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

合集下载

9.2 化学合成材料 教案 (3).doc

9.2 化学合成材料 教案 (3).doc
[板书]四、合成橡胶
常见:丁苯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
用途:轮胎、制鞋工业
合成纤维
优点:耐磨、耐腐蚀、不缩水,用它做的衣服不易折皱,结实耐穿。
缺点:吸湿性和透气性差。
[探究活动]【实验9-3】鉴别布料纤维的种类
[阅读]P.268某些纤维的物理性质比较、某些纤维燃烧现象比较。
知识视窗生物降解合成纤维
五、层出不穷的新材料
9.2化学合成材料
教学目的1.认识常见的塑料,知道其成分及性能。
2.初步了解“白色污染”,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3.初步认识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组成、特点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
活中的应用。
4.了解合成纤维的种类。
教学重点塑料的成分、使用的利与弊。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特点。
教学难点塑料的成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塑料。生活中的塑料制品成千上万,现在我们来学习认识我们周围的塑料。
新材料的出现,常常带来新的技术革命,进而推进社会发展,给人类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因此,材料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同阶段的里程碑。
[板书]一.纳米材料
二.复合材料
玻璃钢: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经过纳米材料增强的复合材料
[布置作业]练习P.272/ 1. 2.
教பைடு நூலகம்



[板书]一.塑料的成分和种类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还有各种添加剂以改变塑料制品的性能。
塑料的种类主要是根据合成树脂的成分去决定。从受热后的变化来看,有热塑性塑料(可制成一般生活日用品)和热固性塑料(可制成电器用品)两大类。
二.塑料的性能
[阅读] P.266几种常见塑料的名称、缩写代码、特性、用途。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1)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1)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认识合成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3)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2、过程和方法:利用络信息、图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教学重点】1塑料的性能、用途和白色污染2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工具】羊毛、棉花、合成纤维布等【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课前预习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教学情景导入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教学过程设计【板书】、有机合成材料活动探究一师: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阅读P265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小结】: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而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一、塑料我们一般称为“塑料”的物质是一个包括很多材料的大家族,全部由合成树脂组成,这就是聚合物,例如聚乙烯(PE)就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当小分子连接构成高分子时,有的形成很长的链状,有的由链状结成状,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又可熔化,因而具有热塑性,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如聚乙烯塑料(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即聚酯PET)。

(一)、一般分类如下:1.按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分类:热塑性塑料: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

9.2化学合成材料-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9.2化学合成材料-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9.2 化学合成材料-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课时安排本课程为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章第一节课,建议课时安排为2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合成材料的概念与分类。

2.掌握常见的聚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反应合成材料的方法。

3.理解化学合成材料的意义及应用。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1.化学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应用和合成方法。

2.聚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1.从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的角度理解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2.掌握化学反应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介绍化学合成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2.引入本课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第二步:讲解(30分钟)1.聚合反应的原理和类别,如:加成聚合、缩合聚合和自由基聚合。

2.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如:金属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

3.酸碱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如:酸碱度调节、沉淀反应和络合反应。

4.讲解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和应用,如:塑料、纤维素和合成橡胶等。

第三步:实验操作(40分钟)1.带领学生进行不同类型化学合成材料的实验,如:聚合苯乙烯、氧化铜、中和反应等。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和实验操作过程来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及应用。

3.提供学生合理的实验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四步:总结归纳(15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化学合成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2.强调化学合成材料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3.引导学生思考合理的华人合成材料和反应条件。

课后作业1.思考中国化工产业对经济的贡献。

2.尝试设计新的化学合成材料实验。

3.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化学合成材料的最新进展。

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实验情况和实验数据考查其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较好的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课后作业考查其拓展思路和对化学合成材料应用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资料1.《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2.张汝华. 实用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Evanoff, W. D.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ntice Hall, 2000.。

2020春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章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2020春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章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3.人是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4.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生活中有绚烂的花,广袤的草,等等,成千上万种的动物植物,还有人造的物品。

这些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呢?让我们一起去学习和了解吧。

播放课件:有机合成材料01二、新课学习(一)有机化合物活动与探究(一)(1)展示物品的种类,(实物和图片)学生回答由什么材料组成。

根据经验,大家能说一说这些材料哪些是有机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

余下的是什么材料。

接下来我们先学习什么叫有机合成材料,什么叫有机物?写出化学式,组成元素,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合作计算,可用计算器?讨论:(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都含有哪种相同的元素:。

通过分析表中物质组成元素的特点,引入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概念,什么是有机材料,学生回答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纸条,帮助进行课堂学习:(1)完成下内容;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32 Na=23 Cl=35.5(2)根据上表讨论:①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②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的概念。

是否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呢?哪些不是?课件展示: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 CO2Na2CO3CaCO3(碳酸盐)属于无机物。

讨论:(2)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两组中是前者还是后面两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些:了解化合物的分类以及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二)有机合成材料有机化合物中,有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有的却非常大。

我们先来了解一篇小资料。

初三化学下学期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初三化学下学期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初三化学下学期有机合成材料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有机合成材料目的要求: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3:.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4.: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本课题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有机化合物中的“活动与探究”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学生通过填写并分析一些具体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自己归纳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同时,教材从有机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的不同说明了其数目异常庞大的原因。

第二部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这是本课题的重点。

教材还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有机合成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因此,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样品,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以使学生对合成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有一个直接的认识。

.虽然教材中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论述不多,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用途的基本观点。

.要使学生树立辩证地看问题的观点,认识到虽然合成材料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起着巨大作用,但是不合理使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白色污染”。

组织教材中的讨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要体现开放性。

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讨论时将学生分组,还可补充除教材以外的参考论点,以增强辩论性。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
9.2 化学合成材料
年级 九年级
科目
化学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课标依据
9.2 化学合成材料
授课类型
1.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杜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新授
知识与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结构特征与多样性的关系。知道塑料、合 技能 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教学 目标
过程与 通过阅读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值观
教学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 料的鉴别方法。
教学 难点
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 鉴别方法。
的不同性质。
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不同塑料具
有的性质。
[问题]为什么不同塑料具有不同的性质?
塑料的性质:
(1)链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塑性;
(2)网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固性。
[展示图片、问题]生活中有些塑料用品是使用热塑性塑料制作的?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文字和有关塑料等的插图。 投影:学生课前调查的有关“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以及消除 这类污染的建议,让学生评判是否合理。 展示:展示学生收集的标有“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塑料制 品,请学生讨论回答各标记的含义。 投影:投影学生从网上下载的合成材料(如:新型塑料)发展的 新成就。例如:淀粉塑料、导电塑料、塑料回收等图片。 3、层出不穷的新材料 阅读教材 图片展示 无机非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课堂小结: 练习必做题:274 页 1.2.3 题

九年级化学下册《有机合成材料》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有机合成材料》教案、教学设计
2.有机合成反应类型的识别和理解是本章节的难点,尤其是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教学中应通过具体实例和化学方程式,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3.有机合成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分析是实践环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需要掌握实验基本操作,并能分析实验结果,为后续实验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让学生认识到有机合成材料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5.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遵循学术道德,养成良好的学术风气。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学生对有机物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生活经验层面,对有机合成材料的科学概念和性质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引导他们将生活经验与化学知识相结合。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课堂所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作业量适中,保证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实践。
3.鼓励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查阅资料、开展讨论,提高作业质量。
4.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指导同学们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果。
2.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提高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及其反应类型的认识。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整合跨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环境、能源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92化学合成材料(市优质课教案).doc

92化学合成材料(市优质课教案).doc

《9. 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合成材料的特点。

2、、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及新材料的性能与用途。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材和视频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和治理措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通过阅读教材和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和新材料应用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Y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和的情感。

2、认识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新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2.Y解使用化学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讲解与多媒体辅助相结合学法: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和实验化学仪器:酒精灯、试管(3支)、试管夾、镊子、小烧杯、广口瓶(2个,塑料A、塑料B)污物杯,试管架。

药品:中性笔废弃笔芯、电源插座废旧碎片、羊毛、红色毛线、棉花、火柴,纸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刚过不久的9. 3大阅兵,同学们都看了吗?下面让我们再次感受那震撼的场面。

多媒体播放视频“我国突飞发展的武器装备”(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视频剪辑)。

我播放的只是部分武器装备的视频,而且本次亮相的武器还不是我国武器的全部,还有16%更先进的“汆手锏”没有亮出来,我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更新离不开化学合成材料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初三化学粤教版第九章第二节化学合成材料。

板书课题环节一:检查学生课前预习和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情况,同桌互评。

对于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板书)介绍塑料的用途。

由于塑料具有质轻、柔软、绝缘、耐腐蚀、已成型和易加工等特点。

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越来越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其特性。

2、学习用燃烧的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3、了解白色污染及其防治方法,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合成材料。

教学重点:
合成材料的特性、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

教学难点:
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
看到了美好而洁净的明天!憧憬美好的未来是环保的最终目标。

布置练习题:学案1~4题1、下列生活用品中,不是由有机合成材料
制成的是()
A、陶瓷杯
B、塑料杯
C、轮胎
D、的确良(涤纶制的衣服)
2、下列产品的塑料中,具有热固性的是
()
A、塑料盆
B、矿泉水瓶
C、手机外壳
D、塑料袋
3、下列属于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
A、B、
C、D、
4、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是我们
应尽的责任,下列措施与此违背的是()
A、对塑料制品回收再生,循环利用
B、用超市预包装袋替代购物袋
C、开发可降解塑料,替代现有塑料
D、提倡自带环保购物袋
第1题,有机合成
材料的判断,难度
C级;
第2题,热固性和
热塑性塑料的区
分,难度C级;
第3题,回收标志
的认识,难度C级;
第4题,避免“白
色污染”的具体措
施,难度C级
以这四题作为课堂
练习,难度不高,
学生可以完成,并
对学习过的知识点
作了重复认知。

展示PPT: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了解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知识大致介绍天然橡
胶、合成橡胶的种
类,因为橡胶内容
偏高中,故而在初
中不讲细。

展示PPT:天然纤维,合成纤维
引导学生讨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优缺点:观察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不同。

天然纤维:吸湿性、透气性好;
合成纤维:耐磨、耐腐蚀、不缩水;
通过观察讨论得出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
维的优点、缺点为
鉴别找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