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调查(方案设计)
关于交通的调研报告

关于交通的调研报告
《交通状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城市交通状况,分析交通拥堵原因和解决措施,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以城市主要道路、公共交通和交通枢纽为重点,同时考虑了交通用户的需求和体验。
三、调研方法
1. 实地调研:调查员分别前往城市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进行实地观察,并采访交通管理部门和公共交通公司相关人员,了解交通管理和运营情况。
2. 问卷调查:针对交通用户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对城市交通状况的看法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
1. 交通拥堵原因:调研发现,城市交通拥堵主要原因包括道路狭窄、车辆过多、交通信号不畅、交通事故频发等。
2. 公共交通问题:部分调查对象反映公共交通线路不足,班次不固定,导致乘坐体验不佳。
3. 交通管理建议:调查中提出了一些改善交通状况的建议,包括优化道路布局、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交通管理等。
五、解决措施
1. 道路改善:加大对道路的拓宽和改造力度,提升道路通畅度。
2.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增加公共交通线路,优化线路布局,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3. 强化交通管理:加强交通信号灯的调整,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
六、结论
本次调研发现,城市交通存在一些问题,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调研结果,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通州区交通综合调查实施方案

通州区交通综合调查实施方案通州区交通综合调查实施方案一、调查目的和意义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是北京市的新城区之一,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域。
近年来,随着通州区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交通压力也逐渐加大。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通州区的交通状况,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交通效率,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交通综合调查。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查明通州区的交通状况,包括道路交通、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等各个方面,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使用情况,以及人们对交通的满意度和需求。
2. 分析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匹配程度,找出交通短板和瓶颈,为优化交通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
3. 开展交通出行方式的调查,了解通州区居民的出行习惯和出行原因,为未来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通过进行全面细致的交通综合调查,可以为通州区的交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为改善通州区的交通状况提供有效的措施和方案。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1. 调查内容(1)道路交通:- 道路状况:收集通州区各个道路的基本情况,包括道路长度、车道数、路况等。
- 交通流量:调查道路上车辆的通行情况,统计道路的日均交通流量、高峰交通流量等。
- 道路拥堵情况:调查道路的拥堵情况,包括堵车路段、高峰时段、拥堵原因等。
(2)公共交通:- 公交线路:收集通州区的公交线路和站点,了解线路的覆盖范围、发车间隔等信息。
- 公交运营情况:调查公交车辆的运营情况,包括车辆数量、运营时间等。
- 乘客出行情况:调查乘坐公交的人员数量、出行目的和出行频率等。
(3)自行车交通:- 自行车道情况:调查通州区的自行车道的使用情况,包括车道长度、连通情况、骑行安全等。
- 自行车出行情况:了解通州区居民骑自行车的出行频率、出行距离、出行目的等。
- 自行车停放设施:了解通州区的自行车停放设施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2. 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面对面、电话或在线等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的出行原因、出行方式、出行频率等信息。
综合交通规划

• 提高非机动交通的服务质量:通过改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设计,提高非机动交通的舒 适度 • 优化非机动交通的管理政策: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居民选择非机动交通出行 • 优化非机动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衔接:通过改善非机动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衔接设施,提高非 机动交通的出行便利性
04
综合交通规划的监测与评估方法
综合交通规划的监测方法
• 数据收集:通过交通监测系统,收集交通运行数据 • 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交通规划的实施效果 • 数据反馈:将分析结果反馈给规划制定者,为后续规划调整提供依据
综合交通规划的评估方法
• 效益评估:评估交通规划实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可行性评估:评估交通规划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 满意度评估:评估交通规划实施对居民出行满意度的影响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城市交通需求的预测方法与技术
城市交通需求的预测方法主要包括
• 经验预测法:根据历史数据和城市发展规律进行预测 • 模型预测法: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进行预测 • 调查预测法:通过调查和问卷收集居民出行需求信息进行预测
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的技术手段包括
• 数据挖掘: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交通需求相关信息 • 机器学习: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交通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 • 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GIS技术对交通需求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
综合交通规划的调整与优化措施
综合交通规划的调整措施
• 规划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 政策调整: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交通政策和措施 • 资金调整: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资金投入
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更新版

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前言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是指对交通规划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和比较,旨在确定最终实施的方案,达到综合考虑交通系统的经济、社会、环境、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最大化地满足公众需求。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出行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的方法、指标和评价过程。
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方法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
定性评价定性评价主要基于专家知识和经验,利用语言描述、讨论和分析等方式进行评价。
常用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
定量评价定量评价主要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来评估方案,能够消除主观因素干扰,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社会效益分析法、环境效益分析法等。
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指标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指标是评价过程中衡量方案优劣的标准。
通常分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和技术指标四大类。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出发,衡量方案的经济效益。
常用指标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收益等。
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主要是从社会公益、社会安全等角度出发,衡量方案的社会效益。
常用指标包括通勤时间、异常事件风险、道路拥堵等。
环境指标环境指标主要从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角度出发,衡量方案的环境效益。
常用指标包括废气排放量、水质影响、生态景观等。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是从技术可行性、可操作性等角度出发,衡量方案的技术可行性。
常用指标包括建设难度、技术可靠性、安全可行性等。
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过程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一般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确定评价目标和指标此步骤主要是从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技术等角度出发,确定评价目标和指标,确保评价达到全面的效果。
第二步:确定评价标准和加权系数通过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量化,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和加权系数,以达到更合理、更全面、更客观的评价结果。
上海市统计局关于开展本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居民出行试调查的通知

上海市统计局关于开展本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居民出行试调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14.06.13•【字号】沪统字〔2014〕35号•【施行日期】2014.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上海市统计局关于开展本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居民出行试调查的通知沪统字〔2014〕35号嘉定区统计局、浦东新区统计局:根据第五次上海综合交通调查居民出行调查的总体安排与进展情况,经研究决定,2014年6月将在嘉定区、浦东新区开展居民出行调查的试调查(方案详见附件)。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由上海市统计局、浦东新区统计局与嘉定区统计局负责试调查的组织领导工作。
二、试调查所需经费由市级负担,试调查所用调查表、调查用品等均由市统计局统筹安排解决。
三、为做好试调查工作,请两区统计局做好调查人员抽调和宣传工作,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两区试调查小区的调查底册资料具体要求将另行下发通知。
附件:上海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居民出行调查-试调查方案上海市统计局2014年6月13日附件上海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居民出行调查-试调查方案一、试调查目的第五次上海市综合交通调查居民出行调查由上海市统计局组织开展,调查将首次采用电子手持终端(PDA)进行入户调查。
本次试调查工作将为正式调查提供软件优化、培训准备、实施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重要经验和建议。
二、试调查规模和内容本次调查共调查80户家庭。
调查内容包括:软件的试验、入户流程试验、拒访情况的摸底、质量控制流程的试验、数据汇总平台结果试验。
三、试调查时间和范围试调查的入户时间为6月25日-6月29日。
试调查范围选取全市不同地带的两个行政区,即:浦东新区洋泾街道民杨居委会、嘉定区徐行镇伏虎村,每个村(居)委会选取两个调查小区,每个调查小区调查20户家庭,共调查80户家庭。
四、试调查实施组织计划1.形成调查底册(6月9日-6月20日)选中开展试调查的嘉定区和浦东新区的2个村(居)委,需对该村(居)委选中的调查小区进行《户主姓名底册》的整理,每个调查小区选定连续20户家庭,另分配20户家庭作为备选户,由此确定每个调查小区40户家庭作为调查对象,形成调查底册。
大连交通现状综合调查分析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城市的车辆数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迅速增加。
这就给城市道路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从而引起城市道路的拥堵。
本文通过对为其两个星期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过程中得出大连的交通运行状态。
本文首先对大连总的交通现状做了概述,从机动车数量一直增加、道路施工的影响、建设密度高城市化加快等三个方面对交通拥堵的原因进行分析。
其次,对调查的数据做了整理与分析。
分析包括交通流量分析、车型对比分析、公交运行状态分析以及路段延误分析。
最后根据实地调查与观察分析交叉口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对其中的不合理地方提出了改善方案。
在文章结尾,提出了转变出行方式、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利用率等措施来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并强调政府政策的重要性。
关键字:交通拥堵、流量分析、交叉口渠划、西安路/长兴街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number of big cities' vehicles increases quickly. This will give the city's road a great pressure, thus it causes congestion of the urban road.This article analysis through the two weeks' survey data,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reach a conclusion that how the dalian operation is now.In this paper,firstly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that the traffic situation in dalian is given,motor vehicle number has been increas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road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 density of urbanization to analysis traffic congestion.Secondly,to do the survey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The analysis included traffic flow analysis,comparative analysis,public transport vehicles running state analysis and delay analysis section.Finally,according to the lo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observation intersection shortcomings,we puts forward improvement plan for not reasonable place.In the end,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o change traffic mode,develops public transportation,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public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raffic congestion.And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government policy.Key word:Traffic congestion. Traffic analysis. Intersection improvement. Xi’anroad/ChangXing street1 概述随着近些年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民财富有了大量的积累。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交通调查导则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交通调查导则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交通调查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 4年 9 月TOC \o “1-5“ \h \z 前言 II\o “Current Document“ 总则 1术语和定义 9居民出行调查 14城市道路交通调查 29出入境交通调查 39公交调查 51商用车辆调查 61交通生成调查 70停车调查 7510流动人口出行调查 83刖曰城市综合交通调查是分析^p 城市交通现状与问题的必要途径,为建立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并预测交通需求、分析^p 交通的供需平衡以及交通供需关系的发展趋势等提供基础数据。
城市综合交通调查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的基本前提和极其重要的环节。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建城[2022]80号)中明确提出了城市综合交通调查的主要调查内容及调查信息。
为科学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提升交通调查数据的质量与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交通调查数据在规划设计、政府决策、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应用深度与广度,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交通调查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编制工作。
导则借鉴国内外城市交通调查经验,参照既有标准和规范,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提出了主要交通调查项目的调查方案设计原则、调查组织实施方法、调查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调查成果要求,对进行城市综合交通调查、专项交通调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p 与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导则》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居民出行调查、城市道路交通调查、出入境交通调查、公交调查、商用车辆调查、交通生成调查、停车调查、流动人口出行调查十个章节。
城市综合交通调查除应符合导则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参加编写工作的主要单位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1总则1.1目的与作用1.1.1为明确城市综合交通调查工作内容,规范各类交通调查的技术方法、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p 方法,提高交通调查的质量及交通统计指标的可比性,特制订《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交通调查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环形交叉口交通量调查方案设计

综合训练项目一————对阜新市中华路与人民大街环形交叉口交通量调查的方案学院:建筑与交通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形交叉口交通量调查一、交叉口交通量调查的目的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交通实体数。
环形交叉口是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一个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驶入交叉口的车辆,一律绕岛作逆时针单向行驶,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
收集交通量数据,了解交通量地域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了解全面的交通情况提供必要的数据,对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交叉口基本情况介绍(一)、此环形交叉口设置在在中华路与人民大街交汇处。
周边具有阜新市人民政府,阜新市地震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人流集散地,行人及机动车数量较大。
(二)、交叉口基本情况中华路人民大街项目东路西路南路北路道路等级次干道次干道次干道次干道车道数双向八车道双向八车道双向八车道双向车道车道宽(m) 3.5 3.5 3.5 3.5过街设施斑马线斑马线无斑马线信号灯无无无无东西方向:路中间是用白色护栏隔开。
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是用白色护栏隔开。
南北方向:用绿化带隔开,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用白色实线隔开。
三、调查内容(一)、调查时间:7:00-8:30,每10分钟记录一次(二)、调查方法:人工计数法(三)、调查人员分工及观测点:东出口3人南出口3人西出口3人北出口3人人员分工:一人调查直行车辆数量及类型一人调查左转车辆数量及类型一人调查右转车辆数量及类型(四)、调查工具:笔若干、交通量调查表、通信设备、计时设备。
(五)、注意:交通量计数单位为辆/min;精度为1。
四、车种划分普通小汽车、公交车普通载重车(≤5t)大型载货车(>5t)五、调查记录表格(样例)人工观测交通量记录表调查路口:调查位置:观测方向:调查人: 调查时间: 天气:六、调查资料整理 (一)、环形交叉口机动车交通组成分析表(二)、例七、交通分析及建议认真分析数据,了解此路口的交通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综合交通调查方案设计目录一、调查概述调查背景调查思路调查主要内容二、问题预设三、资料收集四、综合调查五、专题报告设计六、附录城镇交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城镇交通问题成因探讨资料收集一览表(成果导入)综合调查问卷及表格汇总湖北省恩施州龙凤镇综合交通规划成果梳理一、调查概述(一)、调查背景:为切实发展“四化同步”和“新型城镇化”工作,合理布局和完善小城镇各种交通设施,促进交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打造湖北省重点城镇,为顺利完成该城镇综合交通规划工作,特制订此方案。
综合交通调查是国内外城市(城镇)全面掌握其交通发展状况、合理配置交通资源、创造便捷舒适安全的交通体系而定期开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为全面系统了解小城镇交通现状,分析其现状交通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本次规划对小城镇现状交通进行系统调查。
通过对小城镇综合交通数据收集,掌握小城镇交通情况,居住出行方式和基本交通特征规律的变化情况,为小城镇建立交通模型、制定小城镇综合交通规划和改善小城镇交通运行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二)、调查思路:(三)、调查主要内容:二、问题预设说明:城镇交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详见附录一;上述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详见附录二。
三、资料收集另见附录三《资料收集一览表<成果导入>》四、综合调查各类问卷、表格详见附录四~六五、专题报告设计说明:本次综合交通调查结构设计(即成果报告中说明书结构框架)借鉴多份小城镇综合交通规划说明书结构(见附录七《湖北省恩施州龙凤镇综合交通规划成果梳理》),结合前期综合交通调查思路,整合各部分内容梳理而成。
成果要求:基础资料汇编(现状分析与整理)说明书+文本图纸(综合交通规划)六、附录附录一:城镇交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机动车和自行车数量猛增,道路建设跟不上,车多路少矛盾突出,道路堵塞,交通不畅,机非不分离,人车混行,互相干扰,交通事故增加;停车场尤其少,车辆多停在路旁或人行道上,缩小了道路有效通行宽度。
2、交通工具种类繁多,交通混乱。
快速的机动车、拖拉机、三轮车、自行车、板车及手推车甚至还有畜力车。
居民出行交通方式多样化,不同类型、不同速度的车辆及行人之间相互干扰严重,交通混乱,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3、城镇依托过境道路发展的现象十分普遍,许多中小城镇的建设和规划中往往将过境道路机械地定为主干道,对其交通特性和交通功能又不作明确的界定,对两侧土地开发和开口要求不严,许多地段是先建房,后通路,造成道路开辟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曲折、错位的小路多,过境通过性交通流通行困难,也严重影响到城镇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甚至危及到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4、城镇沿过境公路开店、兴办市场的情况十分普遍,违章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活动多,缩小了道路的有效通行宽度,严重阻碍了交通。
甚至多数镇都还保持着过庙会、赶集市等传统习俗,沿路设摊、搭台唱戏、摊贩占用车道,每当这时道路就会被占满,行人尚且行走困难,车辆就更都无法通行。
5、路网布局不够合理,支路越级交汇,道路等级不明确。
绝大多数小城镇的生长轴的发展都依赖于过境公路,城镇形态沿道路线两侧展开,过境公路同时肩负城镇主干道的功能,内外交通干扰严重。
镇域内其他道路多是自然形成的,相对狭窄,间距不均匀,而且有许多断头路,丁字路,修筑简易,等级较低,达不到支路标准。
6、现阶段城镇道路建设出现贪大求洋的倾向。
新建或者改造的道路不管实际需要如何,一律采取干道的做法,宽宽荡荡,而旧的道路依然狭窄、拥挤,形成旧城条条是支路,新区路路是干道的局面,道路系统的不同等级的比例严重失衡,甚至出现干支倒挂现象。
7、道路交通管理非常薄弱,可以说尚处于低能阶段。
路产路权缺乏管理,公用聚集场地少,行人无路可走"迫使人与车混行"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一些个体经营者认为’要想富"上马路",随意在公路和街道紧贴路边搭盖城郊公路上的违章建筑甚多。
8、道路交通设施陈旧、不健全,交通环境差。
由于道路供给不足,道路养护不及时,并且无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多数乡镇级道路路况较差,路面坑洼不平;小城镇的道路照明、交通标志、交通指挥信号灯、交通渠化等设施严重缺乏;人行道狭窄甚至没有人行道的现象普遍存在,更进一步导致人车混行。
9、交通意识淡薄,交通安全隐患多。
小城镇用地混合度较高,而道路的横断面形式较单一,多是单幅路面形式,个别驾驶者的违章行为加上小城镇居民的交通意识淡薄,交通管理又滞后,这都导致人车争路现象严重,造成了交通管制的困难和交通事故的频发。
城镇交通问题成因探讨1、道路分级标准存在差异,对城镇交通规划的深度认识存在差异。
新《镇规划标准》在近几年颁发,由于编制时间的不同导致交通建设的差异性和不完整性。
2、重生产轻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对“发展才是硬道理”指导思想的片面理解,在镇域建设中往往把生产放在第一位,对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发展之间的关系缺乏长远的考虑和正确的认识,导致了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3、缺乏城乡统筹,各自为政,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滞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绝大多数用在了中心城市和县政府驻地的县城的建设,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极少。
由于管理体制的制约,目前的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是各自为政,这种情况下极易存在不协调现象,传统的乡土观念、本位主义思想,使得村民和村委会均不愿跨村投资建设或养护道路,也不愿由本村投资建设、养护与外村共享道路设施,这两点都导致资金筹集困难,村庄的交通建设缺乏稳定的财政保障,建设养护无保障。
而城镇布局大多比较自由,不利于道路的建设,特别是在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拆迁改造难度非常大。
小城镇又大多依托过境道路形成,城镇的主要功能沿过境道路分布,若重新建设城镇中心,资金仍然是关键。
4、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难以制定出有远见有实效的城镇建设策略。
规划编制固然可以通过外援得到技术支持,但请来的专家大多仅提供规划方案,缺少具体的操作指导以及后期的建设跟进,规划的落实势必大打折扣。
综合调查问卷及表格汇总附录四:居民出行调查问卷问卷编号调研时间、地点调研员尊敬的居民朋友:您好!我们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将要对您所居住的城镇进行新的规划。
为了全面了解城镇交通现状及居民出行情况,为未来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
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调研组1.您的户籍类型:A城镇B农村2.家庭住址:A本地:________B外地3.工作单位(或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您的家庭成员数量:A. 3个及3个以内 B. 4 C. 5个及其以上5.您的外出、出行方式:A.公交 B. 自行车 C. 步行 D. 出租车E. 摩托车F. 单位车G. 私家车H. 其他____;6. 您平均一天的出行次数为:A、1次往返B、2次往返C、3次及以上往返7.您一般的出行距离是:A、1公里以内B、1-5公里C、6-10公里D、10公里及以上8. 您最频繁的出行目的是:A、上学B、工作C、购物餐饮D、接送小孩F.回家G.看病H.其他____9. 您平均每天出行花费的时间是:A、半小时以内B、0.5-1小时C、1-2小时D、2小时以上10. 您每月出行的花费大约是:A 50元以内B、50-100元C、100元以上11、您日常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A.自行车或电动车B.私家车C.公交车D.步行12、家庭最常用代步工具及其数量:A自行车或电动车B小汽车C农用车A.1辆B.2辆C.3辆及以上13、最常使用的公共交通类型:A农村中巴B公交C小三轮D出租车E无证面包车14、您选择出行方式的原因有:A价格因素B快速便捷C舒适性D其他________15、您认为优化当地居民出行交通的首要措施是:A加快农村公交系统建设B优化道路网规划建设C加大对交通16、您家是在________镇_________村________路_________号;17、您的出发的和目的地是:________镇________村_______路_________号;18.您经常是()时间出行A,5:00之前 B,5:00—7:00 C,8:00—10:00 D,11:00—14:00E.13:00---16:00F.17:00----19:00G.20:00---21:00H.22:00以后;流动人口出行调查表(一)针对进出本镇人员的调查,主要以长途车站及进出境边界路口人员为调查对象您好,我们正在对本镇进行综合交通规划,为使规划科学合理,现需要进行流动人口出行问卷调查,希望您大力配合。
1.您的户籍类型:A城镇B农村2.家庭住址:A本地:________B外地:___________3.您进出本镇的主要方式是:A长途客运B自驾车C铁路及其他4.您一般的出行距离:A.5公里B.5-10公里C.10公里以上5.您进出本镇所花费的时间:A. 半个小时B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C一个小时以上6.您认为镇域间出行最大的问题是:A.长途客运不畅B.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足C.道路网规划不合理D._____________(二)调查本镇长途客运站近三年镇域间客运班次记录主要货场、物流公司货运调查车辆调查表路口全天调查交通流量汇总表表城镇道路交通流量表车辆登记信息访谈记录本镇辖区内有记录信息的机动车数量为______,其中摩托车_____辆,小汽车____辆,小型载客车_____辆,出租车_____辆,公交车_____辆,大型载重货车_____辆,农用车______辆。
公交客运调查主要货场、物流公司货运调查停车专项调查停车场情况综合调查表填表时间:年月日附录七:湖北省恩施州龙凤镇综合交通规划成果梳理1.路网结构:1)区域性对外交通网络2)规划区内部交通网络(区与区之间)3)城镇内部交通系统(镇内各组团间联系)道路等级标准表:机动车设计车速、路网密度、路基宽度、道路中机动车道条数2.区域性对外交通规划:1)铁路2)高速公路(路名、路线走向、境内里程、主要道路功能)3)一级公路体系(路名、路线走向、境内里程、主要道路功能)3.全域内部交通规划:二级、三级、四级公路网络(路名、路线走向、境内里程、主要道路功能)4.城镇内部交通规划:1)区内道路交通体系(道路路名、等级、红线宽度、道路宽度{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2)镇内道路交通体系(路名、起止点、等级、宽度、红线宽度、长度)5.道路交通设施规划:1)站场建设(客运站、货运站...)2)城镇广场3)停车厂4)加油站6.公交系统规划:1)公交线路规划2)公交站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