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默写学生版
《蜀相》等情景默写 学生版

,
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
5.《蜀相》结尾两句“
,
。”,作者对诸葛亮的思表
达了无限的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天下大计,深表痛
惜。
6.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一句与杜甫《蜀相》中的
“
”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1.《越中览古》中表达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抒发盛衰无常的
感慨的诗句是:
,
。
2.《越中览古》中用
,
表现了越军气势
强大,耀武扬威。
1.《一剪梅》中最能使人领略到女词人万千愁绪的词句是:
“
,
,
。”
2.《一剪梅》中词人惦念游子、盼望锦书的遐想的词句是:
“
?
,
。”
3.李清照在《一剪梅》中引用范仲淹《御街行》中的“都来
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句子是:
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
铸成的千, 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英雄长逝,遗迹荒
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
,
。”
3.《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
“
,
。”
4.杜甫《蜀相》中的“
“
,
,
。”
高中语文必背14篇情景默写(学生用)

1、《劝学》1、荀子在《劝学》开头连用几个比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并顺势推论出:“,”,强调了广泛学习并不断省察自己的重要性。
2、荀子在《劝学》中用“,”两个比喻来论证学习可以使人超过原有的水平。
3、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可见。
4、荀子《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
5、《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6、荀子《劝学》中“,”两句谈“学习”的重要性,即整日思考都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的效果好。
7、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8、荀子《劝学》中借“蚓”之例从反面表现用心专一的强大力量的句子是:“,,,”。
9、荀子《劝学》中用比兴的手法,由“积土”“积水”到“积善”的有关句子是:,;,;,,。
10、荀子《劝学》中有关“骐骥”与“驽马”的句子是:, ;,。
11、《荀子•劝学》中表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两句是:“,;,”12、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13、《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14、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
!15、荀子在《劝学》中用比喻来形象说明“学”比“思”更重要的名句是,。
16、《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17、荀子《劝学》中以“金石”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18、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的观点。
19、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师说全文覆盖情景默写学生版(原创)

《师说》全文覆盖情景默写学生版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职能的两个句子是:,。
2、“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一致。
韩愈在《师说》中,用设问的方式指出不从师的危害,从而说明从师重要的两个句子是:, ?3、韩愈在《师说》中,不断强调有疑惑且不跟从老师学习的危害的三个句子是:,,。
4、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拜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为师,是理所当然的三个句子是:,,。
5、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拜比自己年龄小的人为师,是理所当然的三个句子是:,?8、《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9、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择师不应该分贵贱和年龄的两个句子是:,。
10、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的两个句子是:,。
11、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慨叹的句子是:,!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12、韩愈在《师说》中对从师的风尚失传与对学问疑惑之难,感慨万端的两个句子是:,!13、韩愈在《师说》中赞美古代圣人们知识丰富,修养极高,仍从师请教的正确态度的三个句子是:,,。
14、韩愈在《师说》中批评今之众人离圣人渐行渐远却不愿意从师的错误态度的三个句子是:,。
17、韩愈在《师说》中赞美古人、批评今之众人从师态度对比的角度得出他们差距的结论性的两个句子是:,。
18、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所在的三个句子是:,,?19、韩愈在《师说》中批评那些家长不带头从师,为孩子做出坏榜样的两个句子是:,。
20、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对自身“”。
21、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
”22、在《师说》中表明韩愈对那个孩子老师只教“句读”内容的否定,阐述老师内涵的三个句子是:,,。
《报小明书》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学生版+教师版

《报小明书》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学生版+教师版报小明书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 学生版情景一:小明上课迟到在一天早晨,小明起床晚了,匆匆忙忙洗漱完毕后,他急忙冲向学校。
可是,他一看表,已经迟到了。
小明心里很着急,他拼命地向学校跑去,心里暗自发誓下次一定要早起。
终于,小明喘着气来到了教室,突然,教室里安静下来,同学们都看着他,老师严肃地说:“小明,你迟到了。
”小明一脸愧疚地低下了头,道歉道:“老师,我不是故意的,下次我一定不会迟到了。
”情景二:小明看到同学被欺负放学后,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在操场上玩耍。
突然,他看到一个同学被几个大男孩欺负,小明心里非常不舒服。
他立刻走上前去制止他们。
小明大声地对那几个大男孩说:“你们为什么要欺负他?你们应该友善对待每个人!”听到小明坚决的语气,那几个大男孩都愣住了,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纷纷离开了。
小明帮助被欺负的同学起来,安慰他:“别怕,他们不会再欺负你了。
”同学们纷纷鼓掌,对小明的勇敢和正义心表示赞赏。
情景三:小明向父母要求买新玩具一天,小明和爸爸妈妈逛街,看到了一个非常精美的玩具店。
小明看中了店里一款最新的遥控车,他非常喜欢。
于是,他向爸爸妈妈请求:“爸爸妈妈,我可以买这个遥控车吗?我保证好好研究!”爸爸妈妈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双双拒绝了小明的请求。
小明有些失望,但他没有生气,而是认真想了想,然后向爸爸妈妈说:“那好吧,我会更珍惜我现在的玩具,好好研究以后争取做家里的帮手。
”爸爸妈妈听了很欣慰,对小明的理解和努力表示赞赏,并答应了他的请求。
报小明书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 教师版情景一:小明上课迟到这一次,小明迟到了。
他在追求鲁迅先生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精神的同时,没有按时起床。
尽管他匆忙冲向学校,但时间已经不等人,他望着钟表无奈地看到自己迟到了。
他心里觉得非常着急,他向学校奔去,他暗自发誓下次一定要早起。
终于,小明气喘吁吁地来到了教室,此时,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老师严肃地说:“小明,你迟到了。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情景默写专题集训(一)(学生版)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情景默写专题集训(一)一、《短歌行》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
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8.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运用典故表明诗人优待贤才的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版情景式默写(精选五篇)

学生版情景式默写(精选五篇)第一篇:学生版情景式默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情景式默写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借自然景物来托物抒怀表达相爱永不变心的誓言的诗句是 ,。
2.《长恨歌》中缅怀昔日的缠绵爱情,悲叹幸福不长久,生死之别,以后的日子一定长恨绵绵的诗句是,。
3.《长恨歌》中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杨贵妃美貌的句子是 ,。
4.《长恨歌》中夸张的表现杨贵妃受李隆基宠爱的句子是。
5.《长恨歌》中表达李隆基在春花开放和秋雨飘飞时对杨贵妃思念的句子是。
6.《湘夫人》中以秋风木叶来渲染愁怨,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7.《拟行路难》中由一平常无奇的自然现象比兴,引起诗人对人生贵贱慨叹的句子是。
8.“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9.《蜀相》中以草色自青,鸟音空好来表现丞相祠堂清冷寂寥的诗句是。
10.《蜀相》概括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的句子是。
1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成一体的千古名句是。
12.《书愤》中采用意象组合手法勾勒出气壮山河的抗金胜利之意诗句是。
13.陆游在《书愤》中用典明志,以诸葛亮自况,来表现诗人收复中原、建功立业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14.《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的诗句是。
/ 4 15.《杂诗十二首(其一)》运用移情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写物冷,其实是心冷的的诗句是。
16.《越中览古》表达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的诗句是。
17.《一剪梅》中最能使人领略到女词人无法消除万千愁绪的诗句是。
18.《一剪梅》中在西楼惦念游子盼望锦书的遐想的诗句是 ? ,。
19.《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句子是。
20.《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
21.《春江花月夜》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此时却不能传递信息的句子是。
22.《春江花月夜》中游子那无着无落的离情,拌着残月之光,洒满了江边的树林,情思摇曳,动人心魄的句子是。
高一语文统编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生版情景默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师生对话中孔子把自己摆在与弟子同等的地位,表现了他的平易近人。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弟子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反映出孔子对弟子平时的思想动态和抱怨了如指掌。
4、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千乘之国即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也有信心在三年之内治理好。
5、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阐述完自己的志向后,孔子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曾皙阐述完自己的志向后,孔子却长叹一声说“_________________”。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谦言自己对于“礼乐治国”心有余而力不足。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所述本质上和子路的“礼乐治国”没有差别,但他更加委婉,对待宗庙祭祀之事,他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是对曾皙言志前“从容洒脱而又谦恭”的细节描写。
9、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话,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报小红书》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学生版+教师版

《报小红书》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学生版+教师版报小红书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学生版+教师版学生版简介本报告是关于通过进行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理解性默写是一种通过在特定情景中进行默写,以理解并应用语言知识的有效方法。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学生将能够了解理解性默写的基本原理,并学会如何在课堂活动中有效地运用。
目标通过研究本教材,学生将能够:- 了解理解性默写的概念和方法;- 掌握通过理解性默写提高语言能力的技巧;- 在特定情景中进行默写,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内容1. 理解性默写的概念- 简述理解性默写的定义和目的- 强调理解性默写与机械性默写的区别2. 理解性默写的方法- 提供一些理解性默写的常用方法和技巧,如情境引导、词汇提示等- 强调理解性默写的重点是理解和应用语言知识3. 情景默写教学实践- 提供实际案例,展示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情景默写- 通过情景默写,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所学语言知识- 分析学生在情景默写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4. 提高语言能力的拓展活动- 探讨如何将理解性默写与其他研究活动结合,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 给出一些拓展活动的示范,如写对话、写议论文等教师版引言本报告旨在分享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中的实际应用经验。
教师可以通过此教材了解理解性默写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在课堂中运用。
此教材将提供一些情景默写的案例和教学实践,同时也探讨了其他拓展活动与理解性默写的结合。
理解性默写教学方法- 简述理解性默写的定义和目的,与机械性默写相比的优势- 探讨适合不同年级和语言水平的理解性默写方法- 强调理解性默写应注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景默写教学实践- 提供一些具体的情景默写案例,介绍教师如何设计情景默写活动- 分析学生在情景默写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强调通过情景默写,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能力的拓展活动- 探讨如何将理解性默写与其他研究活动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给出一些拓展活动的示范,如写对话、写议论文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结论理解性默写是一种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在特定情景中进行默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所学语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宋词情景默写 (参考 )《浣溪沙》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江城子·密州出猎》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1.《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 , 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
. 相顾无言 , 唯有泪千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 的“此事”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视觉和听觉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1.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扬州慢》1.《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过春风十里,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_________。
2.《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5.《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扬州慢》中描写眼前波荡月冷的夜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 _________。
7.《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8.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 ; 姜夔的《扬州慢》中说“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1.尽荠麦青青。
2.自“胡马窥江” 去后,废池乔木,犹言厌兵。
3.渐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5.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6.波心荡,冷月无声。
7.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8.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雨霖铃》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雨霖铃》“ _________, _________”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一个“念”字领起,“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雨霖铃》(柳永)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 6.《雨霖铃》(柳永)词中的“ _________, _________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7._________ , _________?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说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8.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第一境也。
“ _________, _________ 。
”此第二境也。
“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4.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6.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7.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定风波》1.《定风波》(苏轼)词中写词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定风波》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定风波》(苏轼)词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
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4《. 定风波》(苏轼)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望海潮》1.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 :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 :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
4.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 :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5.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 : _________ , _________。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3.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5.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声声慢》1.使用叠词渲染凄凉气氛的句子 :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下阙中使用传统菊花意象的句子 :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3.形容愁绪,或言愁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总这是极言其多。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却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孤独、无奈和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__”代之。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永遇乐》1.词中“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描写了作者如今人老了,憔悴了,白发蓬乱,虽又值佳节,又哪还有心思出外游赏呢?2.词中刻画了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劫之后,心怀世事难料,横祸随时而来的疑惧心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3.词中“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晚晴,正是度节日的好天气,意境开阔,色彩绚丽。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以自己的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身逢佳节,天气虽好,却无心赏玩。
5.词中作者着回忆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及热闹场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