年犯》胡景芳《水晶石》《王江旋风》董宠猷《少年文艺》10、科幻小说《神翼》郑文光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1、儿童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名单主任委员:严文井副主任委员:束沛德王一地委员:马萧萧叶至善叶君健任大霖孙钧政肖平罗英崔坪黄庆云康文信蒋风谢璞第二届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协第二届(1986-1991)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得票多少为序,票数相同者以作者姓氏笔划为序)1、小说《今年你七岁》刘健屏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一只猎雕的遭遇》沈石溪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雪国梦》邱勋人民文学出版社《走向审判庭》李建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下世纪的公民们》罗辰生人民文学出版社《少女罗薇》秦文君少年儿童出版社《山羊不吃天堂草》曹文轩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西部流浪记》关登瀛海燕出版社《狼的故事》金曾豪希望出版社《少女的红发卡》程玮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校园喜剧》韩辉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三军团》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青春的荒草地》常新港新蕾出版社《绿猫》葛冰重庆出版社2、童话《小巴掌童话》张秋生少年儿童出版社《扣子老三》周锐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吃耳朵的妖精》郑允钦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怪老头儿》孙幼军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毒蜘蛛之死》冰波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3、散文、报告文学《小鸟在歌唱》吴然少年儿童出版社《16岁的思索》孙云晓少年儿童出版社《孙悟空在我们村子里》郭风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星球的细语》班马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4、诗歌《我们这个年纪的梦》徐鲁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在我和你之间》金波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绿蚂蚁》刘丙钧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5、幼儿文学《岩石上的小蝌蚪》谢华少年儿童出版社《快乐的小动物》薛卫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虎娃》鲁兵少年儿童出版社6、评委名单(暂无)第三届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1992-1994)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篇目(以得票多少为序,票数相同者以作者姓氏笔划为序)1、小说秦文君《男生贾里》少年儿童出版社金曾豪《青春口哨》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董宏猷《十四岁的森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从维熙《裸雪》华艺出版社车培晶《神秘的猎人》民族出版社关登瀛《小脚印》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张之路《有老鼠片铅笔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沈石溪《红奶羊》新蕾出版社2、童话冰波《狼蝙蝠》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周锐《哼哈二将》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郑允钦《树怪巴克夏》少年儿童出版社葛翠林会唱歌的画像海燕出版社3、诗歌邱易东《到你的远山去》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金波《林中月夜》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4、散文高洪波《悄悄话》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庞敏《淡淡的白梅》重庆出版社苏叔阳《我们的母亲叫中国》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5、幼儿文学张秋生《鹅妈妈和西瓜蛋》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郑春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新蕾出版社6、评委名单、简介及图片(无)第四届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1995-1997)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篇目(以得票多少为序,票数相同者以作者姓氏笔划为序)1、长篇小说:金曾豪《苍狼》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向民胜秦文君《小鬼鲁智胜》作家出版社责任编辑:王淑丽梅子涵《女儿的故事》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彭懿曹文轩《草房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祁智郁敬湘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刘健屏祁智郁秀《花季·雨季》海天出版社责任编辑:旷昕2、中、短篇小说集:张品成《赤色小子》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彭懿董宏猷《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21世纪出版社责任编辑:张秋林邓滨魏树3、童话:孙幼军《唏哩呼噜历险记》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汤素兰汤素兰《小朵朵与半个巫婆》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郁敬湘保冬妮《屎克郎先生波比拉》中国妇女出版社责任编辑:郑晓燕贾秀娟张之路《我和我的影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刘健屏4、幼儿文学:王晓明《花生米样的云》海燕出版社责任编辑:姜华郑春华《大头儿子和隔壁大大叔》新蕾出版社责任编辑:李春芬野军《长鼻子和短鼻子》海燕出版社责任编辑:范玲5、诗歌:薛卫民《为一片绿叶而歌》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别道玉6、散文:刘先平《山野寻趣》中国青年出版社责任编辑:刘佳7、纪实文学:李凤杰《还你一片蓝天》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陈贤仲刘春霞8、科学文艺:空缺9、寓言:空缺10、评委名单、简介及图片(无)第五届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1998-2000)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篇目(以得票多少为序,得票相同的以姓氏笔画为序)1、长篇小说周锐、周双宁《中国兔子德国草》中国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赵霞黄喆生《吹响欧巴》晨光出版社责任编辑向明方敏《大绝唱》湖南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张天明向民胜秦文君《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作家出版社责任编辑王淑丽2、中短篇小说集薛涛《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朱效文张品成《永远的哨兵》南海出版公司责任编辑刘一民乔晖3、童话汤素兰《笨狼的故事》浙江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孙建江4、散文谷应《中国孩子的梦》湖北教育出版社责任编辑陈伟黄榕吴然《小霞客西南游》晨光出版社责任编辑张祖渠孙幼军《怪老头随想录》湖北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刘春霞5、诗歌金波《我们去看海》浙江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孙建江王宜振《笛王的故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责任编辑李宝生6、幼儿文学郑春华《幼儿园的男老师》北京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李玲7、寓言雨雨《美食家狩猎》福建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陈效东8、科学文艺张之路《非法智慧》北京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李玲9、传记文学、纪实文学巢扬《严文井评传》希望出版社责任编辑侯天祥刘先平《黑叶猴王国探险记》东方出版中心责任编辑张君权10、青年作者短篇佳作王一梅书本里的蚂蚁(童话) 选自《幼儿故事大王》责任编辑陈力强冯季庆高凯村小:生字课(诗歌) 选自《诗刊》责任编辑寇宗鄂林彦单纯(小说) 选自《儿童文学》责任编辑王桂馨11、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委会主任委员:束沛德简介及图片:(无)副主任委员:高洪波樊发稼委员:马光复牛玉秋尹世霖庄之明张小影张美妮张锦贻汪习麟黄云生崔道怡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篇目长篇小说《细米》(曹文轩)《陈土的六根头发》(常新港)《鸟奴》(沈石溪)《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杨红樱)中短篇小说集《轰然作响的记忆》(刘东)童话《鼹鼠的月亮河》(王一梅)《阿笨猫全传(上、下)》(冰波)《乌丢丢的奇遇》(金波)幼儿文学《吃黑夜的大象》(白冰)《小鼹鼠的土豆》(熊磊)诗歌《骑扁马的扁人》(王立春)散文《蓝调江南》(金曾豪)纪实文学《长翅膀的绵羊》(妞妞)理论批评《凄美的深潭:“低龄化写作”对传统儿童文学的颠覆》(徐妍)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小说《一只与肖恩同岁的鸡》(三三)青年作者短篇佳作——科学文艺《追日》(赵海虹)第7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篇目作品名称:舞蹈课作者:三三出版单位:接力出版社获奖评语:女作家三三的这部长篇小说,通过对少女隐秘的心灵世界洞幽烛微,对青春成长的轨迹了然于心,显示了作家澄明的人生智慧;而从容不迫的情节叙述,生动细腻的语言表现,准确到位的性格拿捏,更见出三三小说创作的灵性,《舞蹈课》堪称近年“成长小说”中的卓然超群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程玮的作品程玮作一览表:
一、适合中年级阅读的书:
《龟背上的花纹(周末与米兰聊天)》简介:在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里,米兰和她在英国认识的中国女孩子马兰一起,发现一只美丽的来自汉代的漆杯。
更让她惊喜的是,刻在漆杯上的那些汉字,她竟然都能认识。
在那一瞬间.她好像突然听到一个穿越千年的声音在她耳边低语……米兰开始跟着妈妈,追溯中国汉字美丽而悠远的历史。
她终于明白,用自己的手,握着一支笔,蘸着墨水,在洁白的纸上一笔一画地写下内心的感受…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两根弦的小提琴(周末与米兰聊天)》简介:
德国夏天的傍晚,从远处的树林里传出一阵似曾相识的音乐。
这神秘的乐声在晚风里飘飘忽忽,深深钻进米兰的心底。
米兰循声找去,认识了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女孩子吟秋。
吟秋是一个音乐神童,也是一个孤独内向的女孩子,她的心底藏着种种秘密……
从9000多年以前贾湖古人在兽骨挖出的小孔里吹出的第一个音符,一直到这异国他乡的缠绵琴声,这中间有着怎样的传说、怎样的辉煌?
《神奇的魔杖(周末与米兰聊天)》简介:暑假里,米兰和妈妈一起去古老的牛津城旅游。
她们意外地跟马兰的母亲相遇。
她们跟着她,在神秘的哈利波特餐厅里吃了晚餐,领略了英国贵族学校的生活。
就仿佛被魔杖点过一样,米兰也突然理解了世代中国学子们历尽艰辛的漫漫求学路。
在和爱丽丝的聊天中,米兰明白,接受教育,不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只是为了一个人本身,为了让一个人变得更美好,更完善。
当每个人美好了,这个世界也就美好了。
《塔楼里的珍宝(周末与米兰聊天)》简介:一个阳光温柔的下午,放学后的米兰一个人骑车去城市森林。
在森林里,她被一个巫婆一样的自发女人拽进一座白色的楼房里。
在布满蜘蛛和灰尘的塔楼上,白发女人展开一幅中国书法,问米兰上面写着什么。
通过跟爱丽丝和同学安妮卡的交谈,米兰了解了那栋自楼缠绵不绝的历史。
通过爸爸妈妈的指导,米兰爱上了中国书画悠远华丽的世界……最后,米兰终于把囚禁在塔楼里几百年的中国珍宝解救了出来。
《赛里斯的传说(周末与米兰聊天)》简介:一千多年前,在撒马尔罕通往中国的路上,行走着一支队伍。
他们一路长途跋涉,翻越高山,穿越沙漠,坚定地向着东方走来。
他们小心翼翼地护送着一件珍奇的礼物,准备把它献给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皇帝……一干多年后,米兰和马兰,还有她们的母亲们,共同行走在这条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道上。
米兰帮助马兰寻找到她的亲生父母,也寻找到她们共同的心灵家园……
《米兰的秘密花园》讲述了:米兰是一个生长在德国的中国女孩。
星期天早晨。
妈妈给米兰5欧元,让她为同学娜塔莉的母亲买一枝玫瑰祝福生日。
米兰在集市上买了棉花糖、冰淇淋和无花果,剩下的钱已经买不起玫瑰了。
忐忑中的米兰,突然看见了一座神秘的房子,墙壁上开满了玫瑰,米兰推门进屋,惊讶地看见一个白发绿衣的老奶奶。
老奶奶送给米兰一大把鲜花,米兰怀里捧着鲜花,好像能听到它们正在快乐地歌唱,此后的几周,米兰每一个周末都和爱丽丝见面、聊天,学会大声说出自己心里的感谢……
《会跳舞的小星星》讲述了:圣诞节就要到来了,米兰的爸爸却因为工作不能回家陪伴米兰和妈妈过节,米兰的心里充满了和节日氛围不相吻合的惆怅。
一个偶然的机会,米兰发现妈妈兴高采烈地和蓝眼睛理发师在街上散步……米兰幸福而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她找到爱丽丝,听爱丽丝从诺亚方舟说起。
她紧张关注的家,如同一枚“在平滑桌面上滚来滚去的鸡蛋”。
后来,米兰急中生智,让爸爸在圣诞节那天回到了妈妈的身边……
《黑头发的朱丽叶》讲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相恋时,仅仅只有14岁?
男孩女孩之间为什么会一见钟情?语文老师彼得布置米兰和同学们分角色朗
读《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班级引起了一系列关于爱情的讨论。
苹果花开。
蜜蜂在花朵间飞舞,接连四个周末,米兰和爱丽丝在苹果树下探讨爱情:银河两边的星星、两只蝴蝶的故事,以及维也纳舞会的秘密……爱丽丝的故事讲完了,米兰变成了黑头发的朱丽叶。
《镜子里的小姑娘》讲述了:米兰挑剔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黯然神伤!为此,妈妈把洗手间的落地镜搬走了。
邻届家的花开得热热闹闱,米兰的心里却一片忧伤。
美丽的尺度在哪里,米兰是在跟谁做比较呢?爱丽丝魔术般的聊天,让米兰变得欢畅。
好运纷至沓来,一家时装公司邀请米兰做广告模特.妈妈也把那面落地镜挪回了洗手阃。
米兰明白了:最美的,就是做你自己!
《芝麻开门的秘密》讲述了:班上来了新局学,这个新同学竟然是个“汉森”!金钱能变出怎样的魔法?在安妮卡那双美丽的浅绿色眼睛里。
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米兰带着种种疑问,一次次走进蔷薇街爱丽丝的家。
四个周末过去了,米兰已能用平和的目光看待财富和金钱,也懂得了知足和分享。
米兰还知道了一个秘密爱丽丝在信箱上放的那束鲜花,竟然是送给“她”的。
一、适合高年级阅读的小说散文系列:
雨儿高中没毕业,就被爱女心切的父母送到了德国读预科,她先是住在父亲的学生于阡家,后搬出去和两个中国男孩租房合住,不久,她又收留了一个无处可住的德国女孩。
于是,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
不同于上一辈的留学生,他们没有沉重的生存压力,但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他们心灵造成的冲击,学会在陌生的环境中独立生活的能力,仍然是每个走出国门的学子必须面对的挑战。
对于在父母精心呵护下长大的独生子女们,这个挑战显得更加严酷。
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们在异国的土地上奋斗着、成长着。
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在展开雨儿故事的同时,叙述了出生于贫困农家的于阡的备斗和情感故事。
两代少女自强自立的经历,给人以激励,催人以奋发。
这是一部长篇少女心理小说,描写了三个少女美丽动人的心路历程。
少女叶叶的父亲被捕入狱,担心患有青春期抑郁症的她的脆弱心灵受不住这样的刺激,周围的人们都善意地向她隐瞒了真情。
小说由此展开,引出了另外两个少女的故事。
刘莎是叶叶的邻居,与叶叶朝夕相处;深远嫁美国,与他们素不相识。
这三个少女的命运却奇特地交织在一起,有时甜蜜,有时温馨,有时又有点苦涩…… 小说语言亲切、流畅,描写细腻、生动,充满女作家特有的敏感;小说展示的画面也极为丰富多彩,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豆蔻年华》讲述山村女孩姚小禾考上了省城的重点中学,从贫困封闭的山村来到了繁华的大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和同学们的相处中,有不同观念的碰撞,有友情,也有嫉妒和背叛。
小说通过一群来自不同家庭、观念不同、性格迥异的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展示了新时期少年的精神风貌和成长历程,塑造了姚小禾、曹咪咪、夏雨等一系列性格鲜明、具有时代特色的师生形象。
作者善于把握人物心理,描写细腻准确,对于少年读者了解同龄人,了解自身,都具有启迪意义。
《白色的贝壳》是程玮的中短篇儿重小说精选集,收录了她的优秀中短篇儿童小说21篇,其中有多篇小说获得过儿童文学的多种奖项。
程玮被儿重文学评论家称为“生就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儿童小说中随处可见对少儿心理、行为的准确把握和传神刻画,她笔下的儿童形象生动鲜活、呼之欲出。
该小说集的语言也很有儿重特色,让你感觉到这就是一个孩子在向你讲述他自己的故事,童趣盎然,让你禁不住哑然失笑。
《白色的贝壳》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理解,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孩子和成人之间的理解,孩子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可以说,程玮的小说为孩子和外部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风中私语》是程玮的散文随笔集,主要内容为作者在国外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作者以清新的文笔、风趣幽默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她和儿子在国外生活的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从中折射出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和碰撞。
它就像一个窗口,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当代西方的文化观念和习俗有所了解,并对我们自身固有的文化观念及教育方式有所反思。
风吹过的时候,我感受风,花开放的时候,我感受花,在东方和西方之间,我感受每一刻转瞬即逝的温情,我的生命因此而美丽丰盈——写给我旅德十五年
《少女的红衬衣》讲述汤莉和汤妮是一对孪生姐妹,可是在三岁时她们就因为父母离婚而分离,汤妮跟着妈妈去了德国,汤莉和爸爸留在中国。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汤妮长成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少女,她决定实现自己从小就有的心愿——去中国找自己的亲生父亲和孪生姐姐。
虽然她除了父亲的名字外对父亲的情况一无所知,但她凭着网络这个现代化工具,居然就找到了父亲和姐姐的住处,并和姐姐见了面。
为了接近父亲,她和姐姐互换角色,演出了一场真假汤莉的好戏。
《少女的红衬衣》的故事精彩、引人入胜。
更重要的是,通过在不同国度长大的姐妹俩的心理和观念,展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宣扬了理解、宽容、独立等现代文明人的观念。
这是旅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程玮继《风中私语》后推出的有一本散文集。
收在集中地大多为近年来程玮发表在国内各大报刊上的散文,广受读者好评。
做平体现了程玮的一贯风格,幽默、风趣,以小见大,从身边的人物和小事中折射出作者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和思考。
读来饶有趣味,发人深思。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的很快,但在观念意识上,还跟不上世界现代文明发展的步伐。
程玮的所思所感,给我们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