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化学ch4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甲烷烷烃》课件

《甲烷烷烃》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甲烷的介绍 • 烷烃的介绍 • 甲烷和烷烃的关系 • 甲烷和烷烃的制备方法 • 甲烷和烷烃的用途
01
甲烷的介绍
甲烷的基本信息
甲烷的分子式:CH4 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16.042
甲烷的结构: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中心,四个氢原子位于顶点
甲烷的物理性质
04
甲烷和烷烃的制备方法
甲烷的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备
通过加热醋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 合物,再经冷却和液化,可以得
到甲烷。
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提取
天然气中包含甲烷,可以通过分离 和提纯的方法从天然气中提取甲烷 。
生物质发酵
生物质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可以产生 甲烷,这种方法常用于沼气的生产 。
烷烃的制备方法
石油分馏
石油分馏可以得到多种烷烃,包 括正烷烃、异烷烃等。
工业用途
烷烃可用于制造清洗剂、溶剂 、涂料等工业产品。
THANKS
感谢观看
气味
烷烃一般无味。
溶解性
烷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烷烃的化学性质
燃烧反应
烷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 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 量热能。
卤代反应
烷烃在光照条件下可与卤 素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 代烷。
氧化反应
烷烃可被氧化剂氧化,生 成酮、醛、羧酸等化合物 。
03
甲烷和烷烃的关系
结构上的关系
甲烷是烷烃的代表
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其分子式为 CH4,具有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 。
烷烃的通式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会出现同 分异构现象,即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 构不同的化合物。
contents
目录
• 甲烷的介绍 • 烷烃的介绍 • 甲烷和烷烃的关系 • 甲烷和烷烃的制备方法 • 甲烷和烷烃的用途
01
甲烷的介绍
甲烷的基本信息
甲烷的分子式:CH4 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16.042
甲烷的结构: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中心,四个氢原子位于顶点
甲烷的物理性质
04
甲烷和烷烃的制备方法
甲烷的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备
通过加热醋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 合物,再经冷却和液化,可以得
到甲烷。
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提取
天然气中包含甲烷,可以通过分离 和提纯的方法从天然气中提取甲烷 。
生物质发酵
生物质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可以产生 甲烷,这种方法常用于沼气的生产 。
烷烃的制备方法
石油分馏
石油分馏可以得到多种烷烃,包 括正烷烃、异烷烃等。
工业用途
烷烃可用于制造清洗剂、溶剂 、涂料等工业产品。
THANKS
感谢观看
气味
烷烃一般无味。
溶解性
烷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烷烃的化学性质
燃烧反应
烷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 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 量热能。
卤代反应
烷烃在光照条件下可与卤 素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 代烷。
氧化反应
烷烃可被氧化剂氧化,生 成酮、醛、羧酸等化合物 。
03
甲烷和烷烃的关系
结构上的关系
甲烷是烷烃的代表
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其分子式为 CH4,具有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 。
烷烃的通式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会出现同 分异构现象,即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 构不同的化合物。
材料电化学CH4PPT课件

= Ab exp(- G0,a*/RT)exp[(1-)nFE/RT)]
问题: + 一定等于1吗?
转移系数,是能垒的对称性的度量。这种想法可通过考察如
图4.6所示的交叉区域的几何图而加强。如果曲线在区域是线
性的,其角度可定义为和
tan =FE/x
tan =(1-)FE/x
tan tan tan
(4.10)
如果交叉处是对称的, =,和 =1/2。对于如图4.7所示 的其它情况,0 < 1/2,或 1/2 < 1。在大多数体系中,值
在0.3到0.7之间,在没有确切的测量中通常将之近似为0.5。
图4.6 传递系数与自由能 曲线相交角的关系
图Hale Waihona Puke .7 传递系数作为反应能 垒对称性的标志。虚线显 示对于O+e随着电势变正, 能量曲线的移动。
(4.7) 应注意到电极反应所采用 的均为表面浓度,而不是
(4.8) 本体浓度!
i = ic - ia= nFA[kfCOx(0,t) - kbCRd(0,t)]
(4.9)
图4.5 电化学反应活化能随电极电势变化的示意图
Ga* = G0,a* -(1-)nFE = G0,a* - nFE
+ =1
当E=0时, kf0 = Af exp(- G0,c=/RT)
kb0 = Ab exp(- G0,a=/RT)
设f =F/RT
kf = kf0exp(-nfE)
kb = kb0exp[(1-)nfE]
一个特别情况,即电化学反应处在平衡状态,并且溶液中 COxb = CRdb kf = kb
标准速率常数 (k0): 当电极处在热力学标准电势时的反应速率常数
问题: + 一定等于1吗?
转移系数,是能垒的对称性的度量。这种想法可通过考察如
图4.6所示的交叉区域的几何图而加强。如果曲线在区域是线
性的,其角度可定义为和
tan =FE/x
tan =(1-)FE/x
tan tan tan
(4.10)
如果交叉处是对称的, =,和 =1/2。对于如图4.7所示 的其它情况,0 < 1/2,或 1/2 < 1。在大多数体系中,值
在0.3到0.7之间,在没有确切的测量中通常将之近似为0.5。
图4.6 传递系数与自由能 曲线相交角的关系
图Hale Waihona Puke .7 传递系数作为反应能 垒对称性的标志。虚线显 示对于O+e随着电势变正, 能量曲线的移动。
(4.7) 应注意到电极反应所采用 的均为表面浓度,而不是
(4.8) 本体浓度!
i = ic - ia= nFA[kfCOx(0,t) - kbCRd(0,t)]
(4.9)
图4.5 电化学反应活化能随电极电势变化的示意图
Ga* = G0,a* -(1-)nFE = G0,a* - nFE
+ =1
当E=0时, kf0 = Af exp(- G0,c=/RT)
kb0 = Ab exp(- G0,a=/RT)
设f =F/RT
kf = kf0exp(-nfE)
kb = kb0exp[(1-)nfE]
一个特别情况,即电化学反应处在平衡状态,并且溶液中 COxb = CRdb kf = kb
标准速率常数 (k0): 当电极处在热力学标准电势时的反应速率常数
甲烷完整PPT课件

甲烷完整PPT课件
目录
• 甲烷基本概念与性质 • 甲烷制备方法与工艺流程 • 甲烷燃烧反应与能量转换原理 • 甲烷储存运输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 • 甲烷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案例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措施
01
甲烷基本概念与性质
甲烷定义及分子式
甲烷定义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由碳和氢 元素组成。
燃烧反应方程式及条件
甲烷燃烧反应方程式
CH4 + 2O2 → CO2 + 2H2O
燃烧条件
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和一定的点燃温度。
能量转换原理及效率分析
能量转换原理
甲烷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 能。
效率分析
燃烧效率受氧气供应、燃烧温度、燃 烧室设计等因素影响,高效燃烧技术 可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环保性能评估及排放标准
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 烃。
甲烷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
天然气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地下 岩石储层中。
沼气
在沼泽地带、污水沟、动物粪便等环境中, 由微生物发酵产生。
煤层气
赋存在煤层中的甲烷,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 基质颗粒表面。
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能源领域
作为燃料,广泛应用于 民用、工业、交通等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域。
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醇 、甲醛等化工产品。
温室气体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 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
有重要影响。
其他应用
用作制冷剂、发泡剂等 。
02
甲烷制备方法与工艺流程
天然气分离法
01
02
03
天然气成分及性质
天然气主要由甲烷组成, 同时含有少量乙烷、丙烷 等烃类以及硫化氢、二氧 化碳等非烃类成分。
目录
• 甲烷基本概念与性质 • 甲烷制备方法与工艺流程 • 甲烷燃烧反应与能量转换原理 • 甲烷储存运输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 • 甲烷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案例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措施
01
甲烷基本概念与性质
甲烷定义及分子式
甲烷定义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由碳和氢 元素组成。
燃烧反应方程式及条件
甲烷燃烧反应方程式
CH4 + 2O2 → CO2 + 2H2O
燃烧条件
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和一定的点燃温度。
能量转换原理及效率分析
能量转换原理
甲烷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 能。
效率分析
燃烧效率受氧气供应、燃烧温度、燃 烧室设计等因素影响,高效燃烧技术 可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环保性能评估及排放标准
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 烃。
甲烷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
天然气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地下 岩石储层中。
沼气
在沼泽地带、污水沟、动物粪便等环境中, 由微生物发酵产生。
煤层气
赋存在煤层中的甲烷,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 基质颗粒表面。
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能源领域
作为燃料,广泛应用于 民用、工业、交通等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域。
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醇 、甲醛等化工产品。
温室气体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 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
有重要影响。
其他应用
用作制冷剂、发泡剂等 。
02
甲烷制备方法与工艺流程
天然气分离法
01
02
03
天然气成分及性质
天然气主要由甲烷组成, 同时含有少量乙烷、丙烷 等烃类以及硫化氢、二氧 化碳等非烃类成分。
华中师范物理化学绪论课件

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
物 理 化 学
主讲教师:陈平初
绪 论
一、什么是物理化学?
1、是物理和化学相就是理论化学,是研究化学现象的普遍规律的。
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 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探求化学运动的普 遍(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2
/
二、物理化学的任务
1、解决化学反应的能量问题 ——即研究伴随化学的能量转换问题 2、解决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问题
*方向问题的判断依据
*平衡(反应限度)的判断依据 3、解决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机理问题 4、探讨物质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3
/
三、物理化学研究方法
1、理论方法: *热力学方法 *量子力学方法 *统计力学方法 2、实验方法
六、物理化学在医药学中的应用
6
/
THE END
7
/
四、几个具体问题
4
/
五、气 体
1、理想气体 模型 状态方程式 过程方程式 *统计力学方法 2、van der waals气体状态方程式 (Berthelot Virial)
3、混合理想气体 分压定律 分体积定律
5
/
物 理 化 学
主讲教师:陈平初
绪 论
一、什么是物理化学?
1、是物理和化学相就是理论化学,是研究化学现象的普遍规律的。
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 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探求化学运动的普 遍(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2
/
二、物理化学的任务
1、解决化学反应的能量问题 ——即研究伴随化学的能量转换问题 2、解决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问题
*方向问题的判断依据
*平衡(反应限度)的判断依据 3、解决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机理问题 4、探讨物质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3
/
三、物理化学研究方法
1、理论方法: *热力学方法 *量子力学方法 *统计力学方法 2、实验方法
六、物理化学在医药学中的应用
6
/
THE END
7
/
四、几个具体问题
4
/
五、气 体
1、理想气体 模型 状态方程式 过程方程式 *统计力学方法 2、van der waals气体状态方程式 (Berthelot Virial)
3、混合理想气体 分压定律 分体积定律
5
/
甲烷 ppt课件

活动探究三 甲烷能与氯气反应吗?
CH4与Cl2的反应
现象: 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液面上升,内
壁出现油状液滴,试管中出现少量白雾。
学一学
H
· · H C × H + Cl Cl
H
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 C Cl + H × Cl
H
H
· H C × H
H
Cl ··Cl
学一学
H
H
H C H + Cl Cl 光 H C Cl + H Cl
NaOH溶液
稀硫酸
(滴有石蕊溶液)(滴有石蕊溶液)
活动探究二 甲烷能与高锰酸钾、强酸和强碱反应吗?
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不与 高锰酸钾、强酸和强碱反应。
化学性质
一、甲烷的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 并放出大量的热
点燃
CH4+2O2
CO2+2H2O
活动探究三 甲烷能与氯气反应吗?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甲烷
观察甲烷——物理性质
自无色无味的气体沼) 密度比空气小(标况 下0.717g/L)) 极难溶于水
温故知新 甲烷的分子结构 电子式: 结构式:
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验证实验——CH4的稳定性
CH4
验证实验——CH4的稳定性
尾气 收集
酸性KMnO4溶液
H
H
CH4+Cl2 光 CH3Cl+HCl
一氯甲烷(难溶于水的气体)
写一写
H
H
Cl C H + Cl Cl 光 Cl C Cl + H Cl
信号与系统(华中科技大学)ch4傅里叶变换lec[41]
![信号与系统(华中科技大学)ch4傅里叶变换lec[41]](https://img.taocdn.com/s3/m/7d1a9d03c77da26924c5b09f.png)
幅度密度:单位频率间隔的幅度
10
1.4 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 (Fourier Transform)
∆
时:频率分量的频率由离散
变成连续
令:
→
∆→
表示 分量的 幅度密度 & 相位
→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傅里叶(正)变换
11
1.5 傅里叶逆变换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Parseval’s Relation (帕斯瓦尔定理)
能量有限的非周期信号,其能量等于 所有频率分量处的能量密度之积分
华中科技大学光傅里叶变换
周期信号:
非周期信号:
基本 信号
, ∈ (整数) 频率离散, 谐波关系
, ∈ (实数)
频率连续, 无谐波关系
信号 分解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4
目录
1. 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2. 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 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4. 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5. 傅里叶变换的卷积和相乘性质 6. 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描述系统 7. 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5
无穷离散谐波分量加权和 无穷连续频率分量加权积分
信号 频谱
∡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 幅度谱 : 相位谱
Phase Spectrum 相位频谱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14
非周期实信号频谱的对称性
If is real,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Even function of
(关于 的偶函数)
Odd function of
10
1.4 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 (Fourier Transform)
∆
时:频率分量的频率由离散
变成连续
令:
→
∆→
表示 分量的 幅度密度 & 相位
→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傅里叶(正)变换
11
1.5 傅里叶逆变换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Parseval’s Relation (帕斯瓦尔定理)
能量有限的非周期信号,其能量等于 所有频率分量处的能量密度之积分
华中科技大学光傅里叶变换
周期信号:
非周期信号:
基本 信号
, ∈ (整数) 频率离散, 谐波关系
, ∈ (实数)
频率连续, 无谐波关系
信号 分解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4
目录
1. 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2. 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 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4. 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5. 傅里叶变换的卷积和相乘性质 6. 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描述系统 7. 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5
无穷离散谐波分量加权和 无穷连续频率分量加权积分
信号 频谱
∡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 幅度谱 : 相位谱
Phase Spectrum 相位频谱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14
非周期实信号频谱的对称性
If is real,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Even function of
(关于 的偶函数)
Odd function of
甲烷(CH4) PPT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
反应
取代反应
分解反应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B 、C )
A、二氧化碳
B、尿素
C、蔗糖
D、碳酸氢铵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B )
A、大多数有机物 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 等有机溶剂。
B、有机物的熔点低,不易燃烧。
C、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
(D)
A. CH3Cl C. CCl4
B. CH2Cl2 D. HCl
【注意事项及成败关键】
1. 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须在无水 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
如果有水存在,就会使醋酸钠变为钠 离子和醋酸根离子,从而不能发生脱羧反 应。另外,水的存在也会使反应达不到反 应所需的温度。因此在反应前,应将反应 物及碱石灰干燥。
D、有机物的化学反应比较复杂,一般较慢,且常伴 有副反应发生。
3.某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0.717g/L,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 数为25%,求该烃的分子式。
• M=22.4L/mol× 0.717g/L=16g/mol • H元素的原子个数=16 ×25%÷1=4 • C元素的原子个数=(16-4)÷12=1 • 所以,该烃的分子式: CH4
1、甲烷的氧化反应
(1)甲烷的燃烧 现象: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淡蓝 色火焰,生成H2O和CO2,放出大量的热。
C 4 H 2 O 2 点 C 燃 2 2 O H 2 O
注 甲烷在点燃之前要验纯,否则可 意 能发生爆炸。
思考:通过实验如何验证甲烷中含有C元素和H元素?
(2)甲烷不能使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五种 • 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
氧化反应
反应
取代反应
分解反应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B 、C )
A、二氧化碳
B、尿素
C、蔗糖
D、碳酸氢铵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B )
A、大多数有机物 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 等有机溶剂。
B、有机物的熔点低,不易燃烧。
C、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
(D)
A. CH3Cl C. CCl4
B. CH2Cl2 D. HCl
【注意事项及成败关键】
1. 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须在无水 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
如果有水存在,就会使醋酸钠变为钠 离子和醋酸根离子,从而不能发生脱羧反 应。另外,水的存在也会使反应达不到反 应所需的温度。因此在反应前,应将反应 物及碱石灰干燥。
D、有机物的化学反应比较复杂,一般较慢,且常伴 有副反应发生。
3.某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0.717g/L,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 数为25%,求该烃的分子式。
• M=22.4L/mol× 0.717g/L=16g/mol • H元素的原子个数=16 ×25%÷1=4 • C元素的原子个数=(16-4)÷12=1 • 所以,该烃的分子式: CH4
1、甲烷的氧化反应
(1)甲烷的燃烧 现象: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淡蓝 色火焰,生成H2O和CO2,放出大量的热。
C 4 H 2 O 2 点 C 燃 2 2 O H 2 O
注 甲烷在点燃之前要验纯,否则可 意 能发生爆炸。
思考:通过实验如何验证甲烷中含有C元素和H元素?
(2)甲烷不能使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五种 • 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在某温度点发生晶型转变,则在该温度 处其溶解度会突变,溶解度-温度曲线不连 续。
12
注意:
溶液中的所谓溶质和溶剂也是相对的。 习惯上: 气体或固体溶于液体中时,后者称 为溶剂,前者称为溶质; 如果是液体溶于液体时,量多者为 溶剂,量少者为溶质。
13
本章着重讨论非电解质溶质的溶液 ( 非电解质溶液 )。
这些规律大家已熟知,故气态溶体不在本 章中讨论。
4
固溶体:
将在后面的多相平衡一章中讨论。
液态溶体:
本章着重讨论液态溶体 — 溶液,溶液 的形成方式有三种:
气体溶解在液体中:气-液溶体 固体溶解在液体中:固-液溶体 液体溶解在液体中:液-液溶体
5
二、溶解现象及溶解度
以前人们认为溶解现象仅是一物理现象, 现在已认识到了溶液中各物质分子之间 的化学相互作用对溶液性质的影响;
mi
ni (mol) WA(kg)
(下标 “A” 表示溶剂)
17
三、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摩尔浓度
组分 i 的体积摩尔浓度:ci(mol / dm 3, 或 mol / m 3),组分 i 的摩尔数与溶液 的体积之比:
ci
ni(mo)l V(dm3,或m3)
18
四、当量浓度
组分 i 的当量浓度:Ni(N),每升溶液含 组分 i 的当量数(在分析化学中常用)。
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知道,当溶质溶于 溶剂中时,将使溶剂的蒸气压降低。
1887年,拉乌尔(Raoult)总结了这方 面的规律,得到拉乌尔定律。
24
一、拉乌尔定律表述
定温下稀溶液中溶剂的饱和蒸气压PA 正 比于溶剂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xA;
其比例系数即为该温度下纯溶剂 A 的饱 和蒸气压 PA*:
PA= PA* xA (稀溶液)
上式适用于单溶质或多溶质稀溶液。
25
对于单溶质(i =1)溶液(两组分溶液), 上式可写为:
PA = PA* xA = PA* (1 x1) = PA* PA* x1
五、摩尔分数
组分 i 的摩尔分数:xi(无量纲),组分 i 的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之比 :
xi
ni ni ni n
19
物理化学中最常用的溶液浓度表示法为: 摩尔分数(xi); 质量摩尔浓度(mi); 质量分数 (Wi) ;重量百分数(Wi )。
而体积摩尔浓度(ci)和当量浓度(Ni) 则在分析化学中较常用。
9
3)固态盐类通常是离子晶体,离子间的 引力很大,只有用强极性的溶剂方能 溶解,非极性溶剂不能溶解。
这也说明为什么一般无机盐在水中均 有一定的溶解度,而在有机溶剂的溶 解度则大大降低。
10
上述定性规则也有不少例外,故欲知物 质在一液体中的溶解度,最可靠而直接 的方法还是用实验方法来测定。
温度与溶解度:
一般说来物质溶解于某一液体中时,往 往有热效应,即产生吸热现象或放热现 象,故物质的溶解度往往与温度有关:
11
1)气体溶于水多为放热,故温度升高时,气 体的溶解度将减小;
2)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 大(少数例外)。
若固体的晶型在温度变化范围内不变,则 溶解度-温度变化曲线是光滑连续的;
15
一、重量百分数:
组分 i 的重量百分数: Wi ; 组分 i 的质量分数:Wi(溶质质量与
溶液总质量之比)。 重量浓度百分数:
数值上等于每 100g 溶液中所含溶质 的克数(无量纲)。
16
二、质量(重量)摩尔浓度
组分 i 的质量摩尔浓度:m i(mol / kg), 溶质 i 的摩尔数与溶剂的千克数之比:
第四章 溶 液
§4.1 引 言
一、溶体
两种以上的物质互相混合,其分散程度达 到分子状态,这样的分散体系就称为溶体。
溶体是各部分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皆相 同的均相体系。溶体 (按聚集状态) 分类有 三类: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如苯和甲苯互溶; 而甲苯和水就几乎完全不互溶。 苯和甲苯为非极性液体,水为极性
液体。(相似相溶)。
8
2)根据这一观点,醇类既有非极性官能 团 烃基,又有极性官能团 羟基, 故其应当既可溶于水也可溶于甲苯。
但随着醇中碳链的增长,非极性官能 团增大,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随之减 小。
事实上, C10 以上的醇几乎不溶于水。
这些浓度表示法都是可以相互换算的。
20
例:在足够稀的溶液中:
ni nnA W i W W A
xin n i n n A i n n A i//W W A A1/m M iAM Am i
(稀溶液) …① 式中: MA为溶剂的摩尔质量(kg /mol)。
21
ci n V i W n/i W ni W n A i m i
2
气态溶体(混合气体) 液态溶体(溶液) 固态溶体(固溶体)
3
气态溶体:
即气体混合物,一般地不同的气体能以任 意比例互相混合,而且其分散程度达分子 状态,没有相互溶解度的问题。
在压力不太大时,气体混合物行为可适用 理想气体定律,并且可根据道尔顿分压定 律描述气体混合物中各种气体的行为。
至于电解质溶液,由于溶质溶解时部 分或全部解离成离子,而离子在溶液 中的相互作用较复杂,不在本章中讨 论,下册 “电解质溶液” 一章有讨 论。
14
§4.2 溶液的组成表示法
溶液的性质与溶液的组成关系密切,组 成改变,就会引起性质变化。
所以怎样表示溶液的组成是研究溶液性 质的一个基本问题。
一般常用的溶液组成表示法有以下几种:
对于稀溶液还建立了一系列定量的理论, 这些理论使我们有可能根据溶液的组成 来预测溶液的某些性质。
6
可是对浓溶液来说,由于互相作用的 复杂性,尚未很好地解决此问题。
例如,关于物质在某一液体中的溶解 度问题,现在还没有理论来定量地预 测。
但在定性方面可有一些规律可循,如:
7
1)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相近者,多半能 互溶。
(稀溶液) …② 式中:为溶液的密度( kg / m3 ) 。
22
xi MAmi …① ci mi …②
由 ① ②:
ci MA xi
…③
• 由于 A 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 ci 随 温度变化而变化;
• 但 xi、mi 与温度无关,所以物理化学中
常用 xi、mi 表示浓度。
23
§4.3 拉乌尔(Raoult)定律
12
注意:
溶液中的所谓溶质和溶剂也是相对的。 习惯上: 气体或固体溶于液体中时,后者称 为溶剂,前者称为溶质; 如果是液体溶于液体时,量多者为 溶剂,量少者为溶质。
13
本章着重讨论非电解质溶质的溶液 ( 非电解质溶液 )。
这些规律大家已熟知,故气态溶体不在本 章中讨论。
4
固溶体:
将在后面的多相平衡一章中讨论。
液态溶体:
本章着重讨论液态溶体 — 溶液,溶液 的形成方式有三种:
气体溶解在液体中:气-液溶体 固体溶解在液体中:固-液溶体 液体溶解在液体中:液-液溶体
5
二、溶解现象及溶解度
以前人们认为溶解现象仅是一物理现象, 现在已认识到了溶液中各物质分子之间 的化学相互作用对溶液性质的影响;
mi
ni (mol) WA(kg)
(下标 “A” 表示溶剂)
17
三、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摩尔浓度
组分 i 的体积摩尔浓度:ci(mol / dm 3, 或 mol / m 3),组分 i 的摩尔数与溶液 的体积之比:
ci
ni(mo)l V(dm3,或m3)
18
四、当量浓度
组分 i 的当量浓度:Ni(N),每升溶液含 组分 i 的当量数(在分析化学中常用)。
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知道,当溶质溶于 溶剂中时,将使溶剂的蒸气压降低。
1887年,拉乌尔(Raoult)总结了这方 面的规律,得到拉乌尔定律。
24
一、拉乌尔定律表述
定温下稀溶液中溶剂的饱和蒸气压PA 正 比于溶剂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xA;
其比例系数即为该温度下纯溶剂 A 的饱 和蒸气压 PA*:
PA= PA* xA (稀溶液)
上式适用于单溶质或多溶质稀溶液。
25
对于单溶质(i =1)溶液(两组分溶液), 上式可写为:
PA = PA* xA = PA* (1 x1) = PA* PA* x1
五、摩尔分数
组分 i 的摩尔分数:xi(无量纲),组分 i 的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之比 :
xi
ni ni ni n
19
物理化学中最常用的溶液浓度表示法为: 摩尔分数(xi); 质量摩尔浓度(mi); 质量分数 (Wi) ;重量百分数(Wi )。
而体积摩尔浓度(ci)和当量浓度(Ni) 则在分析化学中较常用。
9
3)固态盐类通常是离子晶体,离子间的 引力很大,只有用强极性的溶剂方能 溶解,非极性溶剂不能溶解。
这也说明为什么一般无机盐在水中均 有一定的溶解度,而在有机溶剂的溶 解度则大大降低。
10
上述定性规则也有不少例外,故欲知物 质在一液体中的溶解度,最可靠而直接 的方法还是用实验方法来测定。
温度与溶解度:
一般说来物质溶解于某一液体中时,往 往有热效应,即产生吸热现象或放热现 象,故物质的溶解度往往与温度有关:
11
1)气体溶于水多为放热,故温度升高时,气 体的溶解度将减小;
2)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 大(少数例外)。
若固体的晶型在温度变化范围内不变,则 溶解度-温度变化曲线是光滑连续的;
15
一、重量百分数:
组分 i 的重量百分数: Wi ; 组分 i 的质量分数:Wi(溶质质量与
溶液总质量之比)。 重量浓度百分数:
数值上等于每 100g 溶液中所含溶质 的克数(无量纲)。
16
二、质量(重量)摩尔浓度
组分 i 的质量摩尔浓度:m i(mol / kg), 溶质 i 的摩尔数与溶剂的千克数之比:
第四章 溶 液
§4.1 引 言
一、溶体
两种以上的物质互相混合,其分散程度达 到分子状态,这样的分散体系就称为溶体。
溶体是各部分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皆相 同的均相体系。溶体 (按聚集状态) 分类有 三类: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如苯和甲苯互溶; 而甲苯和水就几乎完全不互溶。 苯和甲苯为非极性液体,水为极性
液体。(相似相溶)。
8
2)根据这一观点,醇类既有非极性官能 团 烃基,又有极性官能团 羟基, 故其应当既可溶于水也可溶于甲苯。
但随着醇中碳链的增长,非极性官能 团增大,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随之减 小。
事实上, C10 以上的醇几乎不溶于水。
这些浓度表示法都是可以相互换算的。
20
例:在足够稀的溶液中:
ni nnA W i W W A
xin n i n n A i n n A i//W W A A1/m M iAM Am i
(稀溶液) …① 式中: MA为溶剂的摩尔质量(kg /mol)。
21
ci n V i W n/i W ni W n A i m i
2
气态溶体(混合气体) 液态溶体(溶液) 固态溶体(固溶体)
3
气态溶体:
即气体混合物,一般地不同的气体能以任 意比例互相混合,而且其分散程度达分子 状态,没有相互溶解度的问题。
在压力不太大时,气体混合物行为可适用 理想气体定律,并且可根据道尔顿分压定 律描述气体混合物中各种气体的行为。
至于电解质溶液,由于溶质溶解时部 分或全部解离成离子,而离子在溶液 中的相互作用较复杂,不在本章中讨 论,下册 “电解质溶液” 一章有讨 论。
14
§4.2 溶液的组成表示法
溶液的性质与溶液的组成关系密切,组 成改变,就会引起性质变化。
所以怎样表示溶液的组成是研究溶液性 质的一个基本问题。
一般常用的溶液组成表示法有以下几种:
对于稀溶液还建立了一系列定量的理论, 这些理论使我们有可能根据溶液的组成 来预测溶液的某些性质。
6
可是对浓溶液来说,由于互相作用的 复杂性,尚未很好地解决此问题。
例如,关于物质在某一液体中的溶解 度问题,现在还没有理论来定量地预 测。
但在定性方面可有一些规律可循,如:
7
1)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相近者,多半能 互溶。
(稀溶液) …② 式中:为溶液的密度( kg / m3 ) 。
22
xi MAmi …① ci mi …②
由 ① ②:
ci MA xi
…③
• 由于 A 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 ci 随 温度变化而变化;
• 但 xi、mi 与温度无关,所以物理化学中
常用 xi、mi 表示浓度。
23
§4.3 拉乌尔(Raoult)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