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保护试卷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林木(植物)化学保护考试、复习题库

林木(植物)化学保护考试、复习题库

一、1.农药与生物农药农药:系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过程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生产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生物农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2.毒力与毒性毒力:指药剂对防治对象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即农药对昆虫的毒力。

毒性:指药剂对高等动物及有益生物所表现的毒害作用,即农药对人畜的毒性。

3.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急性中毒:急性中毒者因误食或皮肤接触及呼吸道吸入毒性较大农药,在短期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如头昏、恶心、呕吐、抽搐痉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

若不及时抢救,即有生命危险。

亚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者因长期连续接触一定剂量农药的过程。

中毒症状的表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最后表现往往与急性中毒类似,有时也可引起局部病理变化。

慢性中毒:急性毒性不高,性质较稳定,不易分解的农药少量长期被人、畜摄食后,在体内积累,引起内脏机能受损,阻碍正常生理代谢过程。

4.致死中量与有效中量致死中量(LD50): 在一定条件下,杀死供试生物种群50%个体所需要的剂量。

Ug/g(药量/虫体重)致死中浓度(LC50):规定时间内引起试验动物死亡一半的浓度mg/l有效中量(ED50):杀菌剂抑制病菌50%孢子萌发所需要的剂量有效中浓度(EC50):杀菌剂抑制病菌50%的孢子萌发所需要的浓度5.药害与毒理毒理:由药剂引起生物中毒或死亡的原因称为毒理,又称作用机制。

药害:指因农药使用不当对作物产生的毒害作用。

6.乳浊液与悬浮液乳浊液: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所组成的分散系,即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之中形成的混合物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7.触杀作用与内吸作用触杀作用:是指害虫接触到药剂时,药剂通过虫体的体壁进入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的作用方式。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题(qiu)-答案汇编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题(qiu)-答案汇编

4. 天敌生物、转基因生物属于农药管理的范畴(
V)。
5. 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物质属于农药,性引诱剂则不属于农药(
6. 安全性指数 K 值越大,说明农药对作物越安全( 7. LD 50 值越大,农药毒性越低( V)。
X)。
8. 施用农药 24 小时内下雨需要重新补喷。 ( V )
9. 内吸性药剂是指有害生物体吸收农药导致死亡的药剂。
触杀型除草剂: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移动,只能杀死所接触到的植物组织的药剂。
4. 毒力和药效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毒力是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在室内, 严格控制条件进行测定,
测试的生物体是标准饲养的。所测结果一般不能直接应用田间,只能提供防治上的参考。 药效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不同生物体的性质和程度。主要在室外进行的生物测定。
学习 ----- 好资料
一、名词解释
绪论
植物化学保护学 : 植物保护学是科学地应用农药来防治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 等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的一门科学。
IPM: 害虫的综合治理 ,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经济利益及防治效果,综合 利用和协调农业防治、物理和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有效的防治措施。
1. 拒食剂和驱避剂的区别?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 ----- 好资料
拒食剂:影响昆虫的味觉器官,使其厌食、拒食,最后因饥饿、失水而逐渐死亡,或因摄取不足
营养而不能正常发育的药剂。驱避剂:依靠物理、化学作用(如颜色、气味等)使害虫忌避或发
生转移、潜逃现象,从而达到保护寄主植物或特殊场所目的的药剂。
2. 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的区别? 保护性杀菌剂:当病原菌接触寄主或侵入寄主之前,施药到植物体,保护植物不受侵染的药剂。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题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题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题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化学保护 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二问答题1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2.试述化防的前景。

3.试述化学农药与可持续的关系。

4.试述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5.试述化学农药在新的绿色革命中的作用。

6试述化防与IPM的关系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农药2、毒力与药效3、持效期与残效期4、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写出公式)5、LD50与LC506、ED50与EC507、农药毒性与毒力8、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 9迟发性神经毒性二、填空题1.农药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等三个历史阶段。

2.17世纪后在民间使用多年的、和等三种主要杀虫植物先后被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3.按防治对象可将农药分为、、、、、、。

4.按作用方式,杀虫剂可分为、、、、、等。

5.按防治原理,可将杀菌剂分为、、。

6.按使用范围,可将除草剂分为、。

按使用时间,可将除草剂分为、、。

7.使用阿博特公式(校正死亡率)的前提条件是和。

8.常用的农药毒力表示方法有、、、等。

9.常用的药效表示方法有、、、等。

10.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农药急性毒性有、、三种。

11.根据我国暂用的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可将我国现有农药分为、、。

12.农药慢性毒性的大小,一般用或表示。

13.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等症状。

14.农药的选择性一般包括和。

15. 农药的毒性分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选择题1.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A mg/LB mg/kgC mg/个D ml/个E μg/g2.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100AB)中,A表示()A标准药剂的用量 B供测药剂的用量 C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3.农药急性毒性最常用的测量尺度是( )A LD50 B LC50C EC50D ED504. LD50值是()A.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B.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C.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D.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四、问答题1.简述农药的特点。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化学保护学考试要点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化学保护学考试要点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化学保护学考试要点1、杀虫剂作用机理分类及其作用机理2、农药的基本概念是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及应用生物技术生产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3、农药研制开发及登记过1)化学研究——合成与生物测定筛选2)药效试验——盆栽——田间小区——大田药效3)毒性试验A)急性:经口、经皮、呼吸;眼睛、皮肤等的刺激性B)诱变性:致畸,对后代的影响C)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4)代谢研究——农药在动物、植物、土壤中的代谢5)残留研究——农药在动物、植物、土壤中的残留6)安全评价(水生生物、蚕、蜜蜂、鸟、天敌)7)工业生产A)分析方法的建立B)剂型加工、中试、投产8)专利申请——申请、评价、公布4、农药学科主要研究领域1)农药合成:依靠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新技术合成活性物质、确定最佳合成路线,中试试验。

2)剂型加工和使用技术3)农药分析及残留4)生物测定和药效试验5)农药毒性与毒理6)农药环境毒理5、什么是农药?在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用有机化合物影响、控制调节各种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能有效的保护有益生物,较好地抑制有害生物,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使用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质6、农药发展历史、现状1)无机和天然物利用时期2)有机合成时期3)新农药发展时期7、按作用对象可将农药分成多少类?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病毒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8、农药药害症状主要有哪些?1)发育周期改变2)缺苗、断垄3)颜色变化:失绿、黄化、白化、褐变4)形态异常:扭曲、畸形5)枯斑、枯萎6)生长停滞7)脱落、落果、劣果8)产量和质量收影响9、哪类性质的有机磷杀虫剂被淘汰或将被淘汰?主要有哪些措施?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磷铵、久效磷措施:A)为减少抗药性以及对高等动物毒性,以P原子为中心的不对称有机磷杀虫剂的开发B)引入杂环10、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存在问题1)持续性差、光照下易氧化,光稳定性差2)对鱼类水生生物毒性高3)除螨不好,除土壤害虫差4)无内吸熏蒸作用5)易产生抗药性11、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开发过程1)天然除虫菊酯2)光敏型(丙烯菊酯)醇部改造引入苯环3)光稳定型拟除虫菊酯引入间苯氧基苄醇、酸部位结构改造、脂部位结构改造12、特异性杀虫剂主要有哪些类型?1)保幼激素类似物2)蜕皮激素抑制剂3)几丁质合成抑制剂4)性诱剂5)绝育剂6)驱避剂7)绝食剂13、举例说明微生物杀虫剂的种类1)病毒杀虫剂——核型多角体病毒2)真菌杀虫剂——白僵菌3)细菌杀虫剂——苏云金杆菌4)原生生物——微孢子虫14、新烟碱类杀虫剂主要品种?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15、有害生物对杀虫剂抗药性学说1)前适应学说(选择学说),某些害虫在药剂使用前就具有抗性基因,药剂对种群作出选择,淘汰无抗性的,留下有抗性的2)后适应学说(诱导学说),,生物种群内不存在抗性基因,而是在药剂使用后,诱变产生了抗性品系3)基因复增学说,药剂引起基因重复,即一个抗性基因拷贝为多个抗性基因4)染色体重组学说,因染色体易位和倒位产生改变的酶或蛋白质引起抗性的进化16、影响杀虫剂抗性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A)抗性基因频率B)抗性基因的显隐性:隐性产生慢,但一般是纯合子,显性产生快,但一般是杂合子C)多基因和单基因:多基因的基因结合是以相乘的方式,因此抗性很高2)生物因素A)昆虫自身扩散和迁飞:迁飞性昆虫不易产生抗性B)生殖C)种群增长率D)害虫的生活习性3)药剂因素A)应用B)药剂自身:拟除虫菊酯类,昆虫易产生抗性,作用靶标单一;无机类、植物源类不易产生抗性C)药剂选择压D)剂量E)药剂反选择作用F)作用机理4)环境因素:栽培作物、寄主条件改变、温湿条件改变17、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性机制1)代谢抗性:昆虫体内自身发生的变化,代谢酶是每个生物体都有的,具有普遍性,有酶参与活性提高、量增加2)靶标部位敏感性降低3)表皮渗透性降低4)行为抗性18、害虫抗药性治理措施有哪些?1)综合治理2)适度治理:减少药剂使用,降低选择压3)饱和治理:尽可能杀死杂合子个体,减少抗性基因频率,策略上要有敏感个体迁入,加大用药量,防治指标定得太高。

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最新整理)

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最新整理)

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1.农药:系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杀虫剂:对昆虫机体有直接毒杀作用,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可控制其种群形成或可减轻、消除害虫为害程度的药剂。

3.杀菌剂:对病原菌能起到杀死、抑制或中和其有毒代谢物,因而可使植物及其产品免受病菌为害或可消除病症的药剂。

4.除草剂:可以用来防除杂草的药剂。

5.LD50(致死中量):是指能够引起试验动物一半死亡的药物剂量,通常用药物致死剂量的对数值表示。

6.LC50(致死中浓度):表示杀死50% 防治对象的药剂浓度。

7.KT50(击倒中时):是害虫半数击倒时的剂量8.EC50(有效中浓度):引起50%个体有效的剂量扩大多少倍,才会导致50%的个体死亡(或中毒)。

此值越大,用药相对越安全。

 9.IC50(抑制中浓度):IC50是指被抑制一半时抑制剂的浓度,这里的反应可以是酶催化反应,抗原抗体反应等。

10.农药的分类:(一)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1)无机农药:天然矿物硫磺、磷化铝、硫酸铜、石灰等。

(2)有机农药(Organic Pesticide) :矿物油农药(石油乳剂等);植物性农药(Botanical Pesticide 烟碱、印楝等);有机合成农药(Synthetic-organic Pesticide );微生物农药(Microbial Pesticide苏云金杆菌、农用抗菌素等)。

(二)按用途分类:1、杀虫剂:Insecticide 毒杀、控制、减轻为害;2、杀螨剂:Acaricide;3、杀菌剂:Fungicide (bactericide)杀死、抑制或中和毒素;4、除草剂:Herbicide;5、杀鼠剂:Raticide (rodenticide);6、杀线虫剂:Nematocide;7、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Hormone Mimics);(三)按作用方式分类:杀虫剂:1.胃毒剂(stomach insecticide):取食,肠道吸收,到达靶标。

植物化学保护期末复习试卷

植物化学保护期末复习试卷

植物化学保护期末复习试卷一、名词解释(10×2分)1、农药:防治危害农作物、林业及其产品、环境卫生的有害生物(害虫、植食螨、病菌、杂草、线虫和鼠类等)和有目的地调节植物及昆虫生长的人工合成化合物、天然活性物质以及为提高这些物质药效的助剂和增效剂等。

2、触杀剂:通过体壁进入体内起毒杀作用的药剂;3、保护剂:病害将发生时施药;防止病害入侵。

4、毒力: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体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或药剂对有害生物的内在致死能力。

5、致死中量(LD50):杀死种群50%个体所需的药剂剂量。

6、位差选择性:利用杂草与作物在土壤中或空间中位置的差异而获得选择性。

7、昆虫抗药性:昆虫具有耐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

8、适度治理策略:限制药剂使用;降低选择压力;减低抗性基因频率阻止延缓抗性发展。

9、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农药;并逐渐在其体内积累的能力。

10、植物毒素:植物产生的对有害生物具有毒杀作的次生代谢产物。

二、填空题(20×1分)1、按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农药的毒性可分为高毒、中毒、低毒2、农药制剂的名称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成分名称;加工制剂类型。

3、杀鼠剂按作用速度可分为:急性、慢型两类。

4、农药的“三致性”是指:致畸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5、影响除草剂被植物叶面吸收的因素:除草剂结构、植物的形态、叶的老嫩和外界环境条件、助剂等。

6、农药分散体系通过原药经加工制成一定机型、制剂通过喷施手段两种途径实现。

7、农药混用优缺点:增效;扩大防治谱;降低成本;降低毒性和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延缓或克服抗药性。

三、选择题(10×1分)1、抑制AChE活性的药剂为(A)A.敌敌畏 B.杀虫双 C.六六六 D.阿维菌素2、抑制轴状突神经传递的药剂为(C)A.异丙威 B.吡虫啉 C.氯氰菊酯 D.氯虫双酰胺(康宽)3、按作用方式分;下列属物理性毒剂的品种为(B)A.敌百虫 B.矿物油 C.灭幼脲 D.溴甲烷4、下列属灭生性除草剂的品种为(A)A.草甘膦 B.敌稗 C.苄磺隆 D.乙草胺5、抑制呼吸作用的药剂为(B)A.敌敌畏 B.鱼藤酮 C.六六六 D.阿维菌素6、常用的熏蒸剂为(C)A.吡虫啉 B.吡虫清 C.磷化铝 D.乙磷铝7、灭生性触杀型茎叶处理剂为(D)A.二氯喹啉酸 B.乙草胺 C.草甘膦 D.百草枯8、下列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品种为(B)A.腐霉利 B.乙烯利 C.万利得 D.乙烯菌核利9、测定杀虫剂的触杀活性首选的方法是(A)A.点滴法 B.饲喂法 C.浸叶法 D.浸虫法10、下列因素可影响农药在昆虫表皮的穿透(A)A.农药的极性 B.农药的施用方式 C.试虫的大小 D.农药的种类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1分)1、一般采用药剂的纯品进行毒力测定。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复习题(2011.7)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复习题(2011.7)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学的基本概念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杀虫剂(Insecticides):对有害昆虫机体有毒或通过其他途径可控制其种群形成或减轻、消除为害的药剂。

2、杀螨剂(Acaricides, miticides):可以防除植食性有害螨类的药剂。

3、杀菌剂(Fungicides):对病原菌能起毒害、杀死、抑制或中和其有毒代谢物,因而可使植物及其产品免受病菌为害或可消除病症、病状的药剂。

4、杀线虫剂(Nematocides,Nemacides):用于防治农作物线虫病害的药剂。

5、除草剂(Herbicides);可以用来防除杂草的药剂。

或用以消灭或控制杂草生长的农药,也称除莠剂。

6、杀鼠剂(Rodenticides):用于毒杀危害农、林、牧业生产和家庭、仓库等场合的各种有害鼠类的药剂。

7、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

可以调节农作物生长发育、控制作物生长速度、植株高矮、成熟早晚、开花、结果数量及促进作物呼吸代谢而增加产量的化学药剂。

8、胃毒剂(Stomach poisons):只有被昆虫取食后经肠道吸收到达靶标,才可起到毒杀作用的药剂。

如砷酸钙、敌百虫等。

胃毒剂适用于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如粘虫、蝗虫、蝼蛄等,也适用于防治虹吸式及舐吸式等口器害虫。

9、触杀剂(Contact poisons):药剂通过接触害虫的体壁渗入虫体,使害虫中毒死亡。

如1605、辛硫磷等。

目前使用的杀虫剂大多数属于此类,对各类口器的害虫都适用,但对体被蜡质等保护物的害虫(如蚧、粉虱等)效果不佳。

10、薰蒸剂(Fumigant poisons):在常温常压下能气化为毒气、或分解生成毒气,并通过害虫的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使害虫中毒死亡。

如溴甲烷、敌敌畏、磷化铝、氢氰酸等。

11、内吸剂:药剂通过植物的叶、茎、根或种子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内或萌发的苗内,并且能在植物体内输导、存留,或经过植物的代谢作用而产生更毒的代谢物,使害虫取食后中毒死亡。

植物化学保华试题答案

植物化学保华试题答案

植物化学保护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选择性除草剂在一定的浓度和课题范围内杀死或抑制部分植物而对另外一些植物的药剂。

3.农药助剂是农药制剂加工或使用中,用于改善药剂理化性质的辅助物质,又称为农药辅助剂,简称农药助剂。

4.先导化合物:是指通过生物测定,从众多的候选化合物中发现和待定的具有某种农药活性的新化合物,一般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并有衍生化和改变结构的发展潜力,可以用作起始研究模型,经过结构优化,开发出受专利保护的新农药品种。

5.内吸性杀虫剂使用后可以被植物(包括根、茎、叶及种、苗等)吸收,并可传导运输到其他部位组织,使害虫吸食或接触后中毒死亡的药剂。

6.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病害流行前(即当病原菌接触寄主或侵入寄主之前)施用于植物体可能受害的部位,以保护植物不受侵染的药剂。

7.熏蒸在适当气温下,利用有毒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挥发所产生的蒸气在能控制的场所如船仓、仓库、粮食加工厂、资料室以及能密闭的各种容器内毒杀害虫或病菌,称为熏蒸。

8.粒剂由原药、载体和助剂加工成的粒状剂型,是由粉剂派生而来。

9.交互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相同抗性机理或相似作用机理或类似化学结构,对于选择药剂以外的其他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药剂或一类药剂也产生抗药性的现象,称为交互抗性。

10.农药残留有些农药由于理化性质的特点,施入环境中不会很快降解消失,而持留于环境中有较长时间,称为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在环境中的量不大,常以微克、毫微克、或微微克来表示。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农药加工过程实现了农药的第一次分散,使原药分散到制剂中;农药使用过程实现了农药的第二次分散,使制剂分散到田间。

( √)2.粉剂是由填料、有效成分、润湿剂等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试卷《植物化学保护》2008至2009 学年度第 2 学期期末(A)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考生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并注明题号,考试结束后将试卷连同答题纸一齐交)
一、填空(每空格1分,共20分)
1、
2、杀菌剂按作用原理分为3
3、农药的三证
4、农药可湿性粉剂通常由原药,填料或载体,湿润剂,分散剂组成。

5、
6
7、
亦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农药: Array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土壤位差选择性:利用作物和杂草的种子或根系在土壤中位置的不同,施用除草剂后,使
杂草种子或根系接触药剂,而作物种子或根系不接触药剂,来杀死杂草,保护作物安全。

3、化学保护:是指病原菌侵入寄主植物之前用药把病菌杀死或阻止其侵入,使植物避免受
害而得到保护。

4、农药的药效:农药药效是指农药对病虫害或杂草的毒杀效果
5、胃毒剂:是作用于害虫的胃等消化系统产生毒杀致死效果的药剂。

三、选择题(15分,每小题1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内)
1.多菌灵属于( B )杀菌剂。

A 保护性
B 内吸性C无机 D 有机硫
2.下列农药能防治植物线虫的为(C )。

A 敌敌畏
B 敌稗
C 克百威D百菌清
3.下列农药中,能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小菜蛾的是(A)。

A 涕灭威
B 丁草胺
C 辛硫磷D乙烯利
4.大隆属于(D )
A 杀虫剂
B 杀菌剂C除草剂D杀鼠剂
5.能促进香蕉成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D )
A 赤霉素
B 吲哚乙酸C矮壮素 D 乙烯利
6.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B )
A 赤霉素
B 吲哚乙酸C矮壮素 D 乙烯利
7.根据中国农药急性毒性暂行分级标准,采用大鼠口服LD50,下列毒性范围属于中等毒性的是( C )
A. 4 mg/kg B 40 mg/kg C 400mg/kg D 4000 mg/kg
8.下列内容不能在农药商品标签上找到的是(A )
A.理化性质 B 注意事项 C 使用说明 D 毒性标志
9.下列常用农药品种中,具有明显负温度系数特点的是(A)
A.氯氰菊酯B杀虫双C敌百虫D吡虫啉
10.农药可湿性粉剂的组成通常不含有以下组分(A )
A 乳化剂B原药C分散剂 D 载体
11.对豆角锈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A)
A.三唑酮(粉锈宁)B.甲霜灵(瑞毒霉)C.稻瘟灵D.井冈霉素
12.乳油的组成中通常不含有以下组分(C )
A.原药B.乳化剂C.分散剂D.载体
13.填料不可用于以下农药剂型的加工中使用.( A )
A.油剂B.粉剂C.可湿性粉剂D.粒剂
14.下列杀虫剂主要作用部位不是神经系统的是( B )
A.敌敌畏B.灭幼脲C.氯氰菊酯D.阿维菌素
15.下列农药中有强烈光解特点的是( B )
A.氟乐灵B.溴氰菊酯C.乐果D.百菌清
四、判断题(12分,在正确的论述后面的()打“ ”,错误的论述后面的()内
打“X”)
1、2,4-D丁酯在使用是出现药害的机会比敌百虫药高。

(F)
2、人和高等动物如果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可用阿托品、解磷定等药物解毒。

()
3、涕灭威具有速效和高效的特性,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如菜心、小白菜上的害虫。

(T )
4、溴氰菊酯(敌杀死)具有触杀、胃毒和忌避作用,对柑桔红蜘蛛(柑桔全爪螨)有非常好的
防治效果。

(F )
5、无机杀菌剂中波尔多液对白粉病、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6、玉米播种后可以采用播后苗前处理法来防治常见杂草。

(T )
7、农药粒剂由原药、载体和助剂加工成的粒状剂型。

(T )
8、由于作用机理相似,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酸类农药的所有品种都不同混配。

()
9、杀虫剂田间防治效果下降并不都是由于害虫抗药性引起的。

(T )
10、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较好的触杀效果,但多数无内吸性。

()
11.农药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可直接用于指导田间用药浓度.( F )
12.测试农药的毒性不能直接利用人体来研究,通常采用小白鼠等动物做测试,然后推算对人体的毒性。

.( T )
五、计算题(10分)
白云校区规划一块面积为3000m2的空地种植物绿化草坪,现准备采用灭生性除草剂草甘磷除去杂草,除草剂草甘膦(10%水剂,密度为1.3g/mL)标签使用为12升/公顷,加水600升/公顷配成药液,喷雾于茎叶。

请你为工人计算一下,至少需使用多少草甘磷(10%水剂),需加水多少升,所用药剂的浓度是多少(单位为 g/mL或mg/L)。

草甘磷的用量12*0.3=3.6 加水600*0.3=180 浓度10%*3.6L=Cmg/L*183.6
C=0.002mg/L
六、简答和问答题(33分)
1、农药加工的意义(6分)?
答:农药剂型加工可使有效成分充分发挥药效,使高毒农药低毒化(高毒农药加/工=成颗粒剂、微胶囊等),减少环境污染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做成颗粒剂、种衣剂局部施药),延缓抗药性的发展,使原药达到最高的稳定性,提高“货架寿命”,延长有效成分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农药的效率和扩大应用范围。

2、除草剂的选择性主要有哪几种(5分)?答:
答;位差与时差选择性,形态选择性,生理选择性,生物化学选择性,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获得选择性
3、杀鼠剂的用药方法(4分)。

答:杀鼠剂一般以固体毒饵、毒粉、毒水、毒糊
4、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特点。

(8分)
答:是一类比较理想的杀虫剂,杀虫毒力高,杀虫谱广,对人、畜十分安全。

从环境安全性来评价,它不污染环境,没有慢性毒性等不良效应,也不会发生积累中毒,它的唯一不足就是持效性太差,在光照下很快氧化,因此,天然除虫菊酯不能在田间使用,只能用于室内防治卫生害虫5、农药科学使用的基础包括哪几个方面,并对每个方面进行简单解释(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