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课件中图文关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绘本翻译中图文关系的处理——以莫里斯·桑达克的中英文绘本对比为例

2 0 1 7年 第 6期
绘 本 翻译 中 图文关 系 的处 理
— —
以莫里斯 ・ 桑达克 的 中英文绘本对 比为例
薄 利 娜
( 太原师范 学院 摘 外语 系, 晋中 0 3 0 6 1 9 ) 要: 从二十世 纪后半 叶迄今 , 中国的绘本一 直是 以翻 译作 品为主流 。不 同于传统 以文 字表 述为主 的文
比如在 R o s i e ’ s Wa l k ( 《 母鸡萝丝去散步》 ) 一书中 , 图片显示母鸡萝丝悠闲地散步 , 在每一张开页中, 除 了散 步 的地 点 发生 变化 之外 , 母鸡 萝 丝 的动作 神态 没有 发生 任何 变化 ; 但 是 图片 中一直 追着 萝 丝 的狐 狸
的旅 程并 不愉 快 , 一 路 上遭 遇各 种尴 尬 。全 书 的文 字 部 分 只使 用 了 由六 个 介 词 短语 组 成 的一 句话 来 表
作者简 介 : 薄利娜 ( 1 9 8 1 一) , 女, 太原 师范学院外语 系讲师 , 主要研 究方 向为儿童文学 翻译 、 翻译教学 。
・
5 9・
二、 莫里斯 ・ 桑 达 克 中英 文绘 本 中 图 文关 系 的 比 较
炎I I ・桑丛 兜址 火H 髯 : 儿 文 : i I I i j f S 作 家 …家 , 他 曾 度 捩缁 火 … l ㈨I 汕± 『 荣 【
/ f 『 l - , j f , I 勺 J 绪 , 比
,
这 i 作J 鄙j i . - h - 个十 I I 似
节, 故 的小 j | 人公 1 I f I ; 经J
符种
怂、 虑币 l J 恐惧 , 其 h I j = 绪 随之 会 被
分析视觉传播时代报纸版面设计中图文关系

64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7期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引言报纸版面的设计排版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了解新闻信息的渠道有限,报纸是人们了解外界发展形势的主要渠道,因此人们比较珍惜阅读报纸的机会,此时报纸上的文章读者基本会全部阅读。
但是新媒体时代人们了解新闻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变化,报纸不再是人们了解外界发展形势的主要渠道,人们在阅读报纸的过程中只会对比较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
因此在视觉传播时代报纸版面设计中图文关系更加重要,只有通过图文排列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直接抓住读者的眼球,才能让读者阅读报纸中的文章。
一、视觉传播时代与报纸版面设计(一)视觉传播概念视觉传播最开始出现在图片传播信息兴起时,人们使用图片传播信息后发现相比文字传播信息更加快速便捷,而且人们对图片信息的接收和理解程度更高一些,人们认为这是由于图片通过视觉传播信息的原因,由此视觉传播的名词才正式诞生。
视觉传播时代的到来与网络和媒体分不开关系,在2G 网络时代传播图片的速度比较慢,而3G 网络时代长视频也可以得到广泛传播,在4G 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正式到来,人们基本不用担心网络传输速度和质量问题,正在建设的5G 时代信息传输效率更高,总体来说网络传输速度和质量的发展让人们对视觉传播的效果追求越来越高。
视频为主的动态视频传播效果大于图片为主的视觉传播效果,图片为主的视觉传播效果大于文字视觉传播效果,视觉传播时代以视频和图片为主、文字为辅[1]。
(二)视觉传播时代对报纸版面设计的影响视觉传播时代对报纸版面设计的影响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视觉传播时代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视觉体验,而报纸版面设计在视觉传播时代的直接影响下追求视觉冲击效果更加出色的图片和文字排列方式。
而视觉传播时代下人们在其他媒体媒介中习惯了从高视觉效果中了解信息,这种情况下人们从高视觉传播效果的互联网媒体媒介向低视觉传播效果的纸质报纸媒介转移,必将产生非常强烈的不适应心理,最终报纸版面设计降低了视觉传播效果,导致读者对报纸文章的阅读兴趣不断降低,这就是视觉传播时代对报纸版面设计的间接影响,视觉传播时代会逼着报纸版面设计不断提高图文视觉冲击力[2]。
高职英语教材中多模态图文关系研究及其人际意义分析

高职英语教材中多模态图文关系研究及其人际意义分析作者:肖颖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47期[摘要] 隨着多媒体与互联网日渐占据和融入人们的学习与生活,英语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已不再是单一的文字,而是结合图文、音频、视频、交互式课件等的多模态表现形式。
选取了《高职国际进阶英语》综合教程为研究对象,对该高职英语教材的图文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及考察和分析了图文关系的人际意义功能,对指导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英语教学方式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英语教材;多模态;图表;图文关系;人际意义[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184-02一、绪论20世纪90年代,多模态(multimodality)在国外语言学界得到了关注,语言学者们掀起了对多模态话语(multimodal discourse)的研究热潮。
图文关系一直是多模态语篇研究的核心内容。
Barthes(1977)发现图文之间存在三种可能的关系,即“锚定(anchorage):语篇支撑图像”“说明(illustration):图像支撑语篇”及“接力(relay):图文平等”。
在新媒介时代,对学生不仅要进行读写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进行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因此,英语教学中的文本也日趋多模态化,在课堂内外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教材和媒介,这对教材和教育文本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佩因特,2008)。
克雷斯和范·莱文(2006)在韩礼德“纯理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图文通过视觉语法来表达意义,而图文的人际意义指的是图片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视线接触、人物聚焦和视觉形态都可以用来传达图片文本的人际意义。
因此,分析英语教材中的多模态图文资源,对提高新时代背景下外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外语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二、《高职国际进阶英语》教材多模态图文关系分析Martin&Salway(2005)建立的分析图文关系中认为应该从地位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总结出四种图文关系:一是图文独立,图片或图表和文本没有关系;二是图文互补,图片或图表和文本能增强对方的意义;三是图像依附于文本,以文本意义为主,图片或图表起辅助作用;四是文本依附于图像,以图片或图表意义为主,文本起辅助作用。
ppt插画调研报告

ppt插画调研报告PPT插画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信息传递的方式多样化,人们对于沟通方式也越来越注重效果和视觉效果的展现。
在这个背景下,PPT的使用日益普及,并成为许多行业中常见的沟通工具。
PPT的制作过程需要各种元素的配合,其中插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报告旨在调查插画在PPT制作中的使用情况,以及用户对于插画的要求和评价。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行业的PPT制作人员以及PPT使用群体进行了调查。
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插画在PPT制作中的使用情况调研结果显示,85%的受访者在PPT制作中会使用插画元素,其中44%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使用插画,41%的受访者会偶尔使用插画,只有15%的受访者表示从不使用插画。
这表明插画在PPT制作中具有较高的普及率。
2. 受访者对于插画的需求和评价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者对于插画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趣味性:42%的受访者表示希望插画能够提供趣味性,使得PPT更加生动有趣。
(2) 专业性:56%的受访者认为插画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性,能够准确、直观地表达所要传达的内容。
(3) 多样性:63%的受访者希望插画提供多种多样的选择,以满足不同主题和风格的PPT制作需求。
受访者对于插画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77%的受访者认为插画的质量是选择是否使用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插画能够提升PPT的整体品质。
(2) 易用性:62%的受访者认为插画应当易于使用,能够方便地插入到PPT中并进行调整和修改。
(3) 版权和合法性:46%的受访者认为插画的版权和合法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他们希望能够使用合法的插画元素。
四、结论与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插画在PPT制作中具有较高的普及率,因此各种PPT制作软件应当更加注重插画元素的开发和优化,提供更多样、更高质量的插画选择。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0 0年
第 4期
7月
西南 石油大 学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un l f o tw s P t l m U i r t( oil ce c s d i ) o ra o uh et e o u nv s y S c i e io S re ei aS n E tn
教 育部 高等教 育 司 20 04年 1 月颁 发 的《 大学 英
中国文化 的 了解 与表 达 情况 ; 文化 交 际教 学 与 研 跨
培 语 课程 教学 要求》 试行 ) 出 : 大学 英 语 是 以英语 究在英 语教 学 中 的重 要 性 ; 养 跨 文化 意 识 的方 法 ( 指 “ 语 言 知识与 应用 技 能 、 习 策 略 和跨 文 化 交 际 为 主 与途 径 。问卷及 调查结 果如 下 : 学
要 内容 , 以外 语教学 理论 为指 导 , 集 多种 教学 模 式 并 ( )你 认为 目前 的英 语 课 程 , 1 能满 足 你 了解 和 15 % .9
2 .2 2 2 % 7 .0 46%
和教学 手段 为一体 的教 学体 系 ”1 _ 。大 纲对 大 学 生 学 习西方 文化 的需求 吗? A 能够 满足 . 的英语 跨文 化 交 际能 力 培 养 提 出 了要 求 。那 么 , 现 阶段 大学英 语教 学和 文化教 学状 况 如何 ?非 英语 专 业学 生跨文 化意识 和跨 文化 交 际能力 怎 么样 ?非 英 语专 业学生 采取 什么样 的跨 文化 学 习策 略 ?怎样 有 效培 养学 生 的跨 文 化交 际能 力 ?对 此 , 者 在 广 东 笔 省和 湖南省 两所 高校进 行 了 比较 详细 的调查 和实 证
B 基本满 足 . C 不能 满足 .
图像表现性意义与图文关系——大学英语教学PPT课件多模态语篇分析

the vector;the lady is the reactor,and the man is the phenomena,not the goal.However,the reactions Can be non.transactional.In this picture,the eyeline of the man can also be a vector,and the man be the reactor,but we cannot find any phenomena.In this case,the caption on the
alms
as
the
vector.
1
What
WeFt
the Gcrmon pilots
obout,
Figure
l(a)from
Unit 3of Viewing,listening&Speaking Book 3
Figure
l(b)from
Unit 10of Reading and writing Book 2
forms
the vector with his
or
her eyes;he
or
she
does the looking.“Like action processes,reactional
processes
Can
be transactional and
non.transactional as well(Kress
珊1at’S
more.some transactional structures
外语教学课件中图文关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8年11期教海探新高教学刊外语教学课件中图文关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郑鲁晶(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惠州516007)一、概述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视觉文化业已形成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存和文化运作模式。
视觉文化以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清晰直观,冲击着传统语言文化的抽象世界,改变了信息加工方式。
视觉文化主因的环境导致了学生期待具有视觉吸引性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外语教育“视觉化”问题提上日程。
视觉文化的兴起给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也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文字和图像的共同特点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具有符号化的工具性。
文字和图像作为差异性的符号信息体系,具有相互影响渗透的并行互补关系,并共同指向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本身。
[1]多媒体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载体,具有融合图像的直观在场性和语言的间接抽象性的显著优势。
在视觉需求旺盛而视觉负担沉重的当下,多媒体课件改变以往图像装饰文字的审美模式,探讨图像与文字的信息互补、认知参照和功能整合是视觉时代对外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外语教学工具开发的新尝试。
学界从1988年开始对图像的教学功能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近三十年来盛行不衰。
本文对全国19省市97所高校103位外语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图文地位和功能的对比调查,分析图像研究经久不衰,多模态教学呼声强烈的当下,外语教师对于图文关系的认知及运用现状,尝试为外语教学工具的革新提供建议。
二、图文关系研究现状国外Helwig等论述了图文合作对于阅读的积极影响。
[2] L Isaeva等认为图像提供内容表征,而文本调整意义的生成。
视觉文本在认知加工中各元素因概念整合而形成复合空间。
[3]ROYCE分析了图像与文本的相互增效作用。
[4]L Unsworth列举了多模态文本中多种图文意义,号召建立适当的元语言分析图文意义。
[5]目前国内外语教学中的图文研究主要在多模态和多媒体设计两个领域展开。
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引言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课程,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与教师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的成效。
因此,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教师资质调查通过对多个大学英语教师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学历背景:绝大多数英语教师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具备专业的英语教学知识。
2. 教学经验:大部分英语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一部分曾有海外教学经历。
3. 教师资质认证:少部分英语教师通过了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具备价值观正确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方法调查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调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讲授和听课占据大部分英语教学时间,缺乏互动和实践。
2. 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以课本为主要教材,缺乏使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
3. 注意力不足:部分教师缺少耐心和教学热情,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下。
三、教学效果调查通过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业成绩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在应用语法知识方面存在困难,表达不够准确和流利。
2. 听说能力有限:学生对于英语听力和口语的训练不够,对真实语言环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3. 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好:学生普遍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基本能够理解和表达英语的相关内容。
四、问题分析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问题分析:1. 教师教学方法相对传统,缺乏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2. 教学人员不够专业:虽然大部分英语教师具备硕士或博士学位,但他们在英语教学技巧和教学理念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3. 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及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创新教学方式:英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新技术,采用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语教学课件中图文关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作者:郑鲁晶来源:《高教学刊》2018年第11期摘要:文章对全国97所高校103位外语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调查,分析当前外语教师对于图文关系的认知及运用现状,指出视觉文化时代,高校教师应该突破语言中心的观念,改变图文关系单一的审美模式而重视图文的认知功能;提升视觉教育技术,实现语言与图像的信息互补、认知参照和功能整合,使得文字和图像缝合而成的文本-视觉语言,满足学生的期待视野,成为便捷高效的外语教学工具。
关键词:视觉文化;外语教学;图文;认知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1-0112-03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 nationwide survey over classroom PPT from 103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97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language teachers perceive and exploi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ictures and words in PPT, and then suggests that teachers shake off the language-centered pedagogy and shift the focus on the esthetic factions into exploring the cognitive potential of pictures. Visual-verbal PPT, with integrated function and mutual reference in terms of information and cognition, is capable of turning into an effective language teaching tool.Keywords: visual cultur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ictures and words; cognition一、概述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视觉文化业已形成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存和文化运作模式。
视觉文化以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清晰直观,冲击着传统语言文化的抽象世界,改变了信息加工方式。
视觉文化主因的环境导致了学生期待具有视觉吸引性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外语教育“视觉化”问题提上日程。
视觉文化的兴起给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也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文字和图像的共同特点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具有符号化的工具性。
文字和图像作为差异性的符号信息体系,具有相互影响渗透的并行互补关系,并共同指向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本身。
[1]多媒体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载体,具有融合图像的直观在场性和语言的间接抽象性的显著优势。
在视觉需求旺盛而视觉负担沉重的当下,多媒体课件改变以往图像装饰文字的审美模式,探讨图像与文字的信息互补、认知参照和功能整合是视觉时代对外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外语教学工具开发的新尝试。
学界从1988年开始对图像的教学功能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近三十年来盛行不衰。
本文对全国19省市97所高校103位外语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图文地位和功能的对比调查,分析图像研究经久不衰,多模态教学呼声强烈的当下,外语教师对于图文关系的认知及运用现状,尝试为外语教学工具的革新提供建议。
二、图文关系研究现状国外Helwig等论述了图文合作对于阅读的积极影响。
[2]L Isaeva等认为图像提供内容表征,而文本调整意义的生成。
视觉文本在认知加工中各元素因概念整合而形成复合空间。
[3]ROYCE分析了图像与文本的相互增效作用。
[4]L Unsworth列举了多模态文本中多种图文意义,号召建立适当的元语言分析图文意义。
[5]目前国内外语教学中的图文研究主要在多模态和多媒体设计两个领域展开。
邢琰[6]等主要从多模态意义整合角度探讨图文关系;而宋润霞[7]等主要从多媒体认知规律角度讨论图文关系。
外语教学中图文关系的专门论述并不多见。
马友平提出语图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互文阅读模式成为青年获取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
[8]徐娟教学实验验证图文对学习效果的具体影响。
[9]综上所述,国内外学界都敏感地注意到视觉文化对于教学的影响并在教学实践和理论探讨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关于图文关系的研究路径和研究领域也较为相似。
国内外的学者均意识到图文研究是个潜力广阔的领域,图文关系有各种语法、语义和修辞的可能。
图文关系因为涉及异质符号、视觉与知觉、意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关系和共同作用,所以目前缺乏元语言而无法深入到异质符号组合结构和运行机制层面研究。
诸多学者剖析多模态语篇中的图文关系模式,虽然没有厘清异质符号相互作用的机制,未能深入图文共建意义的理论探讨,但是为教学中图文关系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针对外语教学课件中的图文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了解当前外语课堂现状,分析教师对于图文关系认知和运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学内涵,具有现实意义。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调查选取了全国19省市97所院校103位英语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图文关系的对比调查。
研究问题如下:问题1:图像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使用比率。
问题2:外语教学课件中图文地位和功能。
问题3:图像参与教学意义生产的比率。
(二)研究工具Barthes(1977)研究了图片与文本两种不同符号体系如何相互联系生成意义。
他提出了三种基本的图文关系:说明,锚定和接递。
“说明”指图片支持文本,文本处于信息承载的支配地位,而图片则处于附属地位,起说明或支持文本意义的功能。
“锚定”指文本支持图片,文本只是说明图片的意义,而图片才起决定性的意义功能。
“接递”指文本与图片地位平等,没有明显主次关系的界限,两者处于一种互补的关系。
“文字和图片一样,都是更综合的结构体的组成部分,信息的统一性在较高层次上得以实现。
”[10] Barthes 從符号的角度对图文关系的划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便于读者界定图文关系的类型。
然而,该图文模式没有涵盖图文相互独立和图文相互悖离等情况,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本文做了如下补充与完善。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图像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使用比率对103位外语教师教学课件的调查表明,图像在多媒体课件中的使用比例非常高。
图片高达2667幅,有图页面1651,占55.91%,平均每页1.6幅图片。
此外,为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文字的艺术化处理及思维导图的使用实现文本图像化共693页,占23.47%。
无图页面仅占20.62%。
103位教师中有100位使用图片。
这些数据说明图像以简易直观的特点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成为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
2. 当前外语教学中图文的地位和功能由图可知,虽然外语教师在教学中普遍使用图像,图像与文本具有多样化的关系,但是集中度非常高。
其中最简单的图像说明文本被广大教师普遍使用,高达1008页。
而文本锚定图像,仅为62页。
兼具图像文本双重特点的接递704页,主要通过文本图像化手段实现图表接递,如流程图、示意图、一览表等思维导图实现。
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图文接递仅41页。
除此之外,在课件中还出现了图文独立564页和悖离34页的情况,69位教师出现图文独立,高达564页,20位教师出现图文悖离,说明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图像的信息价值和认知功能,囿于传统的图像装饰文本的审美功能,图片选择比较随意。
图像不仅没有参与意义生产而且因为独立或者悖离文本,成为外语教学信息呈现中的干扰因素。
消耗了学生的注意力资源,增加认知负荷,影响了教学效果。
综上,图像说明文本和图表接递是我国外语教学中最主要的两种图文关系。
我国外语教师主要使用图像说明文本和思维导图实现图文接递呈现教学内容。
3. 图像参与教学意义生产的比率图像与文本多样化的关系决定了其对于教学意义的贡献也各不相同。
图像说明文本占34.13%,图像文本接递为23.84%。
文本锚定图像仅为0.021%,图像参与教学意义建构共计57.99%。
图文独立和悖离增加认知负荷阻碍教学意义建构的页面占2%。
数据说明,尽管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普遍使用图像,但是图文意义生产的意识不强,认识不清;某些教师具有一定的图文创新意识,但这大多源于自然状态下无意识的学习积累,并不深刻和系统;能使用图像生产意义和提升教学内涵的仅占 23.84%。
第二,视觉表达能力低下,教师对视觉素材使用方式单一并且手法固化。
用图片说明人物、建筑、处所等方便搜索,易于使用。
思维导图则可以运用office软件轻松实现。
图片说明文本和思维导图的运用已经固化成为最普遍的呈现方式。
文本锚定图像和图文接递不符合语言中心地位的传统观念而且素材难以查找,技术上较难实现。
即使具有视觉魅力和说理深刻等创新价值,也没有为广大教师广泛使用。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外语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囿于语言中心地位,认为图像从属于语言,运用图像参与教学意义生产的意识不强,以至于出现图文独立甚至悖离而不自知的情况。
面对高度视觉化和多模态化的新生代大学生,广大教师应该更新视觉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深入学习图文关系和多媒体设计,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视觉文化时代下的外语教学中来。
五、讨论与思考技术的进步和视觉文化的诞生使得人类获得了一种感受和理解世界的新能力。
通过图像传达思想、意义,通过观看图像来感受、理解思想与意义的能力,这本是人类最原始的能力。
但通过文字文化的风行、统治和覆盖,人类的这种能力被遮蔽,压抑了。
图像参与教学是对人类认知世界方式的回归。
图像与文字作为实现意义的最主要的两种符号表征,其关系影响着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图像与文本在多媒体教学中如何实现最佳价值,需要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一)多媒体课件的文本倾斜向图文互动的发展通常情况下,图像对文字只起着补充或辅助的作用,但随着技术、媒体的交叉发展,图像的作用发生了变化。
图像不仅是文本的参照物或背景,文字受保护、簇拥的独立状态让位于文本与图像的渗透和互动。
文字和图像都成为生成意义的重要手段。
图像和文字都具有符号的二元结构和指涉建构功能,异质同构决定了二者形式和意义的相互凝聚、置换、象征等多元胶融、互补共享关系。
图像的色彩构图、景深等空间与文本的措辞、造句、成篇之间相互胶融,基于信息容量适配、结构相互关照、内涵相互征引,而缝合生成一个功能独特的教学文本。
多媒体课件不再是图像与文本的简单拼贴。
教师对图文资源的积极选择与整合生成了新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由过去的文本倾斜发展到了文本图像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