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革命传统__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活动方案5篇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活动方案5篇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活动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教育”我校在20_年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了“红色经典诵读”活动。
二、活动过程1.班主任先对这个星期的推普周,作宣传,并倡导同学们说标准的普通话。
2.大家读一段绕口令,有些同学读得断断续续,一部分同学读得声情并茂,还有一些同学读得很溜。
3.老师出示岳飞的《满江红》给我们读。
齐读时,大家气势磅礴,好像自己真的是岳飞了,被岳飞的英勇与悲壮感动,都化在他的词里。
4.诵读完激情澎湃的《满江红》,教师又出示李清照的凄美哀婉诗词的《声声慢》,让同学们诵读。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读出了词中的凄凉,把感动都融入到朗读中。
读出了词人的伤感之情。
而《长相思》这首词,我们又读出了纳兰性德的思乡怀亲之情。
这次班队会,我们的收获很大,诵读诗歌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并深深地陶醉在古代优美的诗词中。
三、活动结束此次活动,达到了:1、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
2、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
3、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
4、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活动方案【篇2】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文明办《关于“加强馆校衔接,共建第二课堂”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不断丰富我校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根据市教育局《如皋市中小学馆校衔接及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安排,结合我校七彩德育工作实际,学校决定在4月份开展“致敬先烈,献礼青春”红色教育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活动主题致敬先烈,献礼青春二、活动时间4月8日(初定)三、活动地点中国红十四军纪念公园、青少年红军历史教育馆,城市规划馆、科技馆、博物馆四、活动目的1、通过参观中国红十四军纪念公园、青少年红军历史教育馆,让学生缅怀革命先烈,了解红军历史,接受心灵洗礼,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并传承红军精神。
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摘要】弘扬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弘扬红色文化可以增强文化自信,让人们更加坚定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信心。
历史背景上,红色文化源自革命时期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革命实践,体现了勇敢、无私、牺牲的精神。
弘扬红色文化的途径主要包括传承经典、宣传教育、文艺创作等。
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国家发展的信心。
提升文化自信的方法有学习传统文化、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传播正能量等。
弘扬红色文化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关键词】红色文化、文化自信、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弘扬途径、重要性、提升方法、关键。
1. 引言1.1 红色文化的重要性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它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见证,更是对当代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启示。
红色文化以革命精神为核心,弘扬了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忠诚爱国的思想道德观和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意志品质。
在当今社会,弘扬红色文化不仅可以弘扬国家民族精神,提高国民自豪感和归属感,也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激励人们勇于拼搏、自强不息。
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于传承国家文化基因、增强国民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意义。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可以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红色文化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通过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可以提升国家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传播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弘扬红色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1.2 文化自信的意义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态和认同感。
文化自信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支撑。
传承红色经典弘扬民族精神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
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基石 弘扬民族精神能够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柱 弘扬民族精神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 性
提高全民素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全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加强全民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感。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推动全民学习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革命先烈所代表的民族精神,是激 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革命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
革命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 成部分
革命精神代表了民族精神中的 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一面
革命精神对于推动民族进步和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革命精神对于培养人们的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积 极作用
传承红色经典是时代的要求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Hale Waihona Puke 革命历史传承可 以增强民族凝聚 力和自豪感
革命历史传承可以 激励人民为国家的 繁荣富强而努力奋 斗
革命先烈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革命先烈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 神
传承红色经典,弘扬民族精神,需 要我们铭记革命先烈,传承他们的 精神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奉献精神是民族 精神的体现
传承红色经典的意义:弘扬爱国主 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红色经典传承的价值:推动文化创 新,促进社会进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红色经典传承的必要性:加强青少 年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演讲稿范文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演讲稿范文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演讲稿范文篇1各位老师、同学们: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
不知不觉中又到了清明时节。
每年的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祀祖先、怀念亲人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缅怀先烈的日子。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数百年来为中华民族崛起而斗争的,曾把鲜血洒在人民解放道路上的英雄们。
从“辛亥革命”到“南昌起义”,英烈们用自己的鲜血,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赢得最后的胜利,换来了人民的安居乐业。
历史不会忘记,那飘扬着的五星红旗,就是用你们热血浸染的,那高耸的胜利丰碑,正是用你们的头颅堆砌的。
立足这天,放眼未来,让我们一同来缅怀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忆往昔,看见你们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抛头颅洒热血。
为了国家和人民,甘愿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舍己为人、视死如归、赴汤蹈火、至死不渝。
我们还记得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黄继光,我们也记得用单手托住炸药包的董存瑞,我们更不会忘记那些坚贞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先烈们,也许我们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正是无数的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使中国得以解放,得以崛起,得以腾飞。
有位名人以前说过:“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作为走进新世纪的小学生,在我们享受和煦的春风,美丽的校园,优等的教育的同时,我们要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要把革命传统牢牢记在心头,以此激励我们、警示我们,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完美生活。
烈士们用鲜血染红了国旗的颜色,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了万里长城。
请相信你们的后代必须会踏着你们的足迹,珍惜完美时光,从此刻做起,从小事做起,勤奋好学,诚信守纪,开拓进取,培养优秀的品德,锻炼强健的体魄,努力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准备为建设完美家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演讲稿范文篇2亲爱的学生和老师:大家下午好!又是一年清明节。
传承红色记忆 弘扬革命精神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338摘 要:纪念馆作为纪念类博物馆,是承载红色记忆的殿堂,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不同侧面的革命历史,展现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及民族精神,反映出中国人民捍卫民族独立、国家尊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窗口,纪念馆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承载着大别山28年光辉历史,在记录和还原鄂豫皖革命史,弘扬革命精神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红色记忆;革命精神;鄂豫皖革命史;大别山精神博物馆在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红色纪念馆作为纪念类博物馆,是承载红色记忆的殿堂,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不同侧面的革命历史,展现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高尚品德以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反映出中国人民捍卫民族独立、国家尊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可以说,纪念馆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窗口,承载的是一段历史,弘扬的却是一种精神。
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按时代顺序展示了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别山革命历史,通过对陈展内容多次论证和调陈,让观众更加正视和加深这段红色记忆,升华对大别山精神的切身感受,将革命精神弘扬和传承下去。
一、丰富史料,还原历史真相博物馆、纪念馆通过不断挖掘文物文献史料,还原历史真相,向观众展现当地真实、准确的革命史。
大别山革命斗争肇始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带领大别山地区的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里是重要的建党基地,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新四军根据地,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这里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三支主力红军,走出了349位开国将领。
为了将这段“28年红旗不倒”的辉煌历史记录的更加清晰、更加全面生动的还原出来,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一直不懈努力。
首先是汇集力量,收集整理史料。
纪念馆通过对馆内陈展认真梳理,走访革命后代,征集复制历史文献等方式,充实了大批珍贵的历史资料,将大别山革命斗争经历的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完整过程详细记录,形成了准确、完整的鄂豫皖革命史资料体系。
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3篇

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3篇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3篇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篇1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要知道现在的辛福生活是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换来的,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辛福生活,换来了祖国繁荣昌盛,换来了我们的安居乐业。
在岁月的长河中记载了多少英雄儿女的事迹: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堡垒前,又一跌而起,牺牲自己的生命去炸碉堡;为了避免更多战友的死亡,再找不到炸药支铁的情况,董存瑞在桥下高举起炸药,以身殉国……许许多多的英雄事迹,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他们事迹的时候。
过草地做饭用的锅盆子还有他们穿的衣服是那么破烂不堪。
但是他们还是努力坚持了下来。
他们身上的那种革命精神,是我们接触不到的。
但是他们是伟大的,他们为了赶走侵略者付出了一切,甚至是他们的生命。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身上那种顽强,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却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的时候,你可曾知道在这面国旗升气起来的时候,背后有多少故事吗?这鲜艳的红色象征着革命更象征着是谁让它重新飘扬在这片天空之上。
虽然,他们不在了。
但是他们身上的那种精神,却让我们一生受用不尽取之不竭。
老师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朵祖国的希望,祖国新一代的传承人。
因此,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
在以后的时间为祖国献出一份绵薄之力,做祖国坚实的后盾,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篇2“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每当这雄壮的旋律响起时,我总是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要传承革命先辈们的“红色精神”与“红色事业”。
说起革命先辈们,我就会想起: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这一个个坚贞不屈的革命烈士,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祖国幸福的明天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
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国庆节传承红色精神弘扬革命文化

国庆节传承红色精神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弘扬革命文化伟大的国庆节,是中华民族的庄严日子,是中华民族的团结日子。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革命文化和红色精神。
国庆节是一个重要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来传承红色精神,弘扬革命文化。
一、传承红色精神红色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思想精神和行为准则,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红色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忠诚担当精神。
我们要传承红色精神,就要学习和践行这些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来。
爱国主义是红色精神的根基,它是一个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无私奉献的表现。
在国庆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要记住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独立、富强而奋斗的精神,从而增强爱国情怀,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集体主义是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
我们要在国庆节时,以集体利益为重,积极投身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实施中,为人民群众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革命英雄主义是红色精神的重要表现,它强调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国庆节是革命事业的纪念日,我们要向革命先烈学习,阐释红色精神,表达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忠诚担当精神是红色精神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对党、对人民、对事业忠诚无私,勇于担当,真正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们应该在国庆节时,以实际行动展现忠诚担当的精神,积极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弘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孕育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包括了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的丰富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和光辉成就的宝贵遗产。
我们要弘扬革命文化,就要了解、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化精神。
首先,我们要通过学习和宣传革命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通过展览、影视作品、出版物等方式,向全社会普及革命历史知识,让革命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校园实施方案(通用篇)

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校园实施方案(通用篇)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校园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的文化产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
弘扬红色文化,是为了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本文旨在规划和实施一套通用的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校园的策略和方案。
二、方案内容1. 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1) 制定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计划:根据学校年度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学校纪念革命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制定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的具体计划,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内容。
(2) 开展学科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各学科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设计红色主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革命先烈的事迹,国家的发展变化等,提高学生的红色文化自觉。
(3) 组织红色主题社团活动:鼓励学生自发组织红色主题的社团活动,如红色文化研究社团、红色书法社团等,通过开展红色主题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
2. 建设红色文化展馆(1) 设立红色文化展区:在学校的文化建筑群中,划定一部分区域作为红色文化展区,展示中国革命历史和烈士事迹等内容,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直观展示红色文化的魅力。
(2) 定期更新展品:学校可以与相关红色文化研究机构合作,定期更新展品,保证展馆的新鲜度和吸引力,让学生和社会公众都能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
(3) 开展文化展览和讲座活动:定期举办红色文化展览和讲座活动,邀请专家学者、革命烈士家属等参与,让学生和社区居民有机会亲身感受和了解红色文化。
3. 引入红色文化教育课程(1) 重新设计红色文化教育课程:制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内容的红色文化教育课程,包括红色文化历史、红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经过专门培训,熟悉相关红色文化课程教学方法。
(2)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培训讲座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确保红色文化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学习苏区革命历史,弘扬苏区革命精神------第九周主题班会材料一、教学目标:1、回顾革命历史和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感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2、让学生学习革命历史,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3、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活动形式:讨论、讲故事、朗诵、歌曲。
三、活动准备:1、学生准备朗诵、歌曲。
2、学生收集有关苏区革命战争年代中的英雄故事。
3、学生查找关于瑞金叶坪、沙洲坝、红井等历史资料。
四、活动过程:首先,阐述瑞金作为中国革命的“红都”的历史和在中国革命中产生的具大影响:在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1949年10月诞生的新中国的雏形。
瑞金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都”之后,不仅是中央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还是全国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大本营和领导指挥中心。
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创造和积累了许多领导国家和军队的丰富经验,初步学会了治国安民、治国安邦的领导艺术。
在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党和国家、军队的领导骨干。
他们当中,不仅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一批领袖人物,还有张闻天、任弼时、王稼祥、项英、董必武、林伯渠、李富春、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叶剑英、杨尚昆、胡耀邦等一大批国家精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10位开国元帅、10位开国大将、57位开国上将、177位开国中将。
其中有9位开国元帅(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林彪)、7位开国大将(粟裕、陈赓、黄克诚、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34位开国上将和106位开国中将,以及440位少将,都曾在中央苏区纵横驰骋,屡建奇功。
此外,还有一大批建国后在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市担任主要领导工作的老同志,也是从中央苏区走出去的。
中央苏区的红军部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支柱。
中央苏区还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
在中央苏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党员干部、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培育形成了伟大的苏区精神。
其次,教育学生要跟据实际,学习苏区革命历史,发扬革命精神。
1、教育学生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的精神支柱。
中央苏区斗争初期,红四军中以林彪为代表的一些人,对革命前途存在右倾悲观情绪,对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针对林彪的错误思想,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就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
毛泽东在信中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著名论断。
毛泽东预言,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一定会成为燎原之势。
毛泽东这一英明论断,揭示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对于苏区人民乃至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坚定信念,经受各种曲折与考验,从土地革命战争走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毛泽东这一论断提出后不到两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在瑞金成立,这恰好应验了毛泽东这一论断的英明与正确。
2、学习苏区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中央苏区时期,处于战争年代,加上国民党经济封锁,物质生活异常艰苦。
那时严重缺粮,苏区人民以红薯、青菜充饥,节约每一粒粮食支援红军。
后方工作人员每天只吃两餐饭,节省一餐口粮支援前线。
苏区缺衣少被,寒冬腊月,很多人身穿单衣过冬,将稻草捶软塞进被套当棉被盖。
没有盐吃,只好将老墙土弄到锅头里熬制硝盐,用这种硝盐炒的菜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长时间吃不到肉食品,菜碗里看不到油花,更是常有之事。
苏区干部和红军官兵都没有工资薪饷,公家只发给少量的伙食费。
为了节省经费开支,许多家住苏区的干部连伙食费也不要公家发,自觉从家中带米带菜到机关吃。
有一首苏区山歌唱道:“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
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苏区有句很响亮的口号:“节约每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
当时点灯,规定每盏灯只能用一根灯芯,如果用两根灯芯,马上就有人提出批评。
毛泽东是中央政府主席,按规定他可以点3根灯芯,但他也和大家一样只点一根灯芯,每天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工作到天亮。
苏区机关干部自己动手开荒种菜,自制办公用品,千方百计节约办公经费。
艰苦难不倒共产党人,难不倒苏区军民。
面对如此菲薄的物质生活和艰苦的斗争,大家没有怨言,没有灰心,时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奋勇向前的精神状态。
3、弘扬苏区革命精神,养成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无私奉献,勇于牺牲个人的一切乃至将生命献给党、献给革命、献给苏维埃事业,是苏区革命精神的又一重要体现。
苏区时期,赣南人民为了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据统计,赣南苏区和游击区总人口约240万,前后参加红军的青壮年就达33万余人,参加赤卫队、担架队、运输队等支前作战的有60余万人。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有8.6万余人,其中赣南籍子弟就有五六万人。
赣南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民政部门登记在册的烈士有10.82万人,占江西全省革命烈士总数的43%,占全国革命烈士总数的1/16。
其中兴国县苏区时总人口23.18万人,参加红军有5.5万人,有革命烈士23200余人,全县平均每4人中有1人参加红军,每10人中有一人为革命牺牲;瑞金县苏区总人口24万人,参加红军4.9万人,有革命烈士17200余人;于都县苏区总人口34.43万人,参加红军6.7万人,有革命烈士16200余人。
有一个兴国县革命烈士李美群“马前托孤”的故事。
李美群出生后因家庭贫困,被送给别人当童养媳。
1929年红军到了兴国,她这个苦妹子加入了共青团,后来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兴国县委妇女部长、少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长,中共江西省委妇女部长等职,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苏维埃候补执行委员。
1934年1月15日,李美群在兴国县坝南村生下了一个小女孩,取名“钟全列”。
但是,女孩刚生下不久,由于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形势日益紧张,江西省委通知她赶快回省委工作。
李美群爱自己的女儿,她知道刚生下的婴儿离开了母亲,是很难活下去的。
但是,她更知道自己是个革命者,是一个共产党员。
对于共产党员来说,革命工作高于一切,通知就是命令。
她毫不犹豫地服从了革命的需要,忍痛将自己的亲生骨肉送给了别人,骑上省委送来的战马,拖着产后虚弱的身子,日夜兼程返回宁都,投身到紧张的反“围剿”战争之中。
1935年1月,李美群和江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在宁都县小布地区被国民党军队包围。
她被俘后被押送到南昌。
在敌人监狱里,她坚贞不屈,同审问她的敌人展开坚决斗争,驳得审讯人员哑口无言。
1936年春天,受尽折磨的李美群在狱中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年仅25岁。
李美群“马前托孤”的那个女儿,由革命群众收养,为免遭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辗转迁徙到泰和县,改名“金冬秀”。
金冬秀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
1979年12月,兴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为调查李美群烈士事迹,才找到金冬秀即钟全列。
1982年,钟全列夫妇专程从泰和县前来兴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
她双膝跪在母亲李美群“马前托孤”塑像前,泪流满面,悲痛欲绝。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4、学习苏区精神,努力学习,刻苦学习革命先辈都具有争创“第一等的工作”进取精神。
表现最突出的是兴国县苏区干部。
他们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奋力拼搏,在扩大红军、支援前线、慰劳红军、优待红军家属、推销公债等各个方面,都成为全苏区的模范。
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表扬说:“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们称赞他们为模范工作者。
”毛泽东还题写了“模范兴国”四个字,赠送给兴国的同志们。
兴国县长冈乡和福建上杭县才溪乡,也是受到毛泽东表扬的两个模范乡。
毛泽东号召全苏区都要向他们学习,“要造成几千个长冈乡,几十个兴国县。
”大阿中学政教处附宣讲材料:瑞金为什么会被称为“红都”呢?事情得从头说起。
在近百年以前,赣南同全国各地一样,处于封建地主阶级和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之下,社会黑暗落后,农村的土地都被地主豪绅霸占着,农民没有土地,工人没有工做,儿童没有书读,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生活苦不堪言。
为了改变这种黑暗的社会,使农民有地种,工人有工做,使全体劳动人民有饭吃,有衣穿,政治上翻身作主人,早在85年前,也就是1926年,赣南许多县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赣南各县党组织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领导发动贫苦农民,组织农民协会,高举革命红旗,拿起大刀长矛,举行武装起义,打击地主豪绅,建立革命武装,创建红色政权,拉开了赣南土地革命斗争序幕。
从1929年1月起,赣南革命斗争得到中国人民大救星毛泽东和红军领袖朱德等的直接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