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第四章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一、填空(1)ABS系统中ECU所依据的控制参数包括车轮滑移率和车轮角加速度。

(2)ABS系统中液压式制动压力调节器主要由电磁阀、液压泵和储液器等组成(3)ABS系统中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中,ECU控制流经制动压力调节器电磁线圈的电流的大小,使ABS系统处于“升压”、“保压”和“减压”三种状态。

(4)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的ABS系统制动距离和操纵性最好。

二、判断(1)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轮缸的制动压力。

(√)(1)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主缸的制动压力。

(×)(2)在一般制动情况下,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较小,车轮不会被抱死,ECU无控制信号输出。

(√)(2)在一般制动情况下,即使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较小,车轮不会被抱死,ECU 也有控制信号输出。

(×)(3)在紧急制动时,车轮将要被抱死的情况下,ECU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制动器的制动力,使车轮不被抱死。

(√)(3)在紧急制动时,车轮将要被抱死的情况下,ECU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控制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使车轮不被抱死。

(×)(4)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的ABS系统制动距离和操纵性最好。

(√)(4)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的ABS系统制动距离最好,但操纵性不好。

(×)(5)当ECU向电磁线圈通入一个较小的保持电流(约为最大电流的1/2)时,电磁阀处于“保压”位置。

(√)(5)当ECU向电磁线圈无电流通过时,电磁阀处于“保压”位置。

(×)(6)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的制动压力油路和ABS控制压力油路是相互隔开的。

(√)(6)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的制动压力油路和ABS控制压力油路是相通的。

(×)三、简答题1、可变容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基本结构主要由电磁阀、控制活塞、液压泵、储能器等组成。

2、ABS的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系统特点该种压力调节系统的特点是制动压力油路和ABS控制压力油路是相互隔开的。

ABSEBSESC产品介绍

ABSEBSESC产品介绍

ABSEBSESC产品介绍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BS(电子制动系统)和E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是现代汽车安全性能上的重要装备。

本文将从工作原理、功能和应用等方面对这三种产品进行介绍。

首先,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一种主动安全设备,主要应用于汽车的制动系统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知车轮的转速,当发现一些车轮即将抱死时,刹车压力会被自动地调整,以保持车轮转动。

这样一来,车辆可以在急刹时保持稳定,并且能够快速减速而不会失去控制。

ABS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防止车轮抱死,避免因轮胎滑动导致车辆偏离方向;二是提高制动距离,保证车辆能够在最短距离内停下。

ABS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现代汽车都配备了ABS。

接下来,EBS(Electronic Braking System)电子制动系统主要用于大型商用车辆的制动系统中。

它是一种高级的制动系统,可以提供更好的制动性能和精确的制动控制。

与传统的气压制动系统相比,EBS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来管理制动系统,实现更快的制动响应和更稳定的制动力。

EBS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动态参数,如车速、加速度和制动力等,然后通过ECU对制动力进行精确控制,以提供更好的制动效果。

EBS具有自检测和故障诊断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并报告制动系统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修复建议。

EBS的应用范围主要在大型商用车辆中,如卡车、巴士等。

最后,ESC(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是一种主动安全系统,用于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它通过感知车辆的姿态参数和驾驶员的操纵行为,通过制动和引擎控制等手段来实现动态稳定控制。

当系统检测到车辆即将失去稳定性,如侧滑、过度转向等情况时,会自动采取措施来恢复车辆的稳定。

ESC的主要功能有预防侧滑、纠正过多转向和保持车辆在道路上的牢固连接等。

它适用于各类车辆,往往与其他主动安全系统(如ABS和牵引力控制系统)配合使用,以提供更为全面的车辆安全保护。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 ,简称ABS )的控制原理,对目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所采用的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控制技术1.概述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高速公路的不断修建,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越来越为人们重视。

为了全面满足制动过程中汽车对制动的要求,使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更趋合理。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 )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汽车上。

“ABS”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ABS 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普通制动系统在湿滑路面上制动,或在紧急制动的时候,车轮容易因制动力超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而安全抱死。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能实时判定车轮的滑动率,自动调节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矩,防止车轮抱死。

从而获得最佳制动效能的电子装置。

它能把车轮的滑动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充分地利用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显著地提高车辆制动时的可操纵性和稳定性,从而避免了车轮抱死时易出现的各种交通事故。

随着制动强度的增加,车轮滚动成分越来越少,而滑动成分越来越多,一般用滑动率S 来说明制动过程中滑动成分的多少。

滑动率越大,滑动成分越少。

S=1-ur ω%100⨯ 其中: u ——车轮中心的速度;r ——没有地面制动力时的车轮滚动半径; w ——车轮的角速度。

纵向和侧向附着系数可表达为车轮滑动率的函数(如图1)。

最大纵向附着系数所对应的滑动率称为临界稳定点SK 。

abs+esc工作原理

abs+esc工作原理

abs+esc工作原理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和ESC(电子控制制动系统)是现代汽车中常见的安全系统,它们共同确保了车辆在各种行驶条件下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一、ABS系统工作原理ABS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物理学中的“抱死不转”原理。

当车辆刹车时,如果车轮在瞬间抱死,车辆就会失去转向能力或者侧翻。

ABS通过不断检测并调整车轮的转速,使得车轮在刹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微滚动状态,即车轮仍然转动,只是转速不断降低。

这种状态下,车辆可以保持转向能力,同时刹车距离也不会过长。

ABS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

传感器负责检测车轮的转速,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根据这些数据和车辆的其他参数(如车速、刹车压力等)计算出最佳的刹车压力和车轮转速的匹配关系,然后将指令发送给执行器。

执行器是一个电磁阀或液压调节器,它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调整刹车压力,从而实现车轮的微滚动。

二、ESC系统工作原理ESC系统是在ABS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车辆整体姿态的监控和控制系统。

ESC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和执行器,实时监控车辆的车速、转向角度、车轮转速和车身侧倾角度等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计算出最佳的制动力分配和转向干预策略。

当车辆发生失控(如转向过度、转向不足、侧滑等)时,ESC会立即介入,通过调节刹车压力或发动机动力,纠正车辆姿态,使其回到正常的行驶轨迹上。

ESC的这种干预通常是微妙的,驾驶员通常不会察觉到它的存在,但能在关键时刻挽救车辆和乘客的生命。

三、总结ABS和ESC系统的共同目标是防止车辆在紧急刹车或失控时发生严重的安全问题。

ABS通过调整车轮转速保持车辆转向能力,而ESC则通过实时监控和调整车辆姿态,确保了车辆在各种行驶条件下的安全。

这两个系统在现代汽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驾驶中,驾驶员应该了解这两个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合理使用它们来提高行车安全性。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0.2 0.4 0.6 0.8
1
滑移率
21
小结
· 车辆的制动性能与轮胎的附着性能密切相关; · 轮胎的附着性能与轮胎的滑移率密切相关; · 附着力-滑移率特性曲线与路况、行驶工
况密切相关; · 最佳滑移率范围: 0.1—0.3; · 制动时的最差状况: 轮胎抱死。
21
3. ABS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B孔 打开
单向阀 2
31
ABS执行器:压力降低时的 3 位电磁阀和泵电机的工作状态
部件名
3位 电 磁 阀 泵电机
工作状态 “A”口关闭 “B”口打开
运转
32
ABS执行器: 压力保持时的 工作示意图
单向阀 3
A 孔关闭
回位弹簧 C孔
制动总缸
单向阀 1
2A
ABS
12 V
ECU
B 孔关闭
单向阀 2
33
S=0.00
0.04
0.08 0.12 6
0.1 0.2
0.3 0.4
0.20
0.00
0o 2o 4o 6o 8 10o 12o 14o 16o 18
o
侧偏o角
20
1.20 1.00 0.80 附着系0数.60 0.40 0.20 0.00
0
最佳滑移率范围
纵向附着系数 侧向附着系数 最佳滑移率范围
ABS执行器: 压力保持时的3位电 磁阀和泵电机的工作状态
部件名
3位 电 磁 阀 泵电机
工作状态 “A”口关闭 “B”口关闭
运转
34
ABS执行器: 压力升高时的 工作示意图
A 孔打开 单向阀 3
回位弹簧 C孔
制动总缸
单向阀 1

73_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73_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3、降压阶段:在制动压力保持不变后,控制单元还不断检测车轮转
速信号,若判断出车轮仍有抱死倾向时,ABS电子控制单元立即向液压 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打开常闭阀,起动液压泵工作,制动液从制动器 经低压蓄能 器被送回到 制动总泵, 制动压力降 低,制动踏 板微量顶起, 车轮抱死程 度降低,车 轮转速开始 上升。
4、增压状态: 为了取得最佳的 制动效果,当车 轮达到一定转速 后,ABS电子控制 单元再次命令常 开阀闭合,常闭 阀打开。随着制 动压力增加,车 轮再次被制动和 减速。
车轮转速传感器
【别名】轮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
【作用】检测车轮的转速,送给ECU决定是否开始进 行防抱死制动。
【安装位置】车轮上。
主缸 踏板
传感器 轮缸
A 液压部件
线圈
电磁阀
C B
储液器
ECU
回油泵
电磁阀不通电,阀体在上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停留在最 下端位置,其下端的阀门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将通往 储能器的C通道封闭,同时上端阀门被打开,制动主 缸与轮缸相通,来自制动主缸的压力油从A通道直接 进入B通道而流入轮缸,轮缸压力升高。此时,电磁 阀处于“升压”位置。轮缸压力随主缸压力增减, ABS不工作,回油泵也不工作,进入常规制动阶段。
2、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1 制动效能:主要取决于制动力的大小。 2 制动恒定性:主要指抗热衰退性(高速行驶或下坡连 续制动时制动效能的稳定程度)和抗水衰退性(汽车涉水 后制动效能的稳定程度)。 3 制动方向稳定性:指汽车在制动时仍能按指定方向的 轨迹行驶,即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
3、制动滑移率与附着系数 1 附着系数:纵向附着系数(决定地面制动力)和横向 附着系数(决定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2 滑移率S:

第15章 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第15章 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15.2.1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控制原理
逻辑门限值控制方法以车轮角减速度和角加速度为 制动压力控制门限,以滑移率为辅助控制门限。因为单 纯用一种控制参数存在局限性。如果单以车轮的角减速 度、角加速度为门限值,汽车在不同的路况下行驶过程 中紧急制动,车轮达到设定的角速度门限值时,车轮的 实际滑移率差别很大,这会使得一些路面的制动控制达 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单以滑移率为门限值进行控制,由 于路况的不同,最佳滑移率的变化范围较大(8%~30%), 仅以某一固定的滑移率作为门限值,就不能在各种路况 下都能获得最佳的制动效果。将两种门限参数结合在一 起,可使系统能辨识路况,提高系统的自适应控制能力。
15.1.2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分类
按控制器所依据的控制的参数不同分 按功能和布臵的形式不同分 按系统控制方案不同分 按控制通道和传感器数不同分
15.1.2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分类
1.按控制器所依据的控制的参数不同分
以车轮滑移率S为控制参数的ABS 以车轮角减速度为控制参数的ABS 以车轮角减速度和滑移率为控制参数的ABS
15.1.2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分类
4.按控制通道和传感器数不同分 ABS系统中的控制通道是指能独立进行制动 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按控制通道分有四种。
单通道式ABS 双通道式ABS 三通道式ABS 四通道式ABS
15.1.2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分类
(1) 单通道式ABS
单通道ABS如图15-4所示。 通常是对两后轮采用轴控方式,车轮转速传感器有 一个或两个,采用一个轮速传感器的将传感器安装在后 桥主减速器处,采用两个轮速传感器的则在后轮上各装 一个,并采用低选控制。由于前轮未进行防抱死控制, 因而汽车制动时的转向操纵性没有提高。但单通道ABS结 构简单、成本低,因此在一些载货汽车上还有应用。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简介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简介

防抱死制动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全称是Anti-lock Brake System,即ABS,可安装在任何带液压刹车的汽车上。

它是利用阀体内的一个橡胶气囊,在踩下刹车时,给予刹车油压力,充斥到ABS的阀体中,此时气囊利用中间的空气隔层将压力返回,使车轮避过锁死点。

一、基本介绍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发出车轮将被抱死的信号,控制器指令调节器降低该车轮制动缸的油压,减小制动力矩,经一定时间后,再恢复原有的油压,不断的这样循环(每秒可达5~10次),始终使车轮处于转动状态而又有最大的制动力矩。

没有安装ABS的汽车,在行驶中如果用力踩下制动踏板,车轮转速会急速降低,当制动力超过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时,车轮就会被抱死,完全抱死的车轮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下降,如果前轮被抱死,驾驶员就无法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如果后轮被抱死,就极容易出现侧滑现象。

ABS这种最初被应用于火车上的技术,后应用于飞机,现在已经十分普及,在十万元以上级别的轿车上都可见到它的踪影,有些大客车上也装有ABS。

装有ABS的车辆在遇到积雪、冰冻或雨天等打滑路面时,可放心的操纵方向盘,进行制动。

它不仅有效的防止了事故的发生,还能减少对轮胎的摩损,但它并不能使汽车缩短制动距离,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会有所增加。

提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制动踏板一定要踩到底,才能激活ABS系统,这时制动踏板会有一些抖动,有时还会有一些声音,但也不能松开,这表明ABS系统开始起作用了。

二、分类在ABS中,对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称为控制通道。

一是按生产厂家分类,二是按控制通道分类。

以下主要介绍按通道分类的方法。

ABS装置的控制通道分为四通道式、三通道式、二通道式和一通道式。

(1)四通道式四通道ABS有四个轮速传感器,在通往四个车轮制动分泵的管路中,各设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器装置,进行独立控制,构成四通道控制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传感器与开关 传感器与开关 (1)轮速传感器 ) 用于计算轮速、 用于计算轮速、 车轮角加减速度、 车轮角加减速度、 参考车速、 参考车速、参考滑 移率, 移率,是最重要的 传感器。 传感器。 磁感应式、霍尔 磁感应式、 光电式。 式、光电式。磁感 应式最常用。 应式最常用。
传感器) (2)减速度传感器(G传感器) )减速度传感器( 传感器
2)二位二通电磁阀变容积式 )
普通制动、减压、保压、 普通制动、减压、保压、减压
(3)特殊型式的压力调节器 )
一般变容式制动压 力调节器要配蓄压器提 供高端控制油压, 供高端控制油压,但有 的采用动力转向泵作为 高端液压。 高端液压。 一般循环流动式制 动压力调节器不配蓄压 但有的配蓄压器, 器,但有的配蓄压器, 同时起助力作用。 同时起助力作用。
2.制动防抱死系统的作用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作用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Anti-lock Braking ( 制动防抱死系统 System)是在普通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加装电子 )是在普通制动系统的基础上, 制动力控制装置, 制动力控制装置,使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不仅仅决 定于主动主缸的压力(制动踏板力), ),而是可以 定于主动主缸的压力(制动踏板力),而是可以 自动减小制动力矩,防止车轮抱死。( 。(S=20%左 自动减小制动力矩,防止车轮抱死。( 左 右)。 (1)缩短制动距离,提高制动效能; )缩短制动距离,提高制动效能; (2)防止侧滑和甩尾,保证稳定性; )防止侧滑和甩尾,保证稳定性; (3)制动时可转向,保证操纵性; )制动时可转向,保证操纵性; (3)减小轮胎磨损。 )减小轮胎磨损。
1)三位三通电磁阀 ) 循环流动式 普通制动 增压过程 减压过程 保压过程
Hale Waihona Puke 2)二位二通电磁 ) 阀循环流动式 普通制动 增压过程 减压过程 保压过程
(2)变容积式制动 ) 压力调节器
通过改变制动轮缸的 有效容积调节制动压力。 有效容积调节制动压力。 1)三位三通电磁阀变容积式 ) 动力活塞5在控制油压 动力活塞 在控制油压 的作用下左右移动,增大 的作用下左右移动, 或减小轮缸有效容积, 或减小轮缸有效容积,动 力活塞的控制油压由电磁 控制。 阀8控制。 控制
3 . ABS的基本组成 的基本组成
二、ABS的分类 的分类
后轮ABS 后轮 按功能和布置型式分 前轮ABS 前轮 轴控式 (一同控制式) 一同控制式) 选高控制 按控制方案分 轮控式 混合式 选低控制
二、ABS的分类 的分类
单通道ABS 单通道 双通道ABS 双通道 按控制通道数分 三通道ABS 三通道 四通道ABS 四通道 所谓控制通道是指能独立进行压力调节的控制管路。 所谓控制通道是指能独立进行压力调节的控制管路。 独立进行压力调节的控制管路
(4)制动灯开关 )
用于通知ECU车辆处于制动状态。 车辆处于制动状态。 用于通知 车辆处于制动状态
2.电子控制器(ECU) 电子控制器( 电子控制器 )
(1)输入电路 ) (2)运算电路 ) 特点: 特点:双运 算电路, 算电路,接受 同样的输入, 同样的输入, 输出结果相互 比较,若不同, 比较,若不同, 则退出工作, 则退出工作, 回复常规制动 状态。 状态。 (3)输出电路 ) (4)安全保护 ) 1)电源控制 ) 2)故障记忆 ) 3)继电器控制 ) 退出工作) (退出工作)
普通制动
电磁阀断电, 电磁阀断电,保 持在左位, 持在左位,使动力活 塞控制油腔接储液器 低压), ),动力活塞 (低压),动力活塞 在弹簧作用下左移, 在弹簧作用下左移, 顶开单向阀2, 顶开单向阀 ,使轮缸 与主缸相通。 与主缸相通。
减压过程
电磁阀通大电 保持在右位, 流,保持在右位, 使动力活塞控制油 腔接储压器( 腔接储压器(高 ),动力活塞在 压),动力活塞在 油压作用下右移, 油压作用下右移, 关闭单向阀2, 关闭单向阀 ,使轮 缸与主缸隔离, 缸与主缸隔离,动 力活塞继续右移, 力活塞继续右移, 左腔(与轮缸相通) 左腔(与轮缸相通) 容积增大。 容积增大。
3.制动压力调节器 制动压力调节器
由电磁阀和液压元件组成, 由电磁阀和液压元件组成,用于调节制动器制动 压力的大小。 压力的大小。 按与制动主缸的关系:整体式、分体式。 按与制动主缸的关系:整体式、分体式。 按压力调节方式:循环流动式、变容积式。 按压力调节方式:循环流动式、变容积式。
(1)循环流动式压力 ) 调节器 串联在普通 制动管路中。 制动管路中。按 电磁阀分, 电磁阀分,有三 位三通式和两位 两通式两种 两种。 两通式两种。
(4)液压开关与液位开关 )
1)压力控制开关(PCS) )压力控制开关( ) 检测蓄压器压力,控制液压泵起停。 检测蓄压器压力,控制液压泵起停。 2)压力警告开关(PWS) )压力警告开关( ) 检测蓄压器压力,低于规定值时, 检测蓄压器压力,低于规定值时,点亮 ABS警告灯,ABS控制器退出工作。 警告灯, 控制器退出工作。 警告灯 控制器退出工作 3)液位指示开关(FLI) )液位指示开关( ) 检测储液箱液面,当低于规定值时, 检测储液箱液面,当低于规定值时,点亮 制动液面低警告灯,同时点亮ABS警告灯, 警告灯, 制动液面低警告灯,同时点亮 警告灯 ABS退出工作。 退出工作。 退出工作
第二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一、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控制原理 1.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ECU根据传感器信号,判定滑移率,控制压 根据传感器信号, 根据传感器信号 判定滑移率, 力调节器,使车轮不抱死。 力调节器,使车轮不抱死。
2.控制方式 控制方式
车轮滑移率
逻辑门限值控制
车轮角加/减速度 车轮角加 减速度 滑移率与角加减速度结合: 滑移率与角加减速度结合: 角加减速度为主门限, 角加减速度为主门限,滑移 率为辅助门限
3.ABS的控制过程 的控制过程
ABS在高附着 在高附着 系数路面、 系数路面、低附着 系数路面、 系数路面、过渡路 面(附着系数由高 变低或由低变高), 变低或由低变高), 控制策略是不同的。 控制策略是不同的。 下面以在高附 着系数路面上制动 时ABS的控制为例 的控制为例 说明。 说明。
二、ABS部件 部件 结构与原理
用于判定路面附着系数情况, 用于判定路面附着系数情况,以采取不同的 控制策略。 控制策略。 水银开关式、差动变压器式。 水银开关式、差动变压器式。
(3)车速传感器 )
制动时由于滑移,用车轮转速计算车速误差 制动时由于滑移, 太大,为了计算滑移率, 太大,为了计算滑移率,应该设置专门的车速传 感器,但存在结构复杂、成本太高的问题,因此, 感器,但存在结构复杂、成本太高的问题,因此, 现在ABS中无车速传感器,参考车速是用制动前 现在 中无车速传感器, 的轮速按照一定减速度计算出来的, 的轮速按照一定减速度计算出来的,因此叫参考 车速。 车速。
(2)滑移率与制动效果 )
滑移率S= 滑移率 V-r0w V S=100%时,抱死 S=0%时, 纯滚 0%<S<100%时, 边滚边滑 S=100%,纵向附 着系统变小,横向 附着系数几乎为零; 在S=20%左右时, 纵向浮着系数为最 大。 ×100%
(3)普通制动器存在的问题 )
制动器制动力过大,车轮将抱死, 制动器制动力过大,车轮将抱死,纵 向浮着系数减小,横向浮着系数为零, 向浮着系数减小,横向浮着系数为零,车 辆不仅制动距离增长 制动距离增长, 辆不仅制动距离增长,且失去抗侧换能力 (不能转向、侧滑、甩尾),轮胎磨损严 不能转向、侧滑、甩尾),轮胎磨损严 ),轮胎 重。
控制方式
最优控制
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
3.ABS的控制过程 的控制过程
一般以车轮角加 减速度为主控门限 一般以车轮角加/减速度为主控门限,以滑移 车轮角加 减速度为主控门限, 率为辅助门限实现控制 实现控制。 率为辅助门限实现控制。 原因: 原因: (1)不同路面,最大附着系数对应的滑移率不同; )不同路面,最大附着系数对应的滑移率不同; (2)滑移率计算需要车速,车速在制动时准确测 )滑移率计算需要车速, 量有难度; 量有难度; (3)车轮的角加减速度正比于制动器制动力矩与 ) 地面制动力产生的驱动车轮旋转的力矩( 地面制动力产生的驱动车轮旋转的力矩(驱动力 之差,在未达到峰值附着系数之前, 矩)之差,在未达到峰值附着系数之前,两者同 步增长,差值较小,因此,车轮减速速较小, 步增长,差值较小,因此,车轮减速速较小,当 超过峰值附着系数后,驱动力矩减小, 超过峰值附着系数后,驱动力矩减小,两者差值 增大,车轮角减速度增大, 增大,车轮角减速度增大,因此可以采用角减速 度的大小判定是否超过峰值附着系数。 度的大小判定是否超过峰值附着系数。
保压过程
电磁阀通小电 保持在中位, 流,保持在中位, 使动力活塞控制 油腔隔离, 油腔隔离,动力 活塞停止移动, 活塞停止移动, 左腔( 左腔(与轮缸相 容积固定, 通)容积固定, 轮缸压力维持不 变。
增压过程
电磁阀断电, 电磁阀断电,保持 在左位, 在左位,使动力活塞控 制油腔接储液器( 制油腔接储液器(低 ),动力活塞在弹簧 压),动力活塞在弹簧 作用下左移, 作用下左移,左腔容积 减小,再左移, 减小,再左移,顶开单 向阀2, 向阀 ,使轮缸与主缸 相通。 相通。
(5)ABS电子控制系统 ) 电子控制系统
第十五章 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 系统( 系统(ABS) )
第一节 概述
一、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作用及基本组成 1.普通制动系的问题 普通制动系的问题 (1)车轮制动力分析 ) 地面制动力(X 决定于制动器制动力 决定于制动器制动力(M 地面制动力 z)决定于制动器制动力 z/r0)和 和 地面附着力(Φ Z)。 地面附着力(ΦzZ)。即: Xz= Mz/r0 ≦ΦzZ 当制动器制动力矩M 增大时,车轮将抱死。 当制动器制动力矩 z增大时,车轮将抱死。 地面防侧滑力:X 地面防侧滑力 HM ≦ ΦHZ, ΦH为横向附着 , 系统,它除了与轮胎、地面有关外, 系统,它除了与轮胎、地面有关外,还与滑移率 有关。 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