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中深水输送概念[1]

合集下载

世界深水油气田水下技术应用研究

世界深水油气田水下技术应用研究

统开发, 平静的海底为水下生产设施提供了良好的
相泵组, 电力由 Gullfaks C 平台提供。
响, 而且节约了大量投资, 对高纬度寒冷地区油气
井口回压, Statoil 公司预计能够把采收率从 49%提
低温海底输送湿天然气, 通过井口加注防冻液降低
1 2 北极地区水下井口回接距离最长的深水气田
度传感器和湿气流量计等。
Fig 1 Subsea production system of Tordis Oilfield
除砂器, 与回注水一起注入地层, 特殊情况下也可
上设有远程控制阀门, 阀门直径较大, 可保证天然
该海域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常年不结冰, 但是海
以与油气一起混输到 Gullfaks C 平台进一步处理。
shore oil and gas fields In⁃depth analysis has been conducted on eight typical oil and gas fields for application of
subsea technologies, including Tordis, Snohvit, BC - 10 ( Parque das Conchas ) , Cascade⁃Chinook, Perdido,
1 深水油气田水下技术进展及应用
1 个采用全水下系统开发的海上气田。 该气田没有
1 1 世界 第 1 座 采 用 水 下 分 离 增 压 技 术 的 油 田
———Tordis
[3]
Tordis 油 田 位 于 北 海 挪 威 一 侧 Tampen 区 的
34 / 7 区块内, Statoil 公司拥有 28 22% 权益并担任
油气工程技术发展到今天, 已经形成了很多分支,

科技成果——深海海底管线卷管式铺设关键技术

科技成果——深海海底管线卷管式铺设关键技术

科技成果——深海海底管线卷管式铺设关键技术成果简介海底油气资源开采包括探油、采油、运输等三大环节,海底管线是油气运输重要手段,目前深远海海底管线的铺设技术是制约我国深远海油气资源开采利用的关键瓶颈之一。

海底管道是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须采用深水铺管作业船及船载铺管设备进行安装。

目前国内还不具备该类工程船舶的设计能力,深水海底管道铺设技术的研究也刚刚起步,现有工程设计能力、设备状况和作业能力等都不能满足我国开发深海油气资源的战略发展要求。

因此,对深水海底管道铺设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符合我国石油工业向深海进军的战略要求。

卷管式铺管法是一种在陆地预制场地将管道接长,卷在专用滚筒上,然后送到海上进行铺设的方法。

卷管式铺管法铺设效率高、费用低、可连续铺设、作业风险小。

卷管式铺管船既可以用于深海,也可用于浅海,但是管道直径不宜过大。

一般而言,因受自身承应力的限制,用于卷管式铺管的而言,因受自身承应力的限制,用于卷管式铺管的钢质管管径最大不能超过406.4mm。

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已有少数卷管式铺管船突破了这个限制。

国内尚没有自主开发的卷管式铺管系统,由于核心技术的封锁,必须走消化吸收、自主研发的道路。

在缺乏设计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开展实验室模拟试验工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卷管式铺管过程甄别核心影响因素,为自主设计研发卷管式铺管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1、开发大型的整管弯管模拟装置,能实现多次反复弯曲,建立管道反复弯曲大变形能力的测试方法;2、研究确定大变形管道的焊接方法,开发高效焊接工艺;3、研究管道焊接无损检测技术;4、研究大变形焊接管道的性能评价方法,建立基于应变的工程临界评估技术。

针对深海油气输送管道“卷管式”铺设,技术成果形成集焊接、检验、安全性评估为体系的大变形管道成套高效焊接解决方案。

卷管式铺管法铺管效率高,费用低;适合于深水区域的管道铺设;卷管最大管径为457.2mm,最大作业水深可达1800m。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

盛世石油科技技术培训材料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1.泵挂深度——抽油泵在井内的下入深度;有杆泵泵挂深度为井口悬挂器到固定凡尔的深度,电潜泵泵挂深度为井口悬挂器到分离器入口的深度。

2.边水——油(气)藏含油(气)边界以外的油(气)层水。

3.表层套管——为防止井眼上部地层疏松层的跨塌和上部地层水的渗入以及安装井口防喷器装置而下的套管。

4.表观粘度——也称视粘度。

在恒定温度时某一速率下,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值。

5.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

具有气泡、乳化、增溶、湿润反转和洗涤等重要作用。

6.波及系数——注入驱油剂所触及到的油藏部分和整个油藏的比值,使用中一般又分为面积波及系数、垂向波及系数和体积波及系数。

7.捕集残余油——经一次或二次采油后,油以不连续的泡滴状或油脉形成被湿润的驱替水所包围的残余油。

8.不压井作业——采用特殊设备和工具,不使用压井液就能正常起下井内管柱的作业。

9.采出程度——油藏开采过程中,某一时刻的累计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10.采气井口装置——气井完井以后,用于控制气井开、关,调节压力和气产量的装置。

也叫采气树。

11.采收率——油(气)田废弃时,累计采出油(气)量占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率。

12.采液速度——年产液量与油田地质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13.采油(气)速度——年产油(气)量占油(气)藏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14.采油平台——为开发海上油田所建造的平台,有以安装采油工艺所需的设施。

有无人平台和有人居住采油平台两种。

在陆上丛式采油井场有人也叫采油平台。

15.采油(液、气)强度——单位厚度油层的日产油(液、气)量。

16.采油曲线——油田或油井产量、地区压力、流动压力、油气比、含水量、开井井数、工作制度等开采资料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它反映油田或油井生产状况及变化情况。

17.采油树——亦称井口生产装置。

安装在生产井口的阀门、管汇和控制设备的总称。

18.残酸——酸液被挤入地层向其深度流动的过程中浓度低到3%以下时的酸液。

水下采油树在深海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水下采油树在深海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水下采油树在深海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摘要: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陆地上油气资源的匮乏,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油气资源丰富的海洋。

我国海洋疆域十分辽阔,同时其中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尤其在我国南海,其油气蕴藏量约占我国陆地油气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故在世界上享有“中国的波斯湾”之美誉。

但是,在各种不稳定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在海洋上的油气开发并不尽如人意。

其中,科技因素的制约最为关键。

水下采油树技术作为深海采油气最为合理的方式一直以来被国外先进科研机构掌控着。

在笔者看来,深海油气田开发注定将以水下采油树技术为主导。

因此,我国想要在深海采油中取得突破必须攻克水下采油树这一难题。

在此,笔者通过调查整理介绍了水下采油树在深海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我国水下采油树技术的进步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

关键词:水下采油树;油气田开发;发展趋势前言我们国家的海洋油气开发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了。

但是,开采的范围大部分还仅仅局限于近海区域,对于深海油气的开发不是很理想。

当前世界海洋油气开发领域大多数对深海的标准定义为三百米。

而我国超过深海标准的海域有近一千五百万平方千米,但是由于技术原因至今仍有很大一片区域并未勘察到位。

随着一个个技术难题的攻破,我国未来的深海油气田的开发事业必将面临一个鼎盛的时期。

1.水下采油树的种类和特点众所周知,在深海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水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这其中包括水下采油树、水下控制系统、原油输出管道、跨接管、水下分离设备等等。

其中又以水下采油树最为关键。

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一台水下采油树诞生始,至今已有大约五十年的历史。

水下采油树经过近五十年的研究发展,从开始时实用水深仅三十米到现在实用水深近三千米。

从不足到完善的过程中,水下采油树也产生了许多种类令水下采油树的实用性得到了最大的提升。

在世界油气开发领域把这些不同种类的水下采油树大致分为两大类。

1.1按照采油树工作方式来分由于世界各地的水域环境不尽相同,因此,人们研究出各种适用于不同环境的水下采油树。

油田注水系统详解

油田注水系统详解
*
3.1 水处理剂
第三部分
3.1.1 注入水处理的内容
添加标题
不管对何种水源都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处理。
01
添加标题
缓蚀、防垢、杀菌和清除机械杂质等。
02
添加标题
具有缓蚀、阻垢、杀菌等直接作用的药剂称为主剂。
03
添加标题
起间接作用的辅助药剂,称为水处理的助剂。
04
*
3.1.2 水处理主剂
简单的无机化合物:
*
3.3 低渗透油田注入水水质标准
*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颁布了低渗透油层注入水水质标准,主要指标如下: 悬浮物含量≤1mg/L; 固体颗粒直径≤2μm; 腐生菌含量≤102个/L; 硫酸盐还原菌含量<102个/L; 膜滤系数≥20; 总含铁量<0.5mg/L; 溶解氧含量≤0.05mg/L; 平均腐蚀率≤0.07mm/a; 游离二氧化碳含量≤10mg/L; 硫化物(二价硫)含量≤10mg/L; 含油量≤5mg/L。
*
4.3 水质物理性质监测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注入水水质。
将这些数据结果绘制成曲线图,观察沿流程各个位置上有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水质的浊度、含油量、温度、氧浓度、细菌等项目尽可能进行检查和测定。
*
5 注水加压系统
*
6 注水分配计量系统
该系统是在配水间。 它把注水站所供的高压水,通过一组高压分配管汇,再通过高压计量水表计量出注入水量。 最后引流到注水井中。
4 水质监控
*
4.1 水质监测路线
注水系统水质监控,以观察水处理的实际效果。 沿着水处理流程从水源开始,通过注水系统各个部位,直到注水井井口。 对选定的取样点定期取样分析,并取得有关数据。

海洋天然气开采中的深海油气田开发项目管理考核试卷

海洋天然气开采中的深海油气田开发项目管理考核试卷
A.沟通
B.协调
C.决策
D.竞争
10.以下哪项不是深海油气田开发项目的技术创新方向?()
A.提高开采效率
B.降低生产成本
C.减少环境影响
D.提高陆上油气田产量
11.在深海油气田开发项目中,下列哪项不是项目风险的主要来源?()
A.技术风险
B.市场风险
C.政策风险
D.人员风险
12.以下哪项不是深海油气田开发项目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A.投资大
B.风险低
C.技术要求高
D.环境影响大
2.下列哪项不是深海油气田开发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A.项目进度管理
B.项目质量管理
C.项目成本管理
D.项目环保管理
3.在深海油气田开发项目中,下列哪项技术不是关键核心技术?()
A.深水钻井技术
B.深水油气生产技术
C.深水油气输送技术
D.煤层气开采技术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概率分析
D.敏感性分析
19.深海油气田开发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哪些?()
A.污染防治
B.生态补偿
C.环境监测
D.清洁生产
20.在深海油气田开发项目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项目的可持续性?()
A.资源耗竭
B.环境影响
C.社会责任
D.经济效益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A.可行性研究
B.环境影响评价
C.经济效益分析
D.技术方案选择
11.以下哪些是深海油气田开发项目应急预案的主要类型?()
A.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B.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C.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中的基础应用探讨

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中的基础应用探讨

海 洋工程界通常认 为 30i 0 n以上为深水 , 5 01 1 0 1 3 以上为超深 水 。 目前世 界 上最深 的海 洋 油气 田开 发
海油气开发 的基 础结构型式 , 于推动我 国深水油 气 对 田工程设施及 基础 的前 期研 究 和工程 设计 具有 参 考
价值 。
已超过 250m。开 采水 深 的逐年 推 进 , 得各 类平 0 使
关键词 : 深水油气 田; 浮式生产系统 ; 水下生产系统 ; 基础型式
中 图分 类 号 :E 4 T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D I1 .9 9ji n 10 — 362 1 .4 07 O :03 6/. s.0 8 2 3 .0 10 .8 s
The a pl a i n f f u da i n p i to o o n to s c i e pwa e i a a ed e eo m e t e g ne rn nd e t r o l nd g s f l d v l p n n i e i g i
WAN ii H0 Jni P G Lq n , U il , ANG R n L U n x e n a 。 I Do g u

(.C O CR s r et , e n , 007 hn ; 1 N O ee c C n r Bi g 102 ,C i ah e i f a
v lpme n t e S uh i a S a eo nti h o t Ch n e .
Ke r s e p ae i a d g s d v lp n ;f a ig p o u t n s s m ;s b e rd cin s s m ; o n ain tp y wo d :d e w tro l n a e eo me t l t r d ci y t o n o e u sap o u t yt o e f u d t y e o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技术研究热点问题解析考核试卷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技术研究热点问题解析考核试卷
C.分离过程需要借助微生物
D.分离过程无需任何外部能源
7.以下哪种因素可能导致海洋油气开发中的井壁失稳?()
A.高温高压
B.低密度钻井液
C.高渗地层
D.水平井设计
8.下列哪项措施可以降低海洋油气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风险?()
A.提高钻完井速度
B.减少平台设备数量
C.采用环保型钻井液
D.增加开采深度
9.以下哪种材料常用于海洋油气开发中的管道铺设?()
A.可以保护井壁稳定
B.可以防止油气藏污染
C.可以提高钻井速度
D.仅用于陆上油气开发
(以下为其他题型,本题未要求,故省略)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海洋油气开发中,提高油气藏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哪些?()
A.注水开发
B.气驱开发
13.以下哪些设备常用于海洋油气开发中的钻探作业?()
A.旋转导向系统
B.钻井平台
C.钻头
D.钻杆
14.海洋油气开发中,关于深海油气开发的挑战,正确的有哪些?()
A.高温高压
B.低温
C.远离陆地
D.技术复杂度高
15.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海洋油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A.使用环保型钻井液
B.严格执行废物处理规定
1.海洋油气开发中,提高油气藏采收率常用的方法有:注水开发、_____开发、热采技术和化学驱油等。
2.海洋油气开发中,海底油气生产系统通常由井口设备、油气分离装置、_____和海底管道等组成。
3.在海洋油气开发中,地震勘探技术对于油气藏的_____和评价至关重要。
4.为了保护海洋环境,海洋油气开发中应使用_____型钻井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3期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中深水输送概念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子课题“西非深水海上典型油气田开发工程模式研究”(2008ZX05030-05-05-03)!!!!!!!!!!!!!!!!!!!!!!!!!!!!!!!!!!!!!!!!"!!!!!!"!!!!!!!!!!!!!!!!!!!!!!!!!!!!!!!!!!!!!!!!"!!!!!!"何宁1;王桂林2,段梦兰2,李婷婷2,冯玮3,刘太元3(1.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45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海洋油气研究中心,北京102249;3.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北京100027)摘要:海上油气的勘探与开发已经转向深海,深水油气管道是深水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面临诸如流动保障、高温高压和低温环境等技术难题。

文章着重介绍了国外在深水油气田开发中应用的中深水管道输送概念,包括Trelline 方案和GAP 方案(重力驱动管道),论述了它们的技术特点,列举了一些应用实例,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深水开发;油气管道;中深水;概念设计中图分类号:TE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206(2010)03-0033-050引言深水油气田开发是当前海上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发展趋势,随着大型海上深水油气藏的不断发现和深海开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海上油气的勘探与开发正在由浅水向深水的方向转移。

当前,深水油气田开发最活跃的地区是墨西哥湾、巴西海域和西非海域,而西非被认为是深水开发最具前景的地区。

在深水和超深水条件下,深水油气田的开发将面临许多技术挑战,如流动保障、水下生产系统、立管系统、水面生产结构、输送系统等的技术问题。

深水油气田的开发对油气管道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如流动保障、低环境温度、高温高压(HP/HT )等。

对生产或注入立管、钻井立管、完井或修井立管以及不同类型混合立管等的设计和安装的要求也极高。

目前,我国深水油气田开发也处于紧张的计划筹备中,已经开展了深水油气田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为我国深水油气田的开发做准备。

为跟踪国际先进深水开发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开发经验,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中深水油气输送管道的概念,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1深水石油管道面临的挑战1.1海上油气输送系统的构成海上油气输送系统包括生产管道(Flowline )、外输管道(Pipeline )和立管系统(Riser ),见图1。

生产管道用于输送未经处理的流体(原油或天然气)。

可以输送多相流,包括石蜡、沥青、其他的固体颗粒如砂子等。

大多数深水生产管道输送的是高压高温(HP/HT )流体。

外输管道输送已处理的原油和天然气。

输送的流体是经油、气、水和其他固体分离后的单相流体。

外输管道需要适中(同环境温度相比)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流体输送到目的地。

通常,外输管道比生产管道的直径大。

立管系统是连接水下生产系统和水面生产设施的通道。

立管类型主要有:柔性立管(CompliantRiser )、钢悬链立管(SCR )、混合立管(Hybrid Riser )和顶端张紧立管(TTR )。

1.2流动保障问题深水海底为高静压、低温环境(通常在4℃石油工程建设33石油工程建设2010年6月左右),这对海底油气混输管道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深海油气田现场的应用实践表明,在深水油气混输管道中,由多相流成分(含水、酸性物质等)、海底地势起伏、运行操作等带来的问题,如段塞流、析蜡、水合物、腐蚀、固体颗粒冲蚀等,已经严重威胁到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海底集输系统的安全运行,由此引起的险情频频发生[1]。

由于水深增加,且油气藏位于海床以下更深的区域处,同浅水油气藏相比,深水油气温度更高、压力更大。

高温高压(HP/HT)生产要求更高等级和更大壁厚的阀门和管道。

原油产出物通常含有大量水、蜡和沥青,产出物中还可能含有砂子,高速流动的砂子会加速管道内壁的腐蚀。

溶解的二氧化碳和硫化物也会对管道内壁产生腐蚀。

1.3管道的绝热保温油气在温度较低的海水中长距离流动,包含水和蜡的产出物会形成象冰一样的物质,称作水合物,它与管道结蜡一样都将缩小管道内径,最终阻碍管道内产出物的流动。

为避免输送过程中温度的降低,管道需要绝热保温,采取的方式有:涂敷绝热材料、采用热水循环系统、电加热伴热、双层管道保温(PIP)。

还可在产出物流入管道前,向井口注入化学抑制剂进行保温。

化学药品通常有:MeOH、乙二醇、低剂量水合物抑制剂、晶体修改剂、沥青溶解剂、阻垢剂等。

1.4深水管道的设计问题在深水油气田的开发中,尽管海底管道在设计和安装上有困难,但目前仍是最经济的选择。

但是更深海域和离岸距离更远的油田,采用FPSO(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和穿梭油轮的外输系统,可能更具有吸引力。

外部静态水压力高、海底地形复杂以及产出物腐蚀性强等特点使得深水管道的设计更为复杂。

深水管道设计面临的挑战有:材料选择、绝热、悬跨的缓解、安装和维修等。

2中深水管道概念设计中深水管道(mid-water pipes)是国外在开发深水油气田的过程中,为解决深水石油管道输送系统所面临的难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油气输送系统概念。

它的基本特点是管道没入水面以下一定深度(如200m),避免海底的低温环境,以解决流动保障问题,如水合物形成、结蜡等。

实践证明,在深水和超深水油田,浮式生产平台间的石油输送,采用较小水深处的深水管道系统将更为有效。

中深水管道输送系统,最早由SBM公司提出,目前有两种解决方案:Trelline方案。

用于FPSO和外输浮筒之间的石油输送,即采用大直径的柔性立管从FPSO向外输浮筒稳定地输送原油,再由外输浮筒向穿梭油轮卸油。

GAP方案(重力驱动管道)。

主要用于浮式钻采平台(TLP、CT/SS/Spar)和生产平台(FPSO/ FPS)之间的石油输送,即通过GAP把多个卫星井汇集的原油输送到生产平台上进行处理。

3Trelline输送系统3.1Trelline设计概念在西非海岸大型深水油田的开发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的深水油田开发方案(如Girassol,Bonga,Kizomba A,Kizomba B,Ehra,Dalia,Agbami,Greater Plutonio等)。

水面生产设施选择大型分布式锚链FPSO,存储能力约为27.3万t(2MMbbl),原油生产能力为2.73万t/d(0.2MM bbl/d)。

高生产能力的FPSO要求外输系统的输油能力达到2.46万t/d(0.18MMbbl/d),这样才能满足经济性要求。

因此,广泛采用安全性高的单点系泊终端系统(外输浮筒)进行海上作业,实现与大型外输油轮(净载量达到35万t(350kDWT))的对接。

这种输送方案主要是安全性高,避免FPSO与穿梭油轮经常发生无法预测的碰撞,而FPSO直接串联卸油系统则比较危险,不可靠。

采用单点系泊终端系统,在整个卸油作业期间(1~2d),外输油轮可以随天气情况绕单点系泊终端系统转动。

单点系泊终端系统通常离FPSO1.6km,要求原油卸油线(OOLs)直径大,以减小压降,从而减小FPSO上增压泵的功率要求。

在深水中,卸油管道悬挂在FPSO和单点系泊浮筒之间,目前有两种连接方式,即钢管和自由的挠性管。

Trelline TM是SBM和Trelleborg联合开发的一种OOLs解决方案[2],有操作灵活、整体成本低等优点。

其概念设计如图2所示。

3.2Trelline的配置通常Trelline外输管道为懒波(lazy wave)状结构,通过间隔分布的浮筒模块实现(如图3中粗实线部分),能够有效地减轻波浪和流的作用。

34第36卷第3期Trelline是由12m长的加强柔性橡胶软管组成的,两端通过钢法兰用螺栓连接在一起,见图4。

两端采用“集成弯曲加强器”对法兰进行加固,表面用氯丁二烯橡胶完全覆盖,并采用集成的内部和外部垫圈进行密封。

起连接作用的螺栓和螺母通过涂敷耐压油脂和采用密封技术来防止腐蚀。

管道末端采用万向接头,以消除过大的弯曲荷载,确保软管末端的安全连接。

Trelline方案的末端连接为万向节接头。

该方案是由SBM开发和测试的,是基于万向节接头而在FPSO和浮筒间实现连接(图5)。

万向节接头在Trelline软管端部形成一个连接结构,此结构能弯曲到任一角度并将中深水管道的张力传输到浮筒。

因此,Trelline万向节软管接头仅承受弯曲力作用,而且是经过特别设计和充分检测的,更换方便。

Trelline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适合深水项目的长距离外输系统,带加强保护的大直径软管悬挂成简单懒波(lazy wave)状,长度超过2km,在FPSO和卸油浮筒间输送原油。

(2)柔性高、重量轻、疲劳寿命长、直径大、压力低且流量大。

(3)已通过认证,符合API17K规范,设计寿命为25年。

(4)连接法兰通过“集成弯曲加强器”得到充分保护和加强。

(5)软管上的钢加强环可承受倒塌的压力。

4GAP输送系统4.1GAP设计概念在大型深水油气田的开发中涌现了许多新技术,采用FPSO和其他浮式生产平台的联合开发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如TLP(张力腿平台)联合开发模式。

这种开发模式充分发挥FPSO和TLP各自的优点,即TLP的干式井口和FPSO的生产、储、卸油功能。

这种开发模式需要一种经济有效的平台间流体输送方式,并且要求干式井口(DTU)和FPSO距离较近。

过去已有两种不稳定的原油输送方式:一为自由悬挂成单一或多种波形式的挠性或刚性钢立管;二为挠性或刚性立管或立于海底的立管塔。

这两种方案遇到的问题有:长度和直径的限制;深水低温环境引起的流动保障问题;强度和疲劳问题以及材料成本和安装问题。

这些问题降低了上述两种传输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因而要求开发一种新的流体传输方案,以满足下列要求:(1)适用深度大(不受水深的限制)。

(2)适合跨度达几千米。

(3)具有充分的流动保障。

(4)尽可能在当地制造。

面对这些挑战,SBM公司开发出了重力驱动管道系统(GAP T M)[3],概念设计见图6。

GAP的设计概念为:在接近水面深度处,一个由钢管束组成的中心浮筒通过链索和重力的作用连接到浮式生产系统上,浮筒内部承载多条生产管道和脐带缆。

GAP输送系统中,浮式生产系统通过柔性管道及管束输送流体。

海底深处的SCR立管经常出现水合物与结蜡的问题,但这种接近水面的输送系统显著减少了流动保障问题的出现。

同SCR立管何宁等: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中深水输送概念35石油工程建设2010年6月相比较,GAP的中心浮筒管束自身的浮力大大抵消了加在浮式平台上的荷载,这在TLP立管接头系统的设计中相当重要。

对2~30km的接头研究表明,GAP可应用于世界上任何深水开发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