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概况

合集下载

蒙古族

蒙古族
蒙古族
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要民族之 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 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 除蒙古国外, 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 集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 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 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 语言为蒙古语。其中, 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 上居住在中国境内。 上居住在中国境内。位于俄罗 斯西南方的一块是卡尔梅克人。 斯西南方的一块是卡尔梅克人。 蒙古”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 中的一个部落名称。13世纪初 中的一个部落名称。13世纪初 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 了蒙古地区诸部, 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 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 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 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 民族名称。 民族名称。

蒙古族的语言
蒙古族拥有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族, 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现在通 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 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 文。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 致可相通。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 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 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 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评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 的重要医学发明。
蒙古族的信仰
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成纪司汗 【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直到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 成吉思汗】 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 幸上都时,都由萨满教主持祭祀。成纪司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采取了兼容并 蓄的政策。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蒙哥汗时期, 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 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 建寺活动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国师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 王子等多人灌顶。佛教取代了萨满教在宫廷里的地位。但佛教的影响仅限于蒙古上 层统治阶级,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萨满教。 16世纪下半叶,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阿拉坦汗】迎进了宗喀巴的藏传佛教格 16世纪下半叶,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阿拉坦汗】 鲁派。1578年俺答汗【阿拉坦汗】 鲁派。1578年俺答汗【阿拉坦汗】和达赖三世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会面,召开法 会,在法会上索南嘉措被俺答汗【阿拉坦汗】 会,在法会上索南嘉措被俺答汗【阿拉坦汗】封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 嘛”,达赖喇嘛称号由此产生。此后,在明、清两朝的支持和提倡下,藏传佛教在 蒙古地区兴盛起来。但萨满教在东部地区以祭祀、占卜、治病活动形式不同程度地 幸存了下来。 在清政府倡导下,整个蒙古地区大造寺院,雕刻佛像,绘制壁画,铸造神像以 及各种金属工艺随之发展起来,宗教气氛,风靡一时,喇嘛教在蒙古地区成了麻痹 人民,驯服人民的力量。 祭祀:

蒙古民族历史概况

蒙古民族历史概况

蒙古民族历史概况蒙古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和自治民族。

蒙古民族在繁衍生息、兴盛发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俗。

一、族源与族称(一)蒙古民族族源蒙古族起源于东胡系诸部族。

即包括东胡、鲜卑、契丹、室韦——达怛。

东胡人大约与匈奴同时见于史乘。

东胡,是华夏人对当时内蒙古东部地区族属相同或相近的各部落的总称。

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征服了东胡人,把他们划归左贤王统治。

东胡人及其后裔的居地大体上就是内蒙古东部地区。

从昭乌达沙漠到额尔古纳河流域,是以东胡人和他们的后裔——鲜卑、后来的契丹、室韦——达怛人为主体的语言相同或相近,地域相连,风俗习惯也相似的各个部落的居住地。

东胡后裔鲜卑人乘匈奴的衰败,占据了蒙古高原,强盛一时。

“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人进入内地,并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秦、南凉等几个割据政权,后来拓跋鲜卑统一了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王朝。

7世纪以后,进入内地的所有鲜卑人最终同化于汉族之中。

在鲜卑人迁进内蒙古西部地区和内地以后,北魏时期在东胡故地居住的主要有契丹和室韦人。

契丹人属于地道的蒙古人种。

起初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共有八个部落。

他们在内部的争战、唐朝和突厥的统治、同邻族的战争中改变自己民族学面貌。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辽王朝后,其统治遍及蒙古高原,许多部落都向辽王朝称臣纳贡。

1125年辽亡于金,而辽宗室耶律大石又在中亚建立了西辽国。

这样,契丹人大部分同化于汉族以外,一部加入了形成中的蒙古族。

室韦——达怛人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东西、额尔古纳河与黑龙江两岸。

史籍称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室韦”。

6世纪时,室韦——达怛人分为五大部,曾受突厥的统治,后与唐朝保持密切关系。

室韦、达怛这两个名称在汉籍中可以互通互易,所以,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室韦——达怛人。

唐朝时,称室韦为“十三姓达怛”。

室韦——达怛人的语言,保持东胡后裔语言的特点和方言,这种语言和方言,叫作原蒙古语。

蒙古族背景资料蒙古族背景资料 I

蒙古族背景资料蒙古族背景资料 I

蒙古族背景资料蒙古族背景资料I(2006-06-27 16:27:28)蒙古族历史悠久。

其源于大约公元7世纪的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讷河)东岸的古老部落。

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音译名。

9世纪蒙古部落西迁到蒙古高原,与居住在那里的突厥语族的居民融合、繁衍,分化出很多氏族。

13世纪,以铁木真为首的蒙古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凭其军事才能,削平各部,统一草原,并于1206年被选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

随后成吉思汗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把势力扩大到中亚和南俄罗斯。

横跨欧亚的汗国,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

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自立为汗,1271年改国号为“元”,后灭南宋,统一中国。

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亡,蒙古统治集团退回蒙古高原,为争夺汗权,战争不断,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明朝末年,女真贵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势力逐渐强大,建后金国。

漠南、漠北、漠西及新疆、青海等地的蒙古各部先后归顺金国(即清朝)。

1911年生活于漠北的喀尔喀蒙古宣布独立,后受十月革命的影响,进行革命,于1924年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开发和保卫北部边疆作出重要贡献。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乌兰夫为首的优秀青年投奔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们发动农牧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创造了独贵龙等传统革命斗争形式,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1947年5月1日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面积120万平方公里,人口2162.6万,其中蒙古族有337.5万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

历史人物成吉思汗(1162-1227)即元太祖。

蒙古古代大汗,气颜·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又作帖木真。

出身贵族。

少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部人毒***,所属百姓离散,随寡母度日,屡遭艰险。

后得到克烈部汪罕支持,收集其父旧部,招致那可儿(伴当),逐渐恢复实力。

蒙古族简介演讲稿范文

蒙古族简介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蒙古族。

蒙古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以及相邻的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等地。

蒙古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一、历史渊源蒙古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

据史书记载,蒙古族的祖先最早居住在今天的蒙古国境内。

公元12世纪,蒙古族逐渐崛起,经过几代英雄的征战,最终在13世纪由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的建立,使蒙古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之一。

二、民族特色1. 语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口较少的语言之一。

蒙古文字是在13世纪由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所创,称为“八思巴文”。

2. 民俗风情蒙古族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如那达慕大会、摔跤、射箭、赛马等传统体育活动。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都会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

此外,蒙古族的饮食文化也非常丰富,羊肉、奶制品是蒙古族人民餐桌上的常见食物。

3. 信仰宗教蒙古族信仰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

许多蒙古族人民都会到寺庙进行朝拜,祈求平安。

三、文化传承蒙古族文化传承了丰富的历史、艺术和传统。

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

蒙古族民歌、舞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草原的旋律”。

四、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蒙古族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旅游业、畜牧业、加工业等产业在蒙古族地区蓬勃发展,为当地人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总之,蒙古族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民族。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让我们共同祝愿蒙古族人民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少数民族介绍-蒙古族

少数民族介绍-蒙古族
• 玉出汗擅长墨竹画:《风烟翠图》 • 也先帖木儿:《山水壁画》 • 伯颜守仁:《竹石图》 • 张彦辅:《江南秋思图》 • 张彦辅:《江南秋思图》 • 布颜图:《潇湘图》
蒙古族的文学
蒙古族文学历史悠久,神话传说、英雄史 诗和歌谣祝赞等,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氏 族社会和奴隶制初期部落民的渔猎畜牧业 生产,原始部落之间激烈频繁的征战,以 及古代劳动者渴求征服自然力和社会邪恶 势力的理想和愿望。
骆驼,性情温Leabharlann ,易驯服,耐饥渴,耐 寒暑,善跋涉,能负重。 既产乳、肉、 绒毛,又可役用,一身兼有四种用途, 是其它家畜所不及的。 内蒙古西部地 区骆驼很多,蒙古语称它为“特莫”, 是牧民们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 可骑乘、可载货。
勒勒车,古称“辘轳车”、“罗罗车”、 “牛牛车”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 交通运输工具。 这种车车身小,但 双轮高大,直径一般均在一米五六 左右。
长调民歌
好来宝
乌力格尔
马头琴
蒙古牧民在长期游牧劳动 好来宝,又作“好力宝”。 中创造了长调民歌形式, 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 用以抒发情感,表现游牧 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 生活。 长期流传过程中, 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 长调民歌已形成完整的体 “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 系,包括草原牧歌、赞歌、 大约形成于公元十二世纪 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 前后。 不同歌曲种类。
• 英雄史诗:《勇士古那干》《江格尔》 • 史传文学名著:《蒙古秘史》 • 民间叙事诗:《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 抒情歌谣:《母子歌》
蒙古族的舞蹈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省 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 蒙古民族的 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 联系。
• 蒙古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 由于长期生活在 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 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牧民们在生活中创 造了大量的音乐舞蹈,比如“挤奶舞”、“筷子 舞”、“盅碗舞”,其中最著名的是“安代舞”。

蒙古族简介及详细资料

蒙古族简介及详细资料

蒙古族简介及详细资料基本信息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要民族之一,是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区和国家的主要民族之一。

蒙古族蒙古人自称“蒙古”(Mongol)。

“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或“永不熄灭的火”,别称:“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人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蒙古”等。

蒙古人是东北亚主要种族之一,集中居住外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自治区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等地区。

蒙古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

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详细资讯人口全世界为1000多万人。

中国的蒙古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在新疆、河北、青海、甘肃,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鄂温克族(2万7千人)和土族(24万人)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中国蒙古族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辽宁70万、吉黑70多万、内蒙古蒙古族人口417万;蒙东就有340万其中云南有5000余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蒙元(拖雷汗国)初年随忽必烈大汗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人后裔。

通海蒙古人从祖国西北大草原来到云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凤山脚下,已有740多年的历史。

蒙古国的总人口大约有280万人(2006年7月统计265万人),其中80%是喀尔喀蒙古人。

俄罗斯有大约100万蒙古人。

有在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约40万人)、鄂温克族(在俄国被认为是蒙古人的一支)(约3万人在俄国)、卫拉特人【含卡尔梅克人(Хальмгуд)17万和杜尔伯特人(Dörbed)】,在原来为清帝国外蒙古唐奴乌梁海的图瓦共和国的图瓦人。

蒙古族简介

蒙古族简介

蒙古族简介蒙古族,现有人口4806849人。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

“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

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洁白的蒙古包“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

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

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

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

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

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

搬迁简便。

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

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介绍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介绍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介绍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介绍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引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拥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在这么多民族中,蒙古族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

本文将介绍蒙古族的来源、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

一、蒙古族的来源和分布蒙古族起源于中亚蒙古高原,是蒙古帝国的创始民族。

蒙古族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同时也有一部分分布在蒙古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

他们是中国第二大民族,人数约为620万人。

二、蒙古族的历史蒙古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纪的蒙古帝国时期。

蒙古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曾统一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蒙古族在其建立和扩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后来,蒙古族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如被清朝统治、外族入侵等,但他们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传统。

三、蒙古族的文化1.语言:蒙古族拥有自己的语言,是蒙古语族的代表。

蒙古语有古典蒙古语、内蒙古蒙古语、外蒙古蒙古语等不同方言。

蒙古族的文字是以蒙古文为主。

2.服饰: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以“袍”为主,男性通常穿长款的外蒙古长袍,女性则穿蓝、黄两色相间的蒙古族民族服装。

3.美食:蒙古族的饮食以牛羊肉为主,喜欢烤肉,特别是烤全羊。

蒙古族的奶制品也非常有名,如奶茶、奶酪等。

4.音乐舞蹈:蒙古族有丰富的音乐和舞蹈文化。

蒙古族的呼麦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富有草原牧民的豪放和自由。

5.节日:蒙古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那达慕大会等。

春节是蒙古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举办盛大的祭祀和庆祝活动。

四、蒙古族的传统习俗1.游牧生活:蒙古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游牧,以畜牧为主。

他们长期居住在草原上,依靠放牧和狩猎为生。

游牧的生活方式影响了蒙古族的文化和社会组织。

2.包衣氏:蒙古族婚礼的一个独特习俗是“包衣氏”,即新郎家族送细雁给新娘家族。

这象征着新郎家族对新娘家族的尊重和承诺。

3.马球:马球是蒙古族非常重要的传统体育运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比赛项目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中国少数名族之一。

最初为室韦一支,与东胡、鲜卑、契丹、室韦有渊源关系。

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新疆、黑龙江、青海、河北、河南、甘肃等省区亦有分布。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文字。

主要从事农业和牧业。

新中国成立前,牧区主要是牧主经济,部分残存着封建领主制度;农区主要是地主经济,此外还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多信仰藏传佛教。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其后,忽必烈建立元朝,并加强对西藏直接管辖和对台湾、澎湖的管理,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版图。

清时建立“盟旗制度”,近代与汉族一起反帝反封建。

北伐战争时期,开展工农运动与武装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在内蒙古大青山和伊克昭盟一带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在解放战争中,建立了蒙古骑兵部队,参见辽沈、平津战役。

1947年建立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单独建立了两个自治州、七个自治县,并与藏族、满族分别联合建立了一个自治州、一个自治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