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论文
评价金庸小说论文

评价金庸小说论文我看金庸小说金庸是香港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
从1955年发表《书剑恩仇录》起,他一共创作了14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作品,恰成一副佳对: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其中,《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作品集武侠小说之大成,成为千百万“武侠迷”手中不释之卷,更使武侠小说阔步进入文学的殿堂,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风靡华人世界,与其宏大而巧妙的艺术构思,高超的写作技巧,渊博的历史、人文知识,勇于创新的精神和长期的艰苦努力是分不开的。
读他的武侠作品,不仅能获得艺术上的享受,了解一些历史、人文知识,更能为其作品中所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感染,所感动。
我认为,他的武侠作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一代大师的风采。
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首先是由一个个忧国忧民的侠客形象组成的英雄群体。
比如《天龙八部》里的乔峰(萧峰),《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神雕侠侣》里的杨过。
这些英雄都以天下为己任,其共性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又不千人一面,而是各有各的性格。
比如郭靖的诚朴、忠厚,嫉恶如仇;杨过的叛逆、聪慧、执着;乔峰的粗犷豪迈。
这些英雄人物集中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侠”的舍生取义、勇赴国难的价值取向。
所谓的“武”,是现实生活中所不存在的或不典型的,而“侠”却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所赞扬的民族精神内核。
所以,人们在读金庸武侠小说的时候,甚至会忘记其中的“武”,而被“侠”所感动,这与他人物塑造上的成功是分不开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金庸笔下的侠,并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有个性,有情感,甚至有缺点的人。
比如《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狂放不羁,《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软弱犹豫,灭绝师太的凶狠和刚愎自用。
读者能感受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优点、缺点,我们都能在身边的人身上看到,这不仅是金庸对武侠小说本身的贡献,同时也是对“侠文化”的贡献。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的后记中曾说:……但小说的主角不一定是“好人”。
金庸 分析 论文

内容摘要根据2007年的“百位华语作家”排名,金庸再次以微弱的票数位居鲁迅之后,排名第二。
为何一个封笔已经30余年的武侠小说作家能够力压巴金,郭沫若等老一辈文学巨匠以及韩寒,郭敬明等时尚新人?金庸的作品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功?作为众多文化产品的核心层,他的作品还能开发出哪些衍生品?金庸的成功能为以后的网络文学提供哪些程式?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
下面我们试图通过对金庸本人,他的文学作品及相关文化衍生品的分析,来得出一些结论。
关键词:金庸文化产品衍生品程式金庸文化产品分析一、“程式中的作者”与符号作为古往今来获得了最多荣誉称号的通俗小说作家,金庸显然是个“程式中的作者”。
程式中的作者,即运用程式、类型来进行文化生产的文化产品创作者。
而金庸则利用自己个性化的创新,为武侠小说这种文化产品类型的配方程式奠基,从1955年创作《书剑恩仇录》到1972年用一部颠覆武侠,将解构主义发挥到极致的《鹿鼎记》封笔,金庸在改造与奠基的过程中从一个在报纸上连载小说的记者成长为一名精通文学创作与政治局势的风流才子。
从符号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金庸两个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武侠小说作者的笔名,它已经拥有了丰富的所指:众多的小说,武,侠,抑或武侠。
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不仅为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名誉效益,也为众多的文化生产带来了巨大的资源。
二、金庸武侠小说的特征与成功之处(一)配方程式与程式配方金庸的文学作品是介于所谓的”精英文化产品“与”大众文化产品“之间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金庸在有意无意间创造了新的程式,并运用这个程式进行文学创作,直至《鹿鼎记》的诞生。
金庸没有使用“仇恨——成长——复仇”的老套模式,而是创造了“仇恨——困惑——醒悟”与“寻找——爱情——困惑——成功或失败”的双线交叉模式,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在一系列机缘巧合之中,记录主人公从一个小人物成长为一代豪杰的过程。
在《天龙八部》里没有采用单一的主人公叙事而是使用多主人公的模式。
金庸论文

金庸主题论一、金庸小说为什么长盛不衰?二、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价值和魅力1、广博而丰富的知识有人指责武侠小说作家不合情理地胡说八道,为了迎合游手好闲人的低级品味,不顾一切的扭曲事实,十分无聊。
其实这观点不免过于主观了。
和大多数文学作品一样,金庸的武侠小说并非凭借杜撰一个个故事。
金庸先生对待创造是十分严肃的。
从他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到最后一部《鹿鼎记》,金庸对每一部小说的创作都下了极大的功夫。
对所用的史料,都有详尽的考证。
例如,《射雕英雄传》在动笔之前,作者便参阅了12卷《蒙古秘史》、《南诏野史》、《元史》、《新元史》、《成吉思汗传》、《皇帝圣武亲征校录注》等大量史书传记。
写《飞狐外传》查阅了《明史》、《明纪》、《明季北略》、《吴三桂演义》等。
《鹿鼎记》的史实则出自《清史稿》、《清代史·世祖出家事考实》、《玉林国师年谱》。
显而易见,读者在欣赏通俗的武侠文艺过程中,文学功底也十分深厚。
他的作品里十分自然地穿插着大量的诗词名句,到处显示着他渊博的知识。
看过《笑傲江湖》的人,大约都对祖千秋与令狐冲论酒的情节记忆犹新。
……祖千秋侃侃而谈道:“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
可见喝梨花酒当用翡翠杯,而喝汾酒则当用玉杯了。
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
”又指一坛酒道:“这一坛关外白酒,酒味是极好的,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气,最好用犀角杯盛而饮之,那就醇美无比了。
须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古人诚我不欺。
”……金庸先生将广博的知识蕴蓄在小说里,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这恐怕和胡说八道拉不上什么干系吧!2、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后序中说:“我写武侠小说是想写人性,就像大多数小说一样。
影射小说并无多大意义,政治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只有刻画人性,才有较长期的价值。
”由此可见,人物形象的创作在金庸小说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笔者或用浓郁的色彩为人物性格上色,或用简单的笔道素描。
论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性与思想性

3.从多种角度塑人物
金庸对人物的塑造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即便是对同一人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塑造,作者也能够从多种角度出发。
例如,为了塑造好慕容复自私虚伪的特征,就从多种角度进行了塑造。
除了大胆的夸张,金庸还擅于用巧妙的衬托来凸现武功的巨大威力。
聚贤庄大战中,各大高手齐聚一堂,人人身怀绝技,但是群豪齐上仍不是乔峰的对手,更加衬托出乔峰登峰造极的武功。
慕容复应当说是武林中的绝顶高手,但段誉用六脉神剑竟打得他措手不及,岂不更衬托了段誉六脉神剑的神奇。
东邪黄药师,北丐洪七公应当说是武林界数一数二的人物,但郭靖在华山论剑时,竟能连克两名高手,不就更加衬托了郭靖的超凡武艺。
善用巧合的关键在巧,目的在和,由曲折巧妙的安排顺理成章的推出合理的结局。使故事的发展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小时候的郭靖又蠢又笨,四岁才开始会说话,六岁仍不知父母姓名。同样的功夫,小托雷看一遍就会,郭靖却是笨拙无比,老也学不会,恨得江南七怪直想主动认输,取消比武。就这样一个木讷愚钝的人竟然成为功夫超群的一代大侠,竟然娶了聪明绝顶的黄蓉。乍一看很不可思议,仔细想想由于郭靖的勤奋刻苦、正直善良和众多名师的指点,最后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论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性与思想性
【论文摘要】武侠小说作为通俗小说的一种,长期以来受到了诸多非议,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凡是以武侠为题材的小说,都是庸俗甚至是低俗的作品。其实武侠小说之所以被认为是难等大雅之堂的消遣娱乐品,真正的原因是自武侠小说产生以来写作者鲜有文豪,精华作品也极少。是金庸的出现使这种长期以来的偏见得到改观,使众多评论家们不得不对武侠小说另眼相看。是金庸证明了武侠小说同样可以步入高雅文学的殿堂,证明了武侠小说同样可以集艺术性思想性于一身。
论金庸《天龙八部》的雅俗共赏-大学论文

目录摘要: (1)一、引言 (1)二、《天龙八部》的雅俗共赏 (1)三、《天龙八部》的高雅体现 (2)(一)天龙八部中的云南大理 (2)1、云南大理的历史文化 (2)2、让人联想翩翩的各色茶花 (3)(二)天龙八部中的灵魂人物 (4)1、大义凛然北乔峰 (4)2、嬉笑人间的段誉 (5)3、真善美的虚竹 (6)四、《天龙八部》的通俗体现 (7)(一)复国立业慕容复 (7)(二)病态爱情游坦之 (8)五、共赏的审美效应 (9)六、结语 (9)注释: (10)参考文献: (10)论金庸《天龙八部》的雅俗共赏摘要:被誉为金庸笔下巅峰之作的《天龙八部》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对立的局面,描绘了武林各派或效忠于本国,或相助于他族,一时间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场景。
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让人印象深刻。
本部小说中人物生动活跃于纸上,情节波澜起伏,武功匪夷所思,既有耐人寻味意境高深的文化思想,又有大众化语言构成的故事情节,从而使更多读者感受到一种雅俗共赏的审美效应。
可谓是兼具优美、通俗之品格。
【关键词】天龙八部雅俗共赏灵魂人物一、引言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
那么,为什么金庸小说人人爱看?这个问题值得研究,金庸小说之妙,在于它雅俗共赏,打破了雅与俗之间的界限,而又超越了这个文类的局限,自成一格,不断求新,大气纵横而又微妙精致,可以使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鉴于写关于《天龙八部》的论文多数以悲剧为主,本文拟从书中所体现的雅俗切入,对比探究其丰富的内涵,通过较系统的论述分析,解读《天龙八部》的雅俗共赏及其蕴含的审美效应等,以便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二、《天龙八部》的雅俗共赏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具有现代精神内涵和文化品味,实现了武侠小说最大限度的雅俗共赏。
金庸小说论文

浅谈金庸小说的“武”不可否认金庸小说是我国武侠小说创作中几近不可逾越的里程碑,而今,有关金庸小说的种种现象确实是值得人们注意玩味的。
作为武侠小说,它必须写出侠士们在实现自己行侠仗义、救民济世的抱负时,如何施展和依靠他们那些超常的奇异的技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武功”。
小说中把“武功”描写的神奇独到,无疑对读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而这正是武侠小说区别于其他小说的独特之处,也是作者大有作为的艺术天地。
在描写“武功”方面,金庸无疑是一位大师。
他花了很大力气来描写武功打斗,而且写得精彩纷呈,变化万千。
最主要的是笔下无数比武较量,却没有一次给人以重复、雷同之感。
武功描写的成功,也是金庸小说之所以迷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庸写武的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一点也不会武功,而是以文人的想象力所创造出来的。
正是因为他不懂武术,就敢于参照前人经验和典籍,施展神奇的艺术想象来自行创造。
他笔下的武功通常很令人咂舌。
例如威猛无比的“降龙十八掌”,使萧峰一个人可以震撼大军;黑风双煞练得“九阴白骨爪”,居然能让手臂突然伸长,手指插进对方的头颅;段誉甚至可以把别人练得内气吸取到自己身上,至于暗器、轻功,更是应有尽有,神乎其神。
金庸笔下的打斗所以这样神异丰富、引人入胜,是因为作者把描写当做是一种艺术创造,充分施展自己的艺术想象的才能。
文学艺术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武侠小说尤其如此。
金庸小说正可以说是成功的驰骋想象,运用各式各样的丰富的生活可能性去描写武功和创造人物,使小说中的武功达到了新的境界。
在看小说时我们不难发现金庸小说,脱离了单纯的打打杀杀,而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例如作者在为“降龙十八掌”取名字“亢龙有悔”“潜龙勿用”“飞龙在天”“见龙在田”“龙战于野”等等,都是从《易经》中借用过来的;“般若掌”的名字源于佛经。
有的可以根据那名字,把大致的动作想象出来,例如“庖丁解牛掌”。
可以说金庸把过去武侠小说里的粗俗的武打描写高雅化、文人化了。
在金庸这里,琴、棋、书、画、诗、文、歌、舞、乃至渔、樵、耕、读,都被融进了武功技击,于是武功描写的途径变得无限广阔,手法变得无限丰富,笔墨变得耐人寻味,成为读者的一种审美享受。
金庸武侠小说论文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类083班 ********* 李宁《射雕英雄传》之郭靖人物塑造《射雕英雄传》又名《大漠英雄传》,是“射雕三部曲”之一,从 1957年至1959年连载于香港《商报》。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中期武侠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金庸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品,它的发表确立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
这部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
很多人都是因为这部小说而成为“金庸迷”的。
1980年广州《武林》杂志首次连载了《射雕英雄传》,金庸武侠小说首次正式进入大陆。
影响巨大。
1983年,黄日华、翁美龄主演的同名香港电视剧上演,《射雕英雄传》更是深入新一代的读者的心。
毫不夸张地说,大陆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铁血丹心》、《华山论剑》、《满江红》的旋律,是他们少年成长过程中无法抹杀的记忆。
作为金庸武侠的优秀作品,小说《射雕英雄传》可以说的东西很多。
民族冲突、民族主义、英雄主义,侠义、爱情、武功等等,可以说包罗万象。
特别塑造了一系列的经典人物形象。
而郭靖是个极成功的人物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
人格:郭靖是个出身农家的朴实少年,而且生性愚钝,说话木钠,跟袁承志差得远了。
他甚至肤色黑黝,面貌平凡,绝对谈不上俏俊。
郭靖写得成功,是因为他的性格清楚稳定,他似乎是正统道德观念及传统侠义精神的化身,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发自自然内心,读者或者不同意他的看法做法,但绝不会不明白他,或对他有所怀疑,“郭靖”这个人物的真实感,大部分来自他朴实而真诚这种特质。
郭靖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格,武功犹在其次,他自小人生目标便十分明确:做个好男儿。
为父亲报仇。
“报仇”这个观念,在现代现实社会当然不容许,但在武侠小说的幻想世界来说,却是基本的道德责任。
在看武侠小说时,我认为不应以现实眼光看“报仇”,而是要从象征的观点看,把“报仇”了解为世俗社会指定的道德责任及权利。
郭靖“报父仇”的目标,根本就是“做个好男儿”,履行社会义务的一部分。
金庸小说研究论文

赏析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傻人福摘要: 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塑造了众多性格饱满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一类被称作“傻人”的人物形象。
然而,最典型的就是三兄弟中智力最低的小和尚虚竹了。
正所谓傻人自有傻人福,正是这个小和尚得到了作者的青睐,使他从少林寺中一个默默无闻的虚字辈小和尚摇身一变成为了灵鹫宫的主人。
这是一种质变,从中能够品味出独到的艺术的魅力,这也成为金庸小说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关键字: 金庸《天龙八部》虚竹傻人福正文:1963 ~1967年,金庸创作了《天龙八部》,在《明报》及新加坡的《南洋商报》上同时连载,成就了金庸小说的另一个高峰。
在金庸小说中,《天龙八部》最独特的就是三个主人公,大理段誉、契丹萧峰、少林小和尚虚竹,三个人的故事通过段誉的传奇经历连贯而成。
所涉及的世界有大理段氏、中原丐帮、少林派、逍遥派、江南慕容氏、西夏一品堂等等,自然有异彩缤纷的武侠世界。
佛曰:人世有三毒,贪、嗔、痴。
《天龙八部》中的诸多人物就是在这三毒之中苦苦挣扎,或喜或悲,恩怨情仇,不得解脱,处处有冤孽,处处有超度。
《天龙八部》中三个主要的人物,都有身世上的大秘密:乔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刀白凤和段延庆一段孽缘的结果,虚竹更奇,是少林寺方丈和叶二娘的儿子。
少林寺方丈德高望重,天下钦仰;叶二娘在“四大恶人”之中,排名第二。
这一男一女,当日事如何勾搭上的,真叫人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
但虚竹之奇,还不止于此。
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奇遇记”。
糊里糊涂救了天山童姥,“学会了天山折梅手”,做了灵鹫宫的主人。
再糊里糊涂,在冰窖里和西夏公主成就了一段良缘。
一切遭遇,落在这个呆头呆脑的小和尚身上,而他居然一切都承受了下来,到头来还是呆头呆脑,看成天下一绝。
虚竹是身不由己的典型,一生至高无上的目的,不过是想在少林寺当一个普通的僧人,命运却安排他成了灵鹫宫的主人,不但统率数百名女人,而且也成了三十六岛、七十二洞的主人,其地位和少林寺的一个普通僧人,完全无法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金庸武侠里的小妖女黄蓉
摘要:金庸小说多妖女,殷素素是“妖女”。
任盈盈是“魔教妖女”,何铁手、蓝凤凰之流自然更是妖女,连蒙古郡主赵敏,也被人叫做“小妖女”。
当然,黄蓉一露面便让郭靖的师父骂称“小妖女”。
对于黄蓉,我对其的评价是:“心思机敏,机智无双,娇俏可爱,古灵精怪,聪明绝顶,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她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女生,是我在金庸的小说中最喜欢的女主角,至于为什么叫她“小妖女”,我想也是有原因的。
金庸小说多妖女,无非是因为金庸小说多美女。
美得惊人而又“来路不正”的女子,活色生香,不肯像淑女那样守本分,太令正人君子抵抗不了,卫道之士就不能不骂以“妖女”了。
从这个角度看,黄蓉当然是“小妖女”。
关键词:黄蓉,妖女,郭靖,精灵古怪
许多人不喜欢黄蓉,特别是《神雕侠侣》中的中年黄蓉,嫌她聪明得过分厉害,有点近乎阴沉。
我却十分欣赏黄蓉,认为是金庸写得最好的女角。
特别欣赏他处理黄蓉从《射雕英雄传》的青春少女到《神雕侠侣》的中年妇人的个性发展。
其他女角大多是形象化的人物,但黄蓉却是活生生的、有优点、有缺点。
会长大。
会变。
会衰老的真人,音容体态历历在目,思想个性贯彻分明,熟读这两套小说,觉得了解黄蓉的一生,这是在金庸成功的角色中也不可多得的。
写黄蓉的笔触之准确,不像创造一个角色,倒像描述一个作者很熟悉很喜爱的人。
其实,黄蓉没有什么“厉害”;除了特别聪明美丽之外,她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女子。
少女时爱玩,遇到了喜欢的少年郎,
但愿与他日夜相从、一生厮守,一心要嫁给他做妻子。
结婚之后,又一心助他事业成功,为他养儿育女。
她可没有什么胸怀大志,不过事事以丈夫为重。
为儿女操心。
即使论聪明才智,黄蓉的聪明才智也只限于心思敏捷。
记性特别好而已。
诗词歌赋。
对联谜语她过目不忘,武功算术一点即通,但她没有超凡的智慧,一灯大师的禅机她便茫然不知所对。
她不够耐性。
缺乏恒心,也不见得特别有同情心,南琴的凄凉、穆念慈为情所困,她只觉好奇好玩。
(金庸说,聪明的人未免缺少同情心。
)直至与郭靖无奈分离,才开始了解愁滋味,是失意苦难强迫黄蓉长大的。
但黄蓉就是娱乐性强。
特别喜欢她在岳王庙拆穿欧阳锋和杨康在桃花岛杀江南六怪那段情节,由她在柯镇恶手掌心写:“告我父何人杀我”开始,到逼欧阳锋让终于明白了内情的柯镇恶走,分析推理,步步洞悉先机,紧张刺激,像看最曲折奇情的侦探小说。
但这段己开始见黄蓉以机智面对凶险。
不复只轻松斗智,渐渐踏入后来《神雕侠侣》的“智者虑”的苦涩境地。
精灵娇美的黄蓉,为什么乐意嫁与既笨拙而又不见得长得多俊的郭靖?一个解释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这个解释,等于说情之为物没有什么可解释的。
有一个新派解释是,黄蓉就是看中了郭靖笨,容易控制,不怕他闹花样,这又未免太理性了。
黄蓉初识郭靖,不过盈盈十五,刁蛮任性,父亲又大有来头,她才不怕被什么人欺负。
而且她不但任性,更是痴情,真的是一往情深。
发现郭靖原来已是“金刀附马”时,她对父亲说,他另娶别人,
我也要另嫁别个;他心中只有我,我心中也只有他,我是你的女儿,别人不高兴也拿我没法,但是他这样对我,我也活不到多久。
黄药师见女儿眼神是缠绵万状,难舍难分,知道情根深种,根本无可挽回,只能陪她伤心。
不是的,黄蓉是真心爱慕依恋郭靖,若要解释,那也毫无难处。
一般男以色爱女,女子爱男子,却是基于道德或本领上的崇拜,郭靖觉得蓉儿“说不出的可爱”,但黄蓉爱郭靖,是因为“世间上不可能有比他更好的人了”,是因为他是好人,是君子,是个有清楚原则而严格遵守这些原则的人。
甩一点现代心理学的术语说,郭靖是黄蓉的道德范畴,他给黄蓉的,是她一向匮乏的精神上的安全感,换句话说,郭靖是黄蓉心底渴望的“父亲人物”。
黄药师与女儿的关系,素来是好友的关系多于父女的关系,尤其是妻子早死,女儿便在精神上代替了妻子的地位;他教她学问武功,与她谈诗论文,但从不以父亲地位管教她。
正因为关系是这样,他才对郭靖诸多不满,其中有许多是喝醋成分,到后来郭靖黄蓉结婚生子,他更看不入眼,不但与他们疏远,跟杨过谈起黄蓉,还是十分酸溜溜的。
但是黄蓉不是“小东邪”,个性上她只是个寻常女子,跟郭靖过着“正常”的家庭生活,接受他的道德伦理价值,同时得到社会接受,她十分满足乐意,她要人间的快乐,不要孤标傲世,黄药师对她失望,那也没有法子。
黄蓉为什么跟郭靖好。
即使看《射雕英雄传》不明白,看《神雕
侠侣》也会明白。
杨过是黄蓉的翻版,这个金庸已多次暗示过,黄蓉自己也再三说了出来,一般的刁钻古怪,聪明伶俐,痴情任性,一个是娇美无倚,一个是清秀俊俏,所不同的,是两人的身世。
黄蓉初识郭靖时扮成个肮脏褴褛的小叫化,杨过根本就与小叫化差不多。
黄蓉后来约郭靖到湖边相见时,恢复她本来面目,郭靖只觉她宛若仙子下凡,黄蓉说,她穿这样的衣服,人人都会同她好,但她扮作小叫化的时候他待她好,那才见得是真心。
杨过的小叫化可不是扮的,无怪人人都待他不好,黄蓉与杨过的分别基本是这样。
黄蓉与杨过这样相似的人,为什么一直关系十分差?金庸说成是中央隔了个杨康的阴影,其实不是的,真正的原因是爱的基础在于信任,而两个心比比干多一窍的人要互相信任,真是难乎其难。
聪明人可以看到一百个怀疑的理由,而信任往往不是建立在理性的考虑之上。
黄蓉与杨过在桃花岛有过一次真情流露的交流,是黄蓉不知为了什么缘故,对杨过坦白诚恳他说,她知道他有许多事瞒着她,不过她很了解,因为自己小时也是一般怪僻。
杨过大是感动,在她怀里哭了起来。
这就是以爱报信任的自然反应。
可惜,信任没支持多久,杨过一见傻姑,逼问出杨康死因,马上认定黄蓉是杀父仇人,而对他种种好处,都是别有用心。
傻姑断续不全的话又怎信得过?杨过是个聪明人,纵然偏激,也必能问得明白,但是由于一早便对聪明的黄蓉不信任,所以一想到她存心作假,便坚信已找到答案。
聪明人太聪明时,就会草木皆兵,没有人可信任,因此,也没有人可以爱,但偏是黄蓉杨过都是极需要爱的人,因此碰上一个全心
全意爱自己的率直的人、笨人,因其笨而可信任,便如获救星,一心相爱,到死相随。
郭靖是笨人,小龙女是笨人,杨过爱小龙女而黄蓉爱郭靖,黄蓉与杨过始终不能相亲相爱,就是性格的关系。
数年前看过倪匡先生批评黄蓉,他说,少女时代的黄蓉那么可爱,一到中年就非常不可爱了。
我很不同意,纳闷了几年,老是想翻案,一直想到现在,忽然明白,原来中年黄蓉果然不可爱。
一灯大师赞美中年黄蓉大智大勇,怎样叫做“智”,似乎不必解释了,但是“勇”是有多种的。
不知畏惧的“当头勇”,被萧伯纳在《兵器与军人》之中挖苦得不成样子,比较值得敬佩的是感到恐惧仍不退缩的勇。
郭靖听见都史拉豹子去找拖雷,要去叫拖雷逃,韩小莹问他怕不怕连他也吃掉,他说:“我怕。
”韩小莹问:“那你去不去?”郭靖答:“我去。
”就是这种勇。
这种勇气,是感情鼓励之下的勇气。
第三种勇,是经过理性分析策划而后采取行动的勇。
黄蓉为了取得仅存的情花解毒丹去救杨过性命,说服裘千尺打她三枚枣核钉,若然她不闪不避不格接了,裘千尺便把丹药给她。
这枣核钉十分厉害,黄蓉虽是策定计谋,但仍须冒性命之险进行。
一灯大师赞她大智大勇,就是指这种勇。
另一次是她潜下绝情谷底的寒潭去寻杨过。
虽说黄蓉水性最好,但其时她已年近五十,而潭底有什么凶险,谁也不知,她再三尽力潜至可潜到的最深处,以致上来时头发也结了薄冰,不可谓不勇敢。
这种沉着的勇,并不逊于第一,二种勇,刚相反,把危险看得清清楚楚而全力以赴,需要的勇气更大。
然而,需要最大勇气的勇,也
是最没有人感激欣赏的勇。
黄蓉两番舍命救杨过,他何尝感动?又有多少读者感动?倒是傻里傻气的乱打一通,无端一齐送命,大家都感到敬仰无比。
快意无比。
说破了。
原因也很简单,人心底最害怕的是自己太过渺小无力,居然有人不顾后果拼命为自己做一件事,那就证明自己重要,有左右别人行动的力量。
令人放弃理智的力量,常常使自己有这种胜利感的人自然十分可爱,黄蓉连面对生死都由理性控制,当然极“不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