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的繁殖管理

合集下载

奶牛繁殖工作计划

奶牛繁殖工作计划

奶牛繁殖工作计划奶牛繁殖工作计划是一个重要的农场管理计划,旨在确保奶牛群的健康和繁殖效益。

这个计划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性成熟和配种:首先,需要确定奶牛群的性成熟期。

这可以通过监测奶牛的身体状况、月经周期和性行为来确定。

一般来说,奶牛的性成熟期在12个月到15个月之间。

随后,需要选择适合的种牛来进行配种。

种牛应该具备良好的遗传背景和健康状况,以确保后代具有良好的品质和生产力。

可以通过与专业兽医和奶牛买卖市场合作,来选择合适的种牛。

为了提高繁殖效益,可以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配种。

这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使用优质的冷冻精液和适当的设备进行操作。

授精的时机应该在奶牛的排卵期。

2. 妊娠和妊娠诊断:成功的配种后,需要确定奶牛是否怀孕。

可以使用超声波和血液检测等方法进行妊娠诊断。

一般来说,怀孕的奶牛在28天后可以检测到胚胎的存在。

对于未怀孕的奶牛,应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后再次配种。

这个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奶牛的排卵周期和繁殖历史进行调整。

3. 妊娠管理:一旦确定奶牛怀孕,就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管理和护理。

这包括提供足够的饲料和水,保持干净和舒适的栖息地,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适当的营养补充也是重要的,尤其是钙和矿物质。

妊娠期通常为280天,但具体时间可能根据奶牛的品种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应根据奶牛的妊娠情况,调整饲养和管理方案。

4. 分娩和照顾新生牛犊:一旦奶牛进入分娩期,需要为其提供适当的分娩环境和护理。

这包括干净和舒适的分娩箱,适当的照明和温度控制,以及监测分娩过程的专业人员。

分娩后,新生牛犊需要适当的护理和饲养。

这包括及时的初乳喂养,适当的饲料和水供应,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等。

新生牛犊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应被密切监测和记录。

5. 繁殖管理和再生产:在奶牛的繁殖历史中,应记录和评估每次配种的效果和结果。

这包括怀孕率、流产率和新生牛犊的成活率等指标。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调整和改进繁殖策略,以提高繁殖效益。

奶牛场的繁殖管理技术

奶牛场的繁殖管理技术

奶牛场的繁殖管理技术奶牛繁殖是奶牛场的核心业务之一,繁殖质量、繁殖效率直接关系到奶牛场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奶牛场需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繁殖管理,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益,以实现奶牛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影响奶牛繁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保证奶牛的饮食、卫生、生活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健康水平,增加其繁殖力。

1. 饲料控制奶牛在孕期、哺乳期和怀孕期的饲料有不同的需求,应按照需求适当调整饲料排量,保证奶牛的饲料均衡,避免饲料浪费,同时也避免因营养过剩、不足而影响奶牛的繁殖效果。

2. 排泄管理对于奶牛的排泄物也需要进行合理管理,以避免奶牛身体不适,降低其繁殖效益。

建议采用科学合理的露天排泄地、收集器等方法,及时清理排泄物,保持卫生环境。

3. 驱虫灭蝇奶牛场需要定期进行驱虫灭蝇,以避免各类害虫对奶牛的干扰,同时也可以减少细菌感染可能性,从而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益。

二、繁殖管理1. 牛群档案奶牛场应建立牛群档案,数据需要详细记录奶牛的个人信息、身体状况、饲养管理及繁殖情况。

通过对牛群记录、统计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牛群的繁殖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管理。

2. 公牛管理公牛的选用是指通过对个体性状、遗传基础、血缘关系、繁殖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而选取的优良公牛。

选择好的公牛可提高繁殖成果,从而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公牛在进行繁殖管理时,还应注意其饲养管理、健康、力量等方面的保护和管理。

3. 繁殖科技与传统方法相比,现代奶牛繁殖科技大大提高了繁殖效益。

常见的繁殖科技包括人工授精、移植胚胎等技术。

选用适当的繁殖科技,可以达到更好的繁殖效果,提高奶牛的繁殖率。

三、疾病防控疾病在奶牛繁殖管理中是常见的问题,不仅给奶牛带来健康风险,还可能影响其繁殖成果。

因此,对疾病的防控工作非常重要。

1. 预防接种奶牛在出生后需要接种各种疫苗,这样可以建立免疫屏障,预防病毒感染,保障其健康。

奶牛繁殖管理技术

奶牛繁殖管理技术

奶牛繁殖管理技术奶牛繁殖管理是现代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指在奶牛的繁殖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奶牛能够受精、怀孕、生产并健康成长的活动。

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奶牛繁殖管理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旨在介绍奶牛繁殖管理技术,以便更好地推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发展。

第一,受精技术。

受精技术是指人工诱导或控制、帮助奶牛受精的技术。

受精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变奶牛的繁殖能力,使其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产出更多的牛奶,提高了牛奶产量。

此外,它还可以改变奶牛的性格,让它更加活跃,更加容易接受管理。

其次,饲养能力提高。

饲料技术是指为了保证奶牛生长健康,在指定时间内合理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恰当地提供谷物、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保证牛的健康生长的技术和方法。

此外,还应采取适当的卫生措施,以免牛群感染及传播多种病毒和寄生虫病。

第三,传统技术。

一些传统技术如提高受精效率和预防乳房病等也是需要重视的。

受精效率是指奶牛能够怀孕的可能性,而有效的受精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受精效率,从而提高产犊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乳房病,以保护奶牛的健康。

最后,应用奶牛基因技术来提高牛的繁殖质量。

基因技术是指根据牛的基因组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改造和改动其遗传特征,以提高繁殖质量的技术。

通过基因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奶牛的繁殖能力,从而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奶牛繁殖管理技术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奶牛繁殖管理技术包括受精技术、饲养技术、传统技术以及奶牛基因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奶牛的繁殖周期,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进而促进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发展。

牧场五大繁殖管理措施

牧场五大繁殖管理措施

牧场五⼤繁殖管理措施繁殖障碍问题是造成奶⽜淘汰的第⼆⼤重要因素。

那么作为牧场繁殖⼈员如何提⾼牧场的繁殖效率呢?下⾯我从以下⼏个措施分析,从⽽提⾼奶⽜繁殖效率。

理解繁殖功能⾸先要理解母⽜的⽣殖解剖学。

奶⽜的繁殖功能是卵巢、⼦宫、下丘脑和脑垂体之间通过⽣殖激素的相互作⽤来调节的。

如果其中任意组织不能与其他组织有效地相互作⽤,就会导致不孕。

措施⼀繁殖资料建⽴1.建⽴⽜只⽜籍卡每⼀头⽜都应有⼀张⽜籍卡,其内容应包括⽜号,出⽣⽇期和花纹,性别,出⽣重,在胎天数,⽑⾊,⾎统,个阶段⽣长情况,个胎次产奶情况,分娩产犊情况以及体形线形平分等。

2.建⽴⽜只挡案册记载每头⽜的出⽣⽇期、系谱、分娩⽇期、胎次、配种⽇期、配种次数、受孕⽇期、不正产⽇期等情况。

3.建⽴⽜只分娩记录册记载每⽉每头⽜分娩情况、产道情况、胎⾐状况、胎⼉性别。

4.建⽴⽜只发情记录本记录每天⽜只发情状况、出⾎等情况,预测⽜只下次发情⽇期。

5.建⽴⽜只配种记录本记载每⽇配种⽜只、所⽤公⽜号、耗⽤精液数、初配与复配等情况。

根据记录统计每⽉受孕率、情期受胎率、⼀次受胎率。

6.建⽴⽜只受孕记录本记载每⽉受孕⽜、怀孕⽇期、预测分娩⽇期、实产⽇期,按照预产⽇期按时进⾏⼲奶⼯作。

7.建⽴⽜只疾病记录本记录治疗⽜只的疾病状况、⽤药剂量、愈后情况,便于总结结经验提⾼今后的诊断素质。

8.系谱建⽴它是⽜群⼀个繁殖年度(上年10⽉⾄次年9⽉),记录每头⽜繁殖配种的全过程。

⽤电脑对繁殖资料做统计⽅便繁殖⼈员对⽜群做整体和单个⽜只的分析。

⽜群资料的掌握对繁殖⼈员来说很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对⽜发情的判断,⽐如判断假发情。

措施⼆产后⼦宫的护理⼀、预防⼦宫炎的发⽣⼦宫感染是奶⽜繁殖障碍的重要因素之⼀。

⼦宫感染直接影响受胎率,造成奶⽜的胎间距变长,影响繁殖效率,给牧场带来巨⼤损失。

所以预防⼦宫炎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先,我们应搞好产房的卫⽣。

良好的卫⽣环境可以很好的减少病源微⽣物,从⽽减少奶⽜⼦宫感染感染的机会。

奶牛场的繁殖管理

奶牛场的繁殖管理

韩金生伊利集团第一示范牧场繁殖管理是奶牛场生产管理的关健环节,奶牛只有经配种、怀孕、产犊后才能产奶。

奶牛理想的繁殖周期是一年产一胎,即胎间距(两次产犊的间隔天数)365天,减去60天干奶期,一胎的正常泌乳期为305天。

低产奶牛的胎间距可以适当缩短,因为低产奶牛的泌乳期较短,泌乳后期的产奶量较低。

高产奶牛的胎间距可以适当延长,因为高产奶牛的泌乳期较长,泌乳后期的产奶量较高。

奶牛适宜的胎间距范围为340-400天,适宜的泌乳期范围为280-340天,产后适宜的配种时间为60-120天。

胎间距过短,影响胎次产奶量,胎间距过长,影响终生产奶量。

奶牛若失去了繁殖能力,也就失去了饲养价值,而不得不被淘汰。

奶牛因繁殖问题被淘汰的,占成母牛淘汰数的比例,一般达30%以上。

奶牛因健康原因淘汰占成母牛淘汰数的70%,其中因繁殖而被淘汰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且淘汰胎次最低,奶牛因繁殖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高于其它疾病,如肢蹄病和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搞好奶牛的繁殖管理,对提高奶牛产奶量和降低饲养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可使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奶牛繁殖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发情管理、配种管理、妊娠管理、分娩管理。

A. 奶牛的发情管理:发情和排卵是母牛繁殖活动的主要生理现象,也是母牛能否配种受胎的首要条件,排卵是发情的目的和结果。

奶牛每隔一定时间要发情一次,两次发情的间隔天数称发情周期。

奶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左右,而18-25天的占80%以上。

发情周期的出现,主要是由卵巢上黄体和卵泡周期性活动的结果。

母牛在下次发情前5天黄体开始萎缩,卵泡开始发育,逐渐成熟,成熟的卵泡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引起母牛发情。

母牛的排卵时间在发情开始后(12-36小时,平均27小时左右)。

排卵后6-8小时开始形成黄体,经4天黄体开始分泌孕酮,排卵后8天黄体体积最大。

若母牛配种妊娠,妊娠黄体维持到分娩后30天才萎缩,未妊母牛的性周期黄体于排卵后14-15天或下次发情前5天开始萎缩。

奶牛场繁育工作制度

奶牛场繁育工作制度

奶牛场繁育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了提高奶牛场繁殖效率,提高奶牛产奶量和牛奶品质,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牧场经济效益,制定本繁育工作制度。

1.2 原则(1)科学饲养,规范管理,确保奶牛健康。

(2)加强繁殖技术研究,引进和推广先进繁殖技术。

(3)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繁殖效率,降低繁殖成本。

二、组织机构2.1 设立繁育部门,负责奶牛场的繁殖工作。

2.2 繁育部门设繁育经理、繁育员、兽医员、营养员、接产员、饲养员等岗位。

三、繁育工作内容3.1 繁育计划根据牧场实际情况,制定年度繁育计划,包括繁育目标、繁殖周期、配种方案等。

3.2 奶牛发情观察和配种(1)繁育员负责奶牛发情观察,记录奶牛发情时间和配种时间。

(2)繁育员负责配种工作,确保奶牛在适宜的繁殖周期内完成配种。

3.3 孕检和分娩管理(1)兽医员负责孕检工作,定期对奶牛进行孕检,确保奶牛的正常妊娠。

(2)接产员负责分娩管理,确保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降低分娩并发症。

3.4 犊牛饲养和管理(1)饲养员负责0-6月龄犊牛的饲养工作,确保犊牛健康成长。

(2)饲养员负责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工作,确保奶牛在围产期内的营养需求。

3.5 繁殖记录和数据统计(1)繁育员负责繁殖记录工作,详细记录奶牛的繁殖情况,为繁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营养员负责数据统计工作,分析繁殖数据,为繁殖决策提供依据。

四、繁殖技术研究和推广4.1 繁育部门负责研究和推广先进的繁殖技术,提高繁殖效率。

4.2 定期组织繁殖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繁殖技术水平。

五、繁殖设备和设施管理5.1 繁育部门负责繁殖设备和设施的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2 定期对繁殖设备和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保障繁殖工作顺利进行。

六、繁殖卫生和防疫6.1 繁育部门负责繁殖卫生和防疫工作,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6.2 定期对奶牛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奶牛免疫力。

七、繁殖目标和考核7.1 设立繁殖目标,包括繁殖率、产奶量、牛奶品质等指标。

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

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

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有效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健康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的技巧以及它们对奶牛生产的影响。

一、合理的饲养环境首先,一个合理的饲养环境对于奶牛的繁育与管理非常重要。

奶牛需要一个舒适、安静、干净的住所,以便它们能够放松身心,提高产奶能力。

此外,饲养场的空气质量也十分重要,通风设备的安装可以帮助奶牛排出身体内的热量,从而提高其舒适度和产奶效益。

二、科学的饲料配给饲料是奶牛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科学的饲料配给不仅能够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还可以提高其产奶量和品质。

在饲料配制过程中,需根据奶牛的体重、体型、年龄和生产阶段等因素来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比例。

此外,定期进行饲料检测和饲料质量评估也是提高奶牛繁育与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三、合理的繁育计划合理的繁育计划可以帮助奶牛产生更多的优质后代,并提高整个养殖群体的质量。

繁殖方法的选择、配种时机的把握、优质种牛的选配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此外,定期进行繁殖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也是提高奶牛繁育效果的关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养殖者判断奶牛的受孕率、发情周期和生殖健康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繁殖策略。

四、疾病防治与养分管理在奶牛繁育与管理过程中,疾病防治和养分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定期进行养殖场的疾病检测和草地的草质评估,可以帮助养殖者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此外,采取科学的饲养方式和养分补充措施,可以提高奶牛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其产奶能力。

五、人工智能技术在奶牛繁育与管理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奶牛繁育与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通过安装身体传感器来监测奶牛的活动和健康状况,以实现更好的生产管理。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分析和预测奶牛的繁殖和生产效率,帮助养殖者制定更有效的繁育和管理策略。

六、培训与知识分享最后,对于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的应用,培训和知识分享也是非常重要的。

奶牛繁殖期间的各项管理措施

奶牛繁殖期间的各项管理措施
草 食 动 物
奶 牛因繁殖原 因造成 的经济损失高 于其他疾 病。因此 , 搞好奶 牛繁殖管理 , 对提高奶 牛产奶量和增加饲养奶牛 的经
济效益有重要 意义。 1 繁 殖管理 繁殖管理是奶 牛生产 的关健环节 ,奶 牛只有 经配种 、 怀 间一 般 为 1 8 — 2 1 d , 一 般 来说 , 奶牛 发情开始 后 1 8 2 4 h配 种 效 果 最 好。 春秋两季母牛发情较旺 , 发情时 间一般为 1 ~ 3 d ,发情多在午前 , 发
、 钴1 、 锰 、 钙 、 磷等。 同时 , 可注射药物保胎 , 于妊娠后 2 个月 跨 时站立不 动 , 即所 谓站立 同时爬跨 其他母 ; 性 兴 一 黑 龙发情 江省, 拜泉 县畜 牧 水 产 技牛 术推 广 中心。铜 拜泉 6 0 0 —
奋, 即精 神不 安 , 不停走 动 , 不 时哞 叫 , 食 欲减退 , 产 奶量 下
生产奶量。
渐变 白而浓 厚 , 具有牵缕性 , 有时带 有少量 的血样分泌物流出。发情母
牛食欲下降 , 产奶量 明显减少 , 体温
升0 . 5 — 1 . 0 ℃。如出现上 以上 特征 , 应及时考虑配种 , 以免错过时机。
母牛 比平时烦躁 , 喜哞叫 , 不安
静, 愿 接近其它母牛或公牛 , 并 主动 爬跨 。有时伴有滴 尿或发 出低短 的 呻 吟。 发情 时食 欲减退 , 产奶量 明显
张 德 伟
下降 。青年母牛 比老年母 牛的性兴
奋强烈 , 但各 自不尽相 同, 必须 注意 观察 。 在外部观察 的基础上 , 还应请 技术员进一步做直检。养 牛者每天 要观察不少于 3次 ,以便发现发情 牛及接受爬跨的时间 ,及 时请人工
情周期的出现主要是 卵巢上黄体和卵泡周期活动 的结果。 母 牛在下次发情前 5 d黄体开始萎缩 ,卵泡开始发 育 ,逐渐 成 熟, 成 熟的卵泡分泌大量雌激素 , 引起母 牛发情 。 母牛的排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场的繁殖管理2011-03-24 访问量:644马占岭中地种畜内蒙古牧场副场长[ 字号:大中小]中地种畜内蒙古牧场副场长养牛感悟从参加工作那天开始,我们就和奶牛结下了不解之缘,满身的牛粪证明我们不怕脏,行业性质决定不能经常回家,证明我们以牛为本、以场为家,学会了苦中找乐。

看到病牛经自己细心治疗转危为安,看到一头头健康活泼的犊牛顺利降生,感到无比快乐。

属相虎籍贯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牛龄 17年学历大专业余爱好听歌打篮球毕业学校河北省丰宁满族职业技术学校。

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牛群健康,企业发展。

职称执业兽医师牛场基本情况存栏量 2500头泌乳牛 1250头平均单产8吨牛场技术伙伴乳脂肪率 4.3% 挤奶机广州万日阿菲金乳蛋白率 3.3% T M R司达特细菌数<10万/ml 冻精诺丁林一个奶牛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牛奶,奶牛产奶的前提是产犊,奶牛繁殖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影响母牛泌乳量的高低和全场生产任务的完成,而且对母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搞好奶牛的繁殖工作?笔者从奶牛的分娩、胎衣不下的防治、子宫炎的监控及治疗、发情鉴定、配种及妊娠检查几方面浅谈一下自己对奶牛繁殖管理的认识。

一、分娩分娩是母牛将发育成熟的胎儿、胎水及胎膜从子宫内排出体外的一个正常生理过程。

既然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通常无需人为干预,而是让其自然顺利地产出犊牛。

日常应该做的是:给奶牛提供一个清洁、安静、舒适、冬季保温的环境,以减少母牛的应激,准备好接产用的脸盆、毛巾、助产绳、剪刀、来苏儿、碘酊、滑润剂等,等待奶牛自然分娩。

当奶牛阵缩和努责强烈但不见破水,或胎膜已破而迟迟不见胎儿显露或排出时,可立即进行产道及胎儿检查,确定胎儿方向、姿势和位置;对胎位不正的奶牛及时矫正,检查产道的扩张程度和骨盆变化,以判断是否难产;对可能发生难产的母牛及时助产。

助产前先对助产器具、接产人员手臂,及母牛的会阴部和后躯彻底消毒。

接产过程中接产员保护胎儿及母牛产道,助手2-3人,牵引助产绳,禁止用力过猛,配合母牛的努责将胎儿拉出。

奶牛分娩及助产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奶牛生殖系统能否正常恢复的关键所在,是奶牛再次妊娠的基础。

二、胎衣不下奶牛产犊后12小时胎衣不能正常排出称为胎衣不下,造成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如奶牛自身胎盘结构、怀孕期间胎盘发生了炎症、产后子宫收缩无力、硒及维生素E的缺乏等。

1.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中钙、磷比例,防止饲料成份单一或过多饲喂精料,饲料搭配科学化、管理系统化、日粮营养全价、满足妊娠母牛的营养需要、适当增加运动量。

(2)定期进行布氏杆菌病的检测,淘汰阳性牛。

(3)做好配种计划尽量避免在炎热季节产犊。

2.治疗(1)早期应用催产素50-100单位,2h 后再注射一次。

对体质较弱的奶牛可应用糖钙疗法。

(2)子宫内投药:用1%来苏儿彻底消毒母牛的会阴部和后躯。

土霉素20g,金霉素5g或宫康Ⅱ号100ml(5%聚维铜碘)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投放到子宫黏膜与胎衣之间,隔日一次共1-3次。

不提倡剥离胎衣,因为在剥离胎衣的过程中容易损伤子宫内膜,会增加子宫的感染机会。

三、子宫炎的监控根据子宫炎的发生时间大概分为三种:1.产褥期子宫炎多发生在奶牛产后4-10天,病牛阴道内排出大量的褐色、灰褐色的稀薄的液体,伴有恶臭味,有些母牛可能表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少食或不食、呆滞、喜卧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使炎症扩散至整个子宫壁造成子宫浆膜炎,严重的可使炎症扩散到子宫以外的组织造成子宫和周围组织粘连或腹膜炎。

治疗:对产褥期子宫炎的治疗应选用广谱抗生素全身治疗,一般不采用雌激素或者冲洗子宫的办法,对于子宫下沉液体较多的病牛,先用1%来苏儿清洗母牛的会阴部和后躯,术者将一根消毒好的橡胶管通过产道送入子宫,利用虹吸的原理将子宫内腐败的液体导出。

2.临床型子宫炎和子宫积脓多发生在产后三周左右,病牛一般无全身症状,母牛后躯及尾根有脓性结痂附着,卧下时常有脓性分泌物自阴道排出,术者经直肠用手由内向外按压产道有脓性分泌物自阴道排出即可确诊。

治疗:肌注前列腺素0.4-0.6mg,间隔12-14天再注射一次。

3.隐性子宫内膜炎患隐性子宫内膜炎的母牛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屡配不孕,部分奶牛发情时粘液稀薄,内有大量气泡,直检子宫角粗硬,收缩反应不明显。

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

治疗:(1)停配1-2个情期,在发情的第九天肌注前列腺素,间隔12天再注射一次;(2)子宫投药,在以上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子宫投药,土霉素5g,金霉素2g,溶于50ml生理盐水中一次注入子宫,每个情期投药1-2次或在奶牛发情盛期用0.5%来苏儿500ml冲洗子宫。

四、发情鉴定发情鉴定是奶牛繁殖工作中一个重要技术环节。

通过发情鉴定,可以判断母牛是否发情正常,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可以判断母牛的发情阶段,以便确定配种适期,从而提高受胎率。

1.外部观察每天至少观察发情3次,每个牛舍每次不少于30分钟,坚持每个班次都查看牛只,仔细观察奶牛尾根有无被爬跨的痕迹。

做好发情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来预测下一次发情时间。

2.发情检测系统一个规模化奶牛场应该配备奶牛发情检测系统。

因为这种检测系统是通过奶牛的活动量来提示奶牛发情的,环境的改变、牛群移动都可能会造成提示错误,所以要求配种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直肠检查能力,通过触摸卵巢来确定奶牛是否发情。

3.直肠检查主要是检查卵巢上是否有卵泡出现,根据卵泡的发育情况可分为四期:(1)卵泡出现期:卵巢开始增大,卵泡在卵巢的局部发育并突出,直径0.5-0.75cm,触诊时为一硬状隆起,表面光滑。

此时母牛开始有发情表现,但不接受爬跨。

这一阶段一般持续6-12小时。

(2)卵泡发育期:卵泡继续增大,呈圆形,明显突出于卵巢表面。

卵泡壁紧张而有弹性,有一定的波动感。

此时母牛发情表现明显,接受爬跨,可维持6-8小时。

(3)卵泡成熟期:卵泡不再增大,泡壁变薄,紧张度减弱,随后变软,有一触即破之感,触摸时用力不均或过猛极易造成卵泡破裂,此时母牛发情表现减弱,拒绝爬跨,转入平静。

一般维持6-12小时,此期是输精的最佳时期。

(4)排卵期:卵泡破裂排卵,卵泡液流失,泡壁松软、凹陷,触摸时有两层皮之感。

排卵后6-8小时,黄体开始形成。

在直肠检查牛卵巢时动作一定要轻,因为直肠检查可能会对卵巢的发育有一定的损害,容易造成卵泡破裂、出血、粘连。

有资料显示通过直肠检查确定输精时间,不但没有提高受胎率反而使受胎率降低。

笔者认为对于发情明显的奶牛,根据奶牛的发情时间,外部表现来确定适时输精时间;对于外部表现不明显、屡配不孕的牛只再通过直肠检查来确定输精时间比较合适。

五、配种管理育成牛的初次配种应在体成熟初期,即16-18月龄,体重达到360公斤以上。

过早配种会影响母牛的生长发育及头胎产奶量,过晚配种会增加饲养成本。

成母牛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以产后50-70天为宜。

1、输精时间和次数适宜的输精时间为发情末期或排卵前8小时左右,一般掌握早晨发情傍晚输精,中午发情夜间输精,傍晚发情次日上午输精。

技术精湛的配种员可以根据奶牛发情情况做到一个情期内输精1次,对于排卵迟缓的牛只可以考虑推迟输精时间或第一次输精后8—12小时再输精一次。

2、精液的解冻冻精从液氮罐中取出迅速投入38℃温水中快速解冻,解冻时间12秒,解冻后的精液应在10分钟内输完。

3、输精方法和部位人工授精采用直肠把握输精法,输精部位以子宫体或有卵泡发育一侧子宫角基部为宜。

4、定时输精随着奶牛单产不断提高,奶牛的繁殖问题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奶牛繁殖水平低,卵巢静止、持久黄体、卵巢囊肿等疾病的增多,致使奶牛产后久不发情,或发情表现不太明显而错过最佳配种时机。

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定时输精将成为今后提高奶牛繁殖效率的一种新技术。

目前用于定时输精的方法很多,无论用哪种方法必须严格按着程序认真执行。

以下介绍四种定时输精方法。

方法一:方法二:(适合卵巢静止的奶牛)方法三:方法四:(在放置CIDR的第七天取出该装置并肌注)以上四种方法,技术员可根据情况采用。

六、妊娠诊断母牛配种后最好进行三次妊娠诊断,第一次在配种后50--60天采用直肠检查法;第二次在配种后4—5个月采用直肠检查法;第三次在停奶前。

有条件牧场可在配种后30天采用超声妊娠诊断法进行早期妊娠诊断,主要目的是检出未妊娠母牛,以便及时进行第二轮的定时输精,以减少空怀天数。

七、繁殖管理指标繁殖指标是衡量牛场配种员技术水平的依据,也是分析检查繁殖管理的重要指标。

繁殖管理比较好的奶牛场应达到以下指标。

1、怀孕率>30%2、成母牛情期受胎率>50%3、产后90天未参配牛<1%4、产后180天未妊牛只<5%5、胎间距<390天6、成母牛年繁殖率>90%7、平均配准天数<110天繁殖管理是奶牛场生产的重要环节,从事繁殖的技术人员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繁殖管理的效率,只有把奶牛繁殖工作做好,养牛效益才有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