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氯化铯梯度离心原理

氯化铯梯度离心原理密度梯度离心(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用一定的介质在离心管内形成一连续或不连续的密度梯度,将细胞混悬液或匀浆置于介质的顶部,通过重力或离心力场的作用使细胞分层、分离。
这类分离又可分为速度沉降和等密度沉降平衡两种。
密度梯度离心常用的介质为氯化铯,蔗糖和多聚蔗糖。
分离活细胞的介质要求:1)能产生密度梯度,且密度高时,粘度不高;2)ph中性或易调为中性;3)浓度大时渗透压不大;4)对细胞无毒。
密度梯度离心原理当不同颗粒之间存在沉降系数差异时,在一定离心力的作用下,颗粒以一定的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不同的区域形成分区。
密度梯度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method 密度梯度区带离心法(简称区带离心法):区带离心法是将样品加在惰性梯度介质中进行离心沉降或沉降平衡,在一定的离心力下把颗粒分配到梯度中某些特定位置上,形成不同区带的分离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①分离效果好,可一次获得较纯颗粒;②适应范围广,能象差速离心法一样分离具有沉降系数差的颗粒,又能分离有一定浮力密度差的颗粒;③颗粒不会挤压变形,能保持颗粒活性,并防止已形成的区带由于对流而引起混合。
此法的缺点是:①离心时间较长;②需要制备惰性梯度介质溶液;③操作严格,不易掌握。
密度梯度区带离心法又可分为两种:(1)差速区带离心法:当不同的颗粒间存在沉降速度差时(不需要像差速沉降离心法所要求的那样大的沉降系数差)。
在一定的离心力作用下,颗粒各自以一定的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介质的不同区域上形成区带的方法称为差速区带离心法。
此法仅用于分离有一定沉降系数差的颗粒(20% 的沉降系数差或更少)或分子量相差3倍的蛋白质,与颗粒的密度无关,大小相同,密度不同的颗粒(如线粒体,溶酶体等)不能用此法分离。
离心管先装好密度梯度介质溶液,样品液加在梯度介质的液面上,离心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颗粒离开原样品层,按不同沉降速度向管底沉降,离心一定时间后,沉降的颗粒逐渐分开,最后形成一系列界面清楚的不连续区带,沉降系数越大,往下沉降越快,所呈现的区带也越低,离心必须在沉降最快的大颗粒到达管底前结束,样品颗粒的密度要大于梯度介质的密度。
替来他明——唑拉西泮合剂对大鼠脑皮质突触体钙动力学的影响

触 前 钙 离 子 内 流使 突触 体 内钙 离 子 浓 度 升 高 , 促使 突触 囊 泡 释 放 抑 制 性神 经 递 质 可 能是 其 产 生 全 身 麻 醉 作用 的机 理 之 一 。 关键词 : 替来他 明 ; 唑拉西泮 ; 突触体 ; 钙离子 ; 麻 醉 中 图分 类 号 : ¥ 8 5 9 . 7 9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5 2 9 — 6 0 0 5 ( 2 0 1 3 ) 0 4 — 0 0 6 9 — 0 2
p e r f o r me d . KC1 Wa s u s e d a s c h e mi c a l s t i mu l a n t t o i n d u c e i n c r e a s e s o f c a l c i u m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n s y n a p t o — s o me s .Fl u o r e s c e n c e i n t e n s i t y wa s d e t e c t e d u s i n g f l u o 一 3,a f l u o r e s c e n t c a l c i u m i n d i c a t o r , a f t e r h i g h,me d i — u m a n d l o w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f t i l e t a mi n e — z o l a z e p a m we r e a d d e d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i l e t a mi n e — z o l a z e p a m i n d u c e d a d o s e — d e p e n d e n t i n c r e a s e i n p r e s y n a p t i c c a l c i u m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Th e d i f f e r e n c e wa s e x t r e me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a s c o mp a r e d wi t h c o n t r o l( P< 0 . 0 1 ) . Th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t h e p o s s i b l e me c h a n i s m o f g e n e r a l a n a e s t h e t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5 MS s C 移植 治疗 的时间
MS s C 移植 治疗 S I C 的适宜 时间 目前研 究 尚未 统一 。 目 前 的基 础 研 究及 临床 研 究 多认 为较 早 治疗 能 取得 更佳 的效 果 。陈 少强等 “ 观察 了不 同 时间窗对静 脉途 径移 植 MS s C 在 脊髓 损伤 大 鼠内存活 和迁 移 的影 响 ,发现 S I后三天 是 C 最 佳 的治疗 时 间 。从病 理机制 上讲 ,S I后 急性期 由于血一 C 脊髓 屏 障破坏 , 损伤 区有 严重 的免 疫炎性 反应 ,多种炎性 因
着 科学研 究 的深入 ,干 细胞 移植有 望成 为治疗 S I的最 佳 C 方法 。可供选择 的细 胞类 型包括 :骨 髓 间充质干 细胞 ( s me. e c y ltm l , C 、神经干 细胞 、胚 胎干 细胞 、雪 n h ma s c l MS s) e e s
可以从脑室 下带沿 着 白质束 迁移 到皮 层 、 状体 、 纹 前脑 和 小 脑等部位 , 炎症和 免疫 反应 , 实 了 MS s 无 证 C 具有神 经干细 胞 的特性 。Mee “把雄性 小 鼠的骨髓 注射到 雌性基 因突变 zy 的小 鼠腹 腔 ,也发现 移植细 胞 能够 迁移 到脑 内,并 能分化 为 表 达 N u ( 经元特 异性 核 内抗 原 ) eN 神 阳性 的神经 元样细 胞 , 以上实验 研究表 明 MS s 以在体 内存活 、迁 移 ,与体 内组 C可 织有很好 的相容 性 ,并在微 环境 的影响下 分化 为神 经细胞 。
活 率 [9成年 哺乳 动 物脊 髓 中央 管周 围及 其 实质 一些 区域 1 3 ]
内含有 丰 富的神 经干 细胞 , 以 MS 移植 治疗 S I ,移 所 Cs C时 植 细 胞 可诱 导 这些 神经 干 细胞 分 化 为神 经元 而 进行 自我修 复 ,促 进神 经功 能 的恢 复 。 34 桥 接作 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突触前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2011年 科研热词 谷氨酸 骶髓后联合核 锥体神经元 脊髓 神经元 大鼠 全细胞记录 α -突触核蛋白 钙波 辣椒素受体 轴突记录 苯并(a)芘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稳态可塑性 离子通道 神经网络电活动 神经损伤 电镜 海马 模拟式信号传递 树突丝 机制 星形胶质细胞 数码式信号传递 抗生剂 抑制性突触 帕金森病 岛叶皮层 化学突触 动作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兴奋性突触 光镜放射自显影 光敏感通道 传递功能 中间神经元 γ -氨基丁酸 β -氨基丁酸 α camkii na+通道 gabab受体 atp 推荐指数 3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科研热词 视觉可塑性 肠易激综合征 细胞核 精神紊乱 突触 神经元可塑性 神经元 显像剂 弱视/神经生理学 大鼠 α -突触核蛋白 ampa受体 5-羟色胺转运蛋白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4 3 3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突触 3 大鼠 3 长时程抑制 2 甲状腺素 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 海马齿状回 2 前额叶 2 β 钙离子/钙调素依赖的蛋白激酶ⅱ 2 骶髓后联合核 1 钠-钾泵 1 运动 1 谷氨酸能突触 1 谷氨酸信号 1 谷氨酸 1 许旺细胞 1 蛇毒 1 脊髓损伤 1 脊髓 1 胚胎移植 1 突触融合蛋白质1 1 突触囊泡蛋白 1 突触囊泡 1 突触可塑性 1 突触前膜列阵蛋白1 1 突触前神经毒素 1 突触前 1 突触传递 1 神经递质释放 1 神经病变 1 神经元可塑性 1 磷脂酶a2 1 激动剂 1 海马 1 梗塞,大脑中动脉 1 扫描透射电子断层扫描术 1 患者 1 患病率 1 患儿 1 外毛细胞 1 听神经病 1 听力损失 1 吗啡成瘾 1 后向传播 1 动力学模型 1 分子机制 1 内毛细胞 1 内体样囊泡 1 全细胞记录 1 免疫组织化学 1 伏隔核 1 三维重构 1 skf97541 1
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原理解析

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原理解析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实验技术,用于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细胞和次细胞结构。
该方法基于样品中不同组分的密度差异,利用离心力和密度梯度分离的原理来实现。
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密度梯度制备:制备一个由多个密度层构成的梯度液体。
这些密度层是根据密度逐渐增加或减少排列的,通常由离心管或离心管中的夹层形成。
常用的密度梯度制备物质包括蔗糖、葡萄糖或碘化物等。
2. 样品处理:将待分离的样品加入到密度梯度中。
样品可以是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或多肽,也可以是细胞或次细胞结构如细胞核或线粒体等。
3. 离心分离:通过高速离心设备,施加离心力将密度梯度中的样品分离。
离心过程中,样品中的各个组分受到的离心力不同,根据其密度的差异在密度梯度中上下移动。
离心力越大,移动距离越远。
4. 提取和分析:离心分离后,不同密度层中的组分被提取出来,然后进一步进行分析。
这可以是采用分光光度法、蛋白质电泳、质谱分析或核酸杂交等技术。
通过分析不同密度层中的组分,可以获取样品中各种生物大分子或细胞结构的纯度和数量信息。
密度梯度离心法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分离和纯化。
这是因为,不同密度的组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根据其密度差异均匀地分布在梯度液体中,从而实现准确分离。
该方法对样品体积和细胞大小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适用于分离和研究多种不同类型的生物样品。
密度梯度离心法还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功能和结构的多个方面。
它可以用于分离不同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功能和组成。
该方法还可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复合物、染色体和病毒等,为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生理和生化特性提供有力的工具。
总结和回顾上述内容,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一种基于样品中不同组分密度差异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它可以通过制备密度梯度、施加离心力和分析不同密度层中的组分来实现。
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效率和广泛适用性的优点,可用于研究多种生物样品的分离和纯化,以及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功能和组成研究。
细胞离心方法和原理

离心方法和原理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
起始的离心速度较低,让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颗粒仍然悬浮在上清液中。
收集沉淀,改用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悬浮液,将较小的颗粒沉降,以此类推,达到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目的。
密度梯度离心(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用一定的介质在离心管内形成一连续或不连续的密度梯度,将细胞混悬液或匀浆置于介质的顶部,通过重力或离心力场的作用使细胞分层、分离。
这类分离又可分为速度沉降和等密度沉降平衡两种。
密度梯度离心常用的介质为氯化铯,蔗糖和多聚蔗糖。
分离活细胞的介质要求:1)能产生密度梯度,且密度高时,粘度不高;2)PH中性或易调为中性;3)浓度大时渗透压不大;4)对细胞无毒。
密度梯度离心原理不同颗粒之间存在沉降系数差时,在一定离心力作用下,颗粒各自以一定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不同区域上形成区带的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method〔1〕亦称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法。
用超离心机对小分子物质溶液,长时间加一个离心力场达到沉降平衡,在沉降池内从液面到底部出现一定的密度梯度。
若在该溶液里加入少量大分子溶液,则溶液内比溶剂密度大的部分就产生大分子沉降,比溶剂密度小的部分就会上浮,最后在重力和浮力平衡的位置,集聚形成大分子带状物。
利用这种现象,测定核酸或蛋白质等的浮游密度,或根据其差别进行分析的一种沉降平衡法。
自1958年米西尔逊(M.Meselson),斯塔尔(F.W.Stahl),维诺格拉德(J.Vinograd)成功地分离了〔15N〕DNA和〔14N〕DNA以来,该法取得许多成果。
为得到必要的浓度梯度,多采用浓氯化铯溶液,所以有时也使用氯化铯浓度梯度离心法这个名称,还可采用氯化铷、溴化铯等溶液。
通常利用分析超离心机,但在将细胞颗粒成分进行分离等以纯化为目的的情况,利用密度差,使用分离超离心机,采用预先制备好的蔗糖等的密度梯度。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中枢神经系统组织中的单个核细胞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中枢神经系统 组织中的单个核细胞
吕 翠,冯金红,侯召华ຫໍສະໝຸດ 魏云波,韩婷婷(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环境与健康免疫研究室,山东 济南 250014)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18.07.0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978(2018)07-1030-07 中国图书分类号:R332;R32281;R32924;R331125;R7443; R7457 摘要:目的 建立快速分离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组织中 单个核细胞的方法。方法 以正常 C57BL/6小鼠、实验性 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和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 为研究对象,通过 70% ~30%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 小鼠脑组织和脊髓中单个核细胞,利用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 存活率后,通过流式细胞术进一步分析细胞的表型特点。结 果 分离得到的单个核细胞存活率在 90%以上;流式细胞 术分析结果表明,EAE和 AD小鼠中浸润到 CNS的淋巴细胞 群比例明显升高,且介导炎症反应的 Th1和 Th17细胞亚群 比例明显升高,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 Treg细胞亚群比例 明显下降。结论 采用 70% ~30%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 从小鼠 CNS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存活率高,细胞活性不受 分离过程的影响,可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表型 特征。此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对 CNS淋巴细胞等单 个核细胞的分析。
量[4],但由于受到染色方法和检测手段的限制,这种方法不 能同时分析淋巴细胞的多个指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是一种先进的细胞定 量分析技术,它可以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并能同时从 1个 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与传统的荧光显微镜检查相比,具有 参数多、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因此,利用 FCM 分析 CNS中的淋巴细胞无疑是当前较全面、高效的方法。 近两年,在国内的研究中,这种方法开始被研究者采用,但在 处理组织样本的过程中,多数采用简单的机械研磨或酶消化 的方法来获得单个细胞[5-6],而由于 CNS中细胞种类繁多, 且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又较低,使得这两种方法获得的细胞纯 度、活性和产量均较低,不利于进行流式细胞分析。因此,本 研究在参照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7-8],利用正常 C57BL/6 小鼠、实验性 变 态 反 应 性 脑 脊 髓 炎 (experimentalallergicen cephalaomyelitis,EAE)和 阿 尔 茨 海 默 病 (Alzheimer’sdis ease,AD)模型小鼠,通过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了小 鼠脑组织和脊髓中单个核细胞,并利用 FCM 进行了细胞表 型的分析。旨在总结和建立一种方便、高效的从脑组织和脊 髓组织中获取单个核细胞的方法,为 CNS中单个核细胞(包 括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浸润的淋巴细胞等)功能的研究提 供重要分析手段。 1 材料与方法 1.1 AD模 型 小 鼠 APP/PS1小 鼠,C57BL/6JTgN(APP/ PS1)品系,合格证号:SCXK(京)2014-0011,♂,22~24周, 体质量(30±2)g,10只,购于至善(北京)健康医学研究院有 限公司,饲养于山东省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动物房。动物饲 养完全遵照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条例。 动物房湿度为 50% ~55%,温度为(23±2)℃,12h明暗交 替采光,饲喂无菌普通鼠粮,自由饮水。本研究动物实验通 过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和监督。 1.2 MOG35~55诱导 C57BL/6小鼠 EAE模型 1.2.1 实验动物 8~10周龄♀C57BL/6小鼠,合格证号: SCXK(京)20120001,体质量(20±2)g,10只,购于北京维通 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利用 MOG35~55多肽(Mim otopesPeptides公司)、弗氏完全佐剂(completeFreund’sad juvant,CFA)(Chondrex公司,Cat#7001)和百日咳毒素(per tussistoxin,PT)(ListBiologicalLaboratories公 司,Cat#180) 诱导 EAE模型。 1.2.2 C57BL/6小鼠 EAE模型的建立 EAE模型的建立 参照已报道的方法[9]。简述如下:MOG35~55多肽用 PBS
精品解析:2023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A4答案卷尾

黄山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一、选择题1.关于真核细胞线粒体的起源,科学家提出了一种解释: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细菌,被吞噬的细菌不仅没有被消化分解,反而在细胞中生存下来了。
在共同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需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
以下证据不能..支持这一论点的是()A.线粒体内的蛋白质,大多数是由核DNA指导合成B.线粒体内存在与细菌DNA相似的环状DNAC.线粒体内核糖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与某些细菌的核糖体相似D.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2.“半叶法”测定光合速率时,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设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运输。
适宜光照下4小时,在A、B截取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b。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要测定叶片的呼吸速率,需要在光照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B.选择叶片时需注意叶龄、着生部位、叶片对称性及受光条件等的一致性C.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该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数值为:(b-a)/4D.若用“半叶法”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否为淀粉,则实验前需要对植物做饥饿处理3.如图是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三个细胞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均来自甲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产生的突变基因一定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B.乙细胞的染色体组数是丙细胞的两倍C.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D.等位基因的分离只能发生在乙细胞所示的时期中4.科学家以果蝇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被热醒”的原因。
研究发现夜间环境温度升高时,果蝇的AC神经元感知温度变化产生兴奋。
该信号通过神经传导,最终抑制脑间PI神经元的活动(PI的功能相当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从而促进夜晚觉醒,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递质CNMa与CNMa受体结合可使PI神经元相应的膜发生Na+内流B.若某药物能促进突触间隙中CNMa的分解,则可降低高温对夜晚睡眠质量的影响C.AC神经元接受高温刺激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PI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脑干5.洪泛区是指江河两岸、湖周、海滨易受洪水淹没的区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生物种类丰富,合理利用这些地区发展生产、缩小洪灾是十分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不能用刹车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密度梯度离心
• 优点:
• ①分离效果好,可一次获得较纯颗粒; • ②适应范围广,既能分离具有沉淀系数差的颗粒,又能分离有
一定浮力密度差的颗粒; • ③颗粒不会积压变形,能保持颗粒活性,并防止已形成的区带
由于对流而引起混合。
• 缺点:
• ① 离心时间较长; • ② 需要制备梯度; • ③ 操作严格,不宜掌握。
isotonic solution • 7.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脑突触体分离
1. 组织按1:10(1g:10ml)的比例投入冰冷的PH 7.4匀 浆缓冲液,用匀浆器制备匀浆后移至离心管。
2. 离心 1,000g x 10 min,将上清液S1移至干净试管。 3. 离心 16,000g x 20 min,留取沉淀P2。 4. 将沉淀溶于10倍体积的0.32 mol / L 蔗糖液。 • 铺于蔗糖梯度上(0.8 mol / L【27%】和1.2 mol / L
【41%】各1.5ml)离心65,000g x 45min。收集 0.8mol/L与1.2mol/L蔗糖界面之间的致密物。 5. 用PBS溶液(pH7.4)洗去蔗糖,再离心16,000g x 30min,收集沉淀即为突触体。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 ④硅溶胶:如Percoll • ⑤蛋白质:如牛血清白蛋白 • ⑥重水D2O • ⑦非水溶性有机物:如氟代碳等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常用于等密度离心梯度材料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等密度梯度离心
• ①离心时间要长
•
②可用角式转头或水平式转头
•
③粒子密度相近或相等时不宜用
•
④密度梯度溶液中要包含所有粒子密度
0.32M蔗糖 匀浆1ml
0.8M蔗糖 1.5ml
1.2M蔗糖 1.5ml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Thank you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preparation of synaptosomes
• 1. Preparation of sucrose gradients • 2. Homogenization • 3. Preparation of S1 fraction from brain tissue • 4. Preparation of P2 fraction from brain tissue • 5. Sucrose gradient fractionation procedure • 6.Transfer of synaptosomes from sucrose to an
•
• 等密度沉降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R-z离心法中梯度液的作用
• 离心过程中以及离心完毕后,取样时起着支 持介质和稳定剂的作用,避免因机械振动而 引起已分层的粒子再混合。(减少样品的扩 散)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密度梯度离心法
分离原理 介质
离心力场 离心过程 离心时间
R-zgt;0即样品顺离心力方向沉降 • σ〈 S时 V〈 0即样品逆离心力方向上浮 • σ=S时 V=0即样品停止沉降或上浮,"稳定"在这一位置 • 用这个公式可以很好地解释在速率一区带离心法或等密度离心法中单一样品的沉降
(或上浮)行为。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密度梯度离心
•
• 速率-区带 (R-z)离心法
以物质沉降速度的不同进行分离 以物质的浮力密度不同进行 分离
密度小,
如蔗糖、甘油、聚蔗糖,蔗糖浓 度10%~67%,密度1~1.3g/cm3, 预制梯度,不连续
密度大, 如CsCl, 密度为1~1.9g/cm3, 自成连续梯度
强,离心速度高,使被分离物质 稍强,速度相对低,使CsCl
易沉降
形成梯度,建立沉降扩散平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密度梯度离心
•
• 速率-区带 (R-z)离心法
•
• 等密度沉降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V=d2÷18×(σ-s)÷η×ω2r
• V:是某一时刻样品的沉降速度(厘米/秒) • d:样品颗粒的直径(厘米),我们在初步计算时就假说样品颗粒为球体。非球形
颗粒样品,可以以上式为基础进行修正。 • σ:样品颗粒的密度(克/厘米3) • s:密度梯度液的密度(克/厘米3) • η:密度梯度液的粘性系数(克/厘米·秒) • ω:离心机重轴的旋转角速度(1/秒),ω=2πN÷60,N:转/分 • r:颗粒所在位置与旋转轴心之间的距离,即离心半径(厘米)
亚细胞结构分离技术密度梯度离心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离心技术
• 差速离心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 是指在密度均一的介质中由低速到高速逐级离心,用于分离不 同大小的细胞和细胞器。
• 密度梯度离心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 是用一定的介质在离心管内形成一连续或不连续的密度梯度, 将细胞混悬液或匀浆置于介质的顶部,通过重力或离心力场的 作用使细胞分层、分离。
衡
样品向离心管底沉降
不论样品起始时在什么位置, 离心中样品停留于介质的等 密度部位
较短,一般为几小时到几十小时 较长,十几小时到数天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密度梯度材料的选择原则
• 1.与被分离的生物材料不发生反应,且易与所分离的生物材料分开。
•
2.可达到要求的密度范围,且在所要求的密度范围内,粘度低,渗透压低, 离子强度和pH变化较小。
•
3.不会对离心设备发生腐蚀作用。
•
4.容易纯化,价格便宜或容易回收。
•
5.浓度便于测定,如具有折光率。
•
密度梯度离心法抽提脑突触体
R-z离心法梯度介质
• ①糖类:蔗糖、甘油、聚蔗糖(Ficoll)、右旋糖酐、 糖原
• ②无机盐类:CsCl(氯化铯)、RbCl(氯化铷)、 NaCl、KBr等
• ③有机碘化物:三碘苯甲酰葡萄糖胺(matrizamide)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