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推荐)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推荐)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推荐)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ステップ1:准备工作
1.1 选择合适的体位,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1.2 确定护理场所的清洁卫生,如果需要局部消毒,需要进行局部消毒;
1.3 熟练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技术的相关知识,熟悉药品使用方法;
1.4 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包括注射泵、床边滴定管、口服液等;
1.5 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口罩、手套等;
1.6 熟悉有关的礼仪规范,特别是熟胸腔闭式引流技术相关的临床行为规范。

ステップ2:护理操作
2.1 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及时调整引流参数;
2.2 按护理要求检查、调整及消毒引流管;
2.3 按要求处理患者的引流液,做好护理记录;
2.4 拧螺丝、连接引流管及管路系统,并强化监测;
2.5 执行必要的按摩护理,帮助患者排出合适的液体;
2.6 对引流液中的外来物质进行清洗,并对有病原学检出的液体采取特殊的措施;
2.7 注意患者的体征,如肢体麻木和发热的症状,及时反馈。

ステップ3:评分
3.1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评分标准主要根据就诊者的主观反应和客观数据进行评估,以衡量护理技术效果;
3.2 对技术操作的熟练度,以及操作前、中、后期患者体征及安全性进行认真评估;
3.3 分数范围从1-5分,满分5分,及格于3分;
3.4合格者可颁发实践证明书。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规程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规程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规程
一、术前准备
1.评估:了解患者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判断患者能否耐受手术。

2.备齐手术器械和药品。

3.患者准备: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合作。

二、麻醉
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要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三、切口
根据引流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

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手术操作。

四、置入引流管
1.根据切口位置,将引流管置入胸腔内。

2.引流管的末端连接水封瓶,使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能够通过引流管排出。

五、固定引流管
1.将引流管固定在胸壁上,防止引流管脱落。

2.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堵塞和扭曲。

六、缝合切口
1.逐层缝合切口,确保无出血和漏气。

2.再次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防止术后堵塞。

七、术后处理
1.保持水封瓶的高度,使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能够顺畅排出。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保持切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

4.根据患者情况,逐渐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八、康复指导
1.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2.告知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引起气胸复发。

3.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

实验六胸腔闭式引流【目的】排出胸膜腔内气体、液体、重建负压,使肺复张.【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水封瓶、弯盘两只(内装无齿镊二把,PVP碘棉球四只、消毒纱布一块),血管钳二把、外用生理盐水、开瓶器、胶布、别针、污物筒。

【操作步骤】1.戴帽子、口罩,洗手。

2.在治疗室内检查封瓶包消毒日期,打开水封瓶包,检查水封瓶有无破损。

3.连接水封瓶引流管。

4.向瓶内倒入外用生理盐水,长管置在液面下1~2cm,检查水封瓶的密闭性.保持直立位,并用胶布在瓶外做好水平面标记。

5.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

6.正确放置引流瓶。

瓶的位置与胸腔间距60~100cm.7.检查伤口,松开别针,注意保暖,挤压引流管,暴露胸腔引流管接口处,并接弯盘用二把血管钳夹住胸腔引流管近端。

8.消毒接口处,并正确连接引流管.9.检查引流装置是否正确,放开血管钳,再次挤压胸腔引流管,观察水封瓶内水注波动情况。

10.妥善固定,安置病人,整理用物。

记录引流液量、色、性状。

【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水封瓶每日更换。

2.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能高于病人胸部。

3.要避免引流管受压、折曲、滑脱及阻塞,保持引流通畅。

4.要保持引流系统密封,胸壁伤口在引流管周围要用凡士林纱布包盖严密。

如水封瓶破损,要立即夹住引流管,另换水封瓶。

5.如病人呼吸改善引流管无气体排出,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肺完全复张,可考虑拔管。

6.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气急情况,皮下气肿或气胸.7.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方法同前。

参考说明书.。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实训十二胸腔闭式引流
【实训目的】
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操作用物】
1.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放置安尔碘消毒液、无菌棉签、无菌闭式胸腔引流瓶、两把无齿血管钳、治疗巾、弯盘、无菌生理盐水
2.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桶
【操作要求】
全程时间10分钟,每超过15秒扣1分,提前不加分;超过12分钟停止操作。

【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案例:患者,王平,食管癌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
与评分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实训十二胸腔闭式引流
【实训目的】
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操作用物】
1.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放置安尔碘消毒液、无菌棉签、无菌闭式胸腔引流瓶、两把无齿血管钳、治疗巾、弯盘、无菌生理盐水
2.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桶
【操作要求】
全程时间10分钟,每超过15秒扣1分,提前不加分;超过12分钟停止操作。

【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案例:患者,王平,食管癌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胸腔闭 式引流的目的、方法、风险和 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准备物品
备齐胸腔闭式引流所需的引流 管、水封瓶、无菌敷料等物品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操作中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术中感染。
轻柔操作
在穿刺和置管过程中,动作应轻柔、准确, 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血管。
准确定位
标准明确
评分标准应具体、明确, 便于评估者准确判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评分项目
术前准备
包括患者评估、知情同意 、器械准备等。
操作过程
包括穿刺点的选择、消毒 铺巾、穿刺技术、引流管 放置等。
术后处理
包括引流管固定、患者观 察、并发症处理等。
评分标准
优秀
操作规范、准确,无并 发症,患者满意度高。
良好
操作基本规范,有轻微 并发症但能及时处理,
完善相关检查
包括胸部X线、CT、B超等,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
术前讨论
医生团队进行术前讨论,制定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患者准备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目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进 行术前宣教,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有效咳嗽排痰。
术中操作
体位与麻醉
患者取半卧位或健侧卧位,常规 消毒铺巾;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 麻醉方式,如局部麻醉或全身麻
背景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常用的一种治 疗方法,通过引流胸腔内的气体或液 体,有助于恢复胸腔负压,促进肺复 张,改善呼吸功能。
适用范围和对象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气胸、血胸、脓胸等需要 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患者。
适用对象
胸外科医生、护士及相关医护人 员。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评分标准

备 至少3块)、治疗巾、镊子罐、弯盘、医用胶布、胸腔闭式引流瓶、外用盐 3 2 1 0
(15)
水、剪刀、抹布 患者准备:了解操作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体位舒适,情

3210
稳定
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3210
洗手,戴口罩
3210
检查手套、引流瓶
3210
依次剪开引流瓶包装,退下外包装 检查外用盐水,将盐水倒入引流瓶内,到水位线的高度,溶液瓶放入治疗 车下 正确连接引流桶管路
5432
4321 5432 6543
3210 6543 5432
检查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密闭性,将引流瓶放置治疗车上
5432
推车入病房,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
操 作
引流管接口下垫治疗巾、弯盘,取新引流瓶放在触手可及处
过 挤压引流管,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撕去原胶布
程 (65)
戴手套,取酒精纱布两块,依次以引流管接口为中心由下至上旋转消毒两 遍,再取酒精纱布一块,包住引流管上部打开引流管接头,一手更换,一
科室:
项目 分数
操作十七
姓名: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评分标准
职称: 操作步骤
主考人:
总 分 : 评分等级
ABCD
得分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2.观察伤口敷料、引流管波动情况、引流液性状、引流管置入长度
3210
操 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作 前
护士准备:服装鞋帽整洁
3210
准 用引流管,更换下来的引流管盘旋放置于引流瓶上
脱下手套,引流管接口处用胶布粘好,松开止血钳 再次查看引流管置入刻度、用医用胶布做好标记、将旧引流瓶放于治疗车 下 取下新引流瓶外包装、观察引流管水柱波动情况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3
采取舒适体位,利于充分暴露引流管
2
物品: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8
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2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0分
检查无菌引流装置是否合格,灭菌日期及有效期
5
拆开胸瓶外包装,用无菌剪刀拆开内包装备用
8
正确将无菌生理盐水倒入胸瓶,长玻璃管侵入水中3~4cm,沿引流瓶水平线 上贴标签,注明更换日期、时间、责任人
5
整理床单元
3Hale Waihona Puke 消毒双手2记录水柱波动及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
5
处理用物
5
终末质量标准15分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5
操作方法正确、动作熟练
3
与患者沟通通俗易懂
2
引流管位置正确
5
合计
100
2
打开无菌弯盘,取无菌乙醇棉球,备齐用物
2
携带用物到患者床旁,核对姓名并解释
5
协助患者采取适宜卧位,充分暴露引流管,消毒双手,将治疗巾铺于引流管下方,无菌弯盘打开放于治疗巾上,用两把血管钳双重夹闭引流管近心端
8
戴手套,消毒接头,接头分离放入弯盘内
5
再次消毒接头处,将其与引流瓶长管上的橡皮管相连接
5
妥善固定胸瓶位置,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cm,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分值
扣分及原因
实际得分
准备质量标准25分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2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管道是否密闭
2
胸腔引流管的位置,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水柱波动情况
2
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十二胸腔闭式引流
【实训目的】
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操作用物】
1.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放置安尔碘消毒液、无菌棉签、无菌闭式胸腔引流瓶、两把无齿血管钳、治疗巾、弯盘、无菌生理盐水
2.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桶
【操作要求】
全程时间10分钟,每超过15秒扣1分,提前不加分;超过12分钟停止操作。

【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案例:患者,王平,食管癌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