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合集下载

浅谈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浅谈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浅谈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动力二热电高配班组曹萌萌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实现我国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鼓舞人民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斗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牢固精神纽带和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新胜利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6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极大拓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使中华民族展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深熔铸在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

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和提高生命活力的保证。

形势在不断变化,实践在不断发展,培育与形势和实践相适应时代精神,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保持和提升生命活力的精神动力,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保证。

从我们党的历史进程中,就能十分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培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培育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培育的抗洪精神、“六十四字创业精神”、“五种革命精神”、孔繁森精神、郑培民精神、抗“非典”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都鲜明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成为我们党历史上宝贵的时代精神,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在新的时代推动的事业,引领着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核心, 精神, 改革, 时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并指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人民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平等、竞争、效率观念不断增强;扶贫济弱、公平共享,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得到普遍推崇;民主、科学、法治的理念成为广泛共识,从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的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时代精神这一有机整体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

因为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灵魂,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所谓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的发展一刻不会停顿,改革创新也就永无终点,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才能实现跨越、跨越、大发展。

正是依靠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之一。

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如何弘扬中国精神2000字

如何弘扬中国精神2000字

如何弘扬中国精神2000字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中国的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

因此,弘扬中国精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中国精神的内涵中国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支柱。

二、如何弘扬中国精神1. 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发展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我们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每一个心中飘扬。

3. 坚持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们要破除僵化保守的思想观念,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风尚、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 倡导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应对各种挑战的重要法宝。

我们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6. 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我们要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 注重实践与行动。

弘扬中国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实践。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8. 发挥媒体的作用。

媒体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渠道。

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中国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引导全社会共同践行中国精神。

弘扬以改革创新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以改革创新核心的时代精神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三、弘扬改革开放精神与大学生 创新能力的培养 心
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能否在 社会生存,是未来国力竞争的要素
一是要培养创造新思维 二是要培养强烈的创新动机 三是要培养健全完整的人格 心 四是要培养顽强的意志力 五是要培养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应该掌握自我开 发能力

但是,周围的村子很快
都知道小岗村分田了。 后来,有地方政府的干 部问万里:“别的地方 学小岗村也搞包产到户 可不可以?”万里说: “可以,只要对国家有 利,对人民有利,哪个 学都行!”

今日小岗村


作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关村会聚了数千家专
门从事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产品的高 新技术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产品贸易市场。
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 技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心 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个农民在一份协议上 按下手印,全国第一个种田包干责任制由此诞生了。小岗村因此被称为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这是当年18个农民中的三位。
你是否还记得梁启超的的少 年中国说,现在让我们一 起来朗诵少年中国说献祖 国庄严宣誓吧!

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 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 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 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 心 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 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 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 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 疆!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作者:钟含来源:《卷宗》2018年第25期摘要:改革40余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在这一过程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事实证明,中华民族想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新时代下的中国社会将坚定不移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从而延续这40年来的丰厚成果,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关键词: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改革开放时间追溯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正式踏上改革进程,截止现在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岁月。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接连探索了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又开天辟地般构建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结束了对文革动荡混乱局面的拨乱反正之后,我们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尽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曾经走了一些错路,也遇到过艰难险阻,但改革的开拓却从未停下脚步。

伴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中国的改革事业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未来我们必将重返世界舞台中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验与启示1.1 40年改革的基本历程中国的改革从经济领域入手逐渐辐射到其他领域,而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农村为起点蔓延到城市,总的来说,这40年来改革历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目标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的起始点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截止点是党的十四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可和支持。

具体来说,农村作为改革试点,在不断的试错与经验积累之后,逐步向外推广,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江沿海再到走向内地,不得不说这一改革取得了满意的成果;对于企业改革而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推动了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逐步恢复。

在初期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后,于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细化,同时将改革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并指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人民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平等、竞争、效率观念不断增强;扶贫济弱、公平共享,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得到普遍推崇;民主、科学、法治的理念成为广泛共识,从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的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时代精神这一有机整体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

因为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灵魂,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所谓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的发展一刻不会停顿,改革创新也就永无终点,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才能实现跨越、跨越、大发展。

正是依靠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之一。

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钟声 211108356 国贸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这样推向前进提供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融相生,二者统一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平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是要靠这样的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要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了、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倡导改革创新 弘扬时代精神

倡导改革创新   弘扬时代精神

倡导改革创新弘扬时代精神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时代精神的内涵和主要体现,了解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积极投身改革实践,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教学重点: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教学难点: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互动交流等。

教学时数:1.5学时教学过程:第三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在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改革创新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改革创新精神也由此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

一、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1、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体现了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

它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的进步潮流,是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革故鼎新。

《礼记·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

各种改革和创新层出不穷,推动了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历史表明,什么时候注重改革创新,经济社会进步得就快;什么时候封闭保守,经济社会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中国共产党是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壮大、铸就伟业的。

我们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是结合中国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近代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家庭联产承包、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成功探索和生动实践,都充满了创新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核心, 精神, 改革, 时代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并指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
志。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人民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平等、竞争、效率观念不断增强;扶贫济弱、公平共享,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得到普遍推崇;民主、科学、法治的理念成为广泛共识,从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的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时代精神这一有机整体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

因为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灵魂,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所谓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的发展一刻不会停顿,改革创新也就永无终点,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才能实现跨越、跨越、大发展。

正是依靠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之一。

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访美,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

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

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革故鼎新,奠定了中国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对后世影响很大。

求新就要与时俱进,引领时代潮流。

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从科学实验到发明创造,从工作到生活,没有求新创新,社会就不能发展,人类就不会
进步。

正是在民族富于创新进取的思想传统推动下,我国不仅以著名的“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伟大创造闻名于世,以诸子百家思想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精神宝库,而且以不断变革创新的实践,彪炳人类变法自强的制度创新史。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所表现的创新性,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对时代、国情、世界政治经济走向以及种种主观条件所作的科学把握,对于民族生存发展问题进行重新定位,才使得民族的发展有了出路,有了生机活
力。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时代精神的培育,并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创新。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但创造了毛泽东思想,而且孕育了体现中国历史具体发展阶段要求的时代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延安精神——“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西柏坡精神——“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等。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重视时代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

”可以说,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弘扬的时期,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到建立“经济特区”的改革试验,再到“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都是弘扬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成果。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大力倡导“64字创业精神”、“98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新航天精神”。

这些精神都体现了党的先锋队性质、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浩然的革命正气,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科学精神。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战线集中推出了郑培民、牛玉儒、杨业功、李素芝、许振超、王乐义、任长霞、宋鱼水、张云泉、方永刚等重大典型。

这些典型产生于实践,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意志和社会前进的方向,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尊敬,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同时,利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抗击非典、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等重要契机,宣传和弘扬时代精神,极大增强了全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历史观点来看,真正的改革创新须具备三个要件:一是自主性,真正的改革创新必然是自主创新,是战胜自我和超越自
我;二是首创性,真正的改革创新必然具有“第一次”的特征;三是先进性,真正的改革创新必然顺乎文明之潮流、体现时代之脉动、展示历史之未来,因而能够独领风骚、影响深远。

当代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核心价值要求。

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需要,代表了先进价值走向的时代精神的牵引和推动。

开展时代精神教育,是实现社会价值传递和个体价值塑造的重要载体,也是协同社会价值观、激发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统一、稳定的根本途径。

我们正站在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起点,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新时期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弘扬和培育时代精神纳入到公民教育、党员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一切思想文化阵地、精神文化产品,各类主题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积极传播时代精神,充分展现时代风采。

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深深地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全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