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

合集下载

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课后作业答案1. 一滴体积为V 的油酸滴入水中,形成面积为S 的单分子油膜。

则油酸分子的直径 d = 。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 ,则油酸的密度ρ= 。

答案:1.V /S 3πMS 3/4V 3N A2.某种油剂的密度为8×102kg /m 3,取这种油剂0.8g 滴在平静的水面上,最后形成的油膜最大面积约为( )A.1010cm 2B.1010m 2C.104cm 2D.104m 2答案:2.D3.取1cm 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cm 3的油酸酒精溶液。

已知1cm 3的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随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薄膜,测出这一薄膜的面积为0.2m 2,由此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为多少米?(取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3.一滴油酸溶液含油酸的体积31036m 10m 10502001V --=⨯⨯=4.某同学在实验室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大小”实验中,已知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 mL 溶液中有纯油酸6 mL.用注射器抽得上述溶液2 mL ,现缓慢地滴出1 mL 溶液,共有液滴数为5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上,在刻有小正方形坐标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试问:(1)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________模型,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________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分子的________。

(2)右图中油酸膜面积为22400 mm 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体积是________ mL ;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 m .(最后一空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答案:4. (1)小球 单分子 直径(2)1滴混合溶液中含纯油酸体积:V =150·6104 mL =1.2×10-5 mL ; 由d =V S =5×10-10m.5.利用油膜法可以粗略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把密度ρ=0.8×103 kg/m 3的某种油,用滴管滴出一滴油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已知这滴油的体积为V =0.5×10-3 cm 3,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 =0.7 m 2,油的摩尔质量M 0=0.09 kg/mol 。

高考物理中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

高考物理中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

高考物理中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1实验原理油酸滴在水面上,可认为在水面上形成了单分子油膜,,如把分子认为是球状,,测出其厚度即为直径。

2实验器材盛水方盘、注射器(或胶头滴管)、试剂瓶、坐标纸、玻璃、痱子粉(或石膏粉)、酒精油酸溶液、量筒3步骤盘中倒水侍其静,胶头滴管吸液油,逐滴滴入量筒中,一滴体积应记清,痱粉均撒水面上,靠近水面一滴成,油膜面积稳定后,方盘上放玻璃稳,描出轮廓印(坐标)纸上,再把格数来数清,多于半格算一格,少于半格舍去无,数出方格求面积,体积应从浓度求。

4.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注意方盘是否干净,否则油膜难以形成。

(2)方盘中的水应保持平衡,痱子粉应均匀浮在水面上(3)向水面滴酒精溶液时应靠近水面,不能离水面太高,否则油膜难以形成。

(4)向水面只能滴一滴油酸溶液(5)计算分子直径时,注意滴加的不是纯油酸,而是酒精油酸溶液,应用一滴溶液的体积乘以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1.实验原理实验采用使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层单分子油膜的方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当把一滴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时,油酸就在水面上散开,其中的酒精溶于水,并很快挥发,在水面上形成如图1甲所示形状的一层纯油酸薄膜。

如果算出一定体积的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即可算出油酸分子的大小.用V表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纯油酸的体积,用S表示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用d表示分子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d=错误!。

图12。

实验器材盛水浅盘、注射器(或滴管)、容量瓶、坐标纸、玻璃板、痱子粉(或细石膏粉)、油酸酒精溶液、量筒、彩笔。

3。

实验步骤(1)用稀酒精溶液及清水清洗浅盘,充分洗去油污、粉尘,以免给实验带来误差。

(2)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取纯油酸1 mL,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然后向容量瓶内注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500 mL刻度线为止,摇动容量瓶,使油酸充分溶解在酒精中,这样就得到了500 mL含1 mL纯油酸的油酸酒精溶液。

(3)用注射器(或滴管)将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并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V n时的滴数n。

(4)根据V0=错误!算出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0。

(5)向浅盘里倒入约2 cm深的水,并将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6)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

(7)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将油酸膜的形状用彩笔画在玻璃板上. (8)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求面积时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

(9)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配制比例,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并代入公式d =错误!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d.(10)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多测几次油酸薄膜的厚度,并求平均值,即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1.数据处理根据上面记录的数据,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总结

选修3—3考点汇编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V=Sd (S —单分子油膜的面积,V —滴到水中的纯油酸的体积)(2)阿伏伽德罗常数: 1mol 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2316.0210A N mol-=⨯(3)对微观量的估算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Ⅰ.球体模型直径d = 36V 0π.Ⅱ.立方体模型边长d = 3V 0.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Ⅰ.微观量: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0.Ⅱ.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 、摩尔体积V m ,物体的质量m 、摩尔质量M 、物体的密度ρ.联系:AV M vm ==ρ a.分子质量:A mol N M m =0=Amol N Vρ b.分子体积:AmolN V v =0=M ρN A (气体分子除外)c.分子数量:A A A A mol mol mol molM v M vn N N N N M M V V ρρ==== 特别提醒:1、固体和液体分子都可看成是紧密堆集在一起的。

分子的体积V 0=V m N A,仅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对气体不适用,仅估算了气体分子所占的空间。

2、对于气体分子,d =3V 0的值并非气体分子的大小,而是两个相邻的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任何两种物质之间(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小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油膜测分子实验报告

油膜测分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掌握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操作步骤。

3. 训练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计算能力。

4. 深入理解分子直径的数量级和分子结构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油膜法是一种利用油膜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层来估算分子直径的方法。

实验原理如下:1. 将一定体积的纯油酸用酒精稀释,制成油酸酒精溶液。

2. 用注射器吸取一定体积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油滴会在水面上散开,形成单分子层油膜。

3. 通过测量油膜的面积和已知油滴的体积,根据油膜法公式计算出油分子的直径。

三、实验器材1. 油酸酒精溶液(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1ml)2. 注射器3. 水槽4. 痱子粉5. 直尺6.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在水槽中盛满清水,撒上痱子粉。

2. 用注射器吸取一定体积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槽中。

3. 观察油滴在水面上散开,形成单分子层油膜。

4. 待油膜稳定后,用直尺测量油膜的面积。

5. 计算油滴的体积和油膜的面积。

6. 根据公式计算油分子的直径。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1ml。

2. 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200滴。

3. 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0.005ml。

4. 油膜面积为1.0cm²。

5. 油分子的直径为0.005ml ÷ 1.0cm² = 0.005cm = 5×10⁻⁵cm。

六、实验讨论与分析1. 本实验采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原理简单,操作方便,误差较小。

2.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油滴的体积和油膜的面积测量精度,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果表明,油分子的直径约为5×10⁻⁵cm,与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相符。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原理和方法。

2. 实验结果验证了分子直径的数量级,加深了对分子结构的认识。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要点导学】1、思想方法:“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将微小的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明显的易于测量的物理量的测量方法,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2、物质基础:由于分子直径太小.因此,若将1滴纯油酸滴于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太大,不便于测量,且纯油酸在水面上扩张也太慢,因此,本实验中使用酒精稀释的油酸溶液,利用的便是酒精易挥发(使油滴尽快在水面上扩张形成单分子油膜)且溶于水(最后在水面上形成的还是纯油酸薄膜)的特性.因此,我们应先根据题设条件求出滴在水面上的一滴溶液中所含纯油酸的体积V ,则油膜的厚度D =V /S ,即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3、误差来源:主要来自⑴实验时油酸酒精溶液的实际浓度和理论值间存在偏差;⑵实验时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实际体积和理论值间存在偏差;⑶实验时粉粒和油酸在水面上的实际分布情况和理想中的“均匀”、“单分子纯油酸层”间存在偏差;⑷实验时采用“互补法(即不足半个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计算获得的油膜面积与实际的油膜面积间存在偏差.4、操作要领:(1)油酸酒精溶液配制比例恰当;(2)量取1mL 油酸酒精溶液后计量滴数时应尽量使每滴大小相同;(3)往水面上洒滑石粉时要适量、均匀;(4)滴入溶液后要在稳定后再画轮廊;(5)计数单元面积时耐心细致。

【范例精选】例1.试述“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原理.解答 采用油膜法粗略地测定分子直径的原理是:将一滴已测出体积V 的油滴在水面上,油在水面上展开形成了一单分子油膜,如图7-6-1所示.假设油分子是球形的,并且油膜中的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紧密排列的,那么便可认为油膜的厚度就等于油分子的直径.因此,只要测出油滴在水面上展开的面积S .即可算出油分子直径D =S V . 拓展 将1ml 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ml 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1ml 溶液有60滴,取1滴这样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最终在水面上形成了面积为0.15m 2的油膜,试由此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解析 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V =39610121601102001m --⨯⨯=⨯⨯ 所以每个油酸分子的直径D =m m S V 109106.51015.0121--⨯=⨯⨯=【能力训练】1、在下列器材中,本实验中不需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实验_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7.1实验_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实验中,如果算出一定体积的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单 分子油膜的面积 S(如图 1 乙所示),即可算出油酸分子的 大小,直径 d=VS.
图1
三、实验器材 清水、酒精、油酸、量筒、浅盘(边长约30 cm~40 cm)、注射器(或滴管)、玻璃板(或有机玻璃板)、彩笔、痱 子粉(或石膏粉)、坐标纸,容量瓶(500 mL). 四、实验步骤 1.用稀酒精溶液及清水清洗浅盘,充分洗去油污、 粉尘; 2.配制酒精油酸的溶液; 3.用注射器或滴管将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 中,并计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VN时的滴数N;
9.根据酒精油酸溶液的配制比例,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
酸的体积 V,并代入公式 d=VS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 d; 10.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多测几次油酸薄膜的厚度,并求
平均值,即为油酸分子的大小.
五、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将所有的实验用具擦洗干净.实验 时,吸取油酸、酒精和溶液的移液管要分别专用,不能混 用,否则会增大实验误差. 2.痱子粉和油酸的用量都不可太大,否则不易成 功. 3.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以小于0.1%为宜,不宜长时 间放置. 4.浅盘里水离盘口面的距离应较小,并要水平放置, 以便准确地画出薄膜的形状,画线时视线应与板面垂直.

4.根据 V0=VNN算出每滴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 V0; 5.向浅盘里倒入 2 cm 深的水,并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 匀地撒在水面上; 6.用注射器或滴管将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一滴; 7.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或有机玻璃板) 放在浅盘上,并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用彩笔画在玻璃板上; 8.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 酸薄膜的面积 S;
六、误差分析 1.油酸酒精溶液配制后长时间放置,溶液的浓度容 易改变,会给实验带来较大误差. 2.利用小格子数计算轮廓面积时,轮廓的不规则性 容易带来计算误差. 3.油膜形状的画线误差.

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

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

实验六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操作】一、实验目的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二、实验原理与方法1.实验原理:利用油酸的酒精溶液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将油酸分子看作球形,测出一定体积油酸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用d=V/S计算出油膜的厚度。

这个厚度就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

-油酸的分子式为C17H33COOH,它的一个分子可以看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C17H33——,另一部分是——COOH,其中——COOH对水有很强的亲和力,当把一滴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时,油酸就在水面上散开,其中的酒精溶于水并很快挥发,在水面上形成近似圆形的一层纯油酸薄膜,其中C17H33—一部分冒出水面而——COOH部分留在水中,油酸分子直立在水面上,形成一个单分子油膜。

单分子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的原理,类似于取一定量的小米,测出它的体积V,然后把它平摊在桌面上,上下不重叠,一粒紧挨一粒,量出这些米粒占据桌面的面积S,从而计算出米粒的直径。

2. 实验方法:估测法、累计测量法、间接测量法三、实验器材浅盘、痱子粉、注射器(或滴管)、量筒、透明坐标板、水彩笔(或钢笔)、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步骤](1)先在浅盘中倒入2~3cm深的水,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撒在水面上。

(2)用滴管或注射器将酒精油酸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至1ml,记下滴入的滴数n,算出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V0/滴。

(3)用注射器或滴管将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一滴,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透明坐标板放在浅盘上,用水彩笔或钢笔画出油膜形状。

(4)将玻璃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膜面积S;或通过数玻璃板上的方格数,算出油膜面积S。

(5)根据溶液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6)用一滴纯油酸的体积V和薄膜面积S,即可计算出薄膜的厚度d = V/S。

([注意事项](1)油酸酒精溶液配制后,不要长时间放置,以免改变浓度,产生误差。

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以接近l‰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的大小
【实验操作】
一、实验目的
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1.实验原理:
利用油酸的酒精溶液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将油酸分子看作球形,测出一定体积油酸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用d=V/S计算出油膜的厚度。

这个厚度就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

油酸的分子式为C17H33COOH,它的一个分子可以看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C17H33——,另一部分是——COOH,其中——COOH对水有很强的亲和力,当把一滴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时,油酸就在水面上散开,其中的酒精溶于水并很快挥发,在水面上形成近似圆形的一层纯油酸薄膜,其中C17H33—一部分冒出水面而——COOH部分留在水中,油酸分子直立在水面上,形成一个单分子油膜。

单分子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的原理,类似于取一定量的小米,测出它的体积V,然后把它平摊在桌面上,上下不重叠,一粒紧挨一粒,量出这些米粒占据桌面的面积S,从而计算出米粒的直径。

2. 实验方法:估测法、累计测量法、间接测量法
三、实验器材
浅盘、痱子粉、注射器(或滴管)、量筒、透明坐标板、水彩笔(或钢笔)、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先在浅盘中倒入2~3cm深的水,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撒在水面上。

(2)用滴管或注射器将酒精油酸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至1ml,记下滴入的滴数n,算出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V0/滴。

(3)用注射器或滴管将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一滴,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透明坐标板放在浅盘上,用水彩笔或钢笔画出油膜形状。

(4)将玻璃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膜面积S;或通过数玻璃板上的方格数,算出油膜面积S。

(5)根据溶液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6)用一滴纯油酸的体积V和薄膜面积S,即可计算出薄膜的厚度d = V/S。

[注意事项]
(1)油酸酒精溶液配制后,不要长时间放置,以免改变浓度,产生误差。

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以接近l‰为宜。

(2)注射器针头高出水面的高度应在1cm之内,当针头靠近水面(油酸酒精溶液没滴下之前)时,会发现针头下方的痱子粉末层已被排开,这是由于针头中酒精挥发所致,不影响实验效果.
(3)实验时针管(或滴管)在接近水面1cm左右滴油酸溶液,并且在液面稳定后,画下液面形状。

(4)在玻璃上画轮廓线时,要待测油酸面扩散后又收缩稳定后再画,这是因为:
①水面受油酸酒精溶液液滴扩散冲击后又要恢复;
②酒精挥发引起的液面收缩。

(5)要保证1mL溶液的滴数,准确无误;要控制滴液滴时的速度,确保液滴体积稳定。

(6)在计算面积时,如玻璃板上有直径1cm的方格,数方格数将不满半格的舍弃,超过半格的记为一格。

(7)油酸酒精溶液的液滴要适当多一些。

(8)每次实验时要让浅盘中的水稳定后再做。

(9)痱子粉不宜撒得过厚,重做实验时,水要从盘的一侧边缘倒出,这样残留在盘上的油酸量少,容易清洗干净。

(10)做完实验后,把水从盘的一侧边缘倒出,并用少量酒精清洗,然后用脱脂棉擦去,最后用水冲洗,以保持盘的清洁。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
1.油酸体积的计算
如果知道油酸酒精溶液浓度为P,测量出N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V,那么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的油酸体积为V1.
2.数格子的方法
这是估测不规则形状面积的一种方法:将一玻璃板放在不规则面积的上方,在玻璃板上画出不规则图形的轮廓,然后将其放在坐标纸上,数出不规则图形的轮廓包围的方格数.计算方格数时,不足半个格子的舍去,多于半个格子的算一个,方格边长的单位越小,这种方法求出的面积越精确。

六.误差分析与问题讨论
1、纯油酸体积的计算误差。

包括量取体积时的测量误差,数滴数时用力大小不同造成的一滴溶液的体积误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发生变化。

2、油膜面积的测量误差主要是:
(1)油膜形状的画线误差
(2)数格子法本身是一种估算的方法,自然带来误差。

3、油酸在扩散形成油膜的过程中分子重叠造成的误差。

【实验考点】
1、实验考试要求:
高考要求:B 级(学会要求)
学业考要求:B 级(学会要求)
2、典型题目
1.(2013年上海毕业会考)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所占的体积为V ,在水面上散开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 ,则油酸分子的直径d =________。

如果实验中油膜没有完全散开,则得到的油酸分子直径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2011年上海高考)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
(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②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③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④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

改正其中的错误:
(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一滴溶液的体积为3
4.810ml -⨯,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240cm ,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 。

3.(2008年上海高考)体积为V 的油滴,滴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面积为S 的,则该油滴的直径约为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油的摩尔质量为M ,则一个油的质量为 。

4.(2011年全国卷理综)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为40 cm 的浅盘里倒入约2 cm 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⑴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

(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⑵将1 cm 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 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l cm 3 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

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 2。

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m 。

(结果保留l 位有效数字)
5.(2011年江苏卷)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前,查阅数据手册得知:油酸的摩尔质量M=0.283kg ·mol -1,密度ρ=0.895×103kg ·m -3.若100滴油酸的体积为1ml ,则1滴油酸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取N A =6.02×1023mol-1.球的体积V 与直径D 的关系为V=3
D 61π,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主要从实验思想方法、实验操作步骤与数据处理和实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八.实验教学
1、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经验(典型问题、如何做)
(1)油膜边界不平滑,出现较大的裂痕。

原因分析:痱子粉撒得不均匀,厚度太大,使油膜散开时在不同方向受到的阻力不同,滴溶液时注射器距水面过高;
对策:均匀洒下痱子粉,厚度以白点和水色的暗点数量大致相当为准,高度控制在1cm 左右。

(2)油膜扩散到了容器边缘导致分子重叠。

原因分析:油酸溶液浓度过大;
对策:配置溶液时保持浓度要接近1:1000。

(3)同样一毫升溶液,数滴数时为什么每次实验会有较大的不同。

原因分析:溶液滴的快慢会导致每一滴溶液的体积有不小的差别;
对策:注意用力的均匀,保持与实际实验时滴一滴所用时间的一致或者直接拔掉活塞让水滴自然滴下。

(4)做实验时同学来来回回挤挤攘攘取水倒水,相互影响。

原因分析:本实验需要用到大量的水;
对策:把实验放到化学实验室进行。

(5)可能会有很多同学只是知道按步骤来做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原因分析:教师缺少必要的原理和步骤教学;
对策:重视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的详细讲解。

2、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在实验中发现即使油膜碰到容器壁发生了分子重叠,最后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有时候还是满足分子直
径为0.8×10-9m —2×10-9m ,遇到类似情况怎么给同学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