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同义词辨析方法

同义词辨析方法本文是关于同义词辨析方法,感谢您的阅读!同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辨析同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同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称道)的事。
(2006年山东卷) 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
“称奇”比“称道”语义重。
这里用“称奇”。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日前)仍在修复当中。
(2006年江西卷)析:“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
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同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馈赠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006年江西卷)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
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捐赠”。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例: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该本)病。
(2006年江西卷)析:“该”是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编造)的规律。
(2005年重庆卷) 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
“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像创造(故事);③捏造。
“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用“臆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

辨析同义词主要应该从词义和词的用法两个方面进行。
(一) 词义方面这一方面的差异,应该着重从基本意义、感情意义、语体意义等方面入手。
基本意义是人们对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概括认识,它反映所指对象的共同特征以及与其他事物现象的区别。
感情意义是词语所反映出来的,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感情态度。
语体意义是某些词语由于常常用于某种特定的语体而形成的某种风格色彩。
他们构成了词汇意义的主体,也是同义词辨析的理论依据。
1.基本意义不同如: ⑴近来近期“近来”是表示过去不久到现在的一段时间,不能表示将来的一段时间。
“近期”表示最近的一个时期。
可以是过去不久到现在的一段时期,也可以是从现在到不久的将来的一段时期。
“近期”所表示的范围要比“近来”所表示的范围大。
⑵才华才能才干才智“才华”“才能”“才干”“才智”共同的意义是,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优异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
但它们在表意上各有侧重。
“才华”是指人表现于外的才能,侧重指文学艺术方面的能力和特长。
“才能”表示知识和能力,侧重指人对知识、能力、技巧、技能的掌握情况。
“才干”侧重指人的工作和办事的能力。
“才智”指才能和智慧,侧重指富于智慧和思维敏捷。
2.感情意义不同如: ⑴成果后果“成果”和“后果”都有“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达到的最后状态”的意义。
但“成果”多用于事物顺乎发展规律而达到的最后状态,而“后果”则多用于言语和行为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产生的结果,因而多用在“坏”的方面。
⑵鼓动煽动“鼓动”“煽动”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激发人们的情绪,使其行动起来。
但“鼓动”是中性词,但一般是用来表示激发人做好事情。
“煽动”是贬义词,表示鼓动人做坏事情。
3.语体意义不同如: ⑴譬如比如“譬如”和“比如”都是举例时的发端语。
都有“一,引出实例;二,引出比喻。
”的意思,但是“譬如”书面色彩较浓“, 比如”口语色彩较浓。
⑵甚至乃至“甚至”“乃至”都是连词。
用在并列成分的最后一项之前,强调、突出这一项,后面有时用“也”或“都”呼应,有时可以互换。
同义词辨析含成语

侵犯——主权、利益、领海、 人权、领空 侵占——土地、领土、财产、公款 履行——诺言、合同、手续、 公约、条约 执行——命令、任务、路线、政策
• 县教委编发的《简报》,已按时(呈报、 报送)县委、县政府以及县里其他局(委) 等有关部门。 呈报:报告上级 报送:报告上级,送达(平级)√ • 大体言之,在世界文化史上,文明中心已 经历了三次大的(转移、迁移)。 转移:改换位置(对象可以是抽象事物)√ 迁移:离开原来的所在地(往往要带走必要 的东西,具体的)
练习:
(1)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 成一片,真正(体恤、体察)民情。 体察:体验、观察√ 体恤:同情、照顾 可搭配“百姓” (2)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屯聚、囤聚) 大量兵力,伺机大规模侵犯巴勒斯坦控 制区。 屯聚:聚集(人马)√ 囤聚:储存聚集(货物)
③兄弟和昆仲,④想念、思念和眷念
⑤可以/准予 ⑥唱/歌唱 ⑦脑袋/头部
• 例析:中国政府一再(申明、声明), 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决不能和 台湾进行官方接触。 • 申明:郑重说明理由(一般用于口 语) •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正 式场合书面语)√ • 我再度 申明 :出版这本书,不是为 了几个钱,而是为了难以忘怀的大山 情,请大家理解我。
• 5.词用法 • 词用法,就是根据词语的搭配习惯来区分同义词的 方法。词语的搭配习惯也是造成词义差别的一个因 素,利用它亦可帮助我们快速解题。 • ①弄准搭配对象。如"爱护"适用于对下,"爱戴"适 用于对上。 • ②掌握语法功能。如"公然"、"公开"都含有不加掩 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 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副词兼形容 词,能在句中充当谓语,如"这事早已公开了";可 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态";可充当定语,如"公开 的秘密"
第7章_同义词辨析

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庶人曰死。”
《礼记· 檀弓》上:“君子曰终,
小人曰死。”
7
《書》曰:“成王崩。”天子稱崩何?別尊
卑,異死生也。天子曰崩,大尊像,崩之為 言,崩伏強天下,撫擊,失神明,黎庶殞涕, 海內悲涼。諸侯曰薨,國失陽。薨之言奄也, 奄然亡也。大夫曰卒,精耀終卒。卒之為言 終於國也。士曰不祿,失其忠節,不忠終君 之綠。綠之言消也,身消名彰。庶人曰死, 魂去亡。死之為言澌,精氣窮也。崩、薨紀 於國何?以為有尊卑之禮,謚號之制即有矣。 禮始於黃帝,至舜堯而備。
(4)大家都要养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气。
(5)有的动物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捷。 (6)他是个精力很充实的年轻人。
33
(7)你应该可惜你的身体,少喝酒,少抽烟。 (8)爸妈年龄都大了,我们几个儿女都很关怀他们。 (9)他父亲是一个很慈爱儿女的老人。 (10)祥子是个老实的洋车夫,他也恐怕警察。 (11)小红嫌疑她的男朋友看上了别人。 (12)就写到这里吧,有事后来再写吧。 (13)一年后来,我就回国了。
道树木的~。 【年纪】~轻│小小~,懂什么? 【岁数】妈是上了~的人了│他今年多 大~了?
(1)他今年多大_____? (2)根据年轮可以知道树木的______。 (3)妈是上了______的人。
38
这个~真可爱! 屋里有很多~。 六一~节 ~医院
儿童
孩子
儿童 用于泛指义,较正式,书面语。
交通工具 陆路 机动
用油
载人 公共
自行车 卡车 公共汽车 电车 飞机
+ + + + +
— + &— +
— — + + +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导语:在现代汉语中,同义词的使用极为常见。
然而,同义词之间的微妙差别却常常让人困扰。
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们需要对同义词进行辨析。
本文将以"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为中心,对一些常见的同义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一、深入理解同义词辨析的意义同义词辨析是我们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基本功。
正确地选择并使用同义词,不仅可以提高文笔的水平,还可以更准确地传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同义词辨析是语言运用的艺术,是一种对细微差别的敏感和把握。
二、常见同义词辨析1.欣赏和赏识欣赏和赏识都表示对某事物的喜爱和认可,但欣赏更注重对艺术、美学价值的认可,而赏识则更强调对某人的能力、品质的认可。
例如,我们可以说欣赏一幅画、欣赏一部电影,但更常用的是赏识一个人的才华、赏识一个人的品德。
2.目睹和目击目睹和目击都表示亲眼看到某个事件或场景,但目睹更强调对事情的全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观察,而目击则更侧重于对某个瞬间或关键时刻的观察。
例如,我们可以说目睹一场交通事故、目击一次抢劫案。
3.忧虑和担忧忧虑和担忧都表示对某种事情感到担心或不安,但忧虑更强调由于某种原因而感到不安,而担忧则更强调对某种情况的疑虑和不安。
例如,我们可以说忧虑自己的未来、担忧孩子的学习状况。
4.空闲和闲暇空闲和闲暇都表示没有工作或任务的时间,但空闲更强调没有被工作或任务所占据的状态,而闲暇则更强调可以用来休闲或娱乐的时间。
例如,我们可以说空闲时间阅读、闲暇时去旅行。
5.创新和创造创新和创造都表示创造性地产生了新的事物或理念,但创新更强调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发展,而创造则更强调从无到有地创造出全新的东西。
例如,我们可以说创新一种产品、创造一种艺术形式。
三、同义词辨析的方法和技巧1.比较法:将同义词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或语法书,寻找相关的解释和例句。
2.语境法:在实际的语境中观察同义词的使用情况,从中寻找它们的区别和用法。
同义词辨析

•
• • • • • • • • • • • •
周总理正亲切地注视着我,目光中充满了关切,充满 了爱护,像在询问:同志,碰着了吗?受伤没有? 这里“爱护”是就革命长辈上对下而说的。 常说的还有“爱护人民”、“爱护集体” 、“爱护 儿童”、“爱护荣誉”、“爱护公共财物”、“爱 护 工具”、“爱护庄稼”等等。它既可适用于具体的人或 事物,也可用于抽象的东西。对具 体的人,多适用于 上对下说。 “爱戴”指敬爱、尊崇和拥护。它只适用于人,而且只 用于下级对上级、群 众对领袖、小辈对长辈、学生对 老师或一般群众对英雄模范人物。如: 那是标志着全国人民对伟大领袖衷心爱戴的歌……
•
第二,从色彩方面辨析 (1)感情色彩不同
• 某些同义词所包含的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 彩不同。其中,有的词表达了说话者对某一事 物或行为肯定、赞许的感情,含有褒义,是褒义 词;有的词表达了说话者对 某一事物的否定、 憎恶的感情,含有贬义,是贬义词;有些词不带 褒贬的感 情色彩,是一种中性词。 • 例如:“顽强”和“顽固” • 这两个都是形容词,都有不容易变化的意思, 但它们的感情色彩不同。
(3)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
• 例如:“局面”和“场面”:这两个名词,都 可以表示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出现的情况,但意 义范围和使用范围都有差别 。 • “局面”指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着眼于全 局,所指范围大,时间长。一 般用于政治、经 济、军事、革命和生产等方面的形势和大事上。 如: • 开国之初,生机蓬勃,虽然百废待兴,但已经 是万紫千红的局面。 • 眼上,又下了一场透雨,秋后的丰收局面,也 大体可以确定下来了 。
• • • • • • • •
又如:“鼓动”和“煽动” 这两个动词,都含有用语言或文字激发人们行动起来 的意思。两个词的差别,主要在于感情色彩不同。 “鼓动”是中性词,可用于好的方面,指激发、动员 别人做好事,含有褒义 ;也可用于坏的方面,指挑唆、 怂恿别人做坏事,含有贬义。如: 他这鼓动工作挺不错。 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动罢工,反对我!
同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

同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本文是关于同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感谢您的阅读!同义词辨析十法辨析同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同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称道)的事。
(2006年山东卷) 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
“称奇”比“称道”语义重。
这里用“称奇”。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日前)仍在修复当中。
(2006年江西卷)析:“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
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同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馈赠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006年江西卷)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
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捐赠”。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例: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该本)病。
(2006年江西卷)析:“该”是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编造)的规律。
(2005年重庆卷) 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
“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像创造(故事);③捏造。
“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用“臆造”。
同义词辨析方法

同义词辨析方法导读:同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辨析同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同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称道)的事。
(2006年山东卷) 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
“称奇”比“称道”语义重。
这里用“称奇”。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日前)仍在修复当中。
(2006年江西卷)析:“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
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同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馈赠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006年江西卷)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
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捐赠”。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例: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该本)病。
(2006年江西卷)析:“该”是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编造)的规律。
(2005年重庆卷) 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
“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像创造(故事);③捏造。
“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用“臆造”。
六、搭配关系不同:有些同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现代汉语的词语浩如烟海、丰富多彩,其中有为数不少的词语,它们在意义上相近,这给我们平时的使用带来诸多的不便与麻烦。
因此,对这些词语要学会加以辨析,否则,就会造成误解误用。
严格地说,任何一组近义词都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我们如果能掌握一些辨别的方法,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笔者列举一些近义词的辨别的方法,希望能给读者有所帮助。
一、去同存异
现代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近义词,它们都有共同的语素,比如“承载”和“装载”这一组近义词,它们的共同语素就是“载”。
对于这一类词,我们在辨析时,就可以采用“去同存异”法。
“承载”和“装载”这一组近义词,我们辨析的时候,先将共同的语素“载”去掉,这叫“去同”,然后对“异”字进行组词或简易解释。
“承”字可组词为“承受(担)”,“装”字可组词为“装货物(东西)”,这样,这两个词的区别也就呼之欲出了。
“承载”有承受物体重量的意思;“装载”有用运输工具装东西的意思。
当然,给这类词进行组词的时候,所组之词要尽可能的将这两组近义词区分开来。
例: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 a 成规 b 陈规)“成规”“陈规”这一组近义词,它们有共同语素,辨析时可采用“去同存异”法。
具体做法是先将“规”字去掉,然后分别对“异”字“成”“陈”组词或解释。
“成”可组词为“现成的”或“形成”;“陈”可组词为“陈年老酒”,进一步引申,可解释为“旧的”,结合原题,本题应选“陈规”,即“旧的,不适用的旧规章”。
练习:
①这一招真。
(a 、厉害 b 、利害)
②他将办公桌上已用过的资料起来。
(a 、收集b 、搜集)
二、以词造句
“去同存异”法可以分辨一些有共同语素的近义词,但也有一些近义词却无法用“去同存异”法进行辨别,这时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以词造句”法进行辨析。
例如“志愿”和“自愿”这一组近义词,我们辨别时可根据这两个词进行简单的造句。
“志愿”可这样造句:高考的时候,学生要填写志愿;“自愿”可造句为:我自愿报名参加这次活动。
从中我们可以粗略地看出这两个词的区别:“志愿”表示志向和愿望;“自愿”表示自己愿意。
再比如:
有不少人在这个问题上走了冤枉路,把先后颠倒了,不善于读书。
(a 、秩序b 、次序)
这一组近义词辨析时,就可采用“以词造句”法。
“秩序”可造句为:要维护进场秩序;“次序”可造句为:按次序入场。
由这两个所造之句大致可推出这一组近义词的区别。
“秩序”有“不混乱”的意思;“次序”有“时间上排列的先后”的意思。
据此,原题应选“次序”。
练习:
③我们去时,立夏已过数日,但成片良田,杂草丛生,有的房屋墙壁
上弹痕累累,给人一种凄凉感。
( a 、荒废 b 、荒芜)
④追求成熟,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
(a 、时髦b 、时尚)
三、左顾右盼
“左顾右盼”法也称“观察”法。
在近义词中,有相当一部分近义词在词义的深浅、轻重、
范围、色彩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这一类词,我们只要根据平时的积累,观察观察,就能找出它们的区别。
例如“爱护”和“庇护”,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再比如:
他在会议上对官僚主义作风进行了严厉的。
(a 、批判 b 批评)
“批判”和“批评”可以从词义的轻重上将它们区别开来。
“批判”的词义重,“批评”的意义相对轻一点。
结合原题意思,“官僚主义作风”是党内少数党员的缺点和错误,对党内的同志的缺点应用语义轻一点的“批评”而不用语义较重的“批判”,故原题应选“ b ”
答案。
练习:
⑤《宰相刘罗锅》播出前并未宣传,但播出后却成了人们街谈巷议
的一个热门话题。
(a 、大肆 b 、大事)
⑥红军“四渡赤水”一役,不仅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而且大大
地了气焰嚣张的敌人。
(a 、震动 b 、震慑)
⑦小王指着柜台前的那个“洋娃娃”说:她真( a 、美丽 b 、漂亮)
四、水乳交融
“水乳交融”法也称“搭配”法。
这一类近义词的辨别,只要列举出它们的搭配对象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来。
例如“充足”和“充分”这一组近义词,它们的区分就可用“水乳交融”法。
“充足”搭配的对象可以是“粮食”“阳光”等,而“充分”不能与其搭配。
与“充分”搭配的可以是“理由”“条件”等。
再比如:
他性格很。
(a 、坚定 b 、坚强)
“坚定”常与“立场”“观点”“主张”等词搭配;“坚强”的对象多为“性格”“力量”等。
故上例应选“坚强”。
练习:
⑧他不住内心的激动。
( a 、克服 b 、克制)
⑨这些科学论据令人(a 、信服 b 、佩服)
五、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法实际上就是“求反”法,意思是当一组近义词从正面难以区别的时候,可以从它们的反面即反义词上去区别。
例如:为什么某种生物的分布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 a 、普遍 b 广泛)
“普遍”“广泛”这一组近义词的区分就可以用“求反”法。
“普遍”的反义词是“个别”,“广泛”的反义词是“狭窄”。
由此,结合原题,“广泛”的反义词“狭窄”义和原题下文的“狭小”义相
近,因此,原题应选“广泛”“ b ”答案。
练习:
⑩我们对自己的前途要。
( a 、乐观 b 豁达)
⑾的风暴袭击了海岛。
(a 、强盛 b 强大)
以上所举近义词辩析的五种方法只是近义词辨析方法中的“沧海之一粟”,但无论采用那一种方法辩析近义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正确使用词语,而掌握一定的辨析方法无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这只是终南捷径,最根本的还是靠使用者平时多读一些书,多积累一些词语,并学会理解分析这些词的意思,长期坚持下来,一定会“功到自然成”的。
附文中练习参考答案:
1 、a
2 、a
3 、b
4 、b
5 、b (a 为贬义词 b 为中性词)
6 、b (a 的语义比
b 轻) 7 、b (a 一般用作书面语 b 常用作口语) 8 、b (“克服”的对象多是客观上
的困难、错误等;“克制”的对象多是主观上的情感、愿望等)9 、a (“信服”的对象一般是道理、事实、言论等;“佩服”的对象一般是精神、品德、能力等)
10 、a(a 的反义词是“悲观”;b 的反义词是“狭隘” ) 11 、b (a 的反义词是“衰落”;b 的反义词是“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