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

合集下载

2014年中考化学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 配套课件

2014年中考化学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  配套课件
(2)除去法: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沉淀或溶液等而除去。
例 如 : 除 去 CO 中 混 有 的 CO2 , 将 混 合 气 体 通 过
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CO2+2NaOH===Na2CO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部分
中考专题提升
专题一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
1.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2.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方法。
一、物质的检验及鉴别 基本思路:分别取出少量待检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 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
结论。简写为“取样——操作——现象——结论”。
Na2CO3+Ca(OH)2===CaCO3↓+2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a2CO3+CaCl2=== 再如:除去 NaCl 中混有的 Na2CO3:_________________ CaCO 3↓+2NaCl 写化学方程式,下同);除去 ZnSO4 中混有的 _______________( Zn+CuSO4===Cu+ZnSO4 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项 A B 待提纯的物质 铜粉(炭粉) NaCl(Na2CO3) 盐酸 稀硫酸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在空气中灼烧 加入过量的盐酸,将溶液蒸发结晶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
C
D
NaOH(Na2SO4)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第2讲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提纯(讲解突破)(解析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第2讲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提纯(讲解突破)(解析版)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需要掌握各种常见气体、酸溶液、碱溶液、碳酸盐等的检验方法,熟记一些特殊的实验现象及这些物质特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分离与提纯,这也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基础。

专题归纳一、物质的除杂1.物质的除杂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为提纯。

2.除杂质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和“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①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①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①确定除杂质方法;①选择适宜试剂。

五种常用的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转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二、混合物的分离1.混合物的分离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物质彼此分离开,并且恢复到各物质原来的存在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

2.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例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例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

三、物质的检验、鉴别1.物质鉴别的方法。

(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化学方法:分别取出少量待检验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017年中考酸碱盐应用专题:物质鉴别答案

2017年中考酸碱盐应用专题:物质鉴别答案

酸碱盐应用专题:物质鉴别一、物质的鉴别、鉴定(检验)、提纯(除杂)、分离:写出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鉴别Na2CO3和CaCO3:②鉴别Na2SO4和NaCl:③鉴别H2和CH4:、④鉴别Na2CO3和NaCl:⑵鉴定(检验):检验是用一定的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将某种物质确定出来的过程。

写出检验下列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盐酸:、②Fe2(SO4)3:、⑶除杂:除杂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的过程。

①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除杂过程对所加试剂的要求:②使杂质转化为易与主要物质分离(即状态不同)的物质;③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写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除去MnO2中的KCl:②除去NaOH中的Na2CO3:⑷提纯:提纯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并得到某纯净物的过程。

写出提纯下列各物质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提纯KCl:、、②从MgCl2与CaCl2的混合物中提纯MgCl2:、、、⑸分离:分离将混合物中的各成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分开从而得到各纯净物的过程。

写出分离下列各物质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分离KCl与MnO2的混合物;②分离BaCl2与NaCl的混合物。

二、气体的干燥:①酸性干燥剂:浓硫酸、P2O5⑴干燥剂②碱性干燥剂:固体CaO、固体NaOH③中性干燥剂:无水CuSO4①酸性气体:CO2、SO2、H2S、HCl⑵气体②碱性气体:NH3③中性气体:H2、O2、CH4、CO注意:酸性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酸性气体。

(一)气体的检验和鉴别1、下列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着火燃烧的是()A.N2B.O2C.H2D.CO22、能把N2和CO2区别开来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B.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用带火星的木条D.分别通入蒸馏水3、下列各组气体中,仅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出来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氧气和空气C.甲烷和空气D.二氧化碳和氮气4、能把N2和CO2、O2和CO2、CO和CO2区别开来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B.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用带火星的木条D.分别通入蒸馏水5、能用于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最简便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B.加入澄清石灰水C.用燃着的木条D.闻气味6、欲用简单方法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甲烷四种气体,可选择( )A.燃着的木条B.干而冷的烧杯C.紫色的石蕊试液D.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7、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2020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与分离(含解析)

2020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与分离(含解析)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与分离一、选择题1.下列混合物能够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 )A.KCl和NaNO3B.MnO2和KClC.H2O和H2SO4D.CaCO3和AgCl2.下列鉴别或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灼烧法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C.用食醋鉴别纯碱和食盐D.通过观察颜色区分黄铜和黄金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Na2SO4和CaCl2杂质的操作有: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入适量盐酸;④蒸发结晶;⑤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⑤②③④B.③①⑤②④C.①③⑤④②D.⑤③②①④4.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可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溶液B.除去木炭粉中的铁粉,可用磁铁吸引C.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固体,可溶解、过滤、蒸发D.除去氯化钡溶液中的氢氧化钡,可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后过滤5.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分离、提纯的做法,正确的是( )A.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用碘化钾溶液B.鉴别K2SO4和(NH4)2SO4两种固体:加熟石灰研磨C.除去CaCO3固体中的少量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D.分离Fe和CuSO4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6.下列除杂所选试剂错误的是(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8.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正确的是(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3.用括号内试剂不能一次性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固体:铁粉、氧化铜、木炭粉(稀盐酸)B.液体:稀盐酸、H2O、Ca(OH)2溶液(紫色石蕊溶液)C.固体:ZnSO4、CaCO3、KCl(水)D.液体:Ba(NO3)2溶液、MgCl2溶液、K2CO3溶液(稀硫酸)二、填空及简答题14.某KCl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的流程如图。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除杂及分离 (无答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除杂及分离 (无答案)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1.下列方法可以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是()A.插入燃烧着的木条B.闻气体的气味C.带火星的木条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2.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B.听到轻微的爆鸣声C.未听到声音D.试管炸裂3.鉴别盐酸和稀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①硝酸银溶液②氯化钡溶液③紫色石蕊试剂④碳酸钡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2018年上海黄浦区二模45】不能用于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的试剂是A. 无色酚酞试液B. 紫色石蕊试液C. 氯化钙溶液D. 氯化铜溶液5.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A.CaO、CaCO3、KCl三种固体(水)B.CaCl2、Na2CO3、K2SO4三种溶液[Ba(OH)2溶液]C.NaOH、HCl、KCl三种固体(石蕊溶液)D.CuCl2、NaNO3、K2CO3三种溶液[Ca(OH)2溶液]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有三种溶液,只用Na2CO3溶液就能将三种溶液区分开来的是()A.Na2SO4、H2SO4、NaNO3B.NaCl、CaCl2、Ba(NO3)2C.HNO3、H2SO4、NaHCO3D.HNO3、BaCl2、Na2SO47.【2018年上海青浦区二模45】下列各组物质仅用稀硫酸不能完全区分开的是()A.镁粉、氧化铜粉、木炭粉 B.NaOH溶液、Ba(OH)2溶液、KOH溶液C.铝片、铁片、银片 D. Na2CO3溶液、NaCl溶液、BaCl2溶液8.有四瓶澄清透明的溶液。

①MgCl2溶液;②Cu(NO3)2溶液;③K2SO4溶液;④NaOH溶液。

不用其它试剂即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鉴别出来的顺序是()A.④②①③B.①④③②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9.【2018年上海杨浦区二模22】下列各组溶液,不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OH、Ba(NO3)2、NaCl、MgSO4B.NaOH、FeCl3、HCl、HNO3C.Na2CO3、NaCl、Na2SO4、Ba(OH)2D.Na2CO3、HCl、BaCl2、NaCl10.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H2SO4NaCl Na2CO3CaCl2B.HCl NaOH CuSO4MgSO4C.Na2CO3K2SO4BaCl2HClD.NaNO3HCl CaCl2KOH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A.HCl CuCl2NaNO3Na2SO4B.BaCl2Na2CO3HCl(NH4)2CO3C.FeCl3HCl NaCl NaOHD.Na2CO3Na2SO4HCl H2SO412.【2018年上海奉贤区二模44】下列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OH、CuSO4、K2SO4 B.KNO3、NaCl、Ba(NO3)2C.NaCl、K2CO3、Ca(OH)2 D.NaCl、HNO3、AgNO313.(2015闵行二模)把HCl、Na2CO3、H2SO4、NaOH、NaNO3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开来,实验方案中所加试剂和先后顺序最合理的是()A.石蕊试液、稀HNO3、AgNO3溶液B.BaCl2溶液、稀HNO3、石蕊试液C.稀HNO3、石蕊试液、AgNO3溶液D.稀HNO3、酚酞试液、BaCl2溶液14.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所得溶液无色,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CuSO4和Na2CO3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C.一定含NaCl、Ba(NO3)2,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15.【2018年上海徐汇区二模46.】某同学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甲、乙二个实验,实验结束后,把甲、乙试管中废液依次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如右图所示),下列对废液缸中废液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A.废液中除氯化钠外,一定有氯化钙B.如果废液呈碱性,则一定有氢氧化钙C.如果废液呈酸性,则一定有氯化钙、氯化钠D.废液中一定有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或盐酸中的一种物质16.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有三种B.原溶液中没有硫酸盐C.原溶液中杂质肯定是一种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只有一种17.【2018年上海奉贤区二模46】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H2O(气)、CO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

2020年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

2020年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A 过量的石灰水能把碳酸钠反应掉,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铜和氧气 反应生成氧化铜,铜和氮气不反应,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除去过量的氧 化铜,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稀盐酸和锌反应,和银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银,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5.(2019山东青岛,19,2分)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易错警示 用结晶法分离两种可溶性物质时,根据量多的物质确定结晶方法。
10.(2019山东临沂,18,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 ) A.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B.CO(CO2):通过NaOH溶液 C.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铁粉(锌粉):加入稀硫酸,过滤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答案 B A项,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氧气与碳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故A错误;B项,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得到NaOH溶 液,故B正确;C项,没有过滤操作泥沙不能除去,故C错误;D项,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与K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 沉淀和硝酸钾,引入了新的杂质,故D错误。

考点31物质的除杂(分离提纯)鉴别检验和推断(原题卷)

考点31物质的除杂(分离提纯)鉴别检验和推断(原题卷)

考点31 物质的除杂(分离提纯)、鉴别、检验和推断一、常见离子的鉴别与共存1.H+与OH-:用酸碱指示剂。

2.Cl-和SO2-4:可用Ba(NO3)2或BaCl2溶液,但不能用AgNO3溶液。

3.CO2-3: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加入稀盐酸后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Fe3+和Cu2+:加NaOH溶液(可溶性碱溶液)能分别生成红褐色沉淀和蓝色沉淀。

5.NH+4:与碱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常见沉淀的颜色1.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2.可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CaCO3、BaCO3、Al(OH)3等。

3.蓝色沉淀:Cu(OH)2。

4.红褐色沉淀:Fe(OH)3。

5.黑色物质(粉末):C(碳粉)、CuO、MnO2、Fe3O4、Fe(铁粉)等。

6.红色物质:Cu、Fe2O3(铁锈)等。

1.[邵阳中考]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Mg2+、CO2-3B.H+、Cu2+、NO-3C.NH+4、Fe3+、SO2-4D.K+、Ba2+、Cl-2.(2020·南浔模拟)小明同学想验证FeCl3溶液显黄色是Fe3+的原因,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A.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CaCl2溶液,仔细现察,溶液没有颜色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Ca(OH)2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D.向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变浅3.根据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剂后整个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验证某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Cl-,先加入稀盐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4.(2020九上·江北期末)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BC.CD.D5.(2019·宁波模拟)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Na+、Ba2+、Cl-、CO32-、SO42-中的若干种。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共存、检验与鉴别、除杂与分离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共存、检验与鉴别、除杂与分离练习题含答案

主题17物质的共存、检验与鉴别、除杂与分离(建议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区分氢氧化钠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两种待测溶液,其中能够达到目的的是()2. (2019遵义)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在氯化钠溶液中:Zn2+、SO2-4B. 在稀盐酸中:Ag+、NO-3C. 在硫酸钾溶液中:Ba2+、Cl-D. 在硝酸铵溶液中:K+、OH-3.鉴别物质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之一。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鉴别空气、氧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 分离NaCl和MgCl2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C 鉴别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D 鉴别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4. (2019广东)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MnO2K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 NaCl Na2CO3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C CO2CO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D C CuO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5. (2019十堰)在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的是()A. 氯化钠、氢氧化钙、稀盐酸B. 硝酸钾、氯化铜、氢氧化钠C. 硝酸钠、氢氧化钾、氯化钡D. 碳酸氢钠、氯化钾、稀硫酸6. (2019宜昌)下列实验方法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浓硫酸B 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加足量水,过滤C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D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过滤7....A. 只用稀盐酸就可以鉴别Fe、C、CuO三种黑色粉末B. 只用酚酞就可以鉴别NaOH、NaCl、Na2SO4、稀盐酸四种溶液C. 只用水(可以使用温度计)就可以鉴别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D. 不需要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Na2CO3、HNO3、NaNO3、CaCl2四种溶液8.(2018新疆内高)从混合物中分离与提纯X物质(括号内为杂质),不能..用如图所示实验方案的是()A. Ag(Zn)B. Cu(CuO)C. CaCO3(CaCl2)D. Fe(NO3)2[Cu(NO3)2]9. (2019襄阳)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A. HCl、Ba(NO3)2、KCl、Na2CO3B. H2SO4、NaOH、Ba(OH)2、CuSO4C. BaCl2、Na2SO4、K2CO3、NaNO3D. HCl、H2SO4、BaCl2、K2CO310. (2019娄底)某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该固体适量加入水,得到浑浊液体,过滤;实验二:取实验一所得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专题复习襄阳2011-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考查分布一览表一、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原理:利用物质特殊的物理性质和特殊的化学性质产生的特征现象进行鉴别,其方法是阅读、审查、分析,寻找特征现象,找到突破关键点,得出结论。

1.原则: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和最明显的现象将物质检验和鉴别开来。

2.思路:首先依据物质特殊的物理性质进行观察、分析、判断,若不能鉴别出来,再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继续鉴别。

3.方法:⑴物理方法①看颜色沉淀:蓝色Cu(OH)2溶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含Fe3+的溶液呈黄色固体:黑色CuO、MnO2、Fe3O4、铁粉、碳粉红色:Cu、Fe2O3②闻气味:如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③溶解性:如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氯化钙能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④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如:可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特别提醒CaO溶于水时与水反应,也会放热,温度升高,但是是化学方法)⑤依据磁性区分:如:铁能被磁铁吸引⑵化学方法①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鉴别O2、CO2、H2、CO、CH4等②常见物质的水溶液的检验与鉴别ⅰ.加试剂鉴别:若物质间有明显的酸碱性差异,可选用石蕊试液、无色酚酞溶液、pH试纸鉴别。

常见离子的检验:H+、OH-、CO32-、Cl-、SO42-、Ba2+ 、NH4+等ⅱ.不加试剂鉴别:特征现象法;两两混合法:借助产物法4.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鉴别①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鉴别②棉花、羊毛、合成纤维:点燃或灼烧③假黄金和黄金:加稀盐酸④常见化肥的鉴别:一看二闻三溶四加碱二、物质的分离和除杂物质的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各成分分开,得到纯净的各单一成分;物质的除杂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得到想要的物质1.原则:⑴不增除掉原杂质而不增加新杂质⑵不减不能减少被提纯物质的量⑶易分简便易行,反应后杂质易于分离2.思路:①除去杂质;②提取原物质3.方法⑴物理方法①过滤;②结晶;③蒸馏;④磁铁吸引⑵化学方法:沉淀法、气化法、转化法、中和法、吸收法基础练习:B1.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A.分别测定气体的密度B.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C.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D.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B2.用经济、简便的方法鉴定无水硫酸铜、碳酸钠、氢氧化镁三种白色固体粉末,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A. 稀盐酸B. 紫色石蕊试液C. 水D. 氢氧化钠溶液B3.下列四瓶溶液:①硫酸铜;②氯化镁;③氯化钠;④氢氧化钾。

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将其鉴别出来的顺序为()A. ①②③④B. ①④②③C. ①③②④D. ③②④①C4.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来鉴别食盐和硝酸铵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用燃烧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D.用酚酞试液鉴别纯碱和烧碱C 5.在日常生活中,要对一些生活物质进行鉴别.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CCA.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铜(铁粉)B.除去氧化钙中含有的碳酸钙(盐酸)C.除去CO2中含有少量的CO(灼热的氧化铜)D.除去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水)巩固提升:D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需要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2CO3H2SO4HCl KCl B.AgNO3NaCl BaCl2KNO3C.Na2SO4BaCl2NaNO3HCl D.NaOH Fe2(SO4)3HCl KClD 2.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A. FeCl3NaOH HCl H2SO4B. HCl KNO3Na2CO3Na2SO4C. AgNO3HCl NaCl HNO3D. BaCl2Na2SO4Na2CO3HClD 3.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A.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B.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C.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E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B.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C.恒温条件下,将足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发一定质量的水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E 6.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NaOH溶液④Na2SO4溶液。

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甲乙丙丁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不变色加入BaCl2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加入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A.②①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中考链接:1.(20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A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 NaCl溶液Na2CO3滴加适量的硫酸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C KCl KClO3将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D NaC l固体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2.(2012)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只用组内两两物质间的反应,不用其他试剂,不能将其一一区别的是()A.NaCl、Na2CO3、Ca(NO3)2、HClB.Na2SO4、BaCl2、K2CO3、KNO3C.FeCl3、NaOH、H2SO4、Ba(OH)2D.K2CO3、H2SO4、KNO3、BaCl23.(2013)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A.CaO、CaCO3、KCl三种固体(水)B.CaCl2、Na2CO3、K2SO4三种溶液[Ba(OH)2溶液]C.Cu、Fe、CuO三种固体(稀盐酸)D.CuCl2、NaNO3、K2CO3三种溶液[Ca(OH)2溶液]4.(2013)除去下表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所选试剂A 铜粉铁粉硫酸铜溶液B 氢气水蒸气浓硫酸C 硝酸硫酸氯化钡溶液D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5.(2014)要除去CaCl2溶液中的稀盐酸得到纯净的CaCl2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A.生石灰B.碳酸钙C.熟石灰D.苛性钠6.(2015)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只需适量NaOH的固体或溶液就能除去的是()A.CO2 (H2O )B.CO2(HCl)C.NaCl溶液(MgC l2)D.KNO3溶液(H2SO4)7.(2015)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 ,可能含有H2SO4B.滤液中可能有CuSO4C.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和CuO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8.(2015)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H2SO4NaCl Na2CO3CaCl2B.HCl NaOH CuSO4MgSO4C.Na2CO3K2SO4BaCl2HCl D.NaNO3HCl CaCl2KOH 9.(2017)借助括号内的试剂,不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A.固体:铁粉氧化铜木炭粉(稀硫酸)B.固体:NaCl NaOH NH4NO3(水)C.溶液:NaOH Ca(OH)2盐酸(CO2气体)D.溶液:KNO3MgCl2盐酸(AgNO3溶液)10.(2011)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________________11.(2011)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燃烧既有CO2生成,也有CO生成。

若要证明两种气体都要存在,应先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存在。

写出CO2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将气体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CO存在课本链接:1.(九上P73.2)植物体内都含有水,试设计实验加以验证4.(九下P32.1.4)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下降。

这种物质可能是()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5. (九下P41.8)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氯化钾溶液,可用什么简单的方法把它们鉴别开?(注意:在实验室里,任何时候都不能尝溶液的味道)6.(九下P59.3)怎样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7.(九下P66.3)某小型造纸厂向河中非法排放里大量碱性废液。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两种检测碱性废液和受污染河水的方法,并试着提出治理的措施。

8.(九下P85.2.2)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气体化肥相区别的是()A.硫酸钾B.硝酸铵C.磷矿粉D。

氯化钾9.(九下P111.4)收集一些衣料的纤维,分别贴在下表第二行中。

取一部分做燃烧实验,将实验现象填在第3行中。

结合实验现象并查阅资料说明初步鉴别各种纤维的简单方法和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