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乡村,做活“秀美”文章

合集下载

(3篇)关于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

(3篇)关于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

(3篇)关于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篇一: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地区的发展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为了保证农村地区的居民们能够有一个宜居的环境和美丽的家园,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乡村地区的居民普遍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完善的问题。

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可以使他们享受到城市居民同样的便利和舒适。

其次,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但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生态环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通过加大环保力度,改善乡村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推动农村旅游和乡村产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最后,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可以促进乡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

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农村居民的精神寄托。

通过建设美丽乡村,保护乡村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农村居民更加自信和自豪,传承和发扬好的乡风文明,培养乡村的文明风尚,使农村地区成为精神家园。

总之,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乡村环境建设的投入,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让农村和城市的差距逐步缩小,实现全民共享美好生活的目标。

篇二: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的路径要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路径来实现。

首先,要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往往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如道路破损、供水不足、污水处理不完善等。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修建好交通道路,保障农村居民的出行需求;加强供水供电设施的建设,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修建污水处理设施,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其次,要注重乡村环境保护与建设。

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需要加强农村的环保意识,提倡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确保乡村环境的生态平衡。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文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文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文《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个小村庄,那可是个实实在在的宜居宜业且和美的好地方。

那村子,就像是被大自然偏爱的宠儿。

村子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小山丘,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村庄。

山上呢,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有高大挺拔的杨树,有四季常绿的松柏,还有一到秋天就变得火红火红的枫树。

这些树啊,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夏天的时候,它们能为人们遮挡炎炎烈日,让人在树下乘凉歇息。

山脚下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潺潺地流淌着,就像是在唱着一首欢快的歌。

这里的水可清了,清得能看见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小虾。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会到溪边玩耍,捉捉小鱼小虾,那可真是快乐无比啊!村子里的房屋错落有致,都是那种古色古香的老房子。

虽然有些陈旧,但却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村民们大多都以种地为生,他们勤劳而朴实。

每天清晨,你都能看到他们扛着锄头走向田间地头的身影。

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地,就是他们辛勤耕耘的成果。

在这里,大家互相帮忙,哪家要是有个什么事儿,邻居们都会主动伸出援手,那种浓浓的乡情啊,真让人感到温暖。

而且,这个村子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那村里的集市。

每到赶集的日子,村里就会变得格外热闹。

各种摊位摆满了街道,有卖蔬菜水果的,有卖衣服鞋子的,还有卖各种小吃的。

那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烟火气。

我记得有一次去赶集,我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爷爷,那一串串糖葫芦亮晶晶的,看着就好吃。

我缠着妈妈给我买了一串,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到现在我都忘不了。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那个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它虽然普通,却有着别样的魅力。

即使时光流转,它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让我时常怀念起那片充满生机与温暖的土地。

如今,每次想到那个小村庄,我都希望它能一直保持着那份美好,继续成为人们心中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3篇)关于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

(3篇)关于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

关于打造宜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3篇)x村地处安定区西南部,距市区x公里,紧邻内东公路,交通便利。

全村共有x户x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x元,农民收入在全镇位居前列。

行政区域面积x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x亩,气候凉爽温润,土层深厚松软,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条件。

近年以来,x村严格按照省、市、区总体部署,将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总抓手,以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利民便民”的原则,采取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改造提升的办法,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为全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产业。

坚持“政府投资、集体所有、主体经营、农户参与、共同发展”原则和产业园、就业园、托管园“三园合一”模式规划建设的思路,总投资x万元建设中部产业园,一期完成投资x万元,建成连栋温室x平方米,日光温室x座x平方米,网棚x座x平方米,2022年生产微型薯x 万粒,实现产值x万元,带动贫困户x多户共同发展,提供就业岗位x多个。

(二)完善基础。

以补齐村级基础设施短板为重点,加强项目整合,打配合牌、出组合拳,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基础建设。

投资x万元,实施了x村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项目、x 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就业车间”建设项目、x村2022年乡村建设补短板项目、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项目,新建硬化道路x米、硬化xX村及易地搬迁安置点周围村组道路x 平方米、硬化xX村新农村至大滩道路1公里、硬化林村部周边入户道路x平方米。

通过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的基础改善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推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整体性改善,夯实村级基础支撑。

(三)改造风貌。

坚持内外并举,强“里”靓“外”,着力推进风貌改造。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率先从切实需要的农户改起、有意愿的农户带起,以点连线,以线扩面,整体推进。

投资x万元,新建2米高文化长廊x米,材料以水泥柱和树脂瓦进行改造;新建高2米围墙x米,花园围栏x米,围墙瓦帽x米,新建宣传彩绘x平方米,外墙水泥砂浆抹面x平方米,外墙乳胶漆x平方米,墙体粉刷x平方米。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言稿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言稿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言稿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乡亲们:大家好!我是×××村的×××,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乡亲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们乡村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近年来,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集思广益,共同努力,为我们的村庄创造一个更宜居、宜业和美的环境。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如何建设宜居的乡村。

乡村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呼吸的是乡村的空气,饮用的是乡村的水源,享受的是乡村的自然风光。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守护我们的家园,共同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

一、加强环境保护。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我们可以制定相关的环保政策,加强水源保护,加大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提倡绿色出行等。

二、改善基础设施。

我们要注重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大家居住得更加便捷、舒适。

三、发展农村旅游。

我们的乡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发展农村旅游业。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不仅能够增加乡亲们的收入,还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建设宜业的乡村。

宜业是指乡村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让乡亲们能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一、发展特色产业。

我们要依托乡村的资源和特色,培育和发展一些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比如,农产品加工、养殖业、农村电商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发展的方向。

二、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我们要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乡亲们的技术水平。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职业技能,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我们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为有创业意愿的乡亲们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相信乡亲们将能够找到更多的创业机会。

创建宜居美村事迹材料

创建宜居美村事迹材料

创建宜居美村事迹材料
《创建宜居美村事迹》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许多村庄都在努力改善生活环境,打造宜居美丽的村庄。

其中,有一些村庄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宜居美村。

村庄位于山水环绕的地方,风景秀丽,但由于基础设施的薄弱和环境的恶劣,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不高。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村民们齐心协力,积极推动了创建宜居美村的工作。

首先,村民们发动了自身的力量,对乱堆垃圾、破烂不堪的地方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整治。

他们清理了村庄内的垃圾,破旧的房屋得到了修缮,道路得到了全部铺设,村庄焕然一新。

其次,村民们积极引进了一些环保型产业,比如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这不仅提升了村庄的能源结构,还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机会。

再次,村民们还利用优美的山水资源进行了农业开发,种植了各类优质的农产品,并通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吸引了大量游客,为村庄带来了经济收益。

最后,村民们加强了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渠道,向外界展示了宜居美村的魅力。

通过网站、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宜居美村的变化。

如今,这个曾经一片破旧的村庄已经焕发了勃勃生机,成为了人们向往的宜居美村。

在宜居美村的蓬勃发展中,每一个村民都感到了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村庄的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宜居美村的创建事迹,激励着更多的村庄积极探索改善发展的道路。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乡村能够变得更加宜居美丽。

建设宜居乡村,做活“秀美”文章5篇

建设宜居乡村,做活“秀美”文章5篇

建设宜居乡村,做活“秀美”文章5篇第一篇:建设宜居乡村,做活“秀美”文章建设宜居乡村做活“秀美”文章米岭山上,云雾缭绕……山下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村民小楼错落有致,农家庭院干净整洁……如诗如画的风景,干净整洁的村容,这是秀美乡村——汪家圩乡米岭江上村的真实写照。

以党建为重要抓手,建立长效机制近年来,高安市汪家圩乡注重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促工作,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推行“党建+新农村”工作模式,启动服务群众“直通车”与百姓民生无缝对接,激发了农村基层组织活力,农村基层面貌焕然一新。

所谓“党建+新农村”,顾名思义,就是以党建工作为重要抓手,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根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以“七改三网四化”为标准,加大宣传,创新管理,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秀美乡村建设,为建设美丽幸福汪家打下坚实基础。

这种“党建+新农村”的工作模式,无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动力,激发了新活力,使农村基层组织更具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以环境整治为导向,打造宜居乡村一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

建造垃圾坑,聘请卫生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清运主要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购置几千个小垃圾桶、发放到每一户农户家中,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形成垃圾“户集村收乡运乡处理”的垃圾收集体系,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

二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

建设“美丽乡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庭院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庭院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开展评选“优秀保洁员”“清洁示范户”等活动,对整改积极的,经验收达标合格的村,采取“以奖代补”措施,全面提升村庄品味,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以项目整合为载体,夯实基础设施针对各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有优无特的难题,汪家圩乡积极协调争取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采取全面统筹、整合资金、重点投入的办法,全面实施交通、水利、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申论范文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申论范文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申论范文“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乡村,本就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

在新时代的浪潮下,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了乡村发展的新方向,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

一、宜居:打造乡村的舒适家园。

宜居,就是要让乡村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首先得在环境上下功夫。

以前的乡村,可能污水横流、垃圾乱堆,那可不行。

现在,我们要让乡村有干净整洁的街道,清澈的河水,还有清新的空气。

就像搞一场乡村环境的“大变身”,把那些臭水沟变成清水渠,让村头村尾都种满绿树鲜花。

比如说,有些乡村推行垃圾分类,一开始村民可能觉得麻烦,但慢慢地,大家发现环境变美了,苍蝇蚊子少了,住着就更舒心了。

乡村的居住环境还体现在住房条件上。

不能让农民朋友住着破破烂烂的房子。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的力度,让村民们都能住上安全又宽敞明亮的房子。

同时,配套设施也得跟上,水电网都要畅通无阻。

现在的农村,也得跟上时代步伐,网络好了,村民们既能和远方的亲人视频聊天,还能在网上把自家的农产品卖出去呢。

二、宜业:开辟乡村的致富之路。

宜业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只有产业兴旺,乡村才有活力。

农村的产业可不能单一,得多元化发展。

一方面,传统的农业要升级。

不能再是那种“靠天吃饭”的老模式,要搞现代化农业。

比如说,一些地方建起了大棚,不管啥季节都能种出新鲜的蔬菜水果。

而且,要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现在城里人就喜欢这种健康的农产品,价格还高呢。

除了农业,乡村的工业和服务业也得发展起来。

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搞一些小加工厂,像有的村子盛产竹子,那就可以搞竹制品加工厂,把竹子加工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既能解决村民就业,又能增加收入。

乡村的旅游服务业也是一块大蛋糕。

那些有山有水有文化底蕴的乡村,把自己的美景和故事包装一下,吸引游客来观光游玩。

村民们可以开农家乐,提供住宿,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

三、和美:构建乡村的和谐氛围。

美丽乡村建设美文

美丽乡村建设美文

美丽乡村建设美文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美丽乡村建设旨在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农村环境的整治,更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思路和理念。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改善农村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农村环境的改善不仅包括了农村的自然环境,还包括了农村的人文环境。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要注重农村环境的整治和保护,提升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对于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要注重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美丽乡村建设还要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美丽乡村建设还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要注重城乡规划的统筹,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美丽乡村建设要注重实现城乡经济的互动发展,促进城乡人口的流动和资源的流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还有助于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和乡土特色。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的传统文化,挖掘和利用乡土特色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我们能够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和乡土特色。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还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和旅游选择。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宜居乡村做活“秀美”文章
米岭山上,云雾缭绕……山下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村民小楼错落有致,农家庭院干净整洁……如诗如画的风景,干净整洁的村容,这是秀美乡村——汪家圩乡米岭江上村的真实写照。

以党建为重要抓手,建立长效机制
近年来,高安市汪家圩乡注重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促工作,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推行“党建+新农村”工作模式,启动服务群众“直通车”与百姓民生无缝对接,激发了农村基层组织活力,农村基层面貌焕然一新。

所谓“党建+新农村”,顾名思义,就是以党建工作为重要抓手,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根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以“七改三网四化”为标准,加大宣传,创新管理,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秀美乡村建设,为建设美丽幸福汪家打下坚实基础。

这种“党建+新农村”的工作模式,无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动力,激发了新活力,使农村基层组织更具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以环境整治为导向,打造宜居乡村
一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

建造垃圾坑,聘请卫生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清运主要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购置几千个小垃圾桶、发放到每一户农户家中,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形成垃圾“户集村收乡运乡处理”的垃圾收集体系,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

二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

建设“美丽乡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庭院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庭院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开展评选“优秀保洁员”
“清洁示范户”等活动,对整改积极的,经验收达标合格的村,采取“以奖代补”措施,全面提升村庄品味,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以项目整合为载体,夯实基础设施
针对各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有优无特的难题,汪家圩乡积极协调争取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采取全面统筹、整合资金、重点投入的办法,全面实施交通、水利、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2017年以来,硬化通村道路5.7公里、村内主干道39条、入户道路237户369平方米,维修加固和改造房屋57户163间,改造庭院191户,拆除危旧房屋52间,6100平方米,亮化房屋670间,建成休闲文化广场10处,村庄绿化230平方米,新建便民桥2座,改造桥梁风貌2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13盏,修建垃圾池21个、改建卫生厕所129个,在村庄配套了健身器材、村民议事室、文化室、农家书屋等。

现在村内配套设施齐全,群众出行方便,过去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三天两头停电”的现象不见了,群众日常生活比城里人还舒适。

以特色产业为引领,拓宽致富渠道
在抓好基础设施的同时,把培育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切入点。

一是有效整合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林下经济等致富产业,着力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把现有的荒地流转种植高产油茶,退养的禁养区内猪场流转为蘑菇种植基地;积极争取项目扶持资金,组建油茶专业合作社,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以米岭山、凌云塔、碧山水库等景点为依托,带动发展美丽乡村农家游,发展配套产业,开办农家乐、休闲垂钓农庄,为打造生态旅游度假村奠定了基础,近两年内累计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有效增加了当地群众收入。

米岭江上村位于汪家圩乡中部偏北,米岭山下,过去不仅脏乱差,经济社会发展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地方,如今却变了模样,走进江上村,随处都能感受得到破旧村落到秀美乡村的蜕变,新颖别致的乡村楼房,书香飘逸的农家书屋,潺潺而淌的小桥流水,明亮绚丽的节能路灯,宽阔平整的健身广场……路相通、树相连、景如画,一个融旅游、休闲、开发为一体的秀美乡村即将建成,该村将沿着既定的发展思路在全乡率先实现小康目标!
高安市汪家圩乡唐亚运供稿
改造前的米岭江上村,脏、乱、差,进村道路泥泞不堪。

改造后的米岭江上村,干净整洁,秀美宜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