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概况和土地行政管理基本知识
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重要政策的基本内容

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重要政策的基本内容建国以后,我国十分重视土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土地改革法》; 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土地管理法》,1988年进行了修改,该法是我国第一个较全面的综合性的关于保护土地的法律。
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案)》。
1999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年,国家又进行了修正。
其基本原则为土地公有原则、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原则、节约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原则、土地有偿使用原则等四项原则。
近年来,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经济平稳运行,国务院将土地管理作为宏观调控的一条重要手段,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宗旨是: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两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即:“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建设用地审批。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实行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控制1、土地的所有制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农村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集体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及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在空间和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通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有量和建设用地总规模三个“刚性”指标来控制。
国土员管理制度

国土员管理制度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国土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确保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这一目标要求在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对国土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合理开发利用和严格保护。
国土资源管理制度需要满足保护国土资源的基本要求,提高国土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国土资源利用管理体制、国土资源保护管理体制、国土资源信息管理体制、国土资源监督管理体制等。
这些管理体制是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长期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是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和职责等。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国土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以及出让等工作,确保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科学、严格、高效的管理机制,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国土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是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土资源利用的规划、批准、管理、监督等工作。
国土资源利用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土资源的空间属性和利用需求,科学编制国土资源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国土资源利用布局,建立国土资源的利用标准和管理规定,确保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大限度发挥效益。
国土资源保护管理体制是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土资源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保护标准等内容。
国土资源保护管理部门应当综合考虑国土资源的保护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科学划定国土资源的保护范围,建立国土资源的保护标准和措施,赋予国土资源保护管理部门相应的执法权力和监督权力,确保国土资源的健康发展和长期保护。
国土资源信息管理体制是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土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数据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
国土资源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科学准确的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为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加强国土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国土资源管理概况和土地行政管理基本知识

一、相关概念和基本知识
•
我们这里说的国土资源,实质上就是指狭义的 国土资源。国土资源与自然资源最大区别之处在于 国土资源有一定的空间地域的限定,也就是主权范 围内的自然资源即为狭义的国土资源。
一、相关概念和基本知识
• 2、国土资源特性 • • • ①数量上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②分布上的不平衡性。 ③开发利用上的可变性。
8、国土资源管理
• ①国土资源管理的主体 国土资源管理的主体。 国土资源管理的主体 • 国土资源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即国土资源管 理是一种国家行为。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立法授权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土资源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具体执行政府 的国土资源管理职能,所以说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是代表政府和国家的。
9、有关基本概念
•
土地登记: 土地登记: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定 程序将土地的权属、用途、面积、等级、价值等 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并据此颁发土地权属证 书的一种制度。
9、有关基本概念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 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 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 护在时间上、空间上所作的总体的战略:的安排 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 6、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国情 • 7、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及严峻形势
8、国土资源管理 • 是指国家用来维护国土资源所有制,以及贯 彻和执行国家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改 造等方面的改革而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工 程技术的综合性措施。现阶段我国国土资源管理 的实质是国家政府处理国土资源事务、协调国土 资源关系的活动,即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这一 概念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土地管理知识点

1、全国土地日的由来?答: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为了深入贯彻《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实行土地基本国策,增强全社会的土地资源忧患意识,确定每年的6月25日(《土地管理法》颁布日)为全国土地日。
2、现行《土地管理法》颁布及实施时间?答:1998年8月29日公布,1999年1月1日施行。
3、我国土地实行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答: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4、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什么?答:“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
5、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什么?答:(一)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二)山地多,平地少;(三)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水平低;(四)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不大。
6、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内涵是什么?答: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7、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中,有几个一级类?答、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8、农用地中有哪些二级类?答、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等。
9、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属于什么类型土地?答:未利用地。
10、请说出至少十种建设用地的类型?答:商业用地、金融保险用地、餐饮旅馆业用地、工业用地、教育用地、仓储用地、公共基础设施用地、机关团体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城镇单一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铁路用地、军事设施用地、宗教用地、使领馆用地、墓葬地、民用机场、水库水面、水工建筑用地等。
11、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是否正确?答:正确。
12、哪些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答:(一)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二)宅基地和自留山、自留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国土资源管理法基本常识

国土资源管理法基本常识国土资源管理法基本常识一、名词解释1、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是指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单位和个人执行和遵守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者实施法律制裁的行政执法活动。
2、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是指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即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或滥用权利与职权,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
3、国土资源行政处罚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对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给予的法律制裁措施。
4、国土资源行政处分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失职行为,依照国家有关人事管理权限和处理程序的规定采取的法律制裁措施。
5、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6、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行为。
7、非法占用耕地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行为。
8、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殉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行为。
9、买卖或者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土地是指单位或者个人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将土地主要是指土地权利完全地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10、破坏耕地是指单位或者个人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未经批准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使土地种植条件遭到破坏或者因土地开发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违法行为。
11、非法占用土地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经批准擅自占用土地、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占用土地以及超过批准的数量多占土地的违法行为。
12、非法批准用地行为是指没有审批权的单位批准用地、虽有批准权但超越了批准权限而批准用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批准用地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而批准用地的违法行为。
土地管理制度定义

土地管理制度定义土地管理制度定义一、概述土地管理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和实施的关于土地利用、开发、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政策、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体系。
土地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权益,以及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 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所有权制度是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规定了土地所有权的归属、转让、继承等基本原则,明确了土地权属关系,为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法律基础。
2.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依据国家发展规划和区域特点,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等,规定了土地利用的用途、布局、指标和控制要求,引导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 土地登记管理制度土地登记管理制度是为了建立和完善土地权属登记、土地利用档案管理等机制,确保土地权属的明晰和有序,避免土地权属争议,保障土地资源的稳定利用。
4. 土地监管制度土地监管制度包括对土地利用的监督、检查和执法等环节,确保土地利用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土地保护制度土地保护制度是为了保护土地资源的生态功能、防止土地的过度开发、保护耕地和重要农用地等,从源头上保障土地资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土地管理制度的意义土地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1. 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土地的资源化、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
2. 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土地流转交易的权益保护。
3. 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4.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升农村经济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四、结语土地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不断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土地管理知识讲座

8、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1)含义:国家对计划年度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包括建设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土地开发 整理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是对 总体规划的逐年的具体落实。
(2)年度计划的内容----三项指标 A、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农
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实行指令性管理,不得突破耕 地保有量计划指标及土地开发整理计划
•
—是确保耕地总量18亿亩的目标。我州确保耕地总量322.87万亩(地方),现状耕地384万 亩。
二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三是实行占一补一制度。 四是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各乡镇划定基本农田予以保护,签订协议、设立保护牌。 基本农田是“高压线”,除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外,建设不得占用。 五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耕地。 征用耕地要缴纳耕地占用税。大城市0.5—10元/平方米,中等城市0.4—8元/平方米,小城 市0.3—6元/平方米,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2—4元/平方米,我州执行情况0.45—3元/平方 米。 征用城市郊区的菜地要缴纳新菜地开发基金。1000—10000元/亩。(不包括建制镇) 提高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2006年11月财政、国土、人民银行联合发出通知提高新 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在原来基础上翻一番。库尔勒市政府2007年向中央和自治区库缴纳 新增费1887.6万元,2008年缴纳948.4万元。
一、土地管理基本制度
二、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
三、基本农田保护
四、建设用地审批
五、土地征收
六、宅基地管理 七、土地开发整理
主要内容
八、土地供应
九、土地登记
十、土地宏观调控有关政策
十一、村委会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一、土地管理基本制度
(一)土地公有制 根据《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包括
自然资源基础业务知识

1、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国情是什么?答: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2、耕地保护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作用?答:(1)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的粮食安全;(2)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的社会稳定。
3、中国用占世界百分之几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几的人口?答: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4、我国耕地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几?答:耕地只占总国土面积的13%5、我国土地资源有哪些特点?答:(1)土地总量大,人均占有少;(2)山地多于平地,耕地比例小;(3)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4)后备土地资源有限(5)水土资源不平衡6、什么是土地管理?答:土地管理是国家用来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以及贯彻和执行国家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改造等方面的政策而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的综合性措施。
7、什么是土地所有权?答: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体现,是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土地实行占有、使用、收益和依照法律做出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土地所有权分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
8、土地所有权有哪几种类型?答: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我国土地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土地公有制的形式也就是土地所有权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全民所有制,即国家所有,另一种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即集体所有。
农村集体土地指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都属于农民集体土地;包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
9、什么是土地使用权?答:土地使用权是指使用人根据国家法律、文件、合同的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部分处分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分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
10、什么是土地使用权出让?答: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给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1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分别是多少?答:(1)居住用地70年;(2)工业用地50年;(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5)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