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程序及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推荐)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推荐)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推荐)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ステップ1:准备工作
1.1 选择合适的体位,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1.2 确定护理场所的清洁卫生,如果需要局部消毒,需要进行局部消毒;
1.3 熟练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技术的相关知识,熟悉药品使用方法;
1.4 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包括注射泵、床边滴定管、口服液等;
1.5 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口罩、手套等;
1.6 熟悉有关的礼仪规范,特别是熟胸腔闭式引流技术相关的临床行为规范。

ステップ2:护理操作
2.1 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及时调整引流参数;
2.2 按护理要求检查、调整及消毒引流管;
2.3 按要求处理患者的引流液,做好护理记录;
2.4 拧螺丝、连接引流管及管路系统,并强化监测;
2.5 执行必要的按摩护理,帮助患者排出合适的液体;
2.6 对引流液中的外来物质进行清洗,并对有病原学检出的液体采取特殊的措施;
2.7 注意患者的体征,如肢体麻木和发热的症状,及时反馈。

ステップ3:评分
3.1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评分标准主要根据就诊者的主观反应和客观数据进行评估,以衡量护理技术效果;
3.2 对技术操作的熟练度,以及操作前、中、后期患者体征及安全性进行认真评估;
3.3 分数范围从1-5分,满分5分,及格于3分;
3.4合格者可颁发实践证明书。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4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
5
现场查看
一项做不到-2
2.保持引流通畅;
2.1病人取半卧位并经常改变体位,依靠重力引流。
2.2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2.3根据情况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以免被血凝块堵塞。
2.4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有利于积气和积液排出。使肺膨胀。
8
查看病人
一项未达标-2
3.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3.1保持引流装置无菌;
3.2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厘米,防止倒流引起逆行感染。
3.3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整洁干燥。
6
现场查看
一项未达标-2
4.更换引流瓶;按操作常规定时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并注明更换日期,鼓励病人咳嗽或深呼吸;引流液量不宜超过水封瓶容量的1/2,及时倾倒引流液。
3若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
4.3若患者出现气促,呼吸困难,气管向健侧移位,可能引流管堵塞或胸腔引流口处漏气。
4.4胸腔引流液浑浊,性状似胃液或混有食物残渣,或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心率快。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中毒症状,提示胸内吻合口瘘。
10
现场查看病人及护理记录
3.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时,同侧手提引流瓶固定绳子,引流瓶要低于胸部,不能倾倒。
4.拔管前,教会患者配合方法。
10
询问患者或陪护人员;查看护理记录
少一项-3,一项不全-1

记录
5
在治疗单上签执行时间与全名;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日期、时间、引流液量、颜色、性质及患者的反应,并签名。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护理考核评价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护理考核评价标准
要点65分
10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
10
8
6
4
10
(2)解释目的,取得配合
10
8
6
4
10
(3)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
10
8
6
4
10
(4)消毒引流管连接口,并与负压引流筒或水封瓶连接
10
8
6
4
10
(5)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10
8
6
4
10
(6)将引流瓶放于安全处,保持引流管瓶低于胸腔60-100cm
10
8
6
4
5
(7)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及患者反应
54Leabharlann 32指导患者10分
5
(1)嘱患者不要拔出引流灌及保持密闭状况
5
4
3
2
5
(2)拔出引流管前嘱患者深吸气,然后屏住,以免拔出引流管时管端损伤肺脏或疼痛及造成气胸
5
4
3
2
提问5分
5
5
4
3
2
总分
100
项目
分值
考核评价要点
评分等级
得分
存在问题




操作准备10分
5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5
4
3
2
5
(2)用物准备:治疗卡、无菌胸腔引流瓶、橡皮管、玻璃接管、止血钳2把、胶布、无菌生理盐水、别针
5
4
3
2
评估患者10分
5
(1)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
5
4
3
2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
【目的】
1.引流胸膜腔内的气体、渗血或渗液。

2.重建胸膜腔负压,使肺复张。

3.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为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指导患者】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配合方法、注意事项。

患者愿意配合,有安全感。

【注意事项】
1.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和无菌状态。

2.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扭曲、脱出。

3.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记录引流液颜色、性质、量。

4.如患者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和引流物排出。

5.搬动患者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6.拔管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发绀、切口漏气、皮下气肿等,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技术评价标准(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技术评价标准(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15
12
9
6
3
5
洗手、戴口罩
5
4
3
2
1
10
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
10
8
6
4
2
10
消毒引流管连接口,并与负压引流筒或水封瓶连接
10
8
6
4
2
10
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10
8
6
4
2
10
将引流瓶放于安全处,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厘米
10
8
6
4
2
10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及患者反应
10
8
6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技术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分值
技术实施要点
评分等级
存在问题





1、操作前评估
(10分)
5
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
5
4
3
2
1
5
评估胸腔引流情况
5
4
3
2
1
1、操作步骤
(70分)
15
备齐用物,核对患者,解释目的,取得合作
(注:水封瓶准备:要在瓶内注入外用盐水,注水量以水柱波动4~6厘米为宜,在引流瓶的水平线上注明日期及水量)
4
2
2、指导患者
(10分)
5嘱患者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 Nhomakorabea状态5
4
3
2
1
5
拔除引流管前嘱患者深吸气,然后摒住气,以免拔出引流管时管端损伤肺脏或疼痛及造成气胸
5
4
3
2
1

胸腔闭式引流术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术评分标准
2
总分
100
如严重违反无菌原则(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在总分上扣除50分(请打钩)
□操作前未消毒
是否扣分
□操作前未戴手套
□是
□操作前未铺巾
□否
□操作中无菌用物或手套污染后直接使用
考官签名
2
切开皮肤
2
分离皮下、肌层直至进入胸膜腔
5
置入胸腔引流管
5
手术步骤
连接胸腔闭式引流瓶
5
(40)
验证置管正确
5
缝合固定引流管
5
覆盖敷料(4~6层)
2
胶布固定
2
操作熟练度
5
无菌观念(10)
10
手术前需告知患者此次手术的目的
2
人文关怀
操作前、后需询问患者感觉
2
(8)
结束手术后将患者衣物及被褥恢复原样
2
最后需向患者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
6
站在患者的患侧
2
暴露并标记患者手术部位
1
消毒铺巾
由内至外消毒切口及周围皮肤15 cm
4
(15)
每次消毒的范围应较上次消毒范围小
2
戴手套
3
铺无菌巾并固定
3
正确选择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
3
注射麻药时需回抽
3
麻醉
边进边注射麻药
3
(15)
至有落空感或回抽至有气体或液体
3
测试麻醉效果
3
正确选择尖刀片
2
上刀片动作流畅
胸腔闭式引流术评分标准
姓名:_________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项目
具体内容和分细则
满分
得分

胸腔闭式引流术考核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术考核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术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成绩:时间:
项目
考核标准Βιβλιοθήκη 基本分扣分标准扣分原因
实得分

本知识
适应症(4点)
10
每点分值2.5分
注意事项
20
酌情扣分




用物准备
10
每漏一物扣1分
无菌操作
10
有1个动作违规扣3分
操作顺序无误
7
次序颠倒扣4分
穿刺/切开定位准确
8
定位不准确扣5分
动作规范流畅
25
动作不规范或生硬酌情扣分,动作粗暴扣3分
术后处理妥当
10
术后处理不当扣5分
科室:姓名:成绩:时间:
项目
考核标准
基本分
扣分标准
扣分原因
实得分

本知识
适应症(4点)
10
每点分值2.5分
注意事项
20
酌情扣分




用物准备
10
每漏一物扣1分
无菌操作
10
有1个动作违规扣3分
操作顺序无误
7
次序颠倒扣4分
穿刺/切开定位准确
8
定位不准确扣5分
动作规范流畅
25
动作不规范或生硬酌情扣分,动作粗暴扣3分
术后处理妥当
10
术后处理不当扣5分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
与评分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实训十二胸腔闭式引流
【实训目的】
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操作用物】
1.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放置安尔碘消毒液、无菌棉签、无菌闭式胸腔引流瓶、两把无齿血管钳、治疗巾、弯盘、无菌生理盐水
2.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桶
【操作要求】
全程时间10分钟,每超过15秒扣1分,提前不加分;超过12分钟停止操作。

【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案例:患者,王平,食管癌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闭式引流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技术操作
(一)目的
1、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

2、保持胸瓶内有一定水位,以防气体进入胸腔。

3、利于胸腔内积液积气的排出。

4、保持胸瓶无菌,防止感染。

(二)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2、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作好记录。

如引流液量增多,及时通知医师。

5、更换引流瓶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注意保持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的牢固紧密,切勿漏气。

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6、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

7、拔除引流管后24h 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

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