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_真题无答案

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_真题无答案

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总分150, 做题时间180分钟)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30分)
1. 课程目标
SSS_TEXT_QUSTI
2. 教学方法
SSS_TEXT_QUSTI
3. 教育制度
SSS_TEXT_QUSTI
4. 学校管理目标
SSS_TEXT_QUSTI
5. 苏格拉底法
SSS_TEXT_QUSTI
6. 稷下学宫
SSS_TEXT_QUSTI
二、简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德育中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

SSS_TEXT_QUSTI
2. 简述教师的基本素养。

SSS_TEXT_QUSTI
3. 简述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概念及其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

SSS_TEXT_QUSTI
4. 列举中国教育史上五所著名的书院。

SSS_TEXT_QUSTI
三、论述题
(每题20分,共80分)
1. 结合实际,论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之间的关系。

SSS_TEXT_QUSTI
2. 试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及其对教学和学习的启发。

SSS_TEXT_QUSTI
3. 试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评价其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SSS_TEXT_QUSTI
4. 试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SSS_TEXT_QUSTI
1。

201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感谢凯程陆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大贡献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解析】B批判教育学喜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阶级分析的离场研究教育,关注意识形态。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解析】D请注意,A和B是价值取向,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A.价值澄清模式B.认识发展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解析】A价值澄清模式重在让学生“选择”价值观。

4.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A.分析B.理解C.评价D.综合【解析】D学生去写一首七律诗,是调用了对所有七律诗的知识去完成的,所以是综合。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A.评价目的不同B.评价方法不同C.评价内容不同D.评价主体不同【解析】A形成性评价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终结性评价是为了甄别学生。

6.我国1958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C.坚持立德树人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解析】A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7.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A.融合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核心课程【解析】A两个科目合并为新的科目就叫做融合课程。

8.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A.程序教学模式B.掌握教学模式C.探究教育模式D.范例教学模式【解析】CABD均属于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2017年杭师大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333)

2017年杭师大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333)
三、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1、教师劳动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会对教师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答案】(1)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复杂性。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其次,教师的劳动过程是一种以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为主要形式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再次,教师的劳动任务是多方面的。
智力的发展与创造力的发展是相互依存。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高智商。智商的高低和创造水平的高低总体呈正相关,但并不是绝对对应关系,智力为创造性提供了现实基础。
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创造性的培养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非常重要的方面,智力的发展依赖于创造力的形成,并积极作用于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
启发性教学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增强创造力,加深对知识的运用与理解。
其基本要求有: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在实际教学中要研究文本,在恰当的地方设置疑问,让学生在思考中去掌握知识。
统觉的条件是兴趣。他认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兴趣相一致。
(2)教学进程理论。以统觉理论为基础,他认为统觉过程的完成具有三个阶段:感官的刺激、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合、统觉团的形成。相应地,他提出教学进程的三个阶段:单纯提示教学、分析教学、综合教学。
(1)教育不完全由国家控制,私人讲学盛行
(2)教育具有阶级性
(3)教育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国家公民。身心和谐发展包括:身体健美,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等美德
(4)不但重视体育教育,而且重视文化教育。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致良知2.以吏为师3.实科中学4.学科课程5.发现学习6.要素主义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形成性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

2.简述颜元的六斋及实学教育内容。

3.简述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的三个过程。

4.简述朱子读书法及其当代价值。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论述《朗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法》的内容及对教育民主化的影响。

2.论述班主任工作对班集体发展和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3.论述课程内容组织中“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的关系。

4.论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致良知答:致良知是由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

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

“理”存在于“心”中,“心即理”;“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

“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也是伦理道德观念。

“良知”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为人人所具有,不分圣愚;“良知”不会泯灭。

然而,“良知”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

“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

在王守仁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

2.以吏为师答:以吏为师是秦代的教育制度,源自于法家的教育主张。

“以吏为师”中的“吏”不是指“所有”的官吏,而是“专指”法官、法吏。

“以吏为师”即由国君直接掌控法律大权,主持制定律令,让全体官吏都去做施行法制教育的教师,教民学法。

3.实科中学答:实科中学是近代德、俄等欧洲国家实施实科教育的一种普通学校类型,为了适应工商业和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创办。

17所院校2017年333真题

17所院校2017年333真题

一、 名词解释 1.狭义的教育 2.教科书 3.学习动机 4.知识 5.教育目的 6.德育 二、简答 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3.简述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4.简述孔子的教育方法 5.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三、论述题 1.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理论思想 2.论述道德不良的成因和措施 福师大 2017 年 333 真题 一、名解 16 六艺教育 17 大学院制 18 新教育运动 19《国防教育法》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年 333 真题 一 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 2.教学方法 3.苏格拉底法 4.学校管理目标 6.稷下学宫 二 简答 1.简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3.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 4.列举中国五大书院 三 论述 1.论述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2.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3.论述建构主义中的教育观,学生观,知识观 4.论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年 333 真题 一:选择题 1、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的是 2、第一位提出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家是 3、教学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评价是什么评价 4、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
二、简答 5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6 朱子读书法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7 颜元的“六斋”“实学”的教育内容 8 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理论 三、论述 1 联系实际论述课程内容组织“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的关系 2《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 案》及其对教育民主化的作用 3 联系实际论述班主任工作对班集体形成和学生品德发现的作用 4 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其条件 湖师大 2017 年 333 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庶富教. 2.五育并举. 3 道尔顿制. 4.理想国. 5.元认知. 6 顺向迁移 二、简答题: 11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为什么教育学研究要研究问题。2.实施教育的机构。 3.晏阳初的三大教育四大方式 4.朱子读书法 5.人本主义思潮

上海师范大学历年教育硕士333真题汇编(完整资料).doc

上海师范大学历年教育硕士333真题汇编(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教育目的2.教学3.京师大学堂4.苏格拉底方法5.五育方针6.德育过程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教学评价的原则2.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3.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4.问题的性质,问题分为几种?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80分)1.结合课程改革,探讨教师专业素养的问题。

2.评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3.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分析优点和局限性。

4.结合韦纳的三个维度,对考试成功和考试失败进行归因分析,要涉及后续行为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元认知2、苏格拉底法3、教育制度4、教育性教学5、德育过程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2、简述自然主义3、简述学记的主要内容4、问题的性质,问题分为几种?举例说明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80分)1、巴尔赫特教育思想2、五育并举3、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课程标准2、教育目的3、学校管理4、多元智力理论5、骑士教育6、京师同文馆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2、教育怎么体现社会流动功能3、教师的专业素养4、百日维新的改革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卢梭自然教育理论2、科举制及影响3、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比较4、举例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学校管理目标2、教育评价3、课程方案4、德育5、稷下学宫6、三艺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2、教育如何体现其文化功能3、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理论4、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概念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结合实际,分析教师角色冲突及其解决办法2、张之洞“中体西用”教学思想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3、赫尔巴特教学思想的教育贡献及其局限性4、分析比较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及其对教育的启示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负强化2、学校教育制度3、稷下学宫4、课程设计5、苏格拉底法6、德育过程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卢梭的主要教育思想2、教师的劳动有哪些价值?3、简述教育的生态功能4、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80分)1、评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思想2、评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3、结合实例论述传授/接受学习的主要过程4、建构主义评述(可举个例子,也可两者对比)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课程标准2、教学方法3、苏格拉底法4、学校管理目标5、稷下学宫6、教育制度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举例说明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2、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3、列举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五大书院4、简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80分)1、论述先行组织者及其在学习中的运用2、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作用与局限性3、论述建构主义中的教学观,学生观,知识观4、论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局限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教学过程2、德育过程3、教育制度4、苏格拉底教学法5、京师同文馆6、卢梭自然主义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3、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4、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80分)1、评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2、结合实例说明和评价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3、结合实例说明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4、评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上海师范大学历年教育硕士真题汇编

上海师范大学历年教育硕士真题汇编
1、卢梭自然教育理论
2、科举制及影响
3、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比较
4、举例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
上海师范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
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学校管理目标
2、教育评价
3、课程方案
4、德育
5、稷下学宫
2、教师的劳动有哪些价值?
3、简述教育的生态功能
4、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
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评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思想
2、评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
3、结合实例论述传授/接受学习的主要过程
4、建构主义评述(可举个例子,也可两者对比)
上海师范大学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5、德育过程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自然主义
3、简述学记的主要内容
4、问题的性质,问题分为几种?举例说明
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80分)
1、巴尔赫特教育思想
2、五育并举
3、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上海师范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
上海师范大学历年教育硕士真题汇编
———————————————————————————————— 作者:
———————————————————————————————— 日期:
上海师范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
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专业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真题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专业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真题

一、名词解释(陈述要点,不必论述,每小题5分,共25分)
1. 可比性
2. 流传学
3. 原型批评
4. 接受研究
5. 形象学的“乌托邦”功能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 比较文学在欧洲诞生时有哪些主要的标志?
2. 主题学的母题与主题有何同异之处?
3. 简述“诗学”一词的中西蕴含。

三、论述题(每小题40分,共80分。

三小题任选其中之二作答)
1. 法国学者卡雷(J. M. Carré)说:“影响研究很难(做)。

”试以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学派为理论背景对此予以阐释。

2. 试述比较文学译介学与一般文学翻译研究的同异关系。

3. 试以诗与画的关系阐述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与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
2.教学方法
3.稷下学宫
4.苏格拉底法
5.学校管理目标
6.教育制度
二.简答题
1.教学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
2.简述奥苏泊尔先行组织者的含义及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3.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4.列举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五大书院
三.论述题
1.论述教师的素养
2.论述建构主义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及对教学的启示
3.试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以及其影响和弊端
4.试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