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繁殖管理
奶牛繁殖程序

奶牛繁殖程序北京龙德农业有限公司钟海奶牛的繁殖一直是牛场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牛场的经济效益。
而目前很多的牧场还只是停留在发情配种,自然观察,发现多少配多少的阶段。
为此,奶牛的繁殖应该是有一套相应的程序进行管理,以提高奶牛的正常发情,配种受孕。
一、助产标准1、提倡自然分娩,奶牛出现分娩征兆后10分钟未发现犊牛露蹄和嘴时,进行胎位检查。
2、羊膜囊破裂后,奶牛无怒责时,实施助产。
二、产后管理1、胎儿产出后,立刻进行母牛产道检查,注意出血及撕裂受伤。
2、奶牛产后立刻饲喂麸皮红糖水。
3、肌肉注射缩宫素100单位,V ADE10ml。
4、要求在产后半小时内立即驱赶奶牛站立。
三、产后护理1、产后奶牛的体温监测:夏季:39.5℃、冬季:39.2℃(特别注意炎热季节体温变化)。
2、产后12小时不见胎衣称为胎衣不下,不主张手术剥离,可配合药物治疗实行保守疗法。
3、胎衣不下牛注意体温变化,出现感染可进行输液,配合子宫投药。
四、产后牛繁殖护理1、观察恶露排出情况,注意恶露滞留、恶露颜色异常。
2、产后11~13天肌肉注射6~10mg雌二醇。
3、产后15~21天检查子宫复旧情况,通过检查可刺激子宫恶露排出。
4、产后18~21天肌肉注律胎素半支,促进内容物的排出。
5、产后28~30天第二次直肠检查,发现子宫炎症牛进行投药治疗。
6、产后45天子宫必须净化,等待自然发情。
7、产后60天出现不发情牛立刻进行处理。
(因随着产奶量越来越高,子宫恢复期延迟。
另子宫炎牛处理不及时,容易形成子宫蓄脓、子宫黏连、输卵管炎及卵巢炎)。
五、产后牛理想配种时间1、头胎日产30Kg,70天以上配种。
2、头胎日产20Kg,60天以上配种。
3、经产日产小于20Kg,45天以上配种。
4、经产日产小于25Kg,60天以上配种。
5、经产日产大于35Kg,70天以上配种。
六、发情观察1、夏季早班观察时间应在挤奶前进行。
2、散栏饲养的至少每天应观察6次。
奶牛繁殖工作计划

奶牛繁殖工作计划奶牛繁殖工作计划是一个重要的农场管理计划,旨在确保奶牛群的健康和繁殖效益。
这个计划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性成熟和配种:首先,需要确定奶牛群的性成熟期。
这可以通过监测奶牛的身体状况、月经周期和性行为来确定。
一般来说,奶牛的性成熟期在12个月到15个月之间。
随后,需要选择适合的种牛来进行配种。
种牛应该具备良好的遗传背景和健康状况,以确保后代具有良好的品质和生产力。
可以通过与专业兽医和奶牛买卖市场合作,来选择合适的种牛。
为了提高繁殖效益,可以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配种。
这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使用优质的冷冻精液和适当的设备进行操作。
授精的时机应该在奶牛的排卵期。
2. 妊娠和妊娠诊断:成功的配种后,需要确定奶牛是否怀孕。
可以使用超声波和血液检测等方法进行妊娠诊断。
一般来说,怀孕的奶牛在28天后可以检测到胚胎的存在。
对于未怀孕的奶牛,应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后再次配种。
这个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奶牛的排卵周期和繁殖历史进行调整。
3. 妊娠管理:一旦确定奶牛怀孕,就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管理和护理。
这包括提供足够的饲料和水,保持干净和舒适的栖息地,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适当的营养补充也是重要的,尤其是钙和矿物质。
妊娠期通常为280天,但具体时间可能根据奶牛的品种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应根据奶牛的妊娠情况,调整饲养和管理方案。
4. 分娩和照顾新生牛犊:一旦奶牛进入分娩期,需要为其提供适当的分娩环境和护理。
这包括干净和舒适的分娩箱,适当的照明和温度控制,以及监测分娩过程的专业人员。
分娩后,新生牛犊需要适当的护理和饲养。
这包括及时的初乳喂养,适当的饲料和水供应,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等。
新生牛犊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应被密切监测和记录。
5. 繁殖管理和再生产:在奶牛的繁殖历史中,应记录和评估每次配种的效果和结果。
这包括怀孕率、流产率和新生牛犊的成活率等指标。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调整和改进繁殖策略,以提高繁殖效益。
奶牛育种规划方案

奶牛育种规划方案一、引言奶牛育种是提高乳制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选择适合的育种方案对于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遗传改良、繁殖管理、饲养管理和健康监测等方面,提出一份奶牛育种规划方案。
二、遗传改良1. 选择合适的父母种通过选择具有良好遗传背景和优良基因的公母牛,能够有效提高后代的遗传质量。
我们需要根据乳制品产量、健康状况、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指标,选择合适的父母牛进行配种。
2. 引入新的优良基因为了进一步改善奶牛的遗传素质,可以考虑引入新的优良基因。
通过购买具有优秀遗传背景的牛种,或者使用人工授精技术引入其他地区的种牛,可以为奶牛育种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3. 基因检测与筛选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奶牛的基因进行检测与筛选,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奶牛的遗传价值,从而为繁殖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可以了解奶牛的遗传疾病风险,并排除携带有害突变基因的牛只。
三、繁殖管理1. 配种管理选用适当的配种方法和配种时间,确保牛只受胎率和产仔率的提高。
结合人工授精和自然配种等方式,合理安排配种的频次和时机,提高配种的成功率。
2. 孕检和产后护理定期进行孕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怀孕异常的母牛,保障胎儿的安全发育。
在产后提供良好的饲养和护理,为产奶期的母牛提供营养和舒适的环境。
四、饲养管理1. 营养管理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的需求,提供适当的能量和营养素。
合理安排饲喂时间和饲喂量,确保奶牛的营养均衡和饲料利用效率。
2. 环境管理提供干净、整洁、通风良好的饲养环境,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奶牛受到热应激或者寒冷引起的疾病。
保证充足的饮水量和优质饲料供应,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
五、健康监测1. 疾病预防和控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确保奶牛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减少因疾病引起的生产性能下降。
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和筛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2. 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每头奶牛的生长发育、疾病史和治疗情况等信息。
奶牛场的繁殖管理技术

奶牛场的繁殖管理技术奶牛繁殖是奶牛场的核心业务之一,繁殖质量、繁殖效率直接关系到奶牛场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奶牛场需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繁殖管理,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益,以实现奶牛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影响奶牛繁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保证奶牛的饮食、卫生、生活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健康水平,增加其繁殖力。
1. 饲料控制奶牛在孕期、哺乳期和怀孕期的饲料有不同的需求,应按照需求适当调整饲料排量,保证奶牛的饲料均衡,避免饲料浪费,同时也避免因营养过剩、不足而影响奶牛的繁殖效果。
2. 排泄管理对于奶牛的排泄物也需要进行合理管理,以避免奶牛身体不适,降低其繁殖效益。
建议采用科学合理的露天排泄地、收集器等方法,及时清理排泄物,保持卫生环境。
3. 驱虫灭蝇奶牛场需要定期进行驱虫灭蝇,以避免各类害虫对奶牛的干扰,同时也可以减少细菌感染可能性,从而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益。
二、繁殖管理1. 牛群档案奶牛场应建立牛群档案,数据需要详细记录奶牛的个人信息、身体状况、饲养管理及繁殖情况。
通过对牛群记录、统计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牛群的繁殖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管理。
2. 公牛管理公牛的选用是指通过对个体性状、遗传基础、血缘关系、繁殖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而选取的优良公牛。
选择好的公牛可提高繁殖成果,从而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公牛在进行繁殖管理时,还应注意其饲养管理、健康、力量等方面的保护和管理。
3. 繁殖科技与传统方法相比,现代奶牛繁殖科技大大提高了繁殖效益。
常见的繁殖科技包括人工授精、移植胚胎等技术。
选用适当的繁殖科技,可以达到更好的繁殖效果,提高奶牛的繁殖率。
三、疾病防控疾病在奶牛繁殖管理中是常见的问题,不仅给奶牛带来健康风险,还可能影响其繁殖成果。
因此,对疾病的防控工作非常重要。
1. 预防接种奶牛在出生后需要接种各种疫苗,这样可以建立免疫屏障,预防病毒感染,保障其健康。
奶牛繁殖管理技术

奶牛繁殖管理技术奶牛繁殖管理是现代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指在奶牛的繁殖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奶牛能够受精、怀孕、生产并健康成长的活动。
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奶牛繁殖管理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旨在介绍奶牛繁殖管理技术,以便更好地推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发展。
第一,受精技术。
受精技术是指人工诱导或控制、帮助奶牛受精的技术。
受精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变奶牛的繁殖能力,使其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产出更多的牛奶,提高了牛奶产量。
此外,它还可以改变奶牛的性格,让它更加活跃,更加容易接受管理。
其次,饲养能力提高。
饲料技术是指为了保证奶牛生长健康,在指定时间内合理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恰当地提供谷物、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保证牛的健康生长的技术和方法。
此外,还应采取适当的卫生措施,以免牛群感染及传播多种病毒和寄生虫病。
第三,传统技术。
一些传统技术如提高受精效率和预防乳房病等也是需要重视的。
受精效率是指奶牛能够怀孕的可能性,而有效的受精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受精效率,从而提高产犊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乳房病,以保护奶牛的健康。
最后,应用奶牛基因技术来提高牛的繁殖质量。
基因技术是指根据牛的基因组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改造和改动其遗传特征,以提高繁殖质量的技术。
通过基因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奶牛的繁殖能力,从而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奶牛繁殖管理技术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奶牛繁殖管理技术包括受精技术、饲养技术、传统技术以及奶牛基因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奶牛的繁殖周期,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进而促进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发展。
奶牛场繁育工作制度

奶牛场繁育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了提高奶牛场繁殖效率,提高奶牛产奶量和牛奶品质,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牧场经济效益,制定本繁育工作制度。
1.2 原则(1)科学饲养,规范管理,确保奶牛健康。
(2)加强繁殖技术研究,引进和推广先进繁殖技术。
(3)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繁殖效率,降低繁殖成本。
二、组织机构2.1 设立繁育部门,负责奶牛场的繁殖工作。
2.2 繁育部门设繁育经理、繁育员、兽医员、营养员、接产员、饲养员等岗位。
三、繁育工作内容3.1 繁育计划根据牧场实际情况,制定年度繁育计划,包括繁育目标、繁殖周期、配种方案等。
3.2 奶牛发情观察和配种(1)繁育员负责奶牛发情观察,记录奶牛发情时间和配种时间。
(2)繁育员负责配种工作,确保奶牛在适宜的繁殖周期内完成配种。
3.3 孕检和分娩管理(1)兽医员负责孕检工作,定期对奶牛进行孕检,确保奶牛的正常妊娠。
(2)接产员负责分娩管理,确保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降低分娩并发症。
3.4 犊牛饲养和管理(1)饲养员负责0-6月龄犊牛的饲养工作,确保犊牛健康成长。
(2)饲养员负责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工作,确保奶牛在围产期内的营养需求。
3.5 繁殖记录和数据统计(1)繁育员负责繁殖记录工作,详细记录奶牛的繁殖情况,为繁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营养员负责数据统计工作,分析繁殖数据,为繁殖决策提供依据。
四、繁殖技术研究和推广4.1 繁育部门负责研究和推广先进的繁殖技术,提高繁殖效率。
4.2 定期组织繁殖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繁殖技术水平。
五、繁殖设备和设施管理5.1 繁育部门负责繁殖设备和设施的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2 定期对繁殖设备和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保障繁殖工作顺利进行。
六、繁殖卫生和防疫6.1 繁育部门负责繁殖卫生和防疫工作,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6.2 定期对奶牛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奶牛免疫力。
七、繁殖目标和考核7.1 设立繁殖目标,包括繁殖率、产奶量、牛奶品质等指标。
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

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有效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健康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的技巧以及它们对奶牛生产的影响。
一、合理的饲养环境首先,一个合理的饲养环境对于奶牛的繁育与管理非常重要。
奶牛需要一个舒适、安静、干净的住所,以便它们能够放松身心,提高产奶能力。
此外,饲养场的空气质量也十分重要,通风设备的安装可以帮助奶牛排出身体内的热量,从而提高其舒适度和产奶效益。
二、科学的饲料配给饲料是奶牛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科学的饲料配给不仅能够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还可以提高其产奶量和品质。
在饲料配制过程中,需根据奶牛的体重、体型、年龄和生产阶段等因素来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比例。
此外,定期进行饲料检测和饲料质量评估也是提高奶牛繁育与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三、合理的繁育计划合理的繁育计划可以帮助奶牛产生更多的优质后代,并提高整个养殖群体的质量。
繁殖方法的选择、配种时机的把握、优质种牛的选配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此外,定期进行繁殖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也是提高奶牛繁育效果的关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养殖者判断奶牛的受孕率、发情周期和生殖健康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繁殖策略。
四、疾病防治与养分管理在奶牛繁育与管理过程中,疾病防治和养分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定期进行养殖场的疾病检测和草地的草质评估,可以帮助养殖者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此外,采取科学的饲养方式和养分补充措施,可以提高奶牛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其产奶能力。
五、人工智能技术在奶牛繁育与管理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奶牛繁育与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通过安装身体传感器来监测奶牛的活动和健康状况,以实现更好的生产管理。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分析和预测奶牛的繁殖和生产效率,帮助养殖者制定更有效的繁育和管理策略。
六、培训与知识分享最后,对于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的应用,培训和知识分享也是非常重要的。
奶牛繁殖期间的各项管理措施

奶 牛因繁殖原 因造成 的经济损失高 于其他疾 病。因此 , 搞好奶 牛繁殖管理 , 对提高奶 牛产奶量和增加饲养奶牛 的经
济效益有重要 意义。 1 繁 殖管理 繁殖管理是奶 牛生产 的关健环节 ,奶 牛只有 经配种 、 怀 间一 般 为 1 8 — 2 1 d , 一 般 来说 , 奶牛 发情开始 后 1 8 2 4 h配 种 效 果 最 好。 春秋两季母牛发情较旺 , 发情时 间一般为 1 ~ 3 d ,发情多在午前 , 发
、 钴1 、 锰 、 钙 、 磷等。 同时 , 可注射药物保胎 , 于妊娠后 2 个月 跨 时站立不 动 , 即所 谓站立 同时爬跨 其他母 ; 性 兴 一 黑 龙发情 江省, 拜泉 县畜 牧 水 产 技牛 术推 广 中心。铜 拜泉 6 0 0 —
奋, 即精 神不 安 , 不停走 动 , 不 时哞 叫 , 食 欲减退 , 产 奶量 下
生产奶量。
渐变 白而浓 厚 , 具有牵缕性 , 有时带 有少量 的血样分泌物流出。发情母
牛食欲下降 , 产奶量 明显减少 , 体温
升0 . 5 — 1 . 0 ℃。如出现上 以上 特征 , 应及时考虑配种 , 以免错过时机。
母牛 比平时烦躁 , 喜哞叫 , 不安
静, 愿 接近其它母牛或公牛 , 并 主动 爬跨 。有时伴有滴 尿或发 出低短 的 呻 吟。 发情 时食 欲减退 , 产奶量 明显
张 德 伟
下降 。青年母牛 比老年母 牛的性兴
奋强烈 , 但各 自不尽相 同, 必须 注意 观察 。 在外部观察 的基础上 , 还应请 技术员进一步做直检。养 牛者每天 要观察不少于 3次 ,以便发现发情 牛及接受爬跨的时间 ,及 时请人工
情周期的出现主要是 卵巢上黄体和卵泡周期活动 的结果。 母 牛在下次发情前 5 d黄体开始萎缩 ,卵泡开始发 育 ,逐渐 成 熟, 成 熟的卵泡分泌大量雌激素 , 引起母 牛发情 。 母牛的排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生殖管理
达到产犊间隔: 最大化的时间花在泌乳曲线的最高盈利周期
如何完善产犊间隔
在不同条件的最理想的产犊间隔中: 1.牛群(当地的经济条件) 2.在牛群之内的奶牛(牛奶产量)
摘要:
产犊间隔使牛群的生产潜力完善 12个月的产犊间隔使我们最想达到的
延长产犊间隔对牛奶生产的期限有负面影响(牛奶单 产)
生殖管理的一般定义 所有人的活动是为了达到牛群受精率和坚实,持久的生殖
生殖管理 最佳的产犊间隔
牛群中最佳的产犊间隔是根据: 1.牛奶生产的水平(延长) 2.持久的奶产量(延长) 3.小牛的价格(不再重要)
产犊计划对牛奶供应是有益的(短暂的/延长的)
目标:生殖管理
是为了获得:
奶牛在泌乳早期怀孕率能有高的比例
W.V.P.和A.V.P.的关系
实际的自愿等待期 影响持续时间的因素: 1.发情不规律牛的比例(%) 2.发情期的探测效率(%)
繁殖间隔-浪费的天数 第一次人工输精直到有效人工输精间隔的天数(怀孕)
如何把WVP和AVP的间隔减小到最低 1.增加发情期探测的效率 2.减少牛群中发情不规律牛只的比例% 对在发情期检测不到发情的牛只注射PG
好的管理
好的管理意思是能做更多正确的小细节
自愿等待期 从产犊到第一次配种所预计的时间 从产犊到第一次配种现在的时间
第一步:产后的常规检查 兽医检查最近产犊的动物(直肠检查)。产后的5-12天 早的检查到亚临床疾病和尽早的治疗 奶牛要在治疗后的3-7天再检查直到治愈
第二步:在发情周期不得检出免疫证计划的疾病
开始配种 等待时期+配种时期
繁殖间隔持久受这些因素影响:
4.牛在配种间隔时期出现繁殖障碍的比例(膀胱,子宫炎,乳腺炎)
5.妊娠诊断为-的牛只比例 6.在配种间隔期内更快的返情 -尽早鉴定人工输精后返情的牛只 -对没有怀孕的牛尽快复配
繁殖间隔持久受这些因素影响:
1.发情探测效率(不要对受孕的牛输精和对返情的牛再输精) 2.受精率 3.胚胎早期死亡率
分析和评价奶牛群生殖效率的下一个通用的变量
生殖效率是最通用的判断
产犊间隔描述的是奶牛从产犊到下次产犊的间隔 天或者月
生殖变量分为两个部分 群体变量
1.受精率(%) 第1次人工输精 2.受胎率(%)
总的人工输精次数
3.生殖淘汰率(%)
结论
2个泌乳期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多的时间花在“泌乳高峰”和 更少的时间花在泌乳末期的低产上。
繁殖的结果是: 1.新生小牛(替换小乳牛或者小肉牛) 2.启动牛奶生产
在奶牛群里,每天的牛奶生产由什么决定:
1.在如何给定时间内的牛奶产量(80%)
2.哪些是影响个体牛产奶水平的因素: -奶牛的遗产潜力 -营养水平 -泌乳阶段(泌乳天数)
生殖和牛奶生产之间的关 系
生殖是影响动物生产效率的至关因素 奶牛最好一年产一个犊牛 奶牛在产完犊牛后立刻开始产奶 牛奶生产将在她再产犊时停止
生殖管理摘要
主张在自愿等待期后进行人工受精 把发情探测摆在最有先 鉴定不怀孕的牛要早的人工输精
尽快复配不怀孕的牛
生殖效率作用于影响牛奶产量的两个因素: 牛奶产量的比例泌乳阶段(泌乳天数)和平均牛奶产量
生殖的变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个体的变量 1.自愿等待期(天数) 2.生殖期或者浪费的天数(天) 3.开始配种的时间(天) 4.产犊间隔(天,月)
生殖的变量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为两个部分: 1.个体的变量 2.群体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