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12册)美术教案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12册)美术教案

浙美版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大榭二小美术组王汉静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外国的传世名作一、教学目标1.欣赏外国传世名作,了解外国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利用多种欣赏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悟和分析。

3.培养欣赏的能力,激发向往美的情愫,提高艺术修养。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可以用2课时完成,内容分为建筑、雕塑与绘画三个板块。

西欧的古建筑与雕塑历经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长达2000多年,每一个时代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帕提侬神庙”与“罗马大角斗场”的单纯与雄伟,“巴黎圣母院”的挺拔与轻灵都是世界古典建筑的最高典范。

雕塑《三女神》纤细而又繁复的湿衣褶,随着人体的结构而起伏,女性人体的优美轮廓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感觉到这些雕像不是冷冰冰的大理石,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2000多年前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与500多年前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遥相呼应,分别展现了男女人体健康之美的最高理想。

罗丹的《加莱义民》是彻底逼近真实的英雄组雕,表现了最大的人文主义关怀。

绘画部分呈现了从文艺复兴到1 8、19世纪西欧美术的一些经典之作,内容涉及人物、风景、静物。

让学生在看看说说中体会西方绘画的色彩之美、构图之美、内容之美,让学生选择性地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这些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的欣赏,不需要形成某一条历史线索,而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作品的美感,简单了解经典作品的社会学知识,以此拓宽审美视野,激发对美的向往。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西欧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难点:对作品形式美的欣赏,即作品中呈现的点、线、面、色彩、肌理、构图的理解,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美术教科书。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品及作品介绍资料。

教学过程1.导人,揭题。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8篇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8篇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8篇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8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

美术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美术可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这样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美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造型、表现)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设计、应用)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欣赏、评述)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综合、探索)三、教学内容[造型、表现]学习领域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023年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2023年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2023年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法和基本材料的使用方法;2.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5. 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美育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人物形象的创作解剖学比例画、人物表情的描绘、表达重量感的构图技巧、线条的运用等2. 第二单元:风景画的绘制山水画的构图要点、色彩搭配与表现、运用不同材料画出不同的效果等3. 第三单元:静物写生选取各种不同的静物进行写生创作,掌握静物的造型特点和画法技巧4. 第四单元:动物形象的创作动物的形态特征和表达方法、运用不同材料画动物等5. 第五单元:工艺美术学习传统的工艺品制作方法,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工艺品等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法和材料的使用方法;2. 互动法: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3. 实践法: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技巧和创造力;4. 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的作品和风格,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5. 评价法: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步骤:第一单元:人物形象的创作1. 了解人物形象的基本构造和比例关系;2. 学习绘制人物的基本线条和形态;3. 掌握人物表情的描绘和表达;4. 进行人物形象的创作。

第二单元:风景画的绘制1. 学习山水画的构图要点和色彩搭配;2. 运用不同的材料画出不同的效果;3. 进行风景画的创作。

第三单元:静物写生1. 选取各种不同的静物进行写生创作;2. 学习静物的造型特点和画法技巧;3. 进行静物写生的创作。

第四单元:动物形象的创作1. 学习动物的形态特征和表达方法;2. 运用不同材料画动物;3. 进行动物形象的创作。

第五单元:工艺美术1. 学习传统的工艺品制作方法;2. 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工艺品;3. 进行工艺品的展示和分享。

浙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集

浙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集

画画自己的手一、课题:画画自己的手二、教材分析:画手,首先要研究手的特征。

还要了解手的结构。

手大致可分为三部分:手掌,四指,大拇指。

画手与臂的连接时,一定要注意字手腕的过渡。

要注意,手掌的两侧有明显的不同,画时要表现出两侧的区别。

教学目标:1、通过仔细地观察,用写生的方法描绘出自己左手的一个动态造型。

(了解)2、从描绘手的结构与不同动态造型中,提高谐振造型能力,进一步理解手对表现人的气质与神态的关系与重要作用,使所描绘的手传情达意。

(练习)3、培养学生树立努力锻炼自己双手,让双手更灵巧,长大了为人类创造出新的文明与财富的思想。

(接受)教学重点:研究手的特征,了解手的结构,通过仔细地观察,能用写生的方法描绘自己的手,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描绘自己手的过程中,能较真实地描绘出手的结构与形象,从所描绘不同的手的动势中表现出自己的神态和气质。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课前准备:教师:收集画家描绘手的作品。

学生:写生常用工具。

五、教学过程:(一)上课,师生问好,揭示课题—《画画自己的手》,教师作启发性谈话:5分钟“人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手,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气质、神态。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体质的人都可以通过手奇妙地得到表示。

一个人的安详、愉悦、轻松、紧张、恐惧、愤怒、痛苦等不同的神态与情绪,也能从手所呈现的不同的动态中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今天,我们就研究手的动势与人的气质、神态、情绪之间的依存关系,观察人物一定情绪中手的形象特征,描绘出自己左手的结构与形象。

(二)课堂讲解1、板书:握、抓、推、举、挡、托等动词,请同学用自己的手,将这些动作表现出来。

2、板书胜利、欢迎、拒绝、友好、称赞、抗议、反对等词,发动学生逐一用手将这些词义正确表现出来。

3、小结:手能表现出劳动中的各种动作,手的各种姿势也同时能表达人的情绪。

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细心的描绘,就可画出能传情达意的手的造型,提高自己的绘画本领。

4、伸开五指放到画纸上,用铅笔将手的形状印画在纸面上。

2024年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时间安排:第一周:前景、背景、中景的区分与表达(1小时)第一堂课: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理解前景、背景、中景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然后让学生画一幅风景画,体现前景、背景、中景的区分。

第二堂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前景、背景、中景的区别,并在上次画的作品上进行润色,加深对前景、背景、中景的理解。

第三堂课: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场景进行绘画,要求能够准确表达前景、背景、中景的区别。

第四堂课:展示学生的画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引导学生总结前景、背景、中景的表达技巧。

第二周:色彩的运用(2小时)第一堂课:通过观看名画和照片,让学生认识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情绪和意象。

然后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个场景进行绘画,并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对场景的感受。

第二堂课: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使用的色彩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第三堂课:引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画笔进行实践,绘制几个小场景,目的是通过实践感受不同色彩的表达效果。

对色彩的运用的体会。

第三周:线条与形状的表达(2小时)第一堂课:通过观察线条和形状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让学生理解线条和形状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然后让学生用线条和形状绘制一个动物。

第二堂课: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言语表达自己创作时的用意。

第三堂课: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线条和形状进行实践,绘制几个简单的静物或场景。

第四堂课:学生进行评选和展示自己最满意的一幅作品,并总结对线条和形状的表达的经验和技巧。

第四周:光与影的表达(2小时)第一堂课:通过观察光与影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让学生理解光与影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然后让学生绘制一个室内场景,注重表现光与影的变化。

第二堂课: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言语表达自己创作时对光与影的理解。

第三堂课: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光线和阴影进行实践,绘制几个简单的静物或场景。

对光与影的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的形式进行评价,强调学生的创新和表达能力。

浙美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浙美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美术第十二册教课计划武义县芦北小学朱英杰一、教材剖析本教材的编写着重学生审美感觉和视觉的培育,重申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靠近社会,切近学生,学致使用”为原则,选择切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色的教课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17 课,分为 8 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赏识评论、综合研究 4 个学习领域。

此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据有较大比重。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课内容中,技术方面是依据由浅入深、顺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可是也有并列的内容。

所以教师在安排教课时,课序可依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质状况而作必定的调整。

课时数不过一种建议,教师在教课时亦可依据学生的实质水平易教课条件作适合调整。

二、教课目的1、学习掌握几种人物速写的方法,能抓住对象的体态特色,用精练的线条,归纳生动地表现其特色,特别是动向的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适用)的特色,能认识接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的应用和地位。

4、赏识有名雕塑作品,提升赏识能力。

5、人物速写中,察看能力、归纳能力、表现能力的培育。

6、在绘画、工艺制作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

三、班级学生状况剖析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同样,对美术知识、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

大多数学生对色彩有鉴别能力,掌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着手,敌手工制作课充满了热忱。

该年级学生跟着年纪的增加,学习兴趣远不如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也随之降落,他们更多的追求写实的东西或喜爱当前流行的“动漫” 。

表现欲降落,在绘画技巧上线条较流利但僵硬,画风古板,缺乏童趣。

所以,六年级学生是从小孩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期间,要重视有赏识内容和工艺设计的教课,培育学生的创建能力,其实就是对小孩想象力的深入,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建。

四、主要教课举措1.着重审美能力的培育。

在教课中,多创建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异美术作品的时机,指引学生睁开想象,进行比较。

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浙美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浙美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浙美版)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二册计划、教案项目内容指导思想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六年级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平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2、六年级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必须采取必要措施。

教材分析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14课时,内容涵盖造型、设计、应用、欣赏、综合、探索6个学习领域。

全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浙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

浙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
学期授课计划
(——学年度第2学期)
年级六年级学科美术任课教师
指导
思想
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
16
第14课包装盒设计
17
第15课中国的世界遗产
18
期末考试
19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相互合作的工作作风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学情
分析
六年级共有2个班,学生生源比较复杂。从上学期了解的情况来看,同学们兴趣广泛,热爱大自然及生活中的景物。课中能认真观察、思考问题,积极参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在本学期的美术教学中,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家共同进步。
教学
内容
分析
本册美术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教材共设15课,其中包含有单元课和单位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调整课时。
提高
质量
指施
1、课前钻研美术教材,认真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专题
课堂教学有效性
周次
起讫时间
教学内容及复习、检测、考试安排
1
2
第1课流动的风景线
3
第2课公共汽车贴
4
第3课手绘校园招贴
5
第4课请柬
6
第5课我的小学生活
7
第6课画展设计
8
第7课画家的故居
9
第8课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武义县芦北小学朱英杰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17课,分为8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

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

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一定的调整。

课时数只是一种建议,教师在教学时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条件作适当调整。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几种人物速写的方法,能抓住对象的体态特征,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生动地表现其特点,特别是动态的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美术技法进行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实用)的特点,能了解接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的应用和地位。

4、欣赏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5、人物速写中,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

6、在绘画、工艺制作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

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热情。

该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兴趣远不如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写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

表现欲下降,在绘画技巧上线条较流畅但生硬,画风呆板,缺少童趣。

因此,六年级学生是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时期,要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

四、主要教学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多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降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难度,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涵养人文精神,是新课改的一大要求。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5.鼓励学生探究性综合性学习。

6.重视学生自评与互评。

教学进度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