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秀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秀课件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这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 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2021/5/14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 下坡路的话……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2、欧洲联合的过程
20世纪50、60年代 欧洲共同体
1993年 欧洲联盟
欧洲煤钢共同体(20世纪50年代初)
欧洲经济 共同体(1958年)
欧洲共同体(1967)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8年)
2021/5/14
欧洲联(1993)
3、欧洲联合的意义:
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 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欧洲联盟,大大加快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 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
根据材料,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
(1)经济发展,西欧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 (2)抗衡苏联、摆脱美国的控制,促进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20(21/53/1)4 维护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和扩大影响力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秀课件
2021/5/14
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实现了吗?近代到现代,欧洲从战争走向和 平,从分裂走向合作,欧洲的发展给我们哪些启迪?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饱受战争摧残的西欧和日 本也很快从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还出 20现21/5了/14 许多新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21张PPT)

D.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通过关键词语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B 关键词“20世纪末”、“经济强国”、“第二”是指( )
A.美国
B.日本
C.欧盟
D.俄罗斯
4、二战后日本经济告诉发展的原因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
A ( )
A.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B.力争成为大国的军事物质供应地 C.经济由国家完全干预 D.照搬别国的先进技术或经济模式
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局限: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高福利的优点
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 降低贫困人口的比重,缓和社会阶级矛盾
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缓和供求矛盾
高福利的弊端
财政借贷和赤字增加
老龄化危机
影响社会社产
过度高福利
行政成本变高
福利移民增加矛盾 观念危机,滋生社会惰性
●知识拓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17、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导入新课
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实现了吗?近代到现代,欧洲从战争 走向和平,从分裂走向合作,欧洲的发展给我们哪些启迪?
一、欧洲的联合
材料展示:英军进入柏林以后,发现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 已经基本成为废墟,把德国的战争垃圾清理干净都需要30 年时间。由于长期的战争,此时的德国已经只剩下断壁残 垣。可是在15年以后,也就是1960年,德国却已经再次成 为欧洲头号经济强国。在短短15年的时间里,德国日耳曼 民族是如何创造了这一奇迹的?
加入联合国。此后一直到70年代初,日本的国民生产总
值⑶年影均响增:长随率着超经过济1的0%发,展位,居日资本本的主国义际大地国位之也首得。
到提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
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33张PPT)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33张PPT)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苏联势力在欧洲的影响急剧扩大,欧洲各国 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下降,只有联合才能重新树立起欧洲的形象;
(3)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西欧地区国家林立,存 在着国内市场狭小和生产资源短缺的问题,只有走向联合,才能做到优势互补, 有利于各国的共同发展; (4)西欧各国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思考 欧盟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带来的影响?
为什么会有今天“脱欧”与反“脱欧”的矛盾和斗争?
初中历史 / 人教版 /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目 录
新课导入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当堂小结
合作探究
欧洲的联合
废墟中的欧洲
波兰首都华沙
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由于二战的影响,欧洲的 社会经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战后的欧洲百废待兴。
时间
表现
二战后
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 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 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
20世纪90年代以后
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 “新经济”,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思考 结合教材和所学内容,想一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
欧洲的联合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目的 联合自强,提高国际地位
过程
1.20世纪50年代,法、德等6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合并成欧共体。
作用 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欧洲的联合
欧洲联盟的成立 时间:1993年
组建基础:欧洲共同体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27张PPT)

知识小结
欧洲的 欧共体的成立
战 后
联合 欧盟的成立


美国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
主 美国的发 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义 的
展和日本 的崛起
日本的崛起:战后经济的发展;谋 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变 化
美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 度的建立
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 障制度
知识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图中的数据表明了什么?
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霸主
美国经济有没有持续繁荣下去呢?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遇 到了哪些问题?
中东国家展开石油斗争,美国经济 陷入危机;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欧共 体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经济,使美国经济 地位下降。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激烈,美国 大力发展高技术军事工业,债务负担沉重。
启示:1.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2.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 经济发展战略等。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他谋求政治大国 的欲望日益膨胀,联系国际时事,看看哪些能反映出日本想 圆政治大国之梦的企图?这带来哪些影响?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演讲的材料中说了些什么?
主观方面:日本注意引进外国技术,重视 教育及先进的企业管理体制等。 客观方面:美国的扶植。
西欧和原因:都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植,都大力引 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 的经济发展政策。
二战后的欧洲城市
指出下图中西欧经济高速发展是在哪一阶段。其高 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
材料2:英国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 单位:英镑)
思考:材料2中从月收入到实际收入,主要是谁在干预收入的变化? 这说明福利国家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政府
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评价:
① 积极性: 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可以缓和 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 会环境。
2.广泛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___本__主__义__国家建立起社会保障 制度。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__福__利__国___家__”(法、德)
3.发展:随着_福__利__政___策__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 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 度。
B.商品化 近代化
C.全球化 信息化
D.工业化 全球化
2. 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下列不
属于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和迅速发展的原因的是( ) A.冷战开始后,美国积极扶持日本
D
B.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美国大量军需订单
C.日本重视科技和教育
D.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欧洲联合原因和表现; 2.了解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日本崛起的原因和表现; 3.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
一、欧洲的联合
战后初期的欧洲
仅十多年后的欧洲
一、欧洲的联合
1. 西欧经济二恢战复后的欧原洲因经:济发展示意图 ②①原美有国的马工歇业尔基计础划的E大量F援G助 外H因 ③④制采A定用了先B 适进C当的的 科D经 学济 技发 术展 成果政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21张PPT)
美国 35%
第一季度 其他
第二季度 46%
第三季度
西欧 27%
美国 27%
1965年
1993年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发展
材料一: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
(1)依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处 于什么地位?
(2)材料二克林顿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你认为最重
要的是什么?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特点:进入新经济时代。
新经济: 是有别于传统经济(依靠资源和资本)的“知识经 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 等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和全球化。
原因:
美国学生在使用计算机
硅谷象征着智慧,是各种高、精、 尖技术的发源地,它成了高科技的 代名词
欧洲的联合
1958年西欧六国在成 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1年西欧六国政府 成立欧洲煤钢联营 , 迈出联合第一步。
20世纪50年代初
1958年
六国会议决定成立 欧洲经济共同体
1967年
欧盟正式成立
1993年
1965年和1993年美国与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其他 49%
西欧 16%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 背景——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原因:凭借原有的工业 基础和马歇尔 计划 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 果 ,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促进了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西欧经济恢复发展表现
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 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 战前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 续繁荣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23张ppt)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亦称“福利国家”制度,大体上 包括社会保障和福利补助两大类,覆盖社会多个方面,使广大低收入者 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2、温建故立知过新程:
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农产品 大量过剩,价格下跌。经济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美国掀起了工人运 动和农民斗争的高潮。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政权稳定,罗斯福加 强政府干预,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过程 (1)20世纪5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这3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 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 位的提高 (4)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 体化的进程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4月18日通过 《巴黎条约》成立,1952年7月23日生 效。根据条约规定,成员国毋须交纳 关税而直接取得煤和钢的生产资料。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缔约国有法国、西 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
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 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 A.美国的扶持和援助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建立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 D.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
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 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 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目的 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重振西欧雄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24张PPT)

课后拓展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
开始时间 实质 成果 能源 影响 启示
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
产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革
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从电气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
珍妮机、蒸汽机、火 车机车、轮船

资本主义世界最终形 成
电灯、汽车、飞机
石油、电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 主义阶段
1、逐100渐00 消除了战争留下
2、各国加强了经济100合000作,
的积怨80,00 实49现53.5了2 和解,为
促进了西欧国家经8济000的0 发
西欧和60平00 发展创造了条件
展和国际地位的6提000高0
• 欧共体4000
2037.36
• 欧共体
40000
2000 0 欧共体 美国 日本
20000 0
③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借鉴: 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交流与合作 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争战略。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开始 建立 发展 评价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在 公民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及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
乎月感 30到日了,一美个国不繁《同商荣于业6过周.3去刊不成的》可为经发能反济表做对形了出美态一重国的篇大的出题决工现持为定具。“,。续新1基”稳经99金济定6组年的增织12长实际上将现至代农少业不服务会业高新技
胜利”的文章5,.6对这种现材象料作3了:最早的回3应.3。 3.9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亿元,增加近25倍。
国民经济进行全面革新和创造。
2、日本的崛起
崛起表现一: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仅次 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经济)
25 20 15 10
5
1968年占世界比重(%)
国土面积 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 出口贸易
0 美国
日本
美国、日本力量的对比
1964年,日本在首都东京成功举办奥运会.
3、欧洲共同体成立
(1)时间: 20世纪60年代
(2)成立目的(原因): 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
(3)过程: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 同体; 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 称“欧共体”
(4)作用: 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同一 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促进了西欧国家 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欧盟概况
欧盟的盟旗为天兰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围成一个 圆圈,表示欧盟成立时的12个成员国。制作盟旗的目的是要 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
区别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联盟
性质:欧洲共同体是经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是经济政治一体化
组织。
发展程度:欧洲联盟较欧洲共同体规模更大,一体化程度更高。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欧共体)
欧盟概况 货币:将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2002年) 人民生活: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 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 习或居住 外交: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 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
西欧国家国土 面积小,主权国 家多;这就使得 西欧国家市场狭 小,关税壁垒和 货币障碍多,这 些因素严重阻碍 了经济发展。
一、欧洲的联合 1.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外因: 内因:
①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②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 ③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④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0世纪90年代
2、日本的崛起 原因一: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 “和平宪法”。
日 本 国 会
二战后,日本在1947年5月3日正式生效施行的《日本 国宪法》(即“和平宪法”)的指导下走上了战后重建、 经济恢复、高速发展、繁荣富裕的和平发展道路。对日本 社会进行民主改革,借以清除日本社会中的封建色彩,清 除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赖以发动战争的土壤。
2、日本的崛起
原因二:美国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 量军需订单。
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日本的物资
朝鲜战争期间,在美军 “特需订货”的刺激下, 日本出现了“战争景 气”。1500亿日元的滞 销货一扫而空,许多已 关闭的工厂重新开工, 外汇收入不断攀升,绝 路逢生的日本经济迅速 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4、欧盟的成立 (简称: EU)
欧 盟
(1)前身:欧洲共同体

(2)正式建立:1993年

(3)作用: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布欧

鲁盟 塞总 尔部
洲 军
--

(经济上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政治上提高了欧 盟成员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推动了国际格局多极 化,有利于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日本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
1964年第18届东京 奥运会奖牌
2、日本的崛起
崛起表现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 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政治)
◆明确提出要加入政治大 国的行列; ◆重整军备,军费开支居 世界第二; ◆以国际合作名义,接连 向海外派兵; ◆几年多次要求成为常任 理事国。
2、日本的崛起
表现:
⑴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 超过了战前水平; ⑵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2、西欧经济的繁荣 (1)时间: 20世纪50—70年代 (2)特点(表现): 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思考:美国援助西欧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直接目的:控制西欧 根本目的:对抗苏联,遏制社会主义势力
1993年 欧洲联盟(欧盟)
欧洲煤钢 欧洲原子 欧洲经济
共同体
能共同体 共同体
(1951) (1958) (1958)
地位:世界上最
大的经济体
二、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发展 (1)原因 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
生产技术。 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根本原因) 重视科技和教育。(主要原因)
德国
德国 3.81
3.81
美国 14.33
2008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较:单位:亿美元
特点三(从主导产业看):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
美国90年代经济结构示意图
服务业
现代 农业
现代 工业
高新技 术产业
西方国家劳动增长率中科技进步的因素
科技
其他 30% 70%
20世纪80年代
科技
20% 其他 80%
2.美国发展的特点
特点一(从发展周期看):经历繁荣—衰退调整—稳定发 展的过程
特点:全球 化和信息化
繁荣
新经济时代
危机与调整
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 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
特点二(从经济实力看):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前列
日本 4.84 日本 4.84
中国 中国4.22 4.22
2、日本的崛起 原因三: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1 9 6 4 年10月1 日日本新干线通车
二战后,日本高度重视教 日本战后坚持以“科技立国”,为了
育事业,教育经费占政府行 扭转战后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制定
政在1由9费资1550用本9—9的主亿1义19日/7国52元左家年增右中,加,是教到这最育4一高经02比的费4重4。了积次“极科吸引技收进革型国命战外的略新先”技进的术科经,学济广技发泛术展采成模用果式第,,三对
2.借鉴: 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交流与合作 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 创新; 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 的经济发展战争战略。
二战后的日本
崛起后的日本
日本政要屡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势力日益猖獗。
2001年4月韩 国群众集会,抗 议日本审定通过 歪曲历史的教科 书
思考: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有哪些?你觉得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1.共同点: ①都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 ②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③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