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1-39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11-34

(7)CH2===CHCH===CH2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Br—CH2CH===CHCH2—Br
和
2种物质( )
答案:(1)× (2)× (3)× (4)× (5)√ (6)√ (7)×
【提升思维能力·深度思考】
答案:(1)Cl2 加成反应
(2)
取代反应
(3)Br2 加成反应 (4)CH3—C≡CH 加成反应 (5)nCH2===CHCl 加聚反应
2.烯烃的氧化规律
答案:
【归纳总结】
烯烃、炔烃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图解
解题探究———————————————总结规律 提炼方法 1.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
,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与溴的加成产物可能有3种 B.X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4种
衡中金榜
第34讲 烃和卤代烃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专题突破15 衡中作业
[考纲要求] 1.掌握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2.掌握卤代烃的结构与性 质。3.了解烃类物质的重要应用。
考点一 烷烃、烯烃、炔烃的结 构与性质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强化要点 1.烷烃、烯烃、炔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通式
A.X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X是一种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液态烃 C.X和乙烷类似,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X和甲烷,X消耗氧气较多
解析:观察该烃的球棍模型可知X的结构简式为
,该烃分子中含有
碳碳双键,A正确;由于是在低温下合成的,故该分子在常温下不能稳定存在, B错误;X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易加成难取代,C错误;该烃的化学式为C5H4, 故等质量燃烧时,CH4的耗氧量较多,D错误。 答案:A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3-10

衡中作业(十)1.人们庆祝节日时燃放的焰火与金属的焰色反应直接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实验时,应将铂丝用硫酸洗净并灼烧到无特殊焰色B.焰色反应实验时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C.焰色反应实验时可用洁净的铁丝代替铂丝D.某样品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其中一定含钠元素而不含钾元素【试题解析】:A.焰色反应实验时,应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并灼烧到无特殊焰色,选项A错误;B.灼烧稳定的化合物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灼烧NaCl,选项B错误;C.焰色反应实验时可用洁净的铁丝代替铂丝,选项C正确;D.钾元素的紫色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看见,某样品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该样品中一定含钠元素,也可能含钾元素,选项D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C2.下列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A.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使钠隔绝空气和水蒸气B.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CO2、H2O与Na2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滴有酚酞的NaHCO3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NaHCO3分解生成了Na2CO3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2CO3,原因是钠与氧气生成的Na2O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试题解析】:NaHCO3在水溶液中不会分解,红色加深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
【试题参考答案】:C3.某厂用Na除掉苯中的水分。
某次生产误将甲苯当作苯投进反应釜中,由于甲苯中含水量少,最后反应釜还残留大量的Na。
下列处理方法更合理、更安全的是()A.打开反应釜,将Na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B.向反应釜通入Cl2,Na在Cl2中燃烧生成NaClC.向反应釜加大量H2O,通过化学反应“除掉”金属钠D.向反应釜滴加C2H5OH,并设置放气管,排出氢气和热量【试题解析】:A.钠暴露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水与O2反应,且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防止燃烧引起爆炸,故A错;B.钠在Cl2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防止燃烧引起爆炸,故B错;C.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防止燃烧引起爆炸,故C错;D.钠与C2H5OH反应,仅应速度相对缓慢,更安全,更合理,故D正确。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8-专题讲座6

2.明确常用的分离方法 (1)过滤:分离难溶物和易溶物,根据特殊需要采用趁热过滤或者抽滤等方法。 (2)萃取和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提取分离物质,如用 CCl4 或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3)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 NaCl。 (4)冷却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易水解的溶质或结晶水合物, 如 KNO3、FeCl3、CuCl2、CuSO4·5H2O、FeSO4·7H2O 等。 (5)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如分离乙醇或甘油。 (6)冷却法:利用气体液化的特点分离气体,如合成氨工业采用冷却法分离平衡混 合气体中的氨气。
3.常用的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1)调节溶液的pH。常用于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调节pH所需的物 质一般应满足两点: ①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增大; ②不引入新杂质。 例如:若要除去Cu2+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CO3、Cu(OH)2、 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不可加入NaOH溶液、氨水等。 (2)控制温度。根据需要升温或降温,改变反应速率或使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 (3)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 (4)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衡中金榜
专题讲座六 无机化工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考纲研读] 1.培养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 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2.培养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 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3.培养将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过程及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 解释的能力。
解析:(1)为了提高浸出效率,可以适当增大硫酸浓度、搅拌、将固体粉碎、提高 浸出温度等。(2)锰元素由+7 价降低到+4 价,而铁元素由+2 价升高到+3 价,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方程式。(3)加入锌粉的目的应为: ①消耗溶液中的 H+,调节溶液 pH,除去氧化时未完全沉淀的 Fe3+;②将 Cu2+、 Ni2+、Cd2+还原为单质而除去。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3-13

衡中作业(十三)1.《本草经集注》记载:“鸡屎矾(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鸡屎矾中含有极性共价键B.铜盐溶液可与铁发生置换反应C.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易分解D.鸡屎矾投苦酒中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试题参考答案】: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u→CuO→Cu(OH)2每步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B.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高C.金属铜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D.金属铝、铁、铜都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其抗腐蚀的原因都是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试题解析】:A选项,CuO→Cu(OH)2不能通过一步实现,错误;B选项,铝合金比纯铝的熔点低,错误;D选项,铜表面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C3.据《本草纲目》记载:“生熟铜皆有青,即是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青则是铜器上绿色者,淘洗用之。
”这里的“铜青”是指()A.CuOB.Cu2OC.CuD.Cu2(OH)2CO3【试题解析】:铜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发生反应为:2Cu+O2+H2O+CO2===Cu2(OH)2CO3,则这里的“铜青”是指Cu2(OH)2CO3。
【试题参考答案】:D4.不同的金属在冶炼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钒、铬、锰、铁等难熔金属通常采用铝热法炼制B.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的冶炼方法比较简单C.由于钠、镁、铝等金属化学性质太活泼,人们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物的方式来获取它们的单质D.炼铁时加入的焦炭除了提供热量外,还用来制造还原剂一氧化碳【试题解析】:A项,铁用CO还原法炼制,错误;B项,是因为Al有良好的性能,才被广泛使用,错误;C项,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铝,错误;D项,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为与氧气反应产生热量和制造还原剂一氧化碳,正确。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1-34

衡中作业(三十四)1.下列关于烷烃与烯烃的性质及反应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烷烃只含有饱和键,烯烃只含有不饱和键B.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烯烃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烷烃的通式一定是C n H2n+2,而烯烃的通式一定是C n H2nD.烷烃与烯烃相比,发生加成反应的一定是烯烃【试题解析】:A项,烯烃可以含饱和键和不饱和键;B项,烯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项,单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多烯烃的通式不是C n H2n;D项,加成反应是不饱和烃的特征反应。
【试题参考答案】:D2.全氟丙烷(C3F8)是一种温室气体。
下列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B.相同压强下的沸点:C3F8>C3H8C.C3F8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D.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试题参考答案】:A3.以下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
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A.①②③⑤B.④⑥⑦⑧C.①④⑥⑦D.②③⑤⑧【试题参考答案】:C4.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物质中分别加入氯水,均有红棕色液体生成B.四种物质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C.四种物质中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D.乙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两种烯烃【试题解析】:A项,因各有机物中不含有Br-,所以没有Br2生成,错误;C项,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甲、丙、丁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无沉淀生成,错误;D项,只能生成一种产物丙烯,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B5.已知:三元轴烯(a)、四元轴烯(b)、五元轴烯(c)的最简式都与苯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加成反应B.a、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C.a与互为同分异构体D.a、b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c的一氯代物有三种【试题解析】:三种物质都有碳碳双键,都能发生加成反应,A项正确;根据乙烯的结构特征,a、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B项正确;a的分子式为C6H6,的分子式为C6H6,且二者结构不同,C项正确;a、b、c都只有一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D项错误。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1-35

衡中作业(三十五)1.科学家研制出多种新型杀虫剂代替DDT,化合物A是其中的一种,其结构如图。
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15H20O3B.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显紫色C.1mol A最多可以与4mol Cu(OH)2反应D.1mol A最多与1mol H2加成【试题解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15H22O3,A错误;A中无苯环,没有酚羟基,B 错误;1mol A中含2mol —CHO,1mol,则最多可与4mol Cu(OH)2反应,可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D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C2.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试题解析】:A不能发生酯化、消去反应;B不能发生还原、加成反应,D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试题参考答案】:C3.某款香水中的香氛主要由以下三种化合物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桂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柠檬醛和香叶醇是同分异构体C.香叶醇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D.三种有机物的一氯代物均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试题解析】:月桂烯分子含有4个—CH3,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项错误;柠檬醛的分子式为C10H16O,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分子式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香叶醇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OH,能发生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C项正确;月桂烯、香叶醇的一氯代物有7种,柠檬醛的一氯代物有6种,D项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C4.鼠尾草酚用于防治骨质疏松,鼠尾草酸可经两步转化得到鼠尾草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X、Y、Z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1mol X或1mol Z与NaOH溶液反应,均最多消耗3mol NaOHD.X、Y、Z均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试题解析】:芳香族化合物中含有苯环,Y中不含苯环,所以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A错误;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Y中不含酚羟基,不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错误;X中羧基和酚羟基能和NaOH反应,Z 中酚羟基、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能和NaOH反应,所以1mol X或1mol Z与NaOH 溶液反应,均最多消耗3mol NaOH,故C正确;碳碳不饱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X和Z中不含碳碳不饱和键,所以不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1-2

衡中作业(二)1.[2019·济南一模]《本草纲目》记载了民间酿酒的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用到的仪器是() A.蒸馏烧瓶 B.蒸发皿C.球形冷凝管D.分液漏斗【试题解析】:根据“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可知,酸坏之酒中含有乙酸,乙酸和乙醇的沸点不同,用蒸烧的方法分离,为蒸馏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为蒸馏烧瓶。
【试题参考答案】:A2.下列是我国古代常见的操作方法,其中带着重号部分的操作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的分离除杂方法的原理相似的是()①②③④凡煮汤,欲微火,令小沸……箅渣取液....经月而出蒸烤.之.……终乃得酒可饮凡渍药酒,皆须细切……便可漉出....海陆取卤,日晒火...煎.,煮海熬波,卤水成盐C.蒸发、萃取、蒸馏、过滤D.萃取、蒸馏、萃取、蒸发【试题解析】:①中的箅渣取液,是用细网将固液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液体分开,其原理与过滤的原理相似;②中通过蒸烤造酒,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酒精等物质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其原理与蒸馏的原理相似;③中通过浸泡,使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溶于酒中,其原理与萃取的原理相似;④中的日晒火煎,卤水成盐,是通过日晒的方法,将水分蒸发得到食盐,其原理与蒸发的原理相似。
【试题参考答案】:A3.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分离方法错误的是()选项物质试剂分离方法, 3可加蒸馏水溶解固体,再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纯净的KNO3固体,A项正确;HCl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项正确;乙烯被酸性KMnO4氧化生成CO2,使甲烷中混入CO2气体,C项错误;加入的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消耗掉部分水,再通过蒸馏获得乙醇,D项正确。
【试题参考答案】:C4.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分离Br2和苯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进行分液B.验证Fe2(SO4)3溶液中含Fe2+的方法是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C.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溶液已变质D.提纯混有少量NaCl的KNO3的过程:加热溶解→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试题解析】:Br2与苯互溶不分层。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1-4

衡中作业(四)1.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最后用胶头滴管定容后,液面正确的是()【试题解析】:定容后,容量瓶中的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试题参考答案】:B2.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 25%,密度为1.19g/cm3的消毒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C.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气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0g【试题解析】: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A项错误;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需要烘干,B项错误;需要称量NaClO 固体的质量为500mL×1.19g/cm3×25%=148.8g,D项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C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下列错误操作可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读数B.稀释搅拌时有液体飞溅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D.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试题解析】: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溶质体积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A项正确;稀释搅拌时有液体飞溅,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B项错误;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C项错误;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为正常现象,如果再加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D项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A4.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mL 0.10 mol·L-1硫酸铜溶液,下列实验用品及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的原则,故需选择500mL容量瓶;溶质若为CuSO4,则需要8.0g;若是胆矾,则需要12.5g,应配成500mL溶液而不是加入500mL水。
【试题参考答案】:D5.美国UNC化学教授Thomas J.Meyer等研发了环境友好、安全型的“绿色”引爆炸药,其中一种可表示为Na2R,它保存在水中可以失去活性,爆炸后不会产生危害性残留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中作业(三十九)1.钛及其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金红石(TiO2)是含钛的主要矿物之一。
其晶胞结构(晶胞中相同位置的原子相同)如图所示。
(1)A、B、C、D 4种微粒,其中氧原子是________(填代号)。
(2)若A、B、C的原子坐标分别为A(0,0,0)、B(0.69a,0.69a,c)、C(a,a,c),则D的原子坐标为D(0.19a,________,________);钛氧键的键长d=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试题解析】:(1)根据均摊原则,晶胞中共有原子8×18+4×12+3=6,晶胞中相同位置的原子相同,根据钛氧原子比是1∶2分析;(2)根据晶胞结构分析D原子坐标;根据图示,d2=2×(0.31a)2,则d=0.31×2a。
【试题参考答案】:(1)BD(2)0.81a0.5c0.31×2a2.(1)钠、钾、铬、钼、钨等金属晶体的晶胞属于体心立方,则该晶胞中属于1个体心立方晶胞的金属原子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铯晶体的晶胞如图1,则Cs+位于该晶胞的________,而Cl-位于该晶胞的________,Cs+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2)铜的氢化物的晶体结构如图2所示,写出此氢化物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为F-与Mg2+、K+形成的某种离子晶体的晶胞,其中“○”表示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实验证明:KCl、MgO、CaO、TiN这4种晶体的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如图4所示),已知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离子晶体NaCl KCl CaO晶格能/kJ·mol-1786 715 3401则这4种离子晶体(不包括NaCl)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MgO 晶体中一个Mg 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Mg 2+有________个。
【试题解析】:(1)体心立方晶胞中,1个原子位于体心,8个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故1个晶胞中金属原子数为8×18+1=2;氯化铯晶胞中,Cs +位于体心,Cl -位于顶点,Cs +的配位数为8。
(2)由晶胞可知,粒子个数比为1∶1(铜为8×18+6×12=4,H为4),化学式为CuH,+1价的铜与-1价的氢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产物为CuCl 2和HCl 。
(3)由晶胞结构可知,黑球有1个,灰球有1个,白球有3个,由电荷守恒可知n (Mg 2+)∶n (K +)∶n (F -)=1∶1∶3,故白球为F -。
(4)从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可知,离子所带电荷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Ti 3+>Mg 2+,离子半径:Mg 2+<Ca 2+,所以熔点:TiN>MgO>CaO>KCl ;MgO 晶体中一个Mg 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Mg 2+有12个。
【试题参考答案】:(1)2 体心 顶点 8(2)2CuH +3Cl 2=====点燃2CuCl 2+2HCl(3)F -(4)TiN>MgO>CaO>KCl123.第ⅢA族的单质及一些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晶体硼有多种变体,但其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见下图),每个顶点为一个硼原子,每个三角形均为等边三角形。
若此结构单元为1个分子,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_。
(2)冰晶石(Na3AlF6)由两种微粒构成,冰晶石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位于大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那么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微粒是________(填微粒符号)。
【试题解析】:(1)根据晶胞的结构图可以知道,每个硼原子被5个正三角形共用,每个正三角形上有三个硼原子,所以这个基本结构单元含有硼原子的个数为:(20×3)/5=12;若此结构单元为1个分子,则其分子式为B12。
(2)该晶胞中●个数=8×18+6×12=4,○个数=12×54+8=11,根据化学式知,冰晶石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之比为3∶1,要使阳离子、阴离子个数之比为3∶1,则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微粒是Na+。
【试题参考答案】:(1)B12(2)Na+4.碳及其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碳原子核外电子有___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其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
(2)光气的分子式为COCl2,又称碳酰氯,是一种重要的含碳化合物,判断其分子立体构型为________,其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杂化。
(3)碳酸盐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分解,实验证明碳酸盐的阳离子不同,分解温度不同,如下表所示:碳酸盐MgCO3CaCO3SrCO3BaCO3热分解温度/℃402 900 1172 1360阳离子半径/pm 66 99 112 135试解释步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C60,又名足球烯,是一种高度对称的球碳分子。
立方烷(分子式为C8H8,结构是立方体:)是比C60约早20年合成出的一种对称型烃类分子,而现如今已合成出一种立方烷与C60的复合型分子晶体,该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立方烷分子填充在原C60晶体的分子间八面体空隙中。
则该复合型分子晶体的组合用二者的分子式可表示为________。
(5)碳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石墨,其晶体结构如上图所示,则石墨晶胞含碳原子个数为________个。
已知石墨的密度为ρg·cm-3,C—C键键长为r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石墨晶体的层间距为________cm(用含ρ、N A、r的式子表示)。
(6)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其中熔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试从结构分析:________;硬度大的是________,试从结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解析】:(1)碳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原子核外没有运动状态相同的电子,因此有6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碳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2,根据泡利原理与洪特规则,价电子排布图为。
(2)光气的分子式为COCl2,其分子中C原子形成3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杂化轨道数目为3,C 原子采取sp 2杂化。
(3)碳酸盐分解过程实际是晶体中的阳离子结合碳酸根离子中的氧离子,使碳酸根离子分解为二氧化碳的过程,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时,阳离子半径越小,金属氧化物的晶格能越大,对应的碳酸盐就越容易分解,因此随着阳离子半径的增大,碳酸盐的分解温度逐步升高。
(4)晶胞中C 60数目为8×18+6×12=4,立方烷分子填充在原C 60晶体的分子间八面体空隙中,晶胞中立方烷数目为4,则该复合型分子晶体的组成可表示为C 8H 8·C 60。
(5)根据石墨的晶胞结构,设晶胞的底面边长为a cm,晶胞的高为h cm,层间距为d cm,则h =2d ,底面图为,则a 2=r ×sin 60°,可得a =3r ,则底面面积为(3r )2×sin 60° cm 2,晶胞中C 原子数目为1+2×12+8×18+4×14=4,晶胞质量为4×12N A g,则ρg·cm -3=4×12N A g (3r )2×sin 60°×2d cm 3,整理可得d =1633ρN A r 2 cm 。
(6)石墨为混合型晶体,金刚石为原子晶体,二者熔点均取决于碳碳共价键,前者键长短,则熔点高。
石墨硬度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而金刚石硬度取决于碳碳共价键,所以硬度大的是金刚石。
【试题参考答案】:(1)6 (2)平面三角形 sp 2 (3)碳酸盐分解过程实际是晶体中的阳离子结合碳酸根离子中的氧离子,使碳酸根离子分解为二氧化碳的过程,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时,阳离子半径越小,金属氧化物的晶格能越大,对应的碳酸盐就越容易分解。
(4)C 8H 8·C 60 (5)4 1633ρN Ar 2 (6)石墨 石墨为混合型晶体,金刚石为原子晶体,二者熔点均取决于碳碳共价键,前者键长短,则熔点高 金刚石 石墨硬度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而金刚石硬度取决于碳碳共价键5.铂(Pt)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
(1)在元素周期表中,Pt 与Fe 相隔一个纵行、一个横行,但与铁元素同处________族。
基态铂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在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其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氯二吡啶合铂是由Pt2+、Cl-和吡啶结合形成的铂配合物,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同分异构体。
科学研究表明,顺式分子具有抗癌活性。
①吡啶分子是大体积平面配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每个吡啶是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
②二氯二吡啶合铂中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b.氢键c.范德华力d.金属键e.非极性键③反式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画出其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将平面型的铂配合物分子进行层状堆砌,使每个分子中的铂原子在某一方向上排列成行,构成能导电的“分子金属”,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硫和氮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子金属”可以导电,是因为________能沿着其中的金属原子链流动。
③“分子金属”中,铂原子是否以sp3的方式杂化?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
(4)金属铂晶体中,铂原子的配位数为12,其立方晶胞沿x、y或z轴的投影图如图所示。
若金属铂的密度为d g·cm-3,则晶胞参数a=________nm(列计算式)。
【试题解析】:(2)②二氯二吡啶合铂属于配位分子,所以不存在离子键,存在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分子中的H都连在碳原子上,所以不可能有氢键。
当然不会有金属键。
在吡啶分子中存在碳碳间的非极性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