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操作流程
PBMC的分离

PBMC的分离物品准备:外周血来源的白细胞浓缩液、生理盐水、50ml注射器×1、20ml注射器×3、10ml注射器×2、50ml离心管×7、15ml离心管×4、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步骤:1、将外周血来源的白细胞浓缩液用生理盐水1:1稀释,从离心管边缘轻轻加于淋巴细胞分离液上面(淋巴细胞分离液与外周血来源的白细胞浓缩液等体积),离心(2000r/min,20min,22℃),分离白膜层细胞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2、用培养液洗涤5-6次(离心速度1500r 15min-1500r 15min-1000r10min-800r 10min-800r 5min),用含10%的胎牛血清的RPMI 1640液调整细胞浓度为2×106 /ml,加入6孔板,于37℃,5% CO2孵育箱培养2h,吸去悬浮的细胞,用温热的RPMI 1640培养液洗涤2遍,所得的贴壁细胞即DC前体细胞。
3、所吸去的悬浮细胞为淋巴细胞,用含10%的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含终浓度为800U/L的rhIL-2)重悬,计数并调整细胞密度为1×106/ml,置于75cm2培养瓶内,37℃,5% CO2孵育箱培养,隔天换含新鲜IL-2的RPMI 1640培养液维持细胞活力,待用。
注意事项:1、密度梯度离心时,加速度宜慢2、密度梯度离心时间不宜过长,对细胞损伤较大3、如分离后的细胞悬液中有较多红细胞,可使用红细胞裂解液,37℃裂解5min,注意裂解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一项单核细胞活性4、稀释血和分离液的比例可以是1:1或2:1,最好达离心管的1/2-2/3,1/2最好,分层明显,即50ml的离心管只装到30ml5、、6、吸取白膜层时,注意不要吸到分离液,可以先吸去血浆层7、注意淋巴细胞分离液和细胞培养液使用前都应水浴至室温8、离心后离心管中液体分为5层:血浆层、PBMC层、分离液层、粒细胞层、红细胞层。
PBMC的分离

PBMC的分离物品准备:外周血来源的白细胞浓缩液、生理盐水、50ml注射器×1、20ml注射器×3、10ml注射器×2、50ml离心管×7、15ml离心管×4、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步骤:1、将外周血来源的白细胞浓缩液用生理盐水1:1稀释,从离心管边缘轻轻加于淋巴细胞分离液上面(淋巴细胞分离液与外周血来源的白细胞浓缩液等体积),离心(2000r/min,20min,22℃),分离白膜层细胞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2、用培养液洗涤5-6次(离心速度1500r 15min-1500r 15min-1000r10min-800r 10min-800r 5min),用含10%的胎牛血清的RPMI 1640液调整细胞浓度为2×106 /ml,加入6孔板,于37℃,5% CO2孵育箱培养2h,吸去悬浮的细胞,用温热的RPMI 1640培养液洗涤2遍,所得的贴壁细胞即DC前体细胞。
3、所吸去的悬浮细胞为淋巴细胞,用含10%的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含终浓度为800U/L的rhIL-2)重悬,计数并调整细胞密度为1×106/ml,置于75cm2培养瓶内,37℃,5% CO2孵育箱培养,隔天换含新鲜IL-2的RPMI 1640培养液维持细胞活力,待用。
注意事项:1、密度梯度离心时,加速度宜慢2、密度梯度离心时间不宜过长,对细胞损伤较大3、如分离后的细胞悬液中有较多红细胞,可使用红细胞裂解液,37℃裂解5min,注意裂解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一项单核细胞活性4、稀释血和分离液的比例可以是1:1或2:1,最好达离心管的1/2-2/3,1/2最好,分层明显,即50ml的离心管只装到30ml5、吸取白膜层时,注意不要吸到分离液,可以先吸去血浆层6、注意淋巴细胞分离液和细胞培养液使用前都应水浴至室温7、离心后离心管中液体分为5层:血浆层、PBMC层、分离液层、粒细胞层、红细胞层。
外周单核细胞的分离原理

外周单核细胞的分离原理外周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是血液中的一类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分离PBMCs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根据细胞的不同密度将PBMCs从其他细胞分离出来。
密度梯度离心法利用了细胞的密度差异来实现分离。
该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样采集:从受试者或实验动物的外周静脉采集一定量的血样,通常使用抗凝剂(如EDTA)稀释血液,以避免血液凝固。
2. 离心:将稀释后的血样加入到离心管中,进行离心。
离心的目的是将PBMCs 从其他细胞(如红细胞和粒细胞)中分离出来。
离心条件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一般为1500-2000 rpm离心10分钟。
3. 密度梯度制备:在离心管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密度梯度物质。
经典的密度梯度物质是Ficoll或Percoll,它们是一种能形成密度梯度的高分子溶液。
加入密度梯度物质后,样品中的细胞会在梯度上下分布,根据密度的不同而被分离。
4. 二次离心:将加入密度梯度物质的离心管再次进行离心,以达到细胞分离的目的。
离心条件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一般为2000-2500 rpm离心20分钟。
5. 分离PBMCs:离心后,PBMCs位于密度梯度的上层,可以用移液器或吸管等工具从离心管顶部小心地取出,避免与下层的细胞发生混合。
取出的PBMCs 可以用生理盐水、细胞培养基或其他液体洗涤,去除多余的密度梯度物质和杂质。
以上就是分离外周单核细胞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以实现对PBMCs的高纯度分离,适用于多种细胞学和免疫学研究。
此外,还可根据实验需要对PBMCs进行进一步的分选、培养或分析,以满足不同研究的要求。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
它们在免疫反应、炎症、感染和肿瘤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从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对于许多研究项目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外周血PBMCs分离方法,并详细描述它们的步骤和应用。
方法一:梯度离心梯度离心是最常用的PBMCs分离方法之一、它利用了外周血中不同细胞的密度差异,通过离心使PBMCs在浓度梯度上进行分离。
以下是具体步骤:1.收集外周血样本,将其加入离心管中。
2. 向离心管中缓慢加入等体积的稀释液,常用的等体积稀释液有Ficoll-Paque、Lymphoprep等。
3. 将稀释液中的血液离心,离心速度和时间根据样品的要求而定。
一般来说,1200rpm离心10分钟即可。
4.离心过程中,PBMCs会沉积在离心管的界面上,分离出上清液。
5.使用移液器或玻璃毛细管,将上清液移至新的离心管中。
6.向新的离心管中加入如PBS等缓冲液,使细胞沉淀。
7.用离心将细胞沉淀下来,并去除上清液。
8.向细胞沉淀中加入培养基,使其重悬。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快速,可以同时分离出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
缺点是离心的条件需要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调整,有些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可能会受到损伤。
方法二:抗凝血液管离心另一种常用的PBMCs分离方法是使用抗凝血液管。
以下是具体步骤:1.收集外周血样本,将其加入含有抗凝剂的抗凝血液管中,常用的抗凝剂有EDTA、肝素等。
2.轻轻颠倒血液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3.将血液离心,离心速度和时间根据样品的要求而定。
4.离心过程中,PBMCs会沉积在离心管的底部,分离出上清液。
5.使用移液器或玻璃毛细管,将上清液移至新的离心管中。
6.向新的离心管中加入如PBS等缓冲液,使细胞沉淀。
7.用离心将细胞沉淀下来,并去除上清液。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操作流程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操作流程密度梯度离心法(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从全血中分离出来。
该方法通过利用血细胞的不同密度来实现分离,从而获得单个核细胞。
以下是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的详细操作流程: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离心管、离心机、无细胞培养基、PBS缓冲液、密度梯度离心液。
2.使用无菌的方法处理全血样本,以防止可能的污染。
3.将含有全血的离心管放置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使其形成明显的三明治结构,由于样本中的红细胞比其他细胞密度更大,红细胞将沉积在管底部。
4.使用无菌的方法,将全血缓慢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无菌离心管中,注意不要把红细胞底层的部分连同上层血浆一同倒入,只取上清层部分。
5.将上清层的全血样本缓慢地转移至一个新的无菌离心管中。
6.向离心管中加入与全血样本体积相等的PBS缓冲液,充分搅拌混匀。
7.将密度梯度离心液缓慢地倒入离心管中,注意避免形成气泡。
8.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设定合适的离心参数,如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
一般采用400-500g,离心时间为20-30分钟。
离心完成后,你将看到细胞在离心管中形成了几个不同层次。
9.使用无菌的方法,将上清层液体小心地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
在转移过程中,避免吸入其他层次的细胞。
10.将离心管用无菌PBS缓冲液冲洗一次,以去除残余的密度梯度离心液。
11.将PBMC的悬浮细胞沉淀至离心管底部,去除上清液。
12.向沉淀细胞加入足够量的细胞培养基,轻轻搅拌使细胞均匀分散。
13.对PBMC进行细胞计数,以确定细胞数目和浓度。
14.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后续的细胞培养、染色、分析等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以避免细胞的污染和损伤。
此外,离心参数和离心时间也需要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分离技术,尤其在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时被广泛应用。
该技术通过梯度离心的原理,能够将不同密度的细胞分离开来,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目标细胞。
本文将从原理、操作步骤及应用方面对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进行介绍。
一、原理1.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原理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是基于不同细胞在不同密度梯度离心条件下会沉降到不同层级的原理。
ficoll是一种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形成梯度,形成浓度递增的梯度。
当混有不同密度的细胞悬液样本在ficoll梯度上离心时,密度较高的细胞沉淀到ficoll浓度较高的层次上,而密度较低的细胞则会沉淀到ficoll浓度较低的层次上,从而实现了不同细胞的分离。
2.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的原理在分离PBMC时,PBMC是由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组成的一种混合细胞悬液。
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中,PBMC会在ficoll的适当浓度层次上形成特定的固定位置,而其他细胞则会分布在不同的ficoll浓度层次上。
通过调整ficoll梯度的浓度,即可使PBMC在特定位置上沉淀,从而实现PBMC的分离。
二、操作步骤1. 制备ficoll梯度液将ficoll粉末加入等体积的PBS缓冲液中,充分溶解并混匀,得到ficoll梯度离心所需的溶液。
2. 取样、稀释取外周血样本,加入适量的PBS缓冲液稀释,使细胞密度均匀并不超出离心设备的容量。
3. 加样将稀释后的外周血样本缓慢地加入到制备好的ficoll梯度液上,避免产生气泡并保持悬液的均匀性。
4. 离心分离将加样后的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进行高速离心。
离心过程中,细胞会根据密度在ficoll梯度上分层沉淀,形成不同层次的细胞带。
5. 取样离心结束后,用吸管或移液器沿着管壁取下PBMC所在的ficoll层次,并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
ficoll分离法分离pbmc

ficoll分离法分离pbmcFicoll分离法分离PBMC的介绍PBMC(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又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PBMC中包含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是研究免疫学、血液学和生物学的重要细胞。
对PBMC的分离和纯化对于后续的实验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Ficoll分离法是常用的PBMC分离方法之一,其通过悬浮PBMC在密度梯度上,利用真核细胞和其它细胞在稀释Ficoll溶液中的胶体压差选择性沉降,从而获得纯净的PBMC。
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Ficoll分离法分离PBMC的步骤和特点。
一、操作步骤1、制备样本:以抗凝剂抗凝的外周血为样品。
2、制备Ficoll-Paque溶液:5ml Ficoll-Paque液加5ml PBS进行混合。
3、样本的悬浮液:将5ml抗凝的外周血加入到50ml 耐酸碱离心管内。
缓慢倒入Ficoll-Paque溶液,避免两种溶液混合。
装好离心管盖,以3000r/min离心30min(制备不同量的悬浮液时离心的时间不同),过程中不能震动,最好在无扰动的条件下离心。
4、取上清液:离心结束后,可以清晰地看到上清液、白膜和红血块。
样品中的细胞被Ficoll在稀释液中的胶体压力亲和力离心到离心管的木纹间。
无线假底离心管是离心过程中压力拍打细胞下沉粘连的机会最小的离心材料。
在冰上开盖依次取出,将悬浮液上清液倒在装有PBS的无菌离心管中。
5、PBS的加入:加入PBS,摇匀,离心1800r/min,10min。
取出,弃上清液。
6、PBS的加入和离心:重复上一步2次。
最后一次离心弃掉PBS,留下沉淀细胞。
二、特点1、相对纯净度高:Ficoll-Paque是一种密度梯度介质,利用细胞的沉降速度和浮力进行分离。
使不同密度的细胞分层,从而实现分离。
使用该分离方法分离PBMC,可获得高度纯净的细胞,最大限度减少不同细胞系之间的干扰。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PBMC原理及注意事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是指外周血中具有单个核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Lymphocyte)、单核细胞(Monocyte)、树突状细胞(DC)和其他少量细胞。
PBMC可通过健康人或动物供体的外周血,通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IPHASE/汇智和源),磁珠分选等步骤获得。
Ficoll是蔗糖的多聚体,中性,平均分子量400,000,当密度为1.2g/mL,未超出正常生理性渗透压,也不穿过生物膜。
红细胞、粒细胞比重大,离心后沉于管底;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重小于或等于分层液比重,离心后漂浮于分层液的液面上,也可有少部分细胞悬浮在分层液中。
吸取分层液液面的细胞,就可从外周血中分离到单个核细胞。
人PBMC中不同细胞类型的比例PBMC中大部分都是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其中CD3T细胞又占了淋巴细胞中绝大部分(45-70%)。
这些T细胞都处于初始(naive)状态,即已经成熟了但没有受到抗原刺激。
在正常人中,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初始T细胞会因抗原识别而被激活。
同样的B细胞也都处于初始状态。
相对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比例在10-30%,收到刺激之后会发育成树突状细胞(DC)或巨噬细胞。
干细胞的比例非常低,只有0.1-0.2%,因此很难从全血样本中分离到。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制备方法1.设备与试剂全血(以10ml为例)无菌PBS溶液(pH7.4)或者生理盐水蔗糖溶液(Ficoll Pague PLUS)RPMI1640培养基胎牛血清(FBS)双抗P/S(Penicillin/Streptomycin)二甲亚砜(DMSO)预先装好异丙醇的冻存盒2.方法/步骤配制所需的溶液:a.细胞培养基:RPMI1640+10%FBS+1%P/S;b.细胞冻存液:FBS中加入10%DMSO;(1)将10ml全血转入50ml离心管中,加入10ml PBS溶液稀释,轻轻混匀;(2)取两支15ml离心管,先加入5ml Ficoll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
1. 在15mL 离心管中加入5mL 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 。
2. 取5mL 抗凝静脉血与5mL 无菌PBS 按照1:1充分混匀,用移液管沿管
注意保持清楚的界面。
外周血,PBS ,淋巴细胞分离液最终体积比为1:1:1。
3. 水平离心400g×30分钟。
(注意:为保证分离效果,需将离心机升降速率
间约为1小时。
)
4. 离心后可看见管内分为三层,上层为血浆和PBS ,下层主要为红细胞和粒细胞,中层为淋巴细胞分离液。
在上、中层界面处有一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白色云雾层狭窄带(如下图),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此外,还含有血小板。
5. 去除部分上层液体(用移液管吸取,不可倾倒),余下约1mL ,用移液器插到云雾层,吸取单个核细胞。
置入另一15mL 离心管中,加入5倍以上体积的PBS ,离心300g×10分钟,洗涤细胞两次。
6. 末次离心后,弃上清,加入红细胞裂解液,室温孵育2分钟,裂解红细胞,可根据情况适量增减时间。
7. 加入10mL PBS ,离心300g×10分钟,洗涤细胞两次。
血浆和PBS
淋巴细胞分离液
红细胞和粒细胞
单个核细胞
8.末次离心后,弃上清,加入含有10%FBS的RPMI1640,重悬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活力。
用本法分离PBMC,每1mL全血可分离得到1~2×106 PBMC,不同人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活细胞百分率在95%以上。
注意:
1.所有操作都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2.在分离前Ficoll和PBS等试剂均需在37
3.吸取单个核细胞时不可避免会吸到Ficoll,而Ficoll密度比细胞要大,因此步
骤5中需加入足量PBS稀释,若PBS体积太小可能会导致细胞无法离心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