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红楼梦研究资料

合集下载

1201-江苏省-红楼梦研究

1201-江苏省-红楼梦研究

1201-江苏省-红楼梦研究总分:100.0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共15分〕1、曹雪芹,名霑,字〔〕(1分)A:梦阮B:芹圃C:芹溪D:楝亭2、第三十三回中宝玉挨打的催化剂是〔〕(1分)A:贾环告状B:金钏之逝世C:两个护官符集团之间的冲突D:雨村来访3、《芙蓉女儿诔》一篇开门见山抒发爱憎之情,对幻想生活中优待生命的漂亮制度停顿了抨击是在模仿〔〕(1分)A:《思旧赋》B:《秋浦歌》C:《长恨歌》D:《离骚》4、用花的新陈代谢喻贾府的兴衰际遇的是话石主人的〔〕(1分)A:《红楼梦说梦》B:《红楼梦精义》C:《红楼梦批评》D:《红楼梦辨》5、大年夜不雅观园中宝玉与诸姐妹一人一座大年夜院,李纨所住的是〔〕(1分)A:稻喷鼻香村B:潇湘馆C:蘅芜院D:秋爽斋6、欧洲国家的第一个《红楼梦》全译本的译者是〔〕(1分)A:大年夜高岩B:帕纳休克C:库恩D:李治华7、在《红楼梦》的评点者中持“尊薛抑林〞的不雅观点的是〔〕(1分)A:脂砚斋B:张新之D:王希廉8、脂评本中所录脂评最多的是〔〕(1分)A:甲戌本B:庚辰本C:列藏本D:有正本9、贾宝玉对女奴有着异乎平常的尊崇跟爱护,他可以忘了自己被雨淋而提醒画“蔷〞的〔〕(1分)A:平儿去避雨B:司棋去避雨C:芳官去避雨D:龄官去避雨10、宝玉挨打以后,林黛玉看望宝玉说了一句“你可都改了吧〞,其潜台词是〔〕(1分) A:要他改正改过B:估计宝玉顶不住压力C:要慢慢地改D:就清楚你不克不迭够改11、“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要紧指〔〕(1分)A:.艺术夸大年夜的办法B:艺术变形的办法C:艺术真实的办法D:艺术虚构的办法12、护花主人王希廉认为《红楼梦》一书,全部要害是(1分)A:红楼二字B:空幻二字C:真假二字D:情情二字13、有正本现存80回,卷首《石头记序》的作者是(1分)A:程伟元B:高鹗C:戚蓼生D:脂砚斋14、佩之的《红楼梦新评》解说《红楼梦》使用了西方的〔〕(1分)A:美学B:社会学C:哲学15、较早地把考证的办法引入《红楼梦》研究的是〔〕(1分)A:鲁迅B:王国维C:胡适D:俞平伯二、填空题〔共15题,共15分〕16、薛宝钗的生命热情被深深地掩埋在了冷冰冰的理性结构之中,以致她经常服用的药根本上“〞,充分表示了曹雪芹对薛宝钗性格之“冷〞的见地。

《红楼梦研究》自学考试大纲

《红楼梦研究》自学考试大纲

《红楼梦研究》自学考试大纲曹雪芹是对中国和世界文化有着巨大贡献的作家,他所写的《红楼梦》,无论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形成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一、红楼梦研究的主要教学任务和范围本课程以研究《红楼梦》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为主,考生应充分重视学习并钻研这部现实主义杰作的思想价值,作用影响、及其卓越的艺术技巧,以期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并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创作规律,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红楼梦研究的教材、学习方法和要求(一)考生应熟读《红楼梦》原著。

由于版本复杂和借书困难,指定两个读本:曹雪芹、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20回本;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20回本。

教材选用华东师范大学版邸瑞平著《红楼撷英》(二)研究范围的四个方面要求如下:1.红楼梦思想艺术的研究将成为自学考试的主要内容,考生应对这一专题有较深的理解和领会,在深入思考及钻研的基础上,提高分析能力及鉴赏水平,掌握这方面的有关知识,并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研究心得体会。

2.作者曹雪芹的研究。

这一专题有助于理解《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及创作情况,考生应根据大纲要求,阅读一定的专著和论文,了解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的研究概况,并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其他如红学史的研究,成书过程及版本研究两个方面,考生可根据大纲要求,适当参考一些资料,了解这两方面研究之概况。

三、自学和考核内容(一)《红楼梦研究》基本分叙为二十二个专题1.红楼述略2.红楼梦一书对传统思想和写法的打破3.方兴未艾的学科——曹学4.主题的多义性5.孤标傲世借谁隐6.贾宝玉论7.红楼梦心理描写新探8.封建末世女强人王熙凤9.红楼梦语言的魅力10.红楼梦的虚化艺术11.结构的宏观及微观12.千红万艳的悲剧形象13.光景常新说不尽14.肖像及细节15.红楼梦的共同美16.红楼梦的悲剧价值17.红楼梦中的男性形象18.大观园的春夏秋冬19.艺术的威力(《红楼梦》写情)20.红楼梦艺粹(精彩章节赏析)21.红楼梦和电视剧22.红楼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二)分述前15个专题的内容梗概,1至16部分自行涉略l.红学述略——《红楼梦》继承了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而又加以创新和发展;这朵东方奇葩独步世界文坛,放射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美的光焰,人们面对它会油然而生起一种庄严的民族自豪感,毛主席曾把它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并列。

1510-江苏省-红楼梦研究

1510-江苏省-红楼梦研究

1510-江苏省-红楼梦研讨总分:100一、单项抉择题〔共15题,共15分〕1、甲戌本又称脂残本,现存〔〕回。

(1分)A:12B:15C:16D:282、在《红楼梦》的妨碍下降生的朝鲜语的有名古典小说是《玉楼梦》跟〔〕(1分)A:《九云记》B:《青楼梦》C:《九尾鱼》D:《金玉缘》3、年夜不雅园中宝玉与诸姐妹一人一座年夜院,宝玉所住的地点叫做〔〕(1分)A:稻喷鼻村B:怡红院C:蘅芜院D:秋爽斋4、激发抄检年夜不雅园的绣春囊的主人是〔〕(1分)A:晴雯B:平儿C:人画D:司棋5、吴宓的《红楼梦新谈》直截了当征引东方小说实际说明《红楼梦》的喜剧,其应用的是〔〕(1分)A:亚里士多德的喜剧实际B:柏拉图的喜剧实际C:莎士比亚的喜剧实际D:尼采的喜剧实际6、对抄检年夜不雅园表示激烈支持,同时当众打了王善保家的一个嘹亮的耳光的是〔〕(1分)A:林黛玉B:晴雯C:探春D:袭人7、《红楼梦》中“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是曹雪芹对〔〕(1分)A:《西厢记》的批评B:话本小说的批评C:佳人佳人小说的批评D:《三国演义》的批评8、小说第二回演说荣国府引见贾府配景的骨董贩子是〔〕(1分)A:冷子兴B:贾雨村C:蒋玉函D:程日兴9、依照有关记录,曹家第一位担负江宁织造的是〔〕(1分)A:曹寅B:曹颙C:曹玺D:曹頫10、贾府纨绔习惯的集年夜成者,“诱惑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的是〔〕(1分) A:贾琏B:贾珍C:贾赫D:贾环11、胡适以“作者之平生〞为研讨的打破口,提出了有名的〔〕(1分)A:他传说B:自传说C:附会说D:空幻说12、第四十七回,写老色鬼贾赦想占贾母的丫头〔〕(1分)A:司棋为妾B:金钏为妾C:紫鹃为妾D:鸳鸯为妾13、张新之的《红楼梦》评此题为〔〕(1分)A:《金玉缘》B:《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C:《国初钞来源根基本红楼梦》D:《妙复轩评石头记》14、元春是荣国府贾政之女,生于〔〕(1分)A:正月月朔B:正月十五C:三月三日D:玄月九日15、贾宝玉对于“男子〞也不一律“打垮〞,而是区不看待,他非常尊敬与之互赠私物的艺人〔〕(1分)A:秦钟B:蒋玉函C:冯紫英D:柳湘莲二、填空题〔共15题,共15分〕16、清人张咨询陶云:“传奇《红楼梦》,八十回当前,俱兰墅所补〞,此中“兰墅〞指的是。

江苏自考27038红楼梦研究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27038红楼梦研究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27038红楼梦研究复习资料江苏自考27038红楼梦研究复习资料《红楼梦研究》填空、选择题1.《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最复杂的一部杰作,在世界文学有着重要的地位。

2.《红楼梦》作为一部艺术杰作,是中国审美文化的精粹结晶体。

3.《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

4.《红楼梦》是伟大的,也是复杂的。

因此,就像歌德感慨“说不尽的莎士比亚”那样,人们也常常感叹“说不尽的《红楼梦》”。

5.《红楼梦》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它是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株奇葩,融会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精华。

《红楼梦》从女娲补天开端,并以佛教的转世观念构造的神话来设置作品的人物与情节,用一僧一道将“宝玉”带入滚滚红尘和作品的世界,这表明《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中的各种主要的思想、观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6.我们要强调的是,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研究《红楼梦》,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重复阅读《红楼梦》。

7.《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从大的背景来说,应该产生于清代康、雍、乾时期,即传统所说的“康雍乾盛世”,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鼎盛时期;从具体的诞生时间看,它应该产生于乾隆前期。

8.满清入关后,以亡明为鉴,针对所说的种种弊端,励精图治,国势日隆,终于在康乾时期走向全盛。

9.《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活年代大概是雍正元年到乾隆二十七年,这部小说的创作前后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所谓“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10.曹雪芹在小说中,借“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也正是在这种压抑的政治氛围中不得不采取的艺术手法。

11.曹雪芹对当时社会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着最为切身的体验。

《红楼梦》在五十三回写宁国府庄头乌进孝年底来交租便是对此形象的描绘。

12.明末清初的中国思想界,从总体来说,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复杂历史时期。

13.曹寅的口头禅:“树倒猢狲散”。

14.清初,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末清初三大儒)等人在思想上能取得巨大突破,显然与她们适Ẕ了时代㚄呼唤与期待有关。

【江苏自考真题】2017年10月红楼梦研究27038试题

【江苏自考真题】2017年10月红楼梦研究27038试题

2017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红楼梦研究(课程代码27038)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修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甲戍本又称脂残本,现存A. 12回B. 15回C. 16回D. 28回2. 程甲本问世以后出现了多个据以底本的评本,其中影响最大的评本出自A. 王希廉B. 张新之C. 姚燮D. 哈斯宝3. “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艺术方法是A. 艺术夸张B. 艺术变形C. 艺术真实D. 艺术虚构4. 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的导火线是A. 贾环告状B. 金钏之死C. 两个护官符集团之间的矛盾D. 雨村来访5. 《芙蓉女儿诔》直接抒发爱憎之情,对现实生活中迫害生命的丑恶制度进行了抨击,所仿效的对象是A.《思旧赋》B.《秋浦歌》C.《长恨歌》D.《离骚》6. 评价《红楼梦》是“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的是A. 鲁迅B. 黄遵宪C. 梁启超D. 龚自珍7. 在《红楼梦》的影响下诞生的朝鲜语著名古典小说是《玉楼梦》和A.《青楼梦》B.《九云记》C.《九尾龟》D.《金玉缘》8.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最大贡献在于研究《红楼梦》运用了A. 索隐的方法B. 考证的方法C. 历史的方法D. 美学的方法9. 秦可卿的丈夫是宁国府的A. 贾珍B. 贾瑞C. 贾蔷D. 贾蓉10. 曹家最早出任江宁织造的是A. 曹玺B. 曹鼎C. 曹寅D. 曹颙11. 在《红楼梦》中以诗性的想象构建的另一种情感天地是A. 石头B. 红楼C. 太虚幻境D. 木石前盟12. 宝玉挨打之后,林黛玉看望宝玉说了一句“你可都改了吧”,其潜台词是A. 要他痛改前非B. 生怕宝玉顶不住压力C. 要慢慢地改D. 就知道你不可能改13. 称《红楼梦》“引人入邪径”的是A. 润东漱石主人B. 陈其元C. 梁恭辰D. 丁雨生14. 早期红学的索隐研究影响最大的是A. 张侯家事说B. 明珠家事说C. 明清政治说D. 自叙传说15. 贾府纨绔习气的集大成者,“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的是A. 贾琏B. 贾珍C. 贾赦D. 贾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27038--红楼梦研究--江苏自考

27038--红楼梦研究--江苏自考

1.开卷第一回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

2.“太虚幻境”两边的对联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3.“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的冷子兴是大观园中周瑞家的女婿。

4. 林黛玉进贾府时,“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描写的是贾迎春。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描写的是贾探春。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的是王熙凤。

5.“荣喜堂”两边的对联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焕烟霞。

6.“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描写的是贾宝玉。

7.林黛玉进贾府时随身带的丫鬟是雪燕。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贴身丫鬟分别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

8.《燃藜图》旁边的对联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9. 《海棠春睡图》旁边的对联是: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10.贾宝玉在太虚幻境薄命司中翻看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看到的是晴雯、袭人的判词,在“金陵十二钗副册”中看到的是香菱的判词。

11.太虚幻境所焚的香是:群芳髓,宝玉喝的茶名叫千红一窟,喝的酒名叫万艳同悲。

12.警幻仙姑所说的乳名“兼美”的是秦可卿。

贾家义学的老师是:贾代儒,其孙是贾瑞。

13.人物判词:14.与贾宝玉初试云雨的丫鬟是袭人。

15.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在第六回。

16.“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描写的是薛宝钗。

17.贾宝玉的宝玉上的文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薛宝钗金锁上的文字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18.红楼梦在写法上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比如元妃省亲时点的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离魂》分别代表着贾家之败、元妃之死、甄宝玉送玉、黛玉之死。

1310-江苏省-红楼梦研究

1310-江苏省-红楼梦研究

1310-江苏省-红楼梦研究总分:100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共15分〕1、刊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的程甲本为〔〕(1分)A:抄本B:木活字本C:铜活字本D:石印本2、柳湘莲在尤三姐伏剑他杀后,自悔不迭,竟然〔〕(1分)A:削发出家B:远走故乡C:亦寻短见D:大年夜闹贾府3、贾宝玉对女奴的品格是特不尊崇的,他曾鼓励“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人是〔〕(1分) A:袭人B:晴雯C:平儿D:金钏4、鲁迅说过:“在我眼下的宝玉,却望见他望见非常多逝世亡〞,鲁迅说的“非常多〞指《红楼梦》用了〔〕(1分)A:复现的叙事艺术手段B:辐射的叙事艺术手段C:流淌的叙事艺术手段D:切入的叙事艺术手段5、自署“红楼梦主〞曾经翻译过《红楼梦》的日本红学家是〔〕(1分)A:大年夜高岩B:伊藤虎雄C:伊藤漱平D:青木正儿6、护花主人王希廉以为《红楼梦》的大纲是〔〕(1分)A:一回B:五回C:七回D:九回7、“有几多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不处数楹茅屋〞,这里描绘的是〔〕(1分)A:稻喷鼻香村B:潇湘馆C:秋爽斋D:衡芜院8、抄检大年夜不雅观园的总担负是〔〕(1分)A:王夫人B:王熙凤C:探春D:邢夫人9、“王熙凤弄权铁槛寺〞一段描绘了一个老谋深算、追求说事的奸尼〔〕(1分)A:虚静的笼统B:静仪的笼统C:本虚的笼统D:净虚的笼统10、考证派红学的集大年夜成者、《红楼梦新证》的作者是〔〕(1分)A:周汝昌B:俞平伯C:吴世昌D:一粟11、抄检大年夜不雅观园的缘故是傻大年夜姐在园中捡到的一个〔〕(1分)A:五彩绣喷鼻香囊B:鹡鸰喷鼻香珠串C:玉麒麟D:金锁12、《红楼梦》之东不雅观阁本、抱青阁本及藤花榭本据以翻印的底本是〔〕(1分) A:程甲本B:程乙本C:程丙本D:甲戌本13、程本征询世以后出现了多个据以为底本的评本,阻碍最大年夜的评本是〔〕(1分) A:王希廉的评本B:张新之的评本C:姚燮的评本D:哈斯宝的评本14、“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为〔〕(1分)A:王熙凤的判词B:妙玉的判词C:晴雯的判词D:惜春的判词15、称《红楼梦》“引人入邪径〞的是〔〕(1分)A:丁雨生B:陈其元C:梁恭辰D:润东漱石主人二、填空题〔共15题,共15分〕16、庚辰本,又称,现存七十八回。

红楼梦研究大纲(自考)

红楼梦研究大纲(自考)

第一章绪论《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一部杰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因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并且形成一门学问:“红学”。

《红楼梦》研究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本教材就是介绍《红楼梦》研究的成果,指示《红楼梦》研究的途径,帮助大家进入《红楼梦》的艺术殿堂。

《红楼梦》是中国审美文化的结晶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作为一部总结性作品,不仅融合了传统文学的精华,而且汲取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神韵和意境。

《红楼梦》的美学成就表现在开创了新的艺术世界。

研究《红楼梦》不仅可以领会中国古典艺术的神韵,而且更能欣赏作者天才的创造精神,以及小说展示的美的世界。

《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

研究《红楼梦》,可以对中国封建社会和中国古代文化产生形象而又深刻的认识。

《红楼梦》通过“四大家族”的由盛到衰,展现的是整个封建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总体毁灭。

在《红楼梦》展示的世界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封建社会的历史趋势,而且会提高对历史感性认识的能力。

《红楼梦》的伟大还在于它融会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精华。

在曹雪芹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可以发现新的哲学、新的文化,即曹雪芹的哲学、《红楼梦》独特的文化。

《红楼梦》是伟大的,又是复杂的。

人们常感叹“说不尽的《红楼梦》。

”《红楼梦》的永恒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的探幽索隐。

作者生平家世、版本、名物、风俗等方面的考证训释,都在“红学”中蔚为大观。

不仅如此,“红学”研究还集中各种现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如哲学、历史、文学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研究方法,使“红学”研究走向了现代。

“红学”是博大精深的,各种研究成果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本课程主要从文学角度来研究《红楼梦》,有以下几方面应当重视:一,关于作者的研究;二,关于作品思想的研究;三,“红楼梦”人物的研究;四,关于《红楼梦》艺术创造的研究;五,关于“红学”历史的研究。

此外,有关《红楼梦》产生的时代,《红楼梦》的版本,《红楼梦》中的名物、风俗等方面的研究,也要予以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红楼梦》的两大特点:一是伟大;二是复杂。

其伟大在于写得最好,影响最大;其复杂在于争议最多,最难理解。

2.《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并且形成一门:“红学”。

3.《红楼梦》的美学成就表现在她开创了新的艺术境界。

她终结了一个旧时代,开创了中国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4.《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

《红楼梦》是通过“四大家族”的由盛到衰,展现的是整个封建社会和意识形态的总体毁灭。

在《红楼梦》展示的世界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封建社会的历史趋势,而且会提高对历史感性的认识。

《红楼梦》的伟大还在于她融会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精华。

在曹雪芹创造的艺术境界里,可以发现新的哲学、文化,即曹雪芹的哲学、《红楼梦》独特的文化。

5.作者家世、版本、名物、风俗等方面的考证训释,都在“红学”中蔚为大观;“红学”研究还集纳了各种现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如哲学、历史、文学,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研究,使“红学”研究走向了现代。

6.本课程主要从文学角度来研究《红楼梦》,一,关于作者的研究——“曹学”;二,关于作品思想的研究;三,“红楼”人物的研究;四,关于《红楼梦》艺术创造的研究;(研究必须从《红楼梦》艺术实践的实际出发,从《红楼梦》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出发)五,关于“红学”历史的研究。

此外,有关《红楼梦》产生的时代,《红楼梦》的版本,《红楼梦》中的名物、风俗等方面的研究,也要重视。

7.《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从大的背景看,应该是产生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主要是18世纪),这是传统所说的“康雍乾盛世”,从具体的诞生时间看,它应该产生于乾隆的前期,因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活年代大概是雍正元年到乾隆27年(1723-1763)。

这一时期,中央政权强大,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封建文化的集大成第,都使这一时期表现得异常繁荣。

背后也隐藏着严重的危机。

政治高压,吏治腐败,思想僵化,贫富不均,严重制约着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8.曹雪芹通过《红楼梦》形象地揭示了盛世背后的深刻危机,并融入了对时代、社会、民族、家庭、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表现了强烈的惋惜、感伤、留恋以及无可奈何。

9.明末清初的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亲身经历了晚明农民起义的时代潮流的冲击和抗击清兵入侵的实际战斗生活之后,对中国的传统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反思。

他们以研究明亡为契机,以经世致用为目标,转而对君主专制、名族大义、学校制度、等现实问题提出自己鲜明的看法,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10.曹雪芹对明末以来的男女真情、个性自由等传统命题作了全新的探索,高举思想解放的大旗,歌颂男女发乎自然的真情,继承并发展了《西厢记》、《牡丹亭》等文学作品中的战斗精神,对传统儒学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作了激烈的批判:对过于重视物质利益,导致人欲横流的时代作了毫不留情的斥责。

小说中,对林黛玉、贾宝玉、晴雯、司棋、尤三姐等人物形象的塑造,集中体现了对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爱情自主的强烈渴望与不懈追求。

对薛宝钗、花袭人、贾探春、史湘云等人物,作者既肯定他们身上的过人才气,又对他们忠实于时代的道德要求与礼教束缚,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对王夫人、薛姨妈、邢夫人等老年女性所代表的传统道德的因袭与压抑,作了辛辣的讽刺。

对贾宝玉这样的精神贵族,在现实面前的软弱无能作了深刻的精神剖析。

11.高祖曹振彦——曹玺、曹尔正曹玺妻孙氏、康熙皇帝保姆,康熙二年(1663)玺以内部郎中的职衔出任江宁织造,来到南京。

曹玺生有曹寅、曹宣(即曹荃)两子。

曹寅字子清,号楝亭。

因江宁织造署中有曹玺亲手种植的一棵楝树,下有草亭。

他曾与孔尚任合作完成了《小忽雷》传奇。

曹颙是曹寅之弟,曹寅去世后,曹颙,二十四岁继任江宁织造,赏主事职衔,三年后死去。

(康熙五十四年,1715)曹頫,曹荃的第四个儿子,过继给曹寅,继任江宁织造。

曹頫——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亦号芹圃或芹溪居士。

大约生于雍正元年四月二十六日(1723年5月31日),卒于壬午除夕即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三十日(1763年2月12日),享年四十岁。

有人以为他是曹颙的遗腹子,出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12.按照周汝昌先生《红楼纪历》的编年,到第八十回,贾宝玉已经十五岁。

13.现存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有人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或认为是根据残稿补充而成。

高鹗,字兰墅,别号红楼外史。

14.脂评本,亦称脂本,指附有脂砚斋评语的《红楼梦》抄本。

其特点有四a.脂评本都是抄本;b.只有八十回;c.书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d.附有大量的脂砚斋等人的评语。

脂评本的“脂”,指脂砚斋,脂砚斋是一个集体的笔名,包括十个名字:脂砚斋、畸笏叟、常(棠)村、梅溪、松斋、立松轩、玉兰坡、绮园、左绵痴道人、鉴堂。

脂评本到目前为止,已发行12个手抄本。

15.甲戌本,又称脂铨本,脂残本。

现存16回,卷首有凡例五条。

其祖本为乾隆19年甲戌抄本。

该抄本脂评最多,有1631条,最接近作者手稿。

由清代同治年间大兴刘铨福收藏。

1972年归胡适。

1962年,中华书局编辑所影印出版。

原件现藏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

16.己卯本,又称脂怡本、脂馆本。

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原存38回,后又发现3回加两个半回,合计41回又两个半回。

该抄本文字与庚辰本大体相同。

又董康、陶洙先后收藏。

现藏北京图书馆。

1981年7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

17.庚辰本,又称脂京本。

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现存78回,分八册。

其中17、18两回未分开。

其祖本系乾隆25年抄本,有朱黑双色批语,是最早、最重要的版本。

18.列宁格勒藏本。

存70回,又称脂亚本。

此本有110条眉批,583条夹批。

该抄本由库尔梁德采夫于清道光年间带回俄国。

19.有正本,又称戚序本,脂戚本。

书名《石头记》,现存80回,有脂砚斋评语。

卷首有戚蓼生的《石头记序》。

该本字迹工整,清楚有条理,便于阅读,流传甚广。

20.蒙古王府本,又称蒙府本,脂蒙本。

书名《石头记》,存120回,前80回与脂戚本基本相同。

其特点是有600多夹批,为其他脂本所无。

清蒙古王府原藏。

21.南京图书馆藏本,又称脂宁本。

书名《石头记》。

存80回,与脂戚本为同一祖本。

眉批、批注者署名及纪年被删,保存了大量脂批。

现存南京图书馆。

22.靖应鲲藏本,又称脂靖本,靖本书名《石头记》,存78回,有大量批语,其中有些批语不见于其他脂本。

此本不慎迷失。

23.甲辰本,又称脂晋本,脂梦本。

书名《红楼梦》,存80回,缺半页。

是现存抄本中最完整的抄本。

正文接近甲戌本,但脂批被删削,异文较多。

24.科学院藏本,又称梦稿本,脂稿本。

书名《红楼梦稿》,存120回,前80回底本由两个脂本抄配而成。

扉页有“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稿》百廿卷”的题签。

该本对研究《红楼梦》续补问题有一定价值。

25.己酉本,又称脂舒本,脂序本。

书名《红楼梦》,存40回。

底本仍为脂本。

原本即抄配而成,脂批被删。

卷首有舒元炜“乾隆己酉序”。

26.郑振铎藏本,又称脂郑本。

书名《红楼梦》,残存两回,23、24回。

经过篡改,没有批语。

27.十二个脂评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原本手抄本,即过录时未经篡改,保存了作者原文和脂批。

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列宁格勒藏本。

第二类是经过加工整理的抄本。

保留了正文和批语,但脂砚斋等人署名及纪年被删,书名被改为《石头记》。

有正本、南京图书馆藏本、蒙古王府本、靖应鲲藏本。

第三类是增删篡改的抄本。

原文被改动,脂批被删,甚至没有批语,书名改为《红楼梦》。

甲戌本、科学院藏本、己酉本、郑振铎藏本。

28.程刻本又称程本,是程伟元,高鹗将原文80回抄本补足120回后而印行的版本,特点有四:一、都是刻本;二、都是120回;三、书名《红楼梦》;四、没有脂砚斋等人的批语。

书名全称《新刻全部绣像红楼梦》,有甲、乙、丙三种版本。

程甲本,乾隆56年木活字印本,120回。

卷首有程伟元序、次高鹗序,次木刻绣像24页。

后来各种通行的120回本均据此本翻刻刊行。

程乙本,乾隆57年木活字印本,120回。

卷首有高鹗序,次小泉、兰墅引言,次木刻绣像24页。

该本是程甲本的修订本,改动两万余字。

程丙本,台湾青石山庄影印乾隆壬子(1792)木活字本。

正文和回目与程甲、程乙本皆不同。

29.评本。

程甲本问世后,据其翻印的东观阁本,抱青阁本,藤花榭本等三种本子影响较大。

尤其是东观阁本所传的子本中,出现了依附正文加以批注的本子。

以道光十二年(1832)刊行的王希廉评本影响最著。

另有张新之、姚燮、王瀣等评本。

王希廉评本,王希廉字雪香,号护花主人,江苏吴县人。

旧红学评点派的巨擘。

其评本《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前有《护花主人批序》、《红楼梦》总评,每回正文后有回末总评。

对程甲本的传播作用很大。

30.脂本与程本的关系:《红楼梦》在清乾隆56年以前以抄本形式流传。

程刻本相继问世后,出现了抄本与刻本并行的局面。

学术界流传的观点是:《红楼梦》最初流行的本子是带有脂砚斋批语的抄本,脂评在前,程刻本在后。

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有学者对脂本与程本的关系提出新的看法,得出“程前脂后”的新结论。

学术界进行热烈的讨论,成为《红楼梦》研究的热点之一。

31.《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大致有自转说、爱情说、历史说、政治说、哲理说、伦理说、阶级斗争说、封建社会百科全书说。

我们认为《红楼梦》是以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为线索,写贾宝玉的人生道路;以贾宝玉的人生道路为重点,写贾府子孙不孝,后继无人;以贾府的子孙不孝,后继无人为中心写贾府的衰败;以贾府的衰败为典型,写封建贵族阶级的衰败。

简言之,《红楼梦》以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及与薛宝钗的婚姻悲剧的描写为线索,全面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画卷,揭示了封建阶级灭亡的必然性。

32.《红楼梦》写贾府近百年的历史,涉及贾府五代人,即“水、代、文、玉、草”,代表人物是:贾演、贾源;贾代化、贾代善;贾政、贾赦;贾琏、贾珍、贾宝玉;贾兰。

反应的是18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生活,即雍正、乾隆时期。

小说重点写了最后二十年,前80回写了十五年的事。

根据小说描写的重大事件,重要标志,以人物活动环境的变化,小说情节可分为四个阶段:序幕(1-5回);回光返照(6-22回);死而不僵(23-80回);烟消火灭(81-120回)33.《红楼梦》第1-5回与正文内容有联系,故称序幕,贾宝玉8岁。

其作用有四个方面:一、通过甄士隐、贾雨村荣枯沉浮的故事概括了小说的主题;二、通过甄士隐、贾雨村的牵引,介绍了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三、通过甄士隐、贾雨村把天上的爱情故事搬到人间;四、交代了特殊的艺术手法,“将真事隐去”“用贾雨村言”,主要指艺术虚构的方法。

34.甄士隐是一个由容到枯的典型,他是一个经历了天灾人祸、骨肉分离、家道中落、后半世坎坷艰辛而终于醒悟出世的人物形象,预示着小说主人公贾宝玉未来相同的结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