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技术定义和讲解《运动治疗技术》
《运动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三、掌握常见病的物理因子治疗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学时分配
序号单元学时理论实践合计
1物理因子治疗概论202
2直流电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224
3低频脉冲电疗法224
4中频电疗法325
5高频电疗法235
6光疗法224
7石蜡疗法112
8水疗法1 12
9冷疗法1 1 2
1.肌肉耐力训练与常用的全身耐力训练方法
第七章节肌肉牵拉技术(8学时)
教学内容:
1.重点讲授软组织挛缩及其类型、肌肉牵拉程序及注意事项。
2.重点讲授被动牵拉与主动抑制的概念。
3.重点讲授被动牵拉技术的操作方法。
4.讲授主动抑制的目的及方法。
5.讲授肌肉的特性。
6.重点讲授上肢、下肢各关节肌肉的被动牵拉技术及其操作方法。
2.熟悉协调功能训练的基本原理。
3.了解佛伦克尔体操训练法。
教学手段、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与实训练习相结合。
实验实训内容:(只写出实验实训名称,详细内容写入实践教学大纲)
1.协调功能训练技术
第十一章节步行功能训练技术(6学时)
教学内容:
1.讲授步行功能训练的对象及条件。
2.介绍拐杖的分类和选择。
1.重点讲授运动疗法的概念和特点,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对人体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2.重点讲授运动处方的概念和制定方法。
3.讲授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教学要求:
1.掌握运动疗法的概念和特点,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对人体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2.掌握运动处方的概念和制定方法。
3.熟悉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了解体位转换训练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
牵引技术(运动治疗技术课件)

05 解 除 肌 肉 痉 挛
02 扩 大 椎 管 容 积
06 • 促 进 炎 症 消 退
03 增 加 后 纵 韧 带 张 力
07 纠 正 腰 椎 小 关 节 紊 乱
04 预 防 、 松 解 神 经 根 粘 连
08 增 加 侧 隐 窝 的 面 积
贰 腰椎牵引方法
贰 腰椎牵引方法
(一)骨盆重锤牵引
1.牵引体位 • 患者仰卧硬板床,垫高小腿呈屈髋屈膝约
贰 牵引的治疗作用
2.解除脊柱小关节负载 通过牵引可解除脊柱小关节负荷,恢复正常对合 关系。
3.促进炎症消退 牵引可使脊柱制动,减少运动刺激,促进炎症,水 肿的消退和吸收。
贰 牵引的治疗作用
4.解除肌肉痉挛 间歇牵引可解除肌肉痉挛,使紧张的肌肉得到舒张和放松,促使正常活动的 恢复。 5.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牵引可使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得到牵伸,松解粘连的软组织改善脊 柱和四肢关节的活动范围。 6.早期制动和复位 在脊柱外伤时,牵引可起到早期制动和复位的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案例
请问:
1 该患者存在哪些功能障碍?
2 根据你所学的康复评定需对患 者进行哪些功能评定?
3 怎样设计患者的牵引体位及 牵引参数?
第八章 牵引技术
第三节:腰椎牵引
CONTENTS
壹 腰椎牵引作用
目 录
贰 腰椎牵引方法
叁 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壹 腰椎牵引作用
壹 腰椎牵引作用
01 增 大 腰 椎 椎 间 隙
叁 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一)临床应用
1.适应证 •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退行性疾患、腰椎管狭窄
症、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无合并症的腰 椎压缩性骨折、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等。亦可用于脊柱前凸、 侧弯、后凸畸形,腰扭伤、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
运动治疗技术

1.运动疗法:是指以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本原理,采用主动和/或被动的运动,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来纠正人体身体、心理、情感及社会功能障碍,提高健康水平的一类康复治疗措施。
2.有氧运动:又称为有氧代谢运动,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依靠细胞有氧代谢提供,运动方式为中等强度的大肌群、节律性、长时间、周期性运动,是以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运动。
3.牵引技术:指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学原理,通过手法、器械或电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或四肢关节,使关节发生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4.关节松动技术:是针对人体关节活动障碍而专门设计的一类技术,是治疗者在关节可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属于被动运动范畴。
5.物理治疗:是运用力、电、光、声、水及温度等物理因子来促进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功能的一门专业学科,是康复治疗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6.关节松动技术中的分离和牵拉:分离和牵拉统称为牵引。
当外力作用使构成关节两骨表面呈直角相互分开时,称分离;当外力作用于骨长轴时关节疏远移位时,称牵拉或长轴牵引。
7.步行周期:是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指一侧足跟着地起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时所用的时间。
8.凹凸定律:又称凹凸原则,是关节松动技术中所遵循的凹凸关节运动的滑运动规律,凹面关节在运动时滑动方向和肢体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凸面关节在运动时滑动方向和肢体运动方向是相反的。
9、缩唇将吸:通过半开的嘴唇进行适当的主动呼气,呼气压约为5cmH₂O,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呼气时的阻力,可降低呼吸速率,增加潮气量及增强运动耐力,增加肺泡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
10.Rood技术:又称为多种多种感觉刺激技术,是通过对相应皮肤区域采用多种感觉刺激,以诱发产生肌肉的收缩或关节运动的方法。
11.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是利用牵张、关节压缩和牵引施加阻力等本体刺激,来激活和募集最大数量的运动单位参与活动,并应用螺旋形对角线式运动模式来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一种方法。
《运动治疗技术》第六章牵引技术(概述)

牵引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1
脊柱相关疾病
牵引技术在脊椎退行性疾病、脊柱畸形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2
关节损伤康复
牵引可以帮助关节受损的运动员恢复正常功能。
3
神经损伤康复
牵引技术在神经根受压症状的康复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结论和展望
牵引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运动治疗技术,可以减轻压力、改善血液循环,并帮 助运动员恢复功能。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牵引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改进方 法。
《运动治疗技术》第六章 牵引技术(概述)
牵引技术在运动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章将介绍牵引技术的定义、原 理、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牵引技术的分类
1 主动牵引
运动员主动参与,通过肌肉力量进行员无需主动参与。
3 手动牵引
治疗师通过手动施加力量进行的牵引。
治疗师通过手动施加力量进 行的牵引,适用于局部牵引。
水中牵引
在水中进行的牵引疗法,减 轻身体重量,减压效果更明 显。
牵引治疗的注意事项
1 治疗师指导
牵引治疗需要在专业治 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以 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2 适度施力
施加力量时要遵循适度 施力原则,避免过度牵 拉导致不良反应。
3 个体差异
每个运动员的适应能力 和反应都有所不同,治 疗时需要个体化调整。
牵引技术的作用
1 减压
通过牵引可以减轻椎间 盘压力,缓解神经根受 压症状。
2 改善血液循环
牵引可以增加椎间盘间 的间隙,改善椎间盘的 营养供应。
3 促进康复
牵引技术可以帮助运动 员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 和肌肉力量。
牵引技术的常见方法
机械牵引
使用专业设备施加力量进行 的牵引,如牵引床、牵引椅。
最新《运动治疗技术》第六章牵引技术(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0Βιβλιοθήκη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三、注意事项
3.牵引治疗后 要询问、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如出现疼痛、肿 胀加重,特别是关节周围温度增高要及时减轻牵引重量,预防 过度牵引而导致骨化性肌炎的发生。关节功能牵引亦可作为关 节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等功能训练的准备。当挛缩或缩短的软 组织替代正常结构对关节起稳定作用时,或当挛缩或缩短的软 组织有增大功能能力作用时(尤其是瘫痪或严重肌无力病人), 关节牵引必须慎重或不适宜。
《运动治疗技术》第六章牵引 技术(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是将挛缩关节的近端肢体 固定于特制的支架或四肢牵引装置,在远端肢体的远 端按所需的方向施加重量进行牵引,从而达到牵伸关
节或增大关节生理运动范围的一种牵引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运动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运动治疗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动治疗技术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教学学时】36(理论)+36(实践)【课程学分】6分【开课专业】康复治疗技术【开课学期】第3学期【参考教材】1、《运动治疗技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年7月(主编:章稼)【课程性质、目的】:运动治疗学以教给学生运动治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运动治疗学是康复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治疗学的基本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运动治疗的基本理论;各论主要讲述常见运动疗法(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关节松动术、神经发育促进技术等)的主要治疗技术。
讲授内容主要以康复专业常用的运动治疗技术为主;并介绍国内外运动治疗学新成果、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运动治疗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与实践。
课堂讲授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实践包括实验室的操作实践以及课堂讨论等;通过实践,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基本操作技能。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同学掌握运动治疗基础理论、各类运动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以及治疗安全、适应症和禁忌症。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要点】:第一部分绪论教学课时数:4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明确运动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熟悉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熟悉运动治疗的机理3.了解运动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了解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了解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3.运动治疗的机理4.运动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二)教学难点:1.掌握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熟悉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3.熟悉运动治疗的机理4.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三、主要教学内容1.运动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2.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3.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4.运动治疗的机理5.运动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6.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7.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四、考核知识、技能点1.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3.运动治疗的机理4.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第二部分关节活动技术. 教学课时数:4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关节的运动方向、运动类型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原则。
牵引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一)临床应用 1.适应证 各种类型颈椎病,包括神经根型、椎动脉型 、轻度脊髄型但脊髓受压症状不明显。颈椎关节功能紊 乱、颈椎侧弯、后突畸形、颈椎骨折、脱位的固定。颈 部肌肉痉挛、颈椎退行性疾病、肌筋膜炎等引起的严重 颈肩痛。
第六章 牵引技术
坐位徒手牵引
卧位徒手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
1.坐位重锤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 2.卧位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三)电动颈椎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四)简易家庭颈椎牵引疗法 家庭颈椎牵引是治疗慢性颈部疾患积极的方法。可自 行制作改良的家庭枕颌牵引装置,市场上还有各种各样 的成品颈椎牵引装置可供选购,如牛皮或人造革牵引头 套、悬挂于门框的简易牵引装置、充气式气囊颈椎牵引 装置等。
The Technology of Therapeutic Exercises
《运动治疗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
(一)定义 牵引技术是指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学原理,通过 手法、器械或电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或 四肢关节,使关节发生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得 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 牵引和牵伸的区别
(四)扩大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
(五)恢复颈椎的正常排序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第六章 运动治疗技术 牵引技术

优势:可控制牵引力量和时间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自我牵引
定义:自我牵引是指患者通过自身力量进行牵引的技术通常使用特定的器械或设备进行辅助。
添加项标题
优点: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方便灵活可以随时调整牵引的力度和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添加项标题
适用范围:适用于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患者特别适合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患者。
患者情况:患者年龄58岁男性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腰部疼痛伴左下肢放射痛2个月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方案:采用腰椎牵引治疗每天1次每次30分钟持续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周
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腰部疼痛明显减轻左下肢放射痛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案例三:肩周炎的牵引治疗
患者情况:患者年龄55岁男性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患有肩周炎肩部疼痛、活动受限
确定治疗目标:根据患者情况确定牵引治疗的目标例如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等。
选择合适的治疗仪器:根据治疗目标选择适合的牵引治疗仪器例如电动牵引床、手动牵引器等。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情况和治疗目标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治疗时间、频率、强度等。
实施牵引治疗
确定适应症: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是否适合进行牵引治疗。
添加项标题
注意:自我牵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病情加重。
添加项标题
牵引技术的实施步骤
PRT FOUR
评估患者情况
评估患者的年龄、体重和身高
确定牵引的部位和方式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
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制定治疗方案
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身体状况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
1.坐位重锤牵引 (1)牵引体位:
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
牵引技术是指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学原理,通 过手法、器械或电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或 四肢关节,使关节发生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得到 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牵引和牵伸的区别:
牵引的主要目的是牵拉关节,而牵伸的目的主要是牵 拉肌肉、韧带等软组织。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
1.坐位重锤牵引
(4)牵引时间:
每次牵引时间为一般为 20~30分钟;大重量牵引者牵 引时间宜相应缩短至5~15分钟。
门诊患者一般每天牵引1次, 住院患者可每天牵引2次。10次 为一疗程,直到症状体征消失, 一般需要2-3个疗程。
坐位重锤牵引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
一、颈椎牵引的生理效应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颈椎牵引技术是通过牵引带沿颈椎纵轴方 向施加拉力以对抗体重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 应,以改善颈椎的生理功能,消除病理改变, 达到治疗颈椎疾患的一个重要康复治疗技术。
颈椎常用的牵引方法: 有颈椎徒手牵引、颈椎重锤牵引、电动颈
一、四肢关节功能牵引的生理效应 二、常用基本方法 三、临床应用 四、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
重点: 1.颈椎重锤牵引及电动牵引。 2.腰椎骨盆重锤牵引及电动骨盆牵引。 难点: 1.颈椎重锤牵引及电动牵引的牵引参数。 2.腰椎骨盆重锤牵引及电动骨盆牵引的牵引参数。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牵引的治疗作用 三、常用牵引装置
《运动治疗技术》
牵引技术定义和讲解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牵引的治疗作用 三、常用牵引装置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一、颈椎牵引的生理效应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目录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一、腰椎牵引的生理效应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第四节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椎牵引和家庭牵引等。
一、颈椎牵引的生理效应
1.增大颈椎椎间隙 2.牵伸挛缩组织,改善脊柱的正常生理功能 3.纠正椎间小关节的紊乱,恢复脊柱的正常
排序 4.扩大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 5.恢复颈椎的正常排序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椎徒手牵引
1.徒手坐位牵引 患者取坐位,治疗师站
立于患者后侧,前方上肢屈 肘托住患者下颌部,后方手 固定在后枕部,双手同时发 力支持患者头部重量,将患 者头沿身体纵轴方向向上拔 伸,并维持20~30秒。
徒手坐位牵引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一)颈椎徒手牵引
2.徒手卧位牵引 患者取仰卧于治疗床,
头颈部稍前屈。治疗师立于 治疗床头或坐位,用双手支 持患者头部重量。上方手掌 置于患者前额,下方手托住 患者枕后部。治疗师双臂采 用静力收缩的方式施加牵引 力量。
徒手卧位牵引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一)颈椎徒手牵引
3.临床应用: 适用于各型颈椎病在推拿过程中配合治疗手法,尤其
2.卧位牵引 (1)床上斜面自重牵引:
将床的头端升高约15cm形成斜面,在床垫和褥子之 间铺上一层硬板。患者头枕10cm高的硬枕,枕颌牵引 带上端固定于床头,患者身体向床尾移动将牵引带拉紧, 借助患者身体下移趋势进行牵引。治疗初始以30分钟为 一单位,休息后逐渐延长牵引时间,睡前停止牵引,以 保证患者睡眠充足。 (2)床上重锤持续牵引:
三、常用牵引装置
(三)四肢关节功能牵引装置
1.简易制作牵引架: 利用身边的材料如滑轮、绳索、沙袋、哑铃或杠铃片、墙
拉力器等,因陋就简地自制各种临床需要的牵引装置。 2.机械式关节训练器:
当肌肉放松时即可达到关节牵引的目的。 3.电动式关节运动器:
由机械和微电脑控制部分组成,操作方便。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三、常用牵引装置
(一)颈椎牵引装置
1.颈椎牵引带: 颈椎牵引带由下颌带、后枕带及
枕、颌延长带组成。 2.其他牵引用具:
包括牵引弓、牵引绳、滑轮及固 定架和牵引重物等。
颈椎牵引带
三、常用牵引装置
(二)腰椎牵引装置
腰椎牵引床
骨盆牵引带及固定带
三、常用牵引装置
(二)腰椎牵引装置
骨盆和胸廓牵引带的使用
患者取坐位,根据牵引的目的和要求不同,调整牵引 角度,使颈椎处于中立位、后伸位或前屈位牵引。 (2)牵引角度:
临床可根据颈椎病的分型和颈椎X线片表现来决定牵引 角度,如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前屈20°~30°,颈型前屈 15°~20°,椎动脉型前屈小于5°,脊髓型后伸10°~ 15°;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消失时采用垂直或略前倾牵引, 颈椎呈反弓状态时,采用垂直或后伸位牵引。
(二)分类
牵引主要有根据治疗部位、根据牵引时患者体位、根据 牵引时患者身体的垂直方向、根据牵引重量来源、根据牵 引的时间长短、根据牵引力作用的时间等分类方法。
二、牵引的治疗作用
1.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回纳 2.解除脊柱小关节负载 3.促进炎症消退 4.解除肌肉痉挛 5.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6.早期制动和复位
患者仰卧在水平床面上,颈部垫一个普通枕头,床
头安装滑轮,枕颌牵引带跨过滑轮与重锤相连。重锤重 量从3~4kg开始,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增加重量,最高可 达7kg。牵引时间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
3.临床应用 卧位牵引易于使用和操作,广泛应用于家庭、社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
1.坐位重锤牵引 (3)牵引重量:
牵引重量约相当于正常成年人体重的10%,年老体弱 者为体重的5%。一般首次牵引从3~5kg开始,椎动脉型从 5kg开始或体重的1/15开始;每天增加重量1~2kg,至症状 改善后,并以此重量维持或逐渐减少重量,直到症状缓解 消失。如果没有改善,可继续逐渐增加重量,最大牵引重 量需视患者体质及对牵引的反应而定,牵引最大重量不得 超过2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