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经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1

〖案例1〗某公司生产系列高压硅堆,据总经理说他们生产的都是定型产品,因此没有设计开发的工作。

审核员在现场审核时看到一位技术员正在对某种新型高压硅堆进行测试,审核员问:“这是定型产品吗?”技术员回答:“这是我们刚刚由外单位引进的新产品,目前正在工艺调整阶段。

”审核员问:“对于工艺的转化你们做了哪些工作?”技术员答:“由于该类型产品我们从来没有生产过,而且还要增加一些新的设备,加上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在工艺科的指导下已反复做了十几遍试验了,估计最近就可取得成功。

”审核员要求查看这方面有关的技术资料,例如产品的立项、策划、工艺转化的记录等等,技术员说:“我们没有把设计开发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因此这方面的记录很不规范。

”审核员问公司经理:“为什么不把设计开发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控制?”经理回答:“听说标准对技术开发的控制要求很麻烦,因此我们就不纳入管理了。

”该公司申请认证的范围是“高压硅堆系列产品的制造、销售”。

〖案例2〗在建筑公司第一项目部,审核员看到在建办公楼的消防系统是请某消防安装公司安装的。

审核员要求查看该公司安装资质证明材料,项目部经理出示了安装公司的安装资质证明。

审核员进一步要求查看具体在现场进行安装的施工队人员资质的证明文件。

项目部经理说:“这事不归我们管,应该由安装公司自己负责。

”[案例3]某厂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有进出口贸易部,其主要职责是从国外购进某种化工原料,更换包装后再在国内出售,即OEM方式操作。

但是工厂申请认证范围时不包括进出口贸易部。

审核员在查看工厂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范围时,却看到这几种OEM方式的产品也列在产品目录中。

审核员问:“为什么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不包括进出口贸易部?”质管部长回答:“进出口贸易部的几个人工作很难推动,于是我们只好把他们排除在体系之外,以免审核时出问题。

”〖案例4〗试剂厂生产的产品要求的保存温度为2~8℃,产品除了工厂自行销售以外,还要通过各地几十家代理商发售。

ISO质量管理体系289个审核案例(经典案例)

ISO质量管理体系289个审核案例(经典案例)

ISO质量管理体系289个审核案例(经典案例)〖案例001〗某四星级饭店有南、北两栋楼,南楼设施较北楼差些,房价也便宜些。

一天客人张先生住进南楼,因旅途劳累,不愿到餐厅就餐,因此打电话到餐厅要求送餐到客房。

但是餐厅值班员回答:“对不起,先生,南楼不提供送餐服务。

”张先生大为不满地问道:“既然是四星级饭店,即使南楼较便宜,也应该有送餐服务。

”值班员回答:“对不起,先生,这是本饭店的规定。

”案例分析:根据《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GB/T 14308——1997)的6.4.8条款的规定“v.有送餐菜单与饮料单,24h提供中西式早餐、正餐送餐服务。

……”尽管本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但是饭店一旦使用即变成强制性的标准(由于饭店已经被评为四星级),应该百分之百地执行标准的规定。

因此饭店规定对南楼不提供送餐服务就违反了国家标准的规定,应立即更换。

本案违反了标准“1.1总则”的“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含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与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及“5.1管理承诺”的“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与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的规定。

〖案例002〗某公司生产系列高压硅堆,据总经理说他们生产的都是定型产品,因此没有设计开发的工作。

审核员在现场审核时看到一位技术员正在对某种新型高压硅堆进行测试,审核员问:“这是定型产品吗?”技术员回答:“这是我们刚刚由外单位引进的新产品,目前正在工艺调整阶段。

”审核员问:“关于工艺的转化你们做了什么工作?”技术员答:“由于该类型产品我们从来没有生产过,而且还要增加一些新的设备,加上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在工艺科的指导下已反复做了十几遍试验了,估计最近就可取得成功。

”审核员要求查看这方面有关的技术资料,比如产品的立项、策划、工艺转化的记录等等,技术员说:“我们没有把设计开发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因此这方面的记录很不规范。

”审核员问公司经理:“为什么不把设计开发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操纵?”经理回答:“听说标准对技术开发的操纵要求很烦恼,因此我们就不纳入管理了。

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

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

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案例1】某厂产品声称执行国家标准,标准规定:“产品的检测温度为25℃士1℃,湿度<60%”。

但是审核时发现检验室并没有温湿度控制手段。

审核员问:“温湿度如何控制?”检验员说:“上次审核时已给我们开出了不合格项,由于考虑到资金紧张,而且同行业其他厂对该产品的检测也不考虑温湿度的影响,另外该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我们可以参照执行,进行一些改动,因此决定将该条件删除。

”检验员出示了厂经理办公会的决定,取消对温湿度的要求。

在销售科,审核员看到与顾客签定的销售合同上,填写的产品执行标准仍然是该国家标准。

案例分析:国家标准有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

对于推荐性标准,是建议企业采用,没有强制要求。

但是如果企业对外声称是执行的GB/TXXXX,则该标准对于企业就是强制性的了,即要求企业百分之百执行该标准,否则不能声称执行此标准。

当然,可以说是“参照执行GB/TXXXX标准。

”本案违反了标准“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

”【案例2】某乡办企业承接开关厂开关柜箱体的焊接加工,审核员发现焊点间距分布不均匀,问工人:“工艺指导书对于焊点间距有没有规定?”焊工回答:“工艺没有规定,我们都是很熟练的焊工,凭经验就知道应该掌握的焊接间距。

”审核员在查看《焊接工艺》时看到对于箱体每边有焊接点数的规定,但没有间距要求。

但是在检验科查阅《焊接检验规程》时看到规定:“焊点应该分布均匀,两点之间距离应为10cm土2cm。

”上述两份文件均由总工程师批准。

案例分析:本案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检验规程》对焊接的要求不同,说明文件之间没有协调一致,违反了标准“4.2.3文件控制”的“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这种情况在审核中经常发现,原因在于领导在审批文件时,只是履行形式,没有认真地把文件审查一遍,以便将不合理或矛盾的地方排除。

20个质量管理体系经典案例分析ISO9001-2015

20个质量管理体系经典案例分析ISO9001-2015

审核员:“他们也参加比对吗?” 主任:“他们没有参加比对。” 审核员:“你们与他们进行过比对吗?” 主任:“正式的比对试验没做过。” 案例分析: 质控室的生化自动分析仪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进行比对,这种校准方法是 可行的。由临检中心发放标准物到各实验室,大家独立测量,评估各实验室测量 值与所设靶值之间的偏差。这样可以考察各实验室的设备、人员、环境等各方面 的因素对检测的影响。这种校准的方法称为“MAP”(计量保证方案)。 在本例中,质控室还应编制校准规程,按照规程与开发部的自动分析仪进行 比对,这样就完成了对检测仪器的校准工作。质控室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 不符合标准: 7.1 .5.2测量溯源 a )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 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作为校准或验证依据的成文信息。
审核员问采购部经理:“采购来的物资能保证都是 1 00%合格吗?” 经理说:“凡是不合格的物资我们都退货,所以进库物资可以保证 1 00%合 格。” 审核员问:“你们对于退货的情况有记录吗?” 经理答:“没有记录。”
案例分析:
既然不合格的物资都退货,当然进库的物资应是 1 00%合格了。但退换货是 需要时间成本的,如果因为退换货导致生产线停线待料,那这个 1 00%合格率还 有什么意义?其实正常的“采购物资合格率”指的是进货物资“一次交验合格率”。 采购部应该记录供方进货物资的一次交验结果,这实际上也是对供方的一次评价 记录,每个月进行汇总分析,以便对供方合格率进行控制,作为对供方质量重新 评价的依据。 不符合标准: 8.4.1 总则组织应基于外部供方按照要求提供过程、产品或 服务的能力,确定并实施对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 并加以实施。 【案例8】 在某电热水器厂市场部审核员了解对于顾客满意程度的调查情况。市场部经 理很高兴地说:“我们两个月前刚刚进行了一次广泛的顾客满意程度调查,在销 售我公司产品的商店发放《满意程度调查表》,由于我们人手不够,还请了一些 学生来帮忙。” 审核员问:“发放了多少份调查表,回收情况怎样?” 经理:“大概发放了六、七百份,基本上都回收了。”边说边叫小王把调查表 拿来。小工拿来一大叠已回收的调查表。 审核员查看了调查表的内容,上面罗列了很多问题请顾客回答,例如“您对 我公司产品质量是否满意?”、“您对我公司产品售后服务是否满意?”、“您对我 公司产品有何改进的建议?”等等。

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

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

20个超级经典得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案例1】某厂产品声称执行国家标准,标准规定:“产品得检测温度为25℃士1℃,湿度<60%”。

但就是审核时发现检验室并没有温湿度控制手段。

审核员问:“温湿度如何控制?”检验员说:“上次审核时已给我们开出了不合格项,由于考虑到资金紧张,而且同行业其她厂对该产品得检测也不考虑温湿度得影响,另外该标准就是推荐性标准,我们可以参照执行,进行一些改动,因此决定将该条件删除。

”检验员出示了厂经理办公会得决定,取消对温湿度得要求。

在销售科,审核员瞧到与顾客签定得销售合同上,填写得产品执行标准仍然就是该国家标准。

案例分析:国家标准有强制性与推荐性标准。

对于推荐性标准,就是建议企业采用,没有强制要求。

但就是如果企业对外声称就是执行得GB/TXXXX,则该标准对于企业就就是强制性得了,即要求企业百分之百执行该标准,否则不能声称执行此标准。

当然,可以说就是“参照执行GB/TXXXX标准。

”本案违反了标准“8、2、4产品得监视与测量”得“这种监视与测量应依据所策划得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得适当阶段进行。

”【案例2】某乡办企业承接开关厂开关柜箱体得焊接加工,审核员发现焊点间距分布不均匀,问工人:“工艺指导书对于焊点间距有没有规定?”焊工回答:“工艺没有规定,我们都就是很熟练得焊工,凭经验就知道应该掌握得焊接间距。

”审核员在查瞧《焊接工艺》时瞧到对于箱体每边有焊接点数得规定,但没有间距要求。

但就是在检验科查阅《焊接检验规程》时瞧到规定:“焊点应该分布均匀,两点之间距离应为10cm土2cm。

”上述两份文件均由总工程师批准。

案例分析:本案得《焊接工艺》与《焊接检验规程》对焊接得要求不同,说明文件之间没有协调一致,违反了标准“4、2、3文件控制”得“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就是充分与适宜得。

”这种情况在审核中经常发现,原因在于领导在审批文件时,只就是履行形式,没有认真地把文件审查一遍,以便将不合理或矛盾得地方排除。

20个超级经典地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审核案例

20个超级经典地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审核案例

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案例1】某厂产品声称执行国家标准,标准规定:“产品的检测温度为25℃士1℃,湿度<60%”。

但是审核时发现检验室并没有温湿度控制手段。

审核员问:“温湿度如何控制?”检验员说:“上次审核时已给我们开出了不合格项,由于考虑到资金紧张,而且同行业其他厂对该产品的检测也不考虑温湿度的影响,另外该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我们可以参照执行,进行一些改动,因此决定将该条件删除。

”检验员出示了厂经理办公会的决定,取消对温湿度的要求。

在销售科,审核员看到与顾客签定的销售合同上,填写的产品执行标准仍然是该国家标准。

案例分析:国家标准有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

对于推荐性标准,是建议企业采用,没有强制要求。

但是如果企业对外声称是执行的GB/TXXXX,则该标准对于企业就是强制性的了,即要求企业百分之百执行该标准,否则不能声称执行此标准。

当然,可以说是“参照执行GB/TXXXX标准。

”本案违反了标准“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

”【案例2】某乡办企业承接开关厂开关柜箱体的焊接加工,审核员发现焊点间距分布不均匀,问工人:“工艺指导书对于焊点间距有没有规定?”焊工回答:“工艺没有规定,我们都是很熟练的焊工,凭经验就知道应该掌握的焊接间距。

”审核员在查看《焊接工艺》时看到对于箱体每边有焊接点数的规定,但没有间距要求。

但是在检验科查阅《焊接检验规程》时看到规定:“焊点应该分布均匀,两点之间距离应为10cm土2cm。

”上述两份文件均由总工程师批准。

案例分析:本案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检验规程》对焊接的要求不同,说明文件之间没有协调一致,违反了标准“4.2.3文件控制”的“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这种情况在审核中经常发现,原因在于领导在审批文件时,只是履行形式,没有认真地把文件审查一遍,以便将不合理或矛盾的地方排除。

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学习体系审核标准案例

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学习体系审核标准案例

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系统审察事例【事例 1】某厂产品宣称执行国家标准,标准规定:“产品的检测温度为 25℃士 1℃,湿度< 60%”。

可是审察时发现查验室并无温湿度控制手段。

审察员问:“温湿度如何控制”查验员说:“上一次审察时已给我们开出了不合格项,因为考虑到资本紧张,并且同行业其余厂对该产品的检测也不考虑温湿度的影响,此外该标准是介绍性标准,我们能够参照执行,进行一些改动,所以决定将该条件删除。

”查验员出示了厂经理办公会的决定,撤消对温湿度的要求。

在销售科,审察员看到与顾客签订的销售合同上,填写的产品执行标准仍旧是该国家标准。

事例剖析:国家标准有强迫性和介绍性标准。

对于介绍性标准,是建议公司采纳,没有强迫要求。

可是假如公司对外宣称是执行的GB/TXXXX,则该标准对于公司就是强迫性的了,即要求公司百分之百执行该标准,不然不可以宣称执行此标准。

自然,能够说是“参照执行 GB/TXXXX标准。

”本案违犯了标准“产品的监督和丈量”的“这类监督和丈量应依照所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合阶段进行。

”【事例 2】某乡办公司承接开关厂开关柜箱体的焊接加工,审察员发现焊点间距散布不平均,问工人:“工艺指导书对于焊点间距有没有规定”焊工回答:“工艺没有规定,我们都是很娴熟的焊工,凭经验就知道应当掌握的焊接间距。

”审察员在查察《焊接工艺》时看到对于箱体每边有焊接点数的规定,但没有间距要求。

可是在查验科查阅《焊接查验规程》时看到规定:“焊点应该散布平均,两点之间距离应为 10cm土 2cm。

”上述两份文件均由总工程师赞同。

事例剖析:本案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查验规程》对焊接的要求不一样,说明文件之间没有协调一致,违犯了标准“文件控制” 的“a)文件公布前获得赞同,以保证文件是充足与适合的。

”这类状况在审察中常常发现,原由在于领导在审批文件时,不过执行形式,没有仔细地把文件审察一遍,以便将不合理或矛盾的地方清除。

超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及分析(2)

超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及分析(2)

超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及分析(2)【案例4】某建筑装饰构件公司对外承接楼宇室外的装修设计和饰品加工任务,在设计室审核员看到员工们正在使用CAD软件进行装修效果图的设计。

设计室内有工作电脑十余台。

审核员问工作人员:“你们公司有多少台电脑?”工作人员回答:“有30多台吧”。

审核员:“全公司都哪些部门使用电脑?”工作人员回答:“技术档案、财务、销售、车间统计、工艺等部门都有电脑。

我们正在计划建立公司内部的局域网,以便实现管理的自动化。

”审核员:“你们经常上网吗?”工作人员:“各科室都有人上网。

”审核员:“你们公司对电脑有没有主管部门?对于电脑的使用,例如上网下载文件、查杀病毒等有什么规定没有?”工作人员回答:“我们公司没有电脑主管部门,好在大家对电脑都很熟悉,有了病毒一般自己都能解决。

”在销售科,审核员发现由于电脑感染了病毒,电脑里的客户档案丢失,销售员正在为此而大伤脑筋。

案例分析:电脑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前一段时间中美之间爆发的“黑客大战”也暴露了我国许多企业对电脑防病毒的意识太差。

凡是使用电脑进行工作的组织,尤其是经常需要上网的部rl,应该对电脑的使用管理起来。

首先要确定电脑的主管部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于电脑的使用,包括上网、查杀病毒、文件下载、文件备份、外来软件的使用、电脑中文件的编码、检索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并由主管部门定期检查。

电脑的管理属于“基础设施”的控制,也属于“文件控制”,因为电脑中的数据都是文件。

因此上例违反了标准“6.3基础设施”及“4.2.3文件控制”的规定。

【案例5】在机加工车间,审核员要求查看本月的检验记录,审核员在翻阅时询问检验员:“检验员在检验记录上签名表示什么?”检验员:“表明已完成检验工作。

”但是审核员发现,检验记录上检验员签名已签到31号,而今天才20号。

检验员说:“反正是我一个人检验,这样是为了方便,所以就提前签完名了。

”案例分析:在检验记录上签名,表明检验结果的负责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