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活十分贴近法 婚姻法继承法共74页
《婚姻家庭继承法》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 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精选ppt
1、夫妻感情破裂认定依据
(1)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2)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的; (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
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1)工资、奖金;(2) 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赠与 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18条第3项规定的除外;(5)其他应 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 处理权。”
精选ppt
2、夫妻个人财产
①根据夫妻之间的约定归夫妻个人所有的财产 ②一方的婚前财产 ③因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
精选ppt
旁系血亲的计算法。也可分为三步:第一步,首先找
到自己与所要计算的旁系血亲的血缘同源人;第二步,从
两边分别往上数代数至血缘同源人,得出两个代数;第三
步,如果两边代数相同,其相同数为代数;如果两边代数不
同,则取其多者为其代数。例如,计算自己与兄弟姐妹的代
数,双方同源人是父母,从自己与兄弟姐妹两边分别往上
迫的当事人本人享有和行使。受胁迫而结婚的当事人提出 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 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 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一年时间届满,受胁迫而结 婚的当事人本人未行使撤销请求权的,该撤销请求权归于 消灭。
精选ppt
四、夫妻关系
(一)夫妻人身关系 (二)夫妻财产关系 1、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法》第17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旁系血亲,是指与己身没有直接的生育联系,但与己身出 自同一祖先,具有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如同源于父母的 兄弟姐妹;同源于祖父母的叔伯姑与侄子女、姨舅与外甥 子女、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
婚姻家庭继承法

婚姻家庭继承法概述婚姻家庭继承法是指在婚姻关系成立或者解除时,对夫妻双方及其亲属的财产继承、赠与和遗赠问题进行规定的法律。
它是家庭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保护夫妻及其亲属在财产方面的权益,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公平。
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所有或者共同劳动所得的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是夫妻双方共同享有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制。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婚前已有的财产,但属于夫妻双方共同使用的财产;•婚后夫妻共同劳动所得的财产;•婚后夫妻共同还贷的财产;•其他属于夫妻共同所有或者共同使用的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的权益夫妻共同财产的权益主要表现在:•夫妻双方共同享有夫妻共同财产的使用权;•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权,即夫妻一方去世后,对其共同财产享有一定的继承权;•夫妻离婚时,可要求按照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进行财产的分割。
亲属继承权的定义亲属继承权是指夫妻一方去世后,其亲属享有对其财产的继承权。
亲属继承权是根据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确定的,具有一定的顺序和范围。
亲属继承权的顺序在亲属继承权中,存在一定的顺序。
一般情况下,亲属继承权的顺序为:1.配偶;2.子女;3.父母;4.兄弟姐妹。
亲属继承权的范围亲属继承权的范围包括被继承人的全部财产,但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
亲属继承权是根据法定继承顺序和比例来确定的,不同亲属之间享有不同的继承份额。
亲属继承权的限制亲属继承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继承份额的限制;•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保障;•遗嘱的存在。
遗嘱继承权的定义遗嘱继承权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通过遗嘱规定的继承权。
通过遗嘱继承权,被继承人可以自主决定财产的继承方式和继承人。
遗嘱继承权的有效性遗嘱继承权的有效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般情况下,遗嘱继承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被认定为有效:•遗嘱必须是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必须按照法定格式制定;•遗嘱必须具有一定的证明力。
婚姻家庭继承法

婚姻家庭继承法婚姻家庭继承法是指以婚姻为纽带,通过法律规定对夫妻之间、亲属之间的财产继承进行调整和规范的法律制度。
它是民法中关于财产继承的重要分支,对于维护家庭利益、保障婚姻家庭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婚姻家庭继承法是一项重要的法律领域,为夫妻、子女、亲属等当事人在财产继承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旨在保护家庭的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一、婚姻财产的继承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享有共同所有权,且应由夫妻共同管理和支配。
而在其中一方离世后,遗留下来的共同财产将按照婚姻家庭继承法进行继承和分割。
根据我国的继承制度,夫妻之间享有的财产继承权是相对独立的,即子女在夫妻双方死亡时继承父母的财产份额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子女在夫妻双方死亡时继承父母的财产的份额有所区别,夫妻双方互相合法子女的继承份额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子女继承父母财产的份额一半归儿子,一半归女儿。
二、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根据我国的婚姻家庭继承法,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权归夫妻双方的子女共同享有。
夫妻共同财产主要包括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如房产、车辆、存款等。
在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去世后,留下的共同财产在继承中应平均分割给夫妻双方的子女。
此外,还应考虑到夫妻的债务、赡养等方面的情况,确保子女在继承共同财产时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
三、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的争议与解决婚姻家庭继承涉及到夫妻双方和子女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在具体的继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争议和纠纷。
例如,夫妻双方分割共同财产时的不公平问题、继承份额计算的争议等。
为了解决这些争议和纠纷,我国的法律对于继承的程序和原则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设立了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等专门的维权机构。
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或仲裁的方式,依法解决继承纠纷,维护自身权益。
四、提升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实施效果为了提高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实施效果,进一步保护家庭利益,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完善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实施。
婚姻法继承法

婚姻法继承法婚姻是社会公认的一种合法的两性关系,所以当其中一方离世时,需要遵循婚姻法和继承法来处理遗产和财产分配的问题。
婚姻法和继承法作为中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明确的规定和指导。
本文将详细探讨婚姻法和继承法在婚姻关系和继承权利上的具体要求和程序。
婚姻法是国家对婚姻家庭关系所作出的一系列规定,旨在保护婚姻家庭的稳定和和谐。
在婚姻法中,关于继承权利的部分主要涉及配偶继承和子女继承两个方面。
根据我国的婚姻法规定,配偶在另一方去世时享有继承遗产的权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婚姻法中并没有具体规定继承的份额或比例,这意味着配偶继承的具体份额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除了配偶继承外,婚姻法还明确规定了子女对遗产的继承权。
按照当前的法律规定,子女在继承时享有平等的权利,即遵循“均等继承”的原则。
这意味着父母去世时,子女将平均分配遗产。
然而,如果父母在生前曾有过财产分割协议或遗嘱,子女的继承份额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如果遗产中存在婚前财产或个人财产,子女的继承份额也会受到影响。
在处理婚姻关系和继承权利时,婚姻法并不是唯一的参考依据,继承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继承法是一部专门规定继承权利和继承程序的法律。
根据继承法,合法的继承人分为两类:强制继承人和自由继承人。
与婚姻法不同的是,继承法明确规定了继承份额和继承的细节程序。
根据继承法,强制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和祖父母等近亲属。
在遗产分配时,强制继承人享有优先继承的权利。
继承份额将根据继承人的身份、人数等因素来决定。
例如,在有配偶和子女的情况下,配偶将享有一定比例的继承份额,而子女将平均分配其余的遗产。
对于没有直系亲属的情况,继承法也有相应的规定,例如遗产将归还国家。
除了定义继承人和继承份额外,继承法还规定了继承的程序和要求。
在继承遗产时,继承人需要进行遗产认定、遗产评估、遗产清偿等一系列的手续。
这些手续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和程序,以确保继承过程的公正和合法。
民法之婚姻家庭继承法

汇报人: 2023-11-25
目录
• 引言 • 婚姻家庭法 • 继承法 • 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实践问题
01
引言
婚姻家庭继承法概述
定义与范围
婚姻家庭继承法是研究婚姻家庭 关系和财产继承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包括婚姻法、家庭法和继承
法三个部分。
调整对象
婚姻家庭继承法主要调整人与人之 间的婚姻家庭关系和财产继承关系 。
家庭财产分割
在离婚或分居过程中,需要对 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合理分割,
处理债务承担等问题。
继承纠纷处理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
处理继承人之间的财产分配争议,依据法 律规定或遗嘱内容进行调解或诉讼。
A 遗嘱效力纠纷
涉及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 性等方面的争议,需通过法律程序
确认遗嘱效力。
B
C
D
涉外继承问题
处理涉及跨国、跨法域的继承纠纷,协调 不同国家法律规定在继承案件中的适用。
民主原则
婚姻家庭的重大问题,应当由 夫妻双方协商决定,实行民主
管理。
家庭关系
01
02
03
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 心,应相互尊重、关心和 支持,共同维护家庭和谐 。
父母子女关系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 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 扶助的责任。
其他家庭成员关系
如兄弟姐妹、祖父母、外 祖父母等,应相互关心、 帮助,形成良好的家庭氛 围。
基本原则
婚姻家庭继承法遵循平等、自愿、 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
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婚姻家庭继承法
在古代社会,婚姻家庭继承法主要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男女不平等,财产继承权主要由 男性继承。
婚姻家庭法继承法

元
第27页,本讲稿共76页
关于婚姻身份效力的立法完善
同居义务——同屋、同床、同桌 忠实义务 日常家事代理权
基于夫妻身份当然享有,代理权的行使不必以被代理 人的名义,且仅限于日常家事的范围;
目的是为了适应日常家务的需要;其范围以家庭生 活必要为要件;
夫妻间关于日常家事代理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 第三人。
律效力?
第18页,本讲稿共76页
案例分析
原告:梁某,女,35岁。被告:朱某,女, 63岁。被告:刘某,男,38岁,系朱某之子。 1996年7月,原告梁某经人介绍与被告刘某相识, 双方建立恋爱关系,1997年12月,双方协商后
对被告朱某所有,两被告共同居住使用的房屋一
套进行装修,1998年6月结束,共花费23000 元左右,包括原告诉请主张的18158支出,之 后二人终止关系。被告主张自愿赠与。
订婚不是婚姻成立的必经程序,法律既不提倡,也 不禁止。
婚约为非要式法律行为。 婚约不得请求强迫履行,对双方没有约束力 对因婚约引起的财产纠纷,区别对待。
第15页,本讲稿共76页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关于婚约的规定
当事人请求返还依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 如果属于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 持:
第三节 婚姻的效力
婚姻的效力是婚姻成立所导致的法律后 果。分为夫妻人身关系和夫妻财产关系。
夫妻关系演进
夫妻一体主义 夫妻别体主义 我国婚姻法关于夫妻家庭地位平等的规定
第22页,本讲稿共76页
一、夫妻人身关系
夫妻人身自由权 夫妻姓名权
夫妻住所选定权
夫妻计划生育义务
夫妻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
重婚的,即一方或双方有配偶的;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没有达到法定婚龄的; 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
—与生活十分贴近的法 婚姻法、继承法

法律规定
1 、《婚姻法》第 21 条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父母不履 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 利。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 婚姻法第21条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 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 活的成年子女。
在本案中,人民法院经过审查认为,赵某与万某 的婚姻关系属可撤销婚姻,予以撤销;双方所居住房 屋为万某个人财产,赵某无权要求分割。遂判决撤销
了赵某与万某的婚姻关系,驳回了赵某请求分割房屋
的诉讼请求。
家庭关系与夫妻关系
家庭关系是以婚姻、血缘、收养等为基础的各亲属之间的 关系。
家庭关系
子母祖 女与父 之孙母 间子、 的女外 关、祖 系外父 孙
夫妻对共有财产的权利:
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1、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 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 2、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 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 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
法律后果
无效婚姻和可撤销的婚姻在被宣告无效和被撤销后,具 有共同的法律后果。
1、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 2、同居双方不享有夫妻权利义务,为非法同居关系; 3、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不为夫妻共同财产; 4、同居期间所生子女,为非婚生子女。
案例
赵某(女)与万某2009年10月确定了恋爱关系后即开始
以下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A. 一方的婚前财产
继承法与婚姻家庭法

继承法与婚姻家庭法继承法和婚姻家庭法是现代法律体系中两个重要的法律领域,它们分别规范了个人在财产继承以及婚姻家庭关系方面的权益和义务。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继承法和婚姻家庭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继承法继承法是指国家为了保障个人财产的有序传承,确保财产权益得到合理分配而制定的法律。
继承法主要涉及财产继承的对象、继承顺序、继承权益等方面的规定。
1. 继承的对象根据现行继承法的规定,继承的对象主要分为两类,即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法定继承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有权继承遗产的亲属,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
而遗嘱继承人则是指在遗嘱中被确定为继承人的个人或组织。
2. 继承的顺序在继承顺序方面,继承法通常按照近亲属的亲疏程度和法律地位来确定。
一般而言,配偶和子女享有首位继承权,其次是父母、兄弟姐妹等其他近亲属。
如果没有近亲属,遗产将归国家所有。
3. 继承权益继承权益是在继承人继承财产后所享有的权益。
一般情况下,继承人享有财产的所有权,并可根据继承人的意愿对财产进行支配和处置。
同时,继承人也要承担与相应继承财产相关的义务,如支付欠债、清偿债务等。
二、婚姻家庭法婚姻家庭法是指国家为了规范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保障个人婚姻和家庭权益和义务而制定的法律。
婚姻家庭法主要涉及婚姻登记、婚姻关系的成立和解除、夫妻财产、子女抚养等方面的规定。
1. 婚姻登记婚姻登记是指依法登记成为夫妻关系的法定程序。
婚姻登记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婚姻关系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在婚姻关系成立后,夫妻双方具备了相应的权益和义务。
2. 婚姻关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关系的成立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合法年龄、双方意愿、无婚姻障碍等。
另外,婚姻关系也可以通过离婚等方式解除,解除婚姻关系将涉及到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
3. 夫妻财产夫妻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中双方共同拥有的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产生的财产一般视为共同财产,离婚时需要进行财产的公正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