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可爱的熊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培养幼儿对国宝熊猫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熊猫的基本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国宝熊猫的喜爱之情,提高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熊猫的喜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熊猫玩具、熊猫图片、熊猫生活习性的视频。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熊猫玩具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熊猫的特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播放熊猫生活习性的视频,让幼儿观看并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食物等。
(2)教师结合视频内容,讲解熊猫的外貌特征,如黑眼圈、黑白相间的毛色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1)熊猫生活在哪里?(2)熊猫喜欢吃什么?(3)熊猫的毛色是什么样子的?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合作完成一幅关于熊猫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1. 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森林、喜欢吃竹子等。
2. 熊猫的外貌特征:黑眼圈、黑白相间的毛色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熊猫的画。
答案:幼儿完成画作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2. 拓展延伸: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熊猫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熊猫玩具和图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看视频和讲解,让幼儿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在随堂练习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课后,通过作业和拓展延伸,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
1. 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熊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熊猫的外貌特征:黑白相间的毛色,圆圆的脸,大大的黑眼圈,短短的尾巴。
2. 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活在竹林中,喜欢吃竹子,懒洋洋的生活方式。
教学活动:1. 展示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熊猫的外貌特征。
2. 通过视频或故事,介绍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习惯。
3.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对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熊猫的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熊猫生活的环境。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熊猫的生活环境:竹林、山地、高原等。
2. 熊猫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食物来源。
教学活动:1. 展示熊猫生活环境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熊猫的生活环境。
2. 通过视频或故事,介绍熊猫对生活环境的要求。
3.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第三章:熊猫的食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熊猫的饮食习惯。
2. 培养学生对食物的珍惜意识。
教学内容:1. 熊猫的食物:竹子、果实等。
2. 熊猫的饮食习惯:慢慢吃、不停吃。
教学活动:1. 展示熊猫食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熊猫的食物。
2. 通过视频或故事,介绍熊猫的饮食习惯。
3.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对食物的珍惜意识。
第四章:熊猫的成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熊猫的成长过程。
2.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教学内容:1. 熊猫的成长过程:出生、成长、繁殖等。
教学活动:1. 展示熊猫成长过程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熊猫的成长过程。
2. 通过视频或故事,介绍熊猫的成长需求。
3.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第五章:保护熊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熊猫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保护熊猫的原因:熊猫是国宝,数量稀少,需要保护。
2. 保护熊猫的措施:建立保护区、加强环境保护等。
幼儿园中班《可爱的熊猫》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可爱的熊猫》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活环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以及爱护动物的情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激发他们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以及生活环境。
2. 引导幼儿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熊猫图片、视频、熊猫玩具等。
2. 环境: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熊猫的视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熊猫的兴趣。
2. 基本环节:a) 观察熊猫图片,让幼儿说出熊猫的外形特征,如:黑白相间、圆滚滚等。
b) 讲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如:熊猫喜欢吃竹子、懒洋洋的等。
c) 让幼儿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如:生活在高山森林里、喜欢阴凉的地方等。
d)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熊猫?培养幼儿的保护意识。
3. 巩固环节:通过熊猫玩具、绘画等方式,让幼儿进一步熟悉熊猫的特征。
4. 总结环节:让幼儿表达对熊猫的喜爱之情,激发他们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5.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有关熊猫的资料,增加对熊猫的了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视频、图片、实物等教具,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熊猫的特点。
2. 运用引导发现法,鼓励幼儿观察、思考,自主发现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在讨论中进一步了解熊猫。
七、教学步骤:1. 观看熊猫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展示熊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熊猫的外形特征。
3. 讲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如:食竹、懒洋洋的性格等。
4. 让幼儿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如:高山森林、阴凉的地方等。
5.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熊猫,培养幼儿的保护意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可爱的熊猫》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可爱熊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中《可爱熊猫》章节,详细内容围绕国宝熊猫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展开。
通过这一内容学习,让孩子们解我国特有动物,培养他们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熊猫,解熊猫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熊猫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熊猫,解其外形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熊猫玩具、熊猫图片、熊猫生活习性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在课堂上展示熊猫玩具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特点。
通过观察,让孩子们初步解熊猫外形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我向幼儿讲解熊猫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通过生动语言和视频资料,让孩子们深入解熊猫。
3. 随堂练习(10分钟)我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如:“熊猫长什样子?”“熊猫生活在哪里?”“我们为什要保护熊猫?”等。
4. 课堂互动(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熊猫找家”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合作精神。
5. 手工制作(15分钟)我指导幼儿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熊猫手工作品,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让幼儿展示自己手工作品,并分享学习心得。
我对幼儿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熊猫外形特征:黑白相间,圆圆脸,短短腿。
2. 熊猫生活习性:吃竹子,生活在高山密林中。
3. 保护熊猫意义:熊猫是我国国宝,我们要保护它们。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熊猫,并简单描述它特点。
2. 答案:幼儿完成画作,描述熊猫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熊猫有更深入解。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我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1、观察熊猫的外形特点,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
2、了解动物、兽类、野兽、熊猫的关系,学习归类,并学习用比喻、形容词来描述熊猫的形态。
3、知道熊猫是我国独有的野生动物,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1、课件:幻灯片—熊猫活动过程一、猜谜引出熊猫,引发幼儿对熊猫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谜语: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
二、观看幻灯片,感知像猫的外形特征。
1、提问:你知道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熊猫长的是什么样子?他们喜欢吃什么?让幼儿和同伴自由交谈。
2、教师讲解熊猫生活的相应区域“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知道熊猫是杂食动物。
三、感知讲述熊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1、讲述熊猫的外形特征。
2、提问:熊猫的头上有什么?身体是怎样的?身上有什么?熊猫的身上和身下有什么?3、引导幼儿自然的表述自己的观看感受,有序的梳理熊猫的形态。
表达自己对熊猫的喜爱,讲述熊猫性情温和、憨厚、胖嘟嘟的样子,十分逗人喜爱,以及熊猫走路、爬树慢悠悠的姿态。
教师:你知道熊猫喜欢生活在哪些地方?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四、知道熊猫是我们珍爱的国宝。
1、教师:熊猫为什么是我们中国的动物宝贝?(熊猫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动物,熊猫的数量很少,熊猫生出来的宝宝很小,只有150克,妈妈每次只生1—2只,两年后离开妈妈生活,寿命只有20—30年等。
)2、教师:熊猫被全世界人们喜爱,是我们国家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我国除了在各地的动物园有熊猫展览馆外,还把它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些有好国家,你知道我们送给哪些国家的朋友观赏吗?五、欣赏教师朗诵儿歌《大熊猫》,感知可爱的大熊猫形象。
幼儿园中班《可爱的熊猫》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可爱的熊猫》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活环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以及保护动物的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熊猫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活环境。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以及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熊猫图片、视频、熊猫玩具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曾经接触过熊猫相关的事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熊猫图片,引发他们对熊猫的兴趣。
2. 基本环节:a. 教师播放熊猫的视频,让幼儿观察熊猫的生活环境、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b. 教师讲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活环境,帮助幼儿加深理解。
c.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熊猫的特点。
d. 教师总结熊猫的特点,引导幼儿认识到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 拓展环节: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保护熊猫的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保护意识。
b. 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保护熊猫的想法。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人分享熊猫的特点,传递保护熊猫的意识。
2. 鼓励幼儿收集关于熊猫的资料,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熊猫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保护熊猫意识的培养情况。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中分享熊猫知识的情况。
七、教学延伸1. 开展“我是小熊猫”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
2.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熊猫馆,实地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
3. 开展熊猫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3. 教学评价是否客观公正地反映了幼儿的学习效果。
《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可爱的熊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及保护动物的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及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展示熊猫的生活情景。
2.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熊猫相关的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熊猫图片、视频资料、PPT等。
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熊猫【导入】展示一张熊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熊猫的名称。
【新课内容】1. 讲解熊猫的外形特征,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滚滚的身材、短小的尾巴等。
2. 介绍熊猫的生活习性,如:喜欢吃竹子、善于爬树等。
3. 讲解熊猫的生活环境,如:生活在高山森林里,喜欢阴凉的地方等。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熊猫的知识。
【小结】2. 第二课时:熊猫的故事【导入】观看一段关于熊猫的动画片,引导幼儿了解熊猫的成长过程。
【新课内容】1. 讲解熊猫的成长过程,如:出生、哺乳、成长等。
2. 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家庭成员,如:妈妈、爸爸、宝宝等。
3. 讲述一个关于熊猫的温馨故事,引导幼儿感受熊猫家庭的亲情。
【互动环节】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熊猫家庭成员,进行情景表演。
【小结】3. 第三课时:保护熊猫【导入】展示一张熊猫受到威胁的图片,引导幼儿关注熊猫的生存现状。
【新课内容】1. 讲解熊猫生存面临的威胁,如:栖息地破坏、食物短缺等。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熊猫,如: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等。
3. 教育幼儿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为保护熊猫出一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熊猫》认识熊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认识我国的国宝——熊猫,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熊猫的外貌特征,知道熊猫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熊猫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熊猫玩具、熊猫图片、熊猫生活习性的视频。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熊猫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熊猫的特征。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熊猫。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播放熊猫生活习性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熊猫的生活环境、食物等。
(2)教师通过图片讲解熊猫的外貌特征,如黑眼圈、黑白相间的毛色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熊猫的特点。
(2)幼儿用画笔和画纸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熊猫。
4. 小组讨论(5分钟)(1)幼儿分成小组,讨论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2)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熊猫的外貌特征:黑眼圈、黑白相间的毛色等。
2. 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森林、吃竹子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熊猫。
2. 答案:幼儿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熊猫,观察和描述熊猫的特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环节,让幼儿更积极参与。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动物园实地观察熊猫,深入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同时,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幼儿学会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可爱的熊猫》
中班科学课《可爱的熊猫》适用于中班科学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们理解动物,兽,兽和熊猫之间的关系,学习分类,并学习使用隐喻和形容词来描述熊猫的形状。
观察大熊猫的形状。
特点,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惯,看看幼儿园初中科学《可爱的熊猫》的教案。
活动目标
1.观察熊猫的形状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惯。
2.了解动物,兽,兽和熊猫之间的关系,学习分类,并学习使用隐喻和形容词来描述熊猫的形状。
3.知道熊猫是中国特有的野生动物,并增强了保护动物的意识。
4.探索并发现生活的多样性和特征。
5.幼儿可以用普通话交流。
活动准备
1.课件:幻灯片-熊猫
活动程序
首先,测验导致了熊猫,这引起了孩子对熊猫的兴趣。
老师:孩子猜,这是什么动物?
谜语:就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笋是谷物,竹林就是家。
其次,观看幻灯片并了解猫的形状特征。
1.问题:您知道大熊猫住在哪里吗?熊猫长什么样?他们喜欢吃什么?让孩子们和他们的同伴畅所欲言。
2.老师知道熊猫是杂食动物,解释了熊猫``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活的相应区域。
第三,感知告诉了熊猫的形状和生活习惯。
1.谈谈熊猫的形状特征。
2.问题:熊猫头上有什么?身体是什么?身体上有什么?熊猫身上和身上有什么?
3.引导孩子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看体验,有序地梳理熊猫的形状。
表达对熊猫的热爱,讲述熊猫的温柔,诚实,胖乎乎的样子,非常可爱,以及熊猫缓慢地行走和爬树的过程。
老师:您知道大熊猫喜欢住在哪里以及如何生活吗?
第四,知道熊猫是我们珍爱的国宝。
1.老师:为什么熊猫是我们的中国动物宝宝?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动物。
大熊猫的数量非常少。
大熊猫所生的婴儿很小,只有150克。
我母亲一次只有1-2胎。
两年后,她离开母亲的生活,只活了20至30年。
)
2.老师:熊猫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它是我国珍贵的一流保护动物。
除了我们当地动物园的熊猫展览馆,我们还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一些好国家。
你了解我们您想看哪个国家?
5.欣赏老师对儿童歌曲《大熊猫》的阅读,并感知可爱的大熊猫形象。
小柯克:大熊猫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800万年。
它被称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根据该国第三次全国野生大熊猫调查,世界上野生大熊猫不到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截至2011年10月,该国圈养的大熊猫数量为333。
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
进化后,有99%的食物是竹子,但牙齿和消化道保持不变,仍被归为食肉动物,生气的危险可与其他熊类相提并论。
野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时可能超过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