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制度与流程

合集下载

手卫生标准

手卫生标准

医务人员手卫生实施标准全院各科室:为增强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预防和操纵医院感染,幸免医院感染暴发,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平安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平安。

依据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特制定本标准,请遵循执行。

一、概念1.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外行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1.2洗手:医务人员用香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份致病菌的进程。

1.3卫外行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进程。

1.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香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进程。

利用的手消毒剂常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1.5手消毒剂: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1.6速干手消毒剂:含有醇类和护肤成份的手消毒剂。

包括水剂、凝胶或泡沫型。

1.7免冲洗手消毒剂:要紧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

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1.8手卫生设施: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二、手卫生的治理与大体要求2.1认真执行手卫生标准、医务人员手卫生治理制度相关要求。

2.2科室应配备非手触式洗手、干手及手消毒设施,禁止利用固体香皂洗手,采纳医院统一配备的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2.3重症监护室、手术室、产房等重点部门应依照相关规定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以方便医务人员利用。

2.4医务人员在以下情形下应当洗手:①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躯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②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以后;③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④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置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置污染物品以后;⑤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流程和重要性

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流程和重要性

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流程和重要性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是医疗保健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手卫生流程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保护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介绍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流程和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正确执行手卫生措施。

一、手卫生的重要性手是人体最常接触外界环境的部位,也是细菌和病毒最容易滋生和传播的地方。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接触患者的同时,也接触到了各种病原体。

如果不进行正确的手卫生,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护理人员的手传播给其他患者,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

交叉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根据统计数据,大约有30%的医院感染是由于不正确的手卫生引起的。

因此,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是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二、手卫生的流程正确的手卫生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洗手:用流动的温水和肥皂洗手,彻底清洁双手的表面和指缝。

洗手时间应持续20秒以上,包括搓手背、手掌、指缝、指尖、指甲等部位。

洗手后用纸巾擦干双手。

2. 手消毒:在无法使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将适量的手消毒剂倒在手掌上,搓揉双手至干燥。

3. 穿戴手套:在接触患者体液、分泌物或有可能接触到血液的情况下,应佩戴适当的手套。

手套应选用合适尺寸,并在每次接触不同患者前更换新的手套。

4. 手套的正确脱除:脱除手套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到外表面,避免污染自己的手。

正确的脱除手套方法是将一只手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手腕部分,轻轻脱下手套,然后用已脱下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手腕部分,将其脱下。

5. 洗手或手消毒:脱除手套后,应立即进行洗手或手消毒,以确保双手的清洁。

三、正确执行手卫生措施的重要性正确执行手卫生措施对于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正确执行手卫生措施的重要性:1. 预防感染传播:正确的手卫生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2. 保护护理人员的健康: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如果不进行正确的手卫生,可能会感染疾病。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5篇)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5篇)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为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1、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医务人员洗手时必须使用流动水设施洗手。

3、手术室、产房、介入诊疗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必须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4、使用洗手液,配备一次性干手纸或干手器等干手物品;手术室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

5、洗手池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每日清洁。

6、洗手池边应配备“七步洗手图”,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洗手;手术室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7、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手消毒剂应注明开启使用日期,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____天。

8、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液体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液或流动水进行洗手。

9、当手部没有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0、下列情况应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1)当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及周围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11、当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2、外科手消毒时,应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重新进行卫生手消毒。

13、医务人员不得戴假指甲、戒指等饰物,要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14、手卫生合格标准:(1)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自身,防止交叉感染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手卫生制度

手卫生制度

宁南县人民医院手卫生制度(2013年修订)一、总则(一)手卫生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同时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

很多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均与手卫生相关,故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二)为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遵循有效手卫生学指导原则,规范洗手,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手卫生定义(一)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二)洗手:指医务人员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三)卫生手消毒: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四)外科手消毒: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外科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五)手卫生方法:包括一般洗手、快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六)手卫生设施:指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三、手卫生设施(一)流动水洗手设施: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有条件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二)洗手液:盛放洗手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

(三)干手物品或设施:提倡使用一次性纸巾、毛巾,擦手必须一人一巾一擦一洗一消毒,避免共用大毛巾造成二次污染。

(四)快速手消毒剂:不便于洗手的地方必须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如治疗车、查房车、ICU床旁、检验科采血室等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3、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

(五)手卫生设施的设臵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四、洗手、卫生手消毒与外科手消毒(一)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1、当手部有可见污物或被蛋白性物质污染,或有血液和其它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而又不方便洗手时,可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清洁双手代替洗手。

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1.目的: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规范全院工作人员的手卫生行为特制订本制度。

2.使用范围:全院3.定义:无4.内容:4.1 手卫生管理与基本要求4.1.1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医疗管理、护理管理以及后勤保障等部门应明确在手卫生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加强对手卫生行为的指导与管理,将手卫生纳入医疗质量考核,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4.1.2 医院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适宜的手卫生设施。

4.1.3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

4.1.4 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GB 27950 的要求,在有效期内使用。

4.1.5 手卫生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要求:a)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b)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4.1.6 手卫生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目标与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对手卫生的要求。

4.1.6.1 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达【C】;4.1.6.2 洗手正确率≥95%。

≥75%,达【C】;≥90%,达【B】;≥95%,达【A】,其中手术室和新生儿病房等重点部门的洗手正确率100%,才可达【C】。

4.1.6.3 手卫生依从性≥95%。

≥75%,达【C】;≥80%,达【B】;≥95%,达【A】。

4.1.7 手卫生设施完好率100%。

4.1.8 外科洗手用水,未检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菌落总数<100cfu/ml。

4.2 管控措施4.2.1 每半年开展手卫生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做好记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及方法。

4.2.2 加强手卫生监督,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护长或组长每周评价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5次。

每月抽考2名医护人员洗手正确性及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

4.2.3 对手卫生规范的执行有监管,有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并记录。

4.2.4 每季度对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层流病区、骨髓移植病区、器官移植病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室)、烧伤病区、感染性疾病科病区、口腔科、内镜中心(室)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

血透室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流程

血透室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流程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流程洗手是防止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

为加强我院各级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一、手卫生基本要求在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

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

2.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

Ⅲ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3.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

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4.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二、手卫生设施1.病房及各诊疗科室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

2.用于洗手的皂液置于洁净容器内,定期检查是否过期。

3.可选用纸巾、风干机等擦/烘干双手。

不方便于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手术室、ICU、导管室、治疗车、检验科等必须按要求配备。

三、洗手的指征1.无菌操作前后;2.接触不同病人前后;3.同一病人接触不同部位之间;4.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有破损的皮肤;5.接触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后;6.脱去手套后;7.离开病房、医院或诊室前;四、洗手流程:具体步骤见下图—七步洗手法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淋湿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可取适量护手液护肤)①掌心对掌心搓揉。

2024年手部卫生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范文(三篇)

2024年手部卫生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范文(三篇)

2024年手部卫生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范文一、医务人员在以下情况必须进行手部清洁(手卫生指征):1. 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以及接触不同患者之间,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 在接触患者的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以及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 在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 在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5. 手部有可见污染物,或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后;6. 进入或离开病房前。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正确步骤:1. 使用流动水彻底湿润双手;2. 取适量肥皂或皂液,均匀涂抹于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3. 仔细揉搓双手至少15秒,确保清洁双手所有皮肤,特别注意清洗指背、指尖、指缝,具体步骤包括:(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4)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 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 在流动水下冲洗干净双手,擦干,涂抹适量护手液。

【注意事项】1. 洗手时要彻底清洁易藏污纳垢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佩戴饰品的部位;2. 使用皂液时,更换时应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优先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

禁止直接将皂液添加到未用完的取液器中。

如使用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干燥,盛装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洁;3. 洗手后应用一次性纸巾、清洁小毛巾擦干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4. 手部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替代洗手。

三、医务人员应进行手消毒的情况(手消毒指征):1. 在对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检查、治疗、护理前;2. 进出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高感染风险区域前后;3. 在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4. 在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性污染物后;5. 当需要双手长时间保持抗菌活性时。

手卫生管理制度小结

手卫生管理制度小结

一、背景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有效的手卫生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降低感染风险。

为加强医院手卫生管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2.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3. 规范手卫生操作流程,提高手卫生质量。

三、制度内容1. 手卫生意识培训(1)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手卫生宣传,普及手卫生知识,使医务人员充分了解手卫生的意义。

2. 手卫生操作规范(1)医务人员进入病房、操作患者前、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物品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2)手卫生方法:采用洗手或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具体操作如下:洗手:使用流动水、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

手消毒:使用手消毒剂,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3. 手卫生设施(1)医院应配备充足的手卫生设施,如洗手池、手消毒剂、干手纸等。

(2)洗手池、手消毒剂等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4. 手卫生监督检查(1)医院设立手卫生监督检查小组,定期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检查。

(2)对违反手卫生规定的医务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处罚。

5. 手卫生档案管理(1)医院建立手卫生档案,记录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检查、考核等情况。

(2)定期对手卫生档案进行整理、分析,为手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四、制度实施1. 各部门负责人应高度重视手卫生管理工作,将手卫生纳入日常工作中。

2. 医务人员应自觉遵守手卫生制度,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3. 医院定期对手卫生制度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五、总结通过实施手卫生管理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规范手卫生操作流程,加强手卫生监督检查,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医疗环境而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卫生制度
1. 医务人员上班期间严禁留长指甲、戴戒指。

按要求进行洗手或手消毒,保持手部皮肤清洁和卫生。

2. 医护人员在下列情况必须洗手:直接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前后;进行无菌操作、手术及侵入性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传染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脱去手套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3. 医护人员在下列情况必须进行手消毒: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传染患者的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之后;需要洗手而不便洗手时。

4. 每次洗手时必须按洗手六步法的规定动作认真洗手和消毒。

手卫生操作规程
一、目的
清除手部污染,减少手在医院感染传播中的影响。

二、使用范围
本规程制订的“手卫生”是指洗手和卫生手消毒操作规程,不包括外科洗手消毒。

三、手卫生操作规程
1. 手部清洁指征进入和离开病房前。

处理干净物品前和处理污染物品后。

无菌操作前、后。

接触伤口前、后。

护理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在高危病房接触不同病人或进行不同部位操作前、后。

戴手套前、后。

使用厕所前、后。

护理感染病人或可能携带特殊流行病学意义的微生物前、后。

与任何病人长时间密切接触后。

2. 手消毒指征实施侵入性医疗护理操作前。

接触伤口前、后。

接触粘膜、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之后。

接触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之后。

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或新生儿之前。

护理具有传染性或有多种抗药细菌定植的病人之后。

特殊情况下,可用手消毒代替洗手。

3. 正确的洗手程序取下手部饰物及手表,开启水龙头冲洗双手。

接取手清洁剂。

用力充分搓洗双手、手腕及腕上10 cm 处,10~15 秒。

流动水冲洗。

用擦手纸(巾)擦干或用烘干器烘干双手。

4. 常用手消毒剂及要求
4.1 醇类和胍类(醋酸氯已定等)复配的手消毒液。

4.2 有效碘含量为5000 mg⁄L 的碘伏溶液。

4.3 75%乙醇溶液或70%异丙醇溶液。

4.4 酸性氧化电位水。

4.5 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用于手消毒的其他消毒剂。

4.6 手消毒液每次用完后容器必须更换,经清洗消毒后再装入新的手消毒液,切勿未用完就添加新液,以防止细菌在溶液中生长。

4.7 反复使用的潮湿棉织毛巾可积聚大量细菌,洗净的双手若用这样的毛巾擦手,很容易使已清洗或已消毒的手再次污染。

因此擦手的毛巾必须清洁干燥,最好是使用后丢弃或使用一次性的擦手巾。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装备烘干器,但手术室不推荐使用。

5. 手清洁消毒的方法包括普通洗手、卫生洗手消毒和外科洗手消毒操作规程
5.1 普通洗手法
5.1.1 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5.1.2 取适量手清洁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5.1.3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 秒钟,应注意清洗到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④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⑤弯曲手指使腕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⑦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5.1.4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5.2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5.2.1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5.2.2 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5.2.3 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5.3 外科洗手消毒法
5.3.1 洗手之前应当先摘除手部饰物,并按要求修剪指甲。

5.3.2 取适量的手清洁剂刷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清洁双手时,应清洁指甲下的污垢。

5.3.3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至上臂下1/3。

5.3.4 用清洁毛巾彻底擦干双手、前臂至上臂下1/3。

5.3.5 进行外科手消毒时,应将适量的手消毒剂认真揉搓至双手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充分揉搓2~6 分钟,用洁净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彻底擦干。

如果使用免洗手消毒剂,则充分揉搓至消毒剂干燥,即完成外科手消毒。

6. 注意事项
6.1 对于酒精不能杀灭的病原体如诺如病毒等,应采用流动水洗手做为手卫生的方法。

6.2 尽量选用含有护肤成分的速干手消毒液。

6.3 不可用消毒盆浸泡做为医务人员的卫生手消毒方法。

6.4 应加强对护工和保洁工人的手卫生培训、教育和监督。

6.5 应对陪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进入病室探视患者前,和结束探视离开患者时,应洗手或用速干手液消毒进行手卫生;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全院临床医技科室。

2、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必须配合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必须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

4、洗手液的容器定期清洁和消毒。

禁止将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中,必须在清洁、消毒取液器中,必须在清洁、消毒取液器后添加洗手液。

5、每月对全院各科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怀疑流行暴发与医务人员手有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6、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7、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①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
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②接触病人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
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③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
染物品之后
④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
液污染后
8、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9、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手消毒
①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②接触具有传染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
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③直接为传染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其污物后
④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10、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1、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必须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必须洗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