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尺寸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公式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公式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公式找对应表太不现实了!告诉你一简单的: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模数)比如:M4 32齿34*3.5齿顶圆直径=(32+2)*4=136mm分度圆直径=32*4=128mm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7M 12齿中心距D=(分度圆直径1+分度圆直径2)/2就是(12+2)*7=98mm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用)3.25,3.75,6.5,11,30上面数值以外为非标准齿轮,不要采用!塑胶齿轮注塑后要不要入水除应力精确测定斜齿轮螺旋角的新方法Circular Pitch (CP)周节齿轮分度圆直径d的大小可以用模数(m)、径节(DP)或周节(CP)与齿数(z)表示径节P(DP)是指按齿轮分度圆直径(以英寸计算)每英寸上所占有的齿数而言径节与模数有这样的关系: m=25.4/DPCP1/8模=25.4/DP8=3.175 3.175/3.1416(π)=1.0106模1) 什么是「模数」?模数表示轮齿的大小。

R模数是分度圆齿距与圆周率(π)之比,单位为毫米(mm)。

除模数外,表示轮齿大小的还有CP(周节:Circular pitch)与DP(径节:Diametral pitch)。

【参考】齿距是相邻两齿上相当点间的分度圆弧长。

2) 什么是「分度圆直径」?分度圆直径是齿轮的基准直径。

齿轮模数齿数直径表【一览表】

齿轮模数齿数直径表【一览表】

告诉你一简单的: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模数)比如:M4 32齿34*3.5齿顶圆直径=(32+2)*4=136mm分度圆直径=32*4=128mm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7M 12齿中心距D=(分度圆直径1+分度圆直径2)/2就是(12+2)*7=98mm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 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用)3.25,3.75,6.5,11,30上面数值以外为非标准齿轮,不要采用!塑胶齿轮注塑后要不要入水除应力精确测定斜齿轮螺旋角的新方法Circular Pitch (CP)周节齿轮分度圆直径d的大小可以用模数(m)、径节(DP)或周节(CP)与齿数(z)表示径节P(DP)是指按齿轮分度圆直径(以英寸计算)每英寸上所占有的齿数而言径节与模数有这样的关系: m=25.4/DPCP1/8模=25.4/DP8=3.175 3.175/3.1416(π)=1.0106模1) 什么是「模数」?模数表示轮齿的大小。

R模数是分度圆齿距与圆周率(π)之比,单位为毫米(mm)。

除模数外,表示轮齿大小的还有CP(周节:Circular pitch)与DP(径节:Diametral pitch)。

【参考】齿距是相邻两齿上相当点间的分度圆弧长。

2) 什么是「分度圆直径」?分度圆直径是齿轮的基准直径。

决定齿轮大小的两大要素是模数和齿数、分度圆直径等于齿数与模数(端面)的乘积。

双径节齿轮计算公式

双径节齿轮计算公式

双径节齿轮计算公式是一种用于计算双径节齿轮几何尺寸的公式。

双径节齿轮是一种常见的齿轮类型,其齿数和模数都比普通齿轮要大,因此需要使用特殊的计算公式来进行几何尺寸的计算。

双径节齿轮计算公式的具体形式如下:
1. 齿数计算:Z = 2 * m * π * R / d
2. 模数计算:m = π * d / (2 * R)
3. 压力角计算:α = atan(m / R)
4. 螺旋角计算:β = atan(e / d)
其中,Z表示齿数,m表示模数,d表示分度圆直径,R表示齿轮半径,α表示压力角,β表示螺旋角,e表示基圆半径。

这些参数都是双径节齿轮的基本参数,需要通过测量或已知条件获得。

通过使用双径节齿轮计算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双径节齿轮的几何尺寸,包括齿数、模数、压力角、螺旋角等。

这些参数对于齿轮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非常重要,因此双径节齿轮计算公式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双径节齿轮计算公式的应用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例如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考虑弹性变形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不同的双径节齿轮设计要求也可能需要对计算公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或修正。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公式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公式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公式找对应表太不现实了!告诉你一简单的: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模数)比如:M4 32齿34*3.5齿顶圆直径=(32+2)*4=136mm分度圆直径=32*4=128mm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7M 12齿中心距D=(分度圆直径1+分度圆直径2)/2就是(12+2)*7=98mm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用)3.25,3.75,6.5,11,30上面数值以外为非标准齿轮,不要采用!塑胶齿轮注塑后要不要入水除应力精确测定斜齿轮螺旋角的新方法Circular Pitch (CP)周节齿轮分度圆直径d的大小可以用模数(m)、径节(DP)或周节(CP)与齿数(z)表示径节P(DP)是指按齿轮分度圆直径(以英寸计算)每英寸上所占有的齿数而言径节与模数有这样的关系: m=25.4/DPCP1/8模=25.4/DP8=3.175 3.175/3.1416(π)=1.0106模1) 什么是「模数」?模数表示轮齿的大小。

R模数是分度圆齿距与圆周率(π)之比,单位为毫米(mm)。

除模数外,表示轮齿大小的还有CP(周节:Circular pitch)与DP(径节:Diametral pitch)。

【参考】齿距是相邻两齿上相当点间的分度圆弧长。

2) 什么是「分度圆直径」?分度圆直径是齿轮的基准直径。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正常齿)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齿根圆直径=(齿数-2.5)*模数(正常齿)比如:M4、齿32齿顶圆直径=(32+2)*4=136mm分度圆直径=32*4=128mm齿根圆直径=32-2.5 *4=118mm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齿轮模数选择齿轮模数国家标准为GB1357-78。

优先选用模数:0.1mm、0.12mm、0.15mm、0.2mm、0.25mm、0.3mm、0.4mm、0.5mm、0.6mm、0.8mm、1mm、1.25mm、1.5mm、2mm、2.5mm、3mm、4mm、5mm、6mm、8mm、10mm、12mm、 14mm、16mm、20mm、25mm、32mm、40mm、50mm;可选模数:1.75mm、2.25mm、2.75mm、3.5mm、4.5mm、5.5mm、7mm、9mm、14mm、18mm、 22mm、28mm、36mm、45mm;很少用模数:3.25mm、3.75mm、6.5mm、11mm、30mm;编辑本段齿轮基本参数1.齿数Z闭式齿轮传动一般转速较高,为了提高传动的平稳性,减小冲击振动,以齿数多一些为好,小一些为好,小齿轮的齿数可取为z1=20~40。

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由于轮齿主要为磨损失效,为使齿轮不致过小,故小齿轮不亦选用过多的齿数,一般可取z1=17~20。

为使齿轮免于根切,对于α=20o的标准支持圆柱齿轮,应取z1≥17。

Z2=u·z1。

2.压力角α rb=rcosα=1/2mzcosα在两齿轮节圆相切点P处,两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即齿廓的受力方向)与两节圆的公切线(即P点处的瞬时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压力角,也称啮合角。

对单个齿轮即为齿形角。

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一般为20”。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公式汇总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公式汇总

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公式汇总标准齿轮模数齿数计算公式找对应表太不现实了!告诉你一简单的: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模数)比如:M4 32齿34*3.5齿顶圆直径=(32+2)*4=136mm分度圆直径=32*4=128mm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7M 12齿中心距D=(分度圆直径1+分度圆直径2)/2就是(12+2)*7=98mm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用)3.25,3.75,6.5,11,30上面数值以外为非标准齿轮,不要采用!塑胶齿轮注塑后要不要入水除应力精确测定斜齿轮螺旋角的新方法Circular Pitch (CP)周节齿轮分度圆直径d的大小可以用模数(m)、径节(DP)或周节(CP)与齿数(z)表示径节P(DP)是指按齿轮分度圆直径(以英寸计算)每英寸上所占有的齿数而言径节与模数有这样的关系: m=25.4/DPCP1/8模=25.4/DP8=3.175 3.175/3.1416(π)=1.0106模1) 什么是「模数」?模数表示轮齿的大小。

R模数是分度圆齿距与圆周率(π)之比,单位为毫米(mm)。

除模数外,表示轮齿大小的还有CP(周节:Circular pitch)与DP(径节:Diametral pitch)。

【参考】齿距是相邻两齿上相当点间的分度圆弧长。

齿轮各部分尺寸计算

齿轮各部分尺寸计算


m cos pcos

础 内齿轮与外齿轮比较:
特点:内齿轮的齿廓内凹,其齿厚和槽宽分别对应
于外齿轮的槽宽与齿厚;齿顶圆小于分度圆,齿根 圆大于分度圆。
江航学院
da d 2ha
se
p

d f d 2hf
械 设
其它尺寸同外齿轮

基 础
s e m
2
N

ha ha*m
hf (ha* c* )m
p m cos p cos
齿条与齿轮比较
m
se
p
2
中线
B
p
hf ha
机 械
ha ha*m
p

设 计
hf (ha* c* )m


e
s
础 pb m cos p cos
其它尺寸同外齿轮
江航学院
特点:1、中线为分度线;
外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b
齿z
1、分度圆直径d :
齿间 (齿槽)
es p
机 械
d mz
2、齿顶高ha:
设 计
ha ha*m
基 础
3、齿根高hf :hf (ha* c* )m
4、全齿高h:h ha hf
5、齿顶圆直径da:
da d 2ha (z上各点法线平行,各点 速度相同;
3、各点压力角相等,等于齿廓斜角——齿

形角,标准值为20°;
械 设
4、同侧齿廓平行,各处齿距相等, p=m。



江航学院
6、齿根圆直径df: d f d 2hf (z 2ha* 2c*)m 7、基圆直径db: db d cos mz cos

齿轮尺寸计算

齿轮尺寸计算

齿轮尺寸计算《齿轮尺寸计算》
一、螺旋齿轮尺寸计算
1、计算齿轮模数:
齿轮模数=齿轮外径÷齿数。

2、计算齿轮基圆:
齿轮基圆=模数×齿数。

3、计算齿顶圆:
齿顶圆=齿轮基圆+2×模数。

4、计算齿根圆:
齿根圆=齿轮基圆-2×模数。

5、计算齿宽:
齿宽=模数×0.7071。

二、圆柱齿轮尺寸计算
1、计算齿轮模数:
齿轮模数=齿轮外径÷齿数。

2、计算齿厚:
齿厚=模数÷2。

3、计算齿顶圆半径:
齿顶圆半径=模数×0.5。

4、计算齿根圆半径:
齿根圆半径=模数×0.5。

三、立锥齿轮尺寸计算
1、计算齿轮模数:
齿轮模数=齿轮顶径÷齿数。

2、计算齿厚:
齿厚=模数÷2。

3、计算齿根母线夹角:
齿根母线夹角=180°÷齿数+顶隙角度。

4、计算齿顶面夹角:
齿顶面夹角=180°÷齿数-顶隙角度。

5、计算齿宽:
齿宽=模数×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T g=KF n/L,载荷系数K=K A K V KαKβ,,使用系数K A,载动系数K V,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α,齿向载荷分配系数Kβ。

表10-2(书P193)K A=1.25
直齿轮及修形齿轮Kα=1,其余为1.4
齿宽系数
K Hβ用插值法求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2.5
齿顶圆半径r a1=r1+ha*m,直径d=d1+2ha*m(ha*=1)
D12=2.5*(17+2)=47.5
D11=112.5
D1=62.5
D2=82.5
D7=87.5
D8=57.5
D5=77.5
D6=67.5
D3=52.5
D4=92.5
D13=42.5
D10=62.5
D9=100 齿轮分度圆直径:d=zmcosa,半径r1
D12=2.5*17=42.5
D11=107.5
D1=57.5
D2=77.5
D7=82.5
D8=52.5
D5=72.5
D6=62.5
D3=47.5
D4=87.5
D13=37.5
D10=57.5
D9=95
齿顶圆压力角αa1=arccos⁡(r1cosα
r a1)
32.78°,
26.11°
30.17°
28.03°
27.63°
30.91°
28.47°
29.53°
31.77°
27.26°
33.99°
30.17°
26.78°
齿根圆直径=分度圆直径×cos压力角20(约等于)
D12=40
D11=101
D1=54
D2=73
D7=78
D8=49
D5=68
D6=59
D3=45
D4=82
D13=35
D10=54
D9=89
齿轮基圆(英文:gear base circle)是指渐开线圆柱齿轮(或摆线圆柱齿轮)上的一个假想圆,形成渐开线齿廓的发生线(或形成摆线齿廓的发生圆)在此假想圆的圆周上作纯滚动时,此假想圆即为基圆。

节点:齿轮副中,两齿轮基圆的公切线与两齿轮中心连线的交点。

节圆:节点所在的半径称为节圆半径。

所以,单个齿轮没有节圆直径一说,只有两齿轮啮合,才会形成节点和节圆。

在标准齿轮副传动和高变位齿轮副传动中,节圆跟分度圆相等
齿厚s=兀m/2=3.925=齿槽宽=e
顶隙c=c*m=0.25*2.50.625
标准中心距a=m(z1+z2)/2
跨棒的直接常用1.68m
基圆齿距18.79,17.85,15.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