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文章目录*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并发症*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饮食注意事项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吃什么好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不能吃什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1、发病年龄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性别、地区性和季节性的差别。
但脑干脑炎和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多发生于青壮年,而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则多发于青少年,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约有20%在5岁前发病。
2、起病形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依起病缓急分为急性起病,亚急性起病和慢性起病。
呈急性起病的有化脓性脑膜炎;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有病毒性脑膜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散发性脑炎和脑干脑炎;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的有结核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3、首发症状常为发热、头痛、上呼吸道感染,或见腹泻、口唇疱疹等,部分散发性脑炎病人以癫痫为首发症状。
4、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可见高热,恶寒或寒战,烦躁,肌肉疼痛,全身不适伴有咽痛,咳嗽,腹痛,厌食等呼吸道、消化道症状。
结核性脑膜炎可见低热、情绪低落、消瘦等。
5、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所有类型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眼底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及颈项强硬,克匿格征和布鲁金斯基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
6、神经精神症状可有嗜睡、昏睡、谵妄、昏迷等意识障碍;可出现情感淡漠,记忆、思维障碍,烦躁、精神异常等精神障碍;也可出现动作行为、语言、知觉等障碍以受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
7、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可出现偏瘫、斜视或复视、、失明、腱反射不对称及病理性神经反射等。
8、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如腮腺炎引起的腮腺肿大、压痛,皮肤疖肿等化脓性感染,中耳炎,副鼻窦炎,肺结核,颅脑外伤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并发症脑膜炎(脑膜或脊膜的炎症),大脑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细菌侵犯出现的脑部临床表现),脑炎(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引起的脑部临床表现),脓肿以及蠕虫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脑和脊髓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非常严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一)传染源 流脑病人及带菌者(bacteria carrier)是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通过呼吸道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 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在流 行期间,发病人群可向高年龄组移动。人感染后 对本群病原菌可产生持久免疫力,再次患病者罕 见。各群间有交叉免疫但不持久。本病隐性感染 率高,据统计人感染后60%~70%为无症状 bacteria carrier,约30%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或皮肤出血点,仅约1%为典型流脑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全年发病但冬春季多发,儿童多 见,当地有本病发生或流行。 2.临床表现 突发寒战、高热、剧烈头痛、皮肤粘膜瘀点、瘀 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表现为脑膜脑炎和/ 或败血症。 3.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 显升高。脑脊液检查呈颅压升高,脑脊液呈化脓 性改变,瘀斑或脑脊液涂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 即可做临床诊断。脑脊液或血液培养检出脑膜炎 球菌即可确诊。
(三)分型 本菌按其表面特异性多糖 抗原之不同分为A、B、C、D、29E、 H、I、K、L、W135、X、Y及Z 13 群,其中以A、B、C群对人的致病性 最强,90%以上病例由此三群引起,y 群最弱。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流行菌群 有所不同。了解菌群变迁规律有助于 流行病学调查及菌苗制备应用,不同 菌群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敏感性有所 不同,故有助于选择有效抗菌药物。
(四)抵抗力 本菌在体外生活力及抵 抗力均很弱,对冷、热、干燥和常用消 毒剂均很敏感,温度低于30℃或高于 50℃均易死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流行病学】
本病为国内外儿童常见病。非洲许多国家亦有 流行,自2000年底至2001年,非洲亚撒哈拉沙 漠地区发生脑膜炎流行,据WHO报告,乍得、 埃塞俄比亚、布基纳法索、贝宁、麦隆及尼日尔 等国家地区,共报告病例数为34177例,死亡共 3338例,病死率为9.8%,证实本次是由罕见的 w135群脑膜炎球菌引起。后波及欧洲的法国、 挪威、英国、北爱尔兰及亚洲的沙特阿拉伯及新 加坡。同时期,亦有A群脑膜炎球菌的脑膜炎流 行,共报告病例6721例,死亡360例,病死率 为3.5%,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地区。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诊断标准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诊断标准包括脑脊髓膜炎、脑室感染和椎管内脓肿。
1.颅内感染包括脑脓肿、硬膜下或硬膜外感染和脑炎等。
标准一:从脑组织或硬膜中培养出病原体。
标准二:有脓肿或在外科手术或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的颅内感染。
标准三:病人有下述症状或体征中的两个且没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头痛、目眩、发烧(>38℃)、局部神经系统症状、意识改变或精神错乱[一岁或一岁以内的婴儿有下述症状或体征中的两种且没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发烧(>38°C)或低体温(V36°C)、呼吸暂停、心动徐缓、局部神经系统症状或意识改变]。
同时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1)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或针刺抽吸组织中或尸检的脑或脓肿组织中镜检查发现病原体。
(2)血或尿液的抗原检查阳性。
(3)放射性证实的感染,如X线、CT扫描、核磁共振以及线或得标记扫描等发现异常。
(4)病人对病原体的IgM抗体达到有诊断意义的效价或双份血清IgG抗体呈4倍升高。
注意:如果病人同时存在脑膜炎和脑脓肿,应归于颅内感染。
2.脑膜炎或脑室炎标准一:从脑脊液培养出病原体。
标准二:病人有述症状或体征之一且没有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头痛、发烧(>38C)、颈强直、颅内神经系统症状或脑膜刺激症状[一岁或一岁以下的婴儿有下述症状或体征之一且没有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发烧(>38℃)或低体温(<36℃)、呼吸暂停、心动徐缓、颈强直、颅内神经系统症状或脑膜刺激症状]O同时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1)脑脊液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上升,蛋白含量上升和/或葡萄糖含量下降。
(2)革兰氏染色可见有病原微生物。
(3)从血培养出病原体。
(4)脑脊液、血或尿液的抗原检查阳性。
(5)病人对病原体的IgM抗体达到有诊断意义的效价或双份血清IgG抗体呈4倍升高。
注意:A.新生儿脑膜炎应视为医院感染。
除非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它是通过胎盘而感染。
B.脑膜脑炎应归为膜炎类。
C.有脑膜炎同时伴有椎管内脓肿者应归为脑膜炎类。
医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标准

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在确定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之前, 还需要排除其他潜在疾病的可能 性,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的中
枢神经系统症状。
05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抗感染治疗原则
根据病原学诊断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对于未能明确病原学诊断或药 敏试验结果之前,可经验性选用抗生素。
诊断流程与步骤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脑脊液等相关检 查,以确定感染的存在和性质 。
病原学检查
通过脑脊液培养或血培养等方 法确定病原菌,为治疗提供依 据。
初步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怀疑中 枢神经系统感染。
影像学检查
进行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 查,以确定感染的部位和范围 。
综合诊断
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诊断。
医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 标准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 引言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 诊断标准与流程 • 鉴别诊断与排除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预后评估与随访计划
01
引言
目的
明确医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标准,提高诊断准确性和 规范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背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 疗。然而,由于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诊断标准一直是一个难题。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实用的诊断标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 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0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原微生 物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 、脊髓、神经根等炎症性疾病。
分类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不同,可分为 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等中枢 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整理课件
21
简介
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 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脑膜刺激征、剧烈头痛、
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整理课件
22
病原体
革兰染色阴性的肾形双球菌
普通培养基不易生长,在巧克力或血培养基上 生长良好
人是唯一的天然宿主
对干燥、寒冷、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极敏 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CNS infection)
整理课件
1
定义
指各种生物性病原体侵犯CNS实质、被膜及血 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 病。
感染途径
血行感染 直接感染 神经干逆行感染
整理课件
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化脓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颅内脓肿 脊髓局限性感染 颅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结核性脑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毒性脑炎
脑膜炎、脊膜炎或脑脊髓膜炎: 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软膜 脑膜刺激征明显,昏迷发生晚,后遗症少
脑膜脑炎: 脑实质与脑膜合并受累
根据发病情况及病程可分为
急性:<2周 亚急性:2~4周 慢性感染:>4周
整理课件
5
基本临床表现
发热 意识障碍 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颈强直 局限性神经损害体征、病理反射等
脑膜炎奈瑟菌(革兰阴性双球菌):首选头孢曲松或头孢 噻肟,备选方案有青霉素G、氨苄西林、氯霉素、氟喹诺 酮类或氨曲南。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革兰阳性杆菌或球杆菌):首选氨 苄西林+氨基糖苷类,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TMP/SMX或美 罗培南。
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革兰阴性杆菌): 除流感嗜血杆菌外,多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首选三代头孢 菌素,其他可选用头孢吡肟、美罗培南、氟喹诺酮类等。
医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标准

VS
详细描述
急性脑膜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头痛、 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 现白细胞计数升高、脑脊液压力增高、脑 脊液中蛋白质和糖含量异常等。脑部影像 学检查如CT或MRI可发现脑膜增厚、脑 水肿等异常表现。
应用场景二:急性脊髓炎
总结词
急性脊髓炎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通常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诊断标准包括 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脊髓影像学检查。
感谢您的观看
医院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诊断标准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医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 医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标准 • 医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标准的实践应用 • 医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标准的挑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CHAPTER 01
引言
背景介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 率和致死率。
未来发展方向
新型诊断技术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未来 可能会开发出更敏感和特异的诊 断方法,如基于组学技术的诊断
方法。
精准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针对不同 病原体和患者特点的精准诊断和 治疗方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
预防为主
加强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 和控制措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
率。
CHAPTER 06
01
02
03
脑脊液压力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脑 脊液压力可能升高,提示 有颅内压增高。
脑脊液成分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升高 ,蛋白含量升高,糖含量 下降,提示有感染。
脑脊液培养
脑脊液培养可发现病原体 ,如细菌、病毒等,是诊 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 要方法之一。
诊断标准三:血液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entralNervousSystemInfection)

• 头MRI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问题3 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 问题4 除其它治疗外,应选用何种抗病毒药物? 问题5 患者的抽搐属于哪种痫性发作?
A 肌阵挛发作 B 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 C 强直性发作 D 肌阵挛性发作 E 失神发作 问题6 该类型发作的首选抗癫痫药物是什么?
病毒性脑膜炎 (Viral Meningitis)
辅助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 高
2. CSF: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脓性;白细 胞总数增多,(1000-10000)×106/L, 多形核粒细胞占多数;蛋白增高;糖和氯 化物降低;细菌培养呈阳性
3. EEG:可呈弥漫性慢波,无特征性改变
4. 影像学检查:早期可正常;随着病情进展, MRI的T1WI显示蛛网膜下腔不对称,信号 略高,增强后呈不规则强化;T2WI脑膜和 脑皮质信号增高;后期可见室管膜炎、硬
7. 治疗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 治疗原则:积极抗病毒、抑制炎症、降颅
压、防止并发症 抗病毒治疗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抗菌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1. 抗病毒治疗
无环鸟苷(阿昔洛韦,Acyclovir):首选 鸟嘌呤衍生物,能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具 有很强的抗HSV作用
4. 辅助检查 脑电图:弥漫性高波幅慢波(单、双侧颞 区、额区),尖波与棘波(颞区) 头颅CT:可正常,也可单、双侧颞叶、海 马及边缘系统局灶性低密度灶,其中有点 状高密度灶提示颞叶有出血性坏死 头颅MRI:脑实质内长T1长T2信号的病灶
T1WI
T2WI
增强
脑脊液检查: 压力正常或轻度增高,重症者可明显增高 白细胞数明显增多(50-500×106/L), 最多可高达1000×106/L,以淋巴细胞或 单核细胞为主;可有红细胞数增多,除外 腰椎穿刺损伤则提示出血坏死性脑炎; 蛋白质呈轻、中度增高,多低于1500mg/L 糖与氯化物多数正常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

年龄因素
关注儿童、老年人等年龄 较大或较小的人群,他们 通常免疫力较弱,易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基础疾病患者
针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 免疫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 的人群,加强筛查和监测。
疫苗接种情况
了解个人疫苗接种史,对 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 的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和提 醒。
健康教育内容设计
疾病知识普及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 定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 犯脑和脊髓实质、脑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
• 分类: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不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分为脑炎、脑 膜炎、脑脓肿、颅内寄生虫感染等类型。
• 临床表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头痛、恶心、 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
诊断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
SPECT和PET
可显示脑水肿、脑室变小、脑实质病 变等
可显示脑部血流和代谢情况,有助于 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
头颅MRI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更清晰地显示 脑实质病变和脑室系统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符合中枢神经系 统感染的诊断标准即可确诊
脑膜刺激征阳性,如颈强直、 克氏征和布氏征等
局部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 失语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 粒细胞比例增高
脑脊液检查
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 增高,蛋白含量增高,
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
细菌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
脑脊液细菌培养、血细 菌培养等可明确病原菌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增高, 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
1、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常以精神行为异常,癫痫起病,可有口唇疱疹病史,伴发热,头颅MRI可见颞额叶出血性坏死,脑电图可见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以单侧或双侧颞、额区异常更明显,脑脊液压力正常,脑脊液细胞数<1000×109/L,糖和氯化物正常。
2、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意识模糊,可有带状疱疹病史,病变程度较轻,预后较好,头颅CT无出血坏死表现,脑脊液中检出该病毒抗体和病毒核酸阳性可鉴别。
3、肠道病毒性脑炎:多见于夏秋季节,一般恢复较快,2-3周症状可缓解,脑脊液中PCR检测出该病毒核酸可鉴别。
4、巨细胞病毒性脑炎:临床少见,常见于免疫缺陷如艾滋病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脑脊液正常或单核细胞增多,蛋白增高,体液检查找到典型的巨细胞,PCR检测出该病毒核酸可鉴别。
5、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急性发病,影像学显示皮质下白质多发病灶,病毒学和相关抗体检查阴性。
6、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阳性,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呈脓性,细胞数1000-10000×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低于2.2mmol/l,氯化物降低,脑脊液涂片检出病原菌,血细菌培养阳性可明确诊断。
7、结核性脑膜炎:通常亚急性起病,脑神经损害常见,脑膜刺激症阳性,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黄,静置后可有薄膜形成,细胞数增多,常为50-500×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增高,常为1-2g/l,糖及氯化物降低,抗结核治疗有效,脑脊液抗酸染色阳性可明确诊断。
8、隐球菌脑膜炎: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全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通常隐匿起病,颅神经尤其视神经损害常见,脑脊液细胞数通常低于500×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糖降低,墨汁染色检查隐球菌可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