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教育教学的现状,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农村地区教育还存在着不少弊端,诸如师资队伍老龄化严重、校园基础建设薄弱,学生辍学现象严重等,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农村教学资源配置

有位伟人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则是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的重要动力。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生人数仍占全国的绝大部分。广大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农村教育的基础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以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使我国更快地向科教强国迈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面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资源的分析。

一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现状

1. 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虽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是其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农村中小学所能分得的经费就十分有限。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的小学因没有能力购买多媒体器材,老师们的教学活动仍然还是靠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进行。因此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2、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学校45岁以上的教师竟占一半,这给新课程、新课标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给学校教学活动中接受新事物、传递新文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造成农村小学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小学自身条件落后,尤其是工资待遇不高,再加上房价等其它生活用品价格高涨,根本吸引不了年青人。其次,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队伍的学历基本偏低。好多教师是县级师范毕业,或是高中毕业生,多年来只依据日常积累的教学经验在任教。另外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直存在“骨干名师向东南飞,乡村教师往城镇挤”的现象,教师队伍中主干力量不稳定,教学骨干连年大量流失。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几乎都是从别的学科转过来,难得有英语专业的师范生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因此,小学英语教师知识面窄,发音不标准,教法不得当等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3、校园基础建设问题突出

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较为落后,学校校园基础建设不足,仍有不少学生整天在危房中学习。有的学校在寒冷的冬天还没有能力及时安装好窗户,有的小学连课外活动的操场都没有建设等。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则基本不存在这种现象。另外,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普遍不足。教学仪器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小学课程的实施,使中小学课程不能开足开全。中小学生使我们祖国的花朵,需要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这种情况,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4、农村中小学辍学率较高

除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一主要客观原因外,还有教师敬业精神差、教学理念落后、教学

方法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等,也是导致学生厌学进而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识淡薄,追逐个人名利、动辄跳槽厌教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厌教的表现不仅不利于良好校风的建立,同时也是导致学生厌学之风的重要诱因之一。另外,家长们认为孩子升学无望,纷纷通过各种关系把孩子转到一些重点学校就读,家庭条件较差的认为学习找不到好的出路,不如提前让孩子进入社会,多打几年工,多攒一些钱,只着眼于眼前利益,索性让孩子辍学。

二、改变农村教育教学现状的策略

1、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

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农村中小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待遇落实情况,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完善对农村教育投资的监督机制,严防中间环节的克、挪、卡、要,确保专款专用,并且还要力保各校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从而逐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同时也要以法律为准绳,从权力控制走向法律规约。科学规划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以及平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 要使教育转移支付常规化、制度化。

2、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

健全农村小学教师在职进修制,鼓励、促进教师自觉参加脱产学习、函授、自考等进修;举办各类培训班,定期轮训,做到培训与教学两不误;强化城乡教师交流:即安排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小学定期任教,尤其是派往偏僻地区支教和有计划地安排农村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师到城市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接受培训;加大教师考评力度,激发教师们的竞争意识,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对好的要给荣誉给待遇,对确实差的要教育要激励。

3、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谐发展

中小学教师教学应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愉悦的“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环境,为培育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4、鼓励民办教学,实现资源配置的多元化

推进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单一的政府计划配置教育资源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教育资源永远是稀缺的, 因此, 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永恒话题。积极鼓励多元化的教育资源配置格局, 建立起灵活多样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这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

三、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意义

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的重点。从2005年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以来,虽然农村初中辍学问题得到了比较明显的遏制,但部分边远、贫困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没有达到“初级中等教育在校生年辍学率应控制在3%左右”的底线标准。教育教学质量越低的学校,辍学的比例就越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而言,提高教育质量,控辍保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